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药物治疗
抗痉挛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痉挛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抗痉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在临床上,抗痉挛药常被用于治疗肌肉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肌肉痉挛症状。
本文将介绍抗痉挛药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药物。
一、抗痉挛药的适应症抗痉挛药通常用于以下几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 肌肉痉挛:抗痉挛药可用于缓解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痉挛,包括肌张力障碍、颈部肌肉痉挛等。
例如,肌张力障碍常常会导致肌肉过度收缩和僵硬,使用抗痉挛药可以缓解这种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肌肉痉挛,如脊髓损伤、中风后遗症等。
抗痉挛药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肌肉痉挛症状,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
3. 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通常由神经系统损伤导致,伴随剧烈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抗痉挛药可以通过舒缓肌肉痉挛来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
4. 癫痫: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频繁发作的痉挛性抽搐。
抗痉挛药在癫痫的治疗中常常被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二、抗痉挛药的使用说明1. 用药剂型:抗痉挛药的剂型多样,包括片剂、注射剂、口服溶液等。
具体的用药剂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 用药时间和剂量:抗痉挛药的用药时间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较低,随着疗效的观察,逐渐调整剂量。
用药时间一般需要持续数周或数月,但具体的使用时间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3. 不良反应:抗痉挛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乏力、头晕、消化不良等。
应及时联系医生,遵循医嘱进行处理。
同时应该遵守医生的嘱咐,不擅自改变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痉挛药时,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遵从医生的指导和嘱咐,按时按量使用药物;(2)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些抗痉挛药具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因此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痉挛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利影响;(4)老年人慎用:老年人在使用抗痉挛药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的观察,遵循医生的建议;(5)儿童用药:儿童在使用抗痉挛药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用药或药物滥用。
劳拉西泮在肌肉痉挛患者中的使用建议

劳拉西泮在肌肉痉挛患者中的使用建议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系统疾病、肌肉损伤或代谢性疾病等。
劳拉西泮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肌肉痉挛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劳拉西泮在肌肉痉挛患者中的使用建议。
一、劳拉西泮的作用机制劳拉西泮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发挥其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它主要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皮层,抑制神经传导,从而减轻肌肉的痉挛。
二、适应症劳拉西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如脊髓损伤、中风、多发性硬化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癫痫发作的治疗,但本文重点讨论其在肌肉痉挛患者中的应用。
三、剂量和用法劳拉西泮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肌肉痉挛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剂量选择。
在开始治疗时,建议使用较小的剂量,例如每日2-4毫克,分为2-3次口服给药。
如果需要增加剂量,应逐渐增加,一般每隔3-4天增加1-2毫克,直至达到有效剂量。
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每日20毫克。
四、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劳拉西泮时,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镇静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加镇静效应。
此外,与其他肌松药物(如苯妥英钠、地西泮)合用可能增加肌肉松弛作用。
因此,在使用劳拉西泮时,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史,并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劳拉西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长期使用:劳拉西泮是一种潜在的成瘾性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因此,在使用劳拉西泮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药物疗效评估。
2. 戒断综合征:长期使用劳拉西泮后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焦虑、失眠、肌肉痉挛等症状。
因此,在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3. 高龄患者: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降低,因此在使用劳拉西泮时,应注意剂量的选择和调整,以避免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面部痉挛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哪些

面部痉挛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哪些面部痉挛,又称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或收缩,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那么,面部痉挛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物治疗是面部痉挛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肌肉松弛剂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接头,减轻肌肉痉挛,如巴氯芬酸钠、阿托品等;抗痉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减轻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镇痛药物则可以缓解面部痉挛引起的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着副作用和药物依赖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长。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面部痉挛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热疗、按摩和针灸等。
