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3年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2023年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2023年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家庭暴力情况。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被调查者,调查对象包括受害者、加害者以及证人。

调查内容涵盖了家庭暴力的类型、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调查结果:一、家庭暴力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经济控制等。

其中,身体暴力居多,占比达到60%;心理暴力和经济控制分别占比30%和10%。

二、家庭暴力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庭暴力发生的频率较高,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曾经遭受过一年内超过五次的家庭暴力。

此外,调查还发现,近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表示遭受家庭暴力的频率在年内超过十次以上。

三、家庭暴力原因在调查对象中,有超过70%的人认为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沟通困难,以及情绪管理能力不强等。

此外,经济压力、婚姻不幸福、心理疾病等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四、家庭暴力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害者表示曾经遭受家庭暴力后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此外,近半数的受害者表示他们在社交圈子中受到了排斥和孤立,对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家庭暴力应对措施为了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和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我们建议以下措施的实施:1. 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度。

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普及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并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2. 完善法律法规,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对家庭暴力行为加强处罚力度,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措施,为受害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的认知。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1关键词:中学生零花钱问卷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

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

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

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

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

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家庭暴力现状的--报告3篇

家庭暴力现状的--报告3篇

家庭暴力现状的**报告3篇家庭暴力现状的报告1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情绪)、性暴力行为。

其特征是一方动用武力和来另一方。

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

20xx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家庭暴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我区家庭暴力现状xxx区妇联于20xx年7月在各社区中开展了婚姻家庭情况,共发放了《婚姻家庭情况问卷》×××份,回收×××份,回收率为××4。

同时,还召开了两个由社区妇联,调解员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区;翻阅了20xx年来辖区妇女婚姻家庭档案。

下面就情况对家庭暴力作一粗浅的归纳和分析,现状如下:20xx 年来我区有婚姻家庭案件×××件次,其中出现明显家庭暴力的×××件次,占××3。

家庭暴力分为二大类:一类为肉体上的暴力,一类为精神上的暴力。

今年上半年区办理的×××个离婚案件中,基本上都曾有男方动手打女方的事情发生,因认定家庭暴力需要证据,又大都不构成伤害罪,但能归类于软暴力。

今年1x7月各社区处理调解的家庭暴力案件虽较少,但暴力行为严重,影响较大。

如中山社区的缪女士其丈夫有第三者后经常打她,多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受尽折磨已近20年,终于在今年8月初判决离婚。

仓水社区一位50来岁的妇女多年来经常被丈夫毒打,社区工和110也多次介入调解,但男的总是老一套。

写保证书——和好——打妻子,反复无常。

社区工也听到一些住户反映左邻右舍中有夫妻打架,摔东西及女声哭泣等情况,但在家庭事是私人事概念的影响下,一般邻居不前去劝阻,当事人也不愿向社区求助或向邻居诉说。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篇1一、家庭暴力的现状家庭暴力现象依然是造成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从我们接待的妇女信访案件来看,家庭暴力一直是造成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20xx年以来,县妇联每年都要接待3-5件的家庭暴力引起的信访案件,约占上访案件总量的20%左右。

由于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事人往往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所以即便是出现家庭暴力也往往选择掩盖,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导致很多家暴案件反馈不上来。

从妇联掌握的情况看,受害方都是女性。

二、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1、不良的社会观念。

尽管宪法、法律都有男女平等的规定,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

“重男轻女”的观念以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还是存在的,就依仗男性身强体壮的优势,强迫女方服从自己。

他们并不认为“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只把它当作是“家务事”。

这种观念在农村或是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中尤其有市场,而有些妇女在封建思想影响下,也将自己完全依附于丈夫,失去了独立人格,一旦被丈夫殴打,认为家庭丑事,不便声张,委曲求全,这样更纵容了丈夫的施暴行为。

2、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经济模式。

很多家庭中男方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妇女经济收入相对较少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庭内事务较多,没有更多创收的精力和途径,导致很多女性在家庭经济中依附于男性,处于弱势地位。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理想的婚姻家庭中,表现为男强女弱。

