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国家与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以及地区内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的演变。
这些变化对地区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东南亚地区国家正成为大国角逐的竞争地点。
自冷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国家逐渐摆脱了被大国牵制的状态,开始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美两个大国在该地区的竞争。
中美两国都希望在东南亚找到合作伙伴和战略基地,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
东南亚国家则利用他们地处中美之间的位置,巧妙地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获取更多的利益。
这种竞争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和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内部的安全问题。
其次,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波动不定,对地区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权转移和政治动荡给地区的稳定带来了威胁。
例如,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其与美国的关系紧张,大力发展与中国的合作。
这种政治变化对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能引发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此外,缅甸、泰国等国的内部冲突,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稳定和安全,也给周边国家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再次,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受到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重冲击。
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和军事对抗等。
南海争端是东南亚地区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涉及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国。
南海争端的存在加剧了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可能引发军事冲突。
此外,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曾经成为恐怖组织的渊源地和藏身之地,这对地区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贫困和跨国犯罪等。
东南亚地区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频发区,自然灾害频繁。
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也给该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带来了隐患。
此外,东南亚地区的贫困问题和跨国犯罪也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表现。
中国禁止去东南亚国家
中国禁止去东南亚国家
近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旅行限制,抑制住病毒的传播。
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这充满挑战和困难,更糟糕的是,中国此前正式发出一份旅行禁令,明令禁止公民去往东南亚国家旅行。
令人惋惜的事实是,中国公民不能前往东南亚欣赏天然风光,尽情乐园游玩,体验丰富的文化。
通过旅行,我们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并结识更多新朋友。
更重要的是,旅行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见识。
更糟糕的是,大规模的旅行禁令将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中国公民每年越来越多地乘坐航班去东南亚旅游,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了巨大收益。
现在,由于旅行限制,东南亚国家将面临经济不景气的局面。
虽然短期内暂时不能去东南亚度假,但有信心在病毒传播控制得当之后,中国政府将会取消去东南亚的旅行限制,让大家有机会再次去度假,挖掘更多美丽瞬间,享受美妙游玩体验,体验东南亚的文化斑斓。
东南亚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东南亚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东南亚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要。
下面列举了几个方面:
1.经济合作: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的
重要投资目的地。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地缘战略:东南亚地区位于巴士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海
峡附近,是中国南海战略的关键地区。
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争议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和竞争,但也有合作的空间和意愿。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南海政策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3.国际地位:东南亚是中国与其他大国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
重要区域。
中国通过在东南亚加强外交和经济合作,提高了自身在该地区的国际地位。
同时,东南亚也是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大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竞争和协商的重要舞台。
总而言之,东南亚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巩固中国在南海的地缘战略优势,并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地位提供机会。
持续发展和稳定的东南亚地区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周边环境的稳固。
中国的周边形势
中国的周边形势湖面平静底起澜国家的周边环境是一个国家能否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的安全周边环境归根结底有取决于它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经济实力稳步上升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时刻的注意国家周边的环境,保障国家周边的安全,才能让我们在这个起点上走的更好更远。
而这段时间我国的周边坏境可谓是湖面平静湖底起澜的状况,大概可以从一下几个地区来说明:(一)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使得总统换人,而换任后巴基耶夫有没有发展国内民主,而是实行家庭统治,独裁集权,导致了又一次颜色革命。
