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心得体会
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心得体会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在我与俄罗斯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对俄罗斯文化和社会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俄罗斯文化和社会的了解和感受。
俄罗斯文化被认为是多样化和丰富的。
俄罗斯人有着对艺术和文学的热情,这在他们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俄罗斯文学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和《罪与罚》等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俄罗斯的音乐、舞蹈和绘画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在我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非常深厚。
他们会定期去博物馆、音乐会和剧院等艺术场所,感受艺术的魅力。
俄罗斯文化的这一特点让我对俄罗斯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很是佩服。
除了对艺术的热爱,俄罗斯人还非常重视家庭和友谊。
家庭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家庭的概念不仅限于亲属关系,也包括了朋友和亲密的邻居。
在俄罗斯,人们往往会为了与家人和朋友团聚而安排大型宴会。
在这些宴会上,人们会互相祝福,分享食物和饮品,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俄罗斯社会中非常突出,也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中温暖和人情味。
在俄罗斯社会中,有一种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识。
俄罗斯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他们在国家和国际比赛中的成就,如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都是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我曾经在国家队比赛中与一些俄罗斯朋友一起观看比赛,并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支持和骄傲。
这种自豪感和民族意识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俄罗斯人民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也发现俄罗斯社会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在我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他们常常抱怨政府的官僚体系和腐败现象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
这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俄罗斯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尤为突出。
贫富差距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这也是俄罗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俄罗斯习俗与文化浅析
俄罗斯习俗与文化浅析摘要: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它是在自然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的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社交礼仪文化以及其他的文化历史构成了这个民族族的物质文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俄罗斯名族多少代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
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
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具有相当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
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
其中俄罗斯人占79%。
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因此,俄罗斯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也比较多元化。
俄罗斯饮食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悠久,早自远古时期就已发芽,并逐步发展起来。
到18世纪末,当第一部独创的专业烹饪书记在俄罗斯大地出现的时候,便受到普遍欢迎。
自此,大量有关烹饪书籍相继问世,烹饪在俄罗斯走向大众化,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进入了新阶段。
俄罗斯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传统和地方方言。
对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熬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住在伏尔加河一代的居民则与此相反,对不加西红柿的鱼汤赞不绝口,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招待客人,而库尔斯克人对此闻所未闻。
尽管如此,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特别是二十菜肴及其烹饪技艺,由于受到东方斯拉夫人历史命运共性的影响,应当说是统一的。
从伊尔明湖到黑海,从普利皮亚特河到伏尔加河广大低于居住的俄罗斯人,他们仍旧保持着俄罗斯基本原型的厨房炉灶,保持着使用传统的家用生活器皿和家什儿,保持着餐桌上的习俗,保持着日常的和节假日的传统菜肴等。
外教社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第2版) PPT课件U9
俄联邦的主要民族
北高加索联邦区的达吉斯坦、卡拉恰耶-切尔 克斯、北奥塞梯、印古什、卡巴尔达巴尔卡 尔、车臣和斯塔夫罗勃尔边疆区居住着142个 民族,其中36个原住民族。
Что такое коренные малочисленные народы?
Народы численностью менее 50 тысяч человек, проживающие на территориях традиционного расселения своих предков, сохраняющие традиционные образы жизни, хозяйствование и промыслы и осознающие себя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ыми этническими общностями.
俄罗斯民族问题的由来
早在东斯拉夫族分为俄罗斯人、乌克兰 人和白俄罗斯人三支部落后,俄罗斯人 就以老大自居,自称“大俄罗斯人,贬 称乌克兰人为“小俄罗斯人”,从这两
个称呼里足以看出大俄罗斯主义的源头。
Что такое 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 шовинизм?
Это выражение, применяющеес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в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и либераль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для обозначения господствующего отношения 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 и е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власти к остальным народам России (а затем и СССР). В ряде случаев применяется и к другим народам.
