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b96d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f.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剪纸艺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感知和创造力。
(3)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剪纸艺术。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情感。
(2)运用想象和联想,创造性地欣赏剪纸艺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剪纸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剪纸的认知,分享剪纸作品的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剪纸艺术的美。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姥姥的剪纸技艺。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讲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如剪纸的起源、分类、技法等。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谈论对姥姥的感激之情,珍惜家人。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在民间艺术中的应用。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剪纸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学生收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姥姥的剪纸》教案范文
![《姥姥的剪纸》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ef10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姥姥的剪纸》教案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姥姥的剪纸》的主要内容,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敬爱之情。
2. 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创作。
2. 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姥姥的剪纸》及相关背景资料,剪纸作品展示,剪纸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姥姥的剪纸》。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敬爱之情。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得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剪纸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剪纸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剪纸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2. 学生收集其他剪纸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剪纸艺术,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b65b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d.png)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体验亲情的温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姥姥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体验亲情的温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简介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模仿剪纸艺术,创作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大家欣赏。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艺术的特点和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那份亲情》。
2. 课后作业:(1)收集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
(2)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cca7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b.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8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姥姥的剪纸》教案篇一1.学了《姥姥的剪纸》是不是也让我们为想起自己的姥姥,自己的亲人,你能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呢?拿起笔来写下你自己心中的诗,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练笔。
)想听那悦耳至极的声,想起月光下的,还是那,还是那,还是那,真想再回到的身边,怀念,怀念,怀念,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2.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你想学好琴,就得多弹;你想写好字也得多练请你也来仿照课文中的句式,选择一个方面把话说具体,从而体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妈妈织毛衣时,------ 织,织,织,织,甚至织。
孰能生巧,总织,。
(2)同学们在学习跳双绳时----- 跳,跳,跳,跳,甚至跳。
孰能生巧,总跳,。
(3)在练习写毛笔字时----- 练,练,练,练,甚至练。
熟能生巧,总练,。
3.熟练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回去后用自己的方式对爱你的亲人表达自己最深的情意。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二课前谈话:上课开始:师把右手举起来,认认真真地写课题。
师边写边讲字的结构注意:姥字左窄右宽一齐来读课题。
我们再一齐亲切地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想检查一下预习。
出示:啧啧赞叹左邻右舍清清爽爽择菜薅草悦耳至极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刷刷刷刷生读。
师把手伸出来,跟老师写爽。
生书空。
师这四个词语都与什么有关?生都和剪纸时发出的声音有关。
师先看刷刷,这是什么发生的声音?生读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谁来读后面的词语。
生读。
师有一点悦耳,没到极点。
生再读。
师也迎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几个叠词。
再请生读另外几个词。
师这两个多音字你都读准了。
生读。
师谁知道择菜薅草是两种什么活?生择菜是把薅草就不大清楚了。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8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f07c2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7.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8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二度扩散,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师: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
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温馨的。
生:我想还可能有一种依恋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好吗?生1: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
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生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生2: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5bc273e33d4b14e84246824.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列及反思田庄小学刘明明近日,围绕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我执教了一节校级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上的教材。
