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案:10米×4往返跑
4x10米折返跑技巧

4×10米折返跑技巧4×10米折返跑是体能测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它旨在考察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
这项测试不仅考验了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还需要良好的体能储备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折返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1.呼吸控制:在跑步过程中,保持规律的深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深呼吸可以帮助你维持稳定的氧气供应,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避免过度喘息,以免影响你的跑步节奏和速度。
2.保持身体平衡:跑步时,确保身体保持垂直状态,避免向左或向右倾斜。
这有助于降低能耗,提高跑步效率。
3.跑步姿势:尽量用脚掌着地,而非脚跟着地。
这种着地方式可以减少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降低受伤风险。
4.控制速度和节奏:在跑步过程中,注意调整速度和节奏。
过快或过慢的跑步速度都会影响你的成绩。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保持稳定的速度输出。
5.跑步后的放松和拉伸:测试结束后,不要立刻停止运动。
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拉伸练习,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6.起跑姿势: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用力向前迈出第一步,争取最快的速度冲出起跑线。
7.折返点技巧:在折返点处,保持清晰的思维,迅速调整方向。
提前观察折返点的标志物,确保在转弯时能迅速识别方向。
8.保持直线行驶:在往返过程中,尽量保持直线行驶。
如发现路线偏离直线,可适时调整步伐,确保用最短路径完成折返。
9.途中跑技巧:运用途中跑技巧,如跨步跑、滑步跑等,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因紧张导致的动作僵硬。
10.终点冲刺:临近终点时,不必过分追求速度,而是要保持节奏。
确保体力的合理分配,为终点冲刺做好准备。
在最后几米,可以加大力度,完成最后的冲刺。
11.测试后的恢复训练:测试结束后,立即进行适当的恢复训练,如慢跑、行走等。
这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预防运动后疼痛。
总之,在4×10米折返跑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爆发力和耐力,同时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和策略。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田径》单元,具体章节为《往返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示范往返跑的正确姿势,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的实践练习,以及往返跑的接力比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跑步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转身技巧和节奏掌控。
重点: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跑步姿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接力棒。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速奔跑和转身的动作。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跑步姿势和转身技巧。
(2)教师进行往返跑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细节。
3. 学生实践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往返跑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2. 内容:(1)动作要领(2)转身技巧(3)接力比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往返跑练习,并记录成绩。
2. 答案:学生需将往返跑的成绩记录在作业本上,教师下次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往返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田径项目,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转身技巧2. 学生实践练习的个别指导和接力比赛的组织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实用性4. 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家庭参与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转身技巧1. 起跑时,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着地,用力向后蹬地。
4x10米折返跑标准

4x10米折返跑标准4x10米折返跑是体育课常见的一项训练项目,也是训练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及训练要点,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标准的设定需要考虑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训练目的。
在学校体育课或者田径训练中,一般的标准是男女生分别进行测试,男生的标准可能会略高于女生。
以普通中学生为例,男生的4x10米折返跑标准可能在40秒左右,而女生则可能在45秒左右。
当然,具体的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如何进行4x10米折返跑的训练?首先,要注意热身运动的重要性。
在进行任何高强度运动前,都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接下来,可以通过分组进行训练,每组4人,轮流进行折返跑。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和节奏的控制,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势,避免因错误的姿势造成的伤害。
同时,要注意休息时间的安排,确保每次训练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对于4x10米折返跑的训练成果如何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比如使用计时器进行精确计时,记录每个人的成绩,从而进行个人和团体的比较。
另外,还可以通过心率监测等手段,对训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训练成果,为下一步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4x10米折返跑是一项重要的训练项目,对于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根据标准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评估,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往返跑》优秀教案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提高速度和耐力的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提高往返跑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重点: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及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抓人”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快速奔跑和转身的感觉。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向学生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正确的跑步姿势。
(2)介绍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视频为例,让学生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往返跑动作,分析其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的专项训练。
5. 比赛环节(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动作要领正确的跑步姿势、转身技巧、节奏控制2. 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训练计划。
2. 答案:示例训练计划如下:(1)热身运动:慢跑5分钟,活动关节。
(2)基本训练:往返跑5次,每次间隔休息1分钟。
(3)提高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如提高速度、增加距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往返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年级体育下册《往返跑》教案

