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力是不是就是作用力跟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是不是就是作用力跟反作用力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听到“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那么,相互作用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否等同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什么是相互作用力?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就是相互作用力。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各种形式,比如引力、电磁力、弹力等。
这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者形变。
在经典力学中,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因此,相互作用力可以理解为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内的力的总和。
相互作用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相互作用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但并不完全等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力,它们之间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只存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相互作用力则是整个相互作用系统内的所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区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相互作用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的联系。
相互作用力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互作用力的重要性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力,它支撑着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
在各种物理现象中,相互作用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行星运动中,引力是导致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相互作用力;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斥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因此,深入理解相互作用力的本质和作用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关乎着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技术应用的发展。
总结相互作用力是指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力,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力。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上,可以将相互作用力分解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而相互作用力则是整个相互作用系统中所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总和。
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
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但静摩 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等无关,只与外 力有关。
最大静摩擦力存在,但不一定出现
三、小结
1、滑动摩擦力:
大小: f N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滑动旳 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
大小: 0 f fm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 向相反。
3、最大静摩擦力略不小于滑动摩擦力。
有,其大小和方向又怎样?
滑动摩擦力 f N 与运动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旳大小是一种固定旳值吗?它与压力 有关吗? 其大小不是固定值,与压力无关
是否拉力多大静摩擦力就多大? 不是,它旳大小有范围 0 f fm
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 势方向相反。
最大静摩擦力略不小于滑动摩擦力。
讨论3:木板对木块A有无摩擦力
物块A静止 A 图1
物块A静止
木板
物块A静止 F
A
木板
木板 图2
物块A匀速下滑
木板 图4
图3
物块A静止在物块B上
F
A
B 木板
图5
物块A静止 A 图1
木板
A与木板接触,但没有相对运动 趋势,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
物块A静止 木板
图2
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相 对木板有向下运动旳趋势,木板 对A有没斜面身上旳静摩擦力。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旳相互作用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Choc
图一 轮子上旳花纹有什么作用?
图二 传送带是怎样传送物体旳?
图三 鞋底为何要有粗糙旳花纹?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两个相互接触旳物体有相对 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旳摩擦叫做滑动 摩擦。
力和功
力和功
力和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功的单位是焦耳。
虽然在做功的过程中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反过来,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不一定做功。
例如,用力推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水箱,但没有推动,木箱没有移动,那么,这个推力就没有做功。
另外,当力跟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小球由于惯性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它受的重力对小球就没有做功。
只有当力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又沿这个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才做了功。
省力不等于省功。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但决不能省功。
例如,用一个动滑轮把重G牛顿的物体匀速提高h米,做的功至少是W=Gh。
而不用动滑轮,用手直接提起,做的功就是W′=G·h。
因此,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但可以省力,如果不考虑摩擦力和动滑轮的自重;人所用的力是物重的1/2。
正因为不能省功,所以使用省力机械时,一定多移动距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在同一地点,重力 G与质量 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 重力可能不同 ( 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不过这种
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第二、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G=m.g 式中 m 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 kg;g
( 5)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确定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及三要素;重力的产生及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 2)力的相互性: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事存在。
(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4)矢量性: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力的大小用测力计
( 弹簧秤 )
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牛) 。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作用效果
第一、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第二、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否与 地面接触,都受重力作用。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情况均无关。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向下即垂直于 ( 当地的 ) 水平面向下, 沿重锤线向下。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 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将“竖直向下”理解为“垂直于支 持面向下”、“垂直于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 地心。 ( 3)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共同决定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互
作
常见的 三种力
弹力
用
大小 胡克定律 F=kx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方向 作用点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在接触点(接触力)
面 与面(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绳背离受力物体(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 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见弹力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
摩擦力
产生 大小 方向
共点力 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针对共点力)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F1|-|F2|≤F 合≤F1+F2 分解原则 任何一个力都有无数的分解方式,通常要根据实际效果分解
力的分解
已知一个分力大小方向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有唯一解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作用点 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开
关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相
产生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分解类型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金星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7、四种基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其后后粒子恢复原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双重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一般来讲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零碎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市场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构成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十多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半径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刺足,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多少,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斯维恰河余因子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联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显然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恰恰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若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万萨县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横向上加速下滑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四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回顾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软弱存在的,各种星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中子星的相互作用。
专题4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能发生渐变
五、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 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滚动摩擦力)或相对 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 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
(1)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2)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N,其中的FN表示 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3.静摩擦力大小
(1)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力公式 F=μ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 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μFN.
(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 况共同确定,可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其可 能的取值范围是:
4.弹力的大小
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 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 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1)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x为弹 簧伸长后或被压缩之后的长度与弹簧原长之差,即弹簧的 形变量,k为劲度系数,由弹簧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 定.