在执教之前,我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和细致的研究,主要从儿童视角、读者视角、教师视角三个方面来进行整合。
在执教以后,针对课题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下面,就分三个板块来具体谈谈自己执教的《姥姥的剪纸》这一课:A、备课篇一、教什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节。
2、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会灵活运用。
3、凭借课文语言,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以及因剪纸而连接起来的深厚的祖孙情意。
4、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利用口语化语言真实的再现生活场景,朴实、自然的突出人物形象。
二、初步的解读:1、儿童视角: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水平高超,常会帮助别人。
为了拴住贪玩的小外孙,还剪出了连环画一样的“老牛小兔图”。
作者长大了,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姥姥和她的剪纸。
2、读者视角:姥姥心地善良,勤劳能干,有着剪纸的绝活又是那样的乐于助人。
姥姥对外孙无比疼爱,同时又寄予厚望。
文章最后所一节所描述的浓浓亲情,令人读后很受感动。
3、教师视角: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而又蕴含着作者对姥姥的喜爱与思念。
文中既有对姥姥剪纸水平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有通过别人的赞叹来进行的侧面衬托。
文中清新、流畅的语言,正是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内化的好范例。
同时,文中的对话部分极具生活情趣,能够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和培养语感。
三、怎样教?1、读字当头:本文以读为主,默读便于感受、思考、体悟;放声朗读利于习得语言,内化积累,培养语感。
在读书中,想象文中的画面,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和祖孙间情感的真挚。
边读边悟,悟中揣摩。
形式可以有:自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配乐读等形式。
2、自主探究:a、文中1---6节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剪纸的水平技艺高超?b、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浓浓爱意?〔方式:可以用圈画、批注法,先同位讨论再集体交流〕3、口语训练:〔详见执教篇〕四、预期学生在本节课上将能达成的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读书声传递自己的内心情感。
12.姥姥的剪纸教案
![12.姥姥的剪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0828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8.png)
12.姥姥的剪纸教案第一篇:12.姥姥的剪纸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课——《姥姥的剪纸》,学生齐读课题。
2、课文中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预习1、我会读:小屯喂猪刁难岂知庄稼驮运啃食青草清清爽爽你觉得那个字的写法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强调:刁爽2、读准字音:择菜(zháizé)刁难(nánnàn)数九隆冬(shǔshù)三伏盛夏(shèngchéng)左邻右舍(shěshè)机灵(língling)薅草(hāorǔ)3、读出节奏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普普通通清清爽爽提问:你发现这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叠词富有音韵美、节奏感,各自读读试试看。
(提醒读得短促、轻快些)三|感知文本读着读着这些词语,仿佛我们就走进了课文。
1、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形象生动、技艺高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传情。
2、是的,姥姥的剪纸给我留下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给我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童年。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6自然段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呢?(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圈划出有关的语句,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简要写一写你的理由。
)3、交流:(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2feb2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b.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9篇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1《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周三,根据学校安排上了一堂研讨课——《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抓住这条主线,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备课时,我尝试了两种思路。
后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式,即根据课文段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前面部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顺畅,朗读的训练也比较到位,能基本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在导入时,我将几张剪纸展示给学生们看,漂亮的剪纸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我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
而且还让学生模仿邻居的语气来称赞姥姥的其他剪纸,同时我出示了几幅植物、人物的剪纸图,同学们看了图片以后,来了学习的兴趣:“你姥姥神了,剪丝瓜像丝瓜,剪葫芦像葫芦,剪个西瓜水灵灵,剪朵梅花能飘香”,“姥姥神了,剪男孩像男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婴儿哇哇叫,剪个演员会唱歌。
”……姥姥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呢,文章通过“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从中感悟姥姥的话是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姥姥为什么如此熟练,下面的“总剪”二字透露端倪,因为老是不断地剪,岂能不熟练?手都有准头了,因为总剪,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要注意什么,剪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岂不是有了准头了。
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
《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f5e71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6.png)
《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姥姥的剪纸》的主要内容,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2)学会欣赏剪纸艺术,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方式,创作剪纸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的情感。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姥姥的剪纸》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怀念之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创新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通过剪纸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姥姥的剪纸》的相关资料。
