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特别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出现。
2.防治措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进行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二、强度不达标1.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2.防治措施: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更加符合工程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符合要求。
三、水泥渗漏1.一般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或混凝土孔隙结构不合理造成。
2.防治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水泥,并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内的过渡带,减缓渗漏的速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表面光洁度。
四、腐蚀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离子等,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腐蚀。
2.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潜在腐蚀物质的含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形成保护层;加强钢筋的防腐措施,如涂覆石蜡或防锈涂料等。
五、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六、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但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但在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因此及时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开裂问题1.预防措施:- 选用适当的配合比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可以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或掺加抗裂剂的混凝土。
-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和环境温度,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热裂纹。
- 采用适当的养护措施,包括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如分段浇筑、减缩水剂的使用等,以减少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
2.处理方法:-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用渗透性修补剂进行修补。
渗透性修补剂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填充细小裂缝。
-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采用填充材料填充。
填充材料可以填充裂缝内的空隙,并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 对于严重开裂的混凝土结构,可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重新施工。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1.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水泥、砂浆和骨料的比例准确。
配合比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调整。
- 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 实施严格的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搅拌均匀、浇筑操作的规范等。
2.处理方法:- 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以考虑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混凝土的厚度或设置增强筋等。
- 如果强度不达标的原因是材料或施工工艺问题导致的,需要找出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混凝土脱模不良问题1.预防措施:- 使用适当的脱模剂,确保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分离。
脱模剂的选择应与混凝土和模具的材料相适应。
- 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避免过水或过干现象,从而减少粘模现象的发生。
- 采用合适的模具材料和结构,以减少脱模不良的概率。
2.处理方法:- 对于脱模不良的混凝土构件可以采取局部修复措施,如修补、打磨等。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制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的角度出发,介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通病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通病一:坍落度过低坍落度是混凝土工作性状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和成品的质量。
如果坍落度过低,则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落、振捣不密实等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灰比过小。
如果水灰比太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就会偏低,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低。
2.减水剂过少。
适当使用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坍落度得到保障,如果减水剂用量过少,也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低。
3.砂石过粗。
砂石过粗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空隙较大,不利于混凝土坍落度的提高。
处理方法:1.合理选用混合材料,控制水灰比的大小。
2.适量添加减水剂,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3.控制砂石颗粒的大小,选择适量的砂石配比。
混凝土通病二: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混凝土干燥缩短的时候。
由于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变形,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所考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初凝时间短。
如果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太短,干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的收缩量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2.混凝土中过度干燥。
如果混凝土的干燥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而出现裂缝。
3.粘结力太小。
如果混凝土内的粘结力不足,也容易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情况。
处理方法:1.适当调整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适中。
2.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加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含水量符合要求。
3.采取隔离膜措施,避免混凝土过度干燥。
混凝土通病三:脱层及龟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脱层及龟裂的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拌合不均匀。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砼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水泥标号、厂家应为同一浇筑时的水泥、厂家;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质量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1. 空鼓空鼓是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出现的中空区域,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未能充分振捣或浇筑过于密集,导致空气被困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的。
空鼓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空鼓通常在表面和内部可见,并且在受力时易于产生裂纹。
2. 裂缝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变形不均、重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这些裂缝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外观造成不良影响。
3. 粗糙表面粗糙表面是由于混凝土外表面粗糙不平整而形成的。
它不仅影响看起来的美观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抵抗风化的能力。
二、预防措施1. 土壤和基础处理在建造混凝土建筑物之前,必须充分处理土壤和基础,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如果土壤太软或太湿,混凝土不稳定的地方会容易出现缺陷。
2. 水分管理水分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确保混凝土的成分和水分含量是稳定的。
水分过多会导致空鼓和裂缝的形成,而水分过少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 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的振捣和浇筑技术。
必须确保混凝土填满每一个角落,避免空气暴露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鼓。
振捣也必须均匀和有力,以确保混凝土达到充分的密实度,以防止发生裂纹。
三、处理方案1. 空鼓使用特制的胶水可以轻松地把空鼓区域固定到混凝土的表面,以提高外观的平滑度和美观度。
对于较大的空鼓,必须采用重新施工或补漏的方式。
在重新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正确的施工步骤,确保填充材料的密实性。
2. 裂缝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特制的硅膠封缝剂来封闭。
对于比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砌块和渗透性胶水的组合填充的方法进行补救。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填充材料的密实性。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压缩强度不达标压缩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配合比、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等。
