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活动设计
大班二等分教案7篇
大班二等分教案 7 篇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产生兴趣。
为此,我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物体进行等分。
同时利用支驾教学,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绳子) 多少根绳子? ( 一根、、、、、) 小朋友想学小丑变魔术吗?(1) 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 、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教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1、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2、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6、教师小结。
游戏:《卖饼干》1.尝试用多种方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大胆介绍自己等分的方法。
3.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每人 2 张圆形纸、剪刀。
2.分组活动材料,每组材料若干份:①糖果若干,小盘若干;②颜料水若干,量杯,不同大小的本子若干;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各 2 个,剪刀等;④ 补图游戏材料。
1.能小熊"分蛋糕"的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熊过生日,准备了一块圆形蛋糕,小熊把蛋糕分给朋友吃。
如果来了两个朋友,它要怎么分才好呢?如果来了四个朋友,又应该怎么分?请小朋友帮小熊想想办法吧。
2024年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认识》第二节《二等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表示方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二等分的概念,能正确表示二等分,并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数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等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如水果、糖果等),PPT。
学具:彩纸,剪刀,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苹果,提问:“如何将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二等分。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个圆形,提问:“如何将这个圆形二等分?”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圆规和尺子将圆形二等分,并讲解二等分的概念。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将纸上的图形二等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拓展(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二等分?”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等分2. 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表示方法(3)二等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形(2)一个长方形(3)一个三角形2. 答案:(1)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得到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长方形:沿长边或宽边的中线折叠,得到两个小长方形。
(3)三角形:沿中线折叠,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难度。
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精品教案
《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平面几何图形》,详细内容为《二等分》。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等分的概念,知道二等分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运用二等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幼儿能够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剪刀、彩纸、胶棒、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水果图片、剪刀、彩纸、胶棒、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苹果,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将苹果切成两半,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切成两半?怎样切才能使两半苹果一样大?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二等分的概念,通过水果图片进行讲解。
如:将一个橙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半个橙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水果图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水果图片二等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二等分任务。
如:将一张彩纸平均分成两份,要求两份大小完全相同。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2. 内容:等分的概念二等分的方法实际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二等分任务,如:将一个香蕉平均分成两份。
2. 答案:将香蕉横着切成两半,保证两半香蕉大小相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二等分方面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等分的内容,如:三等分、四等分等。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分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024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二等分》
等分》•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与反馈目录•作业布置及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01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二等分操作。
让学生掌握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二等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二等分的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二等分的规律。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二等分,尤其是曲线图形的二等分。
02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新课0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二等分概念,如分蛋糕、分水果等。
02提问学生关于平分的经验和理解,激发学生对二等分的兴趣。
探究二等分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如何将图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讲解二等分的定义和性质,强调等分后两部分完全相等。
通过实例演示二等分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二等分的概念。
提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二等分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等分后的两部分是否完全相等,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二等分方法,拓展思维空间。
实践操作与观察巩固练习与拓展设计多种形式的二等分练习题,如判断题、操作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将二等分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平分食物、制作对称图形等。
拓展二等分概念的应用范围,如引入三等分、四等分等更复杂的等分概念。
03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提出与二等分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拓展思维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自主发现二等分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变化题型、增加难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1、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活动目标:1.试着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要知道部分比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2.运用对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1.蜡纸:圆形,方形,心形,蕾丝形,泡沫方形,一根一根。
2.花生、红豆仁、红枣、黄豆仁。
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狐狸大婶来了,不安好心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
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
《二等分》大班数学教案(合集13篇)
《二等分》大班数学教案〔合集13篇〕篇1: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一、活动目的: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比拟和判断才能。
2、感知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知道局部小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
二、活动准备:苹果、绳子、各种图形的纸假设干、剪刀、吸管、杯中的水、假设干图形、笔等三、活动过程1、回忆故事《两纸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假如让你给狗熊分面包,你会怎么把面包分得一样大?2、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请你想方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分好了还要想方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
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演示验证。
〔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图形相比,得出结论:局部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局部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局部,整体3、探究操作〔1〕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2〕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他的经历〔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
你们已经会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
还有一个分法假如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有假设干种二等分的结果。
