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重点领域需要大量的紧缺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

本文就此提出以下意见。

1.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的普及宣传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的普及宣传应该得到重视。

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有关的普及宣传,使普通民众了解到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发展前景,激励更多的人才进入到人才培养领域。

2.优化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是发展紧缺人才的需要,也是对国家重点领域需要的人才进行有效投入的具体表现。

制定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完善,将有利于发掘潜在的人才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加强对紧缺人才培养机构的投入加强对紧缺人才培养机构的投入,是进行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投入计划,增加对紧缺人才培训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并优化这些投入的方式,使投入收效良好。

4.加强对紧缺人才的培养质量监督加强对紧缺人才的培养质量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紧缺人才的水平。

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对紧缺人才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评估,发现评估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退役过去的专家教授,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5.鼓励紧缺人才积极参与创新与创业鼓励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积极参与创新与创业,是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鼓励,例如为参与创新与创业的紧缺人才提供融资支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总之,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该认识到培养紧缺人才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

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

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29•【字号】牡发〔2018〕12号•【施行日期】2018.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牡发〔2018〕12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加科学精准地聚才育才用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牡丹江全面振兴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意见。

一、加快引进重点人才第一条引进“两院”院士,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连续3年、每人每月给予1万元补贴,在牡丹江市购房的,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00万元;柔性引进的,在牡丹江市工作期间,累计每人每月给予10万元补贴。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或相当层次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连续3年、每人每月给予5000元补贴,在牡丹江市购房的,一次性给予安家费50万元;柔性引进的,在牡丹江市工作期间,累计每人每月给予5万元补贴。

第二条引进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术(技术)带头人或相当层次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连续3年、每人每月给予3000元补贴,在牡丹江市购房的,一次性给予安家费30万元;柔性引进的,在牡丹江市工作期间,累计每人每月给予5000元补贴。

第三条凡符合全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每年发布一次),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并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或原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连续5年、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和1000元补贴,在牡丹江市购房的,一次性分别给予安家费10万元、5万元和4万元(在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层次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参照上述标准兑现相关政策)。

人才工作会议的贯彻意见

人才工作会议的贯彻意见

人才工作会议的贯彻意见前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工作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我国将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贯彻意见,推动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才工作会议的贯彻意见,以及对于人才工作的全面规划和具体措施。

一、总体要求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2.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推动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4.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5.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人才保障和服务,提升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重点任务1.制定完善人才政策。

加大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加强人才选拔和引进。

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吸引和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3.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投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

4.加强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

鼓励人才流动,推动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5.加强人才保障和服务。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和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解决人才在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三、具体措施1.加强人才政策研究和制定。

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国内外人才政策,制定适应国情的人才政策,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2.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人才评价与激励相结合,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创业。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12.23•【文号】教人厅[2013]7号•【施行日期】2013.12.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教人厅[20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近年来,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人才强教、人才强校,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也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片面追求数量,审核把关不严,程序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以及少数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繁、到岗不足、兼职过多等现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校人才制度优势,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人才资源,走育引并举之路。

科学制定引才规划,结合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实际,明确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注重学术梯队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用好用活引进人才,既要待遇留人,更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真正做到按需引进、以用为本。

二、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集成各类人才计划项目与政策资源,进一步加大海外引才工作力度。

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引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优先保证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人才需求。

国发〔2012〕13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发〔2012〕13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2〕13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党中央关于2012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

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

实施结构性减税。

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

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计署、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管局等负责。

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人才工作意见建议

人才工作意见建议

人才工作意见建议篇一: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和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单位实际,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开发为重点,以现有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主线,以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事业平台为保证,以激发活力提高创新力为目的,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全力构建人才聚集高地,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单位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主要目标。

坚持人才战略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单位“4+5”产业体系相协调,人才能力建设与单位技术创新需求相匹配,通过引进一批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带动实施“169”人才工程(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省部级以上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能手、单位级杰出人才100名左右;地厅、单位级拔尖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0名左右;单位各基层单位拔尖人才900名左右),努力打造四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党群工作人才队伍、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3、强化人才教育培训。

