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audition 后期美化教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制作
1 分析干声作品
进行后期制作之前,很重要的一步是分析干声作品,因为不同演唱风格的歌和不同音质的干声在后期制作的参数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定要明确,好的后期制作是靠细听和修正效果参数做出来的,那种用一个参数应付所有的作品是很难做出精品的。

1.1 听噪声大小
用干声听演唱的部分噪声的大小,噪声的类别很多,背景噪音最为多见,因为我们都不是在录音棚里制作,房间隔音能力一般较差,环境里各种各样的背景噪音(如声卡的杂音、音箱的噪音、家里电器的电流声、电脑的风扇音等等),但是听觉里最常见的也是后期能较容易处理掉的是轻微的隆隆声、呜呜声,越细小越模糊的越好处理,越粗大越尖锐清晰的越难处理,如果能明显听到演唱声中有粗大、尖锐、清晰的噪声,说明其分贝数较大,纯粹成了杂音了,建议把含有噪声的部分重录,因为靠后期制作是很难消掉了,要消去多半会付出原声失真的代价。

当然如果其中有明显的嘶声、咔音、噗声或者轻微的破音,那么也可记下它的大概位置,在降噪后也可以对它们有目的地进行削减和清除。

听噪声的大小还应与无演唱声的空白处进行噪声音量大小的对比,找出与演唱部分里噪声的相近的、同时又是波形较为平直的空白部分,这样便于在降噪声时的噪声取样。

1.2 听音量起伏的幅度
音量起伏的幅度决定了后期制作里压限的程度,一般说来,一气呵成的歌音量的起伏幅度不大,即使副歌部分相对主歌部分有较大起伏,通过一次压限都能够解决。

如果是歌曲是重录修正剪接而成的,那就有可能存在音量起伏较大的可能,除了闭眼听以外,也可观察一下单音轨模式下的波形起伏差度。

如果起伏太大,就可以指导自己在后期时进行分段压限,细调音量较大部分的压限分贝值。

1.3 听声音的饱满度
所谓声音的饱满度,就是指人声分贝值在各个音频段里组合分布的合理程度。

饱满的声音是“高频(含超高频)不闷不糙,低频不浑不混,中频富有张力”,低音要的是淳厚,听觉上就是有磁性,中音要的是清晰和力度,就是听起来声音有弹性,不生硬,高音要的是圆润华丽,就是听起来声音很有质感,音高但不飘忽,婉转而不艰涩。

我们细听干声就是要找出其缺陷,以便指导我们在BBE激励、E Q调音和R3混响切频时的参数调节。

做到心中有数,对照后来的参数,能较快地找到效果插件的参数值。

可能有的朋友不以为然,认为到做效果的时候再边听边调就行了。

但是大家心里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专业的调节器音师,听觉的敏感度也并不高,同时听觉也很容易疲劳,如果在做每个插件效果时盲目地去找参数值,多听几次你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如何调参数值才更好了。

如果我们先找到干声缺陷,同时理解了效果插件里具体参数范围对音频调节的作用,就能执简驭繁,做到事半功倍。

2 降噪
2.1降噪的定义及具体方法
顾名思义,降噪即是降低干声中噪声的过程。

一般来讲,降噪有三种方法,即噪音门限降噪法、滤波降噪法和采样降噪法。

噪音门限降噪法,就是设定一个音频门限,将低于该门限的音频中的噪音部分去除。

该方法对原音频文件有所破环,一般用于低频切频降噪。

滤波降噪法,就是用滤波器将音频中噪音出现的频段阻隔掉。

一般用天中高频滤波降噪。

该方法会将与噪音处于同一频段的有用音频也一同阻隔掉,因此对原音频文件也有所破环。

采样降噪法,就是将噪音的样本特征提取出来(采样),然后将与该噪音信号相同或相近似部分的噪音从原音频中去除,对原音的破坏很小,是最为常用的音频降噪法。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降噪效果最好的应该是采样降噪法,Cool E dit P ro 2.1自带的降噪器即是用的采样降噪法。

下面我们就来讲这一方法的运用。

2.2降噪采样及采样参数的设置
降噪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采样,即从原音频文件中提取噪音的特征性样本。

即干声轨在音轨模式下,在没有演唱的空白段选一段波形较为平整的部分(一定不能选到演唱部分,不然Cool E dit P ro就会将你的唱音认为是噪音的特征性样本,你在降噪时就把唱音都给消掉了,也不要选波形起伏较大的空白部分,不然也会让唱音失真的),长度以5~8秒为宜(如果太短则无法设别特征,如果太长则影响降噪速度),抹亮,点鼠标右键,选复制(如图一)。

