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高考文科数学中也是一项必考内容。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某个规律排列的数字或数学表达式组成的,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数列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的数列及其性质、数列的求和公式等。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一系列数字或数学表达式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序列。
其中,每一项被称为数列的项,用$a_n$表示。
数列还具有首项($a_1$)、公差($d$)和项数($n$)等重要概念。
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项,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项数是数列中项的个数。
二、等差数列及其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n$为数列的第$n$项,$a_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常数,任意三项的中项等于前后两项的平均值等。
三、等比数列及其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r^{n-1}$,其中$a_n$为数列的第$n$项,$a_1$为首项,$r$为公比。
等比数列也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常数,任意三项之间的比值等于公比的平方等。
四、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其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frac{1}{\sqrt{5}}[(\frac{1+\sqrt{5}}{2})^n-(\frac{1-\sqrt{5}}{2})^n]$。
斐波那契数列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五、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的求和是数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求和公式得到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_n=\frac{n}{2}(a_1+a_n)$,其中$S_n$为数列的前$n$项和。
2024年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微专题)(解析版)

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微专题)题型选讲题型一、分段函数的奇偶项求和1(深圳市罗湖区期末试题)已知数列a n中,a1=2,na n+1-n+1a n=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a n+1,n为奇数,2a n+1,n为偶数,求数列bn的前100项和.1(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1+3a2+⋯+2n-1a n=n.(1)证明:1a n是一个等差数列;(2)已知c n=119a n,n为奇数a n a n+2,n为偶数,求数列c n 的前2n项和S2n.2024年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微专题)(解析版)2(2023·吉林·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 n=2n-2,n为奇数3n-2,n为偶数an的前n项和为S n.(1)求a1,a2,并判断1024是数列中的第几项;(2)求S2n-1.3(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2n+1=a2n+1,a2n=2a2n-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T n=1a1+1a2+⋯+1a n,求证:T2n<3.4(2023·湖南邵阳·统考三模)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3=5,S 9=81,数列{b n }满足a 1b 1+a 2b 2+a 3b 3+⋯+a n b n =n -1 ⋅3n +1+3.(1)求数列{a n }与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2)数列{c n }满足c n =b n ,n 为奇数1a n a n +2,n 为偶数,n 为偶数,求{c n }前2n 项和T 2n .5(2023·湖南岳阳·统考三模)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其公比q ≠-1,a 4+a 5a 7+a 8=127,且S 4=a 3+93.(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已知b n =log 13a n ,n 为奇数a n,n 为偶数,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2【2020年新课标1卷文科】数列{a n}满足a n+2+(-1)n a n=3n-1,前16项和为540,则a1=1(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已知数列{a n}是正项等比数列,满足a3是2a1、3a2的等差中项,a4=16.(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log,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2)若b n=-1n⋅2a2n+12【2022·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10月月考】已知等差数列{a n}前n项和为S n,a5=9,S5=25.(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2)设b n=(-1)n S n,求{b n}前n项和T n.n n+13(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S n=a n2+n2+1,n∈N*.(1)求a1+a2,并证明a n+a n+1是等差数列;(2)求S n.1(2022·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期末)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a n+1=2n;数列b n前n项和为S n,且b1=1,2S n=b n+1-1.(1)求数列a n和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设c n=a n⋅b n,求c n前2n项和T2n.2(2022·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期末)已知数列a n前n项和满足a1=1,a n+a n+1=2n;数列b n为S n,且b1=1,2S n=b n+1-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和数列b n(2)设c n=a n⋅b n,求c n前2n项和T2n.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微专题)题型选讲题型一、分段函数的奇偶项求和1(深圳市罗湖区期末试题)已知数列a n中,a1=2,na n+1-n+1a n=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a n+1,n为奇数,2a n+1,n为偶数,求数列bn的前100项和.【解析】【小问1详解】∵na n+1-n+1a n=1,∴a n+1n+1-a nn=1n-1n+1,a n+1+1n+1=a n+1n,所以a n+1n是常数列,即a n+1n=a1+11=3,∴a n=3n-1;【小问2详解】由(1)知,a n是首项为2,公差为3等差数列,由题意得b2n-1=a2n-1=6n-4,b2n=2a2n+1=12n+4,设数列b2n-1,b2n的前50项和分别为T1,T2,所以T1=50b1+b992=25×298=7450,T2=50×b2+b1002=25×620=15500,所以b n的前100项和为T1+T2=7450+15500=22950;综上,a n=3n-1,b n的前100项和为T1+T2=7450+15500=22950.1(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1+3a2+⋯+2n-1a n=n.(1)证明:1a n是一个等差数列;(2)已知c n=119a n,n为奇数a n a n+2,n为偶数,求数列c n 的前2n项和S2n.【答案】(1)证明见详解(2)S2n=2n-1n19+n34n+3【详解】(1)当n=1时,可得a1=1,当n≥2时,由a1+3a2+⋯+2n-1a n=n,则a1+3a2+⋯+2n-3a n-1=n-1n≥2,上述两式作差可得a n=12n-1n≥2,因为a1=1满足a n=12n-1,所以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2n-1,所以1a n=2n-1,因为1a n-1a n-1=2n-1-2n-3=2(常数),所以1a n是一个等差数列.(2)c n=2n-119,n为奇数12n-12n+3,n为偶数 ,所以C1+C3+⋯C2n-1=1+5+9+⋯4n-319=2n-1n19,C2+C4+⋯C2n=1413-17+17-111+⋯+14n-1-14n+3=n34n+3所以数列c n的前2n项和S2n=2n-1n19+n34n+3.2(2023·吉林·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 n=2n-2,n为奇数3n-2,n为偶数an的前n项和为S n.(1)求a1,a2,并判断1024是数列中的第几项;(2)求S2n-1.【答案】(1)a1=12,a2=4;1024是数列a n的第342项(2)S2n-1=4n6+3n2-5n+116【详解】(1)由a n=2n-2,n为奇数3n-2,n为偶数可得a1=12,a2=4.令2n-2=1024=210,解得:n=12为偶数,不符合题意,舍去;令3n-2=1024,解得:n=342,符合题意.因此,1024是数列a n的第342项.