女方希望找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男性,而自己甘愿默默奉献于家庭。

一些男性由于有了妻子的'支持,抓住某些机遇而迅速致富,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所谓的“优越感”得到充分体现,于是要求妻子绝对服从其意志,否则就恶语伤人,大打出手。

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

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

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1-背景介绍1-1 问题描述在调查范围内,家庭暴力问题普遍存在。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心理或性上的虐待或威胁行为。

1-2 调查目的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政策制定和干预措施的参考。

2-调查方法2-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2-2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受暴力行为影响的家庭成员、专业人士和社区居民等。

3-调查结果3-1 家庭暴力的形式在调查中,家庭暴力主要表现为身体暴力、心理暴力和性别歧视。

其中,身体暴力包括打骂、殴打、抛弃等。

心理暴力包括言语威胁、羞辱、监视等。

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上。

3-2 家庭暴力的原因调查发现,家庭暴力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家庭矛盾和冲突、经济压力、酗酒和药物滥用、心理压力等。

3-3 家庭暴力的影响家庭暴力给受暴力行为影响的家庭成员带来身心健康问题,包括身体伤害、焦虑、抑郁等。

此外,家庭暴力也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4-调查结论本调查报告认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社会支持和辅导服务、加强家庭教育等。

附件: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案例分析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居民权益保护法:指对居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和惩罚措施。

2-家庭矛盾调解委员会:指由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调解和解决家庭矛盾和争议。

3-社会支持服务中心:指提供社会支持和援助的机构,旨在帮助受暴力影响的家庭成员解决问题。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暴力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通过对家庭暴力现象的调研,分析了其成因、特点以及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并提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以身体、心理或经济手段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恐惧的行为。

由于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暴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和健康,也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二、调研目的调研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特点以及受害者情况,以此为基础指导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措施。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1000名家庭成员,包括受害者和加害者。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暴力的类型、发生频率、影响程度等方面。

四、调研结果1.家庭暴力类型调研结果显示,家庭暴力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和经济暴力。

其中,身体暴力占比最高,约65%,心理暴力次之,约占30%,经济暴力的比例最低,约占5%。

2.家庭暴力的成因家庭暴力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谐、争吵竞争等问题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2)个人因素:加害者可能具有情绪不稳定、暴力倾向,或受到成长环境影响等因素。

(3)社会因素:家庭暴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的家庭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有一定关系。

3.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调研结果表明,受害者普遍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五、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宣传教育开展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普及家庭暴力的危害,增强大众的法律意识,提醒家庭成员遇到家庭暴力问题时应该及时寻求帮助。

2.法律制裁加强家庭暴力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加害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3.心理支持4.经济帮助在经济方面给予受害者相应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困难,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虐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家庭生活中实施的身体、心理、性等方面的侵害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和防治措施,我们开展了此次家暴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庭成员进行匿名调查,了解家庭暴力的发生频率、形式、原因等。

2. 深度访谈:对部分受家暴影响的受害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心理创伤、求助经历等。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家暴防治政策、研究成果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家庭暴力发生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市家庭暴力发生频率较高,约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

其中,身体暴力发生率为20%,心理暴力发生率为50%,性暴力发生率为10%。

2. 家庭暴力形式家庭暴力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身体暴力:如殴打、捆绑、禁闭等。

(2)心理暴力:如侮辱、谩骂、威胁、恐吓等。

(3)性暴力:如性侵犯、性骚扰等。

3. 家庭暴力原因(1)家庭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失业、疾病等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引发家庭暴力。

(2)文化观念:传统观念、性别歧视等导致家庭暴力现象难以根除。

(3)个人心理素质: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受害者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家庭暴力恶性循环。

(4)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家庭暴力受害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敢寻求法律援助。

4. 受害者心理创伤及求助经历调查发现,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受害者普遍存在心理创伤,如抑郁、焦虑、恐惧等。

