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针灸埋线的操作规范
三甲医院穴位埋线操作规范
![三甲医院穴位埋线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81075251e79b89690226c7.png)
三甲医院穴位埋线操作规范1.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可吸收的医用缝合羊肠线或生物材料线体埋入穴位,通过对穴位进行持续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迫和害怕针刺疼痛的人。
3.穴位埋线疗法选穴位时,同样要进行辨证论治来选用穴位,一般所选穴位控制在10个以下,特殊情况除外。
4.埋线前先要对选好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准备好弯盘、手术剪刀、无齿镊子、埋线针或一次性注射用针头(7—12#)、2—5个0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用羊肠线或高分子生物材料线(PGLA线体),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创可贴数张、无菌干棉签等。
5.操作时,用专用埋线针或注射用针头作套管,28—30号2—3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
然后,将羊肠线或生物材料线剪成所需长度的线段放入针头内,再将针刺入穴位皮内,深度根据线段的长短、埋线部位、病情等决定,然后一手固定针芯,一手拿住针管柄后退,确定线段埋入穴位后,连同针芯一起退出皮肤,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片刻,再用止血贴,盖住针孔,埋线操作完毕。
6.穴位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四肢及腹背部穴最常用,一般半个月至一个月埋线一次,6—10次为一疗程。
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8.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9.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尤其是切开埋线更要注意。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11.术后正常反应:(1)由于针刺对皮肤肌肉的损伤及羊肠线的刺激,在埋线后1~5天内,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反应较重,切口处会有少量渗出液,一般不需作特别的处理,用消毒棉枝将渗出液擦干,70—75%酒精消毒创口后,覆盖消毒纱布,每天换一次。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4f35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c.png)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一、穴位埋线疗法操作
1、穴位定位:穴位埋线疗法的基本操作是从经络穴位定位和穴位埋线开始,以病人本身的内症、外症和体质进行诊断,结合时间、地点和风格,确定每个病人最佳的穴位。
2、埋线:接下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一根特殊的脍炙针经由指定穴位埋入皮肤,将穴位埋线,有时要根据病人的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埋线的次数,达到调节活血、益气、止痛等疗效。
3、拔线:穴位埋线疗法的最后一步是拔线,在埋线时所用的针头保持在穴位,让它可以自行渗出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埋线时间一般约为10-30分钟,拔线时间一般只需2-3秒即可,无需任何特殊的技术。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
1、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头痛、腰痛、肩痛以及腿、手臂等关节炎症痛。
2、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缓解风湿痹症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等症状。
3、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缓解咳嗽、喉痛、气喘和哮喘。
2016针灸埋线的操作规范 PPT
![2016针灸埋线的操作规范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a1736d941ea76e58fa04e8.png)
6.注意事项
6.1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一次性埋线针包和线体包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 不可使用。
6.2操作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埋线后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 染。
6.3操作时注意线体要完全推入体内,如果未能完全推入体内,有线头暴 露体外,应立即抽出线体废弃,重新操作,推入新线体。
6.4操作时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进针角度,不能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 神经干等重要器官组织,关节部位慎用。
⑸将线体完全推入体内。
⑹出针:将针管从体内退出,同时用消毒棉球按压
针孔数秒后贴敷医用胶贴。
5.2一次性针线合一埋线微针
(1)术者双手消毒。 (2)所选穴位消毒。 (3)进针: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
位皮肤,右手持埋线微针直接刺入选定好的 穴位内,行针得气后微微旋转针体,使线体 留在体内,小海棉圈仍留在针体上。 (4)出针:将针管从体内退出,同时用消毒 棉球按压针孔数秒后贴敷医用胶贴。
4.5.3术者消毒:术者术前洗手,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
5. 操作步骤与方法
5.1一次性埋线针 ⑴术者双手消毒。
⑵所选穴位消毒。
⑶将线体装入针管内。针芯向后拉出约2cm,镊取线 体从针管的前端完全将其送入针管内⑷进针:双手 进针。一手持针,另一只手将穴区皮肤绷紧或提捏 起皮肤,将针具快速刺入体内至适宜深度并获得针 感。
针线合一针灸埋线针具
任氏针线合一头面部针灸埋线针具
Thread embedding needle for face, head and extremities
4.1器械选择
4.施术准备
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型号的埋线工具和线体。
4.2部位选择
依据辨证辨病施治和针灸取穴原则,选取治疗穴位。
埋线操作方法
![埋线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ba76ee0975f46527d3e137.png)