其次吉尔吉斯斯坦同时也面临着苏美的对抗将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中亚是中国整个周边环境中最不稳定的国家之一(二)南亚2002年,南亚依然是个多事的地区.从总的情况看,局势动荡,战乱频仍,恐怖事件不断,但也出现一些实现和平的初始势头. 首先看印度的国内局势.印度政局最突出的特点是教派矛盾和冲突.2002年2月27日,一列满载印度教信徒的火车在古吉拉特邦遭到一伙身份不明歹徒的纵火袭击,造成58人当场死亡,引发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教派流血冲突,导致近千人死亡,局势出现激烈动荡.这次事件到5月虽大体平息,但到9月24日傍晚,在该邦首府甘地纳加尔著名的阿克萨达姆神庙又发生恐怖分子袭击事件,造成46人死亡、100人受伤的惨剧.这些事件对印度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印巴关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一触即发,也是对中国周边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东南亚多个国家政局动荡首先泰国局势不稳,红衫军和黄衫军都在举行示威游行。
泰全国警察总长威迁21日称,“红衫军”和“黄衫军”都将在23日至25日间举行抗议示威活动,他警告活动双方应相互远离对方的集会场所,以避免彼此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然后缅甸长年由军事政府独裁专政,各少数民族追求自由民主的诉求不仅受到无情压迫,更带来血腥的杀戮,迫使大批百姓离开原乡,逃往泰国寻求栖身之所。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战略
2、钓鱼岛的战略价值与日本的海洋野心
(六)印度崛起: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假想敌
二、维护国家利益与中国和平崛起
(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和联动化
如果说,2009年美国支持、怂恿和整合越南、菲律宾等东 盟国家侵占我国南海资源,引发了南海危机,那么2010年美国 通过天安舰事件,不仅向朝鲜显示军事高压,而且把日、韩重 新拉到身边,对中国周边安全形成高压态势。而中日围绕钓鱼 岛和东海资源的磨擦不断,又使东海成为周边动荡的重要策源 地,东海又裹携着台湾问题。可见,美国围绕朝核问题和海洋 资源问题,通过军事实力的打压来重塑亚太地缘政治,巩固美 日韩同盟,打击中国和朝鲜,拉拢东盟国家,其险恶的战略意 图彰显。美国的一系列军事动作,使得我国黄海、东海(台海) 和南海的热点问题联动化、复杂化、持久化和常态化。
(一)我国的邻国状况与地缘政治分类
东北亚:蒙古、日本、朝鲜、韩国 东南亚:越南、菲律宾、缅甸、老挝、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 南亚: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 中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
(二)周边外交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
主 要 内 容
一、日益恶化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二、维护国家利益与中国和平崛起
一、日益恶化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一)我国的邻国状况与地缘政治分类
陆地相邻的有14个: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 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9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 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
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
周边 地区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5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5篇第一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导语不知道用“狼烟四起”,“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古诗来形容当前我国周边形势恰当否,但我国周边形势严峻是不争事实。
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打开世界地图一看,猛然一惊,原来我们面对的现实真的很严峻。
从黄岩岛事件到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从中日钓鱼岛问题到最近的中印边界对峙,一系列的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
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
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
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我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四邻和则周边稳;周边稳则中国安;周边乱中国损。
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中国周边”的涵义和特点(一)“中国周边”的内涵狭义的理解: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
(陆地邻国14个)广义的理解:是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包含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这六块区域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
隔海相望是6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日本、韩国陆地邻国14个: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朝鲜和越南14个。
陆地边境线超过2.2 万公里。
“周边”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邻国”或者“邻海”的范围,也远远超越以传统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地理阀阅。
“周边”是在给定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前提之下,相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纵深地带而言,与国家战略利益高度相关、国家力量可以控制和辐射的边境地区,与外部国家或力量直接相邻或关联的环陆海空间以及此空间中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环境等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组合。
海外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
中东各派政治势力基本关系:
各区域安全风险特点与防范——中东北非篇
偷盗 抢劫 绑架 快速通过 战争 安检 政治暴力 内乱 风险 恐 怖 袭 击 尽快取走 行李
治安风险
备点零钱 不与机场 人员纠缠
灾害事故与 健康风险
地震 中暑 劫机
中东北非常见 不要在机 的安全风险 场换钱
备点零钱
阿布沙 不要在机 尽快取走 不要在机 尽快取走 耶夫组 代表事件:伊皮尔镇惨案、马来西亚度 场换钱 行李 场换钱 织 行李 假地绑架案 新人民 军 菲律宾 菲共领导下的极左组织
各区域安全风险特点与防范——东南亚篇
毒品 抢劫 绑架
快速通过 战争 安检 政治暴力
内乱 恐怖袭击 风险
各区域安全风险特点与防范——欧美澳日篇
成熟的民主政治、外来移民与社 会割裂、难民与绿化、民粹主义与 右翼崛起、债务危机与老龄化; 恐怖主义频发,无目的、突袭式、 滥杀式恐怖主义行为成为趋势; 关键政治词汇:发达国家、G7、 北约、9·11、自由民主
各区域安全风险特点与防范——欧美澳日篇
各区域安全风险特点与防范——东南亚篇
使馆避难; 向公众地跑; 向人多地跑; 向乡下跑。
逃离
躲藏
躲 到建筑 物高层; 离开街边店面; 随身带利器; 躲到第三国朋友 家中。
排华的 风险防范
保护好头部; 自救 学会打滚; 装死; 不 停车, 可冲撞。
