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10c4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1.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活动目标〗1.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丰收的愉快心情。
2.关注家乡的特产,对特产的收成、价格、用途、营养等有关情况能够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3.关心自然、热爱自然,树立珍惜劳动果实的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比较怕羞、胆怯,不善于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本班学生对自己去采访、调查缺少信心,显得无所适从。
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深入,往往存在小组中一人发言代替全组学生讨论的现象。
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亲近自然、亲近人的,只要教师能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他们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本地为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学校附近成立了“三辣”(辣椒、大蒜、毛葱) 生产基地,所以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到基地采访、调查。
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到农户家中、农田去了解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如玉米、萝卜、白菜等。
(二)物质资料准备1.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非常有限,学校图书室中的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寻问教师、家长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
2.和要去调查采访的农户取得联系,确保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活动时间〗课内4 课时,课外调查2 课时。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师:秋天,老师发现有不少同学都主动匡助家里人秋收;每天上学,我们也会看到地里不少人在忙碌着。
我们这里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大家想一想,我们这里都收获了哪些常见的农作物?生:玉米、萝卜、白菜、土豆。
生:还有辣椒、大蒜、毛葱……师: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农作物情况?生:我家今年种了10 亩地,爸爸说能打2 万斤玉米。
生:邻居家的萝卜被放到地窖里,这样到冬天,萝卜还特殊脆。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教师及时肯定学生。
师:还有哪些农作物的情况是你不太了解的?生:我看到地里有不少白菜,不知要运到哪里?生:我家今年的玉米比去年收得多,这是为什么?学生所提问题比较杂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d8aa57f01dc281e53af002.png)
三年级校本教案第一课时:封龙山概况教学目标:认识封龙山的景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热爱封龙山。
学法设计:了解——体会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去过封龙山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封龙山的景点吧!二、学习新课一、封龙山云海二、飞来石三、玉龟探海四、将军石五、蛤蟆跳崖六、盘丝岩七、飞龙角八、风动石九、天狗望月十、试剑石十一、黑风洞十二、八仙堂十三、白云洞十四、仙虎洞十五、古槐残钟十六、牡丹石三、小结让我们一起再巩固一下封龙山有哪些景点吧!板书:封龙山概况一、封龙山云海二、飞来石三、玉龟探海四、将军石五、蛤蟆跳崖六、盘丝岩七、飞龙角八、风动石九、天狗望月十、试剑石十一、黑风洞十二、八仙堂十三、白云洞十四、仙虎洞十五、古槐残钟十六、牡丹石第二课时:封龙山名胜古迹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封龙山的名胜古迹2、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3、培养学生对封龙山的热爱教学准备:有关封龙山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你知道封龙山有哪些名胜古迹吗?你对它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封龙山的名胜古迹。
二、学习新课1、河北最早的封龙山书院(1)你到过封龙山书院吗?它是由谁修造的呢?(2)学生小组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作补充2、白草寺、禅院(1)你了解有关百草寺、禅房院的故事吗?(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3)教师巡视,学生阅读课文(4)指名学生朗读3、东名堂、西名堂(1)你去过东名堂、西名堂吗?(2)你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吗?(3)教师出示相关资料(4)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适当补充三、作业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封龙山的名胜古迹。
四、板书封龙山名胜古迹简介一、河北最早的封龙书院二、白草寺白鹤寺三、禅房院四、东石堂第三课时:封龙山自然风光教学目标:了解封龙山的自然风光,更加热爱封龙山。
教学重点:让学生为自己是一个封龙山人而感到骄傲。
教具学具:图片学法指导设计:了解——欣赏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封龙山美吗?你能说出封龙山有哪些自然风光吗?二、学习新课1、奇幻的气候景观海云雾华盖山间岚烟山顶结冰积雪避暑消夏2、茂盛的林木花卉植物资源丰富中草药材三、小组交流板书:封龙山自然风光海云雾华盖山间岚烟山顶结冰积雪避暑消夏教学要求: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封龙山的具体情况的了解2、全面了解封龙山各处主要景观3、加深学生对封龙山的热爱教学准备:有关封龙山景观的图片及资料教学课时:七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封龙山都有哪些景点吗?你最喜欢哪些景点呢?今后我们将七课时来一一认识它们。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36a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d.png)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主题,小学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数学题目的解答和英语单词的记忆等。
2. 难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学过程。
1. 语文课。
(1)教学内容,《小猪佩奇过生日》。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书写。
(3)教学步骤:a. 师生互动,导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语调。
c. 细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d.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e. 课文复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的复述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数学课。
(1)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教学步骤:a. 导入新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b. 讲解运算规则,结合具体的算术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c. 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d.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3. 英语课。
(1)教学内容,动物单词和句型。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动物单词和常用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a5c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c.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标题: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校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包括阅读、写作、词语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 数学:包括数字、加减法、几何图形等方面的内容。
3. 英语:包括基本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的学习。
4. 科学:包括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型教学: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问题或图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学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讲解、练习、实验等,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3. 检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六、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8660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5.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校本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的定义: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开发的特色课程。
2. 校本课程的意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案例,让学生感受校本课程的魅力。
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门校本课程。
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选出最佳校本课程设计。
第二章: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体现学校特色。