俄罗斯文化
第一次听说俄罗斯这个国家,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
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整个社会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
这让我从内心里盼望着可以了解这个国土辽阔的邻国,了解这个地处高寒地带的国家。
了解一个国家,应该首先从历史开始。
俄罗斯历史悠久复杂。
自远古时期,在俄罗斯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
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
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
我认为正是因此,才使得俄罗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有了以下特点:(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始终处在欧洲文化的轨道之中。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在这学期,我选修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
作为一名二外选修俄语的学生,学习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无疑让我更加充分了解了俄罗斯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同时也激发了我想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心。
随着近几年中俄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历史与文化,只有这样,我们彼此双方才能够跨越文化障碍,从而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张敏老师既是我们二外俄语的任课老师,同时也是这门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任课老师。
每一次课,老师都会带领我们领略俄罗斯不同的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光。
在老师的陪伴下,我们都被俄罗斯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所深深吸引。
以前,我对于俄罗斯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和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
而对于俄罗斯的历史演变一概不知。
可以说,这门课给予我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给我提供了一次与俄罗斯亲近接触的机会。
所以,在这里,首先感恩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张敏老师每次孜孜不倦循序渐进地带我们领略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有机会更进一步地了解俄罗斯这个在我眼中神秘的国家。
在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上,我们“参观”了俄罗斯著名的红场。
我想看过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红场阅兵的人们都会为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竖起一根大拇指。
阅兵式及随后的游行所流露出来的软实力,即俄罗斯人强烈的战斗意志,顽强的牺牲精神,强大的抗压能力是为我们深深表示钦佩的。
说他们有强烈的战斗意志,估计不会有人质疑。
在这之前,我对俄罗斯的历史几乎一概不知,通过上课我才了解到原来俄罗斯曾经拥有如此辉煌的历史。
历史上称霸欧洲甚至欧亚的拿破伦和希特勒,都在几乎横扫他族后,最终败在俄罗斯人脚下。
而俄罗斯那几乎等于中美两大国版图的领土,正是在过去这七八百年的时间里,一块块地从他族手中巧取豪夺而来。
俄罗斯人具有顽强的牺牲精神。
只说70年前那场战争,俄罗斯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伤亡,男人们的战死率之高甚至带来战后若干年的性比例严重失调,但即使那样,他们也没有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几乎濒临绝境的困局中,弃城而逃,而是顽强地拿起武器与敌人殊死搏斗。
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的社会与文化透视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O d l Y U W E N H U A 回
李雅君 a ,郭君怡 b
( 哈尔滨师范大学 a . 俄语教育研究中心 ;b . 斯拉夫语学 院 , 哈尔滨 1 5 0 0 2 5)
摘 要 :本文以俄 罗斯电影 什 二怒汉》 为例 ,剖析导演米哈 尔科 夫 5 0年后翻拍 芙版同名电影所蕴舍的俄
罗斯文化 。分析 电影 中所反 映的民族冲突、社会 问题及人 文情怀。米哈 尔科夫对民族 。对历史 ,对个人 的深切
2 0 0 7年 米 哈 尔 科 夫 导 演 的 电 影 《 1 2 p a a r H e B a n ma x 啪 与 中 国 导 演 李 安 的 电 影 《 色丹 一起 获得第 六 十 四届威 尼斯 电影节特 别奖 。 这是米哈尔科夫第二次捧 回金狮奖杯 ,是他在沉寂 了八 年 之后 的又 一力 作 。并且 这 部 影 片在 2 0 0 7年 以6 8 1 3 1 7 7美 元 的票 房 位 于俄 罗斯 本 土 票 房 第 四
关 注 。反 映 了其 时代 风 云 变 幻 中的 民族形 象与 民族 性格 的 深 刹烙 印 。
关键词 : 什 二怒 ;俄 罗斯电影 ;民族冲突
中 圈分 类 号 :I 1 0 6 . 4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号 :1 6 7 2 — 5 4 0 9( 2 0 1 5 )0 9 - 0 0 8 9 - 0 2
2 0 1 5年 第 9期 ( 总第 1 4 1 期)
边疆经 济 与文化
T HE BORD ER ECONOMY AND CUL TURE
No . 9 . 2 0 l 5
Ge n e r a 1 . No . 1 4 1
俄罗斯性格
俄罗斯性格俄罗斯人的性格是多样且独特的,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热情奔放俄罗斯人通常被认为是热情奔放的,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直接而真诚。
在社交场合,他们经常表现出高度的兴奋和活力,喜欢与人交流和交往。
这种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可以追溯到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坚韧不拔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值得称赞。
他们通常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
俄罗斯的气候条件严酷,历史上也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期,这使得俄罗斯人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坚强。
爱自由俄罗斯人对自由的追求是他们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在俄罗斯人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俄罗斯人对独立、自主和自由表达的权利非常重视。
这种热爱自由的性格特点也贯穿了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和文学作品中。
善于独立思考俄罗斯人通常被认为是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
