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水调歌头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诗歌鉴赏题
水调歌头诗歌鉴赏题一、选择题(1 - 10)- A. 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 B. 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 D.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项中“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表述有误。
词中月圆而人未圆,词人通过对明月的追问,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并非认为月圆人团圆是自然常理。
A项,上阕词人饮酒问月,想要乘风到月宫又担心高寒,从而更觉人间美好,该项赏析正确。
C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确实表达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美好祝福,是正确的。
D项,全词围绕明月展开,既写对月的思考,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也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是B。
-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C项正确。
“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代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A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说月下起舞的感受;B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对月亮的埋怨;D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美好的祝愿,均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C.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解析:A项正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B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感慨;C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写月下起舞的情景和感受;D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是关于想要到月宫又有所顾虑的描写,都不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三):辛弃疾词选(5首)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三):辛弃疾词选(5首)声明:因创作者水平有限,如本试题与高考试题相似或雷同,而参考答案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不一致造成失分,创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请阅读者认真揣摩原作、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本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01.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注释:1、渥洼:水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是产千里马的地方。
2、莫管钱流地:唐代刘晏管理财政、赋税、盐铁等,使水陆运输畅通,物价稳定,曾说“如见钱流地上”。
3、双成、弄玉、绿华:都是古代传说中能歌善舞的仙女。
4、日边:指皇帝的身边。
试题:1、这首词是一首祝寿词,但作者另有所图。
请试作分析。
2、试析作者如何向赵介庵表达保举之意的?参考答案:1、这首词是作者借给赵介庵祝寿之机,表达通过赵介庵的推举,实现自己报国之志。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是说皇帝要派兵驱逐金人,自己愿意为国献身,抗击胡人。
2、作者在词中表达保举之意,分两步来表达。
第一步,“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说赵介庵文采超人,“莫管钱流地”是说赵介庵理财有方,赞誉赵介庵能以文治国。
第二步,“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是说皇帝要讨伐胡人,统一国家,需要报国志士,隐含着希望赵介庵在皇帝面前保举自己之意,从而实现以武报国的志向。
作者在表达举荐之意时,颇费心机,曲折委婉,欲言又止。
如在盛赞赵介庵时,又说“且拟醉黄花”;说皇帝要派兵征战时,又转说“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02. 满江红·汉水东流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高中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阅读鉴赏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阅读鉴赏及答案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的八月十五,欢畅饮酒直至天亮,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明月几时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的八月十五,雀跃饮酒直到天亮,醉醺醺的,写出这首词,同时(借此)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什么时候存有呢?(我)端的着酒杯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不晓得天上的神仙世界里,今晚就是哪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我想要利用风返回天上回去,又害怕空中的楼宇太高,高处不胜寒,受不了那里的贫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头舞蹈使影子随其舞,在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不好。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色)抬起朱红色的楼阁,高摆在窗户上,照著无法入眠的人儿。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对人们不理应愤恨,为何总是在人们拆分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存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存有阴晴圆失的变化,此事古难全。
这种事自古就容易完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期望人人奈良,相距千里能够共同享用幸福的月光。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主旨:本文通过以月抒情,抒发了词人对其弟子由以及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反感,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乐观的性格。
●全文▲文中说的“子由”就是词人的弟弟苏辙,他和苏轼、苏洵共表示文坛“三苏”。
“婵娟”在诗中指月亮。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词人把“天”、“月”都人格化的目的:创设了一个神话般的幸福境界,这就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崇尚。
●小序▲词前小序存有什么促进作用?描述作词的原因,领起下文。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期初)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③。
【注】①鸣髇血污:鸣髇:即鸣镝,是一种响箭。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
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
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落日塞尘起”开篇即点明敌寇气焰嚣张。
下文“胡骑”与“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用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的典故,喻指金主完颜亮南侵时兵力强大,并暗示其最终失败的结局。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用苏秦着貂裘西入秦的典故,以苏秦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来反衬自己的壮志不酬、人生失意。
D.此词上片“追昔”,下片转为“抚今”。
整首词多处运用典故寄寓词人的情志,颇见雄劲豪放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16. 有人评此词“貌似旷达实则感慨极深”,请结合词的下片对此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青玉案·元夕》中写元宵佳节,女子盛装打扮欢声笑语去观灯的句子是:▲,▲。
