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方法
第0031章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
![第0031章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https://img.taocdn.com/s3/m/98f99dbaa45177232e60a2a3.png)
3.1 DEM的数据来源
2.遥感影像
★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是快速获取大范围DEM数据 的一种有效方法.
►航空影像是大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DEM建立的最 有价值的数据源. ►法上度最取数卫都,的但有或据星比HL航效更现Ra较影nV空也新势低像d传影是大性s,也感a只像最 面 的t是器卫适的主积要快所星合更要的求速获上于新的。D获取的小E速手M取的M比度段数大S高例快。据S范程尺和,利,围数的T一用从DM据D直该而E传E,M其M是数能感数;相地据够器据高对形源满以的分精图,足及一辨度测可各S种率和绘P以种O有的绝和快应T效遥对更卫速用方感精新星获对 图像,如1m-IKONOS等传感器数据是快速高精度高分辨率 DEM最有希望的数第据00源31章,数字但高其程模价型数格据相获取对较高.
★采用地面摄影测量的方式在地面摄取立体像对,通过近 景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小区域的DEM。
★利用气压测高法、航空测高仪等可获得精度要求不太高 的高程数据, 适用于大第0范031围章数高字高程程精模型度数据要获取求不高的科学研究.
3.1 DEM的数据来源
4.既有DEM数据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建立了覆盖本国国土的各种比例 尺DEM;我国已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1:100万、1: 25万和1:5万的DEM,以及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区的1: 1万DEM,省级1:1万DEM的建库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数字高程模型》
第三章 DEM的数据获取
第0031章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
第三章 DEM的数据获取
3.1 DEM的数据来源 3.2 DEM数据采样理论基础 3.3 DEM数据采样策略与采样方法 3.4 DEM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3.5 DEM数据共享和利用
第0031章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bc42801f69e3142329410.png)
第3章 DEM数据获取方法
1
HONEYWELL - CONFIDENTIAL
File Number
内容提纲
2
HONEYWELL - CONFIDENTIAL
File Number
3.1 DEM数据源及特征
3
HONEYWELL - CONFIDENTIAL
File Number
3.1.1 地形图数据源及特征
IKONOS是可采集1米分辨率全色和4米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商业卫星,同 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可融合成1米分辨率的彩色影像。目前,IKONOS已采 集超过2.5亿Km2涉及每个大洲的影像,许多影像被广泛用于国家防御, 军队制图,海空运输等领域。从681千米高度的轨道上,IKONOS的重访周 期为3天,并且可从卫星直接向全球12个地面站地传输数据。
11
HONEYWELL - CONFIDENTIAL
File Number
12
HONEYWELL - CONFIDENTIAL
File Number
IKONOS(伊科诺斯)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IKONOS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 提供高清晰度且分辨率达1米的卫星影像,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更快捷、 更经济获得最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途径,更创立了崭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 的标准。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方法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6f95d3f705cc17552709ef.png)
DEM精度的根本。
3.4.1原始数据粗差检测与剔除 粗差(疏失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
仪器工作失常,或观测者疲劳、大意等因素 造成的误差,如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发生的 错误等。这种误差属于测量坏值,一旦发现, 应及时剔除。
3.2 DEM数据采样理论基础
DEM
实际地形表面的再现
可信程度
原始地形采样点的分布和密度
DEM数据采样要求:深入了解地形表面结 构特征和地形复杂程度,正确选择地形 特征点和线,合理分布采样点。
3.2.1采样的理论背景
理论上:点—0维,无大小—地表全部几何信息包 含无数个点—不可能获取地表全部信息
地形图的现势性:纸质地形图制作工艺复杂,更新周期比 较长,经济发达地区比落后(或山区)更明显;
地形图存储介质:传统地形图多为纸质存储介质,受环境 影响易变形;
地形图精度:地形图精度决定着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表达的 可信度,与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密度(由等高距表示)、 成图方法有关。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所表示的几何精 度和内容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对 地形的综合程度就越大,所表示的地形就越概括和近似, 反之亦然。
优点是只需以少量的点便能使其所代表的地面 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6.混合采样:将选择性采样与规则格网采样相 结合或者是选择性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 方法。
3.3.2DEM数据采集方法
1.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 地形图数字化是一种DEM数据获取的最基本方法。 1)手扶跟踪数字化 步骤: 定参考点(固定地图) 定控制点 跟踪采集(点方式、流方式)
DEM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高程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9e92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e.png)
概述:DEM旳点模式表达
高程矩阵(规则矩形格网),与栅格地图相同。 ●表达措施:将区域划提成网格,统计每个网格旳 高程; ●线模型到高程矩阵旳转换。 ◆优点:计算机处理以栅格为基础旳矩阵很以便, 使高程矩阵成为最常见旳DEM; ◆缺陷:在平坦地域出现大量数据冗余;若不变化 格网大小,就不能适应不同旳地形条件;在视线计 算中过分依赖格网轴线。
概述:建立DEM旳目旳
1)作为国家地理信息旳基础数据; 2)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 3)为军事目旳而进行旳三维显示; 4)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5)流水线分析、可视性分析; 6)交通路线旳规划与大坝选址; 7)不同地表旳统计分析与比较; 8)生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径流等; 9)作为背景叠加多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数据等,以 进行显示与分析; 10)与GIS联合进行空间分析; 1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另外,从DEM还能派生下列主要产品:平面等高线图、立体等高线图、等 坡度图、晕渲图、通视图、纵横断面图、三维立体透视图、三维立体彩色图 等。
