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合集下载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长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主要由延长组和长庆组组成。

长庆油田的开发对于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关地质与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的地质特点长庆油田地处川陕结合部,属于川陕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变,岩性复杂多样。

长庆油田主要由延长组和长庆组组成,延长组主要为含油页岩、页岩和泥页岩,长庆组为含油气碳酸盐岩和含油页岩。

1. 岩性复杂:长庆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多样,这导致了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特性的地层,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油气运移困难:长庆组为含油气碳酸盐岩和含油页岩,其储层中油气运移困难,导致砂岩、泥页岩等特殊地质构造的挖掘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长庆油田开发中的工艺技术问题1. 钻井技术:由于长庆油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使用多种钻井技术,如定向钻井、水平井等,以保证钻井质量和井位精确度。

2. 提高油气采收率:长庆油田储层中的油气运移困难,需要使用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如水驱、气驱等,以提高油气采收率。

3. 环保技术:在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封井技术、地层水处理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长庆油田的地质与工艺技术解决方案1. 地质技术解决方案(1)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速度和透射的特点,对地下岩石结构和成岩特征进行分析,为油气勘探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地层压力预测技术:通过分析地层储集层的岩性、孔隙度、透水性等特征,预测地层压力,提前做好控制油井井眼压力的准备。

(1)先进的钻井技术:采用定向钻井、水平井等先进钻井技术,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保证钻井质量。

长庆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与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发展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工艺技术,才能有效地解决长庆油田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定边油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定边油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138一、页岩油定义在国外石油通常是指致密油所生产,而不是指页岩油生产。

在我国的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对页岩油和致密油进行有效区分。

在石油资源形成中,烃源岩所生产的油排出运移到常规储层形成常规油藏,而其中一部分移到致密层形成致密油,最后一部分滞留在烃源岩中而形成了页岩油。

在石油资源开发中,致密油和页岩油所需要的技术方法有很大区别。

在页岩油资源开发中,需要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才能够进行有效开发。

二、页岩油的界定定边页岩油在伊陕斜坡和天环凹陷中间位置,延长期主要发育在内陆坳陷湖盆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其中长7段为最大湖泛期,发育在三角洲一套富有有机质泥页岩沉积而成,具有丰富的石油含量。

在该油田勘探中,烃源岩普遍发育,在整体上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变得越来越薄,是该油田石油勘探主要目标。

通过对长7段区域页岩的勘探,可以更加高效的对此区域页岩进行开发。

图1 定边油田长7油页岩厚度图三、页岩油地质特征1.储层岩石类型。

通过对长7段页岩油储层进行有效的勘探分析,长7段的岩石主要分为砂岩和泥页岩两种,其中砂岩主要是以致密粉砂岩为主。

在对页岩油储层分析中,其中Ⅰ类页岩油储层主要为中厚层细砂岩,Ⅱ类页岩油储层主要为泥页岩中含的薄层细砂岩,Ⅱ类页岩油储层主要为暗色页岩。

另外通过对长7段页岩油储层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页岩油砂泥岩储层比较高的石英和脆性矿物质,通过对长7段页岩油储层进行压裂作业,可以更高效的开发。

2.平面分布特征。

定边油田主要位于东北部三角洲前段,相对来说粉砂岩较为发育,其次是暗黑色泥岩发育。

其中长7段发育从北西方向三角洲前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矿体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连续性好。

另外通过对相关勘查数据分析,表明长7段砂岩厚度在28m,主要呈现朵状延伸分布。

3.烃源岩特征。

通过对长7段页岩油储层进行有效的勘探分析,长7段含油有机质烃源岩,其中烃源岩主要分为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两种。

长7段所含油的烃源岩母源主要是以湖生藻为主,相对来说生油母质条件比较好。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油田地质特征是指油田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油田地质特征,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

1.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对于油田的分布和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隆起、凹陷、断裂带等。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油田的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和开发方案。

2.地层特征地层特征是指地质剖面上的各个岩石层次的特点,包括岩性、分布范围、岩性序列等。

了解地层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油气的运移路径和储集条件,指导勘探与开发。

油田的储层特征对于勘探和开发至关重要。

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通过对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以评价储层的储集能力和产能,指导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开发程度。

4.油气成因特征了解油气的成因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油气的来源和形成环境,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油田开发策略1.科学勘探科学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

在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科学勘探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储集条件,确定勘探目标和勘探方案。

2.合理开发在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注水开采、压裂增产、水驱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油气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3.环保开发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安全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科学管理油田开发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油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结语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才能够实现油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地质封存潜力初步评价

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地质封存潜力初步评价

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地质封存潜力初步评价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量逐渐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日益明显,成为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温度升高,极有可能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平衡,造成全球气候系统的混乱,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危害,使得温室气体的控制变得极为重要。

据介绍,CO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中约有60%是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其余40%则是来自于自然的生物碳循环的短暂平衡,不平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因此,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恢复自然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全球气候系统,已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国际社会应对温室效应的最终手段。