(2)S2n-1=a1+a2+a3+a4+⋅⋅⋅+a2n-2+a2n-1=12+4+2+10+⋅⋅⋅+6n-8+22n-3=12+2+⋅⋅⋅+22n-3+4+10+⋅⋅⋅+6n-8=121-4n1-4+n-14+6n-82=164n-1+n-13n-2=4n6+3n2-5n+116.另解:由题意得a2n-1=22n-3,又a2n+1a2n-1=4,所以数列a2n-1是以12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2n=6n-2,又a2n+2-a2n=6,所以数列a2n是以4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2n-1为数列a2n-1的前n项和与数列a2n的前n-1项和的总和.故S2n-1=121-4n1-4+n-14+6n-82=164n-1+n-13n-2=4n6+3n2-5n+116.3(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2n+1=a2n+1,a2n=2a2n-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T n=1a1+1a2+⋯+1a n,求证:T2n<3.【答案】(1)a n=2n+12-1,n为奇数, 2n2+1-2,n为偶数.(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题意a2n+1=a2n+1=2a2n-1+1,所以a2n+1+1=2a2n-1+1,因为a1+1=2≠0,所以数列a2n-1+1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a2n-1+1=2n,即a2n-1=2n-1,而a2n=2a2n-1=2n+1-2,所以a n=2n+12-1,n为奇数, 2n2+1-2,n为偶数.(2)方法一:由(1)得T2n=ni=11a2i-1+1a2i=32ni=112i-1=32ni=12i+1-12i-12i+1-1<32ni=12i+12i-12i+1-1=3ni=12i2i-12i+1-1=3ni=112i-1-12i+1-1=31-12n+1-1<3方法二:因为2n-1≥2n-1n∈N*,所以T2n=∑ni=11a2i-1+1a2i=32∑n i=112i-1≤32∑n i=112i-1=31-12n<34(2023·湖南邵阳·统考三模)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3=5,S9=81,数列{b n}满足a 1b 1+a 2b 2+a 3b 3+⋯+a n b n =n -1 ⋅3n +1+3.(1)求数列{a n }与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2)数列{c n }满足c n =b n ,n 为奇数1a n an +2,n 为偶数,n 为偶数,求{c n }前2n 项和T 2n .【答案】(1)a n =2n -1,b n =3n (2)T 2n =3⋅9n 8-116n +12-724【详解】(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a 3=5S 9=81 ,即a 1+2d =59a 1+9×82d =81 ,∴a 1=1,d =2,∴a n =2n -1.∵a 1b 1+a 2b 2+a 3b 3+⋯+a n b n =n -1 ⋅3n +1+3,①∴a 1b 1+a 2b 2+⋯+a n -1b n -1=n -2 ⋅3n +3n ≥2 ,②所以①-②得,a n b n =2n -1 ⋅3n ,∴b n =3n n ≥2 .当n =1时,a 1b 1=3,b 1=3,符合b n =3n .∴b n =3n .(2)T 2n =c 1+c 2+c 3+⋯+c 2n ,依题有:T 2n =b 1+b 3+⋯+b 2n -1 +1a 2a 4+1a 4a 6+⋯+1a 2n a 2n +2.记T 奇=b 1+b 3+⋯+b 2n -1,则T 奇=3(1-32n )1-32=32n +1-38.记T 偶=1a 2a 4+1a 4a 6+⋯+1a 2n a 2n +2,则T 偶=12d 1a 2-1a 4 +1a 4-1a 6 +⋯+1a 2n -1a 2n +2=12d 1a 2-1a 2n +2=1413-14n +3 .所以T 2n =32n +1-38+1413-14n +3 =3⋅9n 8-116n +12-7245(2023·湖南岳阳·统考三模)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其公比q ≠-1,a 4+a 5a 7+a 8=127,且S 4=a 3+93.(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已知b n =log 13a n ,n 为奇数a n,n 为偶数,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答案】(1)a n =3n (2)T n =18×3n +1-98-n +1 24,n 为奇数983n -1-n 24,n 为偶数【详解】(1)因为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1,则a 4=a 1q 3,a 5=a 1q 4,a 7=a 1q 6,a 8=a 1q 7,所以a 4+a 5a 7+a 8=a 1q 3+a 1q 4a 1q 6+a 1q 7=1q 3=127,解得q =3,由S 4=a 3+93,可得a 11-34 1-3=9a 1+93,解得a 1=3,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2)由(1)得b n =-n ,n 为奇数3n ,n 为偶数,当n 为偶数时,T n =b 1+b 2+⋅⋅⋅+b n =b 1+b 3+⋅⋅⋅+b n -1 +b 2+b 4+⋅⋅⋅+b n =-1+3+⋅⋅⋅+n -1 +32+34+⋅⋅⋅+3n=-n2⋅1+n -12×+91-9n 21-9=983n -1 -n 24;当n 为奇数时T n =T n +1-b n +1=983n +1-1 -n +1 24-3n +1=18×3n +1-98-n +1 24;综上所述:T n =18×3n +1-98-n +1 24,n 为奇数983n -1-n 24,n 为偶数.题型二、含有(-1)n 类型2【2020年新课标1卷文科】数列{a n }满足a n +2+(-1)n a n =3n -1,前16项和为540,则a 1=【答案】7【解析】a n +2+(-1)n a n =3n -1,当n 为奇数时,a n +2=a n +3n -1;当n 为偶数时,a n +2+a n =3n -1.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16=a 1+a 2+a 3+a 4+⋯+a 16=a 1+a 3+a 5⋯+a 15+(a 2+a 4)+⋯(a 14+a 16)=a 1+(a 1+2)+(a 1+10)+(a 1+24)+(a 1+44)+(a 1+70)+(a 1+102)+(a 1+140)+(5+17+29+41)=8a 1+392+92=8a 1+484=540,∴a 1=7.故答案为:7.1(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已知数列{a n }是正项等比数列,满足a 3是2a 1、3a 2的等差中项,a 4=16.(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1 n ⋅2a 2n +1log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解析】(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因为a 3是2a 1、3a 2的等差中项,所以2a 3=2a 1+3a 2,即2a 1q 2=2a 1+3a 1q ,因为a 1≠0,所以2q 2-3q -2=0,解得q =2或q =-12,因为数列{a n }是正项等比数列,所以q =2.因为a 4=16,即a 4=a 1q 3=8a 1=16,解得a 1=2,所以a n =2×2n -1=2n ;(2)解法一:(分奇偶、并项求和)由(1)可知,a 2n +1=22n +1,所以,b n =-1 n ⋅2a 2n +1log =-1 n ⋅222n +1log =-1 n ⋅2n +1 ,①若n 为偶数,T n =-3+5-7+9-⋯-2n -1 +2n +1 =-3+5 +-7+9 +⋯+-2n -1 +2n +1 =2×n2=n ;②若n 为奇数,当n ≥3时,T n =T n -1+b n =n -1-2n +1 =-n -2,当n =1时,T 1=-3适合上式,综上得T n =n ,n 为偶数-n -2,n 为奇数(或T n =n +1 -1 n -1,n ∈N *);解法二:(错位相减法)由(1)可知,a 2n +1=22n +1,所以,b n =-1 n ⋅2a 2n +1log =-1 n ⋅222n +1log =-1 n ⋅2n +1 ,T n =-1 1×3+-1 2×5+-1 3×7+⋯+-1 n ⋅2n +1 ,所以-T n =-1 2×3+-1 3×5+-1 4×7+⋯+-1 n +1⋅2n +1 所以2T n =3+2[-1 2+-1 3+⋯+-1 n ]--1 n +12n +1 ,=-3+2×1--1 n -12+-1 n 2n +1 =-3+1--1 n -1+-1 n 2n +1=-2+2n +2 -1 n ,所以T n=n+1-1n-1,n∈N*2【2022·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10月月考】已知等差数列{a n}前n项和为S n,a5=9,S5=25.(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2)设b n=(-1)n S n,求{b n}前n项和T n.【答案】(1)a n=2n-1,S n=n2;(2)T n=(-1)n n(n+1)2.【解析】【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列方程即可求得首项和公差,再利用公式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即可;(2)根据(1)中所求即可求得b n,对n分类讨论,结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容易求得结果.【详解】(1)由S5=5(a1+a5)2=5×2a32=5a3=25得a3=5.又因为a5=9,所以d=a5-a32=2,则a3=a1+2d=a1+4=5,解得a1=1;故a n=2n-1,S n=n(1+2n-1)2=n2.(2)b n=(-1)n n2.当n为偶数时:T n=b1+b2+b3+b4+⋯+b n-1+b n=-12+22+-32+42+⋯+-(n-1)2+n2=(2-1)×(2+1)+(4-3)×(4+3)+⋯+[n-(n-1)]×[n+(n-1)] =1+2+3+⋯+(n-1)+n=n(n+1)2.当n为奇数时:T n=b1+b2+b3+b4+⋯+b n-2+b n-1+b n=-12+22+-32+42+-(n-2)2+(n-1)2-n2=(2-1)×(2+1)+(4-3)×(4+3)+⋯+[(n-1)-(n-2)]×[(n-1)+(n-2)]-n2 =1+2+3+⋯+(n-2)+(n-1)-n2=(n-1)(1+n-1)2-n2=-n(n+1)2.