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共三篇文章:《沁园春•长沙》、《登高》和《再别康桥》。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如何读懂诗歌,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内容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形式,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内容和阅读技巧。
难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知的诗歌《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懂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基本概念:介绍诗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3. 诗歌形式:讲解诗歌的格律、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外在特征。
4. 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内在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5. 诗歌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抓住诗歌的关键句子、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等阅读技巧。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阅读教材中的三首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讨论。
8.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诗歌基本概念2. 诗歌形式3. 诗歌内容4. 诗歌阅读技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沁园春•长沙》赏析答案:《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创作的这首诗。
诗歌通过对长沙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百舸争流,急湍甚箭”象征人民的斗志昂扬。
整首诗歌情感激昂,格调高亢,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信念。
高三优质公开课何莉莉从诗家语读懂诗歌读懂诗-2024鲜版
10
03
从诗家语读懂诗歌的方法与步 骤
Chapter
2024/3/28
11
深入剖析诗歌背景及作者生平
1 2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探究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主题。
研究作者的生平和思想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文学观念,可 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的内涵。
23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3/28
24
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024/3/28
深入了解了“诗家语”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何莉莉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诗家语”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语言,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和多义 性等特点,是解读诗歌的重要钥匙。
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从诗歌的意象、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入手,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能够更深入地 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
分析诗歌的题材和体裁
3
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诗歌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审 美特征,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诗歌的特点和 主题。
2024/3/2812ຫໍສະໝຸດ 仔细品味诗歌语言,挖掘深层含义
2024/3/28
揣摩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意境则是诗歌整体营 造的氛围和情调。通过揣摩意象和意境,可以深入体会作 者的情感和诗歌的美感。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可以尝试学习诗歌创作技巧,并自己动手创作一些诗歌,这有 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魅力和创作过程。
2024/3/28
关注当代诗歌发展动态,了解最新诗歌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建议关注当代诗歌发展动态,了解最新 的诗歌作品和创作趋势,以保持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如何读懂诗歌(2024公开课课件)
背景了解法
时代背景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 环境、文化氛围等,有助于理解 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主题。
诗人经历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历程、 创作风格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个 性特点和诗歌的深层含义。
文学传统
了解诗歌所属的文学流派、传统、 典故等,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文学价 值和历史地位。
经典诗歌解读
01
韵律
02
押韵:诗歌中相同或相近的韵脚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形成 押韵现象。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03
音步:音步是诗歌中最小的节奏单位,由一定数量的音节 构成。不同的音步组合形成不同的韵律效果。
04
节奏
05
停顿与连读:诗歌中的停顿和连读形成节奏感。停顿可以 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跨界融合与创新
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如诗画、诗乐、诗舞等 ,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媒体时代下的诗歌传播方式变革
网络平台的兴起
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诗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使得诗歌能够迅速触达更多读者。
诗歌朗诵与音频传播
通过朗诵、配乐等方式,将诗歌以音频形式呈现,增强了诗歌的感 染力和传播力。
意象的运用
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歌 中的艺术效果。
情感共鸣法
情感的感知
情感的表达
通过阅读诗歌,感知诗歌中所表达的 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意象、修 辞等手段来表达情感的,以及这种表 达的艺术魅力。
情感的共鸣
将自身的情感经历与诗歌中的情感相 交融,产生共鸣,加深对诗歌情感的 理解。
现代诗歌选读
徐志摩《再别康桥》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06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创作灵感来源与捕捉方法
灵感来源
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自然景象、 艺术作品等
捕捉方法
日记记录、瞬间感受、关键词联想、 意象描绘等
写作技巧指导:构思、立意、表达
构思
明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 式和风格,进行整体布局
立意
挖掘深层含义,表达独特 见解,体现个性风格
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锤炼语言, 注重音韵和节奏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标准
作品展示
朗诵、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
评价标准
内容深刻、构思新颖、语言优美、表达生动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苏
轼的豁达和乐观。
现代经典诗歌选读
1 2 3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以康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 时光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舒婷《致橡树》 通过对橡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 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和坚 韧。
04
03
诗歌基本元素解读
意象、意境与象征手法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物象表现抽象情感或观念的艺 术手法。如“月亮”常代表思念,“柳”象征 离别。
意境
诗人通过意象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氛围,使读者 产生情感共鸣。如“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孤 寂、凄凉的意境。
象征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寄托诗人深层的 情感或理念。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征坚韧 不拔的品质。
读懂诗歌-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读懂诗歌一、标题信息1、标题揭示了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或目的3、标题暗含了情感或感情基调4、标题揭示了作品的写作线索5、标题表明了诗歌的写作题材6、标题暗示了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考:以下标题蕴含了哪些信息(能想出多少答多少,合乎逻辑则可)《山行留客》《近试上张水部》《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咏梅》《兵车行》《乌衣巷》《春夜喜雨》《闺怨》《念奴娇·赤壁怀古》《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南浦别》《惊雪》《题李世南画扇》《在狱咏蝉》《含山店梦觉作》《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练:从标题入手猜测诗歌思想情感。
(先根据标题信息猜测诗歌内容,再读诗以印证,感觉一下能读懂的东西是不是更多)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7、从诗歌标题猜猜此诗可能会写哪些内容8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9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答:南湖早春①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
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②返照:阳光倒影。
1、从诗歌标题猜猜此诗可能会写哪些内容2诗的哪几联描写了早春之景诗人又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4分)3、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4分)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宋)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的基本阅读技巧,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诗歌为例,主要包括鲁迅的《野草》中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等。