为此,政府和学者正在努力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截止目前,主要有减少混合燃料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和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以及地质封存碳技术。

延长油田是国家调查计量局在2018年7月发布的一个开发区域,其可容纳约1.4亿吨碳二氧化物,并且拥有丰富的碳驱资源。

近期,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地区开展了CO2地质封存的潜力评估研究。

鉴于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技术的潜力,广西环境保护局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对该地区进行了CO2非混相驱技术研究,初步评估了其地质封存潜力。

研究表明,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技术的封存潜力较大,具备良好的封存介质特征,封存量可达1.4 亿吨。

此外,该地的原油和气藏持续开采,且延长油田存在良好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条件优越,容量非常大,有利于CO2非混相驱的封存。

另一方面,就延长油田CO2非混相驱地质封存技术而言,其成本昂贵,封存过程复杂,过程工艺多样,其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要求较高;地质构造复杂,封存层数不同,地质条件多变,技术过程要求更高;同时,如果地下水渗透率太高,封存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前言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是指对油田地质结构、油气储层性质、油气运移规律及勘探开发工程实践积累的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选择合适的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安全可靠地开发油田的过程。

一、地质构造1.地形地形特征直接影响油气储藏型式和其空间分布规律,丘陵、山地、隆起地形等往往是油气聚集及富集区。

2.构造构造是油气在地层中运移和聚集的物质基础,构造类型和特征直接决定着油气的层位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

3.断裂断裂是重要的成藏构造。

断层既是油气的通道,又是油气的封盖层。

断层的活动对原来的油气储层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断层有利于储集、富集油气,如果过大会破坏储层。

二、石油地质1.油源油源是油气的物质来源,是油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油源通常是由海洋动植物、浮游生物、藻类等形成的沉积有机质。

2.储层储层是地下储藏油气的岩石层位,主要包括砂岩、石灰岩、泥岩等,岩性和孔隙度是储存油气的重要因素。

3.运移运移是油气从油源到储层的流动过程,主要包括源岩中由化学反应生成油气、油气经过孔隙流动到收集层等过程。

4.富集富集是指油气从储层中聚集和集聚起来,主要分静压富集和构造富集两种类型。

三、开发策略1.勘探开发根据油气层位和储量分布的特征,选择相应的勘探开发方法和技术,例如湖相砂岩油气适合钻探井进行勘探开发。

2.评价储量评价储量是确认油气产地储量规模,合理选取开采方案和开采方式的必要步骤。

3.采收率采收率是指石油开采量与储量之比,它是衡量开采效果是否理想的指标。

4.提高采油率提高采油率是指通过优化采油工艺,增加采收实现增产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五、结语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是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开发油气资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北定边油区延长组低阻油层特性分析

陕北定边油区延长组低阻油层特性分析

HCo
oH P 值 H
定 A 定 B
定 A
定 B
定 A 63 比 重 ( 9C ) 1
定 B
( ) 1 泥质岩石 的附加导 电性 。泥质岩 中的活性粘土 矿物 成分如 伊 利石 、 蒙脱石 、 绿泥 石等 , 它们对岩石导 电性具有附加作用 ,这种 作 用可 归因于发 生在颗粒表面 的阳离子 交换过程 。另外 ,根据在实验 中观察 到随围压 、 温度增高 , 中 、高矿化度情况下 ,泥质附加导 电 在 率 降低 的现象 ,即泥质 的附加导 电性在中高矿化 度情况下作用很小 。 () 2 含泥质砂岩 的导 电性 。含泥 质砂岩导 电主要是 通过微孔隙
质砂岩整体导 电性 的一 个方面 。根据沉积学原理 砂岩储集层泥质含 量 增加往往 是沉 积环境 由高能量 向低能量转 化的反 映。伴随 这一过 程 , 岩骨架粒 度将 变细 , 层孔 隙结构将趋于复 杂化 ,其结果相 当 砂 地 于地层 中宏观导电截 面减小与导电长 度增 大 , 从而使含泥质砂岩 电阻 率增加 。图 l 为陕北定边 油田某井的实例 。图 l 3 0 ~ 3 8 m 中2 1 . 2 1. 井段 0 O 中 ,由上 向下 随 着泥质 含 量增 加 ,电阻 率逐 渐增 大 。其 中2 1 38 ~ 0 2 1. 3 5 m井段 中,经过 钻井取心与测 试资料证实为细砂岩 、纯水层 , O 地 层水矿化度 较高。从图 l 中可 以看出水层 电阻率 明显 低于邻近泥岩 层 ,电阻率随着泥质增加与粒度变细 而增 大 , 后趋于泥岩层 。这种 最 特 点在陕北定边油区三叠系中高矿化度地 层中经常 可以看到 ,即表现 为高阻泥岩。由此可见 ,泥质与粘土矿物 自身产生的附加导电性 ,以 及孔 隙结 构变化 引起 电阻率增加 ,是影响泥 质砂岩 宏观导 电性 的两个 同时并存的相反因素 它们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起 相互补偿作 用,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

