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P , P ,, P )
K 层上元素对
(k ) (k ) (k ) , 这时 nk nk 1的矩阵,表示 1 2 nk 1 K 1 层上各元素的排序,那么第 K 层上元素对总目标
的合成排序向量 w( k ) 由下式给出:
( ( ( w(k ) (w1 k ) , w2k ) ,, wnkk ) )T P(k ) w(k 1)
介乎二者之间的可用偶数。 此也即为一个评断标度。见教材表6-14。
比较矩阵(也称判断矩阵)
A aij
x1

nn
性质:
x2 xn
aij 0
aii 1 1 aij a ji
判断矩阵A为正互反矩阵。
x1 a11 a12 a1n x 2 a21 a 22 a2 n
x n an1 an 2 ann
层次总排序计算表
层次 B 层次 C
B1 b1
B2
… … …
Bm bm
C 层次
总排序 权重
b2
C1 C2

c11 c21

c12 c22

c1m
b c
j 1
m
j 1j

… …
c2 m

b c
j 1
m
j 2j

Cn
c n1
cn 2
c nm
b c
j 1
m
j nj
四、例子——旅游地的选择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阵各行元素乘积的n次根:
其中, Ai aij
j 1 n
Wi n Ai
,(i 1, 2,, n)
2、将上述结果正交化,即归一化。即先将上述 各数相加, 再将各数除以各数之和,就得到了各要素的 优先级向量Wi;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上所述,家纺纺织产业实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被分为四层,最上层为最高层(目标层),即纺织企业循环经济各个方面的综合水平;第二层为准则层,即相互独立、分别隶属于总系统层的子系统;第三层为指数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分和阐述;最底层为指标层,该层隶属于准则层,是对纺织企、Ek循环经济各个方面具体的评价指标。

在层次分析法巾多采用三层分析,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根据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某层次中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比较判断,即对于上一层次某一推则而言,在其下一层次中所有与之相关的元素中依次两两比较,从而得出逐层进行判断评分,进而构成两两判断矩阵,如表6—2所示。

如A1,A2,…,久,在考虑相对上一层准则H:前提下构造判断矩阵H‘—A。

具体的做法是:先将矩阵左侧的指标A1依次与矩阵上边一排所列的指标Al—A。

相对于目标Hf做两两比较,比较结果按AHP法设计的范围标度(表6—3)对它的重要性给予量化,并相应填入矩阵第一行;接着依次用左列指标A2,A3,…,A4重复进行上述比较,以完成矩阵的第二行至第n行。

对于每个准则层以及每个准则下的指标群,进行同样过程,这样也就形成了多级比较判断矩阵。

AHP采用这种标度方法,不仅能克服一些指标和指标子系统无标度情况下无法测量、统计等困难,而且这种标度法有特定的科学依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

实验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对不同程度刺激的感觉区别,最佳的区别个数为7土2,若取其最大的极限,恰好是9个。

也就是说,人们对某个事物的属性同时进行比较,要使其前后的判断基本保持一致,最多只能对9个不向事物向时进行比较判断。

按照人们惯用的相邻标度差为1的离散标度值确定法,对1—9种事物进行比较判别时,其比例标度恰好为[1,9]间的整数。

第二,人们在估计事物问区别时,习惯采用五种判断表述:相等、较强、强、4硼、绝对强。

若需要更高精度,还可在这五种相邻判断之间做出比较,这样共有9个等级。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决策论层次分析法一、层次分析法概述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背景定量分析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最优化模型,曾一度在决策问题中得到非常广泛应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难以构造合适的模型。

即使构造出数学模型,有时也难以准确说明问题或者难以执行。

第二,决策问题带有相当多的主观性,而这很难体现在最优化模型中第三,庞大的模型成本太大,难以理解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人们重新思考数量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决策问题,如何既考虑数学分析的精确性,又考虑人类决策思维过程及思维规律,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层次分析法。