电疗通过电流的刺激,可以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减轻面部肌肉的痉挛;热疗则可以通过热敷或热疗仪器的应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紧张;按摩和针灸则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面部痉挛症状。
然而,物理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在接受物理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的面部痉挛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肌肉阻断术、肌肉松弛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神经肌肉阻断术通过切断或破坏面部痉挛的神经传导通路,以减轻痉挛症状;肌肉松弛术则通过手术切除或松解面部肌肉的紧张部位,以缓解面部痉挛;脑深部电刺激术则是通过植入脑部电极,通过电刺激来调节异常神经信号,从而减轻面部痉挛。
然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需要患者慎重考虑,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最后,中医治疗在面部痉挛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面部痉挛症状;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舒缓面部肌肉的紧张;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中药药物的熏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痉挛。
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

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
痉挛是一种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放松的症状,常见于肌肉疼痛、疲劳、缺水、电解质失衡等情况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痉挛治疗方法:
1. 伸展和放松:当出现肌肉痉挛时,尽量慢慢伸展和放松受到影响的肌肉。
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痉挛。
2. 加热和冷敷:通过使用热敷或冷敷可以舒缓痉挛肌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而冷敷则可以减少肌肉炎症和麻木感。
3.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水分和电解质的不足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镁等,可以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痉挛。
4. 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痉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肌肉松弛剂或抗痉挛药物来缓解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方法。
5. 寻求康复治疗:对于持续性或复杂的痉挛,寻求专业的康复治疗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按摩、理疗等手段帮助缓解和预防痉挛。
总而言之,最佳的痉挛治疗方法取决于痉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正确的治疗方法,如伸展肌肉、加
热或冷敷、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帮助。
抗痉挛药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痉挛药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抗痉挛药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痉挛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痉挛药物,包括其适应症和使用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一、抗痉挛药简介抗痉挛药是一类可以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抗痉挛药和外周肌肉松弛剂两大类。
中枢神经系统抗痉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冲动传导,从而减少肌肉的痉挛。
外周肌肉松弛剂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干扰神经冲动传导,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二、常见的抗痉挛药物及其适应症1. 苯巴比妥钠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癫痫、肌阵挛性疾病和肌肉痉挛。
2. 乙托维负(Lioresal)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特别是痉挛性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
3. 地巴噻啶(Dantrolene)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痉挛性斜颈和恶性高热等。
4. 氟马西尼(Flexeril)适应症:主要用于缓解由肌肉痉挛引起的酸痛和疼痛。
5. 盐酸曲马多(Tizanidine hydrochloride)适应症: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肌张力障碍等。
三、抗痉挛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说明书,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剂量和使用时间。
2.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有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慎用该类药物。
3. 在使用药物期间,避免饮酒或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4. 抗痉挛药有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恶心、干嘴等,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 长期使用抗痉挛药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因此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或替换。
四、注意事项本文仅供参考,请在药物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并严格按照其指导使用。
不得擅自更改用药方案,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结语抗痉挛药是一类有效的药物,对缓解肌肉痉挛具有显著的作用。
然而,正确使用药物是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适应症和使用说明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促使他们在使用抗痉挛药物时更加谨慎和科学。
面肌痉挛疼治疗方案

一、概述面肌痉挛,又称面神经抽搐,是指面部肌肉突然、不自主、反复的抽搐。
病因不明,可能与面部神经受压、炎症、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面肌痉挛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肌痉挛疼痛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1. 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是治疗面肌痉挛疼痛的首选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面部肌肉的抽搐症状。