等高线插值法
三、DEM旳应用
概述应用: 1、三维景观 2、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3、DEM在工程上旳应用 应用算法: 1、基于DEM旳信息提取 2、等高线旳绘制 3、基于DEM旳可视化分析
三维景观
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City Model
Attribute RDB
DOM
DEM
DLG
数码深圳
3D 建筑
空间插值措施转换成点模式格式数据。
DEM旳生成
措施: 1、人工格网法 2、三角网法 3、立体像对法 4、曲面拟正当 5、等值线插值法
人工格网法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
![dem高程数据原理水底](https://img.taocdn.com/s3/m/c40a5a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1.png)
DEM高程数据原理与水底地形1. DEM高程数据概述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数字高程模型的缩写,它是一种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表示地球表面的高程信息的模型。
DEM数据以栅格的形式表示地表的高程,每个栅格单元内都有一个高程值。
DEM数据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地形分析、水文模拟、环境评估等领域。
2. DEM数据获取方法DEM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和测量法。
其中,光学遥感主要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高程信息,雷达遥感则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等雷达传感器的反射信号来获取高程信息,而测量法则是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获取高程数据。
3. DEM数据处理原理DEM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插值和数据应用等步骤。
3.1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原始DEM数据,如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或测量等。
3.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对原始DEM数据进行去噪、滤波、辐射校正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3.3 数据插值数据插值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将离散的DEM数据点插值为连续的DEM表面。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三角网格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等。
3.4 数据应用经过数据插值后,得到的DEM数据可以应用于水文模拟、地形分析、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
对于水底地形,DEM数据在海洋学、地质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DEM数据在水底地形中的应用DEM数据在水底地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海底地形分析、海洋生态研究、海底资源勘探和海洋工程规划等。
4.1 海底地形分析DEM数据可以提供海底地形的高程信息,通过对DEM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海底地貌的研究和海洋地质的分析非常重要。
4.2 海洋生态研究DEM数据可以提供海底地形的细节信息,将DEM数据与其他海洋生态数据(如海洋植被分布、底栖动物分布等)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海洋生态研究提供支持。
DEM数据获取方法
![DEM数据获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9e5d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5.png)
DEM数据获取方法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地球表面的数字高程模型,用于获取地理数据中的地面高程信息。
DEM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雷达遥感测量方法:通过搭载在飞机或卫星上的雷达系统,发射电磁波束到地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束,通过测量波束的反射时间和强度,可以得到地面的高程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全天候、全地形、大范围和高精度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
2.光学遥感测量方法:通过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相机,拍摄地表影像,然后利用几何纠正和影像匹配技术,可以提取出地表的高程信息。
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但受到云雾和遮挡物的影响,精度相对较低。
3.GPS测量方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接收器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在位置的地面高程。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性和高精度,但需要在采集点周围建立GPS基准站网,并受到天线高度、大气折射等影响。
4.内插方法:通过已知高程点的坐标和高程值,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插值算法,推测其他未知点的高程值。
常用的插值算法有三角网内插、反距离加权法和克里金法等。
这种方法用于填补高程采样不均匀的空白区域或增加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5.大地测量方法: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对地面各点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各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小范围的高程测量,但测量效率相对较低。
6.水文模型方法:通过对河流水位、水流速度等水文数据的观测和测量,结合河床地貌特征和水力学原理,推算出河床高程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河谷地形数据的获取,但对于非水流区域的地形数据获取不适用。
在DEM数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数据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DEM数据源是获取高质量DEM数据的重要保证。
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如WorldView、QuickBird),或者公开的DEM数据集(如SRTM、ASTER GDEM)等。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bc42801f69e3142329410.png)
• SRTM has collected data over most of the land surfaces that lay between 60 degrees north latitude and 54 degrees south latitude. That's about 80% of all the land on the Earth.