2.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icess,以下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第(T.L.Saaty)教授于本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首先于1971年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应急计划”时运用了AHP,又于1977年在国际数学建模会议上发表了“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层次分析法”一文,此后AHP在决策问题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同时AHP的理论也得到不断深入和发展。

目前每年都有不少AHP的相关论文发表,以AHP为基本方法的决策分析系统—“专家选择系统”软件也已早推向市场,并日益成熟。

AHP于1982年传入我国。

在当年召开的中美能源、资源、环境会议上萨第教授的学生高兰尼柴(H.Gholamnezhad)向中国学者介绍了这一新的决策方法。

随后,许树柏等发表了发表了国内第一篇介绍AHP的文章“层次分析法—决策的一种实用方法”(1982年)。

此后,AHP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9月我国召开了第一届AHP学术讨论会,1988年在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AHP学术会议,目前AHP在应用和理论方面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

3.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即最终将各方法(或措施)排出优劣次序,作为决策的依据。

经典层次分析法分析与实例教程

经典层次分析法分析与实例教程

准则层
方案层
可供选择的笔
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设某层有 n个因素, X x1 , x 2 , , x n 要比较它们对上一层某一准则(或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
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即把 n个因素对上
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
上述比较是两两因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比较时取1~9尺度。
3. A的各行成比例,则 rank A 1 4. A的最大特征根(值)为 λ n, 其余n-1个
5. A 的任一列(行)都是对应于特征根 n 的特征向量。
2. AT 也是一致阵
特征根均等于 0。
若成对比较矩阵是一致阵,则我们自然会取对应于最 大特征根 n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w1, w2 ,, wn ,且 wi 1
思考:多名专家的综合决策问题
五 正互反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实用算法 用定义计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相当困 难,特别是阶数较高时; 成对比较矩阵是通过定性比较得到的比较粗 糙的结果,对它的精确计算是没有必要的。 寻找简便的近似方法。
定理
对于正矩阵 A (A的所有元素为正) 1) A 的最大特征根为正单根 ; 2) 对应正特征向量 w(w的所有分量为正);
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层各因素对上 层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呢?
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确定下层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过程。 用权值表示影响程度,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如何确定权值。 例如 一块石头重量记为1,打碎分成 n 各小块,各块的重量 分别记为:w1 , w 2 , , w n

aij表示第
iij a ji
A aij n n
A 则称为成对比较矩阵。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bn1
bn2 ……
bnn
bij是对于Ak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
Bij通常取1、3、5、7、9及其他们的倒数,其含义为:
尺度
1 3 5 7 9
含义
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影响相同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稍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明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绝对地强
层次分析法
一 问题的提出
例1 购物 买钢笔,一般要依据质量、颜色、实用性、价格、
外形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某一支钢笔。 下馆子,则要依据馆子的饭菜质量、区位条件、档
次、饭菜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因素来选择。
例2 旅游 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州,还是去迷人的
北戴河,或者是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般会依据景 色、费用、食宿条件、旅途等因素选择去哪个地方。
课题D2
课题可行性B3

研财

究政

周支

期持
c3
c4
c5
课题D3
层次分解时注意事项:
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 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 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 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注意以下问题: 1、要对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充分的理解,必要的时 候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 2、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3、注意相比较元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 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4、以上均为完全层次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1)
(2)
(3)
在(1)式中,CI为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指标,CIj为与aj对应 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在(2)式中,RI为层次总排 序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j为与aj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随 机一致性指标;在(3)式中,CR为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例。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1简介2定义3优缺点▪优点▪缺点4基本步骤5注意事项6应用实例简介编辑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旅游景点的问题,选择升购物层次分析模型学志愿的问题等等。

在决策者作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作出选择。

比如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时,你可以从宁波、普陀山、浙西大峡谷、雁荡山和楠溪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进行选择时,你所考虑的因素有旅游的费用、旅游的景色、景点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等等。

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我们将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

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以及最终的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定义编辑所谓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层次分析法(AHP)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由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学家T.L.Satty 提出的。

