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帝顺序表
中国100位皇帝顺序表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顺序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顺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其历时400多年,共有26位皇帝。
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列出的汉朝历代皇帝列表:1. 高祖刘邦(202年前206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的西汉王朝。
2. 高后吕雉(195年-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0年):高后是刘邦的妻子,她在丈夫去世后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执掌政权多年。
3. 孝文帝刘恒(180年-157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7年):孝文帝是刘邦和吕雉的儿子,他是西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4. 孝景帝刘启(157年-141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孝景帝是孝文帝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改革政策,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5. 孝武帝刘彻(141年-87年,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孝武帝是孝景帝的儿子,他继续推动汉朝的经济发展,并且对外扩张,将边界扩展至今天的越南和朝鲜。
6. 昭文帝刘弗陵(87年,公元前91年-公元前87年):昭文帝是孝武帝的儿子,他在位时间较短,但继续了父亲的政策。
7. 孝宣帝刘询(87年-74年,公元前91年-公元前74年):孝宣帝是孝武帝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儒家思想,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8. 孝元帝刘贺(74年-46年,公元前75年-公元前46年):孝元帝是孝宣帝的弟弟,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汉朝的衰落。
9. 成帝刘骜(46年-7年,公元前51年-公元7年):成帝是刘贺的侄子,他在位期间政权被权臣王莽夺取。
10. 建平元年王莽(7年-25年,公元8年-公元23年):王莽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夺取了汉朝的政权,建立了新朝,但他的统治不受人民欢迎,最终被推翻。
11. 王莽后五主(25年-220年,公元23年-公元220年):在王莽被推翻后,汉朝恢复,但政权不再由皇帝掌握,而是由一系列的义军领袖和宦官掌握。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年 /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书》记载刘邦祖上来自魏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
刘邦这一代已成为平民,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
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
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
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 [15-16] ,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
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
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毛主席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妻子、皇后:张嫣(刘盈的亲外甥女,也就是亲妹妹鲁元公主的女儿)男宠:宏籍孺(也作宏孺)刘盈的一生:在刘盈小时候,父亲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可能使他过那种贵族的生活,所以,他和母亲以及姐姐要经常到地里干活。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孝元皇帝
刘奭
公元前49年-
公元前33年
16年
刘询长子
孝成皇帝
刘骜
公元前33年-
公元前7年
26年
刘奭长子
定陶恭王/恭皇
(子刘欣追谥)
刘康
孝哀皇帝
刘欣
公元前7年-
公元前1年
6年
刘奭之孙,刘骜之侄
孝平皇帝
刘衎
公元前1年-
公元6年
6年
刘奭之孙
更始帝
刘玄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2年
24年
刘邦第四子, 刘盈之弟
孝景皇帝
刘启
公元前157年-
公元前141年
16年
刘恒第五子,嫡长子
孝武皇帝
刘彻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87年
54年
刘启十子
孝昭皇帝
刘弗陵
公元前87年-
公元前74年
13年
刘彻六子
废帝/海昏侯
刘贺
公元前74年
27天
刘彻之孙(第五子的儿子)
孝宣皇帝
刘询
公元前74年-
公元前49年
26年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谥号
姓名
登基时间
在位年数
关系
高皇帝
刘邦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195年
7年
孝惠皇帝
刘盈
公元前195年-
公元前188年
8年
刘邦 次子,嫡长子
前少帝
刘恭
公元前188年-
公元前184年
5年
刘盈长子
后少帝
刘弘
公元前1异母弟
孝文皇帝
刘恒
公元前180年-
公元前157年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西汉高祖刘邦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与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
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
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
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
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
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
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
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
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
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
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
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
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
(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生卒年不祥。
武帝孙,昭帝侄。
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淫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
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
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
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
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2里处)。
西汉皇帝一览表顺序列表及简介
西汉皇帝一览表顺序列表及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
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在位七年。
汉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
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西汉第六位皇帝。
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
