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类型与成因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分级标准
荒漠化是指原本不是荒漠的地区,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土地逐渐变得干燥、贫瘠,植被逐渐退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过程。
荒漠化分级标准通常涉及一系列的指标,以评估土地的荒漠化程度。
以下是一般性的荒漠化分级标准:
轻度荒漠化:
1.植被覆盖减少,但仍有一定程度的植被存在。
2.土壤侵蚀轻微,尚未严重影响土地的肥力。
中度荒漠化:
1.植被明显减少,裸露的土地增多。
2.土壤侵蚀加剧,对土地的肥力有一定影响。
3.生态系统逐渐失衡,植物多样性降低。
重度荒漠化:
1.大部分地表裸露,植被丧失大量。
2.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严重受损。
3.生态系统崩溃,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较为困难。
极重度荒漠化:
1.几乎没有植被,土地几乎完全裸露。
2.土壤贫瘠,几乎无法支持植被生长。
3.生态系统丧失平衡,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
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不同的国家或组织可能有不同的荒漠化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地荒漠化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
恢复措施。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荒漠化荒漠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
而狭义的荒漠化就是指沙漠化,由此可见,广义的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等土壤丧失生产力的情况。
沙漠化沙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前提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沙漠化强调的并非是沙漠本身,而是突出说明了人类不合理活动在沙漠形成中的作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属于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石漠化石漠化: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和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石漠化的出现,这一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使得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之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红漠化红漠化:发生在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属低产土壤)因水土流失,露出红色基岩,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
可见,红漠化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主要成因都是水土流失,都属于水蚀荒漠化。
盐碱(渍)化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盐渍化的主要推动力,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叫做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少雨,缺乏灌溉时,由于地表蒸发强烈,会导致土壤深层的水分随毛管向上运动,溶解于水中的盐类聚集于土壤表层,形成旱季土壤盐分向上运动,雨季又随重力水向下运动的现象。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原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
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
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
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
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
3.2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什么启示?
可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沙丘活化 单位面积生物量减少 土壤紧实度增加 土壤盐碱度升高 主要植物物种丧失 植被覆盖度下降 生物生产力下降 土壤有机质减少
地表反射率增加
主要动物物种丧失
沙尘暴频率增加
牲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或品质下降
; / 装修设计 nqx37kop 食一类的,在周围乡镇也很有名气呢!”且说二壮和青海,他们把两挂大骡车赶到粉坊院儿里以后,用最快的速度卸了车,又把两头大 骡子安顿好了,就马不停蹄地跑了回来。俩人一进门,也不管其他人正在谈论些什么,只管迫不及待地把耿直拉到一边说笑去了。看着 娃儿们久别重逢的高兴劲儿,大人们都会心地笑了。耿老爹问起来这些年镇子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大人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一些。然后, 董家成和耿憨夫妇们也把各家的情况挑拣最重要的说一些。但是,将近十年的岁月了啊,怎么能够一会儿就说得完,说得清楚呢!看看 时间已经过午了,郭氏弟弟说:“这都快十年了,大家伙儿积攒了多少话啊,等咱们以后慢慢拉呱哇。这会儿,咱们该吃团圆面去了!” 于是,大家陆续起身,相互推让着先后出门去了。耿正把耿英和耿直叫住,对耿老爹说:“让大伙儿慢慢地往舅舅的饭铺那儿走着,你 和尚武兄弟在门口等俺们一会儿,俺们收拾一下就来!”耿老爹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说:“唔,行,你们慢慢收拾哇, 俺俩就在门口等着!”看着爹爹和尚武已经出去并掩上了院门,耿正低声对弟弟和妹妹说:“以防万一,咱们必须得赶快把这里边的东 西取出来!你俩揭开篷布,俺去拿两条捅火棍来!”说着话,耿正快步去南房柴火间取捅火棍。耿英和耿直迅速揭开篷布,拿开放在上 面的寿衣等所有物件。这个薄皮寿棺的棺盖,全凭那几个大铁钉简单地固定着。因此,只要用捅火棍翘起来挪开,就一切都好办了。在 耿正和耿直翘棺盖的当儿,耿英迅速进东房里边找出来四条空布袋。兄弟俩并没有费多大劲儿,很快就把棺盖翘开了。兄妹三人顾不了 臭豆腐和杂七杂八调料末的怪味儿,迅速地取出挤压在模特儿周围的衣物,又把模特儿连同盖布一起拿出来,再把模特儿下面铺着的所 有褥子也掀去了。然后,他们先把平铺在金条和封银上面的所有贵重物品全部拾掇到一条薄褥子上,再把码放在寿棺底部的所有金条和 封银分别装在四条空布袋里。耿正吩咐妹妹:“你把这些东西连同褥子一起抱到你那边的屋子里,想办法用一张被子包了,摊平了叠起 来垛在那一大摞被子的下面!”又对弟弟说:“咱俩先把这四个布袋用绳子拴了吊放到地窖里,再用土豆和萝卜埋起来!你先把它们都 搬到地窖口,俺去找根绳子!”耿英折起褥子抱着所有的贵重物品快步回西厢房里处理去了。耿直赶快吃力地把四个布袋一一搬到地窖 口上。耿正进东房里找出来一条结结实实的麻绳,让弟弟先下地窖去,自己将一个布袋用活结绑好了送下地窖。耿直抽开活结把布袋挪 到一边的窑洞里,耿正再将另一个布袋用活结绑好了送下地窖里„„四个布袋全部送下去了,耿正顾不得等弟弟抽开麻绳的活结,就踩 着脚坑也跳下去了。兄弟俩分
西北地区荒漠化重点知识
1、荒漠化的类型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2)石质荒漠化: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区),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
石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自然因素:(1).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地表土层薄(2).南方夏季高温多雨人为因素:(3).过度樵采、滥砍滥伐,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4).过度开垦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5).过度放牧(3)“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 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雨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地区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称红色荒漠。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
