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答案《陈涉世家》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纪传 130 本纪世家列传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 jiǎ chuî zhuì chuî chàng gǒu jiē hú lǚZhé shù háng2 、略3、曾经;停止;去,往;失望;如果;你;长叹怎么;的4、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今天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合作探究:1、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胜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

2、出身低下胸怀大志敢于斗争。

3、语言动作神态练习反馈:略课后作业1.(1)总共,一共(2)有人(3)这样2.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3.C4.陈涉少时的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即表明了他的非凡抱负和远大志向,也有对同伴胸无大志的惋惜,其实把同伴比作“燕雀”,自比“鸿鹄”,又何尝没有轻视同伴的意思呢?陈胜称王后,生活奢侈,自私虚荣,不顾旧情,自毁诺言,众叛亲离,终成孤家寡人,正是他失败的原因。

第二课时课前练习:1、指代贫苦人民;强迫去守边;停住;编次;适逢;估计、误期;发动;同样;为......而死;为......所苦;因为、多次、缘故;有的人、逃亡;如果、把;唱通“倡”倡导应当;正确意图;称王;用网捕;本来;私自;第二天;到处;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2、政府征召贫苦人,调派去驻守渔阳。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发出号召,应该会有很多响应的。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执锐利的武器。

即使勉强能够不杀头,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本来也占十分之六七。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

合作探究:1、陈胜吴广起义;2、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精品]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部导学案及答案[精心整理]

[精品]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部导学案及答案[精心整理]

一、一词多义。 1、谓: 谓为信然( )谓先主日 ( ) 2、已: 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 ) 3、信: 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 ) 4、然: 谓为信然 ( ) 然志犹未已( ) 二、翻译几个句子。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3.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一)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好为《梁父吟》 ( )②谓为信然(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莫之许也。 3.文段中写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什么作用? (二)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捕,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 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 相从事,事之如父!” 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井释义。 ①必能安国 安: ②若嗣子可辅 辅: ③事之如父 事: 5.翻译句子。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6.请用一个历来为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
2、 阅读第二段,分析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
3、阅读第三段,分析陈胜、吴广是这样发动起义的? 4、讨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 5、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第 1 页 共 23 页
课后巩固 一、一词多义,细细揣摩它们的意思,并解释。 1、次 皆次当行(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2、数 扶苏以数谏故( ) 卒数万人( ) 3、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之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5、书 乃丹书帛曰( ) 得鱼腹中中书( ) 6、以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 )以激怒其众( 固以怪之矣( )或以为死( ) 7、乃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二、重点语句翻译。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4、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知识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知识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9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21课课文题目:《陈涉世家》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刘小猛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1、目标1、2。

2、目标3、4。

▲▲▲积累∙欣赏《卖炭翁》唐·白居易·乐府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位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爪牙。

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一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学习路径】☆☆导入课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谁的名言?出自于哪里?▲▲▲基础练习:1、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第1-2课时 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第1-2课时 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改写——改变文体【学习目标】1.了解改写的定义、形式、原则。

2.学习文体改写的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阅读教材136页有关改写的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勾画教材136页有关改写的定义、形式、原则的内容。

学习任务二:阅读下面例文,边读边做旁批,总结古诗改写的方法。

天涯行秋风瑟瑟,一棵枝干早已腐朽的老树上,一簇枯藤缠绕出了岁月的印痕,一片枯叶划过了那有气无力地挂在枝头的残阳,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无依地漂泊、漂泊,落在了他的肩上。

夕阳西下。

一声长叹,一阵忧愁,他望向自己心中的那个故乡,骑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在古道上。

啼叫声划破了死寂,提醒着他这悲凉是真实的。

黄昏时分,归巢的乌鸦顶着沉重的夕阳,飞向那棵老树,它的双翅疲倦地摆动着,仿佛若不是此刻将要归巢,与或许它忍受不了这秋日的萧条,亦或是它早已因长时间的飞行而精疲力竭,那啼鸣声如此喑哑凄厉,把他的心撕扯得千疮百孔。

