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dd5284b35eefdc8d3335c.png)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A.世袭制B.终身制C.嫡长继承制D.诸子均分制解析:C2.西周主张对“不孝不友”行为严加惩处、“刑兹无赦”的思想家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公解析:A3.管仲以法理政、统军和治民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君主集权B.反对君主集权C.提倡西周礼制D.建立民主法治解析:C4.春秋时期提出“四民分居定业”的思想家是A.管仲B.女叔齐C.子产D.邓析解析:A5.批评子产没有否定和抛弃周礼的先秦思想家是A.邓析B.孟子C.叔向D.商鞅解析:A6.先秦时期,宗师孔子、信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解析:A7.孟子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无善无恶说B.性三品说C.性恶说D.性善说解析:D8.墨家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A.礼崩乐坏B.暴君的统治C.人自爱而不爱人D.天命使然解析:C9.提出“道法自然”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商鞅D.慎到解析:B10.庄子认为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是A.严刑B.无为C.重礼D.势治解析:B11.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李悝B.吴起C.慎到D.韩非解析:D12.战国中期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的法家代表人物是A.慎到B.韩非C.荀子D.庄子解析:Al3.下列人物中,其思想受到“黄老”学说影响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解析:Dl4.汉初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惠帝D.汉高祖解析:C15.“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的思想出自A.黄老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儒家学说解析:A16.在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中,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是A.天人合一B.天下一统C.德主刑辅D.独尊儒术解析:A17.魏晋时期提出“齐之以法,示之以礼”观点的是A.晋武帝B.魏孝文帝C.李世民D.刘颂解析:B18.首创“九卿议刑”制度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雍正帝D.唐玄宗解析:B19.主张“天人不相预”的唐代思想家是A.韩愈B.白居易C.朱熹D.柳宗元解析:D20.朱熹主张严刑,但是反对A.恢复肉刑B.滥施刑罚C.严惩奸凶D.限制赎刑解析:B21.明代丘濬对于复仇的基本态度是A.绝对肯定复仇B.绝对否定复仇C.主张实行有限制的复仇D.主张不可著为定制解析:D22.主张“君臣共理天下”,要求提高宰相职权的宋代思想家是A.司马光B.王安石C.张居正D.范仲淹解析:D23.曾被比拟为“中国的卢梭”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黄宗羲B.沈家本C.董仲舒D.孔子解析:A24.明末清初主张“任法”和“任人”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洪秀全解析:C25.主张“禁绝鸦片,宜用重典”的近代思想家是A.洪秀全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解析:D26.魏源认为“法令,治之具也,而非所以治也”,其思想本质是A.法治B.人治C.法制D.民治解析:A27.梁启超认为法律和道德二者应当A.刑主德辅B.互相背离C.相须为用D.混为一谈解析:C28.中国近代史上为维新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解析:C29.“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法律主张出自A.沈家本B.伍廷芳C.张之洞D.劳乃宣解析:A30.批评黄宗羲“有治法而无治人”说法是“欺世之谈”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沈家本C.章炳麟D.梁启超解析: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7848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 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宋刑统答案:B2. 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A. 礼B. 法C. 刑D. 政答案:A3. 秦朝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中央机关是()。
A. 御史大夫B. 太尉C. 丞相D. 廷尉答案:D4. 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指()。
A.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审判B.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立法C.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教育D.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行政答案:A5. 唐代的“律”、“令”、“格”、“式”中,“格”是指()。
A. 刑事法规B. 行政法规C. 单行法规D. 礼仪法规答案:C6. 宋代的“折杖法”是指()。
A. 将死刑减为杖刑B. 将杖刑减为徒刑C. 将徒刑减为流刑D. 将流刑减为徒刑答案:A7. 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指()。
A.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B. 蒙古人、汉人、南人、色目人C. 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D. 南人、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答案:A8. 明朝的“大诰”是指()。
A. 皇帝的诏令B. 皇帝的训诫C. 皇帝的敕令D. 皇帝的法令答案:D9. 清朝的“秋审”是指()。
A. 对死刑案件的复审B. 对流放案件的复审C. 对徒刑案件的复审D. 对杖刑案件的复审答案:A10.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指()。
A. 军事组织B. 行政组织C. 经济组织D. 社会组织答案:A11. 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答案:B1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
A. 科举制度B. 八股文C. 缠足D. 剃发易服答案:A13. 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最高机关是()。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23理论法学中国法制史部分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23理论法学中国法制史部分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dfb0795240c844769eaeee0.png)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23理论法学中国法制史部分真题及详解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比较法学考试科目:理论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说明: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三个部分,每部分50分,总分150分。
第二部分中国法制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汉代读鞫【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汉朝诉讼制度。
该知识点比较偏,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容易忽视。
复习过程中还应从名词解释的角度掌握告劾与覆案。
答:读鞠,是汉代诉讼审判方面的制度之一。
汉朝的“鞫狱”制度,即进行审讯和判决,要求司法官经审讯获得口供后,三日后再次审讯,使受审者有更正供词的机会。
然后对被告进行宣判。
在此过程中,“读鞫”就是司法官对被告宣读判词。
与此相对应的概念为“乞鞫”,即被告对判决不服而请求复审。
2.编敕【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宋代的法律形式。
该知识点在10年的名词解释中考过,因此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不大。
答题时注意要先对敕进行简要说明。
答:敕的本意是尊长对卑幼的一种训诫,南北朝后敕成为皇帝诏令的一种。
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对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
敕的效力往往高于律,成为断案的依据。
编敕,是指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
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
