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322d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a.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讲这一章节。
前几天我带着小侄子去公园玩,小家伙玩得那叫一个欢,又是跑又是跳的。
结果回来就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还直嚷嚷头疼。
看着他那可怜样儿,我就想啊,这人体的免疫系统到底是咋工作的呢?为啥有时候能抵抗住病菌,有时候又不行呢?这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给学生们讲清楚免疫调节的知识,那是相当重要!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这一章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等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为后续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免疫调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说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免疫失调的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环境的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免疫调节奠定了基础。
但是,免疫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免疫调节说课手稿正式终稿
![免疫调节说课手稿正式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8ff5d27375a417876f8fbd.png)
免疫调节说课手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来到通城一中交流学习。
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第1课时,涉及2个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其中,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教学难点。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接触免疫的知识,所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3道防线,可尽量少讲。
免疫学内容与学生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根据本课内容以及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访谈,我制定了以上三维目标:其中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归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过渡:围绕以上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导学法、归纳比较法、演示法;学法指导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构建概念图、活动模拟法。
那么,这些方法如何实施的呢?请看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首先通过一个视频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我们时刻被病原体包围着却安然无恙,而他为什么一出生就必须生活在无菌的泡泡房里?教师先不回答,进一步利用人类健康第三大杀手——艾滋病设疑:为什么人们谈“艾”色变?艾滋病毒比一般病毒为何更可怕?通过设置这2个疑问,教师不作回答,制造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并由此过渡:要解决以上问题,得从免疫系统说起。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知识点二“人体的三道防线”,是学生初中已学的内容,较容易,所以主要通过预习解决,课堂上教师进行检查、并用图片和动画巩固即可。
(请看这几副图片和动画)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时,在此可以解释泡泡男孩是因为一出生就没有免疫系统;艾滋病毒可怕的就是攻击并破坏人的免疫细胞,由学生得出艾滋病人是哪道防线被破坏,丧失了哪种免疫能力。
由此引出特异性免疫的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接着提问:特异性免疫的作战武器和作战对象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归纳抗原和抗体的概念,教师则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8119c5360cba1aa911da04.png)
《免疫调节》艾超9012108007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本第二单元第四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本节免疫调节做好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且免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组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系统,而且为前面所学的遗传与变异等起着基础的作用,由此可知,本节内容在生物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作用和免疫学的应用;图表的解读教学难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二、说教学目标:本节在新课程标准中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作用和关注爱滋病的流行与预防,要求为理解反应水平;1知识目标:概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图表的解读;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形成关注健康的意识;三说学生: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构建活动,本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以下的基础:知识基础:具备了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遗传变异等相关知识;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的分析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生活经验:有过免疫接种和感冒等生活经验;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为此我遵循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位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PPT等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观察分析合作总结练习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免疫调节》(第1课时)说课稿共5页word资料
![《免疫调节》(第1课时)说课稿共5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407e974a7302768f993954.png)
《免疫调节》(第1课时)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本节在课程标准中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水平分别为“理解、反应”水平。
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体液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进行图、表解读;(2)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免疫调节》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免疫系统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目标;进行图表解读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确定为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抽象、复杂,难于理解,所以确定为难点。
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进行图表解读教学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三、说学生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之上的,本节课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基础如下:(一)知识基础:(1)初中八年级下册:三道防线的组成;(2)必修1:第1章第1节,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第2章第2节,“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图:抗体的免疫功能”,第6章第2节,“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二)能力基础:具有一定的图、表解读的能力;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关注艾滋病;初步具有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四)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过免疫接种、得过感冒或其他传染病的经历。
四、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自学、讨论法、讲解(授)式教学法(二)学法:观察、讨论、归纳、练习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手足口病的资料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二)复习旧知教师展示:初中教材图片、文字――三道防线的组成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三)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学习免疫调节的结构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让学生观察教材中“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图片,概括出免疫器官种类(2)免疫细胞:让学生观察必修1“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图片,归纳免疫细胞的种类(3)免疫活性物质:给出概念及种类――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及时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2.启发讲解,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教师呈现:必修3“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图片,让学生归纳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设计意图:进行图表解读,总结作用教师提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拥抱、共同进餐会被传染吗?防治艾滋病标志?展示图片:艾滋病病毒、红丝带标志等设计意图:关注艾滋病,洁身自爱、关爱艾滋病病人过渡语:抗体在细胞外液中起作用,如果病原体入侵了人体细胞,抗体还能起作用吗?(2)免疫的两种方式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旧知解释――蛋白质是大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引出特异性免疫的两种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设计意图: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两种免疫方式(3)体液免疫的过程①免疫过程的学习:教师提问:作战部队有哪些?抗体和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学生整理结构图。
《免疫调节》说课稿[精选多篇]
![《免疫调节》说课稿[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8cb3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2.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精选多篇]第一篇:《免疫调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