埋线操作方法埋线疗法是一种用针具将羊肠线埋植入穴位的小手术,施术时要求严格消毒,操作熟练,器材充分。
病人体位应适当,穴位也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安全有效。
埋线的操作方法有:1、“穿线法”(即三角针埋线法,因其用三角针从此处穿过皮下,从彼处穿出而名);2、“注线法”(即穿刺针埋线法,因其用穿刺针刺入穴区,像注射一样注入羊肠线而名);3、“植线法”(即埋线针埋线法,因其用埋线针送入肠线,将其“种植”在穴位而名);4、“切埋法”(即切开埋入法,因其需用刀尖切破皮肤而名);5、“扎埋法”(即穴位刺激结扎法,因其需用羊肠线在穴内进行结扎而名);6、“割埋法”(因其先在穴位进行割治治疗后再埋入羊肠线而名)共计6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有注线法、穿线法、植线法。
其他如扎埋法、切埋法、割埋法多用于专病治疗,并不常用,最适合针灸科使用的为注线法与植线法。
(一)、注线法:皮肤消毒作皮丘麻醉后,镊取—段羊肠线(其长短粗细根据病情及穴位情况选用),放置在与肠线大小相宜的穿刺针套管的前端,从针尾插入针芯。
医生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过皮肤,其进针角度和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及埋线部位确定,灵活采用直刺、斜刺或平刺,刺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注入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加消毒干棉球,紧压针孔并用创可贴包扎固定。
(二)、植线法:皮丘消毒作皮丘麻醉后,剪取—段羊肠线 (长度根据进针深度而定)放在植线针的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成线圈挂在缺口上,医者右手挂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5度角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松开血管钳,右手继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然后把针退出,用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包扎。
中医埋线操作方法
![中医埋线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367a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5.png)
中医埋线操作方法
中医埋线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是将可吸收的线体植入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中医埋线的一般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埋线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脉象等。
同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2. 取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埋线。
取穴时要注意穴位的定位和深度。
3. 消毒:对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碘伏或 75%的酒精擦拭。
4. 麻醉:在埋线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5. 埋线:使用专用的埋线针将可吸收的线体植入穴位。
埋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穴位周围的组织。
6. 固定:埋线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穴位,以防止出血,并用胶布固定。
7. 术后护理:埋线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要保持穴位周围的清洁,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埋线操作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埋线治疗前,患者应详细了解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与医师进行充分的沟通。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 ppt课件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e4821cee06eff9aef80748.png)
ppt课件
1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
提出: 中医药管理局 归口: 中国针灸学会 起草: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石现 关玲 刘清国
ppt课件 2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
2008年4月23日发布
2008年7月01日实施
发布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ppt课件
3
上中下 梁门 建里 脘
大肠
三焦
曲池
支沟
合谷
三焦俞
天枢
大肠俞
ppt课件
42
背部埋线
ppt课件
43
治疗
ppt课件
44
腹部穴位
ppt课件
45
治疗
ppt课件
46
治疗
ppt课件
47
治疗
ppt课件
48
推荐书籍
ppt课件
49
推荐书籍
ppt课件
50
谢谢
ppt课件
51
ppt课件
36
禁忌
禁忌1
埋线时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
埋线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 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 不应埋入关节腔内。
ppt课件
37
禁忌
禁忌 2
不应在皮肤局部有皮肤病; 有炎症或溃疡;
破损处 埋线。
ppt课件
38
禁忌
禁忌 3 由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
ppt课件
22
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
1 如果采用的是套管针埋线,可将线头抽出重新操作。
ppt课件
23
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