这就是过中心点折的方法〔4〕其它材料操作: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4、讨论理解: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四、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图形,让幼儿探究等分后不一样形状的方法,探究数量守恒的道理。
篇2: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一、设计意图:随着年龄的进步,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展等分就有可操作性。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名称:《二等分》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平分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二等分》的故事书籍。
2.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画板、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引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盘水果,例如苹果,然后问幼儿们如何将水果平分给大家。
引出平分的概念,并强调平分是公平的结果。
教师给幼儿们讲述《二等分》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二等分》故事讲述了一只蓝色的鱼想要平分一块蛋糕给它的朋友们。
它遇到了红色的鱼、黄色的鱼和绿色的鱼,它们每一个都希望获得一部分。
但是,蓝色鱼觉得自己只应该有一半的部分,所以它们一直在尝试将蛋糕平分成两半,但每次都无法完全平分。
最后,聪明的绿色鱼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建议,将蛋糕分成四个部分,这样每个鱼都能得到一部分。
教师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平分一块蛋糕,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和思维。
情景游戏:(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成员。
2.教师将彩纸剪成几块等分的蛋糕形状,发给每个小组一份。
3.每个小组要想办法将蛋糕平分给每个成员。
4.幼儿们可以使用剪刀、胶水等材料将蛋糕进行切割、粘贴等操作。
5.教师在一边观察和引导幼儿们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15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平分蛋糕的方法和结果。
2.教师请幼儿们讨论和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法,找出最合理的分法。
3.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如何将蛋糕平分成四份,让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
画板练习:(10分钟)1.教师在画板上绘制一个鱼,然后画出一块蛋糕。
2.教师请幼儿们模仿故事中的鱼,将画板上的蛋糕平分成四份。
3.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并画出他们的平分方法。
结束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强调学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平分的问题,并将公平的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延伸和评估:-延伸:幼儿们可以继续探索平分的问题,如平分食物、玩具等,并进行更复杂的分割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能够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个物品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将二等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演示板、水果图片、剪刀、胶带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准备一个苹果,提出问题:“这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分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演示板,展示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2)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现场演示如何将圆形纸片二等分,让幼儿观察并理解。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图片,如香蕉、橘子等,提出问题:“这些水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运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独立完成书中的练习题。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5. 小组活动(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水果图片,要求幼儿用剪刀和胶带将水果图片二等分。
(2)小组合作完成二等分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的概念2. 二等分的方法3. 水果图片二等分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二等分现象,并用画纸和彩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但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幼儿对二等分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二等分”的概念,知道将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学会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教学重点:1.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学会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教学难点:1.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学会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气氛。
2.引导幼儿谈论活动的感受,为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主题活动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提问:“这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吃,我们应该怎么分呢?”2.讨论与交流:幼儿讨论如何将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引导幼儿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3.实践操作:教师发放苹果、刀子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尝试将苹果二等分。
5.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二等分”游戏,如“二等分接力赛”、“二等分猜谜”等,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理解。
6.拓展活动: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幼儿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收获。
2.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请幼儿回家后,尝试将家中的物品进行二等分,与家人分享二等分的经验。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二等分的过程,并拍照留念,第二天与教师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了“二等分”的概念,并能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将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和拓展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但仍有部分幼儿对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二等分的概念。
2.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3.发展幼儿图形思维能力。
4.设计并实现简单的二等分任务。
活动准备1.活动所需的教具:形状卡片、画板、彩色绘画纸、剪刀、黏土模型等。
2.活动所需的材料:细线、铅笔、彩笔、计数器等。
活动过程第一步:认识二等分1.通过示例,向幼儿阐述二等分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2.观察并讨论带有二等分的图案,指导幼儿根据图案进行分类。
第二步:掌握二等分的方法1.引导幼儿通过物品的对称来探究二等分的方法,如两个相等的蛋糕。
2.利用线条对形状进行二等分,并观察线条的对称性,带领幼儿进行练习。
第三步:发展幼儿图形思维能力1.让幼儿通过黏土模型等媒介进行二等分的创作,观察幼儿的设计和思路。
2.团体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在30分钟内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二等分任务,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
第四步:总结反思1.通过贴画、填空等方式,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知,并对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部分是什么?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园大班幼儿对二等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学会了通过物品的对称来探究二等分的方法,还掌握了基本的二等分线条,进一步发展了幼儿图形思维能力。
在团体活动环节中,幼儿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二等分任务,不仅提高了幼儿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还加深了幼儿对二等分的理解。
总之,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我们需要更多地设计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能够更融洽地与学习互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多样化学习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分(ppt)。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天线宝宝)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分成两块一样大呢?(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分。
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分?(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
(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分,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第四组:量杯、水。
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
4、游戏“看谁说得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5、延伸活动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分,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分之一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能够自主划分和画出几何图形的二等分线3.能够通过互动游戏中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二分之一的概念4.提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二、教学准备1.剪刀、彩笔、绘图纸2.可拆卸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3.游戏道具:纸条、水果等三、教学流程1. 课前热身给幼儿们发一张可拆卸几何图形,让他们用剪刀剪下来,然后沿着几何图形中心线将图形二等分。