四年级体育下册《往返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往返跑技术动作教学。
2. 往返跑接力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往返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节奏调整和接力棒的传递。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一幅。
2. 接力棒若干根。
3. 计时器一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充分活动身体。
2. 技术教学(10分钟):(1)教师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起跑、折返、传接棒等技术环节。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进行往返跑练习,熟悉动作。
3. 实践比赛(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接力比赛,体会比赛氛围。
(2)教师担任裁判,记录比赛成绩,给予鼓励和表扬。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建议和指导。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练习往返跑技术,加强动作掌握。
(2)家长监督学生进行锻炼,填写锻炼记录表。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速度、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水平和拼搏精神。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练习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锻炼。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接力项目的学习,如4x100米接力、4x200米接力等。
四年级体育上册 第19课 10米×4往返跑教案 新人教版

第19课 10米×4往返跑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在快跑中完成动作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学习内容:10米×4往返跑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要求
2.组织分组
3.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
2.和自己小组的同伴进行游戏
3.注意安全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和同学一起布置场地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50米的练习跑
学生活动: 1.知道练习方法
2.一起布置练习的场地
3.进行练习
4.进行50米的练习
组织:
四、放松身心
健美操:(自编)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1.戏的时候,同学在一起很积极的投入。
练习的任务能很好的完成。
2.在练习10米×4的时候很多的同学为了最求速度而控制不好的折返的动作。
反而浪费了时间。
《往返跑》教案

《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往返跑”。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速度和耐力,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重点: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及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往返跑路线图。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抓小偷”游戏,模拟警察抓小偷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如起跑、加速、转弯等,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典型的往返跑路线,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5. 小组竞赛(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竞赛,提高运动技能。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加速转弯2. 往返跑路线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条往返跑路线,并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表现良好,积极参与,提高了往返跑的技巧和水平。
2. 课后,学生可自行设计往返跑路线,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实践,提高运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细节4. 小组竞赛的组织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起跑技巧:起跑时应注意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着地,用力蹬地,迅速进入加速状态。
转弯技巧:在转弯处,外侧腿用力蹬地,内侧腿向转弯方向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体育教案(10米X4往返跑)

体育课教案
(七年级)
教
材
一、考试——10米X4往返跑
任务1、对学生跑的能力的考核
2、发展学生爆发力、身体控制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
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5
弱 1
基
本部分一、考核:
10米X4往返跑
1、交代考核注意事项
公布考核标准(单位:秒)
分数男女
100 10.0 11.2
95 10.2 11.4
90 10.4 11.6
85 10.6 11.8
80 10.8 12.0
75 11.1 12.3
70 11.4 12.6
65 11.7 12.9
60 12.0 13.2
2、进行考核
一、练习:
1、原地摆臂
2、高抬腿
3、后蹬跑20米
4、起跑后疾跑2
0米
二、准备考核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教师指出本节课的优点
与缺点
3、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1。
往返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

《往返跑》教学设计四年级课程名称: 往返跑教学设计年级: 四年级下册时间: 1 节课,每节课 45 分钟一、教材分析:体育课程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返跑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耐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往返跑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能,培养积极向上的运动意识。
同时,这种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在团队中形成协同合作的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学生对跑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存在姿势和呼吸方面的不规范。
2.学生兴趣:学生普遍喜欢参与跑步和团队活动。
3.学生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趣味性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
2.通过往返跑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
3.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4.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四、教学难重点:1.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
2.促使学生在集体练习中形成团队协作和互助的良好氛围。
3.强调正确的往返跑技巧,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
4.注重团队协作,通过小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五、教学内容:1.热身(10分钟):-轻松的慢跑,帮助学生升温。
-基本关节活动,如摇臂摆腿。
-小游戏,如追逐游戏或反应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状态。
2.技术介绍(10分钟):-介绍往返跑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模仿。
3.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在操场上进行简单的来回跑练习,注意呼吸和正确的姿势。
-每组安排一个学生担任小组领导,负责协调组员动作。
4.集体练习(5分钟):-全班一起进行往返跑练习,强调集体协作和互助。
-鼓励学生互相鼓励和支持。
5.比赛和游戏(10分钟):-通过小组比赛或趣味游戏来巩固所学技能。
-设计一些变化多样的比赛形式,如接力赛、快乐跑等。
四年级体育下册《往返跑》教案