在求助经历方面,约60%的受害者选择向亲朋好友倾诉,20%的受害者选择向相关部门求助,10%的受害者选择自行解决问题,10%的受害者选择沉默。

四、防治措施及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暴力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加强心理干预: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

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

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引言: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温床,应该是温暖和谐的地方。

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家庭暴力是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发现,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行动。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受暴力影响的人群特征。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暴力经历、暴力类型和心理影响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1. 家庭暴力的普遍性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家庭暴力。

这个数字令人震惊,说明家庭暴力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2. 暴力类型和受害者特征调查发现,身体暴力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据了调查对象中暴力经历的80%以上。

心理暴力和经济控制也是常见的暴力形式。

另外,女性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家庭暴力影响的群体。

3. 暴力原因和心理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家庭压力、经济困难、个性冲突等。

受暴力影响的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倾向。

三、解决家庭暴力的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法律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施暴者的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为受暴力影响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2. 加强教育宣传教育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本途径。

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和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警惕性。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和谐家庭关系的意识。

3. 建立支持机构建立家庭暴力的支持机构,为受暴力影响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庇护等服务。

这些机构应该与社区、医院和警察等部门紧密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体系。

结论: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法律保护、教育宣传和建立支持机构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受暴力影响的人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护。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家庭暴力是指家庭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或性方面的虐待行为。

它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严重伤害,也对整个家庭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家庭暴力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对象:我们的调研对象是100名年龄在18岁以上且已婚或有家庭的男女。

我们选择了不同背景、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人群,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中包括了与家庭暴力相关的问题,如是否经历过家庭暴力、暴力类型、暴力发生的原因等。

调研结果: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受访者表示曾经经历过家庭暴力。

其中,身体暴力和言语暴力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受访者中有30%表示曾被伴侣殴打过,同时也有22%的人表示曾受到过辱骂和威胁。

在受访者中,女性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其中,58%的女性受访者曾经历过家庭暴力,而男性受访者中只有37%表示曾经历过。

调研还发现,家庭暴力往往与经济困难、教育程度低和家庭冲突有关。

有4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困难是引发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有4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程度低会增加家庭暴力的发生概率,而有3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冲突是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

调研报告分析:家庭暴力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对家庭暴力的认知。

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给受害者,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

总结:我们的调研显示,家庭暴力在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给个体和整个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防止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和谐社会。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家庭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单位之一,承载着培养下一代和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职责。

然而,近年来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据调查,家庭暴力严重影响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损害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亟待进行深入了解和有效干预。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取了广泛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经济状况的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和心理专家等。

【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相应的问卷,广泛收集调查对象的观点和经验,了解他们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态度和经历。

2.深度访谈: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个别或小组的深度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真实的信息。

【调研结果】1.家庭暴力现象广泛存在: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家庭暴力是现实中的常见问题,跨越社会阶层和地域限制。

2.暴力行为多样化:不仅体现为身体暴力,还包括心理、经济和性暴力等多种形式,对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

3.暴力原因复杂多样: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包括个体因素(如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因素(如家庭关系紧张、婚姻不和)、社会因素(如性别不平等、文化观念)等。

4.维权意识提升:受害者和社会工作者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呼吁加强法律保护和支持机构建设等。

【调研建议】1.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媒体渠道推广家庭和谐观念,强调暴力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水平。

2.建立完善的法律和保护机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受害者的机构和体系,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

3.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社会资源投入,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其摆脱暴力阴影。

4.加强家庭关系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念和沟通技巧,增强家庭成员的情感认知和冲突解决能力,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总结】家庭暴力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旨在实现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环境。

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2024

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2024

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报告引言概述: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的人群广泛,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巨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家庭暴力的详细信息,包括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类型1.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经济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伴侣间暴力和对子女的虐待。

2.伴侣间暴力的类型: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暴力。

3.对子女的虐待类型: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

二、家庭暴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家庭暴力施暴者可能具有心理问题、压力过大或酗酒等问题。