2 如果采用的是缝合针埋线,有一端线头暴露, 可用持针器将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用剪刀 紧贴皮肤剪断暴露的部分,再用一手手指按住未 暴露一端的线头部位,另一手提起剪断线头处的 皮肤,可使线头置于皮下。如果两端线头均暴露 在外,可先用持针器将一端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 牵拉,使另一端线头进入皮下后,再按照上述方 法操作,使两端线头均进入皮下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04c79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0.png)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制羊肠线埋藏于相应的经络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操作方法:(一)常规缝合针埋线法。
1.用具的准备:弯头血管钳(12~14寸)、持针钳、剪刀、短无齿镊、手术刀(尖头)、腰盘、药杯、针管(5~10毫升)、三角缝针(大号),铬制或纯羊肠线“00”“0”“1”“2”号各若干,0.25%~1%普鲁卡因500毫升,龙胆紫一小瓶。
2.术前准备:外科无菌操作,洗手,戴消毒手套,用硫柳汞液消毒皮肤,铺消毒洞巾。
患者取卧位,常规辨证取穴,穴位中心的上下或左右各约1.5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点标记。
如透两个穴位,只在各穴作好标记即可。
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用普鲁卡因,在进、出点作皮丘麻醉,铺好洞巾,进行穿线。
进针时,左手拇指、示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用持针钳钳住已经穿好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从进针处人针穿过皮下组织,将针由出针处穿出,紧贴皮肤将羊肠线末端剪断,放松皮肤,羊肠线自然埋入皮肤组织。
(二)简易无痛穴位埋线法:常规皮肤消毒,将3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等长线段,取羊肠线穿进7号注射针头内,将针尖刺入穴位,直刺约30mm提插得气后,用针芯抵住羊肠线(针芯由直径0.35mm×长40mm毫针剪成平头改成)缓缓退出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位内,敷无菌棉球以胶布固定。
二、穴位埋线的适应症埋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半身不遂、肥胖、面瘫后遗症、癫痫、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遗尿、尿失禁、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
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有独特疗效。
三、注意事项:(一)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羊肠线应埋于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且线头不得外露,以防感染。
(二)在同一穴位作重复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进、出针点。
穴位埋线操作方法及要领
![穴位埋线操作方法及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f383bb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穴位埋线操作方法及要领
穴位埋线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健康。
下面是穴位埋线的操作方法及要领:
1. 穴位选择:根据病症和体质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埋线。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百会等。
2. 工具准备:准备好符合卫生要求的埋线针、线材、绷带等工具和消毒用品。
3. 消毒操作:将埋线针和相关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操作的卫生。
4. 定位准确:根据穴位的位置,用清洁纱布或无菌棉球擦拭穴位,使其清洁干净。
5. 长度调节:根据穴位的深浅,调节埋线的长度,通常为穴位长度的2/3。
6. 埋线操作:将埋线针沿着穴位方向平行插入皮肤,插入后不要停留太长时间,适当着力,感觉到轻微的阻力时即可放线。
7. 线材绷紧:将线材缓慢地拉紧,注意尽量使线材达到穴位的深度或浅度。
8. 固定绷带:在埋线的位置上用绷带固定,防止线材滑出。
9. 操作注意:操作时要专注、细致、轻柔,避免受伤或感染。
10. 完善记录:对每次埋线的位置、长度、时间等进行完善记录,以便于跟踪效果。
注意事项:
-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如出血倾向、严重感染等情况。
-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卫生,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妥善处理。
- 埋线后,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和注意观察局部的变化及感觉。
请注意,此回答仅针对穴位埋线的操作方法及要领,并不构成医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穴位埋线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穴位埋线针疗法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7bfbcab7360b4c2f3f6466.png)
穴位埋线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发布时间:2009-02-15 23:16【操作方法】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
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
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产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1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划开皮肤,0.5,1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入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酸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
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
【禁忌症】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72b2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4.png)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包括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个方面。