综上得T n=(-1)n n(n+1)2题型三、a n+a n+1类型3(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S n=a n2+n2+1,n∈N*.(1)求a1+a2,并证明a n+a n+1是等差数列;(2)求S n.【解析】(1)已知S n=a n2+n2+1,n∈N*当n=1时,a1=a12+2,a1=4;当n=2时,a1+a2=a22+5,a2=2,所以a1+a2=6.因为S n=a n2+n2+1①,所以S n+1=a n+12+n+12+1②.②-①得,a n+1=a n+12-a n2+n+12-n2,整理得a n+a n+1=4n+2,n∈N*,所以a n+1+a n+2-a n+a n+1=4n+1+2-4n+2=4(常数),n∈N*,所以a n+a n+1是首项为6,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2)由(1)知,a n-1+a n=4n-1+2=4n-2,n∈N*,n≥2.当n为偶数时,S n=a1+a2+a3+a4+⋯+a n-1+a n=n26+4n-22=n2+n;当n为奇数时,S n=a1+a2+a3+a4+a5+⋯+a n-1+a n=4+n-1210+4n-22=n2+n+2.综上所述,S n=n2+n,当n为偶数时n2+n+2,当n为奇数时1(2022·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期末)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a n+1=2n;数列b n前n项和为S n,且b1=1,2S n=b n+1-1.(1)求数列a n和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设c n=a n⋅b n,求c n前2n项和T2n.【答案】(1)a n=n,n=2k-1,k∈Zn-1,n=2k,k∈Z,bn=3n-1;(2)58n-59n8.【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解即可.(1)n ≥2,a n -1+a n =2n -1 ,∴a n +1-a n -1=2,又a 1=1,a 2=1,n =2k -1(k 为正整数)时,a 2k -1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2k -1=2k -1,a n =n ,n =2k (k 为正整数)时,a 2k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2k =2k -1,∴a n =n -1,∴a n =n ,n =2k -1,k ∈Zn -1,n =2k ,k ∈Z,∵2S n =b n +1-1,∴n ≥2时,2S n -1=b n -1,∴2b n =b n +1-b n ,又b 2=3,∴n ≥2时,b n =3n -1,b 1=1=30,∴b n =3n -1;(2)由(1)得c n =n 3n -1,n =2k -1,k ∈Zn -1 3n -1,n =2k ,k ∈Z ,T 2n =1×30+3×32+5×34+⋅⋅⋅+2n -1 ⋅32n -2 +1×31+3×33+5×35+⋅⋅⋅+2n -1 ⋅32n -1 =41×30+3×32+5×34+⋅⋅⋅2n -1 ⋅32n -2 设K n =1×30+3×32+5×34+⋅⋅⋅2n -1 ⋅32n -2 ①则9K n =1×32+3×34+5×36+⋅⋅⋅+2n -1 ⋅32n ②①-②得-8K n =1+232+34+⋅⋅⋅+32n -2-2n -1 ⋅32n=5+8n -5 9n-4,K n =5+8n -5 9n 32,∴T 2n =58n -5 9n82(2022·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期末)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a n +1=2n ;数列b n 前n 项和为S n ,且b 1=1,2S n =b n +1-1.(1)求数列a n 和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2)设c n =a n ⋅b n ,求c n 前2n 项和T 2n .【答案】(1)a n =n ,n =2k -1,k ∈Zn -1,n =2k ,k ∈Z,b n =3n -1;(2)58n -5 9n8.【解析】(1)根据递推公式,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解即可.(1)n ≥2,a n -1+a n =2n -1 ,∴a n +1-a n -1=2,又a 1=1,a 2=1,n =2k -1(k 为正整数)时,a 2k -1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2k -1=2k -1,a n =n ,n =2k (k 为正整数)时,a 2k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2k =2k -1,∴a n =n -1,∴a n =n ,n =2k -1,k ∈Zn -1,n =2k ,k ∈Z,∵2S n =b n +1-1,∴n ≥2时,2S n -1=b n -1,∴2b n =b n +1-b n ,又b 2=3,∴n ≥2时,b n =3n -1,b 1=1=30,∴b n =3n -1;(2)由(1)得c n =n 3n -1,n =2k -1,k ∈Zn -1 3n -1,n =2k ,k ∈Z ,T 2n =1×30+3×32+5×34+⋅⋅⋅+2n -1 ⋅32n -2 +1×31+3×33+5×35+⋅⋅⋅+2n -1 ⋅32n -1 =41×30+3×32+5×34+⋅⋅⋅2n -1 ⋅32n -2 设K n =1×30+3×32+5×34+⋅⋅⋅2n -1 ⋅32n -2 ①则9K n =1×32+3×34+5×36+⋅⋅⋅+2n -1 ⋅32n ②①-②得-8K n =1+232+34+⋅⋅⋅+32n -2-2n -1 ⋅32n=5+8n -5 9n-4,K n =5+8n -5 9n 32,∴T 2n =58n -5 9n8。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二.知识点(一)数列的该概念和表示法、(1)数列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 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 ……, 序号为的项叫第项(也叫通项)记作;数列的一般形式: , , , ……, , ……, 简记作。
(2)通项公式的定义: 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则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说明:①表示数列, 表示数列中的第项, =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②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例如, 1, 1.4, 1.41, 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序号: 1 2 3 4 5 6项: 4 5 6 7 8 9(4)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
从函数观点看, 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 …….通常用来代替,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 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5)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 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二)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 且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则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三)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 (d为常数)();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首项: , 公差:d, 末项:推广:. 从而;3. 等差中项(1)如果, , 成等差数列, 则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或(2)等差中项: 数列是等差数列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B 是常数, 所以当d ≠0时, S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 当项数为奇数 时,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 乘以中间项)5.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 若 或 (常数 )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是等差数列 .(3)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高中文科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文科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高中文科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下面对高中文科数列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集合。
常用的表示数列的方法有两种: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1. 通项公式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第 n 项与 n 的函数关系,通常用公式 aₙ 表示第n 项。
2. 递推公式递推公式表示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常用公式 aₙ = aₙ₋₁+ d 或 aₙ = a₁q^(n-1) 表示。