2.家庭因素:不健康家庭关系、家庭冲突和家庭成员自身的暴力行为是家庭暴力的常见原因。

3.社会因素:社会文化观念、经济因素、性别不平等和媒体的影响也与家庭暴力密切相关。

三、家庭暴力的影响1.对受暴者的影响:受暴者可能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导致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健康问题。

2.对儿童的影响: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社交问题。

3.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破坏了个体和家庭的稳定,还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四、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措施1.教育和宣传:建立家庭暴力意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警觉性。

2.法律和政策: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保护受暴者的权益,严惩施暴者。

3.社会支持和咨询:提供受暴者的心理和经济支持,为其提供逃离家暴的途径。

4.儿童保护措施:建立儿童保护机构,提供安全的居所和教育环境。

5.社会文化改变:改变传统观念,倡导平等、尊重和非暴力的家庭关系。

五、结语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暴力对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通过加强教育、完善法律和政策、提供社会支持和咨询以及促进社会文化改变,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打击家庭暴力,为人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或双方成员对另一方实施身体、精神、经济等各种形式的虐待行为。

这种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报告将重点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选择了五个大城市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

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暴力行为的种类和频率、暴力行为的原因以及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等。

3. 调查结果分析3.1 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对象共计500人,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岁至45岁之间,占比达65%。

另外,大部分受访者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3.2 暴力行为的种类和频率调查显示,家庭暴力行为主要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和经济控制。

其中,肢体暴力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占比达60%;言语暴力占比为30%;经济控制占比为10%。

此外,调查还发现,暴力行为的频率相对较高,35%的受访者表示至少每周发生一次。

3.3 暴力行为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总结了几个常见的暴力行为原因。

首先,经济压力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困难造成了家庭紧张气氛,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权力失衡。

其次,家庭成员情绪管理不当、沟通不畅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

第三,文化观念传统影响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之一。

4. 解决办法4.1 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并提供咨询和援助服务。

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家庭教育、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

4.2 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加强对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正确教育,增强公众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发生的一种持续的身体、心理或经济虐待行为。

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了解当前家庭暴力的现状,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向社会大众发放问卷来收集数据。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受害者特征、施暴者特征、暴力类型、暴力频率和暴力后果等。

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家庭暴力的定义- 8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施加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 1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暴力只包括身体伤害。

- 6%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还包括经济上的控制和压迫。

受害者特征- 67%的受害者是女性,33%是男性。

- 年龄主要分布在25-40岁之间。

- 受害者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但有相当比例的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

施暴者特征- 79%的施暴者是受害者的亲密伴侣,如配偶或恋人。

- 11%的施暴者是父母,包括生父、养父或继父。

- 10%的施暴者是其他家庭成员,如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

暴力类型- 5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遭受身体暴力,包括殴打、拳打脚踢等。

- 45%的受访者经历过心理暴力,如威胁、恐吓和侮辱。

- 3%的受访者受到了经济上的控制和剥夺。

暴力频率- 37%的受访者表示受到家庭暴力1-2次。

- 28%的受访者经历过3-5次家庭暴力。

- 35%的受访者遭受了超过5次的家庭暴力。

暴力后果- 63%的受访者表示受到家庭暴力后,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

- 22%的受访者有自杀和自残的倾向。

- 15%的受访者寻求过心理咨询和治疗。

结论通过对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多数是受害者的亲密伴侣,其中女性占大多数。

不同类型的暴力以及频率也给受害者带来了不同的困扰和创伤。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1. 引言家庭暴力是一种对家庭成员施行暴力和控制的行为,涉及身体、心理、经济方面的伤害。

这种行为对个体和家庭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当前的家庭暴力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应对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当前家庭暴力的真实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面对面访谈:我们访谈了100位受家庭暴力影响的个体,包括受害者和目击者。

他们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匿名问卷调查:我们发放了500份匿名问卷,调查了普通民众对家庭暴力的了解程度、思想态度和遭受过家庭暴力的经历。