反抗
把人组织起来; 预 备好一 些武器; 选取一些隘口; 联系使馆。
主要的恐怖主义势力:
ISIS 基地组 织 哈马斯 黎巴嫩 真主党 穆斯林 兄弟会 库尔德 工人党 主要分布在叙利亚、伊 拉克中北部 以沙特、伊拉克为中心, 尽快取走 散布于整个中东 行李 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地 黎巴嫩、叙利亚、约旦 等地 埃及、沙特等70余国 土耳其、叙利亚、伊拉 克等地 不要在机 场换钱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作为中国近年来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话题,收
到了各方高度的关注。
总体来说,东南亚地区对中国而言是极具潜力的国家,其拥有繁荣多元的文化背景,市场投资潜力和不可被忽视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完美的平台。
同时,东南亚也是很多异教宗教的诞生地,其文化底蕴也是难以言说的深厚。
许多企业家在此花费大量的心血,寻求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和价值实现。
因此,在搭建东南亚战略大布局时,是非常有必要和有价值的。
首先,中国应针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特殊背景,采取最适合的
外交策略来推动东南亚与中国的正常合作关系。
其次,要注意东南亚这些国家之间彼此的文化差异,发挥中国独特的文化优势,努力建立信任和友谊,避免来自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不必要的隔阂。
最后,中国应积极建立现代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访问舒适度。
同时,要开展诸如文化节、美食节、体验之旅等多样化的活动,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了解并享受东南亚的文化风情。
总而言之,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是中国深耕国际舞台时,迈向新常态,以
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头。
借助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外交策略,不断探讨发展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全面合作的可能性,才能让更多中国游客以娱乐为目的,深入理解东南亚,继续以双赢的方式把新的足迹践行到东南亚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jiao权端势力、民族fen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 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 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
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这不仅打通连结扩大了北约和强化了北约和美日安保同盟的战略通道,还可以以中亚为地缘战略支点,以北约组织和美日安保同盟为两翼,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中亚国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作为中国的邻居,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将日趋增加,进入21世纪,中国同中亚国家加强了经济合作,扩大了在中亚国家影响力,间接损害了俄罗斯的传统利益。
而美国、俄罗斯在中亚角逐加剧,以获得经济利益。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复兴后的俄罗斯所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否会一如从前的咄咄通人。
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第一篇: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2、第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认同大于疑虑;第五,发展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机会仍大于挑战;第六,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动权在我。
第二、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朝鲜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加剧了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国李明博政府反映强烈,态度强硬!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
而朝鲜方面,虽有缓和,但仍然坚持核试验,朝核危机阴云不散,六方会谈终止。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面对东北亚的危机,中国政府游说于美、俄、韩、朝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
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的双重挑战。
日本“远交近攻”,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钓鱼岛“国有化”**未平,安倍晋三又在外交领域显示其“右翼”特征,当然这与其争取国内的选民有关。
日本现在经济下滑,国际地位降低,国民焦虑情绪在增加,“正常化”国家的呼声在增加。
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金融危机
经济大幅下滑 失业问题严重 社会动荡加剧
三、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内因 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内因
“三股势力”与部族民族矛盾作祟
以“基地”组织为 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继续 活跃于西亚、南亚、东 南亚与中亚
四、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内因 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内因 大国在中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
占领伊拉克与阿 富汗、遏制伊朗、 渗透巴基斯坦 “打通”西亚、 南亚与中亚
哈萨克 吉尔吉斯 塔吉克 土库曼 乌兹别克
政局动荡具有中期 性、常态性,不确定性 与风险较大,对中国的 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 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 易受冲击。
二、政局动荡主要分 政局动荡主要分 哪几种 哪几种类型 “问题国家”的政局混乱 问题国家” 失败国家
阿富汗 伊拉克 巴基斯坦 朝鲜 东帝汶
政局异动具有长期性、系统 性、突发性与高度不确定性。这 些国家是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与地 缘战略依托带的关键环节,对中 国国家安全与周边和平稳定的潜 在影响极大,需要重点关注与严 密防范。
七、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外交 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国家安全
●维护中国国家安全、 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 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 主战场 ●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 ●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 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
