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9bd0cd15abe23492f4db8.png)
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ab722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f.png)
《复式统计表》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关注度;(2)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教材中的“复式统计表”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初步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单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但对于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2.3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难点: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提问:你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统计图表?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区别?3.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2)教师提问: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反映数据关系的?3.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复式统计表;(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教师选取学生答案进行点评,总结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特点;(2)能够运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1)课堂问答;(2)小组合作;(3)作业批改。
4.3 评价内容(1)复式统计表的制作;(2)复式统计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复式统计表》教学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86cb9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0.png)
《复式统计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知道它是由两个或多个统计表合并而成的。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统计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学会如何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及特点。
2. 学习如何制作复式统计表。
3. 学习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制作方法及应用。
2. 难点:如何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复式统计表的案例或图片。
2. 学生准备纸和笔,以便制作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复式统计表。
2. 讲解:教师讲解复式统计表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份复式统计表。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学会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学生回家后,搜集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其应用场景。
7. 反馈: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搜集到的复式统计表,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制作方法和分析能力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复式统计表解决问题。
3. 评价学生在作业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主动搜集和分析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复式统计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如销售数据、人口普查、体育比赛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关键知识点。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600b310912a21614792916.png)
学校
陈家寨小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李复式统计表
总课时—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2.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堂小结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能为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单式便于比较
单式简洁
丰富
课后反思:
三、小组讨论:课本第36页例1的统计表和第37页“做一做”上方的统计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更喜欢哪种统计表?为什么?
3、展
让学生展示完成的统计表
4、讲
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5、练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课前预习
课前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课余活动?你们最喜欢哪种活动?(指名回答)
那老师如果想了解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你们有什么办法帮我整理出来吗?(预设学生回答,统计表,教师板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88e028b31ed9ad51f11df2a9.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3、读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4、解决问题.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三、课堂作业新设计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四、思维训练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合计蔬菜鱼类肉类豆制品总计13第一组10 3 3 1第二组 4 0 6第三组 4 0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eeec85427284b73f24250f4.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45a9bb9d528ea81c779ea.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三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cc8510c22590103029d7a.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2. 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课前预习:课前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导学步骤:一:导(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参加过那些课余活动?你们最喜欢那种活动?(指名回答)那老师要想了解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你们有什么办法帮我整理出来吗?(预设学生回答,统计表,教师板书)二、学(一)自主学习课本第36页例1,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个统计表分别统计了什么内容?2.从两个统计表中,你可以知道那些信息?3.完成课本36页的表格。
(二)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上方的统计表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女生呢?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三)小组讨论:课本第36页例1的统计表和第37页“做一做”上方的统计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更喜欢哪种统计表?为什么?三、展让学生展示完成的统计表。
四、讲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五、练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变化的差异,能为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3.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02f1ff1ce009581b6ad9eba8.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课目的:1、使学生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依据采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剖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剖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点。
3、经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感觉学习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课要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依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难点:经过数据的整理和剖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展望。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 36 页情境图。
发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活动状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 6 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边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爱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爱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示学生应注意查对统计数据。
发问:男生最喜爱什么活动?女生最喜爱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不过反应男、女生最喜爱的活动的人数,假如要对男、女生最喜爱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归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研究新知1、讲话:请同学们先仔细察看这张表,在想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爱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够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对比,复式统计表更有益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察看、比较和剖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所以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爱的项目状况,所以对应表头写“活动” 。
中间部分是不一样性别、不一样活动的相应人数,所以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23521a76e58fafbb0033c.png)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课件
预习后学生困惑记录
导学过程
环节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学
激
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城关街道中心小学数学科第6册“边导边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师导案(试用)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1)
课型
新授
(1)
主备教师
王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
总课时2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导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汇报预习。
2、学生各自填写。
3、提出问题。
合
作
探
究
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
总计
13
第一组
10
3
3
1
第二组
4
0
6
第三组
4
0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1、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拨。
1、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拨。
2、全班汇报交流,及时调控解答。
复式统计表教案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优秀6篇)
![复式统计表教案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d64b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7.png)
复式统计表教案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本文是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6篇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
(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3.制作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doc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17e4644ccbff121dc36833c.png)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城关街道中心小学数学科第6册“边导边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教师导案(试用)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课新授主备教王娟复备(1)型(1)师教师授课课时授课教师总课时2第1课时时间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导学目标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导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课件预习后学生困惑记录环节导学激趣导学过程教材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 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 6 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画画跳绳玩电子视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画画跳绳玩电子视游戏人数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教师活动1、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2、导入新课。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学生活动1、汇报预习。
2、学生各自填写。
3、提出问题。
探究 1: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合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作探究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探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究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1、教师巡视指 1 学生先独导,适当点立思考,自拨。
主探究。
2、全班汇报交 2 疑难处小流,及时调组合作讨控解答。
论。
3、汇报交流。
展1、说说 36 页的两个统计表表达了什么信息?这两个表有什么共同点?示交2、根据课本 36 页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讲
点
拨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1、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2、导入新课。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1、汇报预习。
2、学生各自填写。
3、提出问题。
合
作
探
究
探究1: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探究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导
学
激
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1、统计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完成统计表。
1、导入新课。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
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
1、汇报预习。
2、学生各自填写。
3、提出问题。
合
作
探
究
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小饰品店往往会给人零乱的感觉,采用开架陈列就会免掉这个麻烦。“漂亮女生”像是个小超市,同一款商品色彩丰富地挂了几十个任你挑,拿上东西再到收银台付款。这也符合女孩子精挑细选的天性,更保持了店堂长盛不衰的人气。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的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课件
预习后学生困惑记录
导学过程
环节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城关街道中心小学数学科第6册“边导边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师导案(试用)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1)
课型
新授
(1)
主备教师
王娟
复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
总课时2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导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达
标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检
1.www。cer。net/artide/2004021313098897。shtml。测
培养动手能力□学一门手艺□打发时间□兴趣爱好□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精
讲
点
拨
10元以下□1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附件(二):调查问卷设计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导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课件
预习后学生困惑记录
导学过程
环节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学
激
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1、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拨。
2、全班汇报交流,及时调控解答。
1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疑难处小组合作讨论。
3、汇报交流。
展
示
交
流
1、说说36页的两个统计表表达了什么信息?这两个表有什么共同点?
2、根据课本36页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在我们学校大约有4000多名学生,其中女生约占90%以上。按每十人一件饰品计算,大概需要360多件。这对于开设饰品市场是很有利的。女生成为消费人群的主体。
城关街道中心小学数学科第6册“边导边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师导案(试用)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1)
课型
新授
(1)
主备教师
王娟
复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
总课时2第2课时
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
教
后
反
思
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碧芝”的成功归于他的唯一,这独一无二的物品就吸引了各种女性的眼光。
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
总计
13
第一组
10
3
3
1
第二组
4
0
6
第三组
4
0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1、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拨。
2、全班汇报交流,及时调控解答。
1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疑难处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
展
示
交
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读表,说说从复式统计表上看到什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