2.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情,缓解面肌痉挛疼痛。
3. 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拉明、东莨菪碱等,可以减轻面部肌肉的痉挛症状。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疼痛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白芍、当归、柴胡等。
三、物理治疗1. 冷敷:冷敷可以减轻面部肌肉的痉挛症状,缓解疼痛。
将冷敷袋或湿毛巾敷在面部痉挛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天3-5次。
2.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将热毛巾敷在面部痉挛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天3-5次。
3. 经络按摩:经络按摩可以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
在面部痉挛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4.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TENS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通过电流刺激面部神经,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四、手术治疗1. 微血管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疼痛的有效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显微镜下找到压迫神经的血管,并放置垫片,缓解血管对神经的压迫。
2. 神经阻滞术:神经阻滞术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面部神经的传导,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3. 面神经切断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面神经切断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断部分面神经,从而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五、生活调理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抗痉挛药治疗痉挛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痉挛药治疗痉挛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痉挛是一种肌肉不自主、强烈地收缩和放松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治疗痉挛,西药中常常使用抗痉挛药。
本文将介绍抗痉挛药的适应症及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对于这类药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抗痉挛药的适应症抗痉挛药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1.1 中枢性痉挛:如脑血管意外、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引起的痉挛症状。
这些疾病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兴奋,从而引起肌肉的过度收缩,抗痉挛药能通过抑制神经传递,缓解这些痉挛症状。
1.2 外周性痉挛:如肌肉痉挛、肌肉痉挛疼痛等。
一些外部因素,例如肌肉劳损、炎症和神经损伤,会引起肌肉痉挛。
抗痉挛药可放松肌肉,减轻或消除痉挛症状。
1.3 癫痫性痉挛:癫痫是一种对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抑制或兴奋作用的慢性疾病。
癫痫性痉挛是癫痫发作时伴随的痉挛症状。
抗痉挛药可以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减轻痉挛表现。
2. 抗痉挛药的使用说明抗痉挛药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或肌肉注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2.1 口服药物:按照医生的指示,以正确的剂量和频率口服抗痉挛药。
一般来说,应该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的可能性。
如果药物有分成多次服用的要求,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均匀分配。
2.2 肌肉注射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将抗痉挛药药物注射到患者的肌肉中。
注射前应保证注射部位的清洁,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
注射后应按照医嘱进行观察,以防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2.3 注意事项:2.3.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
不要随意停止或更改药物的用量。
2.3.2 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和过敏反应。
如果您对该药物或相关成分过敏,或者存在禁忌症,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脑功能抑制等,应避免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3.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抗痉挛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持续不适,请及时就医。
2.3.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抗痉挛药。
替扎尼定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研究进展

替扎尼定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研究进展替扎尼定是一种中枢镇痉药,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痉挛,例如帕金森综合症、多发性硬化、脑损伤、肌张力障碍、白色痴呆症等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替扎尼定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研究也得以不断深入,本文将对替扎尼定的治疗机制、副作用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替扎尼定的治疗机制替扎尼定是一种GABA_A受体正向调节剂,也就是说,它通过增强GABA_A受体的作用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和镇痉的效果。
研究表明,替扎尼定主要通过增强中枢GABA能系统的抑制作用来发挥镇痉作用。
具体来说,替扎尼定可增强GABA_A受体的Cl-通道活性,从而增加GABA的抑制性作用,抑制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痉的效果。
此外,替扎尼定还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谷氨酸水平,从而进一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二、替扎尼定的副作用虽然替扎尼定具有较好的镇痉作用,但它也有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头晕、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失眠、恶心、便秘、视幻觉等等。
其中,嗜睡是替扎尼定使用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大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嗜睡现象。