储集层




延长油田的储集层为延长组 的长6油组,属三角洲水下 分流河道沉积。为厚层块状 浅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与灰黑 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长6油层组,埋藏深度 60~300m,厚100~150m,含 油砂岩厚45~90m。 进而划分为长61~5五个小层, 含油以长61和长63为主,长 62和长64仅局部含油。 油层厚度13.0m,孔隙度 9.9%,空气渗透率0.54毫达 西,原始含油饱和度50.4%。
油藏分布规律



已发现的油藏并不仅仅受沉积相控 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除沉积微 相等因素外,鼻状隆起背景对陕北 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 也具有一定乃至重要的控制作用。 由图4可以看出,陕北斜坡东部除李 家岔等油田外,北部的子长、子北 南沟岔、玉家湾油田, 南部的姚店、 川口、甘谷驿、七里村等油田,其 长6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均不同程度的 与鼻状隆起背景有关。 由此可见,与基底构造有关的大型 鼻状隆起构造对陕北斜坡东部三叠 系延长组长6油藏的形成、富集及产 出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陕北斜坡东部长6油田与油层构造叠合图

最后,祝大家步 步高升,前程似 锦。

谢谢!
盖层


区域性盖层:长4 + 5发育泛滥平原相、沼泽 相泥岩,在区域范围内为长6 三角洲成因的砂 体提供了盖层条件。 局部性盖层以长6 油层组内部盖层发育较好, 岩性主要为三角洲相水下分流间湾泥岩、粉砂 质泥岩及周期性湖进期形成的浅湖相泥岩,厚 度一般为10~20m ,横向延伸可达数百米,对 局部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封盖作用。
五、今后勘探方向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类型并不简单的是岩性油藏, 而可能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控制形成的复合油藏,包括 构造--岩性油藏、构造--水动力油藏、岩性--水动力油 藏以及构造--岩性--水动力油藏等。因此,复合油气藏 应是今后该区重点勘探和寻找的一种油藏类型。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一般由几个主要地质体系组成,包括沉积层系、构造体系、岩性类型及油藏构造等。

沉积层系是生油的主要层系,一般由泥岩、砂岩、灰岩、凝灰岩等几种沉积岩石组成,其沉积环境多样,包括海相、湖相、河相、沙漠等多种类型。

构造体系是油藏形成和演化
的基础,包括构造带、断裂带和岩溶带等多种类型。

岩性类型是油藏地质形态的关键,主
要类型包括透水性好的砂岩、白云岩、天然气的储层,以及煤、页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

油藏构造是油藏形成和存储的重要特征,包括单斜构造、隆起构造、陷落构造等多种类型。

开发策略
油田开发旨在实现油气的最优化开采,最大化产出,并兼顾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常规油田开发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常规井开采、压裂开采和提高采收率等;非常规油气
开发则主要包括煤层气开采、页岩气和油开采、油砂开采等。

在实施油气开采之前,必须
进行充分的储层评价和试采试验,调查储层性质、油气藏状态、规模、产量和开采技术措
施等,从而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制定运行计划和安全措施。

同时,应积极探索采用科
技手段与改进管理方法,不断优化油气开采过程,提高加工成品油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性和环保要求
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实现油气储量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1. 地质构造特征油田地质构造特征是指油田地层构造特征、构造圈闭类型以及构造运动特征等。

地层构造特征指的是地质年代和岩性的分布规律,包括沉积地层的分布范围、产状特征以及层内外关系等。

构造圈闭类型主要是指构造圈闭类型、构造圈闭等级和构造风险等。

构造运动特征则是指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裂缝类型和赋存规律等。

2. 地层特征油田地层特征主要是指含油气地层的岩性、孔隙结构、渗透性和储层特征等。

岩性是指含油气地层的岩石种类和成分组成。

孔隙结构是指油气藏中的孔隙类型、大小和分布规律。

渗透性是指油藏岩石孔隙中液态流体(油、水和天然气)的渗透性能。

储层特征是指油气藏的保存状态、储量和产能等。

3. 地层圈闭特征地层圈闭特征包括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成岩相圈闭和水力圈闭等。

构造圈闭是指构造运动形成的圈闭类型和封盖性能。

岩性圈闭是指岩层产裂缝、孔洞、孔喉、溶洞、空洞和构造滑动、断裂带等岩性圈闭体系。

成岩相圈闭指沉积期间形成的岩相圈闭。

二、油田开发策略1. 有效勘探技术要想有效地开发油田,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勘探工作。

在勘探工作中,可以采用地震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和测井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含油气层和圈闭构造。

2. 合理开发方案在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油田地质特征和储层特性,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合理的开发方案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储量、产能、渗透率、含油层厚度、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确定出合适的井网布局、注采工艺和生产措施。