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原名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 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 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 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 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
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之子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 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 归己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48年1月10日(黄龙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戌日),汉宣帝刘询逝世。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
汉朝第十一位皇帝,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 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 不如一代”。
汉孝哀皇帝刘欣(前25年-前1年)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元帝庶孙,成帝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 公元前25年,刘欣出生,其父为定陶恭王刘康,其母为恭王妃丁姬。
公元前23年,刘康去世,年仅3岁的刘欣嗣立为王。 公元前8年,刘欣被汉成帝刘骜封为太子。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西汉皇帝序列表汉高祖刘邦——刘英,汉惠——刘公,汉绍——刘衡,汉文帝——刘齐,汉景帝汉武帝刘车——汉朝昭帝刘涪陵——被废黜的汉朝皇帝刘河——汉朝宣帝刘勋——汉朝成帝刘杰汉武帝喊刘信,汉武帝看平汉武帝孝顺刘英谁是汉惠皇帝刘英的皇后和儿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刘英(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汉朝第一任皇帝刘邦的长子,和他的母亲卢植,在位7年。
刘颖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和刘吉母亲:吕雉妹妹:李芦媛公主您的儿子:汉少帝刘公;淮扬王刘江;长山王刘布义;项城侯刘洪(原刘山,原刘仪,封长山王);还有刘超、壶关刘武侯(派封淮扬王);作为对他最后一次的答复刘英之后的皇帝:刘公(刘英和一个女仆的儿子)妻子、皇后:颜章(刘英外甥女、亲姐妹陆源公主的女儿)公宠物:孙子(或孙子)刘影的生活:刘英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刘邦身材瘦小,不可能过贵族生活,所以他和母亲、妹妹经常下地干活。
后来,父亲起兵反抗秦朝,他和母亲、妹妹过着游牧生活。
后来,他的母亲和祖父被楚军俘虏。
当他和妹妹和父亲私奔时,狠心的父亲好几次把他们从车里推出来,好让父亲跑得更快。
刘邦下属夏侯宝宝抱怨刘邦不应该对待自己的骨肉,下车抱着自己的兄弟姐妹。
直到他们的兄弟姐妹被派往关中,他们才在战略后方过着平静的生活。
刘邦消灭项羽,取得楚韩战争的胜利后,立刘英为太子。
当时刘英只有九岁,童年的苦难并没有白费。
查看更多西汉第三任皇帝刘公是怎么死的?汉朝第三位皇帝:刘公,原西汉少帝(公元前190-184年),公元前188年9月至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
吕氏太后命玄平侯的女儿张嫣假扮成太子,封其儿子为太子。
与此同时,鲁植命令他的侍女去影响周的美貌。
汉朝前邵氏皇帝,姓刘,名公,是西汉第一个被废除的皇帝,也是西汉的第三个皇帝。
他的父亲是汉朝的小惠皇帝刘英,他的母亲是惠皇帝统治时期的一个美人,为政治所牺牲。
汉朝皇帝排列顺序及年代
解忧adgjmptw推荐于2019-10-15汉朝一共经历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
历代皇帝及年代如下: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
5、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
6、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7、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8、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9、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74年7月—公元前7 4年8月)。
10、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8月—公元前48年)。
11、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 4年)。
12、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13、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
14、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6年)。
15、西汉末代皇帝汉孺帝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
1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
17、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
18、东汉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
19、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
20、东汉第五位皇帝孝殇皇帝刘隆(公元106年)。
21、东汉第六位皇帝孝安皇帝刘祜(公元106年—125年)22、东汉第七位皇帝少帝刘懿(公元125年)。
23、东汉第八位皇帝孝顺皇帝刘保(公元125年—144年)。
24、东汉第九位皇帝孝冲皇帝刘炳(公元144年—145年)。
25、东汉第十位皇帝孝质皇帝刘缵(公元145年—146年)。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汉高祖刘邦 -- 汉惠帝刘盈-- 汉少帝刘恭-- 汉少帝刘弘--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 汉昭帝刘弗陵-- 汉废帝刘贺 -- 汉宣帝刘询-- 汉元帝刘奭-- 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 -- 汉平帝刘衎-- 汉孺子刘婴西汉高祖刘邦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
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
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
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古代皇帝顺序表
古代皇帝顺序表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西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汉孝昭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1年)汉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公元5年)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8年)新朝:新帝王莽(公元8年——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5年——公元27年)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5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汉质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公元189年)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睿(公元226年——公元239年)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三国·吴:吴大帝孙权(公元229年——公元252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7年)吴景帝孙休(公元257年——公元264年)吴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公元280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1年)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8年)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公元420年)十六国·汉·前赵:光文帝刘渊(公元308年——公元310年)昭武帝刘聪(公元310年——公元318年)灵帝刘粲(公元318年——公元318年)秦王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