同时要求幼儿们说出二等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如何表示等问题。
2. 教学重点:二等分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1 二等分的概念教师通过幼儿生活中的实例(如饼、橙子等),引入“二等分”的概念,让幼儿自然而然地理解“一分为二”的概念。
并让幼儿们动手用纸条自己划分和画出几何图形的二等分线。
2.2 二等分的表示方法通过几何图形的二等分让幼儿们知道如何表示二等分。
同时鼓励幼儿们尝试多种表示方法,如用虚线、均分点等方法表示几何图形的二等分。
3. 教学拓展:互动游戏以水果为例,教师让幼儿们选定一个水果,然后将其分为两份相等的部分。
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们自己思考,创造性地利用已知的知识将水果等份。
4. 课后反思该节课程通过引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使幼儿基本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表示二等分。
但是,相对于幼儿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会如何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等,还有一定的欠缺。
在下一节课程中,将更为注重培养幼儿们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如剪切、涂画、游戏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动和动手操作感受学问的趣味,使活动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试图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答案,使幼儿们更好地体验到探究性教育的内涵。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给予太多的引导,以免限制了幼儿探索的自由性,进而影响到幼儿本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数》第三节《二等分》。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二等分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二等分操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二等分的方法,进行正确的二等分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水果、饼干等。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水果和饼干,邀请幼儿帮助老师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班上的每个小朋友。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到二等分的意义。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二等分教具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被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是否相等?”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是如何进行二等分的?”(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二等分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白纸、彩笔、剪刀、尺子等学具,让幼儿自己尝试进行二等分。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等分2. 板书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方法(3)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白纸、彩笔、剪刀、尺子进行二等分创作,要求至少进行三次二等分。
(2)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二等分,与家长一起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但在拓展延伸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二等分比赛,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二等分》是一种大班数学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学习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学目标、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方法。
一、准备工作1. 资源准备:准备一些丝带、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以及一些二等分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师准备:熟悉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并准备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的实践,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三、实施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二等分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二等分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怎样将一个物体二等分吗?”“你能举出一些二等分的例子吗?”等。
2. 活动设计:(1) 第一轮活动:给学生一张纸板,让他们使用丝带、彩色纸等材料,将纸板分成两等分。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可以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设计。
(2) 第二轮活动:给学生一张纸板和剪刀,让他们制作折纸,尝试将纸板二等分。
同样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并鼓励他们思考不同的方法和设计。
3. 总结归纳:带领学生回顾两轮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总结出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让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四、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创新思维、是否能够合作完成任务等。
2. 反思评价:通过活动结束后的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帮助他们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过《二等分》这个大班数学活动,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发觉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比较直线对称以及点对称的不同点。
2.能够正确使用橡皮筋等工具进行图形的折叠,理解“对折”这一概念。
3.能够对对称图形进行分析,判定图形是否可以等分。
4.能够运用“等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引入:
向同学们呈现一个有趣味味的图形,让同学们发觉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同学们发觉这个图形是对称的。
例如:将一张纸对折,轻轻压平后,在折痕及折痕两侧用颜料涂上相同的颜色,然后将纸再打开,使同色的墨迹重合,这时就得到一个对称的图形。
2.对称的类型及概念:
引导同学们发觉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并比较直线对称以及点对称的不同点。
3.折纸:
通过折纸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对称图形,学习如何将对称图形进行折叠等操作。
4.实际问题:
通过多而杂的图形,让同学们思考如何应用“等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资料及器材
黑板、彩色粉笔、图形卡片、折纸纸张、橡皮筋等工具。
四、教学反思
1.教学中使用的图形适合大班幼儿,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喜好。
2.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接受生动有趣味味的方式,加添互动环节,让幼儿们在自动参加中学习。
3.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需要注意。
幼儿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本领较弱,需要选择平易近人的授课方式,让幼儿更简单理解。
4.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料和器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要确保同学有充分的机会使用工具进行操作实践,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教学反思能够帮忙老师发觉问题,适时改进课程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二等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数》第二节《二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掌握二等分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蛋糕模型、二等分教具、卡片、磁性黑板。
2. 学具:彩泥、剪刀、彩纸、画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两个好朋友。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蛋糕为例,讲解二等分的概念,演示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让幼儿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3. 动手操作(15分钟)1. 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二等分教具,让幼儿动手实践,将教具平均分成两份。
2. 用彩泥、彩纸等学具,让幼儿自己尝试制作二等分物品,并分享成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二等分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2. 提问幼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二等分,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画出蛋糕模型,标注二等分线。
2. 写出二等分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件物品,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并拍照记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物品被平均分成两份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
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活动名称:二等分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的理解;2.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游戏活动材料:1.棋盘(可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呈现)2.棋子(可用纸片或小石子替代)3.计时器或手机计时功能活动步骤:1.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游戏的目标是在棋盘上通过二等分的规则将棋子分为两等份。
2.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确保每个小组内有合理的合作关系。