(2)古人也会“偶像崇拜”,如李白就非常欣赏谢灵运,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章出处:语文阅刊1、全国Ⅰ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全国Ⅱ卷(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感甘冽。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
参考答案:(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3、全国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水调歌头阅读试题答案
⽔调歌头阅读试题答案⽔调歌头阅读试题答案 ⽔调歌头阅读试题答案【1】 《⽔调歌头》,完成后⾯的练习。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蝉娟。
1.给下列⼏句划分节奏: 明⽉见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阈,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也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2.本词中表达词⼈美好愿望的⼀句是。
3.“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得好在哪⾥? 4.谢庄的《⽉赋》中有“隔千⾥兮共明⽉”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2.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3.“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4.前者是“⽆我之境”客观描绘相隔千⾥的⼈共享⽉光的美好情景;后者是“有我之境”,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共享⽉光的美好愿望。
⽔调歌头阅读试题答案【2】 阅读下⾯⼀⾸宋词,回答问题。
⽔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
西风千⾥,送我今夜岳阳楼。
⽇落君⼭云⽓,春到沅湘草⽊,远思渺难收。
徒倚栏⼲久,缺⽉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所,但有渔⼉樵⼦,哀此写离忧。
回⾸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词⼈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
南宋著名词⼈,书法家。
⽗亲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
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四年(1154)廷试,⾼宗(赵构)亲擢为进⼠第⼀。
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下狱。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含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①路黄庭坚落日塞垣路,风劲戛②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③。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边防城池。
①戛(jiá):敲击。
①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意境苍凉阔大,是典型的边塞景象。
B.平沙千里,词人却聚焦在“雕弓白羽”“骏骅骝”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以蓄势。
C.“翩翩数骑闲猎”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
D.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词人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淡淡忧愁也慢慢袭上心头。
2.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闲愁”?请加以分析。
【答案】1.C2.词人的“闲愁”其实是对当朝执政者的辛辣讽刺。
词的下片先着力渲染国力的强盛、人才的众多,但执政者还是以一个弱女子的和亲来谋求和平,貌似强大的国力与弱女子谋求和平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讽刺犀利。
词人借古讽今,借汉代的故事,讽刺宋代统治者的软弱,意味深远。
(将借古讽今说成典故也行。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错误。
古人每以“猎”指称战事,“闲猎”是进行军事操练,不是“悠闲”的状态。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汉家天子正当青春年盛,汉家天下幅员辽阔,洋洋四百州,民殷国富。
这几句渲染出国力的强盛、人才的众多。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朝堂上不是没有经天纬地的奇才,边境上更不缺少镇守一方的良将,可“和蕃”一事还是照例进行,将天下社稷的安危托付于一女子之手,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不减”一句将此前的堂堂国威全部扫却,其犀利简直使大宋君臣无地自容。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2)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张孝祥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②,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③,飞霞佩④,切云冠⑤。
漱冰灌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⑦更骖鸾⑧。
【注】①此词为南宋词人张孝祥舟过金山(位于长江南岸)时所作。
②白银阙:月宫,借指金山寺。
③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
表,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这里指像表一样。
④飞霞佩:以飞霞为玉佩。
⑤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
⑥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⑦翳凤:以凤羽作华盖。
⑧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二句,点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从不同角度写登高的感受。
B.上片后七句以月为姊,写自己借月姊的珍贵的玉镜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写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D.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所感、幽远清晰之所见及登仙而去之所想。
(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本词是怎样在虚实融合之中创造出令人“泠然洒然”的雄奇、缥缈的意境的?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水调歌头练习及答案
《水调歌头》复习题及答案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
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 ______。
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2.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答:3.“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3分)答:5.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调歌头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天明月人生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遗憾。
“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4.月亮(1分)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言之有理即可)(2分)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6.婵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名师讲题】辛弃疾《水调歌头 盟鸥》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盟鸥①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被诬弹劾落职的第二年,此时四十二岁的辛弃疾正隐居在上饶带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B.下阕写鸥鸟“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捕鱼时的情态。
C.词题为“盟鸥”,即与欧鸟结盟,相约为友。
全词紧扣此题,召唤白鹤一起;下片写观赏鸥鸟,表达了词人的归隐之志。
D.辛弃疾擅长以典入词,但是此词却一改此风,并没有大量使用典故,情随景生,也体现了词人多样的创作手法。