本着依据教科书来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原则进行如下设计。
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
本节与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同构成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三环节,三个环节看似独立,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节对理解其他连个环节有着积极的帮助。
本节课的重点是免疫调节的防卫功能。
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调节作用已形成较系统的观念,而且在初中已有初步了解,再次学习会相对简单。
但其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存在诸多相似点,学生易混淆,因此将其作为本节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新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描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社会责任: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器官移植问题,唤醒人类心灵深处的爱心。
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采用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并辅以讲述、图表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泡泡男孩,思考泡泡男孩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快速进入本节课课题。
本节课共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应用三个内容。
分两课时完成。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此部分内容简单易理解,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5页并描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免疫的知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播放与艾滋病相关的视频,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思考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使学生意识到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a9e3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0.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后续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接着阐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重点讲解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但是,免疫系统的概念和免疫调节的过程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2)认同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调节的过程等重要概念和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a0e9033bd64783e09122bc3.png)
免疫调节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研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多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调节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免疫系统的调节机理。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比较抽象,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免疫调节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多媒体演示、读书指导法、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播放“身体时时刻刻处在病原体包围中”的漫画图,引发学生的讨论:为什么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还能够安然无恙,人体是如何调节的呢?进而引入今天的新课《免疫调节》。
以这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然后我用多媒体出示免疫器官以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功能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学生派代表交流本小组的成果,我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的点评和补充,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5fc74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c.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
本着依据教科书来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原则进行如下设计。
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
本节与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同构成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三环节,三个环节看似独立,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节对理解其他连个环节有着积极的帮助。
本节课的重点是免疫调节的防卫功能。
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调节作用已形成较系统的观念,而且在初中已有初步了解,再次学习会相对简单。
但其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存在诸多相似点,学生易混淆,因此将其作为本节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新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描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社会责任: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器官移植问题,唤醒人类心灵深处的爱心。
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采用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并辅以讲述、图表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泡泡男孩,思考泡泡男孩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快速进入本节课课题。
本节课共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应用三个内容。
分两课时完成。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此部分内容简单易理解,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5页并描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免疫的知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播放与艾滋病相关的视频,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思考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使学生意识到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
接下来介绍第三道防线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四节免疫调节说课稿
![第四节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892a91ddccda38366baf9e.png)
第四节免疫调节说课稿一、说教材:第四节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多而复杂,主要讲述的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还涉及到免疫学关于器官移植的问题,它涉及到第一章第二节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免疫—神经――体液共同作用密切配合维持机体稳态。
免疫更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保证,这些问题解决则要很大程度依赖于生物学知识,这一节内容与基因工程的成果、发酵工程在医药上应用等内容有关。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2、掌握抗原、抗体的特点。
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了解常见的免疫疾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和归纳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理解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洁身自爱,善待生命。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1四、说教法:引用直观的图片,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五、说学法 :1、指导学生阅读自学和讨论2、分析比较归纳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课时安排:2课时,今天学习第一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艾滋病到我们生活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引入本节免疫调节的教学。
通过问题探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免疫调节如何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并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为功能〖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防伪功能。
并完成课堂练习。
由〖资料分析1及讨论〗过渡到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9fd3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4.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篇1:《免疫调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您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下面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安排五个方面跟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探讨,据说教材的这一段内容在整个动物生理学中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气候看似宜人但流感高发的春天。
其次,就高考而言,这部分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本节内容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作为教学重点的特殊待遇,同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的储备的不协调性,本节内容在知识点的设置上先学相对简单的细胞免疫再说体液免疫,同时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现了将该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化成了直观亲近的知识点,大大降低了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说教法教师在教育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本着学习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理念,全程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利用视频、图片、课外资料、学案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实现学生由“学答、学会”向“学问、会学”的转变。