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法。

教育培训方式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参观考察与进行调研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合作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04.13•【文号】国科发政〔2017〕86号•【施行日期】2017.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科发政〔2017〕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科技部2017年4月13日“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2050年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日期】2019.09.05•【文号】教职成厅〔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9.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局)、商务厅(局、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民政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妇联:社会服务产业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产业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等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产业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全国妇联办公厅就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家政、养老、育幼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物业+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等新业态,不断满足城乡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中高端新需求,以社区为重点依托,聚焦专业人才供给,拓展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空间,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抓手,提高教育对社会服务产业提质扩容的支撑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家政、养老、育幼等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服务产业发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工作报告之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

工作报告之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篇一:关于新增网络营销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关于增设电子商务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行业分析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

网络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

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网络营销概念的同义词包括:网上营销、互联网营销、在线营销、网路行销、口碑营销、网络事件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微博营销等。

这些词汇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笼统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

2011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4.85亿的人数。

位居全球第一。

巨大的上网人数,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在欧美国家,9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寻找自己的客户、寻找需要的产品,这已经成为了习惯。

如果企业想购买些什么,特别是首次购买时,会先在网上进行初步的查找和选择,再进一步与供应者取得联系。

网上巨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企业的商务习惯变化,给网络营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营销的跨时空性无疑是一“重型炮弹”,将对整个营销产生巨大的冲击。

随着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网络营销相关岗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带来巨大的从业机会,同时,也对从业者的技能有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营销培训也开始发展。

二、产业人才需求分析目前中国网站数量已达150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万个,增长率达到78.4%。

与作为潜在营销对象的3.6亿网民用户相比,真正懂得如何进行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023广西公需科目真题(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3广西公需科目真题(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3年广西公需科目真题100分(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单项选择题(共40题,共40分)1.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 )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A人民B人才 C效益 D贡献2.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拖(试行)》,对于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注重评价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篇。

A 3B 4C 5D 63.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优化人才()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A表彰奖励B负面清单C奖惩结合D黑名单4.( )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A佩鲁的增长极理论B泰勒的人才聚集动因理论C戈特利布的舒适度人才聚集理论D凯恩斯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理论5.《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 )为主。

A用户评价B第三方评价C市场绩效D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市场绩效6.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 )人才主力军作用。

A战略型 B复合型 C应用研究 D基础研究7.《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A科研人员B后勤人员C管理人员D职工代表8.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祎大复兴的伟大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 )是关键。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鲁发[2009]1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就加强全省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

人才兴则山东兴,人才强则山东强。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

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把科学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上;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要突出“人才以用为本”理念,把用活、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把用准人才、用其所长作为促进人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主要手段;要增强“人才竞争”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国内外、区域间的人才竞争,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凝聚各类优秀人才;要树立建设“人才山东”理念,统筹抓好各个层次和类别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通过建人才强省,实现以人才强省,积极促进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资源强省转变。

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为基础,以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勇于突破人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施展才智的舞台、建功立业的沃土。

二、加快集聚高端领军人才3.积极造就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

突出战略重点,加快集聚创新型领军人才。

实施“泰山学者”二期建设工程,在岗位设置上向我省优势学科和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倾斜,在人选选聘上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

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0.21•【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21年10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请审议。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教师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为我国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实现“四个相统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依法加强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保障,加大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强调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对乡村教师培训、在职提升学历、职称评定的政策倾斜。

王沪宁、韩正、孙春兰同志多次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教师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任教师总数由1993年的1097.89万人提高到2020年的1792.97万人,增长63.31%。

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升,1993年至2020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从84.7%提高到99.9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从59.9%提高到99.89%,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从51.5%提高到98.79%,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从2.8%增长至85.75%,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从0.18%增长至66%,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从不到1%增长至11.47%,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从1.70%增长至27.75%。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08.06•【文号】•【施行日期】2012.08.06•【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才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1.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