(2)这首词和黄庭坚的诗《登快阁》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C(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词人在隐居中仍对世事难以忘怀,明月清风此夜,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无奈、旷达不羁的情感、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名师讲题:(1)C.“下片写观赏鸥鸟,饮酒自乐。
“窥鱼笑汝痴计,根本不能了解诗人内心所想,而是自己落职闲居之后的苦闷心情。
故选C。
(2)辛弃疾在《水调歌头•盟鸥》中,与鸥鸟结盟,体现了其归隐的志向;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如“落木千山天远大,体现了作者胸怀宽广。
故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
而辛词“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词到此处完篇。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天地之大?孑然一身!虽有带湖美景,也不解已意。
可见,闲适之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足见丢官闲居后、郁闷之情,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渐入佳境,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水调歌头》诗词阅读原文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
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题目8.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5分)9.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水调歌头》诗词阅读答案8.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暮江千顷”,千顷大江,又值黄昏,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或:“无处”一句,写离愁满江,竟连飞鸿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
或:上片最后两句写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营造了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词人的惆怅心情。
而词人倚着阑干,借酒浇愁,愁怀难遣。
)或:以乐景衬哀情。
上片第三、四句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突然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②使用比喻(夸张)来写愁。
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喻愁,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每一点写出手法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
答出两点得满分。
)9. 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
②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的悲慨。
③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
④欲归隐田园之心情。
(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
)[解析]8.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抒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辛弃疾)鉴赏阅读附答案
19、本词充满浪漫主义特色,请结合上阙赏析这一艺术特色。(4 分)
20、下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4 分) 参考答案: (二)(8 分) 19.上阕描绘了梦中主人公抚摸月亮、与李白和苏轼对酌、客人 驾鸾凤为车等情景。想象丰富,夸张大胆,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 洋溢着豪迈的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4 分。结合诗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 20.下阙写主人公神放形眠,仍渴望像鸿鹄搏击长空、一再高举; 梦醒后回到现实,失落惆怅。表达了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怀才不遇的 苦闷;无人诉说心事的烦闷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4 分。结合诗 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
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 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神甚放,形则眠”一句,从字面 意思看,是说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旷达 的。这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积极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闲居后,表
面看来安静闲适,但他心中时刻不忘报国之志。“鸿鹄一再高举,天 地睹方圆”,化用贾谊《惜誓》中“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一再高举的鸿鹄,以 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接着,词人从梦境中回到现实。词人在梦境里 可以纵横驰骋,可是一旦梦觉,回到现实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怅惘,并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世间不能尽如人意的 事情会有那么多呢?这里的“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 离合,主要说的是“亏”的方面。词人在这里以梦境与“梦觉”相对 照,揭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发问中表现出对 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这发问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 满腹经纶的老将对于怀才不遇、报国无路提出的强烈抗议。
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 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为有 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兮,魂中道而无航”之意。他感到现 实中难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广漠宇宙去寻找他的理想境界。“我 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摩挲素月, 人世俯仰已千年”。词人在梦幻中飞上青天,首先来到月宫,尽情地 赏玩明月。他在这里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 的幻境之 中,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接着“有客骖鸾并凤,云遇春山 赤壁,相约上高寒。”数句,描写的是作者与高贤们同上天宫的梦境。 “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赵昌父。由词序可知,赵昌父曾用苏轼《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韵作词“叙太白、东坡事”寄作者,并在词中 对作者大加赞美。这首词是为答谢赵昌父而作,自然应有回敬之词。 赵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铅山不远,是词人闲居瓢泉时的好友。他奉 祠家居,不求仕进,饮酒作诗,气度不凡,世人以为有陶靖节之风。 这里作者以“骖鸾并凤”来赞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应羽化登 仙。这里的青山、赤壁系指李白、苏轼,因为李白墓在当涂之青山西
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注释:①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
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
15.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B.上阙中词人用“冰雪” 、“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剑气”寄寓着壮志。
C.下阙“浮”、“回”、“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结尾写挽留友人醉在今宵,借酒排遣对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遥遥无期的愤懑。
16.上阙“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代指时间。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了以工具代本体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曹雪芹《红楼梦》)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请结合本词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简要赏析两词家的不词风。