四年级体育下册《往返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通过往返跑训练,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勇敢、坚韧、自信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往返跑技术要领的学习与实践。
2. 往返跑接力比赛的组织与实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术、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往返跑技术的运用、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充分热身。
2. 技术教学(10分钟):(1)教师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技术要点。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3. 实践训练(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接力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己在训练中的不足。
(2)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技术运用,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往返跑的基本技术。
2. 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接力比赛,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默契程度。
3.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程度,评价他们的体育素养。
4. 教学目标达成度:综合评价本次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标准田径场或空地。
2. 体育器材:接力棒、标志物、计时器。
3.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视频、图片、PPT。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要点。
2. 纠正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提高技术水平。
3. 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赛法:通过往返跑接力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提高参与度。
《往返跑》优秀教案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第一节“跑步”。
具体内容包括:往返跑的技巧、往返跑的训练方法和往返跑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跑步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难点:往返跑的节奏控制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时器、标志物、测量尺。
2. 学具:学生自带饮用水、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然后介绍往返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技巧,包括起跑、转身、步伐配合等,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实践(10分钟):学生进行往返跑比赛,体验比赛氛围,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轻盈转身,保持速度步伐配合:均匀步伐,节奏感强2. 往返跑训练方法慢跑热身:提高身体机能,预防伤害专项训练:针对性提高往返跑技巧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提高跑步能力3. 往返跑比赛规则比赛距离:根据年级制定比赛距离比赛形式:分组进行,每组两人比赛评判:计时器记录比赛成绩,取最佳成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及其重要性。
答案: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转身和步伐配合。
起跑要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要轻盈,保持速度;步伐要均匀,节奏感强。
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跑步能力,预防运动伤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训练,参加校内外比赛,提高往返跑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跑步比赛现场,了解专业选手的训练方法等,激发学生对往返跑的兴趣,培养体育素养。
4乘10往返跑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4乘10往返跑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4乘10往返跑标准”,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评估和测定某一系统或过程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标准的定义、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及讨论其应用与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引言部分概述文章内容,并简要介绍各个小节的内容。
接下来将在第二部分介绍“4乘10往返跑标准”的解释说明,包括其定义与背景、原理与计算方法以及应用与影响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概述该标准的发展历程、标准要求与规范性文件以及实施与监督机制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主要观点和结果,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4乘10往返跑标准”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通过阐述这一标准的定义、原理和计算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基础和计算过程。
同时,该文还将介绍这一标准的发展历程、标准要求与规范性文件以及实施与监督机制,以便读者对其应用和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通过对主要观点和结果的总结,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读者可以进一步思考该标准的优势和改进方向。
以上为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4乘10往返跑标准的解释说明:2.1 定义与背景:4乘10往返跑标准是指每次进行四个完整来回跑的运动训练项目。
这一标准在体能训练和竞技运动中广泛应用。
这个标准要求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四次来回跑,每周进行十次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肌肉力量。
2.2 原理与计算方法:4乘10往返跑标准的原理是通过连续进行四个完整来回跑,可以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耐力和速度。
同时,由于该运动项目对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群有较高要求,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该标准没有严格规定具体的距离和时间要求,而是根据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来说,每次往返跑的距离在100到200米之间,并且参与者应该在预设时间内完成四次来回。
4x10米折返跑标准