3. 调查结果3.1 受害者情况从面对面访谈和匿名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以下关于受害者的情况:性别分布:女性受害者占比71%,男性受害者占比29%。

年龄分布:受害者年龄从18岁到60岁不等,其中以30岁-45岁有家庭负担的人群为主。

受害者身份:受害者身份多为妻子(58%)和子女(34%),也有少部分为丈夫(8%)。

周期性:近70%的受害者表示遭受家庭暴力不是偶发的,而是长期、周期性的。

3.2 施暴者情况从调查数据中获得的关于施暴者的情况如下:性别分布:男性占大多数(89%),女性仅占少数(11%)。

关系:施暴者通常是受害者的亲属,其中丈夫占比最高(46%),是父亲(32%)和母亲(16%)。

动机:施暴的主要动机包括情绪压力、自卑心理、经济问题等。

3.3 社会认知和支持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关于社会认知和支持的结果:公众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普遍存在较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和认知存在模糊和误导。

大部分受访者支持对家庭暴力进行法律制裁和宣传教育,并认为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如认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是自找的、夫妻间的矛盾是私人问题等。

4. 与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于家庭暴力的认知和理解。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五篇范例)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五篇范例)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五篇范例)第一篇: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防范措施浅议内容摘要: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

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关键词:家庭暴力现状原因危害防范措施正文:一、家庭暴力概述就现阶段全国各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家庭暴力日益凸显。

作为严重侵扰家庭、社会安宁的刽子手——家庭暴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家庭暴力,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

但在国外的有关法律特别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中,大多对家庭暴力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形式上可分为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包括配偶、前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居伴侣及前同居伴侣;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总之任何对家庭成员造成损害和伤害的行为都可以列入家庭暴力的范畴。

家庭暴力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引入我国的。

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对家庭暴力尚无界定。

实践中所谓的家庭暴力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家庭成员身体上的暴力及因此而引起的精神伤害,如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受害者为配偶、子女与父母,其中以妇女、儿童与老人居多。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将家庭暴力的概念在司法层面上明确限定为狭义的: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

社会调查报告家庭暴力现象调研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家庭暴力现象调研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家庭暴力现象调研分析社会调查报告:家庭暴力现象调研分析摘要:本社会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家庭暴力现象。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探讨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和预防家庭暴力的建议。

本报告旨在为社会各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组织提供参考和指导,以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

1. 引言在当代社会,家庭暴力成为了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

家庭暴力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而且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持久而严重的伤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家庭暴力现象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策略。

2. 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配偶或亲密关系中的个人以身体、心理或性暴力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施暴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出现在物质压迫、情感虐待或威胁恐吓等形式下。

3. 家庭暴力的原因家庭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家庭暴力在一些传统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中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行为或是男性的权力体现,在某些社会群体中形成了习以为常的现象。

3.2 经济压力与经济压力相关的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现象。

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的升级,加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压力,从而促成家庭暴力的发生。

3.3 恶性婚姻关系恶性婚姻关系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不健康的感情关系、沟通不畅、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等激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4. 家庭暴力的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甚至导致长期的心理后遗症。

在家庭层面,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的关系和稳定,对子女的成长和健康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社会层面,家庭暴力增加了社会的犯罪率,对社会秩序和和谐造成了严重威胁。

5. 改善和预防家庭暴力的建议5.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法规框架,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处理程序,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和支持。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5篇范文)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5篇范文)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关心妇女问题、支持妇女事业、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的社会风尚日渐形成。

但是,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它不仅危害家庭,同时也危及社会稳定。

一、家庭暴力现象层出不穷1、妇联近年接访涉及“家庭暴力”案件情况从县妇联接待的来信来访来看,家庭暴力在婚姻家庭类信访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007年,县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95起,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有53件,占来信来访总数的56%。

2008年县妇联共接待办理群众信访维权及咨询求诉325件,526人次,其中反映家庭暴力问题的信访案件占58%,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8%是女性。

