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圆有关轨迹问题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A
Q M O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1、 已知:点P 是圆2216x y +=上的一个动点,点A 是x 轴上的定点,坐标为(12,0),当P 点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2、 圆22(5)(4)6x y -+-=内一定点A (4,3),在圆上作弦MN ,使90MAN ∠=,求弦MN 中点P 的轨迹方程
3、 求与y 轴相切,且与圆2240x y x +-=也相切的圆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4、 如图,已知定点A (2,0),点Q 是圆221x y +=上的动点,AOQ ∠的
平分线交AQ 于M ,当Q 点在圆上移动时,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5、 由点P 分别向两定圆221:(2)1C x y ++=及圆222:(2)4C x y -+=所引切线段长度之比为1:2,求点P
的轨迹方程
6、已知与22:2210C x y x y +--+=相切的直线l 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2,2OA a OB b a b ==>>.
1求线段AB 中点P 的轨迹;。
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若已知动点P 1(α ,β)在曲线C 1:f 1(x,y )=0上移动,动点P (x,y )依动点P 1而动,它满足关系:⎩⎨⎧βα=βα=),(),(y y x x ① 则关于α 、β反解方程组①,得⎩⎨⎧=β=α),(),(y x h y x g ②代入曲线方程f 1(x,y )=0,即可求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f (x,y )=0.例1、(求轨迹):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4)1(22=++y x 上运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例2】已知点A (3,0),点P 在圆x 2+y 2=1的上半圆周上,∠AOP 的平分线交P A 于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法一】如图所示,设P (x 0,y 0)(y 0>0),Q (x ,y ). ∵OQ 为∠AOP 的平分线,∴31||||==OQ OP QA PQ , ∴Q 分P A 的比为31. ∴⎪⎪⎩⎪⎪⎨⎧=-=⎪⎪⎪⎪⎩⎪⎪⎪⎪⎨⎧=+⨯+=+=+⨯+=y y x x y y y x x x 3413443311031)1(43311313000000即又因202y x +=1,且y 0>0,∴19164391622=+⎪⎭⎫ ⎝⎛-y x . ∴Q 的轨迹方程为)0(169)43(22>=+-y y x .例3、已知圆,422=+yx过A (4,0)作圆的割线ABC ,则弦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4)1(22=+-y x B .)10(4)1(22<≤=+-x y x C .4)2(22=+-y x D .)10(4)2(22<≤=+-x y x变式练习1:已知定点)0,3(B ,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M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且MB AM 31=,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解:设),(),,(11y x A y x M .∵MB AM 31=,∴),3(31),(11y x y y x x --=--,∴⎪⎪⎩⎪⎪⎨⎧-=--=-y y y x x x 31)3(3111,∴⎪⎪⎩⎪⎪⎨⎧=-=yy x x 3413411.∵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12121=+y x ,∴1)34()134(22=+-y x ,即169)43(22=+-y x ,∴点M 的轨迹方程是169)43(22=+-y x . 2:已知定点)0,3(B ,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AO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M ,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解:设),(),,(11y x A y x M .∵OM 是AOB ∠的平分线,∴31==OB OA MB AM , ∴MB AM 31=.由变式1可得点M 的轨迹方程是169)43(22=+-y x .3:已知直线1+=kx y 与圆422=+y x 相交于A 、B 两点,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 ,求点P 的轨迹方程.解:设),(y x P ,AB 的中点为M .∵OAPB 是平行四边形,∴M 是OP 的中点,∴点M 的坐标为)2,2(yx ,且AB OM ⊥.∵直线1+=kx y 经过定点)1,0(C ,∴CM OM ⊥,∴0)12(2)2()12,2()2,2(2=-+=-⋅=⋅y y x y x y x CM OM ,化简得1)1(22=-+y x .∴点P 的轨迹方程是1)1(22=-+y x .4、圆9)1()2(22=++-y x 的弦长为2,则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5、已知半径为1的动圆与圆16)7()5(22=++-y x 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A.25)7()5(22=++-y x B. 17)7()5(22=++-y x 或15)7()5(22=++-y x C. 9)7()5(22=++-y x D. 25)7()5(22=++-y x 或9)7()5(22=++-y x6.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定点P 满足PA=2PB,则定点P 的轨迹所 包围的面积等于( B )A B 4 C 8 D 97:已知点M 与两个定点)0,0(O ,)0,3(A 的距离的比为21,求点M 的轨迹方程.8 如图所示,已知圆422=+y x O :与y 轴的正方向交于A 点,点B 在直线2=y 上运动,过B 做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求ABC ∆垂心H 的轨迹.分析:按常规求轨迹的方法,设),(y x H ,找y x ,的关系非常难.由于H 点随B ,C 点运动而运动,可考虑H ,B ,C 三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解:设),(y x H ,),(''y x C ,连结AH ,CH , 则BC AH ⊥,AB CH ⊥,BC 是切线BC OC ⊥, 所以AH OC //,OA CH //,OC OA =, 所以四边形AOCH 是菱形.所以2==OA CH ,得⎪⎩⎪⎨⎧=-=.,2''x x y y又),(''y x C 满足42'2'=+y x ,所以)0(4)2(22≠=-+x y x 即是所求轨迹方程.说明:题目巧妙运用了三角形垂心的性质及菱形的相关知识.采取代入法求轨迹方程.做题时应注意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求轨迹时应注意分析与动点相关联的点,如相关联点轨迹方程已知,可考虑代入法.9. 已知圆的方程为222r y x =+,圆内有定点),(b a P ,圆周上有两个动点A 、B ,使PB PA ⊥,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分析:利用几何法求解,或利用转移法求解,或利用参数法求解.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PBQ 中,连结AB ,PQ 交于M ,显然AB OM ⊥,PQ AB =,在直角三角形AOM 中,若设),(y x Q ,则)2,2(by a x M ++. 由222OA AMOM =+,即22222])()[(41)2()2(r b y a x b y a x =-+-++++, 也即)(222222b a r y x +-=+,这便是Q 的轨迹方程.解法二:设),(y x Q 、),(11y x A 、),(22y x B ,则22121r y x =+,22222r y x =+.又22AB PQ =,即)(22)()()()(2121222122122y y x x r y y x x b y a x +-=-+-=-+-.①又AB 与PQ 的中点重合,故21x x a x +=+,21y y b y +=+,即)(22)()(2121222y y x x r b y a x ++=+++ ②①+②,有)(222222b a r y x +-=+. 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解法三:设)sin ,cos (ααr r A 、)sin ,cos (ββr r B 、),(y x Q , 由于APBQ 为矩形,故AB 与PQ 的中点重合,即有βαcos cos r r a x +=+, ①βαsin sin r r b y +=+, ②又由PB PA ⊥有1cos sin cos sin -=--⋅--ar br a r b r ββαα ③联立①、②、③消去α、β,即可得Q 点的轨迹方程为)(222222b a r y x +-=+. 说明:本题的条件较多且较隐含,解题时,思路应清晰,且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否则,将使解题陷入困境之中.10、由动点P 向圆122=+y x 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APB ∠=600,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解:设),(y x P .∵APB ∠=600,∴OPA ∠=300.∵AP OA ⊥,∴22==OA OP ,∴222=+y x ,化简得422=+y x ,∴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422=+y x .练习巩固:设)0)(0,(),0,(>-c c B c A 为两定点,动点P 到A 点的距离与到B 点的距离的比为定值)0(>a a ,求P 点的轨迹.解:设动点P 的坐标为),(y x P .由)0(>=a a PBPA ,得a yc x y c x =+-++2222)()(,化简得0)1()1(2)1()1(2222222=-+++-+-a c x a c y a x a .当1≠a 时,化简得01)1(222222=+-+++c x aa c y x ,整理得222222)12()11(-=+-+-a ac y c a a x ; 当1=a 时,化简得0=x .所以当1≠a 时,P 点的轨迹是以)0,11(22c a a -+为圆心,122-a ac 为半径的圆; 当1=a 时,P 点的轨迹是y 轴.11、已知两定点)0,2(-A ,)0,1(B ,如果动点P 满足PB PA 2=,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面积等于解:设点P 的坐标是),(y x .由PB PA 2=,得2222)1(2)2(y x y x +-=++,化简得4)2(22=+-y x ,∴点P 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所求面积为π4.。
与直线和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定义法)
例2.已知点A(1,0), B(1,0),C是圆x2 y2 1上的 动点, 连接BC并延长至D点,使 | CD || BC |,求直 线AC与 直 线OD的 交 点P的 轨 迹 方 程.