4x10米折返跑标准
4x10米折返跑是体育课程中常见的一项训练项目,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品质。
在进行4x10米折返跑时,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及训练要点。
首先,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是指学生在进行这项训练时需要达到的要求。
一般来说,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包括起跑姿势、加速跑、折返动作、转身姿势、冲刺动作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4x10米折返跑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是否符合标准,以确保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4x10米折返跑的训练要点包括起跑、加速、折返、转身和冲刺。
在进行4x10米折返跑训练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起跑,起跑时,学生需要采取正确的起跑姿势,双腿微曲,身体重心向前倾斜,双手放在起跑线上,准备发力奔跑。
2. 加速,起跑后,学生需要迅速加速,利用脚步的弹性和臂部的摆动来增加速度,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3. 折返,当跑到终点线时,学生需要迅速进行折返动作,转身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摔倒或扭伤。
4. 转身,在进行折返动作后,学生需要快速进行转身,保持速度和节奏,以便进行下一段跑步。
5. 冲刺,最后一段距离是冲刺阶段,学生需要全力冲刺,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全程。
总之,4x10米折返跑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毅力的训练项目,学生在进行训练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4x10米折返跑的标准和训练要点,从而在体育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0米×4往返跑

10米×4往返跑课题1、10米×4往返跑2、持物赛跑教学目标1、通过10米×4往返跑练习,培养学生快速转身、肢体协调性、灵巧等素质,增强计时测试的紧迫感。
2、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转身时降低重心)难点(转身灵巧)场地器材操场物品4样预计平均心率125-130次∕分练习密度40-45%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安排与组织次时数间设计意图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集体师生问好。
3、检1、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1、要求:快、静、齐13建立正常的课堂秩序,严密课的组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二基本部分查服装。
4、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5、热身跑。
6、准备活动1、10米×4往返跑2、注意安全1、组织:四列纵队♀♀♀♀│×♀♀♀♀│×♂♂♂♂│×♂♂♂♂│×●1、2、教与学法、教与学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如图2)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
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210′发展学生的耐力强调跑步动作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方法(由起跑、加速、急停(触标志物)、急起(折回)等环节组成)②教师做示范③教师个别指导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安排与组织次时数间设计意图④学生集体练习⑤学生分组练习⑥学生示范三结束部分1、持物赛跑1、放松2、小结2、下课⑦自评、互评2、1、教与学法①教师讲解规则与要领②学生分组练习③教师评价④学生再次练习三、1、组织:散点2、教与学法①教师教授呼吸调解法②学生自行放松③教师总结此课情况并讲评④学生自评互评204发展奔跑能力使学生在课中上升了的身体技能逐渐恢复,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4×10米往返跑的训练

4×10米往返跑的训练4×10米往返跑的训练4×10米折返跑是中考、招警常设项目之一,可以检测学生的速度、灵敏等素质,它是由起跑、加速、急停(触标志物)、急起(折回)等环节组成。
考虑到教学中大班额带来的困难,我们设计和运用了以下有效地练习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达标(满分)。
一、尝试、体验与技术准备距篮球场边线10米画一与之平行的直线:1.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于篮球场的边线外,每列横队依次做10米的往返4次的尝试练习。
2.学生依次做“急停”练习,教师设疑:如何能停住?3.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点拨:至折回线前减速,身体的重心?我们停住后,还要快速启动,能否找出做出最佳的方案?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体验练习。
5.“折回步”一词的引出配以教师的示范(以习惯于右手为例),即在折回线处,做出:身体低重心、侧对折回线、双腿骑跨折回线,右腿在前略屈,右脚制动,左腿弯曲且重心略偏左。
学生从慢跑到快速、尝试做“折回步”急停。
6. “蹍转”一词的引出配以教师的示范:折回时,体验右脚“蹍转”以及左脚尖迅速转向折回方向的技术二、评价、互助与技术细化3——4人一组,一人练习,非练习者进行观察与评价,依次练习与互助互评:1.告知同伴:你用了几步跑一个10米,你起跑时,哪只脚在前。
2.告知同伴:你的“折回步”技术的运用如何,重心是否下降、是否偏左。
3:三步折回,体会迅速蹍转技术。
4.教师示错:没有蹍转且没有按来时路线跑回,而向外绕致使跑距变长,“急起”变成慢起。
学生练习与相互评价。
5.触或击倒标志物(立起的手榴弹或饮料瓶)的专项练习,以低姿的“折回步”,触及或击倒标志物。
6.少数学生的站立式起跑的姿势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的蹬地技术的改进。
三、竞赛、模拟与技术整合设置3条跑道(场地),3名学生统一听口令跑进,教师计时:1.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练动机和争胜欲望,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2.教师报出每位学生的测试成绩,学生为每一次的进步哪怕是0.1秒,都获得愉悦感。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第三册,第十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讲解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动作分解示范,以及跑的技巧和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提高运动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往返跑动作的连贯性与速度的提高。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以及跑的节奏和呼吸的调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计时器、标志物、往返跑场地。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往返跑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准确性。
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设置时间限制,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5.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评价各组的比赛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2. 内容:动作要领:快速起步,步伐轻盈,摆臂协调。
技巧与训练:调整呼吸,保持节奏,提高速度和耐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练习往返跑,记录自己的成绩,分析优缺点。
设计一个往返跑的游戏,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完成。
答案:1. 学生记录的往返跑成绩,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建议。
2. 学生设计的往返跑游戏,可根据创意和实用性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4. 团队合作训练的实施;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指导;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儿童往返跑的游戏教案设计