红壤的改良: ①土壤特性: 肥力低酸性强土质黏重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矿质肥料;施石灰中和;土壤中掺砂子“红色荒漠”(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形成原因的自然原因: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量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荒种地;能源短缺→砍伐森林(4)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
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
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
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 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 700多万亩。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一、荒漠化的定义1.1 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土地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植被退化、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最终成为不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的地区。
荒漠化的土地通常呈现出干燥、裸露、风沙、裂缝等特征。
1.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成因和地貌特征的不同,荒漠化可以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荒漠、沙漠和半干旱地区。
人为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等。
1.3 荒漠化的分布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全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北非、中东、中亚、澳大利亚、美洲西南部等地。
此外,荒漠化也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分布,如非洲、亚洲、澳洲等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问题。
二、荒漠化的成因2.1 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和植被是自然因素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干旱气候、低降水量、高温度和高蒸发率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气候条件。
地形的不规则和植被的稀疏也会加剧土地的退化。
2.2 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不合理的围垦等都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从而加剧荒漠化问题。
2.3 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了荒漠化的发生。
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不足、温度升高和蒸发增加,从而加速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
三、荒漠化的影响3.1 生态环境影响荒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2 社会经济影响荒漠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荒漠化导致土地失去生产力,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和水资源供应减少,牧民生计受到威胁。
此外,荒漠化还会导致土地沙化、风沙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3 生态安全影响荒漠化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荒漠化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加剧了土地沙化、风沙灾害等自然灾害,威胁了全球的生态安全。
《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1、土地荒漠化定义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风蚀和水蚀造成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以及自然植被长期丧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防治沙漠化办公室,xx)2、土地荒漠化现状截至202x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xx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个县(旗、区)。
(国家林业局,202x)2.1、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现状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115.8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4.16%;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97.16万平方公里,占37.03%;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49.35万平方公里,占18.81%。
(国家林业局,202x)2.2、荒漠化类型现状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52万平方公里,占9.73%;盐渍化土地面积17.30万平方公里,占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5万平方公里,占13.86%。
(国家林业局,202x)2.3、各省区荒漠化现状主要分布在xx、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5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107.12万平方公里、61.77万平方公里、43.27万平方公里、19.21万平方公里和19.14万平方公里,5省(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土地总面积的95.48%;其余13省(自治区、直辖市)占4.52%。
2.1荒漠化的防治
6、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7、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 用的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 达系统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③ ④
4.图揭示了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加剧之间的因 果关系。人口问题是造成环境、资源、贫困 等问题的根源。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因社会不能 满足需求而出现贫困饥荒。人们为了解决必 须的生活用品而过垦过牧,造成草场资源的 破坏,荒漠化加剧。因土地不断退化、风蚀 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作物产量逐 年降低,载畜量不断减少,人们陷入更为严 重的贫困饥荒。解决非洲贫困问题必须寻求 根源,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 保护相协调,与资源利用相适应。
8、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 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 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9、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四、荒漠化的危害
四、荒漠化的危害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流动沙丘淹没农田、水利设施、交通 线等;使大量耕地消失,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我国当今及其严峻的问题,那幺造成土地荒
漠化的原因是什幺,后期又该如何治理有什幺具体措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
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土地荒漠化成因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
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
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