他们具有优秀的逻辑推理能力,喜欢自己思考问题并独立做出决策。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使得俄罗斯人在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深思熟虑虽然俄罗斯人天性热情,但他们在做决定时往往会慎重考虑。
他们喜欢深入思考问题,权衡利弊,并考虑到可能的后果。
这种深思熟虑的性格特点使得俄罗斯人在做出决策时更加谨慎和理性。
社交性强俄罗斯人在社交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性格特点。
他们重视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在社交场合中,俄罗斯人通常表现出友好和热情的态度,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文化与性格的影响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对俄罗斯人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塑造了俄罗斯人的性格,使他们成为了独特的个体。
俄罗斯文化注重精神生活和内省,这使得俄罗斯人普遍更加敏感、深思熟虑。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通常与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实有关,这进一步加深了俄罗斯人的思考和选择的深度。
鸡在俄罗斯社会中的文化意义研究
094《名家名作》·杂谈[摘 要] 鸡在俄罗斯社会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入研究鸡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多重含义和关联,可以对这一文化符号有更深的了解。
深入探究公鸡在俄罗斯社会中的文化含义,梳理鸡在俄罗斯社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并探讨鸡在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的表现方式。
[关 键 词] 鸡;文化意义;俄罗斯鸡在俄罗斯社会中的文化意义研究张瀚彬在俄罗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鸡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然而,鸡在俄罗斯文化中的意义超出了其实际功能。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鸡的形象是俄罗斯民间传说中最常见、最易识别的标志之一,鸡在俄罗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映着俄罗斯文化、传统和信仰的各个方面。
一、鸡的基本作用鸡在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它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
直到苏联成立后,鸡才被普通人所广泛食用。
此时,鸡肉和鸡蛋的价格已经下降,且养鸡业得到蓬勃发展,这使得鸡肉和鸡蛋成为俄罗斯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除了成为食品外,鸡在俄罗斯文化中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俄罗斯传统婚礼上,炖鸡通常是第一道菜,被视为祝福新婚夫妇生活幸福美满的象征。
在俄罗斯的民间传说中,鸡和蛋都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被认为能够孕育出男孩或女孩。
这些传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还反映了人们对生育和家庭的关注和重视。
鸡在俄罗斯的许多庆祝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俄罗斯传统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使用卡利亚鸡肉汤来醒酒,饮用卡利亚鸡肉汤被视为消除过度饮酒后的头痛和不适的有效方法。
俄罗斯人还会用这种汤祝愿产妇生下的孩子大富大贵。
可以看出,鸡在俄罗斯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食品,还具有象征意义。
鸡肉和鸡蛋价格的下降和养鸡业的发展,使得鸡肉和鸡蛋成为俄罗斯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此外,鸡在俄罗斯的婚礼、民间传说和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俄罗斯人对家庭、生育和幸福的重视。
二、鸡的文化意义 (一)鸡的原始崇拜意义在斯拉夫文化中,公鸡作为一种神圣的生物,被视为能够预示未来的神秘动物。
外教社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第2版) PPT课件18俄语专业本科生教材: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第2版)第十八
第四节 复兴前的俄罗斯
文化
印刷术的出现是俄罗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1553年,首 批印刷物问世。《名门宗谱》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治家格言》是文学作品,收录诺夫哥罗德贵族和商界的 各种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
伊林街的救世主教堂 (诺夫哥罗德)
谢尔吉耶夫圣三一大教堂 (谢尔吉耶夫镇)
《圣三一图》
安 德 烈 ·鲁 勃 廖夫 (约 1360 或 1370- 约 1430) 是 安 德 罗 尼 科 夫 修道院的修士,他的创作标志 着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国家的建 成和莫斯科地位飚升时期俄罗 斯文化的巅峰。
他的作品充满崇高、光明的意 境,内心的和谐,乐观、平和、 安详的心态。
涅斯托尔
基辅洞窟修道院:由安东尼和费奥多西奠基于11世纪中叶, 是基督教苦修者们修行的地方。
基辅洞窟修道院 музыка: «Будние звоны»
索菲亚大教堂(基辅):智 者雅罗斯拉夫执政时期奠基, 取名与君士坦丁堡的教堂相 同,旨在确定罗斯与拜占庭
索菲亚大教堂(1045-1050, 诺夫哥罗德),是基辅罗 斯建筑学的重要作品。
普京基的天主降生教堂(1652)
克里姆林宫里的捷列姆宫(1637)
先知伊利亚教堂 (1647-1656)
施洗约翰教堂 (1671-1687)
17世纪,雅罗斯拉夫尔修建的教堂气势宏伟,无论是从规 模还是从装饰来看都比莫斯科的教堂略胜一筹。
西蒙· 乌沙科夫
《非手绘的救世主》(1658)
《圣三一图》(1671)
《金发天使》
第三节
13世纪下半叶 到15世纪的俄罗
俄罗斯社会文化
俄罗斯社会文化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其工业化程度很高,科学技术及军事实力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滞缓,但恶化的经济状况正在得到扭转和改善,其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城市建设以及雄厚的重工业基础是许多国家无法企及的,俄罗斯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议会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每届任期4年。
•俄联邦政府是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
2003年6月,国家杜马修订“选举法”,•决定把每次杜马选举的日期从12月第二个星期日提前到当月第一个星期日。
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
1998年俄爆发金融危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再趋恶化。
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政府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