家人团聚,它便早已没了力气,垂死在这片荒凉之中。

可是,哪怕是在寂寞的悲秋中,老树仍有枯藤相伴,乌鸦亦有巢穴可归,但在这茫茫天地间,唯有他远在天边,无可归依,怎能不心生愁绪?荒山仍旧侵蚀着残存的落日。

怜惜身下那羸弱的马儿,他翻身下马,缓步前行。

这一路唯一的伙伴也好似感染了他的愁绪,无精打采。

天色已近傍晚,一座古朴的木桥跨过了凄凉的秋映入眼帘。

孩童的欢笑、鸡犬的鸣吠、农夫的闲聊,都在这乡户间的袅袅炊烟中越过流水,行过小桥,升到秋日中。

他恍惚间回到了自己记忆中那美好的梦境,在那里,他在外忙碌了一天,傍晚归家,眼前是早已准备好的美味,耳畔是妻儿的问候与邻里的喧闹,热气腾腾。

他一天的劳累就会顿时化为乌有,他与家人们闲聊,与朋友们痛饮,他在畅谈,他在欢笑!那缕笑还挂在嘴角,顷刻间这一切又都暗淡了下来,沦为泡影,眼前这人间烟火带给他片刻的安慰,又把他狠狠甩向更深更深的孤独深渊中。

最新部编本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6单元导学案导学单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整单元导学案导学单

最新部编本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6单元导学案导学单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整单元导学案导学单

最新部编本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导学案(全单元完整版)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嗔”“歇息”“干系”等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白话小说的有关知识。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了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4.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学习重点】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学习难点】1.了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知识链接】1.关于《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关于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3.对《史记》和司马迁的评价:(1)鲁迅认为《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2)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自主学习】1.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戊.()戌.()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陈胜王.()忿恚..()佐.()毋.斩()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谯.()憔.()樵.()又间.令吴广()行.收兵()车六七百乘.()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语文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导学案

语文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导学案

《水浒传》专题训练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内容提要《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领导的起义故事。

小说以高做发迹开始,先描述了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的社会背景,然后依次讲述了鲁智深、林冲、阮氏三雄、武松、宋江等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

起义英雄从个人反抗走向了农民战争,经过“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踏平曾头市”等多次战争,逐渐壮大和成熟。

至108 位好汉汇聚一堂,“替天行道”,小说达到了高潮。

此后,起义军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当他们得胜还朝时,只剩下27 人。

即使这27 人也不免死于非命,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于土崩瓦解了。

作者歌颂招安,却又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依然如故,在矛盾中,既歌颂了宋江“男子平生志已酬”,又为“谗臣贼子尚依然”而感喟不已,在“落花啼鸟总先愁”的悲凉情调中结束了作品。

主要人物全书共有108 个主要人物。

不仅有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宋江、吴用等众多男性英雄豪杰,此外还塑造了3 位女性英雄: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水浒传》围绕着“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分别写了108 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

《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丰富多样,绝不雷同。

1.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的性格特点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主要事件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

2. 武松绰号行者,他的性格特点是: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草根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主要事件有: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愚蚁蚣岭等。

3. 吴用绰号智多星,他的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主要事件有:智取生辰纲等。

4. 林冲绰号豹子头,他的性格特点是: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件有: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回顾读过的中外经典小说,在活动中感受小说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的魅力。

2.分析、梳理中外小说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常用的技巧。

【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读过的中外经典小说,列出篇目名称。

2.重读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小说或小说片段,感受它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的精彩之处。

【课上学习任务】活动一:巧选情节编剧本学习任务一:共探情节之“巧”1.情节整体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节细节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巧选情节编剧本从自己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情节吸引人的作品或作品片段改编成话剧剧本,并绘制情节图,结合情节图说明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图活动二:典型人物我推荐学习任务三:根据片段猜人物小说人物能够鲜活的关键:学习任务四:典型人物我推荐从你读过的小说中推荐一位最佳典型人物,并结合小说中的相关内容,给这个人物写一段推荐语,突出他/她的外在特征、性格特点,还可以结合典型情节对他/她进行点评。

(150-200 字)我推荐的人物是:推荐语:【学习资源】1.《故乡》(鲁迅)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3.《水浒传》(施耐庵)4.《儒林外史》(吴敬梓)5.《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6.《项链》(【法】莫泊桑)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8.《变色龙》(【俄】契诃夫)【作业设计】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创作一篇小说(可以续写原作、改写片段或完全原创),并用到课上所学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技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里进一步感受小说的魅力。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完整版)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完整版)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21、陈涉世家梧州四中校本课程出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课类型:讲读课作者:司马迁编写者:丘玉冰审核者:一、预习导学作者简介:司马迁是我国西汉家、和家。

字子长。

《史记》我国第一部。

鲁迅称它是“” 全书共篇二、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阳夏人辍耕掇怅恨苟富贵嗟乎闾谪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罾篝火陈胜王忿恚毋斩三、走近文本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 )A . 发闾左 / 谪戍渔阳 / 九百人。

B . 今 / 诚以吾众 /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 . 又间今吴广 / 之次所旁 / 从祠中。