File Number
分类代码
1 2 3
4
5 6
名称
Ridge Upper Slope Middle Slope
释义
山脊,TPI > 1 SD 上坡,0.5 SD < TPI ≤ 1 SD 中坡, -0.5 SD < TPI < 0.5 SD, Slope > 5°
Flat Slope
平(坦)坡,-0.5 SD < TPI < 0.5 SD, Slope ≤ 5°
File Number
SRTM DEM 原始高程数据
• 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由美国 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GA)联合测 量。2000年2月11日,美国发射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上 搭载SRTM系统,共计进行了222小时23分钟的数据采集工 作,获取北纬60度至南纬60度之间总面积超过1.19亿平方 公里的雷达影像数据,覆盖地球80%以上的陆地表面。 SRTM系统获取的雷达影像的数据量约9.8万亿字节,经过 两年多的数据处理,制成了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 即现在的SRTM地形产品数据。此数据产品2003年开始公 开发布,经历多修订,目前的数据修订版本为V4.1版本。 该版本由CIAT(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利用新的插值算法得 到的SRTM地形数据,此方法更好的填补了SRTM 90的数 据空洞。插值算法来自于Reuter et al.(2007)
DEM数据获取方法解析
![DEM数据获取方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1104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8.png)
tan
Y
2
2
Y
R
x 1
Z01
P
Z10
T
(1,1)
OLeabharlann (0,0)(1,0)
又:
tan X
PO RO
PO QO QO RO
tan sin 1
Q
y
2 S
tan Y
PO SO
PO QO QO SO
tan
sin 2
tan
cos1
所以: tan 2 X tan 2 Y tan 2
第三节 DEM数据采样策略与采样方法
地形曲面几何特征
理论基础: 地形表面可以划分成点和线划 分成一系列的单一几何表面 组成地形表面点和线可以分为两大类: 特 征要素和非特征要素
特征要素包括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
特征点: 山顶、洼地、鞍部、山脚 点、山脊点、山谷点等
特征线: 山脊线、山谷线、各种断 裂线(陡坎、海岸线、水涯线等)
(实线为山脊线, 虚线为山谷线, 三角形表示山顶, 小园 为鞍部, 正方形为方向变化点和坡度变化点)
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绝大部分的大比例尺图(1:5千、1:1万、 1:5万)的成图是采用摄影测量方法
立体像对法
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两类数字摄影测量
全数字自动摄影测量方法: 全数字摄影测量方 法采用规则格网采样,直接形成格网DEM,如 果与GPS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集成,则可形 成内外业一体的高度自动化DEM数据采集技术 流程
数据精度
采样数据精度与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方 法和数据采集的仪器密切相关的 数据源: 野外测量>影像>地形图扫描 影像:摄影测量 >GPS
DEM数据获取方法
![DEM数据获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e4023c998fcc22bdd10d99.png)
一、DEM数据获取方法:定义: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特点:(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的高程系统(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国家基本地形图含1:5千、1:1万、1:2:2.5/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地形图。
缺点:(1)地形图现势性较差:纸质地形图制作工艺复杂,更新周期比较长,一般不及时反映局部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2)地形图存储介质单一,容易变形:传统地形图多为纸质存储介质,存放环境(温湿度)导致地形图图幅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这种变形表现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变形和图幅面积上的变形(3)地图精度有限:地图精度决定这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表达的可信度,与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密度(由等高距表示),成图方法有关。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所表示的几何精度和内容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在应用DEM的时候要考虑DEM分辨率、存储格式、数据精度和可信度等因素。
二、DEM数据采样策略与采样方法:采样:确定在何处需要测量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参数。