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1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1、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2、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
例。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一、本文概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深入探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荒漠化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概述我国荒漠化的基本情况,包括荒漠化的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政策层面的引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方面,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我国荒漠化现状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特别是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荒漠化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地区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从类型上看,我国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多种形式。
其中,土地沙漠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导致了大片肥沃土地的丧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石漠化则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这些地区的地表土层薄,岩石裸露,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水土流失则主要发生在坡地、丘陵地区,它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但总体来说,荒漠化现象仍在不断蔓延。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微专题:环境保护——荒漠化篇
微专题:环境保护——荒漠化篇一、荒漠化1、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特别提醒]荒漠≠荒漠化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耕地、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
[轻巧记忆]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2、危害(1)许多村庄、交通线、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2)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4)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沙尘暴是魔鬼,也是天使沙尘暴会破坏草原、耕地,影响大气质量,严重时遮天蔽日,影响交通出行,干扰人们生活。
沙尘暴也是“天使”:她塑造了黄土高原,促进了物质迁移;她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饵料;她可以抑制酸雨(沙尘呈弱碱性);她可以缓解全球变暖……二、我国主要的土地荒漠化类型及典型分布1、沙质荒漠化: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风蚀地貌、风积地貌景观的过程。
2、盐漠化:土壤中的盐分被水溶解后浸出,水分蒸发后,留下盐类附着在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
3、石漠化: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地貌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4、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红色砂岩的主要分布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
5、寒漠化:高山及高原地区因低温引起的干燥而形成的植被贫乏。
三、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治沙造林知识点总结
治沙造林知识点总结一、沙漠化、荒漠化的成因1. 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雨不足、蒸发大、土壤脆弱等因素都是沙漠化、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2.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伐林木、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是引发沙漠化、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二、治沙造林的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保护水源、减少风沙侵蚀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2. 增加绿色覆盖:通过治沙造林可以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3. 防治沙尘暴:适当的植树造林可以减缓风沙的侵蚀速度,降低沙尘暴的频率,减少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治沙造林的方法1. 选择适宜的树种:在进行治沙造林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资源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如胡杨、沙柳、榆树等。
2. 合理布局造林区域:在进行治沙造林时,应根据地形地貌、风沙侵蚀等情况,合理选择造林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3. 科学施肥浇水:对于已经种植的树木,应该进行科学的施肥浇水管理,保证树木的生长和成活率。
四、治沙造林的关键技术1. 抚育管理技术:对已经种植的树木进行抚育管理,包括修枝、疏密、除草等工作,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2. 土壤改良技术:采用适当的土壤改良技术,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 引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地区的治沙造林工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引水灌溉技术,保证树木生长所需的水源。
五、治沙造林的成效1. 改善生态环境:治沙造林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绿色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2.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治沙造林能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价值,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
3.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通过治沙造林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对治沙造林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治沙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以实现沙漠化、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
高中地理——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
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编写:法朋光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基础知识归纳】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风蚀、水蚀。