(6分)15.D(3分)错在“挽留友人醉在今宵”。
16.B(3分) A项,须眉:男子,以特征代本体。
B项,干戈:战争,以工具代本体。
C项,骚:诗,以专名代泛称。
D项,帆:船,以部分代整体。
17.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同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词风是不同的。
苏词旷达,多表现在开朗豁达的胸怀上,(1分)《定风波》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无论是面对自然的阴晴还是人生的荣辱,都泰然处之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阅读答案水调歌头阅读答案导语: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诶往往需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水调歌头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7. 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时,我们应该用的语气,原因是。
(3分)8.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9.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选择该项的理由:(1)“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2分)水调歌头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6.C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7.舒缓而深情本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专练(附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专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
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
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西江月①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阕“新凉”中“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试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丙辰()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请解释其含义。
2. 达旦()在此诗中指的是什么时间段?3. 琼楼玉宇()在诗中指的是哪里?请结合诗句解释其寓意。
4. 朱阁()在古代建筑中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 婵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请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析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请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矛盾心理。
3. 请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描写作用。
4. 请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阐述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5. 请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怎样的愿望。
三、默写填空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请默写并解析:“明月几时有?_______问青天。
”中空缺部分的意义和作用。
2. 请默写并解析:“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是何年。
”中空缺部分的意义和作用。
3. 请默写并解析:“我欲_______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中空缺部分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4. 请默写并解析:“转朱阁,低_______,照无眠。
”中空缺部分在诗中的意象描绘。
5. 请默写并解析:“但愿人长久,_______共婵娟。
”中空缺部分的象征意义。
四、内容理解与概括(10分)请详细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概括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主要的情感和思想,并说明这些情感和思想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出来的。
五、描写手法分析(10分)请从诗中挑选至少两种描写手法,详细分析它们是如何运用于诗句中,以及这些描写手法对塑造诗歌意境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水调歌头 辛弃疾
(
(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水调
歌头 辛弃疾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水调歌头 辛
弃疾
十七.2019 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
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
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
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
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 分)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
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辛弃疾《水调歌头 送郑厚卿赴衡州》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3题。
(共13分)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1】辛弃疾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
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
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2】。
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注释:【1】这首词作于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带湖之际。
【2】凤凰衔:古人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
11.“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帮助诗人丰富而含蓄地表情达意,根据本词与下面的典故资料,下列对相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刀剑化耕蚕:《汉书·龚遂传》记载,龚遂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到任后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含蓄提醒友人到任后鼓励农桑,教化百姓,改变民风。
B.奋髯抵几堂上:《汉书·朱博传》记载,朱博调任琅琊太守之初,当地官员都称病在家,“博愤髯抵几曰:‘观齐几欲以此为俗邪!’……皆罢斥诸病吏”。
——勉励郑厚卿到任后整顿吏治,赞美其刚强豪放的性格。
C.但使民歌五袴:《后汉书·廉范传》记载,廉范任蜀郡太守后,撤销禁止夜间劳作以防火灾的旧制,只严令储水防火,百姓作《五袴》歌颂扬他。
——期待友人效法古之良吏,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百姓。
D.明月影成三: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词人仰望皎洁的明月,触景生情。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离别场景,又以“记我旧停骖”怀想自己曾停驻衡阳,语带感慨。
B.“襟以”三句化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句意,以动衬静,写出风景之幽美。
C.“看使君”三句承上启下,“定不凡”蕴含着对郑厚卿政事才干的称颂之情。
D.全词融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以文入词,不拘绳墨,体现豪放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
水调歌头辛弃疾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水调歌头辛弃疾
十七.2019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答: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