决定:点的分布、点的密度和点的精度。
1.采样数据的分布:由数据位置和结构(分布)来确定,指数据点的分布形态位置有地理坐标系统中经纬度或者网格坐标系统中坐标决定。
结构的形式很多,因地形特征、设备、应用的不同而不同。
2.数据的密度:是指采样数据密集程度,与研究区域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复杂程度有关。
用于刻画地形形态所必须的最少的数据点。
表示方式:相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单元面积内的点数、截止频率(采样数据所能表示的最高频率)、单位线段上的点数等。
采样距离: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也称采样间隔。
·通常数字加单位来表示,如采样距离为20米,表示规格网分布的采样数据·另一种表示法是单位面积内的点数,如每平方米500点,描述随机分布的采样数据·描述数据分布是沿等高线或特征等线状分布采样点,常用单位线段上的点数,如每米2点3.数据的精度:是指数据点本身所具有的精确度,是数据获取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误差的综合反映采样数据精度与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的一起密切相关。
第3章 DEM数据获取
![第3章 DEM数据获取](https://img.taocdn.com/s3/m/6bf6a89555270722182ef773.png)
SRTM TPI 90米分辨率坡位数据产品
简介:此数据集利用SRTM V4.1 9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 加工而成,是覆盖中国区域的90米分辨率的坡位数据产品。
关键词:中国,90米,坡位,SRTM,TPI,Topographic Position Index
数据时期:2000年 数据类型:GeoTiff 投影:UTM/WGS84 覆盖范围:中国 空间分辨率:90米 数据量:1.1GB 值域范围:1-6
关键词:全球,30米,数字高程,海拔,ASTER GDEM,DEM 数据时期:2009年 数据类型:IMG 投影:UTM/WGS84 覆盖范围:全球 空间分辨率:30米 数据量:20GB 值域范围:-152-8806米 共享方式:免费
TPI与坡位等级对应图
SRTM ASPECT 90米分辨率坡向数据产品
数据集名称:中国90米分辨率坡向数据产品 简介:此数据集利用中国境内9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数据加工而成,
利用ArcGIS 9.2“Spatial Analyst”模块的“Aspect”函数进行处理,是覆盖 整个中国区域的空间分辨率为90米的坡向数据产品。 关键词:中国,90米,SRTM,坡向,Aspect 数据时期:2000年 数据类型:GeoTiffs 投影:UTM/WGS84 覆盖范围:中国及周边 空间分辨率:90米 数据量:7.5GB 值域范围:0-360 共享方式:免费
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来源
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 数据获取过程的不确定性 数据处理的不确定性 数据转换和传输中的不确 定性
数据分类和信息提取中的 不确定性
➢ IKONOS(伊科诺斯)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 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IKONOS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 了提供高清晰度且分辨率达1米的卫星影像,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更快 捷、更经济获得最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途径,更创立了崭新的商业化卫星 影像的标准。
DEM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高程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058f1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c.png)
结构简单,计算机对矩阵的处理比较方便,高程 矩阵已成为DEM最通用的形式。高程矩阵特别有利于各 种应用。
2021/10/10
8
概述:GRID模式的缺点
Grid系统有下列缺点: 1、地形简单的地区存在大量冗余数据;
13
概述:TIN小结
●表示方法:将区域划分为相邻的三角面网络,区 域中任意点都将落在三角面顶点、线或三角形内。 落在顶点上其高程与顶点相同;落在线上则由两个 顶点线性插值得到;落在三角形内则由三个顶点插 值得到。
●生成方法:由不规则点、矩形格网或等高线转换 而得到。
●TIN允许在地形复杂地区收集较多的信息,而在 简单的地区收集少量信息,避免数据冗余。
2021/10/10
44
剖面分析
1)意义:
常常可以以线代面,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地势变化、地质构 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等。
如果在地形剖面上叠加其它地理变量,例如坡度、土壤、植被、土地利用 现状等,可以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工程选线和选址等的决策依据。
2)绘制
可在格网DEM或三角网DEM上进 行。
Q
y
2 S
taY n P S O O Q PQ O S O O tO asn i2n tacno 1 s
所以: ta2n X ta2n Yta2n
2021/10/10
41
坡向
坡向角的计算
Z11 Z01