(2)剪纸艺术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剪纸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姥姥的剪纸》,了解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剪纸艺术的资料,了解剪纸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剪纸艺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剪纸的特点和魅力。
(2)简介课文《姥姥的剪纸》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预习时收集的剪纸艺术资料,增加对剪纸的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动手实践剪纸创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剪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进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f988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a.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姥姥的剪纸》教学案篇一你姥姥神了!《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片段和反思《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课前,我反复诵读课文,以一个语文老师的敏感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一些语言细节,比如“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多么有趣而生动的语言:节奏感强、有韵律美;画面感强,有诗意。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片段:师:读读第二自然段,喜欢吗?喜欢什么?相机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诵读,读书韵味。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像师:仔细观察,注意例句,寻找规律。
除了模仿写动物,还可以写什么?为什么?生:还可以写人物、植物、器物等因为文中说,“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师:那如果是人物,一般姥姥会剪什么人物?通过交流,学生会明白会剪老百姓喜闻乐见、敬重的人物形象。
静思默想,下笔成文。
现呈现学生的部分作品,感觉还行:循着规律了,习得语言了,思维还挺开阔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车似车,剪个云长纵马驰,剪匹赤兔追闪电。
(施涛涛)你姥姥神了,剪鹊像鹊,剪瓜似瓜,剪头猛虎啸山林,剪棵树藤摘星辰。
(施涛涛)你姥姥神了,剪诸葛像诸葛,剪牛郎似牛郎,剪个张飞能喝酒,剪个织女能织布。
(茅凯花)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虎像虎,剪个花苞能开花,剪颗种子能发芽。
(龚柯豪)你姥姥神了,剪鱼像鱼,剪鸟像鸟,剪匹马能嘶叫,剪头牛能犁田。
(杜佳敏)你姥姥神了,剪花像花,剪叶像叶,剪朵玫瑰能散香,剪棵小芽能成树。
(杜佳敏)你姥姥神了,剪牛像牛,剪兔像兔,剪只小狗汪汪叫,剪只小猫喵喵喵。
(施凯建)你姥姥神了,剪龙像龙,剪凤像凤,剪个毛虫能化蝶,剪颗种子能成树。
(顾杰)你姥姥神了,剪个风婆龙能刮风,剪个龙王能吐水,剪个雷公能打鸣,剪个火神能喷火。
(钱轶博)你姥姥神了,剪茶杯像茶杯,剪花瓶像花瓶,剪把椅子能坐人,剪张桌子能置物。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7c56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0.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想欣赏姥姥的剪纸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一些剪纸)3、欣赏完这些剪纸,你能在横线上填一个成语来表达你内心的赞美吗?显示:姥姥的剪纸真是啊!(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二、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1、过渡:平凡的姥姥身怀绝技,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板书:栩栩如生)课文是怎样表现的呢?2、现在就请你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仔细读读,想想都有哪些读书体会?出示: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仔细读读,想想都有哪些读书体会?学生读后交流:(三处)(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这段话中,你最关注哪个词?(无所不能)怎么理解?(没有什么不能剪的?都能剪什么?用什么来剪的?(两个普普通通显红色。
)小结:这句话作者是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姥姥剪的母鸡真的能下蛋吗?这是什么写法,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你能扮演乡亲们,由衷地赞叹一下姥姥的剪纸技艺吗?学生读。
这是在夸赞姥姥剪的动物,其实姥姥是无所不能的,你能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自己想想说说。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最新5篇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5504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c.png)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最新5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看老师写课题。
(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生:(齐)姥姥。
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生:姥姥。
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生:姥。
师:好听!挺亲切的。
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
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句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
)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
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
姥姥的剪纸教案(精选4篇)
![姥姥的剪纸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353e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9.png)
姥姥的剪纸教案(精选4篇)姥姥的剪纸篇1设计理念:这篇课文的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那字里行间表溢出的对于姥姥的热爱,让人感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通过反复地品读,读出姥姥剪纸的神奇,剪纸技术的高超,读出祖孙俩之间的深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感悟的学习方法,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样,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中的“无所不能”。
“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