中国周边
七、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外交 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政治与对外战略
中亚与西亚两大地 区,中亚里海盆地因拥 有2000亿桶潜在石油储 量而被誉为“第二中 东”,中国对该地区开 展了大量能源投资。
七、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周边外交对中国的 外交 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中东地区石油的储量、日均产量 与日均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64.7%、 30.5%与36.7%,而中国原油进口的约 50%来自中东。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首先,地缘政治因素。
中国周边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东亚地区存在着朝鲜半岛问题、台海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周边安全。
同时,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南海争端,南亚地区存在着印巴冲突等问题,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挑战。
其次,经济因素。
中国周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和贸易伙伴,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造成影响。
再次,军事因素。
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地区冲突、领土争端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威胁。
同时,一些国家在军事上的扩张和军备竞赛也可能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挑战。
最后,文化因素。
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着多元文化和多种宗教,这些文化和宗教因素可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地区存在着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周边安全,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突破方向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突破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必须继续面对纷繁复杂的周边安全形势。
一、中国周边主要战略方向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在笔者看来,中国周边按照地缘大致可以分为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战略方向:1、朝鲜半岛方向,主要是朝鲜、韩国;2、东海方向,主要是日本和台湾问题;3、东南亚方向,主要是越南、缅甸、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4、南亚方向,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5、中亚方向,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6、北部方向,主要是俄罗斯和蒙古。
二、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一)朝鲜半岛方向局势紧张朝鲜半岛地区历来是世界战略重地。
在这个地区,汇聚了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的四个,除欧盟外,美国、日本、俄罗斯与中国均在此有着重大的国家利益,存在着复杂的利害关系。
朝鲜半岛从陆地和海洋方向面对着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战略地区,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战略屏障。
我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不可能置之不理,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近年来,朝鲜一意孤行进行了三次核试验,发射了卫星,加剧了半岛地区的紧张局势,增大了我国维护东北安全稳定的压力。
如果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不但促使美、俄竞相部署核力量,而且会给韩、日等国研发核武器提供借口,使半岛成为“核弹火药桶”,还可能导致东北亚地缘战略格局的重组。
美日的封锁和制裁还将加重朝鲜经济和政治困难,对我国东北的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各大国围绕朝鲜核问题的角逐和博弈将长期继续下去,这不仅关乎半岛局势,而且牵动东北亚战略格局,直接影响我国周边安全。
(二)东海方向内外交困1、台湾问题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中之重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利益,不论是在亚太地区还是在大国关系中,都是我国安全战略地位受到削弱和牵制的关键因素。
中国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中国周边)
三、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与各种根深蒂固矛盾 是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源或“内因”
一是大国在中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 二是西方大国对中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 主改造”战略,激化干涉与反干涉矛盾, 加剧周边动荡。 三是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加剧。 四是周边“海权”角逐升温,海洋形势日 趋复杂。 五是中国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危害周边各国。
三、中国国家安全应对战略初探
总之,中国的国家安全挑战来自于国内 和国际两个层次,又往往结合在一起,使我 们时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国土主 权与周边环境等等困境的制约。 我们要继续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又 及时提升自己的国防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 应有权益,走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统一之 路。
形势与政策—中国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
六、周边地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多边外交
周边外交
发展中国家外交 大国外交
具体而言,周边外交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家安全上 2.在政治与对外战略上 3.在经济上
二、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国内安全:中国安全力量基础薄弱。
信息安全和经 济安全已经成 为国家安全战 略力量的基础, 以军事、外交 力量为核心的 传统安全力量 仍然是国家安 全的主体。
东北亚形势主要因韩国“天安号事件”而骤然紧张。
美韩军演不仅临近中国领海,而且直逼中国的政治中 心,何况“天安号”沉没迷团未解,美韩大规模军演不 仅将进一步激化朝韩、朝美矛盾,更将威胁中国安全,
日本政局持续动荡:
安培晋三 福田康夫 麻生太郎 从2006年至今日本政坛首相更替频繁
?