二、数列的性质对于数列的性质,我们主要关心数列的公差、首项、末项和项数等。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这几个重要的性质。
1. 公差对于等差数列,公差(d)表示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公差可以用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 首项首项(a₁)表示数列中的第一项。
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给定的公差和首项来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3. 末项末项(aₙ)表示数列中的最后一项。
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给定的公差、项数和首项来确定数列的末项。
4. 项数项数(n)表示数列中共有多少项。
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给定的公差、首项和末项来确定数列的项数。
三、数列的常见类型文科中常见的数列主要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下面我们来介绍这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及其应用。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 aₙ = a₁ + (n-1)d,其中 a₁表示首项,d 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金融领域中,我们常常用等差数列来计算投资的收益率或者负债的增长率。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 aₙ = a₁q^(n-1),其中 a₁表示首项,q 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也有许多应用场景,比如在自然科学中常常用等比数列来描述指数增长或者衰减的现象。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专题.docx

数列专题姓名: _____________ (一)数列求和学号: _____________1.公式法。
(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n(a 1a n )n(n 1)na 1 (q 1)na 1 ; S nn ) (q 1)S n22da 1 (1 q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1 q例 1(1):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满足 a 1 1, a 23 ,求前 n 项和 S n .例 1(2):已知等比数列.... { a n } 满足 a 11, a 2 3 ,求前 n 项和 S n .练习 1( 1) .设 f (n)2 2427210L23 n 10 ( nN ) ,则 f (n) 等于()A. 2(8n1) B.2 (8n 1 1) C.2(8n 3 1)D. 2 (8n 41)777 7练习 1( 2) . 求和: 1+ 3 + 7 + 9 + K + (2 n - 1)2.分组求和法c n = a n + b n , a n 、 b n 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分组求和法1111 例 3:求数列1, 2+, 3+ , 4++⋯ + nn 1 的前 n 项和 S n .2 482练习 2(1):已知数列 { a n } 是 3+ 2-1,6+ 22- 1,9+ 23- 1,12+24 -1,⋯,写出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并求其前 n 项和 S n .练习 2( 2):求和: (2 - 3? 5- 1 ) (4 - 3? 5- 2 ) L + (2 n - 3? 5- n ) .3.错位相减法:(乘以式中的公比q ,然后再进行相减) a n等差 , b n等比 , 求 a1b1 a 2b2a n b n的和 .例 3.求和S n 1 2x 3x2L nx n 1( x 1 0 )(提示:分类讨论, x1和 x 1 两种情况)练习 3( 1)化简:S n 1 21 2 2 2n2n123n练习 3(2) .求和:S n23na a a a练习3(3). 设{ a n}是等差数列,{b n }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1b1 1 , a3b521 ,a5 b3 13 (Ⅰ)求 { a n} , { b n } 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a n的前 n 项和S n.b n4.裂项相消法 (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常见拆项:1 11;1 1 ( 1 1 ) 1= 1 ( 1- 1 )n(n 1) nn 1n(n2)2 n n 2 ; n(n + k) k n n + k11111111]()[(2n 1)( 2n 1) 2 2n 1 2n 1 ; n(n 1)( n2) 2 n(n 1) ( n 1)(n2)例 4(1).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a n1,则 S 5 等于( )n(n 1)A . 1B .5C .1D .16630例 4(2) . 已知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1,求前 n 项的和.nn11,求前 n 项的和.练习 4( 1).已知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n(n 1)练习 4( 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b n1n 项和为 _________.,则此数列的前 (2n1) (2n 1)练习 4( 3)已知数列a n: 1 ,12 , 1 23 , ⋯ , 1 2 3 L 9, ⋯ , 若 b n 1,23 34 4410 10 1010a nan 1那么数列 b n 的前 n 项和 S n 为()A .n B. 4n C.3n D. 5n n1n 1n 1n 1练习 4( 4).已知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n1,设 T n11 L1 ,求 T n .2a 1 a 3a 2 a 4a nan 2练习 4( 5).求 11 1 14 1,(n N * ) 。
高三数列知识点文科版

高三数列知识点文科版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构成的序列。
在文科学科中,数列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三数列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构成的序列。
其中,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用an表示。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公差为常数的数列,即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比值为常数的数列,即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数列的性质包括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单调性、有界性和极限等。
二、数列的应用数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工具,在文科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数列应用场景。
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中,数列常用于计算复利增长问题。
例如,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为6%,每年计算一次利息,那么每一年的本息总量可以用等比数列来表示。
2. 人口统计在人口统计工作中,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人口的增长或减少情况。
通过分析数列的特征,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
3. 历史研究在历史研究领域,数列可以用来揭示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
通过构建适当的数列模型,可以将历史事件与时间、地点等因素联系起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三、数列的解题方法解题是数列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解题方法,才能在高考中灵活运用数列知识。
1. 数列的推导数列的推导是指根据已知的数列条件,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的关系,可以得出公差;对于等比数列,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的比值,可以得出公比。