如其中课文中的“拴”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表面到内在,层层深入地感悟,从而从一个简单的“拴”中读出祖孙之情,姥姥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对姥姥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朗读与感悟的时间,切不可以告诉为主,要让学生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在字里行间流转的真情。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2、姥姥是谁?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5、初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搜集剪纸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c0220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a.png)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精选13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使用说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知识链接: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以及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
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
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一。
自主学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屯积皮鞋选择猪肉刁难岂敢庄稼驮马2.理解词语的意思。
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心灵手巧。
有求必应。
有声有色。
二、合作探究:1.解题:本文题为姥姥的剪纸,实际上重在介绍剪纸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写什么?2.理解课文内容:(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2)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你的理解。
《姥姥的剪纸》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ecb503a0116c175f0e48c1.png)
《姥姥的剪纸》教案本文是关于《姥姥的剪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突破:1、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剪纸的乐趣与难度,激发对剪纸的兴趣,加深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理解。
2、默读课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教学准备:音乐、剪纸作品、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剪纸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
2、同学们昨晚已经在家亲身体验了一下剪纸的乐趣了,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剪纸作品?说说剪纸的感受。
3、教师展示剪纸。
4、师:其实真正的剪纸高手是文中的姥姥,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呢?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相应的句子。
二、认识姥姥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画出相应的句子。
2、交流句子:(1)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①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画下来。
说说理由。
②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③小结,齐读。
(2)第四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导:①这幅“喜鹊登枝”是姥姥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呢?联系自己剪纸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②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3)第六自然段部分句子引导:①剪刀就像姥姥的手指是怎么回事?②小结,指导朗读。
3、姥姥为什么有这么精湛的剪纸技艺?用姥姥的话来说就是:……(1)出示这句话,问: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从哪里能看出姥姥剪纸剪得多?(2)用句式练习说话:因为姥姥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都没有停止过剪纸,所以手都有准头了。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精选17篇)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4453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0.png)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精选17篇)张红梅《姥姥的剪纸》篇1课前谈话:师:认识我吗?我是宿迁的老师。
介绍宿迁。
宿迁有哪些名人。
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师:将这句话送给你,送给老师们。
教学过程:师:这节课继续跟随作者走进他的故乡,童年,姥姥的剪纸。
读课题,读深情一点。
个别读齐读。
师:姥姥的剪纸给我美好的回忆,伴随我成长。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自由读,个别读。
师:说感受生: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喜爱自己的家乡。
生:知道了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这是我与姥姥的情感通道,加深了我与姥姥之间的爱。
师:一想到它,我的梦境与心境变得有声有色。
齐读师:你知道了什么?生: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
生: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
生:姥姥的剪纸无可挑剔。
师:能不能一个字说白了说透了,在书上找一找。
生:一个“神”字。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找到写姥姥“神“的语句,画出来品一品。
生默读课文。
交流。
生:从啧啧赞叹看出别人都对姥姥的剪纸啧啧赞叹,说明姥姥手艺高超。
生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我也从中看出姥姥的剪纸深入人心。
也读一读。
生:从“剪个……”看出姥姥的剪纸是活灵活现。
师:这样写就化静为动了,请读一读。
生:“便要什么有什么”看出姥姥的剪纸是深入人心,惟妙惟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姥姥的剪纸。
配乐欣赏剪纸作品。
师:看了姥姥的剪纸你一定读更有情了。
生个别读。
生:从普普通通中看出把平常的东西化为神奇的作品。
生:我从第四段看出,无可挑剔,没有办法从细节指责,从中看出姥姥的剪纸的神。
师:谁来读读这一节。
理解词:身心入境生:身临其境生:全身心投入了。
生重新读词,读文。
指正:沙沙声,强调:悦耳生再读。
师:最后一句读得特别好。
生:我从中感受到姥姥的剪纸水平高。
姥姥的剪纸是惟妙惟肖,深入人心。
生:从无可挑剔看出她的作品是十分完美的。
生:“摸着剪窗花”说明水平高。
师:此时我是什么感觉?生:敬佩,师:哪个词看出生:服了,呵,读一读。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36e730c581b6bd97f19ea8f.png)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我”与姥姥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师: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姥姥,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生答)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
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们已经知道姥姥她是一个——生:(齐)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有求必应、勤劳善良、对作者关心疼爱的人。
师:写人最要紧的是把人写活,要写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写出每个人的思想感情,让读者知道你所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像文中的小作者那样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将姥姥写活了。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你们知道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了?生:(纷纷回答)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师板书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作者是用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活的。