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
2001年俄政府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
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特别是税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积极性,缓解了财政压力。
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
欧美承认俄市场经济地位,为俄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提供了新机遇,也促进了俄经济信誉的提高。
2002年俄经济增长超过预期,农业连续第三年增长,粮食产量创十年新高。
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回顾
一 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文化 (9-12世纪初)
• 这个时期文化生活的盛事是罗斯受洗(принятие христианства)。988年,弗拉基米尔一世(?-1015)作出 了重大的历史性抉择,定希腊正教为国教。此举并非出自 偶然。罗斯地处东西方的要冲,各种文明对它的影响在它 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然而这种影响也 在它的历史上引发了多次危机。虽然在地理上与西欧相近 ,但对东斯拉夫各部落来说,思想上和人员上的交往主要 在北方和南方,即沿着东欧平原的各条河流进行的。沿着 这条道路,基督教从南方,从拜占庭(Византия)开始渗透 到罗斯,这种现象早在弗拉基米尔一世奉它为国教之前就 有,例如,基辅公伊戈尔的妻子奥莉加(?-969),以及更 早的阿斯科尔德(?-882)和季尔就信奉基督教。由于罗斯 与拜占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频繁交流,基督教以 拜占庭的形式传入罗斯,竭力从多神教的势力范围里夺取 一席之地,为新宗教打人罗斯铺平了道路。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基督教特别重视善与恶这两 个截然ние),他的肉体 世界必须由个人的努力加以改造。因此原罪说和 救世说(хамартиология)成为基督教神学的核心问 题。 • 罗斯接受基督教的重要前提是9世纪中叶基里尔( 约827-869)和梅福季(约815-885)兄弟在希腊文字 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字母所创造的斯拉夫字母 (славянская письменность)。他们两人是基督教传 教士,在863年应罗斯季斯拉夫公之邀,从拜占庭 来到大摩拉维亚国,建立了不受日耳曼主教团管 辖的斯拉夫教会。
• 在俄罗斯建筑学里,除了旧的、传统的形式外, 还形成了新风格。17世纪下半叶的建筑富于装饰 性,大量采用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饰物,成型砖 头,建筑物内外都用彩色瓷砖。这种富丽堂皇的 建筑风格称之为“莫斯科的巴罗克”(московское барокко)“纳雷什金风格”(Нарышкинский стиль) 。这一流派的特点在于,结构清晰,对称,多层 ,细部考究,装饰性的白石雕刻,正面的彩色花 纹,彩色瓷砖和建筑物明显的向上动感等等。由 女皇的兄弟纳雷什金修建的费利的圣母教堂( 1690-1693)、以及圣三一修道院的膳房、新圣母 修道院的多层钟楼都是莫斯科巴罗克的经典之作 。这种风格的特点在印刷作坊大楼(1679)和苏哈列 夫塔楼(1692-1701)里都有体现。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一.地理篇俄罗斯联邦(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简称俄罗斯(Россия),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地球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
它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Европа)的东部和亚洲(Азия )的北部。
俄罗斯境内的岛屿有: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新地岛(Новая Земля)、北地群岛(Северная Земля)、(Франца-Иосифа Земля)弗兰格尔岛(Франгеля остров)、新西伯利亚岛(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е острова)、千岛群岛(Курильские острова)和科曼多尔群岛(Командорские острова)。
俄罗斯东起(Чукотский полуостров),临白令海峡,西至波罗的海海湾(Балтийская коса),最北端是泰梅尔半岛(Таймыр),最南端是大高加索山脉(Большой Кавказ)俄罗斯横跨11个时区,自西向东依次与14个国家接壤,它们是挪威(Норвегия)、芬兰(Финлядия )、爱沙尼亚(Эстония)、拉脱维亚(Латвия)、立陶宛(Литва)、波兰(Польша)、白俄罗斯(Беларусь)、乌克兰(Укранина)、格鲁吉亚(Грузия)、阿塞拜疆(Азербайжан)、哈萨克斯坦(Казахстан)、蒙古(Монголия)、中国(Китай)、朝鲜(Северная Корея)。
濒临12个海,通向三个大洋。
俄罗斯地形复杂,有山地(горы)、高原(плосогорье)、丘陵(возвышенность)、平原(равнина)、沼泽(болото)等。
总体地貌以平原为主,全境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升高,主要地形类型依次为:东欧平原(Восточно-Европейская равнина)、乌拉尔山脉(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西西伯利亚平原(Западно-Сибирская равнина、中西伯利亚高原(Среднесибирское плоскогорье)、东西伯利亚山地(Восточно-Сибирское Нагорье).乌拉尔山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最高峰纳罗德峰(Народная гора)。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结课论文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富有文艺气息的俄罗斯人民通过一学期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漫长寒冷的严冬造就的坚毅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在森林之间流淌的伏尔加河,对于杯中物的那份近乎疯狂的热爱的俄罗斯精神,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热爱阅读,歌唱,绘画的富有文艺气息的俄罗斯人民。
在课上,王老师对俄罗斯地理、俄罗斯军事、俄罗斯经济、饮食、文学、音乐、文化、历史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亲身游历与留学经历向我们展示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俄罗斯,让我们得以全面的了解俄罗斯,看到了一个热情而又不屈的民族。
<一>俄罗斯的文学俄罗斯人热爱阅读与文学创作,俄罗斯也获得了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的美誉,这一直是俄罗斯人骄傲。
无论在地铁,公交车站,公园里,都能随处可见读书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曾自豪地说,“读书是俄罗斯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是一种高尚的享受。
而且已变成了他们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所阅读过的俄罗斯文学著作有《父与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喜欢的俄罗斯作家是高尔基。