2. 数列的和求解求解数列的和是数列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数列常用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a n s , n 11s s ,n 2n n 1( 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a1 a2 a n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a1 (n 1)d dn a1 d(n N ) ;n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公式为n(a a ) n(n 1)1 ns na1 d n2 2 d 12n (a d)n .12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1 1 n *a a1q q (n N )nq;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公式为na (1 q )1s 1 qn , q 1或sna a q1 n1 q,q 1na ,q 1 1 na ,q 1 1一、选择题1.( 广东卷) 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正数,且a3 ·a9 =2 2a ,a2 =1,则a1 =5A. 12B.22C. 2D.22.(安徽卷)已知为等差数列,,则等于A. -1B. 1C. 3D.7 3(. 江西卷)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若a4 是a3与a7 的等比中项, S8 32, 则S等于10A. 18B. 24C. 60D. 904(湖南卷)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2 3,a6 11,则S7 等于【】第1页/ 共8页A .13 B.35 C.49 D.633.(辽宁卷)已知a为等差数列,且a7 -2 a4 =-1, a3 =0, 则公差d=n(A)-2 (B)-12 (C)12(D)24.(四川卷)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1 =1,a2 是a1 和a5 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 项之和是A. 90B. 100C. 145D. 1905.(湖北卷)设x R, 记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为[ x ], 令{x }= x -[ x ],则{ 52 1} ,[ 521],521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6.(湖北卷)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性状来研究数,例如:他们研究过图1 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成为正方形数。
全国卷文科数列-复习

数列(文) 复习【知识梳理】一、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只能找第n 项与n 的规律)例如:①:1 ,2 ,3 ,4, 5 ,… ②:514131211,,,,…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N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n(n N +∈)。
说明: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例如,n a = (1)n -=1,21()1,2n k k Z n k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例如,1,,,,……二、数列{na }的前n 项和nS 与通项na 的关系:11(1)(2)n nn S n a S S n -=⎧=⎨-⎩≥三、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1)n n a a d n +-=≥或1(2)n n a a d n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说明:1、等差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2、(),(为常数B A BAn a n +=⇒{}n a 是等差数列 )例:1.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2. 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3.{}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A )667 (B )668 (C )669 (D )6703、等差中项的概念: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高三文科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三文科数学数列知识点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都相同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1,a2,a3,...,an。
1. 公式: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求和公式:部分和公式: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
3. 性质:a) 第n项:an = a1 + (n - 1)db) 公差:d = an - an-1c) 前n项和:Sn = (n/2)(a1 + an)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都相同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1,a2,a3,...,an。
1. 公式:通项公式:an = a1 * r^(n - 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2. 求和公式:部分和公式:Sn = (a1 * (r^n - 1))/(r - 1)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3. 性质:a) 第n项:an = a1 * r^(n - 1)b) 公比:r = an/an-1c) 前n项和:Sn = (a1 * (r^n - 1))/(r - 1)三、数列的性质与应用1. 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的所有项都有一个共同的上界M或下界m,即对于所有的n,有an≤M或an≥m,则称数列是有界的。
2. 数列的极限当数列的通项公式在n趋于无穷大时,极限存在且有限,记作an→a。
其中,a为常数。
3. 数列数列的收敛与发散当数列满足an→a(a为常数),则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反之,称该数列是发散的。
4. 数列的应用数列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领域中的复利计算、物理领域中的运动学问题等。
通过数列的性质与公式,可以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与求解。
总结:高三文科数学中的数列知识点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需要掌握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相关的性质。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题及答案专题复习题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对高考文科数学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3=a2+10a1,a5=9,则a1等于 ( ).A.13B.-13C.19D.-19解析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由S3=a2+10a1得a1+a2+a3=a2+10a1,即a3=9a1,q2=9,又a5=a1q4=9,所以a1=19.答案 C2.在等差数列{an}中,若a2+a3=4,a4+a5=6,则a9+a10等于( ).A.9B.10C.11D.12解析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有(a4+a5)-(a2+a3)=4d=2,所以d=12.又(a9+a10)-(a4+a5)=10d=5,所以a9+a10=(a4+a5)+5=11.答案 C3.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3a1,12a3,2a2成等差数列,则a2013+a2014a2011+a2012等于 ( ).A.3或-1B.9或1C.1D.9解析依题意,有3a1+2a2=a3,即3a1+2a1q=a1q2,解得q=3,q=-1(舍去),a2013+a2014a2011+a2012=a1q2012+a1q2013a1q2010+a1q20 11=q2+q31+q=9.答案 D4.(2014•郑州模拟)在等比数列{an}中,若a4,a8是方程x2-4x+3=0的两根,则a6的值是 ( ).A.3B.-3C.±3D.±3解析依题意得,a4+a8=4,a4a8=3,故a4>0,a8>0,因此a6>0(注:在一个实数等比数列中,奇数项的符号相同,偶数项的符号相同),a6=a4a8=3.答案 A5.(2014•济南模拟)在等差数列{an}中,a1=-2 014,其前n项和为Sn,若S1212-S1010=2,则S2 014的值等于 ( ).A.-2 011B.-2 012C.-2 014D.-2 013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数列Snn也是等差数列,根据已知可得这个数列的首项S11=a1=-2 014,公差d=1,故S2 0142 014=-2 014+(2 014-1)×1=-1,所以S2 014=-2 014.答案 C6.(2013•辽宁卷)下面是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an}的四个命题: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p2:数列{nan}是递增数列;p3:数列ann是递增数列;p4:数列{an+3nd}是递增数列.其中的真命题为 ( ).A.p1,p2B.p3,p4C.p2,p3D.p1,p4解析设an=a1+(n-1)d=dn+a1-d,它是递增数列,所以p1为真命题;若an=3n-12,则满足已知,但nan=3n2-12n并非递增数列,所以p2为假命题;若an=n+1,则满足已知,但ann=1+1n是递减数列,所以p3为假命题;设an+3nd=4dn+a1-d,它是递增数列,所以p4为真命题.答案 D7.(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m-1=-2,Sm=0,Sm+1=3,则m等于 ( ).A.3B.4C.5D.6解析由Sm-1=-2,Sm=0,Sm+1=3,得am=2,am+1=3,所以d=1,因为Sm=0,故ma1+m(m-1)2d=0,故a1=-m-12,因为am+am+1=5,故am+am+1=2a1+(2m-1)d=-(m-1)+2m-1=5,即m=5.答案 C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习题及答案:二、填空题8.