其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仁宗以前基本上是“敕律并行”,编敕独立于《宋刑统》之外。
②神宗时敕的地位提高,敕到了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③敕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
3.监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清代刑罚制度。
该知识点在教材上有详细的描述,难度适中。
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立决”与“监侯”。
答:监候,是清代的一种死刑执行方法。
明清之时对于普通犯罪多适用斩刑和绞刑,斩、绞刑又分为“立决”与“监候”两种方式。
“立决”,是对于那些性质比较严重、案情属实、适用法律适当并无疑义的案件,判处斩刑或绞刑,在当年秋分以后执行,称为“斩立决”或“绞立决”。
00223中国法制史-2008年至2014年真题与答案
![00223中国法制史-2008年至2014年真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79c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5.png)
2008年10月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 A ] P--10A 《商君书·画策》B 《周礼·秋官》C 《尚书·吕刑》D 《左传·昭公六年》2、商朝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法律规范,称为[ C ] P-17A 《国宪》B 《九章》C 《官刑》D 《法经》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 C ] P-26A 律B 格C 诰D科4、西周时期的刑书,称为[ C ] P-25A 《禹刑》B 《汤刑》C 《九刑》D《吕刑》5、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 B ] P-28A具五刑 B 大辟 C 弃市 D 孥戮6、中国古代的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 C ] P-47A 商代B 西周C 春秋战国D 秦代7、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 C ] P-45(赵鞅、荀寅)A 范武子B 赵盾C 赵鞅D 邓析8、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 A ] P-51A “害良”B “窃货”C 强奸D “诈伪”9、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A ] P-72A 公室告B 非公室告C 州告D 诣阙告诉10、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 B ] P-86A 淳于公上书B 缇萦上书C 萧何上书D 张汤上书11、汉初受命制定《九章律》的是[ A ] P-78A 萧何B 赵禹C 张汤D 叔孙通12、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 B ] P-137A 唐太宗时B 唐高宗时C 唐玄宗时D 唐敬宗时13、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 D ] P-136A 《武德律》B 《开皇律》C 《开元律》D 《贞观律》14、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夫妻双亡后由近亲属指定的养子,称为[ A ] P-175A 命继子B 立继子C 嫡子D 庶子15、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 A ] 导论-5A 地方行政长官B 专职法官C 军事长官D 监察官16、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的是[ A ] P-143A 名例律B 卫禁律C 户婚律D 断狱律17、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 B ] P-134A 律B 令C 格D 式18、入赘婚盛行于[ C ] P-197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19、《大清律例》规定“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称为[ B ] P-239A 卖B 典C 买D 赎20、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代表人物是[ A ] P-279A 沈家本B 张之洞C 劳乃宜D 梁启超21、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D ] P-267A 修订法律B 设立议院C 召开国会D 官制改革2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于[ C ] P-270 (1911年11月03日)A 1902年B 1906年C 1911年D 191223、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上共分为[ D ] P-278A 二编B 三编C 四编D 五编24、“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B ] P-277A 《唐律疏议》B 《大清新刑律》C 《大清现行刑律》D 《中华民国刑法》25、《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 B ]P-277A 1908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9年26、“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修律原则,产生于[ B ] P-274A 唐代B 清末C 北洋政府D 南京国民政府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A] P-294A 责任内阁制B 中央集权制C 君主立宪制D 总统制28、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D ]P-327A 立法制度B 司法制度C 行政制度D 监察制度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原则中,提出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机构为[ D ]P-351A 人民代表会议B 资政院C 参议会D 工农兵会议(苏维埃)3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公布于[ D ]P-361A 1931年B 1932年C 1933年D 1934年二、多项选择题31、《周礼》记载的“三赦”包括[ ACE ] P-27A 幼弱B 不识C 老旄D 遗忘E 愚蠢32、秦代的契约形式有[ CDE ]P-66A 寄托契约B 典当契约C 买卖契约D 借贷契约E 租借契约33、清末修律过程中,先后颁布或起草了[ BCDE] P-275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D《大清商律草案》E《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34、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包括[ BCD ] P-306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D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E 《钦定宪法大纲》35、革命根据地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P-361A 婚姻自由B 一夫一妻C 男女平等D 保护军婚E 保护妇女儿童三、名词解释36、《茆门法》P-44答:1)春秋时期楚国制定。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8f0f7f284ac850ac024223.png)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学校系统令》D.《强迫教育章程》正确答案:A解析: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0年B.1985年C.1990年D.1995年正确答案:D解析: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A.法律文件B.规范性文件C.部门规章D.自治条例正确答案:B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4.国务院的立法权限是制定(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的重要职权。
5.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 )A.举办主体与经费来源的不同B.举办主体与办学体制的不同C.举办主体与师资来源的不同D.举办主体与教学计划的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公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国家,其投入来自各级财政预算中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办学主体为社会力量,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捐资以及学费等。