菅直人
鸠山由纪夫
在巴西北边境省警戒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士兵
越南与中国周边安全
2、1950-1970年代的中越关系
“同志加兄弟” 1950.1.18中越建交
(1)以共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强文化层面的交流 与合作,力图求同存异 (2)加强两国高层以及党际层面的沟通
(3)关于南海争端,建立双边的边界谈判机制和海上 分歧管控机制,同时提防域外大国的影响和越方将南海 问题国际化
20世纪70~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中越在南海争端的主要争执点
1
南海岛礁的归属
* 越南对全部西沙和南 沙群岛提出了主权要求
2
海域的划分
* 占据了南沙群岛的 30 个岛礁
3
南海的海空穿越问题
* 实际控制南沙群岛和 海域最多的国家
* 加紧在南沙海域进行 石油资源的勘探活动
3、越南军事力量发展与军事建设
2、越共和越南的“四驾马车”政治体制
(1)越南共产党 越南共产党是越南执政党、越南工人阶级政党。
(2)“四驾马车”政治体制
越共中央政治局不设常委,由总书记、总理、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构成 的“四架马车”互相制衡。总书记不兼国家元首,有实际军权和有限党权; 总理实权大,但无军权党权;国家主席有名义军权和政权。 这一架构导致了越南国家权力的相对分散,并进一步催生了被称作“超 前民主化”的现象。
03 美国放宽对越南武器出口禁运
* 美国修改《国际军品 贸易条例》 * 美国“部分”解除对 越南的武器禁运
04 合作日趋机制化
* 两国防长互访机制初 步建立 * 近年来,已建立多个 双边防务与磋商机制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周边安全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存在诸多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从地区角度,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
东亚地区在东亚地区,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端,尤其是钓鱼岛问题。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在领土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此外,中国还面临着与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领土争议问题,虽然这些争端并未升级为实质性的冲突,但也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另外,中国还需要应对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
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和导弹试验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对朝鲜进行制裁,同时也在外交层面上努力促进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以维护自身周边的安全。
南亚地区南亚地区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周边地区,也是中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关注重点。
中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着长期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在中印边界地区,常年出现军事对峙事件。
此外,中国还需要应对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阿富汗的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亚地区中亚地区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周边地域,中国通过中亚地区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亚地区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边境冲突等。
中国需要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安全威胁,以确保自身的周边安全。
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关注重点。
中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存在着领土争议,特别是在南海诸岛的争议上,导致区域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中国需要与相关国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东南亚地区还存在着恐怖主义和海上安全问题,这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反恐合作,加强海上巡逻和安全合作,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周边安全挑战概述1.地缘政治风险2.领土争端3.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4.非传统安全威胁5.国际合作与协调三、地缘政治风险1.美国亚太战略调整2.朝鲜半岛局势3.印度崛起及其影响四、领土争端1.南海问题2.东海问题3.中印边界问题五、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1.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2.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3.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六、非传统安全威胁1.跨国犯罪和贩毒2.网络安全3.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七、国际合作与协调1.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3.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八、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并探讨应对策略。
二、中国周边安全挑战概述(一)地缘政治风险1.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
美国加强与盟友的关系,推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2.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稳定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朝鲜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引发地区紧张,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二)领土争端1.南海问题:我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权益受到侵犯,南海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
2.东海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对中日关系和我国周边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中印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对中印关系和我国周边安全产生不稳定因素。