此外,长期应用替扎尼定还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甚至出现药物滥用和戒断症状等问题。
三、替扎尼定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对替扎尼定的进一步研究,人们也在探索它在治疗痉挛方面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下面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替扎尼定的药代动力学替扎尼定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研究表明,替扎尼定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只有25%左右,而且受食物的影响较大。
因此,口服替扎尼定尤其是与高脂食物一起服用时需要注意。
此外,替扎尼定主要由CYP3A4代谢,因此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需要密切监测。
2. 替扎尼定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替扎尼定在癫痫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替扎尼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部分性和全面性癫痫,且不良反应较小。
抗痉挛药舒缓肌肉痉挛的安全用药指南

抗痉挛药舒缓肌肉痉挛的安全用药指南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适。
抗痉挛药是舒缓肌肉痉挛的重要药物,但是正确使用抗痉挛药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关于抗痉挛药的类型、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用药,有效舒缓肌肉痉挛。
一、抗痉挛药的类型抗痉挛药按药理作用可分为中枢性抗痉挛药和周围性抗痉挛药两大类。
1. 中枢性抗痉挛药常见的中枢性抗痉挛药有巴氯芬、托吡酯等。
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疼痛性痉挛,如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痉挛。
2. 周围性抗痉挛药周围性抗痉挛药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内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肌肉松弛。
其中,较常用的药物有肌肉松弛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二、抗痉挛药的使用方法抗痉挛药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药品说明进行。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使用方法。
1.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用药方式。
患者应严格按照药品包装上的说明剂量和用法服用药物。
一般来说,抗痉挛药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
2. 外用药物一些抗痉挛药也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施用。
外用药物通常以凝胶、乳膏等形式,直接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药物被完全吸收。
外用药物的好处是作用更加直接,可以减少内服药物对全身的影响。
三、抗痉挛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痉挛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
3.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或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4.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5. 在用药过程中避免饮酒或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6.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运动、减少压力等,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
四、总结正确使用抗痉挛药是减轻肌肉痉挛、舒缓疼痛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抗痉挛药的类型、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最好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最好治疗方法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表情失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治疗面肌痉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面肌痉挛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首先,对于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肉毒杆菌素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药物,它可以通过注射到患部肌肉中,从而减轻肌肉的痉挛,改善面部表情。
此外,抗痉挛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面肌痉挛,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药物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其次,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面肌痉挛患者,物理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痉挛,改善面部表情。
同时,一些特殊的面部肌肉训练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面肌痉挛的症状,提高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也是面肌痉挛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一些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激光手术和微血管减压术等,可以通过切断或减轻面部神经的压力,从而减轻面肌痉挛的症状。
此外,心理治疗也是面肌痉挛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
面肌痉挛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社交和情绪状态。
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面肌痉挛的康复非常重要。
最后,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
比如,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面肌痉挛的症状。
综上所述,面肌痉挛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每一位面肌痉挛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抗痉挛药适应症与使用方法一览

抗痉挛药适应症与使用方法一览抗痉挛药是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神经系统或肌肉异常引起的痉挛。
痉挛是指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常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
在医学上,痉挛可分为强直性痉挛和啰音运动。
强直性痉挛是指肌肉紧张和僵硬,而啰音运动则表现为肌肉不断收缩和放松。