2.开裂混凝土开裂是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温度变化、变形不均匀、收缩应力等。
防治措施可从设计上考虑收缩、热变形等因素,采用伸缩缝、抗开裂剂等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3.不均匀性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表现为浇筑和养护后出现明显的色差、孔洞、裂缝等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的不均匀性、施工中搅拌不均匀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搅拌过程的控制和检验等。
4.粘结力不强混凝土的粘结力是测量其与钢筋或其他材料之间的黏结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原因包括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对粘结力的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入手,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等。
5.气孔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排气孔或气泡,其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适当的原材料、掺加剂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抹光、振捣等。
6.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中存在的氯离子、硫酸盐等导致钢筋腐蚀而产生的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钢筋、控制混凝土中氯化物含量、采用外加碱氧化物防腐涂层等。
7.暗沉混凝土表面的暗沉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机械杂质、有机杂质、水泥分散剂等导致的。
防治措施包括增加水泥用量、加强拌制过程的控制、采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工艺等。
8.凝结时间过长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不便。
常见的原因包括材料中用水量过大、气候条件不佳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配合比、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综上所述,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进行防治。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 4 篇)第 1 篇:混凝土通病整改措施混凝土常见问题处理一、蜂窝(1)配合比计量不许,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者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 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者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时常检查;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下料高度超过 2m 要用串筒或者溜槽;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处理措施为: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1:2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者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者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者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振捣应充分密实;处理方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三、孔洞(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防治措施为: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者配以人工插捣;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处理方法: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子细浇筑捣固。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介绍
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 原因:配合比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 后果:降低结构承载能力,影响工程安全。
- 对策:合理设计配合比、使用优质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
范施工。
2. 混凝土表面开裂
- 原因:干缩、温度应力、膨胀等。
- 后果:影响混凝土外观,减弱抗渗性能。
- 对策:控制施工阶段的温度变化、增加混凝土的抗裂剂。
3. 混凝土抗渗性差
- 原因: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
- 后果:容易渗水,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 对策:合理设计配合比、采用防渗材料、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 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加强施工工艺管控
- 采用现代化施工设备,保证施工操作规范。
- 控制浇注温度、铺面养护等环节,避免开裂和强度不达标。
3. 配合比设计合理
- 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科学确定配合比。
4. 采用适当的外加剂
- 如抗裂剂、防渗剂等,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以上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介绍。
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合理设计和选用适当的材料,可以有效预防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抗渗性差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试验检验。
2.原材料偷工减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严格控制用水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控制浇注速度和质量,避免混凝土分层。
二、施工环境和工艺通病:1.施工现场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达标、强度降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可采取加热、湿喷雾等方法进行调控。
3.混凝土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三、其他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可能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
防治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注意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2.混凝土开裂:可能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引起。
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抗裂措施,如加纤维等。
3.混凝土强度低:可能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开裂问题开裂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所引起的。
为了预防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施工温度过高和干燥过快,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应力得到平衡,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3.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等措施,以帮助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减少开裂风险。
4.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和冷缝,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要预防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保证水泥与骨料的比例适当,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和骨料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3.在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浇筑和养护,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和步骤的准确性。
4.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度不达标的情况,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空鼓问题混凝土空鼓问题指的是混凝土表面与内部骨料之间出现空隙。
为了防止混凝土空鼓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不能充分振实。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内部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充分结合,减少空隙的产生。
3.严格按照养护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减少空鼓的产生。
4.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踩踏和碰压等操作,避免混凝土内部的空泡。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也称为“混凝土质量通病”。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种类1.空鼓空鼓指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存在空隙的情况。
空鼓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混凝土施工时未充分振实;混凝土中大颗粒骨料过多;基层不平整或粗糙;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得到及时排除等。
2.龟裂龟裂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的情况。
龟裂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混凝土中水胶比过大;混凝土预应力不均;混凝土疲劳;混凝土变形或收缩等。
3.渗水渗水指混凝土中存在水渗漏的情况。