D . 乃令 / 符离人葛婴 / 将兵 / 徇蕲以东。

2、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理解正确的是 ( )A . 此句批判了帝王将相世代相袭的谬论,反映了农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的气概B . 此句批判了统治者企图永远把持政权的如意算盘;这种企图不能得逞。

C . 此句说明统治者再也不能麻痹了,他们的阴谋被陈胜识破了。

D . 此句揭露了统治者企图世世代代骑在人民头上的罪行,说明陈胜识破了诡计。

四、探究展示1、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2、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起义的根本原因:3、哪句话表现了陈涉的博大胸襟?4、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5、陈涉甘于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吗?从文中什么地方可看出来?6、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几种?这样就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有洞察时局的能力(15)文章结尾“诸郡县……以应陈涉”的事实映证了上文陈胜关于“______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________”的预见,也进一步说明这场战争的必然。

8、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及评论:五、练习反馈阅读下面文言文,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21《陈涉世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学习难点:1、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2、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习课时:4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朝家、家和。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篇,包括(帝王传记)12篇,(记诸侯本系)30篇,(序列人臣事迹)70篇,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后人赞曰:“,”1、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当行.度.已失期..戊戌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陈胜王.忿恚.佐.毋.斩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2、熟课文,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

二、自主学习: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者……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苟.富贵若.为佣耕太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试译课文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

【部编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导学案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4《你是人间四月天》5《我看》x第二单元导学案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导学案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第四单元导学案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导学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谈创造性思维》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导学案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六单元25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六单元25

第六单元25*刘姥姥进大观园学习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2.通过对经典情节、语言和动作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3.理解“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作品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

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

“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

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遗失不传。

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2.写作背景刘姥姥与贾家的关系: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在京作小官,与王夫人之父连宗,此事只有“王夫人与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知有此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

狗儿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已故。

狗儿的父亲也只有狗儿一个儿子,因家业萧条,搬回原乡住。

狗儿与嫡妻刘氏生有一子一女,刘氏便是刘姥姥的女儿了。

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只有一女,女婿将刘姥姥接了来一起住,帮着带孩子。

刘姥姥老来有所依靠,“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得了二十两银子的接济,便有了第二回,刘姥姥带着“枣子倭瓜并些野菜”二进荣国府,表示谢意。

3.知识链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进荣国府向凤姐讨要银钱以度日。

第二次是在一个丰收年后,给贾府送去一些土产品表达作为远方亲戚的心意。

第三次是贾府遭难没落后进贾府接走凤姐的遗孤巧姐回乡下避难。

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原题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饭时出洋相,导演了一场各具情态的笑剧。

【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规范书写。

戗.金qiànɡ篾.片miè银箸.zhù麈.尾zhǔ筵.席yán2.词语解释。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第1-2课时 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第1-2课时 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正面刻画【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品析,把握课文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3.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红楼梦》、其作者、及本文前情。

写一段介绍语,并完成视频制作。

2.通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正音,理解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梳理故事脉络,概括主要情节导演组开始改写剧本,大家决定将课文改写为三幕剧,请你默读课文,根据以下提示,拟写每幕剧的小标题。

第一幕:饭前,凤姐、鸳鸯为刘姥姥设局。

第二幕:。

第三幕:。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品析人物特点1.请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正面描写刘姥姥的语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人物形象,并旁批在书上。

2.请你任选凤姐、鸳鸯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文章中 1-2 处对其正面描写的语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旁批在书上。

学习任务三:总结分析古典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资源】1.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

【作业设计】1.为了更好地宣传本班剧目,宣传组的同学想要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并配上刘姥姥人物形象的宣传语,请你帮他们写一写宣传语吧!评价标准:(1)能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2)形式不限。

可写一段创意文字,一首小诗,一副对联等。

(3)语言生动,有吸引力。

2. 根据本文内容,变换叙事视角,用第一人称改写本文,写一篇“刘姥姥日记一则”,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刘姥姥这一天的见闻感受。

不少于400字。

第二课时侧面烘托【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描绘众人大笑时不同情态的语句,体会作者侧面烘托塑造人物的运笔之妙。

2.拓展阅读相关章节,探究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3.通过节选部分学习,了解《红楼梦》艺术魅力,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热爱。

【课前学习任务】1.拓展阅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相关章节,继续品析刘姥姥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二八、隆中对【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学习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难点】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知识链接】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意思是)自董卓已来已,(已,通“”)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由是遂诣凡乃见因屏汉室倾颓窃命孤度德量力信用猖獗已计安已来不可胜数众寡非临…,抑亦谋挟令诸侯争锋国险而民附援囹利尽此用武之国殆资险塞天府之土因暗弱殷存恤胃信义著总揽岩阻戎夷越修政理身箪食壶浆诚如是日三、理清脉络。