抗痉挛药的使用方法取决于药物种类、痉挛的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痉挛药及其适应症与使用方法的一览:1. 苯妥英钠(Phenytoin)适应症:- 癫痫-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痉挛使用方法:- 口服,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频率使用- 如有需要,可配合饮食摄入或使用胃管给药2. 圣约翰草(Levodopa)适应症:- 帕金森病- 手足徐动症使用方法:- 口服,用药前建议空腹或低脂餐- 建议与其他抗痉挛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3. 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适应症:- 癫痫-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痉挛使用方法:- 口服,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频率使用- 可与乳剂或黄连素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4. 地西泮(Diazepam)适应症:- 癫痫持续状态- 急性肌肉痉挛- 抽搐使用方法:- 口服或静脉注射- 剂量和使用频率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5. 氨茶碱(Aminophylline)适应症:- 哮喘- 白喉使用方法:- 口服或静脉注射- 如有需要,可用乳剂配合使用- 注意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需要注意的是,抗痉挛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疲劳等。
在使用抗痉挛药物之前,患者应该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药物史以及其他疾病情况。
此外,抗痉挛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抗痉挛药物在治疗神经系统和肌肉异常引起的痉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注意不良反应,并保持定期随访和检查。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抗痉挛药痉挛症患者必备如何正确使用抗痉挛药物

抗痉挛药痉挛症患者必备如何正确使用抗痉挛药物抗痉挛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肌肉痉挛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痉挛症患者。
然而,正确的使用抗痉挛药物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抗痉挛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帮助痉挛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选择适合的抗痉挛药物不同的痉挛症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抗痉挛药物。
因此,在选择抗痉挛药物前,患者应首先咨询医生,并告知自己的相关病史和症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抗痉挛药物。
同时,患者不应擅自更改或停止使用药物,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二、正确的用药剂量正确的用药剂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所需的剂量。
遵守用药剂量的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服药时间,以免错过或重复用药。
三、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抗痉挛药物属于处方药物,过度滥用或长期依赖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成瘾性。
因此,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使用药物。
如果发现药物效果不佳或需要调整剂量,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意见。
四、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预防措施抗痉挛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失眠等。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酒精、镇静剂等药物,以免产生副作用。
五、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痉挛症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患者应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持适当的体重。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也有助于改善痉挛症患者的症状。
总结:抗痉挛药物在痉挛症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并正确使用药物。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预防措施,遵循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方式,痉挛症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抗痉挛药缓解痉挛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痉挛药缓解痉挛的西药及使用说明抗痉挛药是一类针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药物,用于缓解痉挛疾病的症状。
根据痉挛的不同原因和程度,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抗痉挛药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西药抗痉挛药物,并给出使用说明。
一、安定(Diazepam)安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痉挛药物,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
它通过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效应,从而产生镇静、抗焦虑和抗痉挛的作用。
安定主要用于治疗癫痫、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疾病等。
使用说明:1. 用药剂量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得擅自增减剂量。
2. 安定口服片的起始剂量为2-10毫克,每日3次。
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
3. 安定注射剂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二、巴氯芬(Baclofen)巴氯芬是一种中枢肌松药,可通过激活脊髓GABA B 受体,从而抑制脊髓的递质释放,减少神经传导,达到抗痉挛的效果。
巴氯芬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痉挛。
使用说明:1. 巴氯芬的初始剂量为5毫克,每日3次。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剂量逐渐增加,但总剂量不得超过80毫克/天。
2. 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突然停药,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出现戒断症状。
三、左旋痉挛停(Levosulpiride)左旋痉挛停是一种胃肠动力药物,通过去除突触前多巴胺D2受体的抑制,使多巴胺的含量增加,从而发挥抗痉挛的作用。
左旋痉挛停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脑血管病引起的运动障碍。
使用说明:1. 左旋痉挛停的常规剂量为每次25-50毫克,每日2-3次。
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调整。
2. 建议在饭前30分钟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四、托吡酯(Tolperisone)托吡酯是一种选择性中枢肌肉松弛药,通过抑制伸肌神经元的冲动传递来发挥抗痉挛作用。
托吡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痉挛和肌张力障碍。