学生需要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情感,解读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现代诗歌的美。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运用诗歌阅读技巧,深入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次雨中的散步经历引入,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的基本阅读技巧,包括理解诗歌的意象、节奏和情感。
3. 实例分析:分析鲁迅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 学生练习:让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互动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诗歌阅读技巧理解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七、作业设计1. 阅读一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答。
2. 写一首自己的诗歌,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来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鲁迅的《野草》中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而是涵盖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选材上除了经典作品,还会包括一些较为先锋的诗歌,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同时,教学内容也会延伸至诗歌的创作技巧,如象征、隐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学生不仅能够读懂诗歌,还能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细节补充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诗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专题9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
鉴赏诗歌表示技巧
1/35
4.鉴赏诗歌修辞手法
2/35
鉴赏诗歌修辞手法
诗词中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 夸大、对偶、排比、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 真等。
修辞手法考查普通分两部分,即识别修辞格和阐释表示效果。 常见需要熟练掌握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大、借代、双关、 对比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考查,普通要求结合详细内容作对应 详细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作用说说而已。
5/35
修辞手法(主要17种)
比喻 通感 反问 顶真 互文
夸大 排比 设问 叠词
拟人 重复 双关 用典
对偶 借代 对比 列锦
6/35
修诗 辞歌 手中 法惯
用
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大; 5、对偶;6.设问; 7、反问;8、双关; 9、互文;10、反复。
7/35
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0/35
4.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 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 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 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 •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初处境,二者有相同点, 能给人详细
形象感受,这是比喻。
• 例(2)从树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外貌、气质特征,二者有相同点,也属比喻。 •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么特征,现
以生物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精选》教材的第三章“情感与意象”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理解诗歌内涵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情感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的识别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意象,引发对诗歌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为例,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首未学过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4. 课堂讨论(15分钟)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特征节奏韵律意象2. 诗歌解读方法关注意象感受情感理解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展现春天的意象,抒发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提高了诗歌解读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诗歌作品,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课堂讨论4. 诗歌解读方法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诗歌欣赏”。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知识、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意象运用。
详细内容涉及现代诗和古诗的对比分析,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为例,深入解读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格式。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意象的解读和运用。
重点:诗歌的基本知识、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到诗意,自然过渡到诗歌欣赏的学习。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对比分析现代诗和古诗的特点。
以《再别康桥》和《月夜忆舍弟》为例,详细解读诗歌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指导学生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分享。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难点和技巧,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知识韵律节奏格式2. 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意象运用3. 诗歌的情感表达抒情手法情感传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仿写一首诗歌,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2. 答案:学生需自行分析,无固定答案。
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邀请诗人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过程。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抒情诗歌的鉴赏》,详细内容涵盖了对诗歌的基本理解、抒情诗歌的情感把握、意象分析与意境领悟等。
重点分析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了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歌意境。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与情感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理解、意境领悟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诗歌的世界。
2. 理解诗歌: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静夜思》和《春望》的背景。
3. 分析诗歌:详细解读两首诗歌的意象、情感与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4.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鉴赏题目,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完成一首诗歌的鉴赏,并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抒情诗歌的鉴赏》2. 主要内容:a. 诗歌基本结构b. 意象、情感与意境分析c.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对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鉴赏,分析其意象、情感与意境。
2. 答案提示:从草原、离别等意象入手,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创作等活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提示的引导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关注诗歌的经典性与代表性。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诗歌欣赏”,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诗歌的情感与意象、诗歌的解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
2. 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 能够通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领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韵律与节奏、情感与意象。
难点:如何运用解读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读懂诗歌。
2. 知识讲解:a. 介绍诗歌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
b. 讲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c. 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情感,让学生学会从诗歌中领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3. 方法指导:a. 教授解读诗歌的方法,如:关注、了解背景、品味词句、发挥想象等。
b. 通过例题讲解,展示如何运用解读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4. 随堂练习:选取一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2. 诗歌的韵律与节奏3. 诗歌的情感与意象4. 诗歌解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解读《静夜思》这首诗。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寂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拓展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解读诗歌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解读能力的培养。
诗歌鉴赏方法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反应,了解诗歌感情不能
忽略时代特性.同一题材作品,因为诗人理想志
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思
想感情.