6.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学校是(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事业单位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的分类,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非企业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 )A.职责B.专业C.使命D.任务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8.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是( )A.学历学术能力B.教育教学能力C.认知分析能力D.外语应用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答案(最完整本)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答案(最完整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72f8776edb6f1aff001fa0.png)
2012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夏朝已经有了昏、墨、贼的罪名,《左传》引《夏书》言“己恶而掠美”为(D )1-13A.贼B.墨C.盗D.昏2.战国时期的“改法为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这项变革的诸侯国是(B )3-53A.齐国B.秦国C.晋国D.郑国3.秦朝以法家思想指导立法,其内容主要包括(A )4-56A.事皆决于法B.德主刑辅C.明刑弼教D.无为而治4.秦朝法律保护土地私有权,规定“盗徙封,赎耐。
可(何)为‘封’?封,即田千佰(阡陌)”。
意为禁止擅自移动田界的标志“封”,违犯者处以赎耐之刑。
这一规定出自(C )4-66A.《为吏之道》B.《封诊式》C.《法律答问》D.《工人程》5.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不直”罪的内容的是(B )4-73A.父母在别籍异财B.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C.臣民诽谤皇帝D.收藏违禁书籍6.秦汉时被告或其亲属若对判决不服,可以要求法官重审,这一制度称为(C )5-98A.读鞫B.理雪C.乞鞫D.辩告7.关于晋《泰始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6-110A.首创了“八议”制度B.共十二篇三十卷C.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制度D.由长孙无忌等制定8.魏晋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D )6-122A.察举B.辟举C.科举D.九品中正制9.曹魏明帝时期,为提高司法官专业素质与办案水平,于廷尉下设置的负责教授法律知识的官员称为(A )6-123A.律博士B.御史中丞C.大理寺卿D.廷尉10.中国古代法典中,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是(C )7-131A.《九章律》B.《傍章》C.《唐律疏议》D.《大明律》11.唐玄宗命宰相李林甫等人对以往的行政立法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结合唐朝实际状况,制定了(A )7-135 A.《唐六典》B.《开元格》C.《开元式》D.《开元律》12.受唐律的影响,颁行《国朝刑律》、《鸿德刑律》的国家是( D )7-142A.日本B.朝鲜C.高丽D.越南13.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在唐朝被称为(C )7-143A.笞刑B.杖刑C.徒刑D.流刑14.唐律中的“八议”是有关皇亲、朝廷高官等八种人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集议、由皇帝裁决,从而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
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卷题目及答案
![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卷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6fb9651e79b896802267a.png)
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卷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
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A]A.省人民政府B.省人大常委会C.省政协D.省高级人民法院2.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A.没收财物B.暂扣许可证和执照C.行政拘留D.开除公职3.甲乙就某一土地的使用权归属发生争议,行政机关对此争议进行确认,并作出裁决A归乙方使用,该裁决是A.权属纠纷裁决B.损害赔偿裁决C.行政纠纷裁决D.侵权纠纷裁决4.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其地位是BA.申请人B.相当于申请人C.被申请人D.相当于被申请人5.下列可以成为行政指导主体的是CA.国家检察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6.下列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是CA.查封B.冻结、划拨C.执行罚D.强制收购7.下列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CA.某市教育局建办公楼B.某市公安局起诉保洁公司违约C.某市规划局处罚保洁公司违章搭建D.某市工商局依双方签订的保洁合同奖励保洁公司D8.下列属于可撤销行政行为的条件的是DA.行政行为不可能实施B.行政行为有明显的违法情形C.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D.行政行为不适当9.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为属于B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D.效力未定行政行为10.《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C。
A.10日B.15日C.60日D.1年11.下列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DA.某市工商局为张某颁发营业执照B.某市公安局对王某进行警告处罚C.某市卫生局检查某医院的病历情况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年终考核的通知12.行政行为成立后,所有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必须遵守、服从,这是行政行为的DA.公定力B.执行力C.确定力D.拘束力13.下列属于行政补偿的主要方式是DA.道歉和金钱补偿B.生活保障和金钱补偿C.实物和金钱补偿D.实物补偿14.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和处理受害人单独提出的赔偿请求时,首先应办理的手续是AA.确认加害行为的职权性和违法性B.受害人提交申请书并提出赔偿请求C.赔偿请求人要证明自己与赔偿请求的关系D.受害人委托第三人提出赔偿申请15.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的理解,错误的是CA.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B.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C.是国家机关的所有行为D.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16.下列属于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BA.法律B.国际条约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17.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行政违法可分为BA.内部行政违法和外部行政违法B.行政主体的违法和行政相对人的违法C.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D.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18.下列不属于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是DA.程序公正的原则B.相对人参与的原则C.效率原则D.比例原则19.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A.省发展改革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县人民检察院D.市人民代表大会20.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变更判决的情形是AA.行政处罚显失公正B.主要证据不足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D.违反法定程序21.下列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DA.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B.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C.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22.某省政府很据国务院的授权,决定由城市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数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成人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试卷及答案解释