直线与圆方程的综合问题
例6.已知圆C : x2 y2 2x 4 y 3 0. (1)若圆C的切线在x轴和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 求此切线方程; (2)从圆C外一点P( x1, y1 )向圆引一条切线,切点为 M , O为坐标原点,且有 | PM || PO |, 求使 | PM | 最小 时的P点坐标.
(转移法)
练 习:已 知 线 段AB的 端 点B的 坐 标 为(1,2),端 点A 在圆x2 y2 4上运动,求线段AB中点M的轨迹 方 程.
例3.过 点A(0,1)作 直 线 交圆M : ( x 2)2 y2 1于 点 B、C,在 线 段BC上 取 点P,使 | BP |:| PC || AB |:| AC |,求 点P的轨迹方程.
(a 2)(b 2) 2 (2)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总结:
1.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几 何法、交轨法.
2.(1)求两条直线、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的轨迹,首先选用 的是交轨法。
(2)K参数法是选取直线的斜率作为参数。 (3)由于圆的几何性质特别明显,几何法是众多方法中最 简单的.
(参数法)
例4.直 线 l1
:
y
2(x t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知识点1 5种定义形式的圆1、“定义圆”: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数学语言描述为:在平面内,{|}M MA r =,其中M 为动点,A 为定点,0r >为定值.2、“斜率圆”:在平面内,与两定点斜率之积为-1的点的集合(除去定点所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数学语言描述为∶在平面内,{|1}MA MB M k k ⋅=-,其中M 为动点,A ,B 为定点.且点M 的横坐标不等于A ,B 的横坐标.3、“平方圆”: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数学语言描述为:在平面内,22{|}M MA MB λ+=,其中M 为动点,A ,B 为定点,λ为定值.注:若(,).(,)A a b B c d ,则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221()()[()()]2224a cb d x y ac bd λ++-+-=--+-,此时221[()()]2a cb d λ>-+-.4、“向量圆”:在平面内,与两定点形成向量的数量积为定值的点的集合.数学语言描述为∶在平面内,{|}M MA MB λ⋅=,其中M 为动点,A ,B 为定点,λ为定值 注:若(,).(,)A a b B c d ,则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221()()[()()]224a cb d x y ac bd λ++-+-=+-+-,此时221[()()]4a cb d λ>--+-.特别地,若A ,B 为定点,且0MA MB ⋅=,则点M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拓展:“角度圆”:在平面内,与两定点所成角为定值的点的集合.(角度可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表示) 5、“比值圆”(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集合. 数学语言描述为:{|}MAM MBλ=,其中M 为动点,A ,B 为定点,λ为定值,λ>0且λ≠1. 注:当1λ=时,M 的轨迹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6、这些圆彼此之间的联系:(1)斜率圆可以看成向量圆的特例,即两向量互相垂直时可以转化为两直线斜率之积等于-1,需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也就是说数量积为零比斜率之积为-1更一般. (2)比值圆与平方圆是一样的,都是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知识点2 注意“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1、“轨迹”是图形,“轨迹方程”是方程.2、求轨迹方程后要检验求轨迹方程后一定要注意检验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在所得的方程中删去或补上相应的特殊点,以保证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解题方略:直接法是指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然后化简而求出动点轨迹方程的一种方法.此法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限制说明.注:(1)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公式等) (2)根据公式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圆中轨迹问题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1:设定点M (-3,4),动点N 在圆x 2+y 2=4上运动,以 OM ,ON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 ,求点P 的轨迹.
变式: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 =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 =OM 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例2:已知BC =2,且AB =2AC ,求点A 的轨迹.
变式1:若在ABC ∆中,BC =2,且AB =2AC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变式2:已知点 (5,0)A - ,直线OA 上(O 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定点
B (不同于A ),对圆229x y +=上的任意一点P ,使得PB PA
为一常数.
变式3:已知点(2,0),(4,0)A B -,圆22:(4)()16C x y b +++=,P 为圆 上的动点,若
PA PB 为定值,求实数b 的值.
变式4:已知圆)0,1(,1)4(:221Q y x C =++,过点P 作圆C 1的切线,切点为M , 若PQ PM 2=,求P 点的轨迹方程。
4.1.2圆的一般方程(轨迹问题)(第二课时)
一、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例4:已知线段AB的端点B的坐标是 2 2 (4,3), 端点A在圆 ( x 1) y 4 上运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 方程。
方法总结
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
如果轨迹上的动点P(x,y)依赖于另一动
点Q(a,b),而Q又按某一个规律运动,则可 先用x,y表示a,b,再把a,b代入点Q所满足
圆的一般方程 (轨迹问题)
学习目标:
由已知条件求出圆的方程及轨迹方程
学习重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
预备知识:轨迹与轨迹方程 1、什么是轨迹?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 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 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2、轨迹与轨迹方程有区别吗? 轨迹是图形,轨迹方程实际上就是轨迹 曲线的方程,即动点坐标(x,y)满足的关 系式.
2 2
轨迹方程为x 3y 4( x 1).