3. 精细油田管理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油田进行精细管理。

这包括对井眼动态管理、井眼产能维护、注水调剖技术、分布式变电技术等。

通过这些管理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4. 提高采收率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采收率,可以采用一些增储技术和增产技术。

通过注水和调剖技术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和产量。

5. 绿色开发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开发技术。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d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d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摘要:延长油田勘探开发目的层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属低孔隙度、特-超低渗透率。

其石油地质特征表现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岩性和成岩作用控制物性,物性控制含油性,缺乏局部构造,为典型的岩性油藏。

冲积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高水位体系之间的相对低水位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本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段。

本文在储层沉积相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油气富集规律。

关键词:延长油田长6 特-超低渗岩性油藏沉积微相1 前言延长油田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勘探开发历史,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1井”即位于此。

截止2003年底延长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1206×104t,含油面积215.5km2(图1)。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油层改造工艺的进步,油田勘探开发步伐稳步加快,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3 年原油产量达25×104t。

其特-超低渗、浅埋藏油层的储集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 区域地质条件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千米坡降为7~10m,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图2)。

区内第四系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三叠系延长组之上,钻井资料仅揭示了三叠系延长组中、上部地层。

其中,延长组长1油层组残留厚度变化很大(0~200m)其它层段厚度比较稳定。

勘探开发目的层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四个油层亚组。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时为大型内陆湖泊。

晚三叠世中—早期(T3y2沉积期)是湖泊发育的全盛时期,沉积了广泛分布的油页岩,是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岩,为中生界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晚三叠世中—晚期,随着湖盆的不断萎缩,湖泊外围以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为主,北东部斜坡上以河控三角洲为主体的沉积物呈裙边状分布,平面上相带分布明显,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冲积平原相,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相和半深湖—深湖相。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作者:褚莎马福丽薛慧博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早实施石油勘探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且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储集层成熟度较低,成岩作用强,岩石颗粒细、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储集空间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是我国典型的低渗透油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地质特征及其油藏储存特性,为将来的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鄂尔多斯;延长组;油气地质特征1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快速消耗,全球能源紧缺,非常规油气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对缓解全球的经济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地区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在延长组长6长7砂岩属于低渗透油田,延长组油田在我国的油藏储存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地质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油气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构造简单,圈闭界限不明显。

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多旋回叠合型盆地,经历过稳定的地质沉降和凹陷迁移结构出现明显的扭动。

盆地内构造相对简单,地势平缓,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单斜坡地貌,由于地区储层的低渗透以及运移通道平缓制约了地下油层的长距离运移,油层以近源充注形成储藏为主,单斜坡的地形构造下,地形构造圈闭不发育,地下油层主要分布于岩性圈闭中。

由此可见,该区域内的长藏主控条件是:近油源、砂岩与烃源岩有良好的倾向接触,使其具备了很好的石油运移通道条件以及发育岩层的圈闭性。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区是低渗透油层的发育区,其储层物性较,砂岩发育,储层的发育良好。

延长组油层的成藏形式:陕北地区构造东高西低,整体走向沿北北东向南南西延伸,沉积相与地形走向一致,主河道的方向沿构造高的区域向低的区域延伸,通过研究发现主河道的圈闭不发育。

关于延长油田地质勘探的研究

关于延长油田地质勘探的研究

关于延长油田地质勘探的研究作者:郭志东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石油产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保证当前社会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降低开采成本。

鉴于此,文章主要对当前的油田地质勘探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技术创新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勘探开发;钻井技术;油藏冀东油田处在渤海湾盆地,油田内部有丰富的低渗透油藏等复杂油藏储层,只有对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冀东油田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才能实现油田的增储上产。

本文将会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岩性油藏勘探技术、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浅层水平井钻井技术、套管钻井技术、浅层调整井固井技术、低渗透油藏保护技术等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冀东油田产量的办法和技术保障措施。

1 油田勘探技术研究近年来,冀东油田发育较好的储层已经基本开发结束,现有的油藏存在类型复杂、油水混合较多、储层较薄且变化较快、地质松软等特点,只有不断研究石油勘探开发新技术,才能较好的开发利用这些油藏,实现油田的二次开发。

1.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具备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在油田勘探的实际应用中,它是通过小采样率、小药量、宽方位角、中高覆盖率、组合激发和接受等技术措施进行石油勘探信息采集,从而通过技术保障措施实现了采集信息的高保真和高分辨率,在保真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做好精细化处理工作,并对有效地信号频带进行拓宽,从而推进三维精细构造建模来对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解释,为复杂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1.2 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对岩性油藏进行勘探开发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对岩性油藏的形成条件、控制因素、成油藏的机理和油藏分布规律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位。

对其进行勘探需要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基础上,通过地震余波参数提取技术,对油藏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明确油藏的储层分布、油藏物理特性等开发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分析,合理布局注采井网、分配开采压力,为加快石油开采速度提供便利。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摘要: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