![成人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试卷及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61cd0350e2524de4187e5d.png)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制史试卷(课程代码00223)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古代“士”“士师”“司寇”等司法官的名称来源于A.神职 B.军职C.文职 D.部落首领2.根据现有的资料,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是A.《甘誓》 B.《政典》C.《官刑》 D.《禹刑》3.下列刑罚中,属于商朝酷刑的是A.杖刑 B.徒刑C.炮烙 D.笞刑4.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限制条件是A.义绝 B.姨表不婚C.寡妇再婚 D.同姓不婚5.中国历史上明确主张“轻罪重刑”的学派是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6.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典是A.《法经》 B.《竹刑》C.《仆区法》 D.《茆门法》7.秦朝用以规范治狱、讯狱和公文程式方面的法律文件是A.《日书》 B.《语书》C.《效律》 D.《封诊式》8.秦朝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是A.身高 B.年龄 C.相貌 D.精神状况9.汉朝初年改革刑制、废除肉刑的皇帝是A.汉惠帝 B.汉高祖C.汉武帝 D.汉文帝10.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嫡长子继承原则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C.汉朝 D.唐朝11.秦汉时期皇帝之下设置的中央审判机关是A.廷尉 B.刑部C.御史台 D.丞相府12.作为一种审判监督方式,录囚制度始于A.西周 B.西汉C.南北朝 D.五代十国13.南北朝以后,享有死刑复核最终决定权的是A.刑部 B.皇帝C.御史台 D.大理寺14.对唐律影响巨大,直接成为制定《武德律》蓝本的法典是A.《大业律》 B.《九章律》C.《泰始律》 D.《开皇律》15.唐律中规定惩处官吏职务方面犯罪的篇目是A.《卫禁律》 B.《擅兴律》C.《职制律》 D.《名例律》16.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增加了A.疏议 B.编敕C.条法事类 D.问刑条例17.元朝由地方官员自行编辑的法律汇编是A.《元典章》 B.《至正条格》C.《至元新格》 D.《大元通制》18.中国古代民商事及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9.与唐律相比,《大明律》在体例方面的变化是A.律例合编 B.律敕合编C.篇目由7篇增加为l2篇 D.以名例和朝廷六部命名篇名20.明朝将犯人发至边远地区充当军户的刑罚是A.发遣 B.流刑C.充军 D.刺配21.就性质而言,清朝的会典属于A.刑事法律 B.民事法律C.行政法规 D.经济法规22.为了强化和统一监察制度,清朝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归并入 A.刑部 B.都察院C.御史台 D.军机处23.下列选项中,属于太平天国法制指导思想特色所在的是A.宗教思想 B.民族主义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24.晚清时期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修订法律大臣是A.沈家本 B.劳乃宣C.张之洞 D.洪仁矸25.晚清时期,最早在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C.法国 D.德国26.“五权宪法”对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提出这一宪政思想的是A.孙中山 B.蒋介石C.宋教仁 D.胡汉民27.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审判机构,平政院创建于A.晚清时期 B.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耘 D.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8.在审级上,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是A.四级三审制 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制 D.三级二审制29.明确实行公平合理的累进税制,调节各阶层人民经济负担的法律文件是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30.制定《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A.抗日民主政权 B.工农民主政权C.中华人民共和国 D.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https://img.taocdn.com/s3/m/877ed9715acfa1c7aa00cc3a.png)
《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23)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 B.商∙ C.周∙ D.秦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 ∙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 A.《法律答问》∙ B.《大杜律》∙ C.《小杜律》∙ D.《张杜律》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1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 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 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 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1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元典章》1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 A.“谋叛”罪名∙ B.“奸党”罪名∙ C.“盗贼窝主”罪名∙ D.“谋反”罪名1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 A.《武德令》∙ B.《开皇令》∙ C.《大明令》∙ D.《大清令》2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 A.谋反∙ B.谋叛∙ C.谋大逆∙ D.内乱2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 ∙ A.律∙ B.例∙ C.会典∙ D.诰2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 A.笞、杖、死刑∙ B.廷杖、死刑∙ C.发遣、充军、死刑∙ D.枷、杖、死刑2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 A.1908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11年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2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 ∙ A.宋教仁∙ B.孙润宇∙ C.雷奋∙ D.马君武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 A.《暂行新刑律》∙ B.《暂行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 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行政法2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 A.1927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2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会3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 ∙ A.人民法院∙ B.人民法庭∙ C.农民法庭∙ D.农民代表大会31、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诸种学说中,较为流行的是()∙ A.黄帝说∙ B.尧舜说∙ C.夏代说∙ D.商代说32、西周穆王时期,命吕侯重修刑书,史称()∙ A.《吕刑》∙ B.《九刑》∙ C.《汤刑》∙ D.《禹刑》33、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讼必交诉讼费()∙ A.束矢∙ B.肺石∙ C.路鼓∙ D.钧金34、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 A.子产∙ B.赵鞅∙ C.邓析∙ D.范武子35、《法经》的篇目有()∙ A.4篇∙ B.5篇∙ C.6篇∙ D.7篇36、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是()∙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李斯37、秦时,乡间负责调处民间纠纷的是()∙ A.三老∙ B.有秩∙ C.啬夫∙ D.游徼38、作为一项立法原则,“法令由一统”确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39、汉朝关于朝觐等礼仪方面的法律规定见于()∙ A.《九章律》∙ B.《朝律》∙ C.“约法三章”∙ D.《傍章》40、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始建于()∙ A.汉朝∙ B.魏晋时期∙ C.北魏∙ D.北齐41、首次规定“刑名”律,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 A.《法经》∙ B.《九章律》∙ C.《新律》∙ D.《晋律》4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行政法典是()∙ A.《周礼》∙ B.