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深得党心民心、顺应时代要求、令人振奋鼓舞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党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一朝一夕或几个部门开展几个活动难以奏效,必须深入去做,做一些细致的科学研究工作,切实找出其中规律性东西,使思想教育工作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扎实有效。对此,笔者认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在人生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应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它包括家庭美育、德育,家庭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指导、健身指导等,在诸多教育中,居优先地位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家庭德育应放在优先和核心位置。

一、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绝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前途,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辅导补习班、特长班等,整天忙的不以乐乎。可现状是,不少家长反映家庭矛盾突出,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自私、任性、娇骄之

气,撒谎、懒惰、不孝、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等不良品德,为此,家长迷茫、苦恼、子女疲惫不堪。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家长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造成的。任何事情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也如此,不可本末倒置。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应以德为先,智育主要由学校负责、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孩子的品德教育。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影响,但品德的好环,则影响他的一生。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平不高,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却不会危害社会。而一个品德低劣的人,则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邪道,危害社会、他人。正如俗话说的那样: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德无才不是人。另外,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人民无任何责任感、意志薄弱、畏惧困难、不愿劳动、贪图享受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发挥他的最大潜能。

二、家庭德育的规律及特点

家庭与学校由于在结构、功能上的不同,在实施教育上是有根本区别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是对群体学生实施教育,侧重点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以群体定向为本的学生品德教育。而家庭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子关系为主线,由家长活动对子女进行多方面的影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也不可能对孩子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品德教育。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心理上具有认同性,行为上具的

示范性,不同于学校的师生关系。所以家庭德育的实施,不是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开始灌输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社会交往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另外,通过模仿家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导之以行。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

三、家庭德育的误区

不同家庭,在德育环境、德育认识、德育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对孩子德育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出现明显的偏差与失误。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能,影响孩子德育素质提高。

据我们对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家长的过分溺爱。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家庭,“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的心理,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

要什么,给什么,唯恐孩子受倔,形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一但孩子要求得不到,便耍脾气、生闷气。据调查统计,20.1%的家长特别疼爱、宠爱孩子,唯恐达不到孩子要求,担心孩子受委倔;30.5%的孩子向家长要什么基本上给什么,不予以拒绝。66%的家长每天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少则几毛,多则几元不等;43.9%的家长反映,孩子要求达不到,耍脾气、与父母赌气,有的孩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的干脆把小屋门一关,以示抗议,更有甚者与父母吵嘴、顶撞。

由于家长娇惯,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孩子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环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中有好吃的,10%的孩子只顾自己吃,家人吃不吃则不问;对父母有病,7.8 %的孩子表现漠不关心,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子女心安理得,毫无反应。当提出再要一个孩子时,有半数的父母反映,其子女明确表示反对、憎恨、甚至极个别的子女说,要了孩子,我就给掐死。

2、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

部分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抱有较高目标或对子女容错性较低,一但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有的家长动轧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据统计,61%学生开完家长会后,害怕进家。近35%学生家长会后会挨打或挨骂。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肯定,平时虚报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撕掉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捧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能力,遇事胆小、怯懦。而有的孩子则会破罐破摔,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3、家长不良的言传身教。

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家教中最重要、最主要方法与途径。良好的言

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将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当然,绝大部分家长平时能有意识的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存在这样、那样问题。

言传,是父母、长辈的语言活动对子女的传导、影响。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处于转轨时期,法制尚未健全,社会上存在一些矛盾、不合理的现象,如贫富悬殊、贪污腐败、部分职工下岗、社会治安等问题。直接影响家庭德育。家长的几句牢骚、几句不满、几句评论,都可能动摇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模糊认识,产生与学校正面教育的对立,这是当前部分学生政治思想淡薄,甚至产生信仰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家长的语言粗俗、随意,都将对子女的基本文明习惯产生不良影响。

身教,是父母、长辈用自己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影响。家庭父母的行为是极其多样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的,有的父母对长辈不效,三天一大吵,二天一小吵;有的父母与邻里关系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背后说张家长、道李家短;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在单位上混天度日,贪吃多占,手脚不干不净;有的则行贿受贿;还有的父母文化品味低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渗透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无形的东西会使孩子跳跃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家庭德育的方法、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