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岩性油藏延长油田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大型油田之一,从开发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地质探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探油技术的进步,油田勘测开发速度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并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原油产量逐年走高,时至2003年,年产能量突破250万吨.一、延长油田的地质条件延长油田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该盆地在三叠纪晚期是大陆型湖泊,晚三叠纪中早期是该湖泊发育最盛时期,并沉积了大量的油页岩,并成为了该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岩质,为中生界石油形成与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晚三叠纪中晚期时,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湖泊外围逐渐变为河流与三角洲交界沉积,东北部斜坡上的分布形式以河控三角洲为主体。

平面上想带分布十分明显,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表现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相与半深湖泊。

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带内砂的同时发育为油气储藏提供了必然条件。

二、延长油田的储存岩层特征本区域的储藏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灰黑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为中细粒,中粒等,长6岩层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1、矿物成熟度较低。

砂岩矿物的主要成分及比例有:长石,其平均比例为44%-56%,石英22%-27%,岩屑7.0%-9.0%,黑云母5.4% 。

岩屑主要为变质岩石,火成岩石以及微量的沉积岩组成。

砂岩中重矿物质含量为0.8%,其中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稳定性较差的磷灰石、榍石、绿帘石又有稳定性较强的锆石、石榴子石等等。

缝隙填充物质以自生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品均含量在8.5%左右。

2、结构成熟度较高。

砂岩颗粒是比较均一的细颗粒,其分选性质量良好,主要粒级的比例在80%以上,平均直径在0.2到0.25毫米之间,极少数粒径能够得到0.3毫米,主要形状为次棱状,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沉积环境。

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石油地质特征

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石油地质特征
页岩段 顶部作 为 长 8底 。
左右。砂岩受分流河道砂体控制 , 具有厚度大 , 分布 稳定 , 然 电位呈箱状负异常特征 , 自 为区内重要含油
层段。底部具有高 自然伽马 、 自然电位、 高 高时差和 高 电阻特征 。
长 8: 主要 由两个 旋 回组 成 , 沉积 厚度 4 5 m 0— 0
s d me t r y l c a a t r t s p o e a c n l s n r s r o r c a a t r . T e e i n a y c ce h r ce i i , r v n n e a ay i a d e e v i h ce s sc s r h n, i d e t e t rw h c n l s n sfl w :C a g8 i h l oo l e d b ln e e t e o i o a y tm ,ma ny d v lp d o cu i sa l s h n n Z i i l eo g d t d l d p st n ls se o oo u i f o a i i l e eo e d l o t s b — f ce . An n e w t r d sr u r h n e s t e mo t f v r b e mir — f ce . et f n u a r a is d u d r ae i i t y c a n l wa h s a o a l c tb a o a is
T es uc fh ee rh ae s r m ote s.T el h lg f h ee v i wa il n ri f h o reo ersa c rawa o n r at h i oo o er sror smanyf egano t f h t y t i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摘要:盆地的地势特点为其带来了藏油可能性,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在勘查结果中具有较好的前景,拥有较高的勘探价值。

本文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在沉积相、储油层以及烃源岩等角度的表现特征,并根据该地区中生界延长组多年的结果,分析了其油藏的分布特点,然后总结了藏油种类,最后根据结果分析了油田形成的特点及主要因素,旨在为该地区的藏油勘查和开采提供借鉴,并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质特征;油藏类型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由典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的沉积盆地,一共有两个较大的物源,分别是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

在盆地的形成过程中,因为沉积、成岩以及地质构造等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油藏,并且在沉积旋回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湖盆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一共有10个油层组。

长9、长4和5、长7是湖侵期,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烃源岩。

而长8、长6和长3则是主要的岸进时期,形成了大量的三角洲群,并且因为大量的前缘砂体为大型油田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1 沉积体系形成优秀藏地在晚三叠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基底逐渐向下,在弯曲和下沉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胡泊,而且在下沉过程中,西部的速度明显要比东部的快,于是出现了向西部方向倾斜的现象,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区则是主要的沉降源地,因此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应方向的两大体系。

1.1扇三角洲该类型的三角洲主要存在西部的边缘地区,具有以下的两个特点,一是上文提到的下沉速度较快,二是距离源区地理位置较近,比较容易出现近岸堆积。

在长10期,该地区盆地的下降与整体下降速度较慢导致床底的表现特点极为不对称。

到了长9期,则因为西南地区的下沉,出现了扇三角洲。

在长8期,则来到了岸进期,出现了大量的三角洲群,在该地区分布着较多正向的粒级递变。

在勘察结果中,湖心出现了一些植物或瓣鳃类的痕迹,这是因为在水道沉积中,出现了反回旋。

延长油田东部地区地层特征分析

延长油田东部地区地层特征分析

延长油田东部地区地层特征分析作者:宋珍宁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延长油田属于低渗油田,其东部油田长2、长6油层组所储藏的能源物质比例最高。