《唐六典》∙ C.《大明会典》∙ D.《大清会典》43、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 A.法律答问∙ B.律疏∙ C.律注∙ D.集解44、在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对化外人相犯适用法律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宋律45、北宋前期设立于禁中的特别审判机构称为()∙ A.大宗正府∙ B.大理寺∙ C.廷尉∙ D.审刑院46、宋代的条法事类是一种()∙ A.法律解释∙ B.特别法∙ C.法律汇编∙ D.行政法47、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是宋慈撰写的()∙ A.《元典章》∙ B.《洗冤集录》∙ C.《封诊式》∙ D.《法律答问》48、廷杖盛行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49、由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刑事单行法规、判例和训导的汇编是()∙ A.《元典章》∙ B.《大明律》∙ C.《大明会典》∙ D.《大诰》50、清朝法律明确规定,不动产典当回赎年限为()∙ A.七年∙ B.八年∙ C.九年∙ D.十年5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确立于()∙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52、清末改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为()∙ A.大理院∙ B.廷尉∙ C.法部∙ D.审刑院53、清末所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其渊源是()∙ A.日本帝国宪法∙ B.德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法国宪法54、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商法典是在()∙ A.清朝末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55、中国近代“审检合署”的做法开创于()∙ A.革命根据地时期∙ B.清末∙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北洋政府时期5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57、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A.二级两审终审制∙ B.三级三审终审制∙ C.四级三审终审制∙ D.四级四审终审制58、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新刑种是()∙ A.拘役∙ B.管制∙ C.罚金∙ D.徒刑59、《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60、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 A.象刑∙ B.赎刑∙ C.鞭刑∙ D.流刑61、商朝初期的立法有()∙ A.《吕刑》∙ B.《禹刑》∙ C.《政典》∙ D.《汤刑》62、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 B.杀∙ C.鞭刑∙ D.徒刑63、西周法律规定,民事诉讼须向官府交纳()∙ A.束矢∙ B.钧金∙ C.路鼓∙ D.肺石64、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 B.小司寇∙ C.大司寇∙ D.士师65、上古时期拥有土地最高处分权的是()∙ A.国王∙ B.诸侯∙ C.卿大夫∙ D.士66、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 A.赵鞅∙ B.赵盾∙ C.荀寅∙ D.子产67、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的立法原则有()∙ A.约法省刑∙ B.礼法结合∙ C.独尊儒术∙ D.法令由一统68、中国古代将以非法手段获得钱财的犯罪称为()∙ A.五刑∙ B.六赃∙ C.七杀∙ D.十恶69、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的是()∙ A.西周时期∙ B.秦朝∙ C.汉朝∙ D.唐朝70、秦朝时,乡一级负责调处民间纠纷的官吏是()∙ A.三老∙ B.啬夫∙ C.有秩∙ D.里典71、中国古代最早实行盐、铁、酒专卖的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72、北齐时将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为()∙ A.尚书台∙ B.御史∙ C.司寇∙ D.大理寺73、唐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门荫∙ B.征召∙ C.科举∙ D.察举74、唐朝法律规定,凡拾得遗失物后,要()∙ A.上交官府∙ B.归还原主∙ C.自行占有∙ D.任意处分75、在财产继承方面,唐朝法律沿袭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诸子均分∙ C.宗祧继承∙ D.封爵继承76、正式将凌迟刑确定为法定刑的是()∙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77、《暂行新刑律》正式公布于()∙ A.清末∙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7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 A.《大清民律草案》∙ B.《中华民国民法》∙ C.《商人通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9、清末诉讼审判制度在审级上实行()∙ A.三级二审终审制∙ B.三级三审终审制∙ C.四级二审终审制∙ D.四级三审终审制80、清末第一次正式肯定了律师活动合法性的法律是()∙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B.《法院编制法》∙ 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D.《大理院审判编制法》8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破产法公布于()∙ A.明朝∙ B.清末∙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北洋政府时期82、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是()∙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3、《中华民国约法》俗称()∙ A.“贿选宪法”∙ B.“袁记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重大信条十九条》84、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法律审”的为()∙ A.第一审∙ B.第二审∙ C.第三审∙ D.第四审85、南京国民政府使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纲领》∙ D.《中华民国宪法》86、27.根据社会防卫理论最早在刑法中增加“保安处分”的是()∙ A.《大清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 D.《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8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88、革命根据地时期,在《婚姻法》中首次提出“男女平等”原则的是()∙ A.《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 B.《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D.《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89、“管制刑”创立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D.新中国建立后90、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明律》∙ B.《大诰》∙ C.《大清律例》∙ D.《大清刑律》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 )∙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 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2、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 )∙ A.赵盾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 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 D.邓析作“竹刑”∙ E.赵鞅、荀寅“铸刑鼎3、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得相首匿∙ 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 E.准五服以制罪4、太平天国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为最高裁判者外,还有( )∙ A.各王∙ B.侯∙ C.丞相∙ D.检点∙ E.推官5、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出租人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 A.契约期满∙ 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 C.承租人转佃土地给他人,从中取利∙ D.承租人在减租后,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 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6、春秋时期,晋国的立法活动包括()∙ A.