(出示课件)生:自学探究讨论解疑:速读课文,找出本文你认为最能体现我与姥姥融融亲情的地方,并分析一下用到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简单说一说作用是什么。
师:先自主学习解决,再小组合作交流解疑,注意做批注。
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随时做批注。
师巡视俯身指导学生。
师:各个小组讨论的都很热烈,大部分小组已经完成任务。
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生1: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的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我们小组认为这两个自然段体现出了我与姥姥之间的感情很深厚。
其中“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这句话中的“捂住”让我觉得作者与姥姥之间很亲,因为跟最疼自己的人才敢这么做。
生2:还有作者和姥姥之间的对话也让我们小组感受到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其中“耍赖”“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给我的感受最深刻。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https://img.taocdn.com/s3/m/f5f85fa32af90242a995e580.png)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二、教学过程出示图画——剪纸,让生欣赏师: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太精致了!生2:技术也太高了!生3:xx了!……师: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读一读,交流一下你的感受!生读书,师出示文中的话生:我觉得姥姥心灵手巧,技术很高师:这里有个“神”字,能将他读出来吗?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李姥姥的剪纸还真是这样神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鹊登枝”,不是去看图,而是用心灵去感受一下字里行间中是如何写的?(学会用批注的方法)生默默地读课文生1:从这里我感受到姥姥的剪纸真的没话说了,绝了!生2:技艺真的很高超,竟然不看也能剪得有模有样的!师出示图文,让学生朗读,看能否读出作者的感受,尤其是这个字——嗬!生1:佩服生2:赞叹生3:xx生齐读师:从哪儿可以看出呢?生:蒙住了双眼都剪得那么好,真是熟能生巧啊!师总结:课文用了两个地方夸赞了姥姥的技艺——别人的夸赞、我的一次蒙眼。
但课文还有一处最吸引人,那就是老牛和兔子的画面。
(出示“碧云多雨的夏天……”)生读师:有一个字——“拴”能读出来什么来吗?生:不让我出去,担心着我。
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找出来读读。
生读书。
生1:关爱作者,也启发了作者的思维。
生2:疼爱我,看得出的感情很深。
生3:亲密无间的情感生4:对我的期待,希望我早点回来。
生5:期望很高。
生6: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师:作者长大了,剪纸还能拴住他吗?出示文字,范读,期待着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待会交流!生1:早点回来。
生2:完成学业,合家团聚。
生3:看看她的剪纸。
生4:自食其力,让他有所作为。
生5:有所成就回来,团圆,陪陪姥姥。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
生读师:出示图画——老牛与小兔子的那一幅:“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开阔的草地。
”能给它加个题目吗?生1:远行的兔子生2:期待生3:希望生4:目光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师配乐朗读补充内容,(三年后,作者回来了,看到姥姥已病榻在床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最想说的话!生1:姥姥,我回来了,你的最疼爱的孙子回来了,我们分开也有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一直牵挂着您啊,您给我剪的老牛与兔子我一直带在身边……生2:您起来啊,再做个小兔子和老牛给孙子我吧!生3:我这一走就是三年啊,正如《游子吟》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心吧!姥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三、作业:师:出示一段话,让生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本文是关于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六(上)执教江苏省特级教师许红琴
本文为自己听课后整理略有差错
一、齐读课题整体回忆内容
师: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叙事性的散文往往通过对人或事的叙述,抒发作者的感情。
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两件事,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姥姥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了我。
师:学习这一类散文,我们弄清了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生:(略)
师:我们有的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刚才这位同学想了解作者为什么写,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还应该想想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三方面的内容。
二、寻找文眼明确学习目标
师:姥姥剪纸的技艺和剪纸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找到文中最能体现姥姥技艺高超的一个字?
板书:艺高神
师:姥姥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生:总剪。
板书:总剪
师:今天我们循着“神”字,走进姥姥,走进姥姥的剪纸,看看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种“神”的?
三、学生自主阅读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在重点的词句或感受深刻的词句上圈划,写写批注。
(教师巡视,相机指点:写批注可以简单一些,用一、两个词语即可……有的同学还关注用什么方法写的,很好……重要的句子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打上点,
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
四、学生交流品读文本
生1: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
师:你说到姥姥的剪纸栩栩如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略)
师:对同一句话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生:(略)
师:教师划出关键词句(上划线部分)为什么不说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像母鸡,剪只公鸡像公鸡?
生:略
师:对,如果说“像”字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形似,那么“能”字则写出了神似,这样写用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出示词语)形神兼备。
我们读文章时就应该像这样细细地品读语言。
板书:品语言
师:这个同学的感受特别好,奖励你来由衷地赞一赞姥姥的剪纸。
生:2生个别读——齐读
师:姥姥不仅剪出的动物形神兼备,还能剪各种植物、人物、器物,我们也来像课文一样说一说。
出示仿说句式:剪像,剪像,剪能,剪能。
(后半句教师引导:剪朵鲜花——;剪只喜鹊——剪条鲤鱼——剪盏电灯——)
师:你看,连器物也活了,还有别地地方看出“神”吗?
生2:交流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师:(打断)不要忘了前文,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剪的,读书要前后勾连。
生: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
师:谁还有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看,姥姥在被捂着眼睛的情况下,剪出的“喜鹊登枝”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简直是(出示词语)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生:齐读本语段
师:还有哪个地方看出姥姥的剪纸“神”?