(2)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
项目
轻绳
轻杆
弹簧 (如无特别 说明本书指的 均为:沿弹簧 轴向伸缩的)
形变情况 伸长忽略不计 认为长度不变 可伸长可缩短
施力与受 只能受拉力 能受拉或受压可 力情况 或施出拉力 施出拉力或压力
同杆
力的方向 始终沿绳
不一定沿杆 沿弹簧轴向
力的变化 可发生突变
同绳
答案:C
点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或垂直水平面向下, 不能说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相互作用的定义
相互作用的定义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
在自然界中,相互作用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讨相互作用的定义、种类、作用和应用等方面。
一、相互作用的种类相互作用可分为物理相互作用和化学相互作用两种。
1. 物理相互作用物理相互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涉及物质的化学反应,不改变物质的本质。
物理相互作用包括重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四种。
(1)重力相互作用重力相互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它是一种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自然界中,重力相互作用是最普遍的一种相互作用,它是行星、卫星、恒星等天体运动的基础。
(2)电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是指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静电相互作用和电磁感应相互作用。
静电相互作用是指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电荷间的吸引和斥力。
电磁感应相互作用是指带电粒子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相互作用之一,它是原子、分子、物质的基础。
(3)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是核反应的基础,也是宇宙射线中粒子的衰变过程的基础。
(4)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指原子核内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极强的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是原子核的基础,也是宇宙射线中粒子的产生过程的基础。
2. 化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是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物质的化学反应,会改变物质的本质。
化学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等。
(1)离子键离子键是指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电子的转移过程。
离子键是化合物中最强的化学键,如NaCl、CaCO3等化合物都是由离子键组成的。
(2)共价键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它是一种电子的共享过程。
共价键是分子中最常见的化学键,如H2O、CH4等分子都是由共价键组成的。
四 种 相 互 作 用
四种相互作用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中写道:“我奉献这一作品,作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哲学中的全部责任似乎在于——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然后从这些力去说明其他现象。
”牛顿本人正是实践这条思路的先驱,他在发表三大运动定律的同时,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以后的三百年来,物理学家们从各种自然现象中,寻找支配这些运动现象的力。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在宏观世界里,能显示其作用的只有两种:引力和电磁力。
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
由于万有引力常量G很小,因此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在一般的物体之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常被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一个具有极大质量的天体,引力成为决定天体之间以及天体与物体之间的主要作用。
例如,地球对于它表面上的一般物体的引力,决定了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抛体运动的规律。
引力对于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或关闭动力后的航天器的运动起主宰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的,运动着的带电粒子之间,除了存在库仑静电力的作用外,还存在磁力(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是统一的:在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库仑力联系起来,因此,电力、磁力统一为电磁力相互作用。
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
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
但是,电磁力与引力相比,要强得多。
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弹力、摩擦力、表面张力、附着力等)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短程力的相互作用范围是原子核尺度内。
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察觉它们的存在。
四种相互作用
四种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之间相互产生的力或影响。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今天我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相互作用:重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首先是重力相互作用,这是最为普遍和常见的相互作用。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任何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引力,而且作用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举个例子,地球对人的引力作用使得人们保持在地面上,同时也使得物体落向地面。
此外,重力还是行星和卫星运动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电磁相互作用,它是指两个电荷之间产生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
根据库伦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
对于相同电荷的电荷之间产生排斥力,对于不同电荷的电荷之间产生吸引力。
这种相互作用在静电学中有着重要应用,也是电子、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基础。
接下来是强相互作用,它是原子核内部的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是一种极短程相互作用,只在原子核的非常小的范围内起作用。
它能够维持原子核的稳定,使质子和中子通过强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强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强的力,它比重力和电磁相互作用要强得多。
最后是弱相互作用,它是介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之间的一种力。
弱相互作用引起一些放射性衰变过程,例如贝塔衰变和中子衰变。
在这些衰变过程中,一种粒子转化为另一种粒子,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弱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短程的力,只在非常小的范围内起作用。
总结来说,四种相互作用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力量。
重力使我们保持在地面上,电磁相互作用使原子间产生各种化学反应,强相互作用维持原子核的稳定,而弱相互作用引起放射性衰变。
这些相互作用共同作用,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第三章:相互作用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就一定有“施力”和“受力”两个物体,互为,二者缺一不可。
2.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③同时性④瞬时性⑤矢量性:(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行定(不在于方向例I,Φ)⑥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效果,好像其它力不存在一样。