也许是俄罗斯人刚毅的美好品质,在当时腐败的俄国政府的压迫下,不少人民依然奋起反抗,用锋利的笔给沙皇政府当头一棒,十九世纪,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的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的作品,与此同时,在这些作品深处蕴藏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
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代人民,俄罗斯人民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以及精神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话,可学习了俄罗斯文化以后,我才慢慢开始懂得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希望我能通过阅读感受心中属于俄罗斯的世界,也希望书籍能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
<二>俄罗斯的音乐课堂上王老师也经常播放俄罗斯的经典歌曲,在课堂上看的电影《命运的捉弄》里,女主角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俄罗斯音乐的养分源自民间,俄罗斯人民生活在森林里,让他们的音乐多赞颂大自然,但又深受拜占廷宗教唱诗音乐的影响,它常常以悠远深沉的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富有深意,当我重温《红梅花儿开》时,就能细细体味到它的这个特点。
俄罗斯历史上的文化与社会转型
俄罗斯历史上的文化与社会转型俄罗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体系而著名于世。
作为一个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历史上的文化和社会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
在文化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俄罗斯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一、原始社会有史以来,俄罗斯地区一直是游牧和定居人群的交汇地带,原始社会的形成就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以黑海北岸、卡马兹河流域和俄罗斯河谷为中心的国土,曾是原始斯基泰人、芬兰人、乌戈尔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等不同族群的居住地。
这些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推动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俄罗斯地区的居民主要以狩猎、渔猎和采集为生。
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迁徙。
多种多样的宗教和神话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中,与暴力、互相抢夺等原始行为并存。
这些都是俄罗斯后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帝国对俄罗斯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俄罗斯向奴隶制社会的方向转型,俄罗斯也成为古罗马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尚处于原始级别,但也出现了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的现象。
在乌克兰地区,古代斯基泰人的“孔雀王国”大量从事贸易活动,并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体系。
孔雀王国在公元6至9世纪期间成为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10世纪,东欧各部落的进一步分化、腐败、分裂及不断遭到来自外部入侵使得孔雀王国走向衰亡。
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
三、封建社会俄罗斯封建社会的兴起始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的卡扎尔斯克公国。
封建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同时也推动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
当时出现的古斯基泰人基督宗教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进步。
俄罗斯领土扩展到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居麦地巴、顿河、玛佐夫和万里塔中心等地,实现了国家版图的大规模扩张。
封建制度下的俄罗斯社会的核心是出现了以鞑靼人为首的“民族思想”,这为蒙古帝国对俄罗斯的统治和维新时期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中俄两国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对于相互认知与相互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中俄文化差异对于相互认知与相互关系的作用与影响(论中俄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伦理与交往方式对于双边关系的影响)李英男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早就指出:“不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也十分重要。
从当前国际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中,诸如人权问题、原旨主义问题、甚至波黑战争、车臣战争,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包含的文化冲突因素。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差异性,不仅是解决目前一些问题基本所在,更是未来避免冲突以使世界和平发展的前提之一。
”1本文本着这种精神,对中俄文化差异及其对相互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侧重于摸索在人员交往中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一些敏感点,并力图诠释与其相关的民族行为模式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民自文化观念。
经过“解码”发掘其深层内涵,并将其展现给我国读者,以便解除在中俄合作中的一些隐患,增进相互了解与互信。
一.文化差异与两个民族的相互认知各国人民的民族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庞大的符号体系(也有人称之为“符号和意义的模式系统”2),这一系统为本国人民所熟练掌握,但对他国人民往往是陌生和晦涩难懂的。
文化符号体系的差异能产生1费孝通:《前言、独思、扎实:费孝通教授与研究生谈治学》,北京大学校刊,1994年第4期。
第10页。
2参看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正面来看,在文化交流中,“没有符号差别,对话便没有意义”。
1民族差异是吸引对方的重要因素,是刺激思维活动、促进创新的催化剂,使人们开拓眼界,进行鉴别和比较,获得重要启迪,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认识。
20世纪在中国掀起的学习和借鉴俄罗斯文学、文化的热潮就是一例。