“被庐之法”∙ B.“赵盾之法”∙ C.“范武子之法”∙ D.“茅门之法”∙ E.赵鞅铸刑鼎,公布“赵盾之法”7、唐朝审理刑事案件有严格的要求,其要点包括()∙ A.司法官员必须在诉状所列罪行范围内审判∙ B.按照“据众证定罪”原则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C.严格依据法条判罪∙ D.严格审限∙ E.法官回避8、元朝中央司法机关的变更如下()∙ A.取消刑部,设立大理寺∙ B.取消大理寺,建立大宗正府∙ C.加重刑部权力∙ D.设立审判院∙ E.由宣政院兼管宗教审判事务9、清朝法律关于契约规定的特点是()∙ A.在契约上需注明“典”或“卖”∙ B.典当契约可以免纳契税∙ C.典当契约必须缴纳契税∙ D.买卖契约必须缴纳契税∙ E.明确不动产典当回赎年限10、革命根据地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A.自愿原则∙ B.遵守法律原则∙ C.兼顾良俗原则∙ D.保护当事人诉权原则∙ E.强制原则11、西周时期的审理方法“五听”包括()∙ A.辞听∙ B.色听∙ C.气听∙ D.耳听∙ E.目听12、春秋末期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有()∙ A.齐国∙ B.楚国∙ C.晋国∙ D.鲁国∙ E.郑国1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十恶”的罪名有()∙ A.谋反∙ B.谋叛∙ C.泄密∙ D.奸党∙ E.大不敬14、近年以来,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秘鲁∙ E.印度15、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改革措施有()∙ A.禁止刑讯∙ B.春秋决狱∙ C.审判公开∙ D.陪审制∙ E.列刑五复奏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六礼2、封守(秦律)3、大宗正府4、“天坛宪草”5、“五四指示”6、义绝7、务限法8、《大清报律》9、质剂10、八议11、廷杖12、充军13、平政院第四大题:简答题1、简述夏朝法律关于“昏、墨、贼”三种犯罪的规定。
《中国法制史》自考真题2014-2011
![《中国法制史》自考真题2014-2011](https://img.taocdn.com/s3/m/1fc641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5.png)
《中国法制史》自考真题2014-2011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夏朝时,地方司法官称为DA.大理B.司寇C.蒙士D.士2.设有“炮烙之法”的是BA.夏朝B.商朝C.西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3.“群饮”罪最早见于BA.商朝B.西周时期C.东周时期D.秦朝4.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bA.天命天罚B.轻罪重罚C.明德慎罚D.约法省刑5.春秋时期,楚国有关进入宫廷的禁止事项方面的法规是AA.《茆门法》B.《仆区法》C.《七法》D.《大府之宪》6.中国古代的成文法最早公布于BA.夏商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秦律规定,司法官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构成BA.“失刑”罪B.“不直”罪C.“纵囚”罪D.“匿户”罪8.秦朝将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程序、原则及公文程式方面的法律形式称为CA.律B.诏C.式D.廷行事9.西汉武帝时期,提倡“春秋决狱”断狱方式的是AA.董仲舒B.萧何C.张汤D.张释之10.汉朝总揽全国监察工作的最高机关是CA.廷尉B.都察院C.御史台D.大理寺11.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机构“律博士”最早设立于A.秦朝B.汉朝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12.以死、流、徒、鞭、杖为主的新刑罚体系初具雏形是在A.两汉时期B.三国时期C.北朝时期D.南朝时期13.宫刑最终废除于CA.北魏B.北齐C.北周D.隋朝14.唐律所谓“六赃”之中的“坐赃”是指AA.非因职权之便而非法收受财物B.用暴力非法获取公私财物C.收受所管辖人员的财物D.收受财物并作出违法裁判15.唐律将“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论的制度称为AA.保辜B.理雪C.务限D.录囚16.五代十国时期所制定的最重要、最完备的法典是DA.《大中刑律统类》B.《天福杂敕》C.《长兴敕条》D.《大周刑统》17.中国古代法典中最早将“诉讼”独立成篇的是C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8.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是A.《升元格》B.《市舶条法》C.“市易法”D.“均输法”19.明朝将依皇帝旨意在朝廷上杖责官员的法外刑罚称为A.廷杖B.折杖C.笞杖D.枷号20.明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BA.大理寺B.刑部C.大理院D.都察院21.清朝专门管理蒙古与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最高国家机关是A.都察院B.大理院C.审刑院D.理藩院22.清朝将秋审后罪行属实但情有可原,且可直接减等发落的情况,称为A.情实B.缓决C.可矜D.留养承嗣23.太平天国法律规定,贩卖、吸食鸦片者,一经查出就处以A.斩首示众B.流放C.笞杖D.徒刑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大清律例》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据法颁布于A.清末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是受A.日本宪法的影响B.德国宪法的影响C.英国宪法的影响D.美国宪法的影响27.在北洋政府的刑事特别法中,最为重要的是A.《惩治盗匪法》B.《徒刑改遣条例》C.《官吏犯赃条例》D.《陆军刑事条例》28.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部正式宪法颁布于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29.革命根据地时期,最早规定实行民族平等并建立区、乡民族自治政府的根本法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30.人民民主政权制定专门保障人权的法律始于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新中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e91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e.png)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左传》引《夏书》说:“昏、墨、贼,杀”。
这里的“墨”是指(B)A、杀人不忌B、贪以败官C、谋危社稷D、己恶掠美2、周礼中的“吉礼”是指(C)A、军队之礼B、丧葬之礼C、祭祀之礼D、宾客之礼3、下列关于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A、案件审理采用五听方法B、诉讼当事人无须缴纳诉讼费用C、死刑一般在秋冬季节公开执行D、审理案件要求诉讼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4、《法经》六篇中,相当于后世法典中《名例律》的篇目是(A)A、《具法》B、《杂法》C、《贼法》D、《捕法》5、秦律规定:“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
”这里的“廷行事”是指(D)A、制定法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司法成例6、秦朝刑罚中,“髡刑”的性质是(C)A、肉刑B、财产刑C、耻辱刑D、劳役刑7、主张“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的汉朝思想家是(D)A、郑玄B、贾谊C、马融D、董仲舒8、汉景帝时期颁布《左官律》的主旨是(C)A、整顿国家吏治B、维护社会治安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宗法制度9、由律学家张斐和杜预进行解释的中国古代律典是(A)A、《泰始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北魏律》10、曹魏《新律》首创的法律制度是(B)A、官当B、八议C、重罪十条D、准五服以制罪11、依照唐律中“十恶”的规定,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属于(C)A、不孝B、不义C、恶逆D、大不敬12、唐朝的最高审判机关是(D)A、刑部B、御史台C、大司寇D、大理寺13、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玄武门外发生一起殴斗案件,一名高丽人致一名日本人重伤。