(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3an+13,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__.解析当n=1时,a1=1;当n≥2时,an=Sn-Sn-1=23an-23an-1,所以anan-1=-2,∴{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an=(-2)n-1.答案(-2)n-19.(2013•北京卷)若等比数列{a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________;前n项和Sn=________.解析由题意q=a3+a5a2+a4=2,又a2+a4=20,故a1q+a1q3=20,解得a1=2,所以Sn=2n+1-2.答案 2 2n+1-210.(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列{an}满足an+1=11-an,a8=2,则a1=________.解析先求出数列的周期,再进一步求解首项,∵an+1=11-an,∴an+1=11-an=11-11-an-1=1-an-11-an-1-1=1-an-1-an-1=1-1an-1=1-111-an-2=1-(1-an-2)=an-2,∴周期T=(n+1)-(n-2)=3.∴a8=a3×2+2=a2=2.而a2=11-a1,∴a1=12.答案1211.设数列{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1=1且a1,a3,a6成等比数列,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________.解析设公差为d,由a1,a3,a6成等比数列,可得(1+2d)2=1×(1+5d),解得d=14,所以Sn=n+n(n-1)2×14=18n2+78n.答案18n2+78n12.(2014•天津卷)设{an}是首项为a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n 为其前n项和.若S1,S2,S4成等比数列,则a1的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出S1,S2,S4的表达式,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a1+n(n-1)2d,所以S1,S2,S4分别为a1,2a1-1,4a1-6.因为S1,S2,S4成等比数列,所以(2a1-1)2=a1•(4a1-6),解方程得a1=-12.答案-12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习题及答案:三、解答题13.(2014•北京卷)已知{an}是等差数列,满足a1=3,a4=12,数列{bn}满足b1=4,b4=20,且{bn-an}为等比数列.(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d=a4-a13=12-33=3,所以an=a1+(n-1)d=3n(n=1,2,…).设等比数列{bn-an}的公比为q,由题意得q3=b4-a4b1-a1=20-124-3=8,解得q=2.所以bn-an=(b1-a1)qn-1=2n-1.从而bn=3n+2n-1(n=1,2,…).(2)由(1)知bn=3n+2n-1(n=1,2,…).数列{3n}的前n项和为32n(n+1),数列{2n-1}的前n项和为1-2n1-2=2n-1.所以,数列{bn}的前n项和为32n(n+1)+2n-1.14.(2013•浙江卷)在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10,且a1,2a2+2,5a3成等比数列.(1)求d,an;(2)若d<0,求|a1|+|a2|+…+|an|.解(1)由题意得5a3•a1=(2a2+2)2,即d2-3d-4=0.故d=-1或d=4.所以an=-n+11,n∈N*或an=4n+6,n∈N*.(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因为d<0,由(1)得d=-1,an=-n+11.当n≤11时,|a1|+|a2|+|a3|+…+|an|=Sn=-12n2+212n.当n≥12时,|a1|+|a2|+|a3|+…+|an|=-Sn+2S11=12n2-212n+110.综上所述,|a1|+|a2|+|a3|+…+|an|=-12n2+212n,n≤11,12n2-212n+110,n≥12.15.(2014•杭州模拟)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133,公比为133的等比数列,设bn+15log3an=t,常数t∈N*.(1)求证:{bn}为等差数列;(2)设数列{cn}满足cn=anbn,是否存在正整数k,使ck,ck+1,ck+2按某种次序排列后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k,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an=3-n3,bn+1-bn=-15log3an+1an=5,∴{bn}是首项为b1=t+5,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2)解cn=(5n+t) •3-n3,则ck=(5k+t)•3-k3,令5k+t=x(x>0),则ck=x•3-k3,ck+1=(x+5)•3-k+13,ck+2=(x+10)•3-k+23.①若c2k=ck+1ck+2,则x•3-k32=(x+5)•3-k+13•(x+10)•3-k+23.化简得2x2-15x-50=0,解得x=10,x=-52(舍去);进而求得k=1,t=5;②若c2k+1=ckck+2,同理可得(x+5)2=x(x+10),显然无解;③若c2k+2=ckck+1,同理可得13(x+10)2=x(x+5),方程无整数根.综上所述,存在k=1,t=5适合题意.。
文科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

文科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这些数之间有着确定的规律。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这个规律的具体表现。
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表示。
其中n表示这个数列中的项数。
数列常见的分类:1. 等差数列2. 等比数列3. 指数数列4. 对数数列5. 斐波那契数列6. 等差中项数列7. 等比中项数列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其中,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常见的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1. 第n项:an = a1 + (n-1)d2. 第n项和:Sn = (a1 + an) * n / 23. 前n项和:Sn = n*(a1 + an) / 24. 前n项的公差和:S'd = (n-1)*d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差数列的应用题(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应用)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其中,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q 表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常见的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公式:1. 第n项:an = a1 * q^(n-1)2. 第n项和:Sn = (a1 * (1 - q^n)) / (1 - q)3. 前n项和:Sn = (a1 * (1 - q^n)) / (1 - q)等比数列的常见题型:1. 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的应用题(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应用)四、数列的推导数列的推导是指通过已知数列的一些特定项的值,寻找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高考中,通常会考察学生对数列的推导和归纳的能力。
数列的推导题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满足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推导和归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高三文科数学数列专题复习共17页文档

12(1)变式
本次统考理9: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 S n , 若M、N、P三点共线,O为坐标原点,且 ONa15OM a6OP
(直线MP不过点O),则 S 20 等于(B )
A.15 B.10 C.40 D. Nhomakorabea0本次统考理20:已知数列
bn 满足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一、基础自测
二轮P47 1、2、3、4、5 P51 1、2、3、4、7、8
小结: 1、基本量 a1、d(q) 2、准确运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注:等差等比求和公式的运用条件与特点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二、典例分析 二轮P49 例2 变式训练 例3 变式训练
三、体验高考 巩固提高
三、体验高考 巩固提高
二轮P59 6、7 P60 10 二轮P63 2 P64 5
小结: 1、 2、
3、
END
bn1
11 2bn 4
且 b1
7 2
,Tn
为 bn 的前n项和。
求证:数列
b
n
1 2
是等比数列,并求
bn
、T n
第二课时 数列通项与求和
一、基础自测 二轮P53 1、2、3、4
二轮P59 1、2、3、4 二轮P60 9、10 二、典例分析 二轮P55 例1 变式训练
高考文科数列必考知识点

高考文科数列必考知识点一、什么是数列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通常是以一般项的形式给出,即 $a_n$。
二、数列的性质1. 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上界或下界的,也可能是有上下界的。
有界数列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收敛数列。
2. 单调性:数列可能是递增的、递减的或保持不变的。