儿童往返跑的游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儿童了解往返跑的游戏规则和要求;2.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3. 提高儿童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游戏规则和要求;2. 热身运动;3. 往返跑的技巧和策略;4. 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1. 足球场或篮球场;2. 足球或篮球;3. 计时器;4. 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运动。
首先,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拉伸、扭腰等,以准备好他们的身体。
2. 游戏规则和要求。
向孩子们介绍往返跑的游戏规则和要求,包括比赛的时间、场地的大小、球的使用等。
3. 往返跑的技巧和策略。
教孩子们一些往返跑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如何快速地转向、如何保持稳定的速度等。
4. 分组比赛。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进行往返跑的比赛。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队员进行比赛,其他队员则在场外观看比赛。
5. 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在比赛过程中,要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不要在奔跑中相互碰撞,也要注意不要摔倒。
6. 游戏总结。
比赛结束后,对孩子们进行总结,包括比赛中好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也要表扬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队员。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学习。
六、教学反馈。
请孩子们对这次游戏进行反馈,包括对游戏内容的评价、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等。
七、延伸活动。
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其他类型的竞赛活动,比如接力赛、篮球比赛等,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八、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反馈,来评估这次教学的效果。
以上就是儿童往返跑的游戏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四年级体育教案:10米×4往返跑

10米×4往返跑
学习内容:10米×4往返跑
学习目标:在快跑中完成动作。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要求。
2、组织分组。
3、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
2、和自己小组的同伴进行游戏。
3、注意安全。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和同学一起布置场地。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50米的练习跑
学生活动: 1、知道练习方法。
2、一起布置练习的场地。
3、进行练习。
4、进行50米的练习。
四、放松身心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往返跑教案

内容
1.10米*4往返跑
2.接龙游戏
重点
转身时减低重心
难点
转身协调、灵巧
课
序
活动内容
教 与 学
预计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10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检查服装
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课内容
二、慢跑
教师带领,学生以一路的形式跟于后
三、预备操
1.上肢运动
2.腰部运动
3.下肢运动
组织
&
&
&
&
10米
★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组织练习
3.教师做裁判
4.学生学练
5.学生积极参与
要求:注意安全,公平公正
组织
&&
&&
&&
&&
10米
★
2
1-2
5分
中
三、游戏
接龙
游戏方法:排头持物逆时针绕全排同学一圈回到原位后将物交与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持物逆时针绕圈,并绕过排头将物交与第三位同学,以此类推。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
2.教师组织游戏
3.教师加强往返跑
4.学生参与游戏
要求:注意安全,积极参与
组织
★
1-2
1分
中
结束部分
5分
一、放松
二、小结
三、回收器材
四、师生道别
要求:
跟着老师全身心,全面的放松。
组织
★
1
1分
小
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米×4往返跑
学习内容:10米×4往返跑
学习目标:在快跑中完成动作。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要求。
2、组织分组。
3、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
2、和自己小组的同伴进行游戏。
3、注意安全。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和同学一起布置场地。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50米的练习跑
学生活动: 1、知道练习方法。
2、一起布置练习的场地。
3、进行练习。
4、进行50米的练习。
四、放松身心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