渗水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混凝土水胶比过大;混凝土中存在细小混凝土孔隙;混凝土中的骨料强度低或易溶解;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4.翘曲翘曲指混凝土构件呈现出曲面状。
翘曲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混凝土水胶比过大;混凝土和钢筋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匹配;混凝土的隐藏部位未进行防水处理等。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和处理方案1.空鼓预防方法:(1)选择适当的骨料,确保骨料之间的孔隙率合理。
(2)混凝土施工时,要采取较为强力的振动方式,充分振实混凝土。
(3)基层表面要平整、干净,确保混凝土施工时可以充分接触。
处理方案:(1)空鼓处要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打烧结料修补。
(2)对于严重的空鼓,需要重新施工。
2.龟裂预防方法:(1)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水泥、粉煤灰等,在不增加水胶比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2)混凝土中的钢筋应当与混凝土的变形能够协调,确保混凝土的应变性能。
处理方案:(1)对于裂缝,可采用打孔、注浆等方式进行修补。
(2)对于严重的龟裂,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渗水预防方法:(1)降低混凝土中的水胶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
(2)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要考虑其抗渗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缺陷。
这些问题和缺陷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其对应的防治措施。
1.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之一、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配料比例不准确、拌合不均匀、保养不当等。
防治措施:-配料比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过量添加或添加不足的情况。
-拌合时间和速度应控制得当,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适时、适度的保养,避免漏养。
2.墙体开裂在混凝土工程中,墙体开裂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开裂的原因可以是混凝土强度不够、脱模太早、养护不当等。
防治措施:-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脱模要适时,不能过早,应等到混凝土完全硬化后再进行脱模。
-养护时间要充分,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养护。
3.混凝土表面粗糙混凝土表面粗糙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美观度、使用寿命和功能。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确保其表面平整。
-使用合适的养护方法,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失去水分,导致龟裂和起砂。
4.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降低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导致结构的损坏。
防治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氧气和水分对钢筋的侵蚀。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和合理的包覆层厚度。
5.有机酸侵蚀有机酸侵蚀是指混凝土中的有机酸溶液对混凝土结构物造成侵蚀破坏的现象。
防治措施:-选用抗酸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和耐酸性较高的外加剂。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总结起来,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准确配料、均匀拌合、充分保养;适时脱模、充分养护;合理浇筑、振捣和密实混凝土;防锈处理和包覆层厚度控制;选用抗酸性能较好的材料和充分养护。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方案混凝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构造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但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通病,如混凝土开裂、结露、泛碱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的通病至关重要。
一、混凝土开裂1. 预防措施:(1)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应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
(2)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要充分浇水,保持湿润状态,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引起的开裂。
(3)采用合适的控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开裂。
2. 处理方案:(1)采用增强混凝土的方法,如向混凝土表面喷涂抗裂剂、增强剂等。
(2)采用钢筋或边框加固的方法,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混凝土结露1. 预防措施:(1)加强通风和排湿:建筑内部应加强通风换气和排湿,减少室内湿度,避免混凝土结露。
(2)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控制水汽的释放,减少混凝土表面结露的可能性。
(3)在混凝土表面刷涂防水涂料,增强混凝土对水的防护性能。
2. 处理方案:(1)使用加热器等设备,加快室内空气循环和干燥速度,减少混凝土结露。
(2)使用除湿器等设备,降低室内湿度,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汽。
(3)对严重结露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防止混凝土面层的脱落或损坏。
三、混凝土泛碱1. 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材料中尽量减少或控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的含量。
(2)采用低碱性水泥或添加剂来减少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含量。
(3)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和渗透,以减少混凝土的碱性物质析出。
2. 处理方案:(1)对混凝土进行除碱处理,如刷涂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等。
(2)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处理泛碱现象,如使用激光或化学溶液等。
(3)针对泛碱较严重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加固和防护措施,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已经成为了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混凝土工程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地识别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1.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裂缝可能由于混凝土中的强度不足、伸长性不佳、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混凝土中的裂缝,将引起水侵入、增加荷载、甚至导致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2.气孔在混凝土中出现气孔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未能及时释放而造成的。
常见的气孔问题包括机器振荡和振动力不足,以及混凝土中添加了过多的水和混合物。
过多的气孔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并且易受水和其他外部损坏的侵袭。
3.麻面如果混凝土表面看起来粗糙不平,往往被称为麻面,这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混合料中的砂粒含量较高、混凝土初始浇注过程中的震动不足、或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而造成的。
麻面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度,因此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取适当的防止麻面的措施。
4.空洞混凝土中的空洞区域就是混凝土中的空腔,也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混凝土中的空气未经彻底释放,混凝土收缩和伸长等。
空洞的存在将会导致强度下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寿命。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解决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可能的防治措施,例如:1.充分的施工规划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充分的计划工程,包括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浇注方法以及浇注时间表等。
这有助于减少未来的工程问题。
2.选用高质量的原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优先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包括水、骨料、水泥等材料。
同时,在混凝土配比时,应该在正常的水水平内尽可能减少混合物中的水份。
3.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混凝土工程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包括振动棒、摆杆、喷水器等。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施工环境、材料选用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会导致混凝土质量存在一些通病。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方案。
1.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受原材料的影响,对于水泥、骨料和混凝土外加剂等,应选择质量可靠、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定期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和认证,确保其质量稳定。
2.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水泥水化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差,从而引起裂缝。
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如合理控制拌合水温度、降低水灰比、加水降温,或者采用预冷预热装置等。