3.了解规则:解释二等分的规则,即将棋子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说明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间。
4.开始游戏:给每个小组一个棋盘和一些棋子,学生们每次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一个棋子,或者将一条线划过棋盘,将棋子分成两半。
学生们需要根据任务时间的限制尽快完成任务。
5.监督和辅导:老师在游戏进行时可以观察和辅导学生,确保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二等分的规则。
6.评价和总结: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讨论,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鼓励学生分享策略和想法。
在总结中强调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1.增加难度:如果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已经理解,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例如,增加棋子的数量或增加任务的时间限制。
2.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尝试不同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策略: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策略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促进彼此学习和交流。
活动效果评价:1.完成时间评价:根据每个小组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评价学生对二等分规则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团队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中的协作和合作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协调和分工,达成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含反思一.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课上进行的。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二等分》的教学。
根据《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规定,数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的,本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了解《二等分》的概念及实际应用,并能够在课后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及实际应用;•理解二等分线的作用及条件。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操作实现图形二等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养成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好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 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如图形的对称轴的概念等。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呈现二等分的问题,如:有一个图形,如何将其分成两份面积相等的部分?3. 集体探讨教师引导幼儿探究二等分的条件和方法,并请幼儿在纸上画出所探讨的图形,并讨论正确与错误的方法与问题。
4. 操作实践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给出一个具体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等,并让幼儿互相辅导,用直尺、圆规等工具练习画图,直至正确的实现二等分。
5. 巩固与评估教师邀请一些幼儿上台演示二等分的过程,加深幼儿的印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或出示生动活泼的情景问题让幼儿在家继续探究其中的课题。
四.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入环节、提出问题、集体探讨、操作实践和巩固与评估的教学方式。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既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也激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幼儿们有了较大的兴趣,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基本到达了预想的教育目标。
但是,在实践操作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幼儿可能由于使用工具不熟练而影响到效果,这需要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和讲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一、教学内容《二等分》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平面图形的二等分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二等分概念,学会将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二等分,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常见的平面图形二等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二等分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二等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图片、磁性板、直尺、圆规等。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纸张、二等分操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猴分水果”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二等分水果的情景,让幼儿初步感知二等分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二等分教具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二等分的特征。
(2)通过磁性板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二等分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圆形为例,讲解如何将圆形二等分。
(2)以正方形、长方形为例,引导幼儿发现二等分的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二等分操作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二等分练习。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分享自己的二等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2. 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方法(3)二等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二等分。
2. 答案:(1)见附件。
(2)答案不唯一,如:蛋糕、苹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二等分的方法,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关注这部分幼儿的操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目测及动手操作,探索物体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二等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1.材料:
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工具:剪刀。
3.课件:部分与整体关系图、巩固活动1图形。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二等分:
1、故事引入:
老师出示一只兔子,讲故事引出二等分:小朋友好!(老师好)。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朋友:小兔子花花。
小兔子花花要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它想给自己的耳朵上扎上两根大小一样的绸带,可是它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兔子吗?
老师取出一根绸带,请小朋友帮忙分。
2、组织幼儿讨论分绸带的方法:怎么才能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
(两头对齐,对折,剪开)
总结: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就是二等分。
(扎绸带)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为幼儿提供圆形材料纸,让幼儿想办法把它二等分,老师指导。
拿出一个圆形,这是什么图形?你们能把它二等分吗?让幼儿从盘子里取一个圆形操作。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你们用什么方法等分?请一个幼儿上来演示。
3、小结:把圆形对折,然后剪成大小一样的两份,就叫二等分。
4、操作验证: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纸是一样大的呢?
5、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们刚才把圆形分成了大小一样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分出的一份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哪个大?哪个小?(一样大)分出来的一份是原来的多少?(一半)
操作二:
1、为幼儿提供长方形纸,让幼儿对折,看看有几种折法。
让幼儿从盘子里取一个长方形纸,对折,请一个幼儿上来演示,再请一个幼儿上来演示不同的折法,然后让幼儿尝试折出其他的方法。
2、为幼儿提供正方形纸,让幼儿对折,看看有几种折法?
三、巩固活动: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二等分的图形:
2、找朋友:放音乐<<找朋友>>
四、活动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二等分,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折法把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小朋友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找些图形和东西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分一下。
普洱市景东县曼等乡中心完小
李金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2、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流程】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二)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
(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
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三)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
下。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
(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四)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五)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调查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调查表。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
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