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 十分适用于具有定性的,或定性定量兼有的决策分析。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现在已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信用评级、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预测、科研管理、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一般来说,可以将层次分为三种类型:(1)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的总目标,因此也称为总目标层。

(2)中间层: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的各子目标,包含各种准则、约束、策略等,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3)最低层:表示实现各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措施等,也称为方案层。

典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m 一个好的递阶层次结构对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因此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时,应注意到:(1)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用直线段(作用线)表示上一层次因素与下一层次因素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整个结构不受层次限制。

(3)最高层只有一个因素,每个因素所支配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元素过多可进一步分层。

(4)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之成为典型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设有m 个目标(方案或元素),根据某一准则,将这m 个目标两两进行比较,把第i 个目标(i=1,2,…,m )对第j 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a ij ,(j=1,2,…,m),这样构造的m 阶矩阵用于求解各个目标关于某准则的优先权重,成为权重解析判断矩阵,准则1准则2 准则3 准则m 1子准则1子准则2 子准则3子准则m 2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n总目标简称判断矩阵,记作A=(a ij )m ×m 。

3 层次分析法

3 层次分析法
幂法——迭代算法
1)任取初始向量w(0), k:=0,设置精度
~ ( k 1) Aw( k ) 2) 计算 w
3)归一化 w
( k 1) ( k 1) ( k 1) ~ ~ w / wi i 1 n
( k 1) (k ) max w w ,停止; 4)若 i i i
技术 创新
效益
C11
水平
C21
C13
C22
C23
C24
待评价的科技成果
三. 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
• 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是否为正数?特征向量 是否为正向量?一致性指标能否反映正互反阵接 近一致阵的程度?
• 怎样简化计算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 为什么用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 当层次结构不完全或成对比较阵有空缺时怎样用 层次分析法?
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 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 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2)构造成对比较阵
用成对比较法和1~9尺度,构造各层对上一层每一因素的 成对比较阵。
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对每一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作一致性 检验,若通过,则特征向量为权向量。
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层次分析法的广泛应用
• 应用领域: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 人才选拔和评价,生产决策,交通运输,科研选题, 产业结构,教育,医疗,环境,军事等。
• 处理问题类型:决策、评价、分析、预测等。
•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是关键一步,要有主要决 策层参与。 • 构造成对比较阵是数量依据,应由经验丰富、判 断力强的专家给出。

经典层次分析法分析及实例教程

经典层次分析法分析及实例教程
A1
A2
A3
A4
A5
A1
A2
A3
A4
A5
1
1/2
4
3
3
2
1
7
5
5
1/4
1/7
1
1/2
1/3
1/3
1/5
2
1
1
1/31Βιβλιοθήκη 5311分别表示 景色、费用、 居住、饮食、 旅途。
由上表,可得成对比较矩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问题的成对比较矩阵共有6个(一个5阶,5个3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层各因素对上 层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呢?
当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到 此,根据最下层(决策层)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
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比较尺度:(1~9尺度的含义)
2,4,6,8表示第 个因素相对于第 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 两个相邻等级之间。不难定义以上各尺度倒数的含义, 根据 。
由上述定义知,成对比较矩阵
则称为正互反阵。 比如,例2的旅游问题中,第二层A的各因素对目标层Z 的影响两两比较结果如下:
满足一下性质
Z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即令
04
d) 对于预先给定的精度 ,当下式成立时
STEP 03
STEP 01
STEP 02

层次分析法流程

层次分析法流程

层次分析法流程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层次分析法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1. 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

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 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3. 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

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

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1]缺点:1. 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

这个作用正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这样,我们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造成了我们尽管在我们想出来的众多方案里选了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企业所做出来的效果好。