调查情况表明: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中,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中、老年明显高于青年,贫困家庭及富裕家庭高于温饱型家庭,许多妇女认为遭遇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问题,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二是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平等。

许多妇女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需要依靠丈夫生活,这就使得她们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可言,发现配偶对家庭不忠也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受传统婚姻观念影响,女性较男性而言,再婚对象的年龄选择范围要小得多,受社会舆论压力三是妇女在丧偶和离婚后再婚难。

要大得多,很多女性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离婚后只能分到少部分的财产甚至“净身出户”,被子女拖累而延误婚期又无疑让女性再婚雪上加霜。

四是绝大多数家庭暴力事件选择较为平缓的调解,而很少追究施暴者刑事责任。

从2007年妇联接访的21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来看,有15件通过调解处理,占总数的72%,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的仅有6件。

其中,有18个家庭的矛盾无法调和,面临离婚的结局,有4个家庭的妇女受到重伤。

2、家庭暴力个案选登如今年3月份接待了本县龙门镇东段村大屋组村民陈国辉,两人未进行结婚登记进行同居,并生育了一个男孩,陈反映丈夫多次实施家庭暴力,且将小孩带走,不让陈与小孩见面,陈已上诉至长寿法庭,妇联接此案件后,迅速要求龙门镇妇联对该事件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后,与县人民法院信访局长罗琼联系,要求她能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而长寿法庭也对该案进行了妥善判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本人通过查资料、问卷、走访等形式从家庭暴力的现状、表现特点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防止家庭暴力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
据中国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0.81亿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且施暴者有90%是男性。

据报道,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她的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暴力或虐待,家庭暴力问题已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很多国家相继出台了防止家庭暴力法案。

家庭暴力不是偶然发生,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的。

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在北京去年调解处理的12.7万余件各类纠纷中,因家庭纠纷就占22000余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国调查发现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近年来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据全国妇联统计,1996年至2006年十年间,全国家庭暴力的投诉案件上升了4.16%.而从对近年离婚案件的分析来看,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比例却逐年上升。

根据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中,因丈夫的暴行而涉讼,导致夫妻离异的占绝大多数。

本人对阿勒泰市妇联热线情况统计显示,2005年有12.6%的家庭暴力受害者通过派出所、110指挥中心、街道、居委会等途径求助,2008年求助比例提高了38.8个百分点。

对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遇到家庭暴力时,59%的人希望求助外界解决。

在选择求助单位时,27.5%的人选择妇联、村居委会,20.6%的人选择法院或派出所,20.5%的人选择亲戚朋友,12.5%的人选择双方单位。

妇联、居委会成为公众解决家庭法律力的首选单位。

二、家庭暴力的表现特点
(一)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违法性。

家庭暴力主要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其中以夫妻之间居多;受害者以女性为主,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人身权
利;实施者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实施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家庭暴力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

有资料表明,中国有30%的家庭存在暴力侵害问题;另外,从目前的现象看,家庭暴力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们不时可以从媒体中看到,如施暴者用棍棒、匕首、铁器、剪刀、电击等残害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向妻子洒热菜油、硫酸等。

(三)家庭暴力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

家庭暴力的发生一般呈循环性,其过程为紧张状态阶段、暴力阶段和亲密阶段。

由于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无反抗或不愿公开,导致实施暴力行为者更加为所欲为,长时间、屡次地对受害者施暴。

(四)家庭暴力具有形式多样性。

家庭暴力形式多样:主要是肉体损伤(占21%—34%),性攻击(占34%—59%),精神情感上的折磨(如伤害的威胁,恫吓威胁,对其进行躯体上或社会上的隔离、孤立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

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隐性暴力中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而这也是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五)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

由于发生在家庭内部,暴力的发生一般不为人所知,暴力发生时受害者常常处于无防备状态,一旦发生伤害等后果,常以“家丑不可外扬”而委曲求全。

(六)轻微伤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调查显示,以轻微伤为主的轻微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以青岛为例,家庭暴力致伤鉴定的222名受害妇女中,轻微伤占86.8%.妇联系统接访的486起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中,轻微伤占90%.轻微伤中以拳打脚踢为主要表现形式,精神伤害在家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女性实施精神伤害的比例高于男性。