本文主要对该油田东部区域地层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延长油田;东部地区;地质特征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在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备,其在我国具有广泛分布,蕴藏量巨大的特点。

本文主义对延长油田东部油区的地层特征做一个简单介绍。

1 东部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延长油田东部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上(图1)。

该油区占地面积约达25万km2,是一个不对称矩形大向斜盆地,大体呈南北向,东翼宽缓,西翼陡窄,而其内部地层则十分平缓。

陕北斜坡形成于早白垩世,它是一个向西倾斜的平缓大单斜,有着低于 1o的地层倾角,其平均地层梯度在 10m/km上下。

在该斜坡内,没有发育断层与局部构造,而是在压实作用下发育形成了鼻状构造,并且以这种低幅度的鼻状构造为主。

就形态而言,此鼻状构造多不规则,方向性不明显,两翼也大都不对称,倾角大多低于2o,闭合面积也低于10km2,闭合度也只为10~20m,拥有较大幅度,而不曾发育圈闭较好的背斜构造。

2 东部地区延长组油层特征延长组岩层的性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浅灰或者灰白参差的岩石块与不同性质的砂层不规律上下排列,包括中等细石砂岩,细粒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黑色泥岩和砂质泥岩。

不排除特殊情况,那便是局部区域会出现灰绿色,厚薄不一致的斑脱岩,同时泥岩中埋有煤线。

通常泥岩层组合特征表现为块状,偶尔会出现刺刀一样的模样,且与上下地层都不能完整嵌合,因此电性特征就异于普通组合特征的岩层。

按国际惯例,将延长组通过沉积旋回和岩层特性分成五段十个油层组,如图1,其中第二组与第六组属于低渗透低产油层,通常应用于工业开采。

3 东部地区储层物性特征油层物性主要是在沉积微相、孔隙结构、天然裂缝与胶结物(云母作用突出)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油田地质学是研究油气藏的形成、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岩性等特征的科学,对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田的地质特征包括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岩性特征等方面。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岩石层次、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油田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确定油气的聚集规律以及开采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隆起带、凹陷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构造类型,油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岩石形成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深、水流速度、沉积速度等因素。

油气形成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了解沉积环境对于确定油气勘探开发的方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渗透性、孔隙类型等。

岩性特征对于油气的储集和流动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对岩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规模、物性参数等,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关键内容。

二、油田开发策略油田开发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勘探、开采、生产、输送等步骤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发出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

油田开发策略的制定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勘探开发工作的计划制定、技术指导和管理监督等。

1. 油田勘探阶段油田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地下潜在的油气资源进行勘察和探测,以确定油气资源的位置、规模、性质等信息。

在油田勘探阶段,需要制定相应的勘探计划,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从而获取足够的勘探数据进行资源评价和预测。

油田开采是指通过钻井、注水、注气等工程技术手段,将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出来,并进行生产和输送。

在油田开采阶段,需要制定开采方案,包括油田地质特征分析、油井设计、生产管理等,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提高产量。

油田环保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采取环保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工作。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环保措施,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地资源保护等,以保证油田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安塞杏子川油田延长组地层特征

安塞杏子川油田延长组地层特征

安塞杏子川油田延长组地层特征一、延长组地层发育特征上三叠统延长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陆湖盆形成后的第一套生储油岩系,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勘探开发层系。

其底部与中三叠统纸坊组呈假整合接触,顶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与侏罗系延安组或富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根据岩性及古生物组合,其自下而上可分为五个岩性段及10个油层组。

各地层特点如下:1、第一段(T3y1):相当于长10油层组,又称长石砂岩带,以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浅湖相沉积为主,厚度约250~350m。

岩性为灰绿色、肉红色长石砂岩与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局部夹暗紫色泥岩,泥岩中富含植物化石。

砂岩具正粒序,发育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基底具冲刷面。

自然电位呈高幅大型箱状、钟形负异常,视电阻率一般为指状高阻。

2、第二段(T3y2):相当于长9和长8油层组,又称油页岩带,以湖相沉积为主,厚度约200~250m。

总体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细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泥岩。

具有下细上粗的特征,上部长8油层组以砂质沉积为主,下部长9油层组泥质含量高。

长9油层组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

顶部为黑色页岩、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广泛发育于长9上部的黑色页岩及油页岩,表现为高伽马、高电阻率,自然电位偏正,习称“李家畔页岩”,为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

长8油层组岩性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灰色厚层状中—细砂岩;下部主要为灰绿色、灰黄色厚层—块状细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

3、第三段(T3y3):相当于长7、长6和长4+5油层组,又称含有带,厚度约290m。

下部为长7油层组,发育一套油页岩,是延长组最重要的生油层系,又称“张家滩页岩”。

向上发育长6油层组,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普遍含油,自然电位曲线呈负异常特征。