然后依次点“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则出现噪音采样界面,按图二所示设参数值(具体参数含义见图二下的文字的详解)。

降噪级别(Noise Reduction Level)数值设为70-90%为宜,个人体会是,MIC拾音的,设为75最合适,动圈话筒拾音的,设为80%最合适。

如果低于了50%,降噪幅度很小,高于了90%,原音频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nn )大小控制数值在8192~24000均可,而且在这个傅立叶变换阈值里
我们的听觉很难分辨出具体的差别,建议设为16384。

采样快照(Snapshots in profile),参数值设在为600~1200之间均可此数值影响的主要是降噪的速度,参数值越大降噪用时就越长,而对降噪的精度影响不是很大。

精确度因素(P recision Factor,在小T汉化版里译作精度因数)数值改为设为7~12之间,精度值越大,噪音特征就越精确,当然降噪处理时间就会越长,此数值最好不能小于7,否则将会会产生一些抖动声,个人经验是选取9,如果太大了降噪时所花的时间就太长。

噪音衰减(Noise attenuation)是指在降噪过程中对噪音衰减后的分贝数,数值越低噪声音就越小,但是,同理,对于原音频的破坏也越大。

一般来讲宜于20~40之间,个人经验值是30dB,因为普通人的听觉0 —2 0 dB是很静谧的,听觉几乎感觉不到;2 0 —4 0 dB则相对较为安静,听觉上则有轻声絮语之感;4 0 -6 0 dB则如同普通室内的谈话,音量适中;6 0dB以上就会有吵闹感。

从这里就能看出,听音乐是轻柔如絮语最好啦。

光滑额度(Smoothing Amount,小T汉化版译作平滑总量)的数值尽量低于10,此数值越小,噪音就越低,但是对原音频的破坏也就越大,在Cool edit pro 2.1里的默认值是1,这对原音频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个人经验值是将其改为6。

转换宽度(Translation Width)即声道宽度的控制转换,理论上讲,1~100都可以,数值越小,噪音就越小,个人的经验体会是,用MIC拾音时,这个数值在0~20之间都对噪音消除影响不大,个人经验值是5。

以上预设参数中,个人体会对降噪声效果影响最为明显的(当然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降噪级别、精确度因素、噪音衰减三个参数值。

2.3 降噪频次选择及降噪操作
现在谈到如何降噪,一般来讲,对于降噪的幅度大多认同的是,MIC拾音的降噪级别选取55~65%,动圈话筒则选60~70%。

但对于降噪频次,则有两种观点,一是分次降噪,即先按软件的默认设置采样降30%,重新采样再降20%,听听如果不行则又重新采样再降10%。

二是按前述(2.2降噪采样及采样参数的设置) 的原则改好降噪器的所有参数,采样后一次性
地降60~65%。

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方法,原因是——不论怎样讲,进行一次降噪对原音频多多少少是一次破坏,多次采样降噪增加了破坏的可能行和幅度,尽管理论上讲降噪幅度总量是一样的,但其它参数值的影响度是不一样的。

至于降噪的操作,那就简单了,如图二中那样设置好采样的参数,点“噪音采样(Get P rofile from Selection)”和“确定(Ok)”则采样保存了。

然后依次点“编辑—选取全部波形—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将“降噪级别(Noise Reduction Level)”值设为60%,点“确定”即可。

(续前《干声分析与降噪》)
3. BBE激励
3.1 插件简介
BBE 即BBE Sonic Maximizer,如果译为中文,则名为“声波极大器”。

是美国BBE SOUND INE 公司于1985年开发研制的高清晰原音系统技术。

它如果用于音频播放器(如MP3、Walkman等)中,则可以智能化地修正和恢复音响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信号损失或相位偏差,正确恢复接近原音,令声音尽可能的自然重现。

它用于Cool E dit P ro中则是通过对音频的声相相位和幅度进行有效补偿,从而令音频的高音部分更为明亮纤细,低音更淳厚饱满。

而对于中音部分的力度和通透性影响很小(在很多地方都介绍有这个作用,但就本人体会好像没这方面的作用吧),从而使原音频在清晰度和淳厚感上轮廓线更为分明,音乐感更为突出,最为关键是,BBE能够有效弥补人耳听觉上对音频的高、低频信号灵敏度较低的缺点。