根据唐律,处理此案应适用的法律是(A)A、唐律B、日本法律C、高丽法律D、受害人选择适用的法律14、下列关于《宋刑统》的表述,正确的是(A)A、内容上基本沿袭《唐律疏议》B、篇目上由12篇缩减为7篇,偏下设门C、增设折杖法,以杖刑代替笞、杖、徒、流、死五刑D、由于编敕和编例地位的提高,至南宋后期《宋刑统》已被废弃15、宋代著名的判词汇编是(D)A、《折狱龟鉴》B、《龙筋凤髓判》C、《庆元条法事类》D、《名公书判清明集》16、下列选项中,金王朝颁布的法典是(A)A、《泰和律》B、《至元新格》C、《咸雍重修条制》D、《天盛改旧新定律令》17、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宗教管理和宗教审判的最高机关是(B)A、理藩院B、宣政院C、大鸿胪D、达鲁花赤18、最早专设“奸党罪”的中国古代律典是(B)A、《宋刑统》B、《大明律》C、《大清律例》D、《大元通制》19、明朝负责“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的机构是(C)A、六部B、东厂C、内阁D、锦衣卫20、在身份继承上确立“独子兼祧”制度的朝代是(D)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1、清朝创设的将罪犯发配置边疆地区,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是(C)A、流刑B、廷杖C、发遣D、刺配22、清末新政中设立的向国会过渡的权力机关是(A)A、资政院B、大理院C、谘议局D、修订法律馆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A)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4、下列选项中,明确规定采用责任内阁制共和政体的宪法性文件是(C)A、《中华民国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25、在清末修律的“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A、劳乃宣B、康有为C、张之洞D、沈家本26、北洋政府实行的司法审级制度是(A)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制D、三级二审制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商法颁布于(D)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8、根据《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训政期间代表国民行使中央统治权的机构是(D)A、立法院B、行政院C、国民政府主席D、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29、规定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是(C)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0、马锡五审判方式确立于(A)A、抗日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4年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资料
![2014年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432007964bcf84b9d57b2b.png)
一、单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 ). A. 尧B.禹 C. 启 D. 周公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 )。
A. 夏朝 B.商朝C. 西周D.举朝3. 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 ). A. 赵鞅B.叔向C. 郑驷颛D. 子产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 )。
A.仆区法 B. 法经 C. 秦律 D. 盗法5.菜朝一种以极竭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 ). A. 定永 B. 醢 C. 皋酋 D. 具五刑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 )。
A.《九章律》B.魏律 C. 察律D.唐律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 ).A.秋申 B. 大审 C. 热审D.朝审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 ). A. 君上大权 B.国会 C. 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 ). A 德国人B. 俄罗斯人 C. 英国人D.日本人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C ).A.刑部 B. 大理寺 C. 法部D.大理院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D )”。
A.昏B、杀C.墨D.贼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 )。
A、周公B、吕侯C.李悝D.邓析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B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 A )。
A、取息过率B、券书C、文券D.散估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 B )。
A、一等B、二等C.三等D,四等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 )。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 )。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7b138eefdc8d376ee3295.png)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144号)”得知,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真题9月22日上午8时公布。
司法部在9月22日上午8时向社会公布考试试题,在9月25日晚20时公布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凡对试题参考答案有异议的,可以在9月25日晚20时至9月29日24时登录司法部网站,在“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异议专区”提出意见并说明理由。
广大考生可登陆中华考试网,中华考试网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真题答案!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本页内容如与考试试卷有出入的,以考试试卷为准;本页试题的题序或选项顺序与考生使用的试卷不同的,以试题选项内容为准。
点击查看>>>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真题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2.A.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B.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C.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D.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3.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4.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C.“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5.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
自考2014年4月宪法学试题及答案汇总5页
![自考2014年4月宪法学试题及答案汇总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23e32d4028915f814dc20c.png)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宪法学试题1.世界宪法开展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英国《自由大宪章》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791年宪法D.俄1918年宪法2.以下有关宪法判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宪法判例是宪法惯例的一种B.宪法判例只存在于普通法系国家C.宪法判例的形成不以普通法院的宪法解释权为条件D.宪法判例是一种不成文的政治行为规,没有法律文书的表现形式3.在我国,通过和公布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总理4.在成文宪法国家里,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宪法解释B.宪法性法律C.宪法惯例D.宪法典5.以下各人民政府中,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A.市人民政府B.市区人民政府C.市人民政府D.市静海县静海镇人民政府6.以下有关宪法序言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没有宪法序言B.宪法序言是宪文容的一局部C.宪法序言是宪法的组成局部D.宪法序言的容没有法律效力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由此说明,我国的宪法解释体制属于A.立法机关解释体制B.普通法院解释体制.C.特设机关解释体制 D.公民团体解释体制8.2012年6月,我国在省设立了三沙市。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该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须经A.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B.国务院批准C.省人大常委会批准D.省人民政府批准9.宪法关系的核心畴是A.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公民的关系C.国家与社会团体的关系D.国家与企事业组织的关系10.资本主义宪法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1.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B.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院长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2.某县人大代表选举中,某选区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