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时,则有合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几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积累引起一些变化)⑦积累性:时间积累I=ΔP 空间积累W=ΔEK3.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描述单位图示示意图)测量:测力计单位:N注:同一题中选同一标度5. 力的分类:(注: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能相同)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②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推力、浮力……③按作用方式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④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方法:整体、隔离)注: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距离增大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出就不存在了,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和弱相互作用(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严格的说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
中学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
由于这些相互作用的存在,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存在形态等都随时在发生变更。
在物理学中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之为:力。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本章又是力学部分的基础。
本章的重点在于学习几种特别典型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难点在于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试的要求:Ⅰ、对所学学问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干脆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相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学问的准确含义以及和其他学问的联系,能够说明,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推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Ⅰ: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素、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要求Ⅱ: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学问构建:新知归纳: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对物的作用。
2、力的相互性: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干脆接触②不干脆接触4、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
5、力的三要素: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确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更,则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变更。
●力的作用效果①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②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确定的。
例如用脚踢足球时,用力的大小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不同;用力的方向不同,足球飞出的方向不同;击球的部位不同,球的旋转方向不同。
●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知识回顾1.形变:物体的发生变化。
一般分为形变、形变、形变等。
2.弹性:发生形变能恢复的物体具有的性质。
3.弹力:产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对与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通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支持面指向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的物体;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于两物体的接触面。
4.胡克定律的表达式:F= 。
式中比例系数称为弹簧的。
5.滑动摩擦:两个相互的物体有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
滑动摩擦力: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物体滑动的作用力。
其大小跟正压力成,即f= 。
其中的比例常数称为。
6.静摩擦力:当物体具有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
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
7.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和。
8.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
9.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
10.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上,或者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
1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或者保持运动的状态。
1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所受的。
1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的。
1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同时同时,是同种的力。
二、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产生: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2.弹力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被动力)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位置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3.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动摩擦因数μ,F N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2).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 m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f m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 m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的阻力,应与C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反,即FC向下;A点所受的摩擦力FA是皮带转
B点所受的摩擦力FB是皮带转动的阻力,应与B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反,即 FB向上;D点所受的摩擦力FD是从动轮转动的动力,应与D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同, 即FD向下. 上述几种方法中,“相对法”分析较为透彻,“毛刷法”分析较为形象,而“动 力阻力法”分析则较为简便.
3.逐步掌握和体会受力分析方法是本专题重点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摩擦力的
分析是同学们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注意对静、动摩擦力可能出现的相互转化 的情况的讨论.
在下图中,a、b两个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其中A、B两图中
a、b两球均用轻绳悬挂)(
)
【思路剖析】
(1)对弹力有无判断应思考的是两物体接触吗?相互挤压了吗?挤压时发
第二部分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一 力的基本概念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几种常见的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专题三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专题四 力学实验与探究
(一)知识与技能
本专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大 小及方向判断等,考查理解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所示,由几何知识可知:F1、F5与F3的夹角为60°,且F1=F5=
夹角为120°,所以合力大小仍为F15 =
2
3 ,由于F1、F5
同理可得,F2、F4合力的大小为F24= 3F3 , 三个力方向均沿F3方向,大小分别为 力)、F3;
F3 ,方向与F3相同; 2
F 2
由于合力与分力可以等效替代,可以将五个力等效为三个力,即F15、F24、F3这
断,特别是两物体是否相互挤压,如本题容易错选D,认为小球分别同两个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例1.如图所示,有五个力作用在同一点O,
表示这五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为一个正六
边形的两个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
F1=30N,求这五个力的合力为多少?