层次分析法应用介绍

层次分析法应用介绍
1、层次分析模型的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一些决策问题:买一件衬 衫,要在棉的、丝的、涤纶的……及花的、白的、方 格的……之中作出抉择;请朋友吃饭,要筹划是办宴 或去饭店,是吃中餐还是西餐;假期旅游,是去风光 绮丽的苏杭,还是去迷人的北戴河海滨,或者去山水 甲天下的桂林。如果这些小事不必作为决策问题认真 对待的话,那么当面临报考学校、挑选专业,或者选 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就要慎重考虑、反复比较,尽可 能作出满意的决策。

W
( 3)

( 2)
一般地,若共有s层,则最下层对最上层的组合权向量
( s ) W ( s )W ( s 1) W (3) ( 2)
因此旅游决策中,P1在目标中的组合权重为
0.595×0.262+0.082×0.474+0.429×0.055
+0.633×0.099+0.166×0.110=0.300
1 3 1 B3 1 1 3 1 / 3 1 / 3 1
1 1 1 /1 3 4 B4 1 / 3 1 1 1 / 4 1 1
(k ) 矩阵Bk(k=1, …,5)中的元素 bij 是方案(旅游地)Pi与Pj 对于准则Ck(景色、费用等)的优越性的比较尺度。
同样可以算出P2、P3在目标中的组合权重分别为 0.246和0.456,于是组合权向量为 (3) 0.300,0.246,0.456 结果表明方案P3在旅游地选择中占的权重近于1/2,远 大于P1和P2,作为第1选择地点。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经常面对决策:一个厂长要 决定购买哪种设备,新上什么项目;科技人员要选择 课题;经理从应试者中选择秘书;各地区各部门的官 员要对人口、交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作 出决策。

层次分析步骤汇总

层次分析步骤汇总

第一节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为了说明AHP的基本原理,首先分析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

假定我们已知n只西瓜的重量和为1,每只西瓜的重量分别为W1,W2,…,Wn。

把这些西瓜两两比较(相除),很容易得到表示n 只西瓜相对重量关系的比较矩阵(以后称之为判断矩阵):= (a ij)n×n (7.1.1)显然a ii= 1,a ij =1/a ij,a ij =a ik/a jk,i,j ,k = 1,2,…,n且AW = = = n W (7.1。

2)即n是A的一个特征根,每只西瓜的重量A对应于特征根n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很自然,我们会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如果事先不知道每只西瓜的重量,也没有衡器去称量,我们如能设法得到判断矩阵(比较每两只西瓜的重量是最容易的),能否导出西瓜的重量呢?显然是可以的,在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解特征值问题AW = λmax W求出正规化特征向量(即假设西瓜总重量为1),从而得到n只西瓜的相对重量.同样,对于复杂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值方法即可确定各种方案和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权值,以供决策者参考。

事业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即判断矩阵是否满足如下关系:a ij = ,i,j ,k = 1,2,…,n (7.1.4)上式完全成立是,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此时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n ,其余特征根均为零。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证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单根,且λmax 〉=n。

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稍大于矩阵阶数n,其余特征根接近于0,这时,基于AHP得出的结论才基本合理。

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要求所以判断都有完全的一致性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求一定程度上的判断一致,因此对构造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二节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其中后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逐层地进行。