第5页
品味语言
❖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考究 语言利用,其艺术形象塑造,意境营 造以及情 感传达,都要借助语言.因为体裁特点,诗歌语 言要求能用最简练词句来 传达尽也许丰富内 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特 点.相对来说,新诗 采取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 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 一首诗,还是要 重复朗诵,尽力琢磨,抓住饱含 作者深情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第4页
理解情感
❖ 诗歌是抒情言志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 感情内涵.能够经过诗歌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 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东西来体会作者情感.
❖ 一些诗歌思想情感是经过诗歌形象比喻,象征 意义来表示.了解这类诗歌思想感情 ,首先要 准确把握形象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 对感情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 实指性.
第3页
把握形象
❖ 当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艺术形象来反应生活抒发感情,阅读、 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 感受诗中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情感。如徐志摩《赠日本女 郎》:“最是那一低头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道 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忧愁/——沙扬 娜拉! ”抓住诗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形象很主要:“低头 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事实上是以构思精致比 方,描摹了少女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艺术形象,就感到 一股朦胧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香气普通。接着 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朦胧情 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 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形象,也就能从整 体上把握了作者情感或诗歌主旨。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绝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四读——“意 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 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 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 感情。
杨柳 黄昏 梅花 青鸟
长亭 芭蕉 翠竹 鸿雁
孤帆 寒霜 松柏 雁足
离别、游子 驿路 浮云 凄凉、悲愁 杜鹃 苦雨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音信、思乡 尺素
4、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 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典例:《出塞》(王昌龄)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范仲淹)
5、羁旅行役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思》(马致远) 《旅夜书怀》(杜甫)
总结:
读 懂 诗 歌 八 法
一读题目 二读作者 三读情语 四读意象 五读注释 六读题干 七读典故 八读题材
牛刀小试
(高考真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 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解读方法: 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 参考答案: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 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3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3一、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古诗两首》,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的古诗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登鹳雀楼》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春望》则描写了诗人在战乱年代对国家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和担忧。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3. 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难点: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登鹳雀楼》和《春望》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然后向学生介绍两首诗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
2. 诗歌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讲解《登鹳雀楼》和《春望》的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教师可以给予解释。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与本节课内容相似的古诗,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本节课所学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请学生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4. 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资料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资料一、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选读》第二章,主要包括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杜甫的《春望》等经典诗歌。
这些诗歌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深入解读这些作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诗歌;3.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风格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深层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和展示古代绘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氛围;2. 诗歌讲解:对选定的诗歌进行逐句解析,深入剖析诗歌的意象、结构和修辞手法;3. 鉴赏技巧讲解:介绍阅读和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等;4. 实例分析:以《如梦令》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分析;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6.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作者、主要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等,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诗歌的基本特点。
七、作业设计1. 阅读教材中其他诗歌,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技巧进行分析;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简要的解读和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诗歌创作方面还需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诗歌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教材第五章“情感的抒发与意象的捕捉”。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掌握捕捉意象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分析具体诗歌案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运用捕捉意象的方法,分析诗歌的意境美。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捕捉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意象的捕捉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诗歌案例、录音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细节:教师播放《再别康桥》朗诵,学生闭眼倾听,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情感表达、意象捕捉的方法,分析具体诗歌案例。
过程细节:a. 教师讲解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b. 教师展示意象捕捉的方法,如观察、联想等。
c. 教师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诗歌案例,分享自己的感受。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朗读练习: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过程细节: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如何读懂诗歌2. 内容:a. 诗歌情感表达:比喻、拟人等b. 意象捕捉方法:观察、联想等c. 诗歌节奏与韵律:朗读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诗歌情感、意象等,写出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意象的捕捉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表达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
2、生活经历
人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
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 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 观豁朗的心境。
谢 谢!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持注抗:辛金本弃复词疾国是是,作南但者宋不被著受贬名重官的用为爱,民国抱,词恨闲人而居,终带一。湖生他坚间 的投词宿作博多山抒脚写下其一力户图王收姓复人失家地时爱所国作热。情,
倾虽问诉英:壮雄本志失诗难意抒酬、发的壮了悲志作愤难者。酬这,怎首仍样词忧的就 国感抒忧情发民?了,他望
方
法 五
鹧鸪天
晏几关道注尾联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
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最后本两诗句抒说发不是了不作想者回怎家样,只的是情自感己?不
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 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汴河曲
四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抓情眼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 风景。
•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 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 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四) 抓情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 的情感。
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苍教大茫业迷留天蒙壤,到萧底虚瑟名孤误寂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这【首注诗】的吴首野联人通:明过末哪清些初意著象名营诗造人 了吴怎嘉样纪,的号意野境人?。在明全朝诗覆中亡有后什,么隐 居故里泰作州用,?卒后(葬6分于)海滨。
三、存在的问题
(一) 读不懂 (二) 说不清 (三) 答不全
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为什么读不懂诗歌?)