主要表现为口头侮辱、大声喊叫,经常批评或抵毁做丈夫或妻子的能力,使其在众人面前难堪,猜忌、怀疑其行为,利用发怒或发脾气要挟你去做他要你做的事情。

(七)施暴者的年龄、文化和职业呈多元化。

在对所在阿勒泰市妇联系统信
访的案件的统计分析显示,施暴者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17%,30—40岁的占54.9%,41—50岁的占18.9%,51岁以上的占11.3%.施暴者中工人、农民占55.7%,个体经营者占25.4%,下岗失业人员占10.3%,干部占22%,大专以上的占7.6%.由此可见,年龄在30—40岁、文化素质低、工人农民的施暴者占多数,,知识分子家庭的暴力形式以冷暴力和性暴力为主。

四、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封建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原因
几千年“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少家庭还受“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封建思想的毒害。

直至今天,崇尚男性对女性暴力、父母对子女惩戒的历史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家庭。

(二)经济收入失衡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原因
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导致了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传统的择偶观念是男强女弱。

一些男性由于有了妻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支持,因某些机遇而迅速致富,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所谓的“优越感”得到体现,于是要求家庭成员绝对服从其意志,否则就恶语伤人,大打出手。

(三)现代生活使部分人心理负荷过重。

工作、生活压力使一部分人产生急躁情绪,在家庭生活中遇事难以克制,发生吵打。

(四)立法不完备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法律原因
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惩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

新婚姻法虽然规定了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过错赔偿制度,但操作上有一定困难。

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暴力索赔问题,法律上没有依据。

调查显示,82%的人认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管束没有有效方式或效果一般,14%的人认为家庭暴力没有主管部门,缺乏制止家庭暴力的有效措施和法律依据,使家庭暴力成为一个难以管理的死角。

(五)社会的宽容态度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根源
“家庭暴力是私事,外人最好少干预”等意识,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市场。

因为
家庭暴力关非一般的治安问题,还涉及到感情因素。

司法人员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怕自己真正去处理了,可当事人之间又马上和好了,反过来还埋怨自己多管闲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六)缺乏救助渠道影响了家庭暴力的解决
调查显示,遇到家庭暴力时,29.2%的人希望有地方倾诉,36%的人希望得到法律咨询服务和援助,12.2%的人希望能够离开家庭到社会福利部门短期居住。

而目前我国救助渠道很少,无法提供紧急援助。

五、预防家庭暴力的对策
(一)注重立法
联合国1993年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

我国也高度重视家庭暴力问题。

为了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目前在《婚姻法(修正草案)》已将“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形式虐待家庭成员”写入总则,并辅之以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
1、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

2、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

3、建立类似于国外妇女庇护所性质的社会救助机构。

成立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开辟妇女热线电话,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帮助和心理咨询。

(三)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通过宣传栏、婚姻家庭学校、家庭对话会、法律进家活动、广场咨询等面对面的形式,向公众传播反对家庭暴力的方式方法和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家庭暴力是社会公害,人人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要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对一些大要案的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鞭笞家庭暴力行为。

要加强群众的法制教育,转变“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念,引导广大人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树立证据观念和证据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心理障碍排解机制
通过增加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改善人际交流条件,引导树立
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等多种措施,增加心理障碍排解途径,缓和人们的心理压力,以冷静处事,制止、减少直至消灭家庭暴力。

(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消除封建残余思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制止、减少直至消灭家庭暴力。

全社会要从舆论、道德到法律、机制,从司法机关、社区、单位到家庭编织一个反家庭暴力之网。

(六)制定专门的预防家庭暴力法
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

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是建立专门的预防家庭暴力法,做到可操作性强,执法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明确,让反家庭暴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所有的妇女应该勇敢的对家庭暴力说“不”。

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美满的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