2. 校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调研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案制定。
三、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3. 分享与评价:各组展示自己的校本课程设计,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校本课程的评价与改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反思和改进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
2. 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教师观察,数据分析。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看法和建议。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对自己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改进效果。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2585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2.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2.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实践材料和相关工具。
3.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导入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你们了解校本课程吗?它是什么意思?2.你们喜欢校本课程吗?为什么?Step 2: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幻灯片,向学生解释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校本课程的好处是什么?2.你们希望在校本课程中学习到什么?Step 3:分组活动(15分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有3-4名学生。
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分组名单发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项目或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Step 4:团队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团队讨论并互相帮助。
教师定期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1.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2.我们需要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吗?Step 5: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实践项目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和总结。
每个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和解决方案,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反思,以便改进和提高未来的学习和实践。
Step 6: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对这次校本课程的学习有什么感受?2.你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3.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6d5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d.png)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莲山课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莲山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1. 教学内容:莲山课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课件制作技巧、教学资源获取与分享等。
2. 安排:本课程共XX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讲解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实践课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
1.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素材、学习网站、实践案例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2.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5552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1.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第一课时: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2. 第二单元:课程设置与安排第一课时:分析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让学生了解课程结构3. 第三单元:课程学习方法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掌握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 第四单元:课程实践与拓展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 第五单元:课程评价与反馈第一课时:讲解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结束时的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实践活动指导书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网络资源:校本课程相关网站、论坛、教育资源库等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单元:课程模块一——知识探索活动一:课程导学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课程模块的兴趣。
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预测课程内容。
活动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问题,独立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活动三: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与课程模块相关的小项目。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上册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9f1f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9.png)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3. 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轻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1. 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1)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2)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3)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4)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
(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5)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读好妈妈的话。
②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
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6)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①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一句结合学习“哎”字②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75d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1.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校本课程简介(1)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讲解校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阐述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2)介绍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和发展方向。
3. 第三课时:校本课程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校本课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实际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的看法和体会。
4. 第四课时:校本课程与学生发展(1)讲解校本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5. 第五课时:校本课程的创作与展示(1)培养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校本课程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校本课程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展示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如作品、报告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
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校本课程案例及其分析。