10
的条件便得到动点P的轨迹方程。
简记为:先有未知表示已知,再有 已知表示未知
练习:
1、已知点P在圆C: 2 2 x y 8x 6 y 21 0
上运动,求线段OP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2、一个动点在圆:x2+y2=1上运动时,
它与定点(3,0)所连线段的中点P的 轨迹方程是什么?
F 2,0 为
2
二、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1.(2010 上海卷)若动点P到点F 2, 0 的距离与它到直线 x 2 0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
程为y 8x.
方法总结
直接法也称直译法: 将已知条件直接翻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 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如两点间
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法若已知动点P 1(α ,β)在曲线C 1:f 1(x,y )=0上移动,动点P (x,y )依动点P 1而动,它满足关系:⎩⎨⎧βα=βα=),(),(y y x x ① 则关于α 、β反解方程组①,得⎩⎨⎧=β=α),(),(y x h y x g ② 代入曲线方程f 1(x,y )=0,即可求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f (x,y )=0. 例1、(求轨迹):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4)1(22=++y x 上运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例2】已知点A (3,0),点P 在圆x 2+y 2=1的上半圆周上,∠AOP 的平分线交PA 于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法一】如图所示,设P (x 0,y 0)(y 0>0),Q (x ,y ).∵OQ 为∠AOP 的平分线,∴31||||==OQ OP QA PQ , ∴Q 分PA 的比为31.∴⎪⎪⎩⎪⎪⎨⎧=-=⎪⎪⎪⎪⎩⎪⎪⎪⎪⎨⎧=+⨯+=+=+⨯+=y y x x y y y x x x 3413443311031)1(43311313000000即 又因2020y x +=1,且y 0>0,∴19164391622=+⎪⎭⎫ ⎝⎛-y x . ∴Q 的轨迹方程为)0(169)43(22>=+-y y x .例3、已知圆,422=+y x 过A (4,0)作圆的割线ABC ,则弦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A .4)1(22=+-y xB .)10(4)1(22<≤=+-x y xC .4)2(22=+-y xD .)10(4)2(22<≤=+-x y x变式练习1:已知定点)0,3(B ,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M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且MB AM 31=,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解:设),(),,(11y x A y x M .∵MB AM 31=,∴),3(31),(11y x y y x x --=--, ∴⎪⎪⎩⎪⎪⎨⎧-=--=-y y y x x x 31)3(3111,∴⎪⎪⎩⎪⎪⎨⎧=-=y y x x 3413411.∵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12121=+y x ,∴1)34()134(22=+-y x ,即169)43(22=+-y x ,∴点M 的轨迹方程是169)43(22=+-y x . 2:已知定点)0,3(B ,点A 在圆122=+y x 上运动,AO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M ,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解:设),(),,(11y x A y x M .∵OM 是AOB ∠的平分线,∴31==OB OA MB AM , ∴MB AM 31=.由变式1可得点M 的轨迹方程是169)43(22=+-y x . 3:已知直线1+=kx y 与圆422=+y x 相交于A 、B 两点,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 ,求点P 的轨迹方程.解:设),(y x P ,AB 的中点为M .∵OAPB 是平行四边形,∴M 是OP 的中点,∴点M 的坐标为)2,2(y x ,且AB OM ⊥.∵直线1+=kx y 经过定点)1,0(C ,∴CM OM ⊥,∴0)12(2)2()12,2()2,2(2=-+=-⋅=⋅y y x y x y x CM OM ,化简得1)1(22=-+y x .∴点P 的轨迹方程是1)1(22=-+y x .4、圆9)1()2(22=++-y x 的弦长为2,则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5、已知半径为1的动圆与圆16)7()5(22=++-y x 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A.25)7()5(22=++-y x B. 17)7()5(22=++-y x 或15)7()5(22=++-y xC. 9)7()5(22=++-y x D. 25)7()5(22=++-y x 或9)7()5(22=++-y x 6.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定点P 满足PA=2PB,则定点P 的轨迹所 包围的面积等于( B )A B 4 C 8 D 97:已知点M 与两个定点)0,0(O ,)0,3(A 的距离的比为21,求点M 的轨迹方程. 8 如图所示,已知圆422=+y x O :与y 轴的正方向交于A 点,点B 在直线2=y 上运动,过B 做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求ABC ∆垂心H 的轨迹.分析:按常规求轨迹的方法,设),(y x H ,找y x ,的关系非常难.由于H 点随B ,C 点运动而运动,可考虑H ,B ,C 三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解:设),(y x H ,),(''y x C ,连结AH ,CH ,则BC AH ⊥,AB CH ⊥,BC 是切线BC OC ⊥,所以AH OC //,OA CH //,OC OA =,所以四边形AOCH 是菱形.所以2==OA CH ,得⎪⎩⎪⎨⎧=-=.,2''x x y y 又),(''y x C 满足42'2'=+y x ,所以)0(4)2(22≠=-+x y x 即是所求轨迹方程.说明:题目巧妙运用了三角形垂心的性质及菱形的相关知识.采取代入法求轨迹方程.做题时应注意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求轨迹时应注意分析与动点相关联的点,如相关联点轨迹方程已知,可考虑代入法.9. 已知圆的方程为222r y x =+,圆内有定点),(b a P ,圆周上有两个动点A 、B ,使PB PA ⊥,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分析:利用几何法求解,或利用转移法求解,或利用参数法求解. 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PBQ 中,连结AB ,PQ 交于M ,显然AB OM ⊥,PQ AB =,在直角三角形AOM 中,若设),(y x Q ,则)2,2(b y a x M ++. 由222OA AM OM =+,即 22222])()[(41)2()2(r b y a x b y a x =-+-++++, 也即)(222222b a r y x +-=+,这便是Q 的轨迹方程.解法二:设),(y x Q 、),(11y x A 、),(22y x B ,则22121r y x =+,22222r y x =+. 又22AB PQ =,即)(22)()()()(2121222122122y y x x r y y x x b y a x +-=-+-=-+-.① 又AB 与PQ 的中点重合,故21x x a x +=+,21y y b y +=+,即)(22)()(2121222y y x x r b y a x ++=+++ ②①+②,有)(222222b a r y x +-=+.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解法三:设)sin ,cos (ααr r A 、)sin ,cos (ββr r B 、),(y x Q ,由于APBQ 为矩形,故AB 与PQ 的中点重合,即有βαcos cos r r a x +=+, ①βαsin sin r r b y +=+, ②又由PB PA ⊥有1cos sin cos sin -=--⋅--ar b r a r b r ββαα ③ 联立①、②、③消去α、β,即可得Q 点的轨迹方程为)(222222b a r y x +-=+.说明:本题的条件较多且较隐含,解题时,思路应清晰,且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否则,将使解题陷入困境之中.10、由动点P 向圆122=+y x 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APB ∠=600,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解:设),(y x P .