说学法利用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案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的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图表等,提高学生提取、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最高学习目标。
说教学设计(4个环节)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3分钟)利用关键词:非特异性免疫,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达到回顾知识点的目的,利用学生对老师本身从不缺少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我这个活生生的感冒个体进行免疫方式的辨析,将学生带入特异性免疫学习的情景中。
2.信息加工,构建体系(20—25分钟)指导学生浏览书本,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进而有的放矢地跟学生一起边学习边构建流程。
未了,对比两个过程的异同点,并认真辨析各种免疫细胞的区别(如来源、作用)以及抗原与抗体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调节说课
![免疫调节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c470cf1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79.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与前面所学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构成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免疫调节在本章中的重要性。
它是在学生学习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后,对内环境的稳态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机制,并为进一步学习人类治疗疾病的机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与表达交流能力。
通过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从而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深刻了解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又是如何抵御病原体等知识的,故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2)而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为体液调节和细胞调节的过程,由于高中生对免疫机理不熟悉,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时有一定的难度,故确立为本节的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方法1、教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问题串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通过问题讨论、分析与综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建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说课稿课件
![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说课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57a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e.png)
×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02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知识·能力·素养【名校课堂】获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吞噬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吞噬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B细胞或记忆B细胞【名校课堂】获奖
蛋白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浆细胞
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
蛋白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浆细胞沉淀或细胞集团吞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再次接触抗原血清过敏原个体差异【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生物教材《免疫调节》PPT说课稿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09698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a.png)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免疫调节。
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免疫调节的概念和它在我们身体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是指身体通过免疫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这种反应旨在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以及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癌细胞。
免疫调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防御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等物理屏障,以及一些能够迅速响应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特异性免疫则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它包括B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这些细胞能够识别并特异性地攻击入侵的病原体。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免疫调节的过程。
免疫调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记忆阶段。
在感应阶段,当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首先通过识别病原体上的特异性抗原来启动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
它们通过吞噬病原体,将病原体的抗原片段提呈给T细胞,从而激活T细胞。
在反应阶段,激活的T细胞会增殖并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调节T细胞。
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杀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B细胞。
B细胞在激活后会分化成浆细胞,产生能够特异性结合病原体的抗体。
这些抗体能够中和病原体,阻止其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或者标记病原体,使其更容易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在记忆阶段,一部分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会转化为记忆细胞,长期存在于体内。
当同一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够迅速激活,产生更快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从而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
然而,免疫调节并非总是完美的。
有时,免疫系统可能会发生失调,导致一些疾病。
例如,过敏反应就是免疫系统对某些无害物质过度反应的结果。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022e0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2.png)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说课稿一、说教材《免疫调整》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自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今日我解释的是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神经调整与体液调整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引导同学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释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二、说学情免疫调整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同学已经初步认识到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学问。
但是对其中的生物学学问还缺乏深化了解。
同学在生活中有生病的经受,所以他们对免疫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
本节课的学问内容比较复杂,而且发生在体内的免疫调整过程,我们并不能挺直地感知观看到,所以本节课我将结合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遵循同学的认知进展逻辑,结合直观教学法,帮忙同学形成完美的学问体系。
三、说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通过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总结成概念模型,体味建模的方式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3.认同免疫调整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感触生命的奥妙。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体液免疫的过程。
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当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纳直观教学法、模型建构法、研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同学对新知的学习爱好。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把"学习的积极权还给同学'。
所以我采纳的学习办法是:自主探索法、合作沟通法、观看归纳法。
六、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授课伊始我会提出问题:学生们打过哪些预防针?同学可能回答:乙肝、流脑、腮腺炎等等。
免疫调节优质课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免疫调节优质课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c396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f.png)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免疫 调整
教学评价 与反思
教学技术 旳应用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整》是一般高中课程原则试验 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 章第4节内容,本章前3节对神经调整、 体液调整进行学习。教材将免疫调整与 神经-体液调整并列,突出了免疫系统对 维持内环境稳态旳主要作用性,帮助学 生形成人体生命活动调整完整旳知识构 造。
四、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应用