4. 展示用品:学果展示所需物品,如展板、实物等。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范文5篇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f4ec34763231126edb1172.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范文5篇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一、课程名称:简笔画二、授课对象:三年级三、授课时间:星期五四、授课教师:张娜、李杨梅五、授课时间安排:常规课堂教学—节校本课(每周一节)六、课程开发的背景:1、课程特点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物象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以简洁的线条进行表现的绘画形式。
小学生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
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
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学生现状分析一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简笔画课程的兴趣。
七、课程目标1、让学生欣赏老师提供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简笔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简笔画技巧。
八、教学措施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简笔画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下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下](https://img.taocdn.com/s3/m/126866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4.png)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学校的历史、校训、校风等;(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班级集体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可爱的学校第1课:我们的学校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校训、校风等,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第2课:校园里的美好时光内容:让学生回忆在校园里的快乐时光,培养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第3课:我是学习小主人内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4课:学会倾听和表达三、教学措施1. 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下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班级是我家第5课:我们班的特色内容:让学生了解班级的规章制度、班级文化,培养班级凝聚力。
第6课:班级里的温馨故事内容:让学生分享班级里的感人故事,弘扬正能量。
第四单元:尊重与团结第7课:尊重他人第8课:团结协作,共创美好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班级整体实力。
七、教学措施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2. 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尊重与团结的重要性;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2. 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3. 班级的凝聚力和整体氛围。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语文小学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语文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45a2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b.png)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 2课时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2. 写作技巧3. 诗词欣赏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2. 写作的基本技巧3. 诗词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将写作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3. 如何欣赏和理解诗词的美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阅读材料、写作指导书籍、诗词选本。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
3.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强调关键词、句、段的重要性。
三、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诗词欣赏1. 教师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平仄等。
2. 学生欣赏诗词,体会诗词的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二、阅读理解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教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三、写作技巧巩固1. 学生继续练习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
三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dd69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f.png)
三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应能够:
1. 掌握英语日常用语,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
2. 学会阅读英语简单文章,并能够理解文意;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团队协作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计划
教案示例
第一周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
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表达。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所学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方法。
教学过程
1. 师生互相问候,并介绍自己。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方法。
3. 学生配对练,相互用英语问候,并互相介绍自己。
拓展活动
小组竞赛环节,展示学生们的自我介绍和问候语的应用。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fd9c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8.png)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珍惜劳动成果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
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学生回答:很多很多。
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
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d4a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1.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简介: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2. 课程设置:介绍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 教学方法:介绍校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 评价方式:介绍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如考试、考查、评价等。
5. 课程安排:介绍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周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的实践应用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2. 学生准备: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准备好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 教学方法展示:教师展示校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解决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
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估。
3. 家长反馈:家长通过家长会、联系方式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学生反馈:学生通过课堂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习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与提升:1. 学科融合:将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c668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d.png)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部分: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2. 课程目标:通过设计和实施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4. 教学时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5. 教材: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自行选择教材和学习资源。
6.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性,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技能: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听力。