∵APB ∠=600,∴OPA ∠=300.∵AP OA ⊥,∴22==OA OP ,∴222=+y x ,化简得422=+y x ,∴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422=+y x .练习巩固:设)0)(0,(),0,(>-c c B c A 为两定点,动点P 到A 点的距离与到B 点的距离的比为定值)0(>a a ,求P 点的轨迹.解:设动点P 的坐标为),(y x P .由)0(>=a a PB PA ,得a y c x y c x =+-++2222)()(,化简得0)1()1(2)1()1(2222222=-+++-+-a c x a c y a x a .当1≠a 时,化简得01)1(222222=+-+++c x a a c y x ,整理得222222)12()11(-=+-+-a ac y c a a x ; 当1=a 时,化简得0=x .所以当1≠a 时,P 点的轨迹是以)0,11(22c a a -+为圆心,122-a ac 为半径的圆; 当1=a 时,P 点的轨迹是y 轴.11、已知两定点)0,2(-A ,)0,1(B ,如果动点P 满足PB PA 2=,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面积等于 解:设点P 的坐标是),(y x .由PB PA 2=,得2222)1(2)2(y x y x +-=++,化简得4)2(22=+-y x ,∴点P 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所求面积为π4.。
与圆有关的综合问题
与圆有关的综合问题题型一: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典例] 已知圆x 2+y 2=4上一定点A (2,0),B (1,1)为圆内一点,P ,Q 为圆上的动点. (1)求线段AP 中点的轨迹方程;(2)若∠PB Q =90°,求线段P Q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 (1)设AP 的中点为M (x ,y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 点坐标为(2x -2,2y ). 因为P 点在圆x 2+y 2=4上,所以(2x -2)2+(2y )2=4. 故线段AP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 -1)2+y 2=1. (2)设P Q 的中点为N (x ,y ). 在Rt △PB Q 中,|PN |=|BN |.设O 为坐标原点,连接ON ,则ON ⊥P Q ,所以|OP |2=|ON |2+|PN |2=|ON |2+|BN |2, 所以x 2+y 2+(x -1)2+(y -1)2=4.故线段P Q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2-x -y -1=0. [方法技巧] 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4种方法[针对训练]1.(2019·厦门双十中学月考)点P (4,-2)与圆x 2+y 2=4上任意一点连接的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x -2)2+(y +1)2=1 B .(x -2)2+(y +1)2=4 C .(x +4)2+(y -2)2=4D .(x +2)2+(y -1)2=1解析:选A 设中点为A (x ,y ),圆上任意一点为B (x ′,y ′),由题意得,⎩⎪⎨⎪⎧ x ′+4=2x ,y ′-2=2y ,则⎩⎪⎨⎪⎧x ′=2x -4,y ′=2y +2,故(2x -4)2+(2y +2)2=4,化简得,(x -2)2+(y +1)2=1,故选A.2.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 =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2)当|OP |=|OM |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解:(1)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y -4)2=16,所以圆心为C (0,4),半径为4. 设M (x ,y ),则CM ―→=(x ,y -4),MP ―→=(2-x,2-y ). 由题设知CM ―→·MP ―→=0, 故x (2-x )+(y -4)(2-y )=0,即(x -1)2+(y -3)2=2. 由于点P 在圆C 的内部,所以M 的轨迹方程是(x -1)2+(y -3)2=2.(2)由(1)可知M 的轨迹是以点N (1,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由于|OP |=|OM |,故O 在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P 在圆N 上,从而ON ⊥PM .因为ON 的斜率为3,所以l 的斜率为-13,故l 的方程为x +3y -8=0.又|OM |=|OP |=22,O 到l 的距离为4105,所以|PM |=4105,S △POM =12×4105×4105=165,故△POM 的面积为165.题型二:与圆有关的最值或范围问题[例1] (2019·兰州高三诊断)已知圆C :(x -1)2+(y -4)2=10和点M (5,t ),若圆C 上存在两点A ,B 使得MA ⊥MB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3,5] C .[2,6]D .[3,5][解析] 法一:当MA ,MB 是圆C 的切线时,∠AMB 取得最大值.若圆C 上存在两点A ,B 使得MA ⊥MB ,则MA ,MB 是圆C 的切线时,∠AMB ≥90°,∠AMC ≥45°,且∠AMC <90°,如图,所以|MC |=(5-1)2+(t -4)2≤10sin 45°=20,所以16+(t -4)2≤20,所以2≤t ≤6,故选C.法二:由于点M (5,t )是直线x =5上的点,圆心的纵坐标为4,所以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一定关于t =4对称,故排除选项A 、B.当t =2时,|CM |=25,若MA ,MB 为圆C 的切线,则sin ∠CMA =sin ∠CMB =1025=22,所以∠CMA =∠CMB =45°,即MA ⊥MB ,所以t =2时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选C. [答案] C[例2] 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求: (1)y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原方程可化为(x -2)2+y 2=3,表示以(2,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1)yx 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设yx=k ,即y =kx .当直线y =kx 与圆相切时,斜率k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2k -0|k 2+1=3,解得k =±3.所以yx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 3.(2)y -x 可看成是直线y =x +b 在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y =x +b 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2-0+b |2=3,解得b =-2±6.所以y -x 的最大值为-2+6,最小值为-2- 6. (3)x 2+y 2表示圆上的一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由平面几何知识知,x 2+y 2在原点和圆心的连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分别取得最小值,最大值. 因为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2-0)2+(0-0)2=2, 所以x 2+y 2的最大值是(2+3)2=7+43, 最小值是(2-3)2=7-4 3.[方法技巧]与圆有关最值问题的求解策略处理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圆的几何性质,并根据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求解.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如下:[针对训练]1.(2019·新余一中月考)直线x +y +t =0与圆x 2+y 2=2相交于M ,N 两点,已知O 是坐标原点,若|OM ―→+ON ―→|≤|MN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OM ―→+ON ―→|≤|MN ―→|=|ON ―→-OM ―→|, 两边平方,得OM ―→·ON ―→≤0,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t |2≤22×2=1, 解得-2≤t ≤2,故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2, 2 ]. 答案:[-2, 2 ]2.