因此在对音区有一定缺陷的音频来说,BBE有较好的作用。

点击“效果--DirectX--BBE Sonic Maximizer”则打开BBE高音激励器(图三)
图三
BBE
3.2 BBE使用的相关事项
3.2.1明确使用目的
用BBE的目的在于:使原音频(多用于干声)的低音更加饱满淳厚、高音更清晰明亮。

而这一目的是通过激励时产生谐波有效地增强了原音频声音的频率动态来实现的。

既然如此,那如果您干声本来就比较完美,已经做到了低音饱满淳厚、高音清晰明亮,就大可不必用此插件,尤其是在用[Output Level]按钮调幅度时更不能调得太大,如果因为用了BBE,反而造成了声音修饰不当或过载等,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3.2.1 明确调音原则
简单地说,调音的原则是:低音饱满浑厚而不浑浊模糊,高音清晰明亮而不尖锐刺耳,音量幅度上不出现过弱过响和过载。

说具体些,先仔细听自己的干声,分辨低音和高音部分的一些缺陷(当然这就需要有一副顶好的鉴音之耳了),然后有针对性地在[Lo Contour]和[P rocess]按钮上调节高低音,点击[预览]按钮边调边听,尤其要与未调对比着听(反复拉回数值为0),什么地方悦耳就选它,高低音都是如此。

而音量幅度调整,则以不出现过弱过响和过载现象为适度。

按照这个原则来调低高音,全靠的就是耳朵灵敏度和音乐鉴别力,绝不会有固定参数的,就是同一个人的声音在不同歌曲风格下参数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那个[预置栏]我也就不想去介绍了。

总之,如何设参数,每首歌都自己慢慢琢磨、细细地调吧。

特别说明,调音时不仅仅只在单轨模式下听干声,还应返回多轨模式下在与伴奏音量匹配的情况下听混音,这样才不失偏颇。

3.2.1 BBE的“三忌”
个人体会是以下三种情况不宜用BBE激励,即使要去用,都要在调节幅度上小心小心再小心。

一是干声里混有电流声,如果激励则会增强;
二是声音清晰度较好听起来一点都不闷的干声,如果去激励了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是为了保证声音不失真在第一步降噪时降噪级别设置较低而降噪声不全的干声,如果去激励只会增加噪声。

对于这些情况,完全可以在后边的E Q来细调,因为BBE在做提升时只是针对高频和低频的,而对于250-800HZ的中频是照顾不了的,如果一味去调低频和高频音来追求其音色,往往会出现声音频段失调,也就是听着有些假和怪异,而一旦这一步用了BBE激励过度了,在后面E Q来调就很难了,如果没有过度激励,后面用E Q来调还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足和润色,而且能做到和谐地润色,特别是用10段E Q细调。

这是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

(续前《BBE激励》)
4 声音润色器E Q
4.1均衡器选择
谈到E Q,很多朋友肯定首先想到的是Ultrafunkfx里的E qualixer R3。

或者WavesQ10。

但我却钟爱COOL自带的均衡器,因为调E Q,频段越多才能调得越精细。

点“效果-滤波器-图形均衡器”,就会有一个30频段的E Q,一定要调到30频段才行哦。

如下图
E Q
4.2 E Q频点参数值详解
下面我也是讲解它的参数,考虑到有的朋友用惯了6频段的E qualixer R3或10频段的WavesQ10,在讲完后我也将重要关键参数值10频段考量和6频段考量列在了后边,参照此设置和调节就行了。

对于那两个E Q界面我就不去讲了。

4.2.1 <31Hz、39Hz
以次声和极低音为主,人耳很难听到,可忽略这两个频点。

增益值拉到哪儿影响都不明显。

有的教程说39Hz这个频点附近区域以沉闷音为特点,而我是从来没听到和体会到的。

4.2.2 50Hz、62Hz 这两个频点左右如果增益值大于+15dB,对低音的空间感有很弱的影响,主要是轻微的谐波共振感,正增益则产生,负增长率益则缺失。

个人听觉的体会是,在大幅度正增益时人声稍微显得有点低沉。

4.2.3 80Hz、100 Hz、125 Hz、200 Hz
这四个频点附近是男低音的主要基音区,与低音的混厚感有很大关系。

一般说来,此频点附近丰满,音色则显得较为厚实,反之,音色则会显得苍白无力。

但是,如果过强,音色往往会出现低频共振声,听着会有“隆隆”的“同音轰鸣感”,有人将它形容为“极强重感”,尤其是200Hz附近,特别明显,甚至有击鼓样的共振音,总之给人的感觉不舒服,如果不是Rock风格的人声,建议不要大幅度正增益。