层次分析法_幂法_和法

层次分析法_幂法_和法

一、幂法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的程序幂法的步骤:a) 任取 n 维归一化初始向量)(0w ;b) 计算: ,,,,~)()(2101==+k k k Aw w; c) 归一化)(~1+k w ,即令∑=+++=n i k ik k w 1111)()()(~/~w w ; d) 对于预先给定的精度ε,当n ,,i w w k i k i,, 21 )()1(=<-+ε成立时,(1)k w +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否则返回b ); e) 计算最大特征值∑=+=n i k i k i w w n 111)()(~λ 例1:用幂法求成对比较阵A =⎪⎪⎪⎪⎭⎫ ⎝⎛121521215121的最大特征值max λ和其对应的权向量 幂法程序: function [lemta,x]=Pow_Meth(A,x0,eps,N)%幂法求成对比较阵A 的主特征值lemta 及其特征向量x%x0为迭代初始向量,eps 为预先给定的精度,N 为最大迭代次数 n=length(x0);x0=x0/sum(x0); %初始向量x0归一化for k=1:N %k 为迭代次数x1=A*x0;x=x1/sum(x1);%归一化err=max(abs(x-x0));if err<=epsbreak ;endx0=x;endlemta=sum(x1./x0)/n;主程序:A=[1 2 5;1/2 1 2;1/5 1/2 1];x0=[0.4 0.3 0.3]';eps=1e-5;N=100;[lemta,x]=Pow_Meth(A,x0,eps,N)运行结果lemta =3.0055x =0.59540.27640.1283二、求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权重向量的和法步骤如下:a) 将A 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 ∑==ni ijij ij a a w 1/~ b) 对ijw ~按行求和得∑==nj ij i w w 1~~ c) 归一化,∑==ni i i i w w w 1~/~,得T n w w w ),,,( 21=w 为权重向量d) 计算Awe) 计算∑==n i ii w n 11)(Aw λ,此为最大特征值的近似值 例2:用和法求成对比较阵A =⎪⎪⎪⎪⎭⎫ ⎝⎛121521215121的最大特征值max λ和其对应的权向量 和法程序:function [lemta,x]=Sum_Meth(A) %和法求成对比较阵A 的主特征值lemta 及其特征向量x n=length(A);w=A(:,1)/sum(A(:,1)); %第一列归一化for j=2:nw=[w A(:,j)/sum(A(:,j))];%第二列到最后一列依次归一化 endx=sum(w(1,:)); %第一行求和for i=2:nx=[x;sum(w(i,:))]; %第二行到最后一行依次求和 endx=x/sum(x); %归一化后即为所求特征向量Ax=A*x;lemta=sum(Ax./x)/n;主程序:A=[1 2 5;1/2 1 2;1/5 1/2 1];[lemta,x]=Sum_Meth(A)运行结果lemta =3.0055x =0.59490.27660.1285。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又称为层次分析法或多层 次权重解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 萨蒂(T·L·Saaty)教授首次提出来的。 该方法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 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 由于系统、简洁、实用,在社会、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广 泛的应用。
3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例1] 构建科研课题决策的层次结构模型。决策往往涉及众多因素:成果贡献、人 才培养、可行性、发展前景四个目标。和这四个目标相关的因素又有以下几个: ① 实用价值。研究成果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用价值 与成果贡献、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目标都有关系。 ② 科技水平。课题在学术上的理论价值以及在同行中的领先水平。科技水平直接 关系到成果贡献、人才培养、发展前景。 ③ 优势发挥。课题发挥本单位学科及人才优势程度,体现与同类课题比较的有利 因素。与人才培养、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均有关系。 ④ 难易程度。指课题本身的难度以及课题组现有人才、设备条件所决定的成功可 能性。与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相关联。 ⑤ 研究周期。课题研究预计所需时间,与可行性直接相关。 ⑥ 财政支持。是指课题的经费、设备以及经费来源。与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直 接相关。 科研课题决策,就是综合上述各种目标和因素,确定各个课题的相对优劣次 序,以供优选课题和安排科研力量参考。为此,建立科研课题决策的层次结构模 型。模型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层次之司的关联情况均以作用线标明。
7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层次分析法(AHP)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由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学家T.L.Satty提出的。

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十分适用于具有定性的,或定性定量兼有的决策分析。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现在已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信用评级、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预测、科研管理、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一般来说,可以将层次分为三种类型:(1)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的总目标,因此也称为总目标层。

(2)中间层: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的各子目标,包含各种准则、约束、策略等,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3)最低层:表示实现各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措施等,也称为方案层。

典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总目标m一个好的递阶层次结构对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因此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时,应注意到:(1)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用直线段(作用线)表示上一层次因素与下一层次因素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整个结构不受层次限制。

(3)最高层只有一个因素,每个因素所支配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元素过多可进一步分层。