已知点P (x ,y )在圆x 2+(y -1)2=1上运动,则y -1x -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________.解析:设y -1x -2=k ,则k 表示点P (x ,y )与点A (2,1)连线的斜率.当直线PA 与圆相切时,k 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设过(2,1)的直线方程为y -1=k (x -2),即kx -y +1-2k =0. 由|2k |k 2+1=1,解得k =±33.答案:33,-333.(2019·大庆诊断考试)过动点P 作圆:(x -3)2+(y -4)2=1的切线P Q ,其中Q 为切点,若|P Q |=|PO |(O 为坐标原点),则|P Q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由题可知圆(x -3)2+(y -4)2=1的圆心N (3,4).设点P 的坐标为(m ,n ),则|PN |2=|P Q |2+|N Q |2=|P Q |2+1,又|P Q |=|PO |,所以|PN |2=|PO |2+1,即(m -3)2+(n -4)2=m 2+n 2+1,化简得3m +4n =12,即点P 在直线3x +4y =12上,则|P Q |的最小值为点O 到直线3x +4y =12的距离,点O 到直线3x +4y =12的距离d =125,故|P Q |的最小值是125.答案:125[课时跟踪检测]1.(2019·莆田模拟)已知圆O :x 2+y 2=1,若A ,B 是圆O 上的不同两点,以AB 为边作等边△ABC ,则|OC |的最大值是( ) A.2+62B. 3 C .2D.3+1解析:选C 如图所示,连接OA ,OB 和OC . ∵OA =OB ,AC =BC ,OC =OC ,∴△OAC ≌△OBC ,∴∠ACO =∠BCO =30°, 在△OAC 中,由正弦定理得OA sin 30°=OCsin ∠OAC ,∴OC =2sin ∠OAC ≤2,故|OC |的最大值为2,故选C.2.已知圆C 1:x 2+y 2+4ax +4a 2-4=0和圆C 2:x 2+y 2-2by +b 2-1=0只有一条公切线,若a ,b ∈R 且ab ≠0,则1a 2+1b 2的最小值为( ) A .2 B .4 C .8D .9解析:选D 圆C 1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4,其圆心为(-2a,0),半径为2;圆C 2的标准方程为x 2+(y -b )2=1,其圆心为(0,b ),半径为1.因为圆C 1和圆C 2只有一条公切线,所以圆C 1与圆C 2相内切,所以(-2a -0)2+(0-b )2=2-1,得4a 2+b 2=1,所以1a 2+1b 2=⎝⎛⎭⎫1a 2+1b 2(4a 2+b 2)=5+b 2a 2+4a 2b2≥5+2b 2a 2·4a 2b 2=9,当且仅当b 2a 2=4a 2b 2,且4a 2+b 2=1,即a 2=16,b 2=13时等号成立.所以1a 2+1b2的最小值为9.3.(2017·全国卷Ⅲ)在矩形ABCD 中,AB =1,AD =2,动点P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若AP ―→=λAB ―→+μAD ―→,则λ+μ的最大值为( ) A .3 B .2 2 C. 5D .2解析:选A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1,0),C (1,2),D (0,2),可得直线BD 的方程为2x +y -2=0,点C 到直线BD 的距离为222+12=25,所以圆C :(x -1)2+(y -2)2=45.因为P 在圆C 上,所以P ⎝⎛⎭⎫1+255cos θ,2+255sin θ.又AB ―→=(1,0),AD ―→=(0,2),AP ―→=λAB ―→+μAD ―→=(λ,2μ),所以⎩⎨⎧1+255cos θ=λ,2+255sin θ=2μ,λ+μ=2+255cos θ+55sin θ=2+sin(θ+φ)≤3(其中tan φ=2),当且仅当θ=π2+2k π-φ,k ∈Z 时,λ+μ取得最大值3.4.(2019·拉萨联考)已知点P 在圆C :x 2+y 2-4x -2y +4=0上运动,则点P 到直线l :x -2y -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4 B. 5 C.5+1 D.5-1解析:选D 圆C :x 2+y 2-4x -2y +4=0化为(x -2)2+(y -1)2=1,圆心C (2,1),半径为1,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5|12+22=5,则圆上一动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5-1.故选D. 5.(2019·赣州模拟)已知动点A (x A ,y A )在直线l :y =6-x 上,动点B 在圆C :x 2+y 2-2x -2y -2=0上,若∠CAB =30°,则x A 的最大值为( ) A .2 B .4 C .5D .6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当AB 是圆的切线时,∠ACB 最大,此时|CA |=4.点A 的坐标满足(x -1)2+(y -1)2=16,与y =6-x 联立,解得x =5或x =1,∴点A 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5.故选C.6.(2018·北京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 为点P (cos θ,sin θ)到直线x -my -2=0的距离.当θ,m 变化时,d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C 由题知点P (cos θ,sin θ)是单位圆x 2+y 2=1上的动点,所以点P 到直线x -my -2=0的距离可转化为单位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又直线x -my -2=0恒过点(2,0),所以当m 变化时,圆心(0,0)到直线x -my -2=0的距离d =21+m 2的最大值为2,所以点P 到直线x -my -2=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即d 的最大值为3.7.(2019·安徽皖西联考)已知P 是椭圆x 216+y 27=1上的一点,Q ,R 分别是圆(x -3)2+y 2=14和(x +3)2+y 2=14上的点,则|P Q |+|PR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设两圆圆心分别为M ,N ,则M ,N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 因此|P Q |+|PR |≥|PM |-12+|PN |-12=2a -1=2×4-1=7,即|P Q |+|PR |的最小值是7. 答案:78.(2019·安阳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3),若圆C :(x -a )2+(y -a +2)2=1上存在一点M 满足|MA |=2|MO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满足|MA |=2|MO |的点的坐标为M (x ,y ),由题意得x 2+(y +3)2=2x 2+y 2, 整理得x 2+(y -1)2=4,即所有满足题意的点M 组成的轨迹方程是一个圆,原问题转化为圆x 2+(y -1)2=4与圆C :(x -a )2+(y -a +2)2=1有交点,据此可得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组⎩⎨⎧a 2+(a -3)2≥1,a 2+(a -3)2≤3,解得0≤a ≤3,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3]. 答案:[0,3]9.(2019·唐山调研)已知点A (-3,0),B (3,0),动点P 满足|PA |=2|PB |. (1)若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此曲线的方程;(2)若点Q 在直线l 1:x +y +3=0上,直线l 2经过点Q 且与曲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M ,求|Q M |的最小值. 解:(1)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x +3)2+y 2=2(x -3)2+y 2. 化简可得(x -5)2+y 2=16,故此曲线方程为(x -5)2+y 2=16. (2)曲线C 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所示.由题知直线l 2与圆C 相切,连接C Q ,CM , 则|Q M |=|C Q |2-|CM |2=|C Q |2-16,当C Q ⊥l 1时,|C Q |取得最小值,|Q M |取得最小值,此时|C Q |=|5+3|2=42,故|Q M |的最小值为32-16=4.10.(2019·广州一测)已知定点M (1,0)和N (2,0),动点P 满足|PN |=2|PM |.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若A ,B 为(1)中轨迹C 上两个不同的点,O 为坐标原点.设直线OA ,OB ,AB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 当k 1k 2=3时,求k 的取值范围. 