3. 极限性:数列可能会趋于某个有限的常数,也可能发散。
如果数列不趋于常数,那么它就是发散的。
三、等差数列1. 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
常用的等差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a_1$ 为首项,$d$ 为公差,$n$ 为项数。
2. 性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 $S_n = \frac{n}{2}(a_1 +a_n)$,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a_1$ 为首项,$a_n$ 为第 n 项。
四、等比数列1. 概念:等比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通常等比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a_n = a_1 \cdot r^{n-1}$,其中$a_1$ 为首项,$r$ 为公比,$n$ 为项数。
2. 性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 $S_n = \frac{a_1(1-r^n)}{1-r}$,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a_1$ 为首项,$r$ 为公比。
五、斐波那契数列1. 概念: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f_n = f_{n-1} + f_{n-2}$,其中 $f_1 = 1$,$f_2 = 1$。
2. 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黄金分割比例等。
六、递归数列1. 概念:递归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依赖于前几项。
常见的递归数列有斐波那契数列和阶乘数列等。
2. 方法:递归数列可以通过递推关系式或初始值来求解。
递推关系式表示当前项和前几项的关系,初始值为已知的几个项。
(完整word版)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全).docx

(2)数列an是等比数列an
2
an 1an 1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公式:
(1)当q1时,Snna1
(2)
当q 1时,Sn
a1
1
qn
a1
anq
1
q
1
q
5.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对任意的
n,都有an 1
qan或an 1
2n
1
时,则
S2n 1
S奇
S偶
(2 n 1) an+1
S奇
(n 1)an+1
奇
n 1
S
S奇
S偶
an+1
S偶
nan+1
S偶
n
(其中an+1是项数为
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8)等差数列{ an}的前n项和Sm
n,前m项和Sn
m,则前m+n项和S
m n
m n
(9)求Sn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项和是关于
推广:
an
am
(n
m) d.
从而d
an
am;
n
m
3.等差中
(1)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
A叫做a与b的等差中 .即:A
a
b或2 A
a b
2
(2)等差中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 1(n 2)
2an 1
anan 2
4.等差数列的前n和公式:
S
n(a1
an)
na
n( n 1)d
高三数列专题复习

高三(文科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数列及其应用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数列的项与项数.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5.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6. 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7. 等差数列、公差d 、等差数列的结构.8. 等比数列、公比q 、等比数列的结构.9.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意义及公比q 的取值范围.二、基本公式:1. 一般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的关系:⎩⎨⎧≥-==-)2(,)1(,11n s s n s a n nn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1)d , a n =a k +(n-k)d (其中a 1为首项、a k 为已知的第k 项) 当d ≠0时,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当d=0时,a n 是一个常数.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d n n na s n 2)1(1-+=, (2)2)(1n n a a n s +=.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 1≠0),S n =na 1是关于n 的正比例式.4.等差中项公式:2b a A +=(有唯一的值). 5.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a n = a 1 q n-1 , (2)a n = a k q n-k . .(其中a 1为首项、a k 为已知的第k 项,a n ≠0).6.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当q=1时,S n =n a 1 (是关于n 的正比例式);(2)当q ≠0时,(1)qq a s n n --=1)1(1, (2)q q a a s n n --=11. 7.等比中项公式: ab G ±=(ab>0,有两个值).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等差数列{a n }中,若m+n=p+q ,则 q p n m a a a a +=+.2. 等比数列{a n }中,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 3.等差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 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 S 3m 、……仍为等差数列.4.等比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 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 S 3m 、……仍为等比数列.5.两个等差数列{a n }与{b n }的和差的数列{a n +b n }、{a n -b n }仍为等差数列.6.两个等比数列{a n }与{b n }的积、商、倒数的数列{a n ·b n } 、 ⎭⎬⎫⎩⎨⎧n n b a 、⎭⎬⎫⎩⎨⎧n b 1 ,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 n }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8.等比数列{a n }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9.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 ;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q a , a, 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3qa , q a , aq, aq 3 . 四、数列求和其他方法1.拆项法求数列的和,如a n = 2n+3n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 n = (2n-1) 2n ;3.分裂项法求和,如a n = )1(1 n n ; 4.反序相加法求和,如a n =n n C 100;5.公式法求和;6.观察规律求和.五.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的综合应用主要归结为等差、等比和递推数列的应用.主要题型有:产量的增减、价格的升降、细胞的繁植、求利率、增长率等.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数列的建模问题.六、数列实际应用例题1.从盛满a 升(a >1)纯酒精的容器里倒出一升酒精,然后用水填满后搅匀,再倒出一升混合溶液后再用水填满,如此继续进行下去.(1)每次用水填满后的酒精浓度是否依次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a =2,至少倒几次后(每次倒过后都用水加满搅匀)才能使酒精浓度低于10%?例题2.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17%,近二十年来,我国荒漠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若这二十年间我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前一年荒漠化土地面积的1%,试问:二十年前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 精确到1平方公里)例题3.某单位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为职工购买40套住房,共需1150万元.购买当天先付150万元,以后每月这一天都交付50万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1%.(1)若交付150万元后的第一个月算开始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问分期付款的第十个月应该付多少钱?(2)全部款项付清后,买这40套住房实际花了多少钱?。
高三数列知识点与题型总结(文科)(最新整理)

例 8. 数列{ an }满足 a1 0 , an1 an 2n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例 9.