2014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详解[精选五篇]
![2014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详解[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2ea9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5.png)
2014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详解[精选五篇]第一篇:2014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详解试卷四提示:本试卷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
请按题序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书写答案,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本题20分)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材料二:2014年1月7日,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
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新华社北京2014年1月8日电)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你对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的理解。
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2014年10月00223中国法制史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00223中国法制史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85ba60c22590103029d4b.png)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制史试卷(课程代码00223)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
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旧五刑的是A.赎刑 B.墨刑 C.徒刑 D.遣刑2.商朝的审判制度可以概括为A.神判 B.五听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3.西周时将故意犯罪称为A.非眚 B.眚 C.非终 D.惟终4.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程序是A.一夫一妻制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C.同姓不婚 D.六礼5.春秋时期作《竹刑》的是A.子产 B.邓析 C.驷款 D.叔向6.《杂律》篇目最早出现于A.《法经》 B.《九章律》 C.《傍章》 D.《开皇律》7.下列云梦秦简的篇目中,涉及到法律内容的是A.《工人程》 B.《日书》 C.《为吏之道》 D.《封诊式》8.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用于规范市场贸易法律规范的是A.《关市律》 B.《置吏律》 C.《田律》 D.《除吏律》9.汉朝经过一定立法程序修订后颁布的基本法律形式称为A.律 B.格 C.式 D.例10.西汉提倡“春秋决狱”的是A.张汤B.杜预 C.董仲舒 D.张斐11.“准五服以制罪”始见于A.《新律》 B.《北齐律》 C.《北魏律》 D.《泰始律》12.古代直诉制度形成于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13.隋朝制定的第二部法律是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14.唐律规定属于“不孝”罪的行为有A.谋杀祖父母 B.谋毁宗庙C.别籍异财 D.亲属之间相互侵害15.宋朝法律规定,父母至少一方健在时收养的儿子称为A.嫡长子 B.庶子 C.立继子 D.命继子16.对《宋刑统》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大中刑律统类》 B.《大周刑统》C.《开成格》 D.《天福杂敕》17.标志着元朝建国以来法典编纂基本完成的是A.《元典章》 B.《至元新格》 C.《大扎撒》 D.《大元通制》18.元朝将全体国民分为四等,第二等是A.南人 B.汉人 C.色目人 D.蒙古人19.中国法制史上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古代令典是A.晋令 B.唐令 C.魏令 D.《大明令》20.中国历史上最早废除宰相制度的王朝是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1.清朝中央政府各部门就本部门行政事务进行编制,交由皇帝批准生效的单行法规称为A.则例 B.律例 C.格式 D.科比22.明清时期官员私人聘请的行政、司法事务顾问称为A·书吏 B.幕友 C.胥吏 D.僚属23·太平天国时期,由洪仁歼提议制定的一部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革命纲领称为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 D.《太平条规》24.晚清的《法院编制法》废除了清初的三法司制度,规定实行A·四级三审制 B.四级两审制 C.三级三审制 D.三级两审制25.清末所颁布的《十九信条》规定,实行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制 D.共和制26.南京临时政府所制定的保障民权方面的法令有A.《禁止买卖人口文》B.《慎重农事令》C.《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 D.《金库则例》27.《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机构是A.立法院 B.参议院C.约法会议 D.国会、28.《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颁行于A.清末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9.损害中国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收回于A.晚清 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0.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府法律规定,雇佣劳动者每日劳动时间不得超过A.6小时 B.8小时C.10小时 D.12小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自考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解释
![全国自考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2035689f705cc175427094d.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制史试卷(课程代码00223)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法经》 B.《九章律》C.《仆区法》 D.《茆门法》2.周礼中的“凶礼”是指A.祭祀之礼 B.冠婚之礼C.丧葬之礼 D.宾客之礼3.下列关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轻罪重刑 B.事皆决于法C. 法令由一统 D.明德慎罚4.秦律将犯罪分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前者从重处罚,后者从轻处罚。
故意犯罪在秦律中称为A.管 B.非眚C.端 D.不端5.曹魏时期增设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培养司法人才的机构,称为A.大理寺 B.廷尉C.律博士 D.大司寇6. 唐朝将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统称为A.律 B. 令C.式 D.格7.依照唐律规定,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是“十恶”之一,其罪名为A.谋反 B.大不敬C.不义 D.谋叛8.中国历史上最早将《具律》改为《刑名》,列于篇首的律典是A.《魏律》 B.《北齐律》C.《晋律》 D.《大律》9.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注释水平明显提高,律学家张斐对《晋律》中的二十个法律概念进行了解释,其中对“不敬”罪的解释是A.亏礼废节 B.逆节绝理C.违忠欺上 D.陵上僭贵10.中国古代律典中最早规定“十恶”的朝代是A.汉朝 B.北齐C.唐朝 D.隋朝11.唐朝的中央监察机关是A.御史台 B.都察院C. 六科 D.尚书省12.五代的统治者为了制止监狱管理中的黑暗与腐败现象,改善监狱环境与条件,设立了专门机构,称为A.病因院 B.审刑院C.慈济院 D.囹圈13.宋朝为发展海外贸易,实现“通货贿,以获厚利”“懋商贾,以助国用”,制订了专门的法规,称为A.《江南格令条》 B.《市舶条法》C.《庆元条法事类》 D.《淳祜条法事类》14.为提高审判质量,宋朝实行“窜”与“判”分离的制度,该制度称为A.理雪 B.鞫谳分司C.翻异别推 D.务限制15.辽朝根据契丹族习惯法汇编而成的最早的基本法律是A.《重熙条制》 B. 《决狱法》C.《成雍重修条制》 D.《天盛改旧新定律令》16.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所辖国民分为四等,其中“汉人”为A.第一等人 B.第二等人C.第三等人 D.第四等人17.《元史·刑法志》载:“诸老废笃疾,事须争诉,止令同居亲属深知本末者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