十六国·成汉:武帝刘雄(公元303年——公元334年)幽公李期(公元334年——公元338年)昭文帝李寿(公元338年——公元343年)归义侯李势(公元343年——公元347年)十六国·前凉:昭王张寔(公元314年——公元320年)成王张茂(公元320年——公元324年)文王张骏(公元324年——公元346年)桓王张重华(公元346年——公元353年)哀公张曜灵(公元353年——公元353年)威王张祚(公元354年——公元355年)冲公张玄靓(公元355年——公元359年)归义侯张天锡(公元363年——公元376年)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公元319年——公元333年)海阳王石弘(公元333年——公元334年)太祖石虎(公元334年——公元349年)彭城王石遵(公元348年——公元348年)义阳王石鉴(公元349年——公元349年)新兴王石祗(公元350年——公元351年)十六国·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公元350年——公元352年)十六国·前燕:文明皇帝慕容皝(公元333年——公元348年)景昭皇帝慕容儁(公元348年——公元360年)幽帝慕容暐(公元360年——公元370年)十六国·前秦:惠武帝符洪(公元350年——公元350年)明帝符键(公元350年——公元355年)历王符生(公元355年——公元357年)宣昭帝苻坚(公元357年——公元385年)哀平帝符丕(公元385年——公元385年)高帝符登(公元386年——公元394年)后主符崇(公元394年——公元394年)十六国·后秦:武昭帝姚苌(公元384年——公元393年)文桓帝姚兴(公元394年——公元416年)后主姚泓(公元416年——公元417年)十六国·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公元384年——公元396年)惠愍帝慕容宝(公元396年——公元398年)昭武帝慕容盛(公元398年——公元401年)昭文帝慕容熙(公元401年——公元407年)十六国·北燕:惠懿帝高云(公元407年——公元409年)文成帝冯跋(公元409年——公元430年)昭成帝冯弘(公元431年——公元437年)十六国·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公元384年——公元384年)威帝慕容冲(公元385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段随(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凯(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瑶(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忠(公元386年——公元386年)河东王慕容永(公元386年——公元394年)十六国·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公元385年——公元388年)武元王乞伏乾归(公元388年——公元412年)文昭王乞伏炽磐(公元412年——公元428年)后主乞伏暮末(公元428年——公元430年)十六国·后凉:懿武帝吕光(公元386年——公元399年)灵帝吕纂(公元399年——公元401年)后主吕隆(公元401年——公元403年)十六国·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公元397年——公元399年)康王秃发利鹿孤(公元399年——公元402年)景王秃发傉檀(公元402年——公元414年)十六国·北凉:武宣王段业(公元397年——公元401年)武宣王沮渠蒙逊(公元401年——公元433年)哀王沮渠牧犍(公元433年——公元439年)酒泉王沮渠无讳(公元439年——公元444年)河西王沮渠安周(公元444年——公元444年)十六国·西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公元407年——公元425年)废主赫连昌(公元425年——公元428年)后主赫连定(公元427年——公元431年)南北朝·南朝·刘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明帝刘彧(公元466年——公元472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宋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南北朝·南朝·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3年——公元494年)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公元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齐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南北朝·南朝·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豫章王萧栋(公元551年——公元551年)武陵王萧纪(公元552年——公元553年)梁元帝萧绎(公元552年——公元554年)贞阳侯萧渊明(公元555年——公元555年)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南北朝·南朝·陈朝: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陈文帝陈茜(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陈宣帝陈顼(公元568年——公元582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南北朝·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年——公元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隐王拓跋余(公元452年——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公元530年)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公元531年)安定王元朗(公元531年——公元532年)孝武帝元修(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南北朝·北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南北朝·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恭帝拓跋廓(公元554年——公元557年)南北朝·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年——公元559年)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公元561年)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后主高纬(公元565年——公元577年)幼主高恒(公元577年——公元577年)南北朝·北朝·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公元557年)明帝宇文毓(公元557年——公元560年)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隋朝:隋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7年)隋恭帝杨侑(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唐朝: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唐高宗李治(公元649年——公元683年)唐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唐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少帝李重茂(公元710年——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公元805年——公元820年)唐穆宗李恒(公元820年——公元824年)唐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6年)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唐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唐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唐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唐昭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唐哀宗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梁:梁太祖朱温(公元907年——公元912年)郢王朱友珪(公元912年——公元913年)末帝朱友贞(公元913年——公元923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2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世祖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吴:武帝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景帝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宣帝杨隆演(公元908年——公元920