在当今以经济为杠杆的世界各国,扑捉异国情调成为出国旅游的有力动因,民族特色又为各种文艺消遣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文化差异为旅游业、娱乐业等现代产业正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对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向往,比西欧国家更容易接受和普及。
俄罗斯当代社会与文化 考试复习资料
1.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
2.俄罗斯森林资源的储量很可观,森林覆盖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5 %。
3.斯拉夫文字的创始人是基里尔与梅福季。
4.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
5.位于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教堂是为庆祝俄国军队同法国军队战争的胜利而修建的。
7.人口:1.455亿(2003年4月)。
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 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
9.基辅罗斯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是壮士歌。
10.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大作是无名氏作于12世纪末的《伊戈尔远征记》。
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作品。
11. 10世纪,罗斯从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
12.俄国末代皇帝是沙皇尼古拉二世。
13.高尔基称之为“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指的是普希金。
14.公历1817年11月彼得格勒发生了十月革命。
15.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宇宙飞行。
16.苏联总共存在了69年。
17.1949年10月,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8.俄国18世纪最伟大的学者是罗蒙诺索夫,他首先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20.东斯拉夫人的原始宗教是多神教。
21.5月9日是俄罗斯最大的全民节日之一——胜利日。
22.俄罗斯联邦最高权力机关是联邦总统。
23.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收藏馆之一。
24.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对俄国旧社会的揭露和批判空前激烈。
26.东正教的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等。
27.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杰出的军事指挥是朱可夫元帅。
28.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圣彼得堡,它坐落在波罗的海东岸。
30.俄罗斯的国徽是金色翘翅双头鹰标志。
31.俄罗斯人最喜欢的烈性酒叫伏特加。
32.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俄罗斯的文化与社会制度
俄罗斯的文化与社会制度俄罗斯是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的社会制度备受人们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俄罗斯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一、俄罗斯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志,体现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人文传统和历史沿革。
俄罗斯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艺术、文学、音乐、舞蹈、建筑、风俗等诸多门类。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俄罗斯特有的文化魅力。
首先,俄罗斯的文学创作以俄罗斯文学大师普希金为代表,包括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两种形式。
俄罗斯人热爱普希金的诗歌,把他视为俄罗斯民族文学的代表和标准。
同时,普希金也成为了俄罗斯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俄罗斯文学还产生了高尔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系列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吸引了俄罗斯本土的读者,也被广泛地翻译成其他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次,俄罗斯音乐文化以古典音乐为主,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强大分支,俄罗斯的古典音乐创作可以与欧洲古典音乐相媲美。
伴随着俄罗斯人民的历史,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印记,尤其是在20世纪中期,俄罗斯的战争和苦难更是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道德支持和历史纪念。
最后,俄罗斯的艺术作品和建筑设计以其宏伟壮观、优美精湛而著称。
俄罗斯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和古迹,如圣彼得堡的冬宫、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叶卡捷琳娜宫、列宾美术馆等。
同时,俄罗斯的绘画文化也是举世闻名的,以众多俄罗斯画家的作品而享誉世界。
二、俄罗斯的社会制度除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俄罗斯的社会制度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俄罗斯的社会制度由苏联的传统和俄罗斯本土的实践相结合组成。
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大类。
首先,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基于联邦制的议会制民主制度。
联邦制是指各个行政实体互相独立,而议会制是指政权机构由选举产生。
这种政治制度保证了政治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化。
同时,俄罗斯的总统也是俄罗斯联邦的元首,他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负责国家的军事、外交、警务等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
俄罗斯历史ppt优秀课件
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的首位皇帝,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工商 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等,为俄罗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的另一位重要皇帝,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教 育、司法、行政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农奴制改革
01 02
蒙古入侵的影响