3.关节处渗漏:混凝土结构中的关节处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影响结构的密封性和抗渗性。
应做好关节处的处理,采用合理的密封材料,如聚硫橡胶、水泥砂浆等,并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关节处的密封性。
4.混凝土收缩开裂: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如果不做处理,容易引起开裂。
应选用收缩适应性较好的混凝土配比,控制水灰比、骨料干燥率等参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预应力、增加钢筋含量等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5.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强度不达标,将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应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和掺合料,严格控制拌合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气孔、麻面和孔洞:混凝土中的气孔、麻面和孔洞会降低其密实性和耐久性。
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确保模板的密闭性良好,配合振捣设备进行充分振捣,减少气泡的产生;同时,严禁使用超过有效保养期的水泥和外加剂,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
7.脱模早和帖模:混凝土在脱模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控制速度和方法,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损坏和麻面。
应遵循脱模时间要求,仔细控制脱模速度,采用适当的脱模剂,并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变色或麻面的措施。
为了预防混凝土质量出现通病,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地的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4.1麻面4.1.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4.1.2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1.3处理方法①、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洗刷干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0.5mm。
③、水泥砂浆的配比为 1:2或 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
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④、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⑤、修补完成后,用毛毡进行保湿养护。
起砂和掉皮的处理方法同上。
4.1.4预防措施①、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 20S 为佳,插入下层5-10CM ,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②、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③、浇注混凝土时,无论哪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
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④、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拆模。
4.2蜂窝4.2.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的窟窿。
4.2.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4.2.3处理方法①、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
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③、水泥砂浆的配比为 1:2到 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 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④、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⑤、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4.2.4预防措施①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②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搅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③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
④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
4.3孔洞4.3.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4.3.2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3.3处理方法①、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 下部方正水平。
②、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③、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商品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④、抹光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
4.3.4预防措施①、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
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 特别注意振捣, 不能用机械振捣时, 可改用人工插捣, 插捣应反复数次, 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
②、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③、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
④、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
4.4“烂边”和“烂根”4.4.1现象“烂边”和“烂根”是指根部或者边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
4.4.2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5模板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4.3处理方法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处理办法进行修复。
4.4.4预防措施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木板压板、橡胶压条止浆,或浇筑混凝土前用 1:2水泥沙浆封堵柱、墙根部。
4.5露筋4.5.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4.5.2产生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 4.5.3处理方法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 1:2或 1:2.5水泥砂浆,将充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4.5.4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 并加强检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 2m ,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4.6缝隙、夹层4.6.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4.6.2产生的原因(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4.6.3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 1:2或 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4.6.4预防措施(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2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3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 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 50~100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4.7缺棱掉角4.7.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4.7.2产生的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 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4.7.3处理措施出现缺棱掉角情况时,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 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 ,认真养护。
4.7.4防治措施(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N/mm2以上强度;(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 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4.8表面不平整4.8.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4.8.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 4.8.3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4.8.4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4.9楼板裂缝4.9.1现象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的楼板部分产生开裂的现象。
4.9.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拆模不当,引起开裂;(4昼夜温差引起的收缩裂缝;(5主筋严重位移,使结构受拉区开裂;(6混凝土初凝后又受扰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4.9.3处理方法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
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 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
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 1:2或 1:1水泥砂浆抹缝。
压平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