(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1.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威胁。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1.跨国犯罪和贩毒:跨国犯罪和贩毒活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3.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1、东北亚方向: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中日问题。
(1)朝鲜半岛因核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朝核危机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我国的安全。
首先是地区无核化能否实现,如果朝核问题谈判破裂,日本、韩国甚至台湾都会以此为借口发展核武器,届时东北亚地区则完全笼罩在核阴影之下,我国也面临核武器的直接威胁;其次是朝鲜政权是否稳定,如果朝鲜现政权垮台,西方敌对势力必将趁虚而入,则我国防御纵深大大缩短,必然会有大批朝鲜难民涌入东北,给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
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增长,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日本作为战败国,无视亚洲人民的感情,修改历史教材,否认战争罪行,屡次尝试突破和平宪法,国防战略也逐渐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一直保持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
2、中亚方向:一是“三股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局势。
(1)所谓“三股势力”,就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它们企图推翻中亚各国的世俗政权,并按照所谓“纯粹民族教义”建立“纯粹伊斯兰政权”。
鉴于中亚局势的复杂性,特别是种族和宗教等因素,不论是采用武力还是其他手段都无法根除在中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三股势力”。
对其进行标本兼治以及防范打击仍将是长期、不能掉以轻心的任务。
(2)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印之间曾因边界领土争端爆发了1962年的边境武装冲突,此后两国在政治上对立、军事上对峙了多年。
80年代中期以来,两国之间也没有签定过涉及中印边界具体位置的条约和协定。
除此以外,印度还积极支持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活动,妄图分裂我西藏地区。
作为敌手与共同发展的“朋友”,印度不可不防。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
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
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中国的周边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按其政治体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稳定程度”,也可大致分成“成熟民主国家”、“转型国家”与“问题国家”三大类,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可依此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类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演变。
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其主要属于“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范畴。
包括主要政党围绕选举与执政权所展开的权力斗争,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
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制衡等。
其政局波动具有周期性、规则性、暂时性与可控性,确定性相对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华政策与双边关系的调整变化。
第二类是从所谓“威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国家”的“转型阵痛”。
中国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多数属于此类,其政局动荡具有中期性、常态性,不确定性与风险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易受冲击。
此类国家大多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期,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旧体制“惯性”强大、军方与权贵等既得利益集团尾大不掉、既有社会矛盾继续存在等,导致政府腐败严重、当局缺乏权威性与政局动荡。
甚至不时发生政变等倒退现象。
其中屡见不鲜的是外来移植的“民主”产生“水土不服”乃至扭曲变形,各方对选举结果产生争议乃至激烈“碰撞”,选输的不“服输”,以至“选举闹剧”不时上演、“选举综合症”频繁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东北新闻网刊载作者李寒秋的文章指出,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性阶段。
当今的世界,美国的单极霸权也似乎开始出现衰势,但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相对的。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直言,美国绝不做老二。
根据盎格鲁帝国的历史记录和行为模式,美国将继续对世界各国分而治之,使其不能合而谋之。
中国周边地区的东南亚、东北亚、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这4个战略性地带,也就成为美国对华牵制与围堵的重点关注地区。
为此,细致入微地分析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格局、利害关系以及权力结构,不仅有助于谋划具有预见性的国际战略,也有助于知己知彼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地缘格局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在东南亚的长期统治和“以夷制夷”的人为设计,很多东南亚国家与邻国有着复杂的边界和领土争端。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的现有疆域是由荷兰殖民者确定的,在帝汶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上都与邻国分割而治,与马来西亚还有很多岛屿存在归属争端;马来西亚不但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继承了复杂的联邦制度,还有与印尼关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分割纠纷,以及与泰国在克拉地峡一带的边界矛盾。
泰国的边界则被英法两强刻意设计成与邻国犬牙交错的复杂格局,使得泰国与柬埔寨和老挝、泰国与缅甸,以及缅甸与印度之间均有着一定程度的领土纠葛。
至于越南,则长期背负着法国殖民者拼凑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计。
而文莱与新加坡,这两个人为设计的袖珍国家,一个富有石油矿藏,一个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部位,均是大英帝国统治者以小制大的战略性棋子。
游离在东盟组织以外的小国东帝汶,长期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居民讲葡萄牙语。
东帝汶于1975年刚刚独立,就立即陷入了印尼的军事占领,迟至2002年才再获独立。
东南亚地区内部复杂的地缘政治纠纷,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刻意制造矛盾、分而治之的深远战略布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今东盟各国的互信合作。