2. 数学思维:数的概念、图形、计算和逻辑思维。
3. 科学探究: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实验设计。
4. 社会科学:地理、历史、社会与环境。
5. 创造性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
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6. 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第三部分:教学设置和实施本教案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团队的意见进行详细设置和实施。
1.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课表和教师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
2. 课程设计: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的意见,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 教学活动: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和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评价方法: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的建议,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作业评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和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和反思本教案将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定和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周围的世界【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二、组织课堂活动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在大家庭中生活【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建议】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热爱集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四、想一想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五、课堂小结第三章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建议】本章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课外活动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第四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建议】本章内容的教学可用4课时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
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二、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
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兴隆林业局的周边地区。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家乡的小资料、课件、儿歌、学生准备积累本。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师:(课件1)同学们,我们都能大声说出我们家乡的名字,它就是——(生:兴隆林业局)那你对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了解呢?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2、生汇报交流。
3、师:别看你们的年纪小,可知道的还不少呢!大家想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家乡吗?从这学期开始,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就在一起来进一步地认识我们的家乡。
(板书:认识周边世界)生齐读课题二、学习了解,认识家乡。
1、师:由于兴隆镇的交通运输比较方便,所以我们的局址设在了兴隆镇的铁东区,别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就连老师都没有机会走遍我们整个家乡,今天,就让大家跟随曲老师一起来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吧!(板书:家乡的地理位置)2、(课件2)师讲解:美丽富饶的兴隆林业局座落于风景如画的松花江畔,像一颗镶嵌在小兴安岭山脉上的绿色明珠,素有“林海”的美誉,施业区地处中温带,三江、长白山气温区,属细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305,278公顷。
3、(课件3)师: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邻居和好朋友。
4、生自读课件上的资料,并说说知道了什么。
5(课件4)师:让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找家乡吧!6、生根据知识来找到兴隆的准确位置。
师:如果你是外地来我局旅游的朋友,在哈尔滨坐火车,沿滨北线到兴隆镇下车即是。
7、师:我们的家乡幅员辽阔,南北平均宽65千米,最宽67千米。
东西平均长49千米,最长73千米。
就因为这样,人们还送给我们家乡一个好玩的名字呢!(课件5:介绍“巴木通”的由来)8、师:如果在大街上有人向你打听“巴木通”在哪?你就可以骄傲地告诉他,巴木通就是我们的家乡——(兴隆林业局)。
三、背诵儿歌,牢记位置。
1、师: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你想把今天学习的内容牢牢地记住吗?老师送你们一首好听的儿歌。
(课件6)自己大声读一读。
2、生自由读,抄写在积累本上。
3、用各种形式来读并试着背一背。
4、生齐背儿歌。
四、全课总结,感情升华。
1、师: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那你能对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吗?生谈收获。
2、师:大家的收获可真多,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去欣赏家乡各处的美景吧!(课件7)3 师:同学们,作为兴隆林业局的一员,我们由衷地为有这样美丽富饶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携起手来,刻苦学习,为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吧!我爱体育校本课程教案教材:1、安全常识:交通指挥灯2、室内活动:拍拍手第一部分:安全常识:交通指挥灯教学目标:1、能知道交通指挥信号灯的作用。
2、能记住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规则。
3、对注意路上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认识有提高。
重点:交通指挥信号灯的重要性。
难点: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导入新课。
(交通指挥信号灯)二、学习新课:1、交通指挥信号灯的作用:交通指挥信号灯一般在交叉路口上,它是保证车辆行人有秩序通过的交通设施之一,行人车辆只有按照规定的信号灯通行或暂停,才能保证交通畅通,人车安全。
少年儿童应当了解各种信号灯的含义,自觉地服从信号灯的指挥,确保交通安全。
2、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规则灯光指挥信号分为指挥信号灯、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三种。
指挥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过。
黄灯亮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三、巩固新课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四、练习填空红灯()黄灯()绿灯()第二部分:室内活动:拍拍手教学目标:1、知道活动的名称和方法。
2、通过分析、判断,能掌握拍拍手的技巧和方法。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相互协调配合,并有愉悦的心情。
重点:游戏的方法和名称。
难点:游戏的成功。
学练过程:组织:同桌面对面。
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并请学生配合教师示范,加深印象。
2、指导学生相互协调配合,逐渐加快拍手的速度。
3、组织游戏比赛,启发学生自主学练。
学法:1、细听教师讲解,观察同学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两人一组练习“拍拍手”游戏,寻找配合成功的技巧和方法。
3、汇报完成情况,同时,评出“最佳合作者”要求:仔细观察,大胆模仿。
表扬和鼓励素质练习:举重物(书包)放松练习:听音乐自编舞蹈进行放松。
跳房子游戏目的:增强肢体肌肉关节机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
游戏准备:在平垣场地上画一个各种形状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组成的物状图形),布沙袋一只(最好每人一只)。
游戏建议:(1)跳房游戏比赛可进行单人比赛,也可进行集体比赛;可比得分高低,也可比花样多少;(2)跳房游戏花样极多(有几十种),如六格房、十格房、宽大房、圆顶房、大树房、飞机房、圆房、梅花房等等。
游戏方法:(例如跳六格房)以3-5人游戏为宜,首先排定游戏顺序,游戏开始,先由第一人将布沙袋抛进第一格,用单脚跳跳进第一格,接着用单脚将布沙袋踢进第二格,然后用双脚跳进第二格,再将布沙袋双脚夹进第三格,接着用单脚跳进第三格,这样单脚、双脚地交替踢布沙袋,直到布沙袋踢出第六格,双脚跳出第六格,算一次成功,可得10分,然后再从第一格重新做起。
若在某格失误,可在下一轮时,从失误格做起。
几轮以后,以得分最多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游戏方法:(例如跳梅花房)将参加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人准备沙包一个。
分别在第一圆和第六圆外面站好:先规定几种跳法。
开始时,先由各组第一人按第一种方法,分别从1、2、3、4、5、6或6、5、4、3、2、1的顺序跳。
成功后,可得10分,若失败,退下来。
然后各组第二人按第二种方法跳,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一组为冠军游戏规则:(1)布沙袋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踢,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2)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3)不得在方格内久留。
学生进行跳房子活动校本课程古诗欣赏:<<雨过山村>>教学内容: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
(师生打拍子)(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