13世纪,蒙古帝国入侵罗斯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这一时期,罗斯遭 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和社会动荡。然而,蒙古的统治也促进了罗斯的统 一和封建制度的巩固。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莫斯科公国是蒙古入侵时期的一个小国,逐渐发展壮大。在摆脱蒙古统 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成为俄罗斯的核心国家。
过建立华约等组织,与美国展开了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主义与大清洗
要点一
总结词
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但也带来了许 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大清洗运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实行的政治和 经济制度,强调集体主义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然而,这 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政治迫害和镇压,特别是大清洗运动 。大清洗运动是斯大林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数以万计的 人被指控为“反革命分子”而遭到逮捕和处决。这个事件 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时期
总结词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对苏联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详细描述
赫鲁晓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他推行了 一系列改革,包括去斯大林化和农业集体化等。这些改 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斯大林时期的问题,但也带来了 一些新的问题。勃列日涅夫时期则注重稳定和经济发展 ,推行了新经济体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 这个时期的政治氛围也逐渐僵化,为后来的戈尔巴乔夫 改革埋下了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物流工程专业姓名李梦研学号2010210474关键词:俄罗斯地理;俄罗斯简史;俄罗斯文学;俄罗斯音乐;俄罗斯绘画;课程评价一、本学期主要学习的内容:(一)俄罗斯地理概貌:位置:俄罗斯:东经30-西经170 北纬50-北纬75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地域辽阔。
俄罗斯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
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
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37653公里。
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
地形:俄罗斯是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
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二)俄罗斯简史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英语:Russian Federation),地跨欧亚两大洲。
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且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隔海相望。
俄罗斯被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围,可经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并且是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亦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科技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也为八大工业国之一,亦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
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
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北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
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
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
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独立。
恢复使用沙俄时期的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历史:俄罗斯联邦成立于1917年11月7日,在此之前一直在沙皇的直接统治下。
1922年12月30日加入苏联,称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在原苏联瓦解以前,俄联邦一直是其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共和国。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共和国的首脑在明斯克会晤,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的协议,并同时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
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到公元六世纪,进入封建社会,成立了基辅公国。
到九世纪基辅公国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国家,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是罗斯民族的摇篮,后来形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民族。
到十二世纪中,基辅罗斯解体,一批小的公国取而代之。
到123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远征欧洲,首先征服了罗斯全境和波兰、匈亚利。
从1240年起到1480年是蒙古人统治的金帐汗国,致使俄罗斯经济文化远落后于欧洲西部。
在1147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国(其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塑像目前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在十四到十五世纪逐渐强大并领导其它公国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此后俄罗斯逐渐向外扩张,到十七世纪彼得大帝执政后,俄罗斯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最思想开放、富于改革精神的帝王(有趣的是这时我国是著名的康熙大帝的时代)。
为了俄罗斯的强大,他军事上从瑞典人手里取了现彼得堡一带地区,并开始俄罗斯的欧洲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装和社会风尚上也学习西欧,致使到今天圣彼得堡人仍被俄罗斯人认为是最讲文明和最欧洲化的城市。
在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圣彼得堡。