已知数列{an }满足
a1
3, an
an1
(1)n , (n N * )
2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部分 数列求和
一、公式法
1.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则求和时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注意等比数列
2.分组转化求和法
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转化法,分别
求和而后相加减.
3.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即可用
此法来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
4.裂项相消法
an1 p an 1 即: q n1 q q n q ,
bn
令
an qn
bn1
,则可化为
p q
bn
1 q
.然后转化为类型 5 来解,
iii.待定系数法:目的是把所求数列构造成等差数列
设 a n1 q n1 p(an p n ) .通过比较系数,求出 ,转化为等比数列求通项. 注意:应用待定系数法时,要求 p q,否则待定系数法会失效。
数列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数列的相关概念与表示方法(见辅导书) 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种基本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和数列、等积数列及其广义形式。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累加和累乘,这二种方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最基本方法。
求数列通项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所求数列通过变形,代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求数列通项的基本方法是:累加法和累乘法。
高考总复习二轮文科数学精品课件 专题二 数列 专题二 数列

an=kqn(k,q为常数,且kq≠0,n∈N*)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
Sn=An2+Bn(A,B是常数且
A2+B2≠0)
an+an+2=2an+1(n∈N*)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Aqn(常
数A≠0,公比q≠1)或Sn=An(A≠0)
2
anan+2= +1
(n∈N*)
判断方法
等差数列
a6=(
)
A.14
B.12
C.6
D.3
答案 D
解析 (方法一)设公比为 q(q≠0),则
2
4
2
a1+a2+a3=a1(1+q+q )=168,a2-a5=a1q-a1q =a1q(1-q)(1+q+q
解得
1
1 5
5
q=2,从而可得 a1=96,所以 a6=a1q =96×(2) =3.故选
D.
1
)=42,所以 q(1-q)=4,
得2a3=a1+a2+6,
即2(a1+2d)=2a1+d+6,解得d=2.
3(1 +3 )
(方法三)(巧用中项)S3= 2
=
3×22
=3a2.
2
故由2S3=3S2+6可得6a2=3(a1+a2)+6,
即3a2=3a1+6,所以3(a2-a1)=6,即3d=6,解得d=2.
2
5.(2022·全国甲·文18)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 +n=2an+1.
所以 a1=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专题
复习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高考文科数学 数列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广东卷)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3a ·9a =225a ,2a =1,则1a = A. 2
1 B. 2
2
C. 2 2.(安徽卷)已知为等差数列,,则等
于 A. -1 B. 1 C.
3
3.(江西卷)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a 是37a a 与的等比中项, 832S =,则10S 等于
A. 18
B. 24
C. 60
D. 90
4(湖南卷)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3a =,611a =,则7S 等于【 】
A .13
B .35
C .49
D . 635.(辽宁卷)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且7a -24a =-1, 3a =0,则公差d =
(A )-2 (B )-12
(C )12
(D )2
6.(四川卷)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1a =1,2a 是1a 和5a 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A. 90
B. 100
C. 145
D. 190
7.(湖北卷)设,R x ∈记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为[x ],令{x }=x -[x ],则{2
1
5+},[
21
5+],2
15+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8.(湖北卷)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性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成为正方形数。
下列数中及时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9.(宁夏海南卷)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
110m m m
a a a -++-=,2138m S -=,则m =
(A )38 (B )20 (C )10 (D )9
10.(重庆卷)设{}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2a =且136,,a a a 成等比数列,则
{}n a 的前n 项和n S =
A .2744
n n
+
B .2533n n
+
C .2324
n n
+
D .2n n +
11.(四川卷)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1a =1,2a 是1a 和5a 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A. 90
B. 100
C. 145
D. 190
二、填空题
1(浙江)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12
q =,前n 项和为n S ,则
4
4
S a = . 2.(浙江)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4S ,84S S -,128S S -,1612S S -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n b 的前n 项积为n T ,则
4T , , ,
16
12
T T 成等比数列. 3.(山东卷)在等差数列}{n a 中,6,7253+==a a a ,则____________6=a .
4.(宁夏海南卷)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0q >, 已知2a =1,216n n n a a a +++=,则{n a }的前4项和4S = 三.解答题
1.(广东卷文)(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点(1,3
1)是函数,0()(>=a a x f x 且
1≠a )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c n f -)(,数列}{n b )0(>n b 的首项
为c ,且前n 项和n S 满足n S -1-n S =n S +1+n S (2n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
}11+n n b b 前n 项和为n T ,问n T >2009
1000的最小正整数n 是多少 2(浙江文)(本题满分14分)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 S kn n =+,
*n N ∈,其中k 是常数.
(I ) 求1a 及n a ; (II )若对于任意的*m N ∈,m a ,2m a ,4m a 成等比数列,求k 的值.
3.(北京文)(本小题共13分)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0)n a pn q n N P *=+∈>. 数列{}n b 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m ,m b 是使得不等式n a m ≥成立的所有n 中的最小值.(Ⅰ)若1
1,2
3
p q ==-,求3b ;
(Ⅱ)若2,1p q ==-,求数列{}m b 的前2m 项和公式;(Ⅲ)是否存在p 和
q ,使得32()m b m m N *=+∈如果存在,求p 和q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