年)睿帝杨溥(公元920年——公元937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五代十国·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47年——公元947年)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47年——公元978年)五代十国·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五代十国·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公元934年)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五代十国·十国·闽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6年)嗣主王延翰(公元926年——公元927年)惠宗王延均(公元927年——公元935年)康宗王昶(公元935年——公元939年)景宗王曦(公元939年——公元944年)天德帝王延政(公元943年——公元945年)五代十国·十国·北汉:世祖刘崇(公元951年——公元954年)睿宗刘承钧(公元954年——公元968年)少主刘继恩(公元968年——公元968年)英武帝刘继元(公元968年——公元979年)五代十国·十国·南汉:高祖刘龚(公元916年——公元942年)殇帝刘玢(公元942年——公元943年)中宗刘晟(公元943年——公元958年)后主李鋹(公元958年——公元971年)五代十国·十国·荆南:武兴王高季兴(公元924年——公元928年)文献王高从诲(公元928年——公元948年)贞懿王高保融(公元948年——公元960年)侍中高保勗(公元960年——公元962年)侍中高继冲(公元962年——公元963年)五代十国·十国·楚国:武穆王马殷(公元927年——公元930年)衡阳王马希声(公元930年——公元932年)文昭王马希范(公元932年——公元947年)废王马希广(公元947年——公元950年)恭孝王马希萼(公元950年——公元951年)后主马希崇(公元951年——公元951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年——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7年——公元1022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宋钦宗赵桓(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南宋: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宋宁宗赵扩(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宋理宗赵昀(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宋度宗赵禥(公元1264年——公元1274年)宋恭宗赵显(公元1274年——公元1276年)宋端宗赵昰(公元1276年——公元1278年)宋末帝赵昺(公元1278年——公元1279年)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16年——公元926年)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公元947年)世宗耶律阮(公元947年——公元951年)穆宗耶律璟(公元951年——公元969年)景宗耶律贤(公元969年——公元982年)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年——公元1055年)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年——公元1101年)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金朝: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年——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公元1150年——公元1161年)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公元1189年)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年——公元1208年)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公元1213年)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年——公元1223年)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年——公元1234年)末帝完颜承麟(公元1234年——公元1234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32年——公元1048年)毅宗李谅祚(公元1048年——公元1067年)惠宗李秉常(公元1067年——公元1086年)崇宗李乾顺(公元1086年——公元1139年)仁宗李仁孝(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桓宗李纯佑(公元1193年——公元1206年)襄宗李安全(公元1206年——公元1211年)神宗李遵顼(公元1211年——公元1223年)献宗李德旺(公元1223年——公元1226年)末帝李睍(公元1226年——公元1227年)元朝:太祖铁木真(公元1206年——公元1127年)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年——公元1241年)定宗贵由(公元1246年——公元1248年)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公元1259年)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公元1294年)成宗铁穆儿(公元1294年——公元1307年)武宗海山(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仁宗爱育黎力八达(公元1311年——公元1320年)英宗硕德八剌(公元1320年——公元1323年)泰宗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8年——公元1328年)文帝图帖睦尔(公元1328年——公元1332年)明宗和世琜(公元1329——公元1329年)宁宗懿璘质班(公元1332年——公元1332年)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98年——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425年——公元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年——公元1449年)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年——公元1487年)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87年——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1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2年——公元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年——公元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公元1644年——公元1645年)明绍宗朱聿键(公元1645年——公元1646年)明文宗朱聿鐭(公元1646年——公元1646年)明昭宗朱由榔(公元1646年——公元1662年)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公元1516年——公元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清世祖福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清圣祖玄烨(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清世宗胤禛(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清高宗弘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清仁宗颙琰(公元1795年——公元1820年)清宣宗旻宁(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清文宗奕詝(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清穆宗载淳(公元1861年——公元1875年)清德宗载湉(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宣统帝溥仪(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中国皇帝大全)
东晋(317-420年)
晋元帝司马睿:317-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322-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325-343年; 晋康帝司马岳:343-345年; 晋穆帝司马聃:345-362年; 晋哀帝司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
东晋续
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
北宋(960-1127年)