P
Z10
x
R
1
T
(1,1)
O
(0,0)
2
(1,0)
Q
y
第三章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方法
![第三章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01d9667e21af45b307a850.png)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大家了解DEM常 见的数据来源,重点熟悉摄影测量、雷达
获取数据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常见的数据
获取的流程等。
第2页
本章重点
摄影测量获取DEM数据源
雷达技术获取数据源
各种DEM数据获取流程
本章难点
摄影测量与雷达获取高程数据的原理
数字高程模型
第3页
第一节 DEM数据源与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1.3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模拟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摄影--测图
两个投 影器 航空摄影
地面模型 投影器替代摄影机 地形图
模拟摄影测量仪器,通常
观测系统 金属导杆
像片盘
绘 图 桌
A
Y X
Z
两根交于一空间点(A)的金属导杆,代替两条摄影光线; 人眼通过光学系统观测像片盘上的两张像片, 观测同名点; 作业员通过手轮X、Y、脚盘 Z 驱动金属导杆的交点A 进行测图
第9页
数字高程模型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地形图的
大量艰巨的测绘工作也已由传统的野外白纸测图转
向室内的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影像成为 DEM的一种重要的数据源。
数字高程模型
第10 页
影像是地形测绘与更新的主要手段,具有效率高,
精度好的特点,是DEM生产最有价值的数据源。利
用影像,可快速地获取或更新大面积DEM数据,并 具有现势性的优点。
S
z
地面点
y
A
像点
a
S
x
a(x, y,-f) A (X,Y,Z)
Z
Y
o
X
数字高程模型原始数据采集
![数字高程模型原始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dff2f609f111f18583d05a8f.png)
DEM数据源的三大属性
按矩形格网分布采样数据点
规则分布
二维规则网格 按正方形网格分布采样数据点
分布
特殊规则网分 按三角形分布采样数据点
布
按六边形分布采样数据点
一维分布
剖面
沿等高线分布采样数据点
不规则分布 链表分布
沿断裂线等特征线分布采样数 据点
随机分布
随机分布采样点
DEM采样的布点方式
考虑地貌和采集设备及方式确定
3.4.2、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测量法--InSAR
要通过雷达影像获取目标的高程信息,必须得到由两个“观测点”对同一 地域的两幅SAR影像构成立体像对,利用杨氏双狭缝光干涉原理进行处理。
3.4.3、基于多波束声纳的 海底地形测量
3.5、不同采集方法适宜性比较
对DEM采集方法可以从性能、成本、时间、精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应当指出,各种采集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选择DEM采集的 方法要从项目的需求、精度要求、设备条件、经费条件等方面考虑 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3.4.1、基于LIDAR的DSM测量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于一身的集成 系统。
• LIDAR系统的激光器发 射离散光脉冲,打在物 体上并反射, 接收器测 量光脉冲从发射到被反 射回的传播时间。传播 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 离的测量。
• 多次反射形成多返回。
• 形成“点云”数据。
基于LIDAR的DSM测量
机载LiDAR技术
地 面 LiD AR 技 术
机载和地面LiDAR系统集成
基于LIDAR的城市DSM测量
基于LIDAR的DSM/DTM测量
基于LIDAR的城市DSM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方法PPT70页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方法PPT70页](https://img.taocdn.com/s3/m/d30a8e6b51e79b896902266b.png)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数字高程模型第三讲:DEM数据获取 方法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他数据源 用气压测高法、航空测高法、重力测量等方 法,可得到地面系数分布的高程数据。 依此建立的DEM主要用于大范围且高程精度 要求较低的研究。
5.既有DEM数据 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 1:100万、1:25万、1:5万数字高程模型,以及 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区的1:1万DEM,省级1:1万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库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对已存在的各种分辨率的DEM数据,应用时要考 虑自身的研究目的以及DEM分辨率、存储格式、 数据精度和可信度等因素。