使用说明:1. 托吡酯的初始剂量为每日150毫克(分2-3次服用),用药第2天开始可逐渐增加到每日450-900毫克。
痉挛的药物治疗

痉挛的药物治疗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科张欣全身性抗痉挛药物治疗第一节神经递质抑制剂巴氯芬(一)药理作用巴氯芬与位于突触前的咖吗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神经末梢的氨基丁酸-B受体结合后产生膜超级化,突出前膜钙离子内流受阻,内源性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减少。
另一方面,巴氯芬与位于突出后的Ia感觉传入神经末梢的氨基丁酸-B受体结合,也使膜超级化,导致钾离子外流,结果使突触前抑制得到进一步增强。
巴氯芬与氨基丁酸-B受体的结合也抑制了咖吗运动神经元的活性,从而使肌梭的敏感性降低。
最终的效应是应用巴氯芬可抑制单突触与多突触的脊髓反射,是椎体束受损后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状态缓解、肌张力下降,有助于骨骼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用药剂量初始剂量:5mg/次、3次/天或5mg/次,2次/天。
老年人2-5mg/次,3次/天,以后逐渐加量,直至理想的效果出现。
一般每3天或更长时间增加5mg,每天早、中、晚分开加服5mg。
最大剂量80mg/天,qid.(三)注意事项1、禁忌症2岁以下儿童,帕金森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2、慎用消化性溃疡、癫痫、精神病、延髓麻痹/呼吸与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
3、巴氯芬有镇静作用、与酒精有协同作用。
4、巴氯芬可增强抗高血压药的作用,需要合并用药时应调整抗高血压药的剂量。
5、妊娠病人必须用药时,最好不用。
6、停药时需缓慢减量。
7、巴氯芬过量时可致肌肉张力低下、头晕、呼吸抑制、昏迷、抽搐等表现,处理可用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加速药物排除。
水杨酸扁豆碱静脉注射可能有帮助。
(四)副作用1 中枢抑制作用2 呼吸系统副作用3 癫痫失控4 记忆损害5 撤药综合症6 巴氯芬中毒第二节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一)药理作用安定的药理作用和抗痉挛效果是通过突出前抑制增加,单突触和多突触的脊髓反射减少。
(二)剂量初始量为睡前5mg,可加量至10mg.白天的剂量可从每天2次,每次2mg开始。
可缓慢增量至60mg/天或更多,分次给药。
抗痉挛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患者舒适度

抗痉挛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患者舒适度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为了缓解这种痛苦,许多患者选择了使用抗痉挛药来改善他们的舒适度。
抗痉挛药不仅可以减轻痉挛带来的不适感,还可以恢复患者的正常运动能力,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的正常功能。
抗痉挛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起作用,从而减轻肌肉痉挛。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改善神经肌肉的信号传递,减少肌肉的过度收缩。
这些药物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减少痉挛引起的疼痛和肌肉僵硬。
抗痉挛药可以分为中枢抗痉挛药和外周抗痉挛药两大类。
中枢抗痉挛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缓解肌肉痉挛,如苯巴比妥钠、巴氯芬等。
外周抗痉挛药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或神经末梢来减轻肌肉痉挛,如肌松药、钙离子拮抗剂等。
抗痉挛药的使用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中枢抗痉挛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痉挛,如中风引起的肢体痉挛等。
外周抗痉挛药适用于外周肌肉痉挛,如肌肉拉伤、扭伤等。
在使用抗痉挛药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因和病情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抗痉挛药的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一些抗痉挛药可能会导致嗜睡、头晕、口干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药物依赖性。
患者在使用抗痉挛药时应注意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在服药期间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来改善肌肉痉挛。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合理的工作姿势和休息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及时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肌肉痉挛的发生。
此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总之,抗痉挛药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在使用抗痉挛药时,患者应注意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诊。
此外,辅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改善肌肉痉挛的重要手段。
抗痉挛药舒缓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抗痉挛药舒缓肌肉痉挛缓解疼痛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它会给人们带来不适和不便。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经历过肌肉痉挛,尤其是在剧烈活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者因某种疾病引起的情况下。
抗痉挛药物的应用,为缓解痉挛疼痛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一、肌肉痉挛的症状与原因肌肉痉挛是指肌肉无意识地、剧烈地收缩,导致疼痛和僵硬感。
痉挛可以发生在任何骨骼肌上,常见的痉挛包括腿肌、颈肩部、背部和手臂肌群。
痉挛的原因可以是肌肉过度疲劳,缺乏水分,电解质紊乱,或者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此外,某些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
二、抗痉挛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痉挛药物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传递信号的方式来缓解肌肉的痉挛。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神经传递,减少肌肉的收缩和痉挛,从而缓解疼痛和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常见的抗痉挛药物有肌松剂和解痉镇痛剂。
三、肌松剂的应用肌松剂是一类能够通过抑制肌肉收缩而产生松弛作用的药物。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传递,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
常见的肌松剂包括苦参碱、巴氯芬、甲氧氯普胺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肌肉收缩过程中的神经传递,有效减少肌肉痉挛和疼痛。
四、解痉镇痛剂的应用解痉镇痛剂是一类能够通过减缓神经系统传递速度来缓解痉挛和疼痛的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或神经肌肉接头处,减轻神经传递过程中的异常兴奋,从而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