(4)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之成为典型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设有m个目标(方案或元素),根据某一准则,将这m个目标两两进行比较,把第i个目标(i=1,2,…,m)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a ij,(j=1,2,…,m),这样构造的m阶矩阵用于求解各个目标关于某准则的优先权重,成为权重解析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记作A=(a ij)m×m。

2层次分析法0

2层次分析法0

2.和法
~ 第一步: 将A的每一列归一化:wij aij
~ ~ 第二步: 将各行相加:wi wij
j 1 n
aij
i 1
n
~ 第三步: 将列向量归一化:wi wi
T
~ wi
i 1
n
w w1 , w2 ,, wn 即为近似特征向量 .
1 第四步:计算 n
合理使用企业利润Z
提高企业技 术水平A2 改善职工 生活条件A3 引进新设备B3
扩建福利事业 B2
构造成对比较阵并计算:
成对比较阵Ai-Z
Z A1 A2 A3 A1 1 5 3 A2 1 1/3 A3

1/5 1/3 0.105 3 0.637 1 0.258
max 3.038
CI ( 2 ) 0.019, CR( 2 ) 0.033

i 1
n
( Aw )i , wi
即为最大特征根的近似 . 值
例如:
2 6 1 A 1/ 2 1 4 1/ 6 1/ 4 1
将各列 归一化
0.6 0.615 0.545 0.3 0.308 0.364 0.1 0.077 0.091
B2 1/2 1 0.333
max 2
( ( CI 23 ) 0, CR23 ) 0
max 2
( ( CI 33 ) 0, CR33 ) 0
层次A
层次B
A1
0.105
0.75 0.25 0
A2
0.637
0 0.167 0.833
A3
0.258
0.667 0.333 0
B层次总 排序权重

012层次分析法

012层次分析法
⎡ ⎢ ⎢ ⎢ A = ⎢ ⎢ ⎢ ⎢ ⎢ ⎢ ⎣ w1 ⎤ wn ⎥ ⎥ w2 ⎥ wn ⎥ ⎥ ⎥ ⎥ wn ⎥ wn ⎥ ⎦
令aij = wi / w j
w = ( w1 , w2 ,
wn ) T ~ 权向量
n 2
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成对比较完全一致的情况 满足 aij ⋅ ajk = aik , i, j, k =1,2, , n 的正互反阵A称一致阵,如 一致阵 性质
wk
( 3)
λk
CI k
w(2) 0.263 0.475 0.055 0.090 0.110
RI=0.58 (n=3), CIk 均可通过一致性检验 方案P1对目标的组合权重为0.595×0.263+ …=0.300 方案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为 (0.300, 0.246, 0.456)T
组合 权向量
江河、海峡 方案的抉择
节 省 时 间 C1
收 岸 入 间 C2 商 业 C3
自 豪 感 C8
桥梁 D1
隧道 D2
渡船 D3
(1)过河效益层次结构
例3
横渡
经济代价 B1 投 入 资 金 C1 操 作 维 护 C2 冲 击 渡 船 业 C3
过河的代价 A 社会代价 B2 冲 击 生 活 方 式 C4 交 通 拥 挤 C5 居 民 搬 迁 C6 汽 车 排 放 物 C7 环境代价 B3 对 水 的 污 染 C8 对 生 态 的 破 坏 C9
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例. 选择旅游地
目标层
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 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分析法(AHP)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由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学家T.L.Satty提出的。

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十分适用于具有定性的,或定性定量兼有的决策分析。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现在已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信用评级、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预测、科研管理、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一般来说,可以将层次分为三种类型:(1)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的总目标,因此也称为总目标层。

(2)中间层: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的各子目标,包含各种准则、约束、策略等,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3)最低层:表示实现各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措施等,也称为方案层。

典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一个好的递阶层次结构对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因此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时,应注意到:(1)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用直线段(作用线)表示上一层次因素与下一层次因素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整个结构不受层次限制。

(3)最高层只有一个因素,每个因素所支配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元素过多可进一步分层。