DEM是采样数据的最终表现形式和产品,从 原始数据到DEM,要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 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数据中的误差会被传播和 放大。 DEM用户应把重点放在数据来源和输入质量 控制上,而不是学习复杂的内插方法。
影响DEM 精度的因素还包括DEM 内插方 法、有无顾及特征线、DEM 分辨率大 小等,但是,减少数据采集时的误差是保证
3.2.2基于不同观点的采样 1.统计学观点:DEM表面可以看作是点的特定集合 (采样空间)有随机采样和系统采样两种方法。 因此,对特定集合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采样数据 的研究。 随机采样:对各采样点以一定概率进行选择,各 点被选中的概率各不相同(若概率相同则为简单 随机采样)。 系统采样:也称规则采样,以预先设定的方式确 定采样点,各采样点被选取得概率为100%。
2)扫描数字化/矢量化 扫描过程:将地形图从模拟状态(纸质地图)通过 扫描转换成灰度(彩色)的数字数据(影像),即 以像素信息方式存储地图信息。 注意两个问题:分辨率、颜色 矢量化过程:将得到的栅格图像转化为矢量数据。 具体方法: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式
步骤: 扫描图件准备:图件、接图表、控制点、坐标系等 图件预处理:检查图面是否平整、图廓点与符号清 晰,量测图廓边长,检查变形情况,检查接边,等 高线连接情况等。 定向纠正与编辑:将地图数据由数字化仪坐标(扫 描文件坐标)转化为地理/地图坐标。若图面变形大, 逐格网进行纠正。坐标变化方式由仿射变换、双线 性变换、二次多项式等方法。坐标误差要小于10米。
2.几何学观点:DEM表面通过不同的几何结构来 表示,这些结构按其自身的性质可分为规则和 不规则两种形式。 规则结构据其在空间表现可分为: • 一维结构:对应的采样方法为剖面法或等高线 法。 • 二维结构:通常为正方形或矩形、等边三角形、 六边形或其他规则几何图形。 不规则结构:不规则三角形或多边形。
5.选择性采样: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性采样, 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离散特征点 (山顶点)等。 优点是只需以少量的点便能使其所代表的地面 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6.混合采样:将选择性采样与规则格网采样相 结合或者是选择性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 方法。
3.3.2DEM数据采集方法
1.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 地形图数字化是一种DEM数据获取的最基本方法。 1)手扶跟踪数字化 步骤: 定参考点(固定地图) 定控制点 跟踪采集(点方式、流方式)
3.3 DEM数据采样策略与方法
3.3.1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1.沿等高线法:采样时将Z轴固定,即固定高程
值眼等高线采集高程点。平坦地区不宜使用。
2.规则格网采样:通过规定X和Y轴方向的间距 来形成平面格网,在立体模型上两侧这些格网 点的高程值。 规则格网采样能确保所采集数据的平面坐标具 有规则的格网形式。
3)摄影测量数据采集重要注意的问题 断裂线:一些地形特征线、陡坎,人工或自然 建筑,如梯田、河流、冲沟、池塘等在地面 产生了转折或突变。 在采集过程中断裂线要给予不同的明确编码。 单断裂线: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等。 双断裂线:陡坎、陡坡,两条断裂线表示上、 下缘,成对出现。
3.野外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对于小范围的DEM其主要服务于工程设计,对 精度要求较高,采用野外测量(地形图数字 化精度不一定够,航测成本高)。 仪器:全站仪测量、平板测量、GPS测量、车 载GPS测量等。
地形结构特征(实线为山脊线,虚线为山谷线,三角形表示山顶, 小圆为鞍部,正方形为方向变化点和坡度变化点)
4 . 地形的复杂程度 地形曲面的复杂程度是地形数据采样时必须考虑的又 一个因素。地形比较破碎,采样点多;地形比较均匀 平坦,减少采样点。 地形复杂度可以通过粗糙度和不规则性来描述,可用 不同参数来表达(分数维、地形曲率、相似性、坡度 等),这些参数能够描述地形曲面的总体特征。
数字高程模型
第三章 DEM数据获取方法
3.1DEM的数据来源
3.1.1DEM的数据来源 1.影像 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更新的最有效、最 主要的手段,高精度大范围DEM生产最有价值的 数据源。 航天遥感:从相片上获取的高程数据精度低,只 是获取大范围小比例尺数据的有效方法 (LandSat的MSS、TM和SPOT上的立体扫描 仪)。近年来出现的高分辨率图像(IKONOS)、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机载激光扫描仪等 新型传感器能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
2.数据采集方法对比
方法 地形图 手扶跟踪 扫描矢量化 速度 适用范围 慢 小 较快 小 高程数据精度 低 较低 采集成本 低 最低
摄影测量 航空航天摄 影
地面摄影 野外测量
快
最大
普通遥感精度低 机载激光扫 机载激光扫描和 描和干涉雷 干涉雷达精度高 达最高
高 最高 高 高
快
较大
最慢 最小
3.4 DEM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较高的综合程度,仅反映 编绘成图 地形的大致特征
小比例尺 1:100万