4.2.4 250Hz、350 Hz、420 Hz、500 Hz [hide=2]
这四个频点与中低音的力度很有关系,是中低音声的主音区,因此在调节增益时应特别小心,如果过度正增益,会出现让人心烦的“嗡嗡”声,让人觉得闷,在250 H z很明显,正增益过了就好像感冒鼻音重一般,如果的确鼻音重的人声则可以考虑在此频点附近进行负增益。

4.2.5 640Hz、800Hz、1KHz
这三个频点是中的主音区,与声音的开阔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与听觉上的混浊度也相关,正增益是明晰而狭窄,即我们常说的“喉音感”,应该说,适当喉音能增长率加声音的感性,但如果过了,则会让人觉得不自然,就男女声来讲,这几个频点附近的增益应格外小心,在调音学说里将500-800Hz频率称为"危险频率",意思是要谨慎使用;负增益则是混浊开阔,但太过则会显得人声松散无力。

800 Hz和1KH z的提升是电话音模拟效果的主要手段。

4.2.6 1.3KHz、1.6KHz、2KHz
这三个频点是中高音的主音区,男声则略表现为偏高音。

与声音(在尤其是中音)的硬度相关。

负增益则相对舒缓,正增益则相对紧凑。

个人体会是1.3KHz附近与中音部的声音的明亮感还相关,适当提升能增加声音明亮度,但往往不宜超过3.5dB(此数值纯粹为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不然就很不自然,会有生硬感。

4.2.7 2.5 KHz 、3.2 KHz、4KHz
这三个频点与人声的锐利度相关,也就是表现为声音的穿透力,而且与其它频段相较而言,与混音时的声场远近相关度最大。

声学研究表明,人耳腔的谐振频率主要集中在1KHz到4KHz之间,因而人耳对这个频率相对也就非常敏感的。

因此,不论是男声还是女声,在E Q上对2~4kHz之间这几个频点附近都不宜进行衰减。

因为它的缺失和弱化会使声场较远,混音时就缺乏立体感,同时语音也显得较为模糊。

当然也不可过强,不然容易产生“咳声”样的附谐音。

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4 KHz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频点,对声音的锋利度影响最为明显,如果提升太过,会出现明显的齿音,往往是女声出现齿音的基频点。

如果是做摇滚乐混音时,倒不妨试试适当提升增加人声的锋利度。

4.2.8 5KHz、6.4 KHz、8KHz
这三个频点是高音的主音区,男声略表现为极高音,频点附近与声音的清脆度相关,主要影响高音的清晰度、明亮度,适当的域值能让音色听起来清脆悦耳,增益不足则人声的音色平淡,增益过多则人声变得尖锐,甚至出现啸叫音及齿音,
听觉上刺耳。

4.2.9 10 KHz、13 KHz、16 KHz 、20 KHz
其实但凡频率在8 KHz以上,人声就很纤细了,不主张进行提升,因为过分提升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部分的高音的确缺乏,可考虑用BBE的高音激励来实现,那样出来的是谐波,不致破坏整体听觉感受。

4.2.10 20KHz
这以上就是超声了,人耳是听不到的,不用去调了,除非你有特异功能^_^^_^
以上频点中,个人体会,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频点值,以10频段来考量为80、200、250、400、800、1.2K、2.5K、4K、6.4K、16KHz最为重要,分别调低音纯度、低音厚度、鼻音、低音力度、声音开阔度、声音明亮度、声场远近、声音锋利度、声音清晰度、高音美感(4K、6.4K两者兼调齿音,女声多出现在4 ~5KHz,男声多出现在6~7KHz);以6频段来考量,最为重要的是80、250、800、1.2K、4K、6.4KHz,具体调节声音的意义与前述一致。

详细介绍完上述各个频点(段)的调音作用,接下来就是靠你对自己人声的分析了,可参见本系列教程的Cool E dit P ro 2.1系列教程之二(分析干声与降噪)/read.php?tid-19730.html,找出干声的某些音频段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调节,细心加耐心才能调出好的E Q。

但是,用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来讲,不宜反复超过半小时,不然听觉疲劳了,钝化明显,纯粹没感觉了,也调不出好的润色E Q来的。

[/hide]
4.3附带说明
这里要说明两点:
一是人声里分男声与女声,在200H z以下两者有着显著差异,声学研究表明,在70Hz左右,两者相差可达18dB左右,而在200Hz以上,两者就较为接近了。

在中频段女声略高;高频段男声略高。

做效果时可以参考这个区别。

二是要小心对待主频段,声学研究表明,人声最为明显的频段是200Hz~800Hz,因此在调这个区间的增益值时要加倍小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