1、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2、徐庶推荐诸葛亮3、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一论曹操——不可争锋未出茅庐而二论孙权——为援不图知天下天分三论荆益——天所以资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孔明之重要)四、逐段深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6 《敬业与乐业》高效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6 《敬业与乐业》高效导学案

6 《敬业与乐业》高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旁骛()惟其()拣择()衔着()佝偻()骈进()亵渎()强聒不舍()粘蝉( ) 层累( )3、解释下列词语①断章取义:②不二法门:③安居乐业:④强聒不舍:4、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5、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6、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7、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8、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9、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探究展示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5、品味语言: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6、“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7、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六单元24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六单元24

第六单元24*三顾茅庐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2.学习正侧面结合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作者作品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写作背景建安十二年冬至十三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3.知识链接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规范书写。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zhòu)愧赧.(nǎn) 倾颓.(tuí) 存恤.(xù)殆.尽(dài) 疏懒.(lǎn) 鄙.贱(bǐ)如雷贯.耳(guàn) 顿开茅.塞(máo)2.词语解释。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

形容名声很大。

经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思贤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范进中举一、目标导航1.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自主预学(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①作揖()②星宿()③攥着()④腆着()⑤斋公()⑥行事()⑦带挈()⑧绾了()(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节选自第回,作者是朝的。

他写的这部书是体的长篇讽刺小说,共回,主要描写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的腐朽。

(3)《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4)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 环境:故事情节:(5)疑问摘要:三、课堂互动探究1.感知文本。

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并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2.合作探究。

(1)范进中举前后自身境况有怎样的变化?他得知中举的消息后为什么会发疯?(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你的理由。

(3)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胡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4)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

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5)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拓展延伸:请用《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

(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三)总结课文。

课文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刻画了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揭露。

四、课堂练习(一)根据注音写汉字。

笨(zhuō)_____ (pú)_____萨(wù)_____自桑(zǐ)(二)选词填空。

1. 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A. 跌 B. 歇 C. 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2. 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 (A. 漂亮 B. 华丽 C. 轩敞),也还干净,就 (A. 给 B. 送 C. 借)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 (A. 看望 B. 请教 C. 留心)些。

3.屠户把银子(A. 拿 B. 捏 C. 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A. 伸 B. 舒 C.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A. 收 B. 缩 C. 放)了回去,往腰里(A. 揣 B. 塞 C.放)……(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唯唯连声:2.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万贯家私:3.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胡老爹。

”尖酸:(四)课内阅读。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针、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予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选段中除了描写范进外,还描写了老太太、娘子、报录的、邻居等人,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这句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情呢?4.范进为什么会喜极而疯?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那盆水仙花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

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

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

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

“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

(1)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

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

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

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

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

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

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

李老师说:“他死啦。

”“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

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

”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老头闯课堂→“我”善待老头→同学帮老头→→2.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4.文中划浪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

5.本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范进中举》参考答案二、预习作业:(1)①yī②xiù③zuàn ④tiǎn ⑤zhāi ⑥háng ⑦qiè⑧wǎn(2)《儒林外史》三清吴敬梓章回五十五知识分子科举制度(3)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4)主要人物:范进、胡屠夫、张乡绅等;故事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开端:范进被胡屠户训斥并借钱赴考。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而发疯。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众人对他的巴结。

三、课堂互动探究2、合作探究:(1)家境——第一段结尾处、第二段开头、第二段结尾、第三段开头、第十一段结尾。

地位——连买肉的都瞧不起(联系范进中举起的艰难历程,出场时的描写,五十多岁的老童生,不读书考试不行吗?)、岳父任意辱骂到不敢打,连做过知县的乡绅也来巴结)本人态度——唯唯诺诺,老实巴交(p155),对胡屠夫的称呼(岳父——老爹),发疯的过程(层次感),很快与张乡绅打成一片,补充第四回有关内容。

他人态度(岳父、张乡绅、邻居))岳父:语言、动作、神态、行为(两次贺喜所送的东西)(前倨后恭)(细节描写,拿银子时的动作描写)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

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从病理学分析: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

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2)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

②虚伪。

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

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3)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言行前倨后恭的表现:(先傲慢而后恭谦)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演,同一地点,对同一对象,评价截然不同。

前面是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后来“现世宝”成了举人,成了老爷,语言立刻变化,说“……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中举前后在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完全两样。

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

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