F4
F5
O
F1
F2
F3
例2.已知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 30N,且方向互成1200的夹角,求合力的大 小为多少? 例3.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 为D、E、F,在三角形中任取一点O,如果
②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一 条直线上。 ③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在两个 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合力同时为零。 5.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 ③分析对象的运动情况; ④应用平衡条件处理力: 三个力作用,用做图结合解三角形的方法求 解;三个以上的力作用,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多数情况求静摩擦力要根据力作用的效果求,可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列出方程求
解。禁防用f=μ N算静摩擦力。
③方向;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可用假设法判断: 假设物体间没有静摩擦力,物体间的相对 运动方向即为相对静止时的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 ④作用点: 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例1.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 、S2 , 劲度系数均为K =4 × 102N/m,,悬挂的重物 的质量分别为m1= 2kg和m2= 4kg,若不计弹 簧质量 取g= 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 、S2 的伸长分别为( ) A .5cm、10cm 、 B. 10cm、5cm 、 C. 15cm、10cm 、 D.10cm、15cm 。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一般知识: (1)力的概念: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使物体发 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2.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考纲
考向瞭望
1.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
1.对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一直
因数
Ⅰ
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预计在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明年的高考中,弹力、摩擦力将仍
矢量和标量
Ⅰ
是重点考查的对象。
2.力的合成和分解
Ⅱ
2.由于本章内容是高中物理的基
3.共点力平衡
Ⅱ
础,所以对本章的考查贯穿于高考
轻杆中的力:可能沿杆的方向,也可能不沿杆的方向 反
摩擦力
知识回顾
分类 定义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上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受 上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时候, 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 它相对 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 它相
运动的力
对运动趋势的力
1.相互接触 2.相互挤压 3.接触面粗糙
3.弹力的大小 (1)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 kx 。 式中 k 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由弹簧本身的 因素 决定(即:材料、 匝数、粗细),x 为形变量,并非原长或总长。 (2)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 或 牛顿第二定律 来计算。
与 弹簧中的弹力:与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形 轻绳中的拉力:沿着 绳收缩 的方向 变 面与面接触的力:垂直于 接触面 指向受力物体 方 的 点与面接触的力:过接触点垂直于 接触面 而指向受力物体 向 方 球与面接触的力: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 向 球与球接触的力: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相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例 2] 如下图所示是主动轮 P 通过 皮带带动从动轮 Q 的示意图,A 与 B、 C 与 D 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 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D ) A. B 点相对于 A 点运动趋势方向与 B 点运动方向相反 B. D 点相对于 C 点运动趋势方向与 C 点运动方向相反 C. D 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 D 点运动方向相同 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 是动力
条件
有相对运动
有相对运动趋势
Ff= μFN 其中 μ 为动摩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
擦因数,没有单位,与接触 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的 大小 面的 材料 和 粗糙程度 变化在零到最大静摩
有关;F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擦力 Fmax 静之间变化
与接触面相切
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
作用点 相互接触处
7.洛伦兹力 (1)大小:F=_q_v_B_(v⊥B)。 (2)方向:用_左__手__定则判断(垂直于v、B所决定的平面)。
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方形槽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直 径都相同的光滑球体 a、b、c,接触点 P、Q 在同一水平面上,它 们的重心位置不同,其中 b、c 的重心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 下方。FN1、FN2、FN3 分别表示三个球体与接触点之间的弹力,则 有( )
4.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
试卷中的大部分题目中,但对本章
长的关系
的单独考查不多,一般是一个选择源自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题。
定则
第 1 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力的基本概念 考点自清 1.力的概念: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2.力的性质:(1)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独立存在;(2)力是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力是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 形变;(2)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 加速度。 4.力的三要素:(1) 大小;(2) 方向 ;(3) 作用点。 5. 力的分类 :性质力 效果力
重力
考点自清
由于 地球 对物体
重力的
注意:在地球表面附近可近
的吸引而使物体
产生
似认为重力等于 万有引力
受到的力
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 重力的 G= mg
(2)G 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 大小 可用 弹簧秤 测量
同位置处 g 的变化引起的
重力的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 水平面
总是 竖直向下 的
方向
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
A.FN1=FN2=FN3 C.FN1>FN2>FN3
B.FN1<FN2<FN3 D.FN1>FN2=FN3
[答案] A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1.在下图中,a、b(a、b 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 的是( )
答案:B
必考内容 第二章 第1讲
静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断
指明物体 A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1)物体 A 静止于斜面上,如图甲所示。 (2)物体 A 受到水平拉力作用而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 (3)物体 A 放在车上,在刹车过程中 A 相对于车厢静止,如图丙所示。 (4)物体 A 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如图丁所示。
必考内容 第二章 第1讲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放在地面上的竖直 轻弹簧 B 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 A 与另一轻弹簧 C 连接,当弹簧 C 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 a 点时它没有发生 形变。已知弹簧 B 和弹簧 C 的劲度 系数分别为 k1 和 k2,不计定滑轮、 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 C 的右 端由 a 点沿水平方向拉到 b 点时, 弹簧 B 刚好没有形变,求 a、b 两 点间的距离。
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特征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 FN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运动的速度无关,与 不能用F静=μFN计算, 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 但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
与压力FN成正比
5.电场力 (1)大小: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F=_q_E_;真空中点电荷的库仑力 F(=2)方k Qr向2q :。正电荷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_相__同__,负电荷受电 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_相__反__。 6.安培力 (1)大小:F=_I_L_B(I⊥B)。 (2)方向:用_左__手__定则判断(垂直于I、B所决定的平面)。
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 因为物体各部分
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 都受重力作用,可
质量分布 认为重力作用集
(2)确定方法: 悬挂法 中于 一点 即为物
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 体的重心
物体上
弹力
考点自清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 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 ;(2)发生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 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