1、语言的省略 跳 跃 2、语序的错乱 性
3、时空的跳跃
五、学习目标
善于捕捉诗歌直观信息,快速理 解诗歌大致内容。
六、方法介绍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
方 法
观书有感
清明节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和为官 不快地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意欲 归隐的愿望。
七、方法小结
看 (一) 看标题。 一 (二) 看作者。 看
(三) 看注释。
抓 (四) 抓情眼。 一 抓 (五) 抓尾句。
八、学以致用 我来练一练
综合练习一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温馨提示
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 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 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 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 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陶渊明
(弃官归田,诗风恬淡)
• 杜甫
(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 李白
(傲岸不羁,诗风潇洒)
• 辛弃疾、陆游、(国难当头,忧心如焚,
文天祥
诗风慷慨悲壮)
• 苏轼
(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 想影响,诗风豪放旷达)
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
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 手法 。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 •思【考解读:】这首全诗诗体抒现发了了作作者者客一居种他什乡么的思样乡的之追情求,?
《鹊桥仙 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 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 (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方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苏轼)
法 二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 幽期②不负言③。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 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③言:指期约.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综合练习二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 件、主旨等。
牛刀小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助题目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 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 新知。
(一)看标题
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 5、暗示写作手法。
• 李清照 (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
新婉丽。后期诗风沉郁悲痛)
方 法 三
点绛唇 (贺铸)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
语,的是消凝处。
薄雾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
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注 这1、是霜一绡首:爱素绢情,词这,里写指手一帕对。情2、侣麝乍煤别:
熏一时她炉种与的中 植情悲所物伤人燃,与离的古香代别思料 风念时。 俗。的:3、伤上姑桡联娘片心:们系以欲船在桨注女绝春。方。日释4佳、的下节苹角片出花度以游:写男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 不得意 ,况复柳条春 。 为五①第题点”中客湖题;的:(“黄三“送l分金亩不归)得”尽宅“意。柳①,”(条,,l万春分暗还”)里扣暗②家标一含情题白送感归中别内发的人之涵“新意丰。落,富。点: 知【“复合对注怜”起称结】”递来本合①字进,不《诗全奠一更战能诗定层强首国,了,烈荐策联简全将地·秦②要诗伤表进策,分感别达》行析情之了羞载本,基情诗简为诗苏调和人要表秦;人 对献游达(生丘赏纳说了不为l分秦析诗如的臣)王人意怜。,“③什融惜书况。
(五)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 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 旨。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 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 重点注意。
牛刀小试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 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
牛刀小试
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 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 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 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 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 到惠州时所作。
本诗表达作者怎联样系的作情者感?
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
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 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
(二)看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收复失地的宏大襟怀。
综合练习三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 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这:首本诗词表作达于了作诗者人被诬放弹浪劾山,水罢的黜闲 还情乡逸,致闲,居抒山发阴壮时志。难酬的悲愤, 问:本洒诗脱首中诗寄表予达抑作郁者之什么情情。感?
郊方野的水角滨度,写采集他苹与花情赠人送给分自别己后的的情人不。舍与思 念。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三) 看注释
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
牛刀小试 清平乐 (刘弇)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 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十么上样而的说感不情行。,(“6黑分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 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 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 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 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2分) 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 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 责。(2分)同时“羞”中寓愤,暗含 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一、考纲要求 E级
(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 (二)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答题步骤
(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 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 (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 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