生3: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
师:(如上划出“剪字”)用了几个“剪”字?
师生接读:姥姥——(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师)一年四季总在剪,日光下——(生)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师)一天到晚都在剪,甚至——(生)甚至摸黑剪。
师:(出示比较)“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剪”一句话,一个剪字不就都说清了吗,很简洁呀?
生:略
师:短语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一连用了五个“剪”字,更感受到姥姥一直在剪。
师:感情示范朗读。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
生:略
师:散文的语言简洁、优美,这一组组短语就像一幅幅画面,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场面,场景中的人物和事件,这叫画面感。
谁能读出来?
生:2生读。
师:这么优美的语言建议大家在课后变成画面,装上画框,变成6幅画装在心底。
生:齐读。
师:剪纸让姥姥练就了一身本领——
生:个别读第二句。
师:我们平时有这样说吗,“手是眼睛,剪刀变成了手指,”能读出什么?
生:略
师:手就是眼睛,手就成了神手,剪刀就是手指,简直就是神剪,神手再加神剪,姥姥成了神剪手。
课文用了这样独特的语言。
以后,我们碰到像这样有新鲜感、陌生感的语言要认真品一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学习能让我们的体会更多,收获更大。
师:光读出姥姥的“技艺神”不行,还要往深度读、广度读。
还有什么“神”?
生4: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栓到屋檐下。
”
师:姥姥的剪纸又不是绳子,怎么“栓”,这样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
板书:栓脚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赶快加点,阅读要像他们一样留下痕迹。
姥姥的哪些剪纸把我拴住了?
生:略(课文中有关童年生活的剪纸画面)
师:童年的我被拴住了吗,哪些词句让你读出来的?
生:“摆弄”一语句。
师:一个细节“摆弄”,让人看出我被栓住了,还有哪些细节?
生:“缠着”一语句。
师:从我的一系列行为细节中可以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地拴住了,姥姥的剪纸何止拴住了我的“脚”(上板书擦去),拴住的是我的心。
板书:“脚”擦去改成“心”(并加右侧箭头)
师:究竟用什么栓住我的心?
生:姥姥的爱。
师:姥姥的爱在哪里?我们是要有理由的。
生:“搂在怀里夸”一语句。
师:“一搂一夸”又是一处细节.
生:“怕”一语句。
师:一个“怕”字读出的是?
生:略
师:姥姥跟我的爱渗透在姥姥和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还体现在哪里?
生:剪纸中。
师:童年的哪幅剪纸中?
生:略
师:老牛总在干什么?
生:略
师:姥姥和我的爱不仅仅融入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还融入在这一张张剪纸中,剪纸的“神”不光是技艺传“神”,更传的是“情”。
板书:情
生:齐读12节
师:一个“栓”字拼出了许多情,姥姥的剪纸仅仅拴住的是我童年的情感吗,从哪里看出来?
生5: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13节:“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
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
生:略4位学生谈不同的体会。
师:师生接读,“在我的梦中不时映现的是——生接读”
师:最后的一段特别有特色,先来看这幅剪纸,哪些语言传情,传递这怎样的情,读出了什么?
生:略
师:对,这幅剪纸传递的是多重的情,有不舍,更有期待。
(点红:见上)“联结”与“栓”比一比,有何不同,栓的是谁的情?联结的是?
生:略
板书:联结(并画左侧箭头)
师:“一片开阔的草地”前文哪里看到?
生:集体回忆前文的三处。
师:姥姥剪纸中的这片开阔地还喻示这什么?
生:3生回答童年的快乐生活姥姥与我的片片深情预示作者美好的未来
师:这是散文的一种写法“含蓄”,读来意蕴深长,情意绵长。
板书:含蓄
生:2生个别读——齐读
师:(手指板书)读散文遇到含蓄的地方要细细的品味,我们现在读出了“神”的两处意蕴,高年级的同学读的时候还可以读出“神”在哪里?
生5: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出示交流内容13节:“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师:(出示课文插图)在我的梦境中,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有姥姥“沙沙”的剪纸声,这剪纸声——(生接)清清爽爽,让我的心境变得——(生接)有声有色,让我的梦境——(生接)变得有声有色,让我的思乡情也——(生接)变得有声有色。
生:齐读该语段。
五、总结课文知道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