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论文:城市建设中的老建筑保护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论文:城市建设中的老建筑保护问题
——以南京和青岛为例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中国老建筑现状,并分别以南京和青岛的老建筑作为案例,对比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老建筑的
问题。
关键词: 老建筑;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一、浅析中国老建筑现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城市建设,从政治中心到各省会,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并从东南沿海蔓延到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近三十年中,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被无情的摧毁,“建设性破坏”成为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因素。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
就是财富,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北京的胡同让老北京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儿;南京的城墙日夜熏陶着南京百姓;青岛的“万国建筑”使那里的人具有浪漫悠闲的性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引以为豪的物质文化,赋予我们多种多样的品质,除了感激之外,我们更要保留这些神圣的礼物,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进行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城市建设与老建筑的保护的问题就显现出来。2006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求是》杂志上称: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每一次都会出现自发的“保卫战”,但几乎每次都以保卫者的失败而告终。2000年3月10日,中国第一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议案上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份议案上,有31位人大代表签名,其中25位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们写道:“这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一旦遭到摧毁,就永远不能再生,即使按照原样重建,也丧失其历史价值和信息。由于房地产开发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地方政府某些领导人的行为缺少制约,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势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相比之下,群众呼声、社会舆论、专家意见和职能机构的力量则薄弱得多。有的地方甚至人大、政协、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出面干涉也见效甚微。”匆匆于现代化进程的人们,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终于明白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开始了
还林还绿。可是,相当多的人特别是决策者对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依然没有足够的重视,正在一边建设一边破坏。须知,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而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延续的基因。自然环境生态破坏了可以弥补,而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则无从恢复。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解放军赴清华大学请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一张军事地图上标明北平城内重要古建筑的位置,为的是万一和谈失败、解放军被迫攻城时,能够保护好千百年留存的文化遗产。可就是这些我们曾在战火之中竭力保护的古建筑,却在经济建设之中被毁掉了。
国外也有这样的过程。欧洲在二战后开始大规模的建设,五六年时间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个崭新的城市。这之后欧洲国家兴起了古城保护运动,一直延续了20年。目前欧洲国家普遍认为,保护古城,就是保护自己的遗产、保护城市的精神,还把保护城市和发扬爱国主义连在了一起。日本在二战后,随着经济腾飞也进入了城市重建时代。但不久就在全国形成一个古城保护的运动,并制定了法律。日本还建立了各个级别的保护机构,分为国保(国家保护的宝贝)、国财(国家保护的财产)、地方财、传统建筑群(民间自发保护的)。值得一提的还有法国。早在1840年,法国对古建筑保护就开始认真制定法律法规。当时法国一个著名的作家(卡门歌剧的作者)梅里美,对法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议:我们对国内很多的历史建筑应该进行保护。当时法国政府就接受了他的意见,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局。该局一成立就制定了法兰西建筑保护法。
二、案例分析
南京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现存的古城多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底子。600多年来,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清代的两江总
督驻地,以及民国的首都。昔日的南京既似北京,拥有雄伟的城墙、壮丽的宫殿;又似苏杭,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勾勒出雅致的江南风韵。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南京历史上诸多宫殿、坛庙皆已消失。在南京2500年的建城史中,城市有过多次巨变。公元589年隋灭陈后,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城阙宫殿拆毁,并“荡平耘耕”。
目前南京老城的传统民居集中于城南,早在1000年前的南唐,这里就形成了今天的街市轮廓,更在宋元明清发展成为南京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区,有的地名从六朝、南唐、宋元沿用至今。乌衣巷之名更可追至三国东吴。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南的街坊多形成于明初,从地名便可知来历,如与工匠作坊有关的铜作坊、弓箭坊、糖坊廊,与丝织业有关的绒庄街、颜料坊、踹布坊,与名人故居或府署有关的南捕厅、朱状元巷、皇册库,与私家花园有关的瞻园、胡家花园、小西湖。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汪永平发表于199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量明清街坊、建筑乃至传统的邻里和习俗当时仍保存完整,城南民居多为清代中期至晚期建筑,保存较好的又多是清代中期的建筑。这些多进穿堂式的清代中晚期住宅,厅堂规整,外观朴实,高大的马头山墙廓出街巷之美,数以百计的古井、古树、古桥散落其间。成片成片的老街坊在近十多年大规模改造中迅速消失,目前仅在中华门以内的秦淮河两岸,也即门东、门西地区有少量遗存。
2006年7月南京市房地产局发布拆迁公告,将南京市秦淮区、白下区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