常见的解痉镇痛剂有苯妥英钠、氯硝西泮、阿米替林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刺激性,从而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五、抗痉挛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抗痉挛药物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减少剂量或者避免使用肝肾代谢受损的药物。
其次,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患者,需要谨慎使用,遵循医生的指导。
此外,一些抗痉挛药物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胃肠不适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咨询医生。
腿抽搐药物治疗方案

一、概述腿抽搐,又称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地强直收缩的现象。
腿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夜间睡眠中,也可能在白天发生。
腿抽搐的病因较多,包括电解质紊乱、肌肉疲劳、寒冷刺激、神经系统疾病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腿抽搐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腿抽搐的药物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原则1. 针对病因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腿抽搐,需补充电解质;肌肉疲劳引起的腿抽搐,需适当休息和营养支持。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 联合用药:对于病情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4. 注意药物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药物治疗方案1. 电解质补充(1)症状轻微的患者:可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III(每袋含钠2.6g,钾1.5g,氯1.8g,碳酸氢钠1.5g,葡萄糖13.5g),每次1袋,每日3次。
(2)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静脉补充电解质,如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
具体用量及用法需遵医嘱。
2. 营养支持(1)补充钙剂:可口服钙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每次0.5-1g,每日3次。
(2)补充维生素D:可口服维生素D,如维生素D3、维生素D2等。
每次10-20μg,每日1次。
3. 肌肉松弛剂(1)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
口服,每次2.5-5mg,每日3次。
(2)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米氮平等。
口服,每次25-50mg,每日1-2次。
4.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治疗(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可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
口服,每次10-20mg,每日3次。
(2)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可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具体药物及用法需遵医嘱。
5. 中医治疗(1)中药: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效的中药,如川芎、丹参、桑寄生等。
中风后痉挛的药物治疗

中风后痉挛的药物治疗(2023)痉挛是中风一种普遍的后遗症,主要发生在上运动神经元(UMN)损伤后。
尽管痉挛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但很可能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0万人受到影响,全世界就有超过1200万人罹患痉挛。
中风后,大约65%的人会出现痉挛。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对痉挛的定义各不相同。
对一些患者来说,痉挛只是指速度依赖性的运动阻力增加。
对于其他患者来说,痉挛是中枢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部分,包括深部腱反射过度活跃、对被动运动的抵抗力增加、上肢弯曲姿势和下肢伸展、拮抗肌过度收缩以及协同运动模式。
1980年,兰斯发表了这一经常被引用的定义:“痉挛是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是强直性牵张反射(肌肉张力)速度依赖性增加,伴有夸张的腱反射,这是由牵张反射的过度兴奋性引起的,作为一个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痉挛只是UMN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尽管痉挛和牵张反射弧过度活跃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临床医生敏锐地意识到,在UMN病变患者中观察到的异常反射运动对牵张没有反应。
痉挛背后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很复杂,但当由于大脑或脊髓损伤而导致脊髓上抑制丧失时,就会发生这种现象,导致牵张反射比应有的更早、更强地出现。
痉挛本身不会导致残疾,但它是导致大脑或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的一个因素。
人们提出了各种治疗痉挛的技术,包括定位、冷冻疗法、夹板和石膏、生物反馈、电刺激和致病因素教育,其中大多数技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其应用。
然而,通过药物治疗已经得到实施,并得到更广泛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神经生理学机制、干预效果、剂量、副作用以及与当前用于治疗中风后痉挛的药物相关的研究。
一般药理学原理用于控制痉挛的药物的确切机制和作用解剖部位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一些药物被认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剂,而其他药物似乎影响周围神经肌肉部位(表1)。
有许多药物被证明可以减少牵张反射,但没有一种药物被证明能够持续有效地减少中风后的残疾。
胃肠痉挛怎么用药

胃肠痉挛怎么用药胃肠痉挛是由于胃肠道平滑肌不协调收缩而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疼痛、腹泻和便秘等。
该疾病普遍发生在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上,并有可能影响儿童。
尽管此类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对于胃肠痉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促进肠道蠕动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消化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胃肠痉挛,本文将介绍其药物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胃肠痉挛。
一、胃肠痉挛的原因胃肠痉挛是由胃肠道平滑肌不自主收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其原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饮食问题(过于油腻、辛辣或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平滑肌过度收缩)、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胃肠痉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胃肠痉挛)以及神经调节失常(例如胃肠道运动障碍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