解:(1)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 因为M (1,0),N (2,0),|PN |=2|PM |, 所以(x -2)2+y 2=2(x -1)2+y 2. 整理得,x 2+y 2=2.所以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y 2=2.(2)设点A (x 1,y 1),B (x 2,y 2),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由⎩⎪⎨⎪⎧x 2+y 2=2,y =kx +b消去y ,整理得(1+k 2)x 2+2bkx +b 2-2=0.(*) 由Δ=(2bk )2-4(1+k 2)(b 2-2)>0,得b 2<2+2k 2.①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2bk 1+k 2,x 1x 2=b 2-21+k 2.②由k 1·k 2=y 1x 1·y 2x 2=kx 1+b x 1·kx 2+bx 2=3,得(kx 1+b )(kx 2+b )=3x 1x 2, 即(k 2-3)x 1x 2+bk (x 1+x 2)+b 2=0.③ 将②代入③,整理得b 2=3-k 2.④由④得b 2=3-k 2≥0,解得-3≤k ≤ 3.⑤ 由①和④,解得k <-33或k >33.⑥ 要使k 1,k 2,k 有意义,则x 1≠0,x 2≠0,所以0不是方程(*)的根,所以b 2-2≠0,即k ≠1且k ≠-1.⑦ 由⑤⑥⑦,得k 的取值范围为[-3,-1)∪⎝⎛⎭⎫-1,-33∪⎝⎛⎭⎫33,1∪(1, 3 ].。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课下探索: 课下探索: 与两个定圆都相切的动圆的圆心的轨迹
(1)与两圆均外切 )
y A B x
(2)与两圆均内切 ) y
A B x
内切、 外切、 (3)与圆 内切、与圆 外切 4)与圆 外切、与圆 内切 )与圆A内切 与圆B外切 )与圆A外切 与圆B内切 (
y y A B x A B x
方法小结 :与定圆相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情 况复杂, 况复杂, 1.抓牢两个圆心,一个切点,三点一定共线。 1.抓牢两个圆心,一个切点,三点一定共线。 抓牢两个圆心 一定共线 2.抓牢定圆的半径,设出动圆半径作辅助。 2.抓牢 圆的半径 设出动圆半径作辅助。 抓牢定 半径, 动圆半径作辅助 3.抓牢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与差不放。 3.抓牢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 不放。 抓牢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
C
A
探索与定圆相切的动圆圆心轨迹要抓牢动 探索与定圆相切的动圆圆心轨迹要抓牢动 圆圆心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与差不放 不放。 圆圆心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与差不放。
S A B
C A S S B A B
定点A,同时与定圆 定圆⊙ 结论 :过定点 ,同时与定圆⊙ B 相 的动圆圆心 的轨迹可能是椭圆 圆心S的轨迹可能是椭圆或 切 的动圆圆心 的轨迹可能是椭圆或双 曲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曲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x
x y 变题 2 :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 2 − 2 = 1( a > 0, a b b > 0 ), F1 , F2 分别为左右焦点 , Q 是双曲线上任意 一点 , 从左焦点 F1 作 ∠ F1QF 2 平分线的垂线 , 垂足 为 P , 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F1
O
F2
x
P
M
经过点 A(5,0)且 与 且 例3: C ( x + 5) 2 + y 2 = 49 :圆 的轨迹方 外 切的圆的圆心 P 的轨迹方程
与圆相关的动点轨迹问题
与圆相关的动点轨迹问题1、 过动点P 向圆222:a y x C =+引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的夹角为定值θ2,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2、 已知定点()0,4A 和圆4:22=+y x C 上的动点B ,求动弦A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3、 已知定点()0,3A 和圆1:22=+y x C 上的动点B ,AO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P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4、 已知定点())0,1(,0,1B A -,BC 是圆1:22=+y x C 上的动弦,延长BC 到点D ,求AC 与OD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5、 已知定点())0,(,0,0a C B ,P 是PBC ∆的顶点,PB 的中线长为m 到点D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6、 动圆被两条直线03,03=-=+y x y x 截得的弦长依次为8和4,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7、 动圆与圆100:22=+y x C 内切,且过点)6,0(M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8、 已知045,04B )0,4(=∠-APB A ),(,,动点P 的轨迹方程。
9、 已知)0,(),0,(a B a A -,以AB 为斜边作直角三角形,求两锐角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10、对定点)0,1(A 和第一象限的动点B ,若090=∠OBA ,求OAB ∆的内切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求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
11、点)0,(a A 是圆222:r y x O =+内一点)00(<<<r a ,C B ,是圆O 上两动点,且090=∠BAC ,求ABC ∆外心P 的轨迹方程。
12、已知)0,2(A 是圆4:22=+y x O 上一点,在圆上另取两点C B ,,使060=∠BAC ,求ABC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13、求两条动直线05=+-m y mx 与05=-+my x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14、已知)2,0(A ,圆4:22=+y x O ,S 为过点A 的切线上任意一点,SR 为圆的另一条切线,R 为切点,ASR ∆的垂心为H ,当S 在切线上变动时,求点H 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与最值问题
b a 1 ,解得 a 1 , b 2 ,从而 r 2 2 (5 分)
圆 C 方程为: (x 1)2 ( y 2)2 8(6 分)
(Ⅱ)设 M (x, y) , B(x0
,
y0
)
,则有
1
x0 2
x,
y0 2
y , (8
分)
解得 x0 2x 1 , y0 2 y ,代入圆 C 方程得: (2x 2)2 (2y 2)2 8 , (10 分)
| MA | 2
(x 3)2 y2 2
化简整理得: x2 y2 2x 3 0 ,即 (x 1)2 y2 4 ,
点 M 的轨迹方程 (x 1)2 y2 4 ,轨迹是以 (1, 0) 为圆心,以 2 为半径的圆;
(2)由(1)可知, P(x, y) 为圆 (x 1)2 y2 4 上任意一点, 3x1 ,
(1)求动点 M 的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 (2)过 P(2,3) 作该圆的切线 l ,求 l 的方程.
【解答】解:(1)设动点 M 坐标为 (x, y) ,则 AM (x 4)2 y2 , BM (x 1)2 y2 ,
又知 AM 2BM ,则 (x 4)2 y2 2 (x 1)2 y2 ,得 x2 y2 4 .
专题 05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与最值问题
题型一 轨迹问题
1.动圆 x2 y2 (4m 2)x 2my 4m2 4m 1 0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x 2y 1 0(x 1) .
【解答】解: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 [x (2m 1)]2 ( y m)2 m2 (m 0)
3 / 13
【解答】解: ( 1) 由两点式可知,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2 2 2 , x4 04
整理得 y x 2 0 ,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法 点 关 相3
法方 本基的迹轨求
圆
线物抛
法 义 定2
线直 圆椭
法 译 直1
线曲双
简化
入代
式列
l
点设
系建
义定
法
x
A M
O B y
译直
2
2
.