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3.荒漠化的危害1)、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2)、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4)、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4.荒漠化的防治①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与可行性措施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我国措施: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湿地1.“地球之肾”①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②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③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2.湿地资源问题①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引进物种干扰、城镇建设.其中突出问题:湿地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质量逐渐下降3.保护湿地①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考点梳理】考点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荒漠化是指原本不是荒漠地区的土地逐渐转变成荒漠的过程。
由于气候、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荒漠化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干旱、降水不足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缺乏水分使得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土壤水分也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进而导致土地退化。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频发,如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现象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度放牧、过度采伐、不合理的农业开发等都会对土地造成破坏。
过度放牧使得植被过度利用,无法正常恢复,导致土地贫瘠。
过度采伐破坏了自然的植被覆盖,进而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减少。
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使得土地失去生产力。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大量水源被垃圾、污水等污染,无法供给农业用水,进一步造成土地荒漠化。
三、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化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例如,开垦沙漠地区进行农业种植,过度使用水源会导致水资源枯竭。
而且,土地开垦和建设项目也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针对荒漠化问题,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防治。
首先,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治。
其次,应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还可以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调整水资源的分配,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
另外,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减少沙漠化土地的进一步蔓延。
可以开展人工造林、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植被覆盖率。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适宜的农业种植模式,保护土壤和水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土地荒漠化分类,成因,危害,治理
一、土地荒漠化分类狭义的土地荒漠化(即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广义土地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沙质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海洋荒漠化、城市荒漠化、高寒荒漠化等。
)的总过程。
综合上述对荒漠化理解,我认为常见荒漠化类型包括:一、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烧柴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衰竭。
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
此类荒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二、盐渍荒漠化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
多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
此类荒漠化多见于华北平原和青海省境内。
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由于人为作用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使基岩逐步裸露的过程,主要分布于降水多、风力大或坡度陡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基岩山区,水土流失引起石漠化很严重。
特别是在云贵高原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表现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更为突出。
山地石漠化又包括山坡石漠化、沟谷石漠化、滩地石漠化等。
四、海洋(水域)荒漠化一个国家的领海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海的生态环境质量退化是一个国家土地退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海洋也存在着类似的荒漠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荒漠化成因分析
活动1: 根据资料,分别总结新疆地区地理位置、地形 地貌、气候、河湖、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候
植被
昼夜温差大、降水 少,多大风天气。
河 河流稀少而短小, 湖 内流河、湖为主。
多草原、荒 漠,植被少
三山夹两盆。 地形 地貌 沙漠广布 土壤贫瘠,多 沙质沉积物。
课后作业: 从网上搜集资料,分析南方丘陵地区“红色荒 漠”和云贵高原“石漠化”的形成原因。
三、荒漠化成因分析 小结: 新疆地区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过度农 垦、过度樵采等);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开采地下水、 河流上游过度抽水等);
人口增长过快。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了解区域 了解存在的环境 问题的潜在因素 地理特征)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潜在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土壤
三、荒漠化成因分析
活动2: 根据新疆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河 湖、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新疆地区自然 环境特点与荒漠化的关系。
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特点与荒漠化的关系
位置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气候
植被
昼夜温差大、降水 少,多大风天气。
河 河流稀少而短小, 湖 内流河、湖为主。
多草原、荒 漠,植被少 沙质
荒漠化
三山夹两盆。 地形 地貌 沙漠广布
土壤贫瘠,多 沙质沉积物。
土壤
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特点与荒漠化的关系
位置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气候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体性的体现
植被
昼夜温差大、降水 少,多大风天气。
河 河流稀少而短小, 湖 内流河、湖为主。
多草原、荒 漠,植被少 沙质
荒漠化
三山夹两盆。 地形 地貌 沙漠广布
土壤贫瘠,多 沙质沉积物。
土壤
三、荒漠化成因分析 小结: 新疆地区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基础条件 地表植被少,防风固沙能力弱; 大风天气多; 动力因素 土壤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物质基础
三、荒漠化成因分析
活动4: 阅读P38文字材料“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和 图2-4。小结新疆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