具有疏通经,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常用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肥胖症等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标准,我们选择套管针埋线法作为基本操作。
1、工具选择: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选择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埋线工具和医用线。
其中套管针一般可由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符合GB15811要求,一次性针灸针符合GB2024的要求。
2、体位: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先埋背部穴再埋正面穴。
3、穴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
4、环境:环境要求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5、消毒: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医疗器械用品还应符合GBl5980的有关规定。
部位消毒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环行消毒,也可采用2%碘酒擦拭,再用75%- 1 -乙醇脱碘的方法;术者消毒医生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流水冲净,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擦拭,然后戴无菌手套。
6、施术方法: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周皮肤消毒,取一段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8号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前端,后接针芯,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只手持针刺入穴位,达到所需的深度,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
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
7、针眼处理:出针后按压片刻不出血即可;对出针后出血的患者,可让其自行流出几滴血液,再压迫针眼片刻即可,无需包扎处理。
8、操作要领:即“两快一慢”操作方法。
“两快”为进针时手腕用力,针尖快速刺至皮下,出针时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https://img.taocdn.com/s3/m/336422ab76eeaeaad0f33017.png)
在穴位旁开一 茧距离 h 岛革择进针点,局部皮肤消毒后施行局部麻醉,局部 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夕\缝线飞~ 手持摄将线中央置于麻醉点上,另一毛,捞埋线敖,缺口向下压线,以
夹住。一手持针 , 另一
血。宜用元菌敷料包扎,保护创
口 3 d~5 d o 4.2.3 医 用缝合 针 埋线 法
的要求;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应符合 YY 1116 的要求 。
4. 1. 2 穴位 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
4. 1.3 体位选 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4. 1. 4 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4. 1.5 消毒
参见 GB 15981 0 4. 1.5.2 部位消
用 0 . 5% 的 方法。
3.1 穴位 aCllpoÎnt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3.2 穴位埋线 thread-embedding applied to a point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剌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3.3
线 thread 各种型号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3.4 套管针 trocar
使用无菌注射针配适当粗细的磨平针尖的针灸针改造而成。或用适当型号的腰椎穿刺针代替。也可以 选用一次性成品注射埋线针,或其他合适的替代物。一次性使用元菌注射针应符合 GB 15811 的要求;
针灸针应符合 GB 2024 的要求;腰椎穿刺针应符合 YY/T 91148 的要求;医用缝合针应符合 YY 0043
GB 2024 针灸针 GB 15811 一次性使用元菌注射针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YY 0043 医用缝合针 YY 1116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T 91148 腰椎穿刺针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fe45f5a32d7375a51780a6.png)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一、概述埋线疗法是一种用针具将羊肠线埋植入穴位的小手术,施术时要求严格消毒,操作熟练,器材充分。
病人体位应适当,穴位也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安全有效。
二、埋线的操作方法有:1、“穿线法”(即三角针埋线法,因其用三角针从此处穿过皮下,从彼处穿出而名);2、“注线法”(即穿刺针埋线法,因其用穿刺针刺入穴区,像注射一样注入羊肠线而名);3、“植线法”(即埋线针埋线法,因其用埋线针送入肠线,将其“种植”在穴位而名);4、“切埋法”(即切开埋入法,因其需用刀尖切破皮肤而名);5、“扎埋法”(即穴位刺激结扎法,因其需用羊肠线在穴内进行结扎而名);6、“割埋法”(因其先在穴位进行割治治疗后再埋入羊肠线而名)共计6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有注线法、穿线法、植线法。
其他如扎埋法、切埋法、割埋法多用于专病治疗,并不常用,最适合针灸科使用的为注线法与植线法。
(1)注线法:皮肤消毒作皮丘麻醉后,镊取—段羊肠线(其长短粗细根据病情及穴位情况选用),放置在与肠线大小相宜的穿刺针套管的前端,从针尾插入针芯。
医生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过皮肤,其进针角度和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及埋线部位确定,灵活采用直刺、斜刺或平刺,刺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注入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加消毒干棉球,紧压针孔并用创可贴包扎固定。
