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A2
B6
B1 A3 B5
B2 B3 B4
同一级别的A1、A2、 A3三个相切的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中间空白 地带得不到A级中心 地提供的服务;随之 在空白区中心将出现 次一级(B级)的中 心地,以满足当地居 民消费需求。最终就 会形成每一个高等级 (A级)中心地周围 有六个次一级(B级) 中心地包围,而形成 正六边形。
谢 谢 !
中期
中心地形成的中期: 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 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 回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 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 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彼此 相切的。 各中心地争夺空间而平分。
空白地带的平分与 次级中心地的形成
中心地之间空白地带 的平分: 三个相切中心地之间 的空白地带必然要受 到同种规模大小的货 物供应点的市场瓜分, 最根本的办法是对空 白地带的瓜分。由于 该空白地带距离周围 三个中心地的距离大, 随之慢慢形成一个较 低等级别的中心地— 新的货物供应点。
中心地理论的前提条件
•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 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质的分布,居民的收 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 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切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 •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 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 价格加上交通费。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一、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
• 克里斯泰勒,德国经济地理学家;1893~1969; 1932年获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 • 1933年出版作为埃尔兰根大学教师出版了《南 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关于城市区位的 中心地学说; • 20世纪60年代该学说对人文地理学、经济学、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产生很大影响,欧美地理 学界对它予以很高评价;克氏被推崇为“理论 地理学之父”。
二、中心地理论基础与模式
• 假设条件:研究区域地理条件均质; • 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 服务的地点。 • 中心货物和服务: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它们 出售和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期周围区域的居民,也称之为中心地 职能。它们是有等级的,高等级中心地提供高级别的服务;低 等级中心地提供低级别服务。 • 中心性: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它 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C=B1-B2) • 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或服务的空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所必需的最短距离,克氏称之为 “需求门槛距离(Threshold)”。
中心地模式:
• 中心地在假设条件下,均匀低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 心地间的距离相等,服务范围是同一半径的圆形区域; • 任何一个中心地都有6个同级中心地与之相邻接;随着 服务范围的瓜分于影响,最终就会形成每一个高等级 (A级)中心地周围有六个次一级(B级)中心地包围, 而形成正六边形。 • 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呈六边形的空间结构。这样, 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6个顶点,各级中 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而相互嵌 套,形成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空间形态受市场、交通、行 政因素的制约,即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的(修正)影响下的中心地协调空间形态模式。
六边形的形成
低等级 城市 低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中等级 城市 中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高等级 城市 高等级城 市服务范围
后期
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 务范围的形成与嵌套
六边形市场范围形成: 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 范围都是圆形相切缺不 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 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 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 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 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 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 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 实质上中心地的范围在 现实世界里是一个正六 边形,而不是圆。
某中心地
某中心地商品的上限
(商品最大销售距离)
某中心地商品的下限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 特别提示: 当商品服务距离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 自身职能;当服务距离等于服务下限时,企业获取正常利润; 当服务距离小于服务下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
初期
中心地形成的初期: 当某一种货物的供应点只 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避免 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 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它 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 各自独立而不相连。
三、中心地理论的实践与功能
• 中心地理论在各国区域开发、国土开发与整治、行政 区划、城市体系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965年至1975年原西德的《联邦空间整治法》、《空 间整治纲要》中得到应用,全国划分38个大空间,进 行中心地建设。 • 日本建设省用中心地理论1969年进行区域规划,全国 设定179个地方生活圈。这些生活圈与行政、购物、医 疗、通勤、上学等日常生活行为的大小和公共设备的 配置相对应,有四个等级的圈域组成,各个圈域具有 不同的中心地,规划出应该整治的设施。
(三)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3系统)
• 中心地等级体系为 1,2,6,18, 54,…。即从区域 内次级中心地开始,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为低级中心地数量 为其上一级中心地 的3倍。 • (3)中心地市场 区体系为1,3,9, 27,81,…。从这一 数字排列关系可看 出,是按3的倍数 在变化。 图4.3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实例1:德国南部的城市体系
向北东延伸
向南西延伸
实例2: 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 居民点设置A.B.C三级; C级——3000名居民,生 活用品、烟草、报刊、咖 啡、饮食店、加油站、邮 局等设施; B级——35000名居民,纺 织品、家具、书刊、钟表 等专业门市部;专科医生 诊所、医院、中学、职业 学校、剧场、游泳池; A级——服务于圩田上的 所有居民,设施好,超过 了C级与B级;尽量把高 一级设置在低级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