1.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 2.宋太宗赵匡义:976-998年; 3.宋真宗赵恒:998-1023年; 4.宋仁宗赵祯:1023-1064年; 5.宋英宗赵曙:1064-1068年; 6.宋神宗赵顼:1068-1086年; 7.宋哲宗赵煦:1086-1101年; 8.宋徽宗赵佶(ji):1101-1126年; 9.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
唐朝续
9.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 10.唐肃宗李享:756-762年; 11.唐代宗李豫:762-780年; 12.唐德宗李适(kuo):780-805年; 13.唐顺宗李涌:805-806年; 14.唐宪宗李纯:806-821年; 15.唐穆宗李恒:821-825年;
唐朝续
16.唐敬宗李湛:825-826年; 17.唐文宗李昂:826-841年; 18.唐武宗李炎:841-847年; 19.唐宣宗李忱:847-859年; 20.唐懿宗李凗(cui,第三声):859-873年; 21.唐僖宗李儇(xuan):873-889年; 22.唐昭宗李晔:889-904年; 23.唐哀帝李拀(chu):904-907年。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 7.汉昭帝刘弗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汉朝历代帝王
汉朝历代帝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
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
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吕雉(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
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4)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
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
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缇萦救父,文景之治,(5)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文帝的儿子。
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文景之治,七国之乱,(6)武帝刘彻(前157--前87年)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景帝第九子。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中国朝代时间表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
617年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
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表皇帝列表:一、【秦代】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二、【汉代】〖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三、【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四、【晋代】西晋:265--316 共51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古代皇帝顺序及名号
古代皇帝顺序及名号,全了!秦朝:始皇帝政二世皇帝胡亥三世皇帝子婴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中宗孝宣皇帝刘询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刘婴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李祜前少帝(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王)刘辩孝献皇帝刘协三国魏:高祖文皇帝曹丕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三国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景皇帝孙休乌程侯孙晧西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东昏侯(炀皇帝)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后主(炀皇帝)陈叔宝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孝明皇帝元诩殇皇帝元姑娘(真名不详,为元诩之女)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烈宗节闵皇帝元恭安定王元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脩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北朝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北朝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赟静皇帝宇文阐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唐朝: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适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李湛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一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chù]五代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锽、朱友瑱、朱瑱)五代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五代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贵五代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五代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辽朝: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北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赝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西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金朝: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完颜晟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帝完颜亶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完颜雍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仁孝帝完颜璟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南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恭宗懿圣皇帝赵显端宗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赵昰末帝赵昺元朝: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太宗英文皇帝孛儿只斤•窝阔台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宪宗桓肃皇帝孛儿只斤•蒙哥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武宗仁惠宣孝皇帝孛儿只斤•海山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睿圣文孝皇帝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晋宗致孝皇帝(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兴宗德孝皇帝(天顺帝)孛儿只斤•阿刺吉八文宗圣明元孝皇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孛儿只斤•和世琜宁宗冲圣嗣孝皇帝孛儿只斤•懿璘质班惠宗顺皇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明朝: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朱允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钰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垕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洛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检清朝: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绵宁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废帝(非官方私谥:恭宗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皇帝顺序表