使之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同时和以后的皇帝的继续下还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罗斯最早的大学。
其中有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724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1797年)等。
从彼得大帝后,俄罗斯迅速扩大,从周边国家攫取了大领土,人口也在半个世纪里扩大了一倍。
但当时的国家即有资本主义的工业和商业,又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度。
直到1861年俄罗斯沙皇才自上而下的废除了农奴制,从此俄罗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初,俄罗斯在日俄战争失败,使国内危机发展。
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在1917年1月俄罗斯沙皇被推翻。
当时俄罗斯出现了工农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同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水兵和陆军士兵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苏联。
并在很短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但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犯了许多错误,在与西方的经济竞赛中逐步落伍,引起苏联人民不满,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成立。
(三)俄罗斯文化文化: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
俄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
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
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
著名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
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
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
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
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皇宫内,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
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
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
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
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
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碗、木盘等木制品。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于1935年访问了苏联,会见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塔伊罗夫、爱森斯坦等苏联最著名的导演。
当时在莫斯科工作的英国导演戈登﹒克雷、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皮斯卡托也观看演出。
这是东西方戏剧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它永远载入了世界戏史册。
画家高贺琪运用中国绘画语言描绘俄罗斯,提供了具有历史感的人文空间。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始于195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是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1972年定级为世界A类电影节,是全球12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2000年起从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
其悠久历史仅次于威尼斯电影节。
(四)俄罗斯音乐俄罗斯音乐在十八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
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下半叶,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
音乐特色俄罗斯音乐的养分源自民间,但又深受拜占廷宗教唱诗音乐的影响, 它常常以悠远深沉的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比如我们重温“红莓花儿开”、“小路”等歌曲时,就能细细体味到它的这个特点。
俄罗斯音乐甚至能展现历史的大场面,那恢弘的气势,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咏曲调体系。
(五)俄罗斯绘画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来说,俄罗斯绘画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俄罗斯(以及苏联)绘画就是艺术典范,就是创作样板,就是高不可攀的文化顶峰社会影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
在欧洲范围内,19世纪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各种文艺思潮和流派频繁起伏更迭。
19世纪初,流行了将近200年的古典主义趋于没落。
法国大革命后的形势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浪漫主义的诞生,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相当的发展。
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辩证法、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使艺术的主流转向真实地表现生活和再现社会风貌、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
这股强劲有力的艺术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揭露和批判,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二、俄罗斯文学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俄罗斯文学,下面我就说说俄罗斯文学吧。
20年代下半期,普希金在保持和发扬早期诗作的优点的情况下,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
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表明他已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在该国文学中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了当时大多数进步贵族青年的代表奥涅金,他们厌恶上流社会,但又远离人民而无法自拔,结果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