M BA
BA 2 1
3 1 2 1
译直
A M B M y B
|BM| 2= |MA| 2 |BA| x A
1
A M B
M y B
|BM|= |MA|2 2 |BA| x A
x
P
支右的 线曲双的点焦为�、�以 �为迹轨的�点�以所
7� � � � � � � � � � � 此 因 r +7 � � � � � � 得 可 故 切外 相 �圆 定 与圆 动 为因 r�����即 r为 径 半的 � 圆动 设
A
oC
y
�)0,5-(�心圆的�圆�解
r �
P
7-r
rC M
P 9 4 � y � )5 � x ( C
2
)0,5(A
2
3 1 式变
� r M r
P
r-31
C
9 4 � y � )5 � x ( C 961
2
P
)0,5(A
2
3 2 式变
�
C
009 14 � y � )5 � x ( C
2
P
)0,5(A
2
3 3 式变
B
S
A
B
S
A C
B
S
A
。放不差与和的离距的点定两到心圆圆 动牢抓要迹轨心圆圆动的切相圆定与索探
与圆有关轨迹问题
1.步骤:建系-设点-限制条件-代入-化 简
例1求与点O(0,0),A(3,0)距离之比是 1
的点M的轨迹方程。
2
分析: 建系
设点M(x,y)是轨迹上的任意一点,
限制条件: 代入 化简
| MO | 1 | MA | 2
x2 y2 1 (x 3)2 y2 2
(x 1)2 y2 4
提示:l恒过定点C(a,0),又 OM⊥AB,
故点M为以OC为直径 a2 (x2 y2 r2)
2
4
四.参数法求轨迹 已知方程 x2 y2 2ax 2 3ay 3a2 0
(a 0)
表示圆,求圆心的轨迹方程
设圆心C(x,y)则
x a
y 3a
故 x 3 y 3
C(-1,-6),另一个顶点A在
抛物线
上移动,求此三角
形重心G的轨迹方程.
重心公式(
x1
x2 3
x3
,
y1 +y2 3
y3
)
三.定义法:
动点运动符合已知曲线的定义,根据 定义求出曲线方程的方法称为定义法。
已知直线 l : y k(x a)及 圆O : x2 y2 r 2
与圆O相交于A、B两点,求当k变动时,弦 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y=kx+1与圆C:(x-1)2 ( y 1)2 2 3
二.代点法求轨迹方程
例2已知线段AB的端点B(4,3),点A在圆 (x+1)2+y2=4上运动,求线段AB中点M的 轨迹方程
设M(x,y)是轨迹上的任意一
点,A(x0,y0),则
x
4
x0 2
y
3
y0 2
x0 2x 4
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
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一直是数学领域中的经典难题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圆的性质、几何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运用代数、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通过推理和分析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轨迹方程。
在数学领域中,轨迹方程是描述曲线或者点在运动中的路径的数学方程。
而在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中,就是要求找出圆内部或者圆周上点的运动路径的方程。
在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中,有一类比较经典的问题就是求解圆的内切方程。
内切方程是指一个点在圆内部的路径方程。
根据圆的性质和几何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到内切方程的表达式。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给定一个半径为r的圆,圆心坐标为(a, b),点P(x, y)在圆内部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圆的方程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等条件来推导出P点的轨迹方程。
我们知道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a)² + (y-b)² = r²又因为点P在圆内部,所以P点到圆心的距离不能大于半径r。
即有:√[(x-a)² + (y-b)²] < r在解决圆中的轨迹方程问题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求解。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组,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圆心在原点O(0, 0),一个移动点M(x, y)在圆周上运动。
我们需要求出M点的轨迹方程。
根据圆的定义,M点在圆周上,所以有:x² + y² = r²M点的横纵坐标均为x,y,因此M点在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坐标可以分别表示为(x, y),(-x, y),(-x, -y),(x, -y)。
M点的轨迹方程为:(x² + y² - r²)(x² + y² - r²)(x² + y² - r²)(x² + y² - r²) = 0两个圆的轨迹交点可以表示为一个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的解得到轨迹交点的坐标。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课题: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2010届高三数学调研测试(二)解答题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 18.在等腰ABC ∆中,已知AB AC =,且点(1,0)B -。
点(2,0)D 为AC 中点。
(1)求点C 的轨迹方程(2)已知直线:40,l x y +-=求边BC 在直线l 上的射影EF 长的最大值。
文科班大部分学生对第一小题中的轨迹问题一筹莫展,结合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我们可以了解到直线和圆的知识是解析几何中的重中之重,虽然考纲中必做题部分对轨迹方程并没有明确要求,但在样卷的解答题中依然出现了轨迹方程问题,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今天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研究一下解析几何中简单的一些求轨迹的问题,特别是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一.回忆解析几何中常见的轨迹:(1)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连接两定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面内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3)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的圆.(4)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定点不在此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当常数大于1时表示双曲线;当常数等于1时,表示抛物线;当常数大于0而小于1时表示椭圆.定点和定直线分别是圆锥曲线的焦点和相应的准线.(5)平面内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某一定值的点的轨迹是与这条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二.例题选讲[例1]已知P(5,0)和圆1622=+y x ,过P 任意作直线l 与圆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为 . 解一:探究:M 是弦的中点,可利用垂径定理。
设轨迹上任一点),(y x M ,连结OM 。
0=⋅∴⊥,0505222=+-=+-∴y x x y x x 即)(51616052222=⇒⎩⎨⎧=+=+-x y x y x x 令。
)51600522<≤=+-∴x y x x (方程为 ∴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为圆的一部分。
最新求圆的轨迹方程练习题汇总
求圆的轨迹方程练习1、 点P 00(,)x y 是圆224x y +=上的动点,点M 为OP (O 为原点)中点,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2、 已知两定点A(-2,0)、B(1,0),若动点P 满足|PA |=2|PB |,则点P轨迹方程所包围的图形面积等于3、 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一个端点B(1,-3),顶点A(0,6),求另一个端点C的轨迹方程。
4、设A 为圆22(1)1x y -+=上的动点,PA 是圆的切线且|PA |=1,求P 的轨迹方程。
5、 已知BC 是圆2225x y +=的动弦,且|BC |=6,求BC 中点轨迹方程。
6、长为2a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AB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求点M的7、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的比为12轨迹方程。
8、已知半径为1的动圆与圆22x y-++=相切,求动圆圆心轨迹方程。
(5)(7)169、点A(0,2)是圆2216+=内定点,B,C是这个圆上的两动点,若BA CAx y⊥,求BC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的轨迹。