最上部为长4+5油层组,泥质含量多,顶部具煤线,自然电位曲线正负相间,声速曲线具尖齿状,俗称“细脖子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摘要]本文具体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烃源岩、储层特征,介绍了油田成藏的地质特征;列举了四中油藏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受控因素。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烃源岩储层特征油藏类型鄂尔多斯盘地的东北部、西南部地区,在物源控制下,形成了东北三角洲和西南三角洲为代表的两大沉积体系。

根据沉积旋向将延长组分为了10个油层组,长9、长7、长4+5段是三大湖侵期,长7是湖侵盆地中最好的烃源岩,其成藏特征反映了盘地形成的整个过程。

三角洲平原大面积分布着前缘砂体,是形成大油田的倾向,沉积、成岩、构造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多种多样的油藏类型。

1鄂尔多斯三叠地区,地质基底向下弯曲、沉积,形成了湖泊西部地区下降快,东部地区下降慢,盘地表现出西深东浅的不对称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东北三角洲沉积体系,两大沉积体系形成了两大油田富集区。

1.1烃源岩特征鄂尔多斯盘地烃源岩充分,好的烃源岩能提供丰富的油源。

三叠系延长组的母岩由第三、二段即长4+5至长9供应。

延长组烃源岩具有向上的差异性,说明了沉积对有机质的控制作用。

第二、三段是延长组湖盘发展的全盛时期,表现出深浅湖相。

深湖相富含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是黑色泥、页岩和油页岩,是生油岩的最佳材料。

黑色泥岩的厚度达到70—150米,长9和长8的面积达到八万多平方千米。

第三段为深湖。

有机质比第二段丰富,生油条件好,是鄂尔多斯盘地主要的成油地质。

母质属于腐殖一腐泥型,最利于生油。

深湖相分布面积达到三万多平方千米,浅湖相为五万多平方千米,总共达到将近9万平方千米,是最理想的生油区。

1.2有机质地化特征(1)有机质的类型:延长组第二、三段泥岩干酪根沥青富含泥岩富烃、低氧氮硫、高碳。

接近石油,母质元素为水生生物。

第一、五、四段以贫烃、低碳、富氧氮硫,说明了母质元素为陆生植物。

从以上干酪根物质的组成成分来看,延长组第一、五、四段为非烃。

延长油田学习计划

延长油田学习计划

延长油田学习计划一、学习目的延长油田是我国一大重要油气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延长油田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石油工作者的发展平台。

我国石油工作者身先士卒,为了更好的在延长油田工作,必须对延长油田有较高的认识。

本次学习计划,旨在通过学习延长油田的地质、地层条件,油藏特征、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自身油田开发管理能力,从而在延长油田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二、学习内容1.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延长油田地质特征是指延长油田的地质构造、构造带、软土、地质体系、地形地貌、岩性特征、物理力学特性等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对延长油田地质特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延长油田地表地貌和地下地质信息,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2.延长油田地层条件延长油田地层条件是指延长油田的地层构造、岩性、沉积特征、地层厚度、岩性特征、断裂构造特征等。

通过对延长油田地层条件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灵长油田地层条件,为后续勘探、开发、生产提供地层基础数据。

3.延长油田油藏特征延长油田油藏特征是指延长油田的含油层位、含油岩性、含油程度、油藏类型、油气水分布规律、脆性特征、孔渗特征等。

通过对延长油田油藏特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延长油田油藏分布规律,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提供油藏基础数据。

4.延长油田油气开发技术延长油田油气开发技术包括油气勘探技术、油气井控制技术、油气生产技术、油气输送技术、油气储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延长油田油气开发技术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延长油田油气的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油气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三、学习方法1.多方位学习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延长油田的相关资料,包括地质、地层、油藏、油气开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并且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

2.实地考察组织前往延长油田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和学习延长油田的地质地貌、地层条件、油藏特征和开发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
摘要: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

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
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岩性油藏
延长油田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大型油田之一,从开发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地质探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探油技术的进步,油田勘测开发速度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并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原油产量逐年走高,时至2003年,年产能量突破250万吨.
一、延长油田的地质条件
延长油田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该盆地在三叠纪晚期是大陆型湖泊,晚三叠纪中早期是该湖泊发育最盛时期,并沉积了大量的油页岩,并成为了该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岩质,为中生界石油形成与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晚三叠纪中晚期时,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湖泊外围逐渐变为河流与三角洲交界沉积,东北部斜坡上的分布形式以河控三角洲为主体。

平面上想带分布十分明显,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表现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
三角洲相与半深湖泊。

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带内砂的同时发育为油气储藏提供了必然条件。

二、延长油田的储存岩层特征
本区域的储藏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灰黑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为中细粒,中粒等,长6岩层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矿物成熟度较低。

砂岩矿物的主要成分及比例有:长石,其平均比例为44%-56%,石英22%-27%,岩屑7.0%-9.0%,黑云母5.4% 。

岩屑主要为变质岩石,火成岩石以及微量的沉积岩组成。

砂岩中重矿物质含量为0.8%,其中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稳定性较差的磷灰石、榍石、绿帘石又有稳定性较强的锆石、石榴子石等等。