(2)植线法:皮丘消毒作皮丘麻醉后,剪取—段羊肠线 (长度根据进针深度而定)放在植线针的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成线圈挂在缺口上,医者右手挂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5度角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松开血管钳,右手继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然后把针退出,用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包扎。
三、适应范围各种神经性疼痛性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
各种功能紊乱性疾病:眩晕,舞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失调,癔病,癫痫,眼面肌痉挛,遗尿及营养不良,咽异症。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efa7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9.png)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穴位埋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特定的线缝入穴位,刺激经络系统,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一、准备工作1. 消毒:将穴位埋线所需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操作的无菌环境。
2. 选择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治疗的经络,选择合适的穴位。
3. 安全须知: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和术后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合作性和配合度。
二、穴位埋线操作1. 体位准备:患者仰卧位,并进行适当的舒适调整,使穴位易于暴露和操作。
2. 穴位定位:根据穴位的位置和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可以通过手法或穴位刺激仪等工具进行。
3. 皮肤消毒:将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进行擦拭,确保穴位周围的环境卫生。
4. 局麻:根据需要,在穴位周围注射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无痛苦。
5. 松解皮肤: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或盐水,将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松解,使线顺利穿入皮下。
6. 线针操作:将线针插入穴位,混油解旋针刺入皮下后,转动穴位,用力推入穴位。
7. 线缝操作:线针顺着穴位的方向,将线缝入皮下,同时要注意穴位周围的组织和血管,避免损伤。
8. 固定线头:将线头留一段适量的长度,用胶布或绷带进行固定,保持线的稳定性,防止线与皮肤摩擦。
9. 清理穴位:将穴位周围的伤口进行清理,用无菌棉球擦拭,以防感染。
10. 教育患者: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合作性和配合度。
三、术后处理1. 安置患者: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体位,并告知患者不要用力活动和擦拭穴位。
2. 观察状况:观察患者穴位周围有无出血、红肿等症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术后指导: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饮食调理等。
4. 复诊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复诊计划,进行术后随访和进一步的治疗。
穴位埋线技术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合理选择穴位并采取适当的局部麻醉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一次性埋线针包和线体包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
6.注意事项
不可使用。 6.2操作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埋线后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 染。 6.3操作时注意线体要完全推入体内,如果未能完全推入体内,有线头暴 露体外,应立即抽出线体废弃,重新操作,推入新线体。 6.4操作时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进针角度,不能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 神经干等重要器官组织,关节部位慎用。 6.5若发生晕针应立即终止操作,按照晕针对症处理。 6.6应用本疗法时请注意本疗法的适应症以及疗程的设定,(针灸埋线疗 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疗程) 6.6.1适应症:凡是针灸适应症,均可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埋线。 6.6.2疗程:治疗间隔及疗程的设定应根据病情、机体状态以及所选部位对 线体的吸收程度而定,通常15天针灸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在治疗后期 及美容、减肥、保健,治疗间隔可适当延长,可3-4周埋一次,甚至更长 时间。
埋线操作技术规范(国际标准)
2015年初,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对的起草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
审批通过了起草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任晓 艳针灸埋线医学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同时参加的起草的单位还有(排名 不分先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 院、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美国中医药研究院、纽约中医学院、解放军总医 院、海军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 基础医学研究所、瑞士康复医院明道中医院、加拿大安大略中医院、美国 中医针灸医师联合总会、加洲执照针灸医师工会、西班牙孙在同医院 (JAE-DONG SHON AN)、美国纽约痛症康复中心(LI RehabilitationMedicine)、伊朗传统疗法中心等。参加的国内外专家达到 60人。埋线技术操作规范(WFCMS国际标准):