二、胃肠痉挛的药物治疗方法(一)解痉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解痉药物是指能够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解痉药物可以分为抗胆碱能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壳聚糖铝等。
1.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是一类能够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传递的药物,从而减少肌肉收缩。
常见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丙氧托溴铵、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
2.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肌细胞内钙离子流入而起到放松平滑肌作用的药物。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硫酸镁、尼莫地平和氟桂利嗪等。
3.壳聚糖铝。
壳聚糖铝是一种非处方止泻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肠道分泌和增加吸收来缓解腹泻。
它还能够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症状。
(二)常用解痉药物介绍及临床应用1.辛芷苓颗粒。
辛芷苓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川芎、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神曲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促进消化、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积不化、腹泻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痉挛和挛缩
目录
CONTENTS
2 治疗方法与选择
4 常见抗痉挛药物
肌肉紧张度的临床评定量表
常用量表 Ashworth量表
测量肌肉紧张度的顺序量表(也叫等级量表);评分范 围0-4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增加“1+”级别作为量表的最低评分
Tardieu量表
用于测定以特定速度发生牵拉反应的等距量表
肌肉紧张度的临床评定量表
其他量表 痉挛频率评分
测定痉挛频率的顺序量表;评定每天腿痉挛的次数
收肌紧张度
用于测定特定肌群的肌张力的顺序量表;如为减轻腿 内收姿势而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髋收肌
痉挛与挛缩的鉴别
Tardieu量表 肌电图 镇静状态下检查 局麻试验
去除诱发因素
运动与理疗 麻醉和神经溶解注射 化学去神经注射 全身用药 椎管内用药 神经-骨科手术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9
巴氯芬的撤药综合症
突然停药可以出现 癫痫 混乱 幻觉 肌肉张力反弹性增高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30
巴氯芬过量综合症
镇静 觉醒水平低下 呼吸抑制 心动过缓 低血压或高血压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31
巴氯芬口服注意事项
25
巴氯芬的用法及用量
开始用量5mg~10mg/d,分2~3次服用 每周增加5~10mg,先增加晚上剂量,可减少副作用 最大剂量为80mg/d,也有用至200mg/d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6
巴氯芬的疗效
用于MS患者:可降低痉挛,减少痛性肌阵挛的程度及频率, 增加关节活动度,但增加了无力的程度
肌肉松弛剂的合理使用 ChangzhiSecondPeople'sHospital
1 痉挛和挛缩
目录
CONTENTS
2 治疗方法与选择
4 常见抗痉挛药物
痉挛的定义
痉挛(spasticity)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由于 脊髓上位中枢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抑制作用丧失,导致速度 依赖的牵张反射亢进,表现为快速被动活动阻力增加
用于SCI患者:可以减少屈肌阵挛 用于脑卒中:获益小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7
巴氯芬的代谢
巴氯芬的半衰期为3.5小时 部分通过肝脏代谢(15%) 通过肾脏排泄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8
巴氯芬的副作用
嗜睡 镇静 疲劳 无力 头晕 共济失调 肝功能损害
牵张反射弧
肌肉内肌梭受到牵张后→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肌肉收缩
牵张反射的调节系统
抑制系统 —大脑抑制系统 —脊髓抑制系统 非交互性Ⅰb抑制(通过Golgi腱器) 突触前Ⅰa纤维轴突间抑制 交互性Ⅰa纤维抑制(来自拮抗肌) 回返式Renshaw抑制
Group Ia and ensory neuron Inhibitory interneuron Alpha motor neuron Renshaw cell
TTH患者颅周肌紧张度明显增加
• 一项纳入60例TTH患者、223例正常受试者的研究,旨在分 析肌肉因素在TTH中的作用
• 研究结果显示:TTH患者斜方肌肌肉紧张度为114±24 kPa/ cm,颈后肌为99±21 kPa/cm,均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 (P<0 01)
挛缩
挛缩是指肌肉、肌腱、韧带长时间处于固定、紧缩的状态下 ,最终长度缩短,弹性下降,进而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柔 韧性
UMN综合症的特点
直接和间接下行皮质脊髓神经纤维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各样 的阳性和阴性体征和症状
Mayer NH, Esquenazi A. 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 2003;14:855-883.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的常见病因
脑卒中 脑瘫 创伤性脑损伤 缺氧 脊髓损伤 多发性硬化 神经变性疾病
单胺类药物:替扎尼定,可乐定 抑制肌浆网内Ca2+释放的药物:丹曲林(硝苯呋海因) 骨骼肌松弛药:妙钠(盐酸乙哌立松)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3
巴氯芬作用机制
是一种GABA的衍生物 抑制单突触及多突触脊髓反射 与GABAB受体结合 与突触前受体结合,细胞膜超极化,钙离子内流受到抑制,
Mayer NH. Muscle Nerve. 1997;20(suppl 6):S1-S13. Sheean G. Expert Rev Neurotherapeutics. 2003;3:773-785.
UMN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n 阳性症状 n 腱反射亢进 n 阵挛 n 痉挛 n Babinski征阳性 n 伸肌痉挛 n 屈肌痉挛 n 共同运动模式 n 联合反应
导致兴奋脊髓的神经递质释放下降,α运动神经元活性下降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4
巴氯芬作用机制
与Ⅰa传入神经突触后膜结合,增加钾离子传导,突触后膜 超极化,强化了突触前抑制
与GABAB受体结合后可以抑制γ运动神经元,降低肌梭的敏 感性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神经外科手术
Sequential Integrated
1 痉挛和挛缩
目录
CONTENTS
2 治疗方法与选择
4 常见抗痉挛药物
口服抗痉挛药物的适应症
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活动亢进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2
口服抗痉挛药物的种类
作用于神经递质GABA药物:巴氯芬,苯二氮卓类,加巴喷 丁
p 阴性症状 p 肌肉无力 p 精细动作丧失 p 疲劳
脑卒中后痉挛
发病1个月痉挛发生率在4%-27%,发病3个月发生率在17%46%
发病3个月时评估,有痉挛的患者100%无力,而没有痉挛的 患者只有50%无力
LBP中肌肉收缩普遍存在
纳入24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横断面研究,观察持续疼痛强度、残疾以及睡眠质量与TrPs(触发点)之间的关系。
有肝肾功损害者用量增加缓慢 定期复查肝功 药物增量时先加在晚上,可以减少副作用
2020/5/28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