缝隙填充物质以自生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品均含量在8.5%左右。

2、结构成熟度较高。

砂岩颗粒是比较均一的细颗粒,其分选性质量良好,主要粒级的比例在80%以上,平均直径在0.2到0.25毫米之间,极少数粒径能够得到0.3毫米,主要形状为次棱状,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沉积环境。

3、成岩作用强烈。

长6储存层的成岩作用较强烈,程岩的主要作用有压实、压溶以及对自生矿物的填充与溶解作用等,由于其成岩作用的强烈性,导致长6储存岩层成了孔隙度较低以及超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存层。

由于沉积环境的演变与相关的成岩作用之间的差别导致长6岩层矿物组在在纵向出现规律性转变。

三、储存层成岩的作用类型
成盐层主要有压实和压溶作用,以及胶结、交代、溶蚀、粘土转化重结晶等作用,其中对储藏曾性能以及风系结构影响最大的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以及溶蚀三大作用。

1、压实压溶作用。

本区域内的长6储存层的压实压溶作用表现得十分强烈,其产生结果是碎屑颗粒发生转动,稳定型排列,软碎屑变形、以及机械断裂现象尤为常见,碎屑颗粒在压力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线面接触,凸凹面接触与缝合线接触等形态,从而产生密切的镶嵌结构。

同时化学的压溶作用导致长石与石英之间普遍发生胶结现象。

压实压溶作用导致长6砂岩的原生孔隙度有大半损失。

2 、胶结作用。

常见的交接作用主要有浊沸石胶结,方解石胶结,以及长石石英加大胶结等,据有关数据统计,各胶结作用可导致砂石空隙损失将近四分之一,在局部方解石密集处其含量可高达30%左右,同时形成非储存层。

绿泥石薄膜胶结在长 6 储层中具有普遍性,粘土膜厚度一般
3~5μm 。

覆盖在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薄膜缩减了孔喉半径,同时产生大量的微孔隙,使砂岩孔隙结构复杂化;另一方面绿泥石薄膜对压实、压溶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本区的绿泥石薄膜较薄,对储层孔隙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3、溶解作用。

长6储层的中介作用主要分为两期。

其中第一起为印支运动末期:地表水的溶蚀作用导致部分的暗
色矿物云母和长石等铝酸盐矿物质溶解,逐渐形成次生孔隙,第二期为成岩晚期,有机物质的热化演化释放所产生的有机酸性物质与二氧化碳溶蚀了浊沸石等矿物质成分,从而形成了浊沸石溶孔等一系列次生孔隙。

溶蚀作用为本区域内的长6储存层提供了微量此生空隙,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储层的物性。

四、成岩作用与浊沸石溶解类型
1、浊沸石中溶型。

经压实、压溶作用造成了此类储层的原始孔隙度损失19.6% ,同时造成剩余孔隙度15.4% ;通过长石质、石英质以及浊沸石的胶结作用,使砂岩孔隙度降至 5.7% ;
2、浊沸石微溶型。

在浊沸石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受到或者是受到来自储层的溶蚀作用不大,造成了空隙中残留了大量的浊沸石,因此,浊沸石的分布一般都十分广泛。

来自储层的压实作用会造成大约17%的孔隙度损失,砂岩剩余孔隙度为17.8%,各种胶结作用导致的损失孔隙度为
1.2%,溶蚀作用的微弱性导致了
2.8%的次生孔隙,储层的最后孔隙度为8.5%,渗透率的平均值与面孔率分别为0.91×10-3μm2和4.0%,是本区中相对较好的储层,也是最主要的储层类型。

3、相对抗压型储层。

胶结性是砂岩的主要特征,同时其以薄膜状绿泥石的胶结性为主。

压实作用由于受到粘土膜的影响而大大的降低,所以在岩石中形成了较大的残存粒间
空隙。

在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导致原始孔隙度损失了20.1%左右,各种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6.0%左右,后期的溶蚀作用提供了约2.8%的孔隙度。

4、相对嵌压型。

储层具有很强的压实作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压溶作用,因此,在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直接造成孔隙度21.2%的损失率,胶结作用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了5.9%,溶蚀作用微弱性,只提供了2%左右的次生孔隙,储层最终孔隙度平均为8.6%,渗透率平均值与面孔率分别为0.58×10-3μm2和4.7%,是本区中较差的储层。

结束语: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延长油田是我国产油量较大的大型油田之一,因此对其地质特性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其地质情况有充分了解才能有更好的依据来实现生产效率,本文对其地质条件的研究是有限的,对其进行深一步了解还需要广大的学者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薛叔浩.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勘探[J].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08).
[2] 杨雷、梅志超.陕北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含油气性[J].古地理学报,2001,(03).
[3] 谢传礼.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古湖泊学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200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