(4)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之成为典型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设有m个目标(方案或元素),根据某一准则,将这m个目标两两进行比较,把第i个目标(i=1,2,…,m)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a ij,(j=1,2,…,m),这样构造的m阶矩阵用于求解各个目标关于某准则的优先权重,成为权重解析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记作A=(a ij )m ×m 。

Satty 于1980年根据一般人的认知习惯和判断能力给出了属性间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见表4-4)。

利用该表取a ij 的值,称为1-9标度方法。

表4-4 目标重要性判断矩阵A 中元素的取值若决策者能够准确估计a ij (i,j,k=1,2,…,m ),则有: a ij =1/a ji a ij= a ik ·a kj a ii =1定义4-1 设A=(a ij )m ×m ,A>0,(即a ij >0;i,j=1,2,…,m ),如果满足条件(1)a ii =1(i =1,2,…,m );(2)a ij =1/a ji (i,j =1,2,…,m ),则称矩阵A 为互反正矩阵。

定义4-2 设A=(a ij )m ×m ,A>0,如果满足条件a ij= a ik ·a kj (i,j,k=1,2,…,m )则称矩阵A 为一致性矩阵。

定理4-1 对于任何一个m 阶互反正矩阵A ,均有m ax λ≥m ,其中m ax λ是矩阵A 的最大特征值。

定理4-2 m 阶互反正矩阵A 为一致性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的最大特征根为m 。

三、单准则下的排序层次分析法的信息基础是比较判断矩阵。

由于每个准则都支配下一层若干因素,这样对于每一个准则及它所支配的因素都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判断矩阵。

因此根据比较判断矩阵如何求得各因素w 1,w 2, …,w m 对于准则A 的相对排序权重的过程称为单准则下的排序。

这里设A=(a ij )m ×m ,A>0。

(一)本征向量法 利用AW=λW 求出所有λ的值,其中m ax λ为λ的最大值,求出m ax λ对应的特征向量W *,然后把特征向量W *规一化为向量W ,则W=[w 1,w 2, …w m ]T为各个目标的权重。

求λ需要解m 次方程,当m ≥3时,计算比较麻烦,可以利用matlab 来求解。

(二)判断矩阵的近似解法判断矩阵是决策者主观判断的定量描述,求解判断矩阵不要求过高的精度。

这里,介绍三种近似计算方法:根法、和法及幂法。

幂法适于在计算机上运算。

1、根法(1)A 中每行元素连乘并开m 次方,得到向量Tmw w w W),...,,(**2*1*=其中,m mj ijia w ∏==1*(2)对W *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向量W=(w 1,w 2, …w m )T,其中∑==mi i iiw w w 1**/(3)对A 中每列元素求和,得到向量S=(s 1,s 2, …s m ),其中s j =∑=mi ij a1(4)计算m ax λ的值,SW w s i mi i ==∑=1max λ=∑=m i i iw AW m 1)(12、和法(1)将A 的元素按列作归一化处理,得矩阵Q=(q ij )m ×m 。

其中,∑==mk kj ij ija a q 1/(2)将Q 的元素按行相加,得向量Tm ),...,,(21αααα=。

其中,∑==mj ij i q 1α(3)对向量α作归一化处理,得权重向量W=(w 1,w 2, …w m )T,其中∑==mk ki iw 1/αα(4)求出最大特征值∑==m i ii w AW m 1max )(1λ3、幂法幂法是一种逐步迭代的方法,经过若干次迭代计算,按照规定的精度,求出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定理 3 设矩阵A=(a ij )m ×m,A>0,则CWeA e eA k T k k =∞→lim ,其中,W 是A 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的特征向量,C 为常数,向量e=(1,1,…,1)T。

幂法的计算步骤是:①任取初始正向量X (0)=(x 1(0), x 2(0), …, x m (0))T,计算0)0()0()0()0(0/},{max m X Y x X m i i===∞②迭代计算,对于k=0,1,2, …计算1)1()1()1()1(1)()1(/},{,max ++++∞+++====k k k k i ik k k k m X Y x X m AY X③精度检查。