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2.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构成趋于多样、流动显著加快,对各类人才服务、支持和管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管人才认识不到位、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够适应、党管人才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和建设人才强国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已撤销),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0.03.30•【文号】人发[2000]30号•【施行日期】2000.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30号)现将《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2000年3月30日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和完善科研事业单位(指自然科学与技术类科研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是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研机构已较普遍地实行了院(所)长负责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但是,目前科研机构仍然不同程序地存在着用人机制不灵活,分配制度不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等问题,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因此,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推进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现就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1、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管干部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创新的关系,根据各类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和各类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以“开放、流动、竞争、协作”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部 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

教育部 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

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商务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的精神,现就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如下意见:一、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重要意义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外包产业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

三、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商务部和教育部负责联合认定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设立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并制定“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等标准。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当地高校、社会培训机构、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和实训、实习工作。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教高[2007]16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事厅、科技厅、国资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1.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基本原则。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着眼长远需要,研究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3.报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

二、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4.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人事部关于印发《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人事部关于印发《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人事部关于印发《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6.06•【文号】人发[2001]56号•【施行日期】2001.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人事部关于印发《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的通知(人发[200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司(局):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人才战略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精神,我们制定了《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

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人才战略是新世纪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各地区。

各部门要按照《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人才开发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努力把中央提出的人才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二00一年六月六日人事人才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新世纪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为全面加快我国人事人才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制定“十五”期间全国人事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一、我国人事人才事业发展进入了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人事人才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逐渐提高的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75万人(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14万人,约占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什么意思_有什么优势

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什么意思_有什么优势

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什么意思_有什么优势什么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中国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

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

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主要优势1.国家级特色专业独特的办学理念优势明显了解一个专业的创办历程、发展轨迹和学科优势,有助于我们对“什么专业好”做出理性的判断。

但许多考生往往会认为,录取分高的就是好专业,录取分低的就是差专业,其实也不一定。

跟着感觉走,不如跟着“特色”走。

如果能对所报专业进行综合考量,并以“适当”的分数读到“适合”的专业,无疑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2.国家级特色专业能充分缓解相应领域的人才需求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为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体现志向和意愿的高考(精品课)志愿与社会急需紧缺人才相关的专业相结合,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3. 发展前景良好适应时代发展作为我国未来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7•【文号】•【施行日期】2023.08.2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强调,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坚持“四个面向”,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坚守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学术规范,担当作为、求实创新、潜心研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若干措施》提出,要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落实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选派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兼职创新、长期派驻、短期合作等方式,到基层和企业开展科技咨询、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服务,服务成效作为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7〕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事厅、科技厅、国资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基本原则。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着眼长远需要,研究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上传者知盟网
3.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

二、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
4.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产业部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加快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

聘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工科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

高等学校在开展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转专业培养、工程硕士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6.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探索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家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

由国家留学基金支持,优先选派国家紧缺专业的学生到国外大学或企业学习。

大力引进国家紧缺专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高国内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吸引国外优秀专家学者来华授课或共同开展研究。

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建设需求的大批高素质人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增强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行业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8.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紧缺的专业、毕业后主动到艰苦行业和基层单位就业。

在分配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时,对于以农林水气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等
学校予以适当倾斜。

高等学校在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中,要对农林水气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国家实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9.加强国家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

加大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在“985工程”、“211工程”、“质量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及相关专项建设中,要向国家重点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倾斜,给予重点支持,为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10.行业主管部门要与教育部共同制订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并纳入本行业的发展规划,给予专门支持。

要推动所属行业企业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使用机制,为紧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吸引和稳定紧缺人才。

要定期组织调查了解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和评价意见。

11.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国家鼓励企业出资支持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

对于企业或个人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经费,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的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国家鼓励企业积极接受高校学生实习,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的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企业应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

12.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积极开展紧缺人才继续教育。

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继续教育,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评
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对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给予必要支持。

国家鼓励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相关领域紧缺人才的继续教育。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13.建立“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人事部、国资委等部门组成,协调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扶持政策。

14.建立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平台。

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本行业的企业,每年向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本年度招聘紧缺人才和接受高校学生实习的信息,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高等学校每年向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本校国家重点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情况、应届毕业生和派遣高校学生实习信息,由该信息发布平台向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双向发布。

15.各地要大力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及时制订本地区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高等学校培养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协调和领导,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事部
科技部
国资委
二○○七年八月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