-- -- -- -- --
-- -- -- -- --
-- --
西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汉惠帝(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开国皇帝的嫡长子,母亲,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
父亲:刘邦、刘季
母亲:吕雉
妹妹:
儿子:汉前少帝、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后改封淮阳王)
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
汉朝第三个:西汉前少帝(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命令汉惠帝皇后(汉宣平侯之女,为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
父亲是汉孝惠帝,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
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
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朝的第四位:西汉后少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
经过周勃、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
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
朝臣选定代王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生平事迹
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年),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
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
是汉惠帝的儿子,生母不详。
公元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
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一般改称明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
第五位汉文帝刘恒,生卒于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出生于长安,是的第四子,母亲为。
汉文帝在位时期稳定了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和拉开了的序幕。
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刘恒。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
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只有有限的几个孝顺值得一说,如《》中的,对吴国太那是言听计从,因为“孝”把的“美人计”都破坏了,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若说真正的孝,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冠
第六位汉景帝是汉文帝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前188年(汉惠帝七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西汉第六位,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16年。
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
公元前154年,(景帝前元三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
第七位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一、政治方面: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
2、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如董仲舒、等,辅佐朝政。
3、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地方豪强。
二、经济方面:1、将煮盐铸铁造钱权利收归于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2、打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三、思想文化方面:1、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学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四、在军事方面:1、派、率领大军,进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主力在“漠北战役”,取得战略决定性的胜利,解除了匈奴对于北方长期的威胁。
2、进军西南,平定闽粤。
设立郡县加强与内地的联系;3、派出使西域,打通与西域各国交往通道。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位一生经历:
据说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生,纷纷恭祝。
汉武帝老年得子,
更是爱不释手。
汉武帝临死前,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子幼母壮”“主少而母壮,独居必生淫乱”、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他借口钩弋夫人生活不检点,处死了钩弋夫人,然后请得力大将的异母弟为首辅、匈奴人为次辅、上官为佐军以及为理财等四重臣来辅佐刘弗
陵。
汉武帝死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继位
汉朝第九位:汉废帝(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他是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
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第十位[shì](前74年―前33年),与嫡妻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为帝。
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妻子毒死。
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在位16年,病死,终年42岁,谥号为孝元皇帝,庙号高宗(后经过光武帝删减后整个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即太祖高帝,太宗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刘询,并没有汉元帝)。
第十一位,原名,生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他是汉武帝和的曾孙,戾太子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
,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汉宣帝杜陵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废后,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
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即位前亦曾下狱)。
西汉第十四位汉平帝简介:刘衎(kàn),即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汉族,原名刘箕子,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
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
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
次年改元元始。
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
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西汉末代:汉孺子人物简介及生平资料(5年-25年)(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
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