图统列与F细以导片构概l表细a胞艾入F体回成s念l比胞a液h免滋:s忆、图动较免h免疫病免动旧三归画疫:疫过视疫画知道纳类过体旳程频调类: 防总程比液 异为 整学免 线(结归免 同背(习实实疫:纳疫:景录录系:)) 体液免疫知识
黏膜上旳纤毛打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异物
皮肤对病菌旳阻挡作用 皮肤分泌物旳杀菌作用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概念
•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旳 物质。
• 由效应B细胞(浆细 胞)产生旳能够特 异性抗击某种病原 体旳蛋白质。
• 特征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专一性
分布 体液及靶细胞中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化学本质
蛋白质
蛋白质
实例
• 病毒、细菌等病原 体表面旳蛋白质等 物质,
二、学情分析
初中义务教育 阶段已经有涉
及
学情分析
涉及生活 方方面面
对特异性免疫 反应缺乏认识
学法指导
学生有着浓 厚旳爱好
三、教学目的
情能知感力识态目目度的的 与价值观
材健度会旳比出过概细利经主态分康和关f较问程用过述胞要l中a析,健爱、题s体素免免是旳h引确康生归、液材动疫疫经作导立旳命纳处免分画系与过用学主生,旳理疫析,统体艾能问生 动 活 关和 培培在液滋力题关 旳 方 爱细养养维 免 病;旳胞学注 生 式 社学能持 疫 旳免生生本 活 , 会力稳 旳 素疫提旳身 态 学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c087f0195f312b3069a506.png)
《免疫》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饶阳中学高二生物教师高浩曙。
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免疫》,选自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一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课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具体阐述。
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已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是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
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
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免疫失调的相关知识,本课中心内容有两点:
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的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209dd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1.png)
能够概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分析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学会构建过程图;培养学 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⑶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 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学重、难点
⑴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⑵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较抽象,学生缺乏这 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通过flash让学生对三道免疫防线 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泡泡男孩”问题出在哪道防线?由此引出 特异性免疫。
1: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属哪道防线?属哪种免疫?
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属哪道防线?属哪种免疫?
3: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画概念图)
三
道
防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线
(后天形成、针对 某一特定病原体)
情感教育任务
❖ 艾滋病.mp4
三、课堂小结、练习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简单扼要的 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免疫调节 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 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根据重、难点适当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 课掌握情况,查缺补漏、巩固新知。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免疫调节
一 、免疫系统组成
二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三、 特异性免疫分类
体液免疫:B细胞 细胞免疫:T细胞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T细胞(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免疫调节说课稿四
![免疫调节说课稿四](https://img.taocdn.com/s3/m/1ab646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d.png)
免疫调节说课稿四篇10: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总结免疫系统在维持体内平衡中的作用。
(3)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会用网络图概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发展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总结。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免疫调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容,其“具体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
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和高
中一年级的生物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识。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我着重以下学法指导:
1.搜集资料:提前搜集艾滋病的资料,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
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提前进入新课的热身。
2.主动学习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免疫过程,自主观察课本上的
免疫示意图,在教师讲解免疫过程后,学生自主写出免疫过程的步骤并相互交流解说。
3.比较归纳法:比较两种免疫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和教具
(一)教学方法:
通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艾滋病的知识;
通过讲授、图解、总结、比较的方式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通过举例、比喻的方式学习抗原抗体的关系;
通过比喻、表演的方式学习记忆细胞和抗原的二次反应;
通过讨论学习、资料搜集、比喻表演、赏识性评价等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二)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5min)
【多媒体展示】视频:温家宝总理看望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图片:文娄村的爱滋病孤儿
【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艾滋病的资料图片
【教师导入】一定要提出艾滋病的“病因”(P41)和“直接死因”(P36),引出“T淋巴细胞”,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免疫调节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容
(二)主体知识呈现过程(35min)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师讲解】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生活动】用图表的形式画出细胞免疫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解说
【教师展示】细胞免疫图表
(三)结课(5min)
【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概念图
综合前面两节课学习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的主要调节机制,共同维持人体环境的稳定状态。
学以致用:学习了免疫调节,就要知道当外来病原体入侵时,我们的身体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别人知其然,我们知其所以然,不亦乐乎?
学习了免疫调节,更加深了对艾滋病的认识。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想想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但在本课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所以在课堂上,我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整理知识,感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是、时间紧教学容较多,课堂节奏较快,有些问题未能进一步强化
附一:板书设计
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浆细胞→抗体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2、细胞免疫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效应T细胞→宿主细胞 -------→抗原
附二:课堂反馈:
1、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抗体具有免疫功能,应用在医药上,可以把它制成口服液增强人的免疫力吗?
3、(高考题)艾滋病是由于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那么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绝大部分丧失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正常
C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绝大部分丧失
附三:课后作业:
1、从互联网、报刊上搜集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原理、防治的知识,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想想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2、有一种说法:人要是爱干净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比别人更容易得病。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
3、判断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
()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
4)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
4、选择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4)免疫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体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淋巴结
7)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8)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