当ε<-+k k m m 1时,转入步骤④;否则,令k=k+1,转入步骤②。

④求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将Y (k+1)归一化,即1max 1)1()1(,/+=++==∑k mi k i k m y YW λ例 判断矩阵 1 2 5 A = 1/2 1 7 1/5 1/7 1用幂法计算A 的最大特征值m ax λ及其对应额特征向量。

精度ε=0.0001。

解:取初始向量X (0)=(1,1,1)T,迭代过程见下表由上表看出,当k=7时,|m 8-m 7|=|3.1189-3.1189|=0<0.0001,迭代终止,得到m ax λ=3.1189,W=(0.5415,0.3816,0.0769)T四、单准则下的一致性检验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会使我们的判断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完全要求每次比较判断的思维标准一致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在我们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时,我们并不要求n(n-1)/2次比较全部一致。

但这可能出现甲与乙相比明显重要,乙与丙相比极端重要,丙与甲相比明显重要,这种比较判断会出现严重不一致的情况。

我们虽然不要求判断具有一致性,但一个混乱的,经不起推敲的比较判断矩阵有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所以我们希望在判断时应大体一致。

而上述计算权重的方法,当判断矩阵过于偏离一致性时,其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了。

因此,对于每一层次作单准则排序时,均需要作一致性的检验。

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y Index,CI ):1max --=m mCIλ随机指标(Random Index,RI )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e,CR ):CR=CI/RI 当CR 取0.1时,最大特征值'm ax λ=CI ·(m-1)+m=0.1·RI ·(m-1)+m 表4-5 随机指标RI ,'m ax λ取值表表中当n=1,2时,RI=0,这是因为1,2阶判断矩阵总是一致的。

当n ≥3时,若CR<0.1即m ax λ<'m ax λ,认为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的修正,直到m ax λ小于'm ax λ通过一致性检验时,求得的W 才有效。

五、层次总排序计算同一层次中所有元素对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标度(又称权重向量)称为层次总排序。

1、层次总排序的步骤为:(1)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这一过程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2)设已计算出第k-1层上有n k-1个元素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向量为w(k-1)=(w 1(k-1), w 2(k-1),…, w n(k-1)(k-1))T(3)第k 层有个n k 个元素,他们对于上一层次(第k-1层)的某个元素j 的单准则权重向量为p j (k)=(w 1j (k), w 2j (k),…, w nkj)(k))T(对于与k-1层第j 个元素无支配关系的对应w ij 取值为0); (4)第k 层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向量为w k= (p 1(k), p 2(k),…p k-1(k),)w(k-1)2、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人们在对各层元素作比较时,尽管每一层中所用的比较尺度基本一致,但各层之间仍可能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将随着层次总排序的逐渐计算而累加起来,因此需要从模型的总体上来检验这种差异尺度的累积是否显著,检验的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第k 层的一致性检验指标CIk=(CI 1(k-1), CI 2(k-1),…, CIn K(k-1))w(k-1)RI k=(RI 1(k-1), RI 2(k-1),…, RIn K(k-1))w(k-1)CR k=CR k-1+CI k/RI k(3≤k ≤n)当CR k<0.1,可认为评价模型在第k 层水平上整个达到局部满意一致性。

六、递阶层次结构权重解析过程 1、树状结构目标体系目标可分为多个层次,每个下层目标都隶属于一个而且只隶属一个上层目标,下层目标是对上层目标的具体说明。

对于树状结构的目标体系,需由上而下逐步确定权重,即由树干向树梢,求树杈各枝相对于树杈的权重。

2、网状结构目标体系网状结构的目标也分为多个层次,每个下层目标隶属于某几个上层目标(至少有一个下层目标隶属于不止一个上层目标)。

七、AHP 方法的基本步骤层次分析法大体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 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2、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2、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3、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