10、已知点M(x,y)与两个定点A、B距离的比是一个正数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考虑11和两种情形)m m=≠1、22x y1+=2、4π3、22(6)82x y+-=(除(-1,15)、(1,-3))4、22(1)2x y-+=5、2216x y+=6、222x y a+=7、224x+1y+=()8、22(5)(7)x y25-++=或22(5)(7)x y9-++=9、解法一:设BC中点M(x,y)|OM|²=R²-(BC/2)²,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BC/2=AM|OM|²=R²-(AM)²x²+y²=16-[x²+(y-2)²]化简得x²+y²-2y-6=0解法二:12121212 121212122222112222221112122212122212()40 2416,16,2,2y yx x y y y yx xy y y2x x y y=24y-x y x yx y+2x x y y+x y8y+24x x x y y y--⋅=-⇒+-++=+=++=+=+++=+=+=又所以()()上述三式相加,得到(),可得。
圆轨迹问题
轨迹问题几何中,点的轨迹就是点按照某个条件运动形成的图形,它是符合某个条件的所有点组成的.例如,把长度为r的线段的一个端点固定,另一个端点绕这个定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r;同时,到定点的距离等于r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圆上.这个圆就叫做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轨迹.我们把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的点的轨迹.这里含有两层意思:(1)图形是由符合条件的那些点组成的,就是说,图形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条件;(2)图形包含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在图形上.初中的此类轨迹问题,轨迹只有两种:线段(直线)和圆弧(圆)第一大类:轨迹为圆一、圆的概念———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关键词“定点”和“定长”是我们发现“隐形圆”的关键.具体分类如下:①定点为圆心,相等距离为半径例1、如图,已知AB=AC=AD,∠CBD=2∠BDC,∠BAC=44°,则∠CAD的度数为__________例2、如图,若AB=OA=OB=OC,则∠ACB的大小是_______②动点到定点距离保持不变的可用圆(先确定定点,定点为圆心,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为半径)例一、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例二、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C=2,以点C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点P为⊙C上一动点,连结AP,并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P′,连结CP′,则C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③过定点做折叠的可用圆(定点为圆心,对应点到定点的距离为半径)例一、如图,在Rt△ABC中,∠B=60∘,BC=3,D为BC边上的三等分点,BD=2CD,E为AB边上一动点,将△DBE沿DE折叠到△DB′E的位置,连接AB′,则线段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二、圆周角及其推论类①圆周角1———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关键词:90°,是我们发现“隐形圆的关键.方法提炼:动态问题中一般会出现多个直角,往往会有一个直角所对斜边是固定不变的,选取该斜边中点为圆心,斜边中线为半径.例一:等腰直角△ABC中,∠C=90°,AC=BC=4,D为线段AC上一动点,连接BD,过点C作CH⊥BD于H,连接AH,则AH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例二、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DC、CB上移动,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若AD=2,线段CP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例三、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②圆周角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推论: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关键词:“同弧”“同弦“”角等“(也称”定弦定张角”)例1:已知在△ABC中,AC=2,∠ABC=45°,求△ABC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____.例2:如图,边长为3的等边△ABC,D、E为AB、BC上的点,且BD=CE,AD与BE交于点P,连接CP,则C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③圆周角3——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例:平面内有四个点A、O、B、C,其中∠AOB=120°,∠ACB=60°,AO=BO=2,则满足题意的OC长度为整数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三、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例: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45°,BD 分别与AE、AF交于点G、H.若5CE=12CF,AG=13,则HF的长度为___________.第二大类:轨迹为线段平移:轨迹为线段例、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 16cm B18cm C20cm D 22c角为定值例:如图,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的一个定点,AC⊥x轴于点M,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例1: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结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动点M到A(-1,0)的距离与它到 B(3,0)的距离相等,求动点M的轨迹方 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线段中垂线1.gsp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角平分线1.gsp
动点A在圆 x2 y2 9
上移动时,它与定点B(3,0)的 连
线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圆轨迹4.gsp
(a, 0)
B (a, 0) 。
设动点C为 (x, y)
∵ | AC |2 | BC |2 | AB |2
∴ [ (x a)2 y2 ]2 [ (x a)2 y2 ]2 4a2 即. x2 y2 a2
由于C点到达A、B位置时直角三角形ABC不存在, 轨迹中应除去A、B两点,
y0
2y
6
故 (2x 4 1)2 (2 y 6)2 4
即
已知圆O: x2 y2 4 点A(2,0),过A
作直线AB交圆于B,求AB中点M的轨 迹方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圆轨迹2.gsp
三.定定义法。
x a
y 3a
故 x 3 y 3
(x 1)2 y2 4
检验:
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3,20), 一底角顶点B(3,5),求另一底角顶点C的 轨迹方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圆轨迹3.gsp
在直角△ABC中,斜边是定长2a,求直
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
取AB所在的直线为轴,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
建立坐标系.则有A
ZHUANTI
一.直接法求轨迹 1.圆的标准方程
步骤 建系-设点-几何特征-代数化-检验
求与点O(0,0),A(3,0)距离之比是 1 的
点M的轨迹方程。
2
分析: 建系
设点M(x,y)是轨迹上的任意一点,
轨迹的几何特征:
| MO | 1 | MA | 2
代数化(化简)
x2 y2 1 (x 3)2 y2 2
故所求方程为 x2 y2 a2 x a
已知实数a,b,c成等差数列,点P(- 1,0)在直线ax+by+c=0上的射影是Q,则 点Q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知 2b=a+c,即 a-2b+c=0 ∴直线 ax+by+c=0 过点 A(1,-2), 设 Q(x,y),则P→Q⊥A→Q ∵P→Q=(x+1,y),A→Q=(x-1,y+2) ∴(x+1)(x-1)+y(y+2)=0 即 x2+(y+1)2=2.
分析:由|OA|=3,M为AB中点知点M与OB中
点E ( 3 ,0)
2
3
连线满足|ME|= 2
3
故点M的轨迹为以E为圆心, 2 为半径 的圆。当A在轴时亦适合。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x 3)2 y2 9
2
4
已知直线
l : y = k(x - a)及圆O : x2 + y2 = r2
与圆O相交于A、B两点,求当k变动时,弦 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圆轨迹5.gsp
提示:l恒过定点C(a,0),又 OM⊥AB,
故点M为以OC为直径的圆上点。
答案:
(x- a)2 + y2 = a2 (x2 + y2 < r2)
2
4
四.参数法求轨迹 已知方程 x2 y2 2ax 2 3ay 3a2 0
(a 0)
表示圆,求圆心的轨迹方程
设圆心C(x,y)则
二.代点法求轨迹方程
已知线段AB的端点B(4,3),点A在圆 (x+1)2+y2=4上运动,求线段AB中点M的 轨迹方程
..\必修2课件\课件展示\圆轨迹1.gsp
设M(x,y)是轨迹上的任意一
点,A(x0,y0),则
x
4
x0 2
y
3
y0 2
x0 2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