3.1
3.3.1
一次性埋线针(针线分离型)
3.3埋线专用针具
一次性埋线针是一种专门用来埋线的针具。由针管、针芯
和手柄组成。针芯顶端为平头,在完全推入后针芯略长于 针管,方便将线体推入人体组织内。手柄为持针之处。
3.3.2 一次性针线合一埋线微针 (针线一体型) 是一种专门埋线针,由埋线空针管和可吸收 线体组成,线体已部分穿在针管内,针管的 前端有约2cm长的线体反折后由小海绵圈套在 针体前端的外壁,针线合为一体。使用时, 取下针管套,直接刺入穴位,将线体留在穴 位里面即可。
任氏前端穿线针线分离埋线针具
Ren's Point Embedding Therapy
3.3.2 一次性针线合一埋线微针 (针线一体型) 是一种专门埋线针,由埋线空针管和可吸收 线体组成,线体已部分穿在针管内,针管的 前端有约2cm长的线体反折后由小海绵圈套在 针体前端的外壁,针线合为一体。使用时, 取下针管套,直接刺入穴位,将线体留在穴 位里面即可。
5.1一次性埋线针
5. 操作步骤与方法
⑴术者双手消毒。 ⑵所选穴位消毒。 ⑶将线体装入针管内。针芯向后拉出约2cm,镊取线
体从针管的前端完全将其送入针管内⑷进针:双手 进针。一手持针,另一只手将穴区皮肤绷紧或提捏 起皮肤,将针具快速刺入体内至适宜深度并获得针法 使用专用针具将医用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使其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作 用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3.2线体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种类有: (1)动物肠线(胶原蛋白线等) (2)化学合成线(PGLA. PGA. PDO等); 注: PGLA 的英文全称:POLYGLACTN910. 中文名字: 薇乔。 PGA 的英文全称:POLYGLYCOLICACID. 中文名字:聚乙醇酸。 PDO 的英文全称:POLYDIOXANONE. 中文名字: 聚二氧六环酮或聚二恶烷酮。
⑹出针:将针管从体内退出,同时用消毒棉球按压
针孔数秒后贴敷医用胶贴。
5.2一次性针线合一埋线微针
(1)术者双手消毒。 (2)所选穴位消毒。 (3)进针: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
位皮肤,右手持埋线微针直接刺入选定好的 穴位内,行针得气后微微旋转针体,使线体 留在体内,小海棉圈仍留在针体上。 (4)出针:将针管从体内退出,同时用消毒 棉球按压针孔数秒后贴敷医用胶贴。
坐位。建议首选卧位。 4.4 环境要求 同门诊治疗室的要求。定时紫外线消毒、定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检测。 4.5 消毒 4.5.1器械:依据国家有关医用针具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 4.5.2穴位:用0.5%的碘伏在施术穴位处由中心向外环行擦拭或采用碘酒 擦拭,酒精脱碘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 4.5.3术者消毒:术者术前洗手,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埋线的术语和定义、术前准
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标准适用于埋线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 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2346-1990 经穴部位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植线法
穿 线 法:
一次性腰穿针改叫一次性埋线针
江苏扬州新智有限源医疗器械公司 陕西现代中医康复器械中心
北京 任晓艳埋线医学研究中心
2014年-2015年9月与世中联共同制定现代针
灸埋线 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2015年6在美国注册国际现代针灸埋线学会并
成为世界针灸联合会直属学会
2015年11月与中国科学院标准委员会共同制 定ISO针灸埋线针标准。
针灸埋线操作规范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埋线研究专 业委员会
任晓艳 主任医师 美容主诊医师
埋线几个历史性的发展时期
• 雏形期:《内经》时代的留针和埋针
• 萌芽期: 60年代穴位埋线用于治疗哮喘, 小儿脊髓灰质炎 • 发展期: 80年代穴位埋线正式被收录于专业针灸书籍 • 挫折期:95-2000年前后,临床已经少有开展埋线治疗
7.禁忌症与慎用症
7.1禁止在皮肤炎症、破损、溃疡处针灸埋线,以免引起感染
等不良后果。 7.2凡患有严重皮肤病、严重糖尿病及因各种疾病所引起皮肤 和皮下组织吸收、修复功能低下者均不宜使用针灸埋线疗 法。 7.3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针灸埋线。 7.4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慎用针灸埋线。 7.5女性月经期慎用针灸埋线。 7.6孕妇禁止在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禁忌穴位处针 灸埋线。 7.7. 7岁以下儿童患者禁用或慎用针灸埋线。
8.埋线后应及时处理术后反应
8.1由于埋线工具的创新,埋线术后反应极少,个别人有下列情况出现,可对
症处理。 8.2因线体的刺激,可在3天内局部出现肿胀、疼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此属正 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 8.3若针灸埋线穴位局部有渗液溢出,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并用0.5%的碘伏 或75%酒精棉球擦拭,其上可覆盖消毒纱布。 8.4如果埋线局部有隆起高出皮肤表面时,可对隆起处进行局部热敷。 8.5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7.5℃ 左右,不超过38℃,全身及局部无感染征象,此属正常现象。通常 2 天后体 温会恢复正常,如出现高热不退,应酌情给予对症治疗。 8.6及时了解患者针灸埋线后的反应,并给予必要的处置,必要时进行跟踪观 察。
3代一次性针线合一埋线微针
针线合一针灸埋线针具
任氏针线合一头面部针灸埋线针具
Thread embedding needle for face, head and extremities
4.1器械选择 4.2部位选择
4.施术准备
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型号的埋线工具和线体。 依据辨证辨病施治和针灸取穴原则,选取治疗穴位。 4.3体位选择 体位的选择均以患者感到舒适,同时便于操作为原则。常用体位:卧位、
• 转折期: 2000年,埋线减肥和美容开始兴起
• 再创期:2001年开始,新针具、新线体出现,埋线疗法回归临床,针 灸治疗 面临治疗模式和理论上一场更大革新。
Centre for Microport Embedding Acupuncture
传统埋线方法简介
注线法: 。
扎 埋 法: 切 埋 法: 植 线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