3.地面测量数据 Gps、全站仪、经纬仪等与计算机在野外观测获取地面点数 据,处理变换后建成数字高程模型。一般用于大比例尺的 地形测图和地形建模。如公路铁路勘测设计、房屋建筑、 场地平整、矿山、水利等对高程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虽然地面测量方式的精度非常高,但其工作量大,周期长、 更新十分困难,费用较高,一般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采集。 可采用地面摄影测量在地面摄取立体像对,通过近景摄影 测量方法获得小区域的DEM。
3.剖面法采样:数据采样时将X或Y轴之一固定, 沿一个方向即剖面方向上对高程进行采集。 速度较快,精度比规则格网的要低。 4.渐进采样:随着地形复杂程度的变化合理的分布 采样点,在小区域内网格间距逐渐改变,采样也 由粗到精地逐渐进行。 渐进采样能解决规则格网采样方法中的数据冗余, 但在地表突变区域内仍有较高的冗余度。 若在第一轮粗略采样中丢失某些相关特征,不可 能在后轮中恢复。
• 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陡坎、海岸 线、水涯线等)--将特征点相连形成。 • 坡度变换点:在地形剖面上反映了地形的坡度变 化趋势—陡缓坡的变化。 • 方向变化点:在平面上刻划着地形特征线的走势 变化—正负坡的变化。 非特征要素:分布在各个地形单元上的点和线, 为满足采样点密度要求而加测的点和线,用于辅 助地形重建。
应用影像数据作为DEM数据源时要注意以下几 个特点: 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 遥感数据的增强处理,用于扩大不同地物影像 的灰度差; 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判读;
2.地形图:地形图是地貌形态的传统表述方法,是各种尺度 DEM建立的主要数据源。 应用地形图作为DEM数据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地形图的现势性:纸质地形图制作工艺复杂,更新周期比 较长,经济发达地区比落后(或山区)更明显; 地形图存储介质:传统地形图多为纸质存储介质,受环境 影响易变形; 地形图精度:地形图精度决定着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表达的 可信度,与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密度(由等高距表示)、 成图方法有关。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所表示的几何精 度和内容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对 地形的综合程度就越大,所表示的地形就越概括和近似, 反之亦然。
4.雷达测量数据采集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机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扫描)LIDAR 主动遥感测量,周期短,精度高,高程精度可达 到10cm,空间分辨率达到1米。 通过对获取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行滤波、分类等 (剔除不需要数据),进行建模,即可得到 DEM数据。
3.3.3DEM数据采集方法的对比 1.选择数据采集方法考虑的因素 目的和需求、DEM精度、所需设备条件、拥 有的经费等。
扫描与矢量化:黑色或彩色扫描,扫描参数根 据图件信息量、线划密度、质量等因素调节, 一般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扫描后进行矢量化。 数据分层:主要用于DEM的层有地形信息层、 水系层、推测区域、辅助高程层、公里网层等。
2.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1)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利用在不同地方获取 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同一景物的两张影像,在 室内建立立体模型,对其进行三维量测。 2)摄影测量的信息获取方式 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飞行器上搭载摄影测量设 备(传感器),垂直摄影方式获得数据。 地面摄影测量:采用倾斜摄影或交向摄影方式 获取数据。
我国地形图比例尺系列特征
类型 比例尺 >1:5000 1:5000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中比例尺 等高距m <1 1 2.5 5 10 20 综合程度很低,较真实地 反映地形地貌 航测成图 综合特性 成图方式 实地测量
大比例尺
1:25万
1:50万
50
100
一定程度综合,近似反映 编绘成图 地形地貌
3. 基于特征的采样观点(地形曲面的几何特征) 形态各异的地形表面通过具有特征意义的点和线划 分为一系列单一的地貌形态。点和线具有不同的 地形信息: 特征要素: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 • 特征点:山顶、洼地、鞍部、山脚点、山脊点、 山谷点等----不仅能表示出自己的高程信息,还能 给周围点更多的地形信息
2.数据的密度 数据密度是指采样数据密集程度,与研究区域 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复杂程度相关。用于刻画 地形形态所必需的最少的数据点。 表示方法: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单元面积内 的点数、截止频率、单位线段上的点数等。 采样距离:相邻两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也称采 样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