冷战时期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的直接控制与间接渗透,以及冷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东南亚各国的一体化进程缓慢。
直到2008年《东盟宪章》正式生效,东盟组织才确立了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明确政策目标。
大国博弈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虽有着开放性的区位交通优势,但由于其内部不具备文化与政治统一的有利因素,使得单个国家与殖民列强相比都过分弱小,因此近代以来,无法有效抵御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
20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退出东南亚以后,东南亚继续因其开放的区位交通地位而成为外部大国博弈的焦点。
东盟组织就诞生于东西方冷战的特殊形势下。
冷战结束后,为保持东南亚中立、开放与平衡的外交态势,东盟组织正式确定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10个国家形成对话伙伴关系。
其中,欧盟各国作为单独的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已经式微,作为一个整体仍保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欧盟的远程军事力量投送一直是个软肋,而且东南亚也不是欧盟重点关注地区,这使得欧盟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远远大于政治和外交上的影响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全面衰退,对东南亚各国影响力也在衰减。
印度在古代曾对越南和菲律宾以外的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有过重大影响,但18世纪后印度长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又受制于南亚乱局而无暇东顾。
不过,印度羡慕中国影响力在东南亚的进展,意图仿效跟进,而东南亚各国为了搞好平衡,也倾向于把印度与中国平等对待。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苦心经营,其以产业梯次转移为核心政策的“雁行战略”成效斐然,直接促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经济腾飞。
不过好景不长,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风暴把日本妄图凭借其超强经济实力整合东南亚各国的美梦一扫而光。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不具备完全自主政治与外交战略设计和执行能力的日本,无法真正保有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
中美影响大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东南亚战略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改革开放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越来越大程度上替代了东南亚各国原来担任的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角色。
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风暴的直接后果,更是打击了东南亚各国制造业,而此时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东南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美国因恐怖主义的直接挑战而战略重心西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穆斯林国家泥潭深陷,疏忽了对东南亚的关注。
而中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推动与东盟关系持续升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深化合作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一直很复杂。
一方面,东南亚各国希望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另一方面因为冷战时期的负面记忆,东南亚各国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抱有警惕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权意识均较为模糊,留下了南沙争端这个敏感问题,这为其他大国恶意插手南沙纠纷提供了契机。
2009年7月,在泰国访问的美国国务鲫希拉里郑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美国外交议程上处于更加显着的位置”。
这是美国决策机构出于整体遏制中国影响力的需要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美国这种“项庄舞剑”做法,在历史上并非第一次。
当初美国的崛起,就是以在东南亚夺取衰败的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开始的。
二战期间,菲律宾被美国从日本占领者手中夺回后,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削弱西欧各国实力,美国有意让菲律宾独立,造成东南亚各国独立效应不可遏止。
最终的结果就是,以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模式取代原来的西欧殖民势力。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美国放弃了传统的以军事基地为主要手段的军事存在模式,代之以灵活的军事后勤协议和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等手段。
美国现在依靠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严密控制马六甲海峡关键通道,使之与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共同支撑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战略。
“9.11”后,美国还重新加强了与泰国、菲律宾等传统盟国的军事联系,与印尼、越南也保持较密切的接触。
为弥补自身实力相对下降的不足,美国还加强了美、日、澳三边合作,建立所谓的“太平洋民主国家联盟”,对东南亚周边形成环抱之势。
左右逢源的新加坡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背景下,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代表东南亚各国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
此事并不奇怪。
这位新加坡的元老级政治家,一直被称为“苏伊土运河以东最好的英国人”。
李光耀及其背后的新加坡统治集团,由于长期受英国文化的熏陶,在政治文化和外交理念上全盘接受了盎格鲁人以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价值取向,精明而势利。
新加坡本身的地缘格局也是英国殖民者一手设计的,当初英国殖民者就是希望在马来人的汪洋大海中,刻意营造一个商业鼎盛、华人聚居的港岛城市,作为方便利益攫取的经济枢纽和以简驭繁、以小制大的政治统治中心。
实际上,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城市岛国,经济虽然发达,但军事上的主动攻击能力与抗打击能力均十分有限,因此其国防政策是以借重东南亚以外强国(先是英国后是美国)的力量,以防范周围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两个大国为核心。
但在外交政策上,新加坡则希望做到八面玲珑,而获取八面玲珑有利处境的前提,就是促使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保持势力均衡,这其中牵涉到美国、日本、印度、欧盟、英联邦、中国等多个外部势力。
一旦有一方势力彻底退出,或有一方势力彻底掌控东南亚,都不利于新加坡充分发挥其东南亚地区外交轴心的作用。
新加坡独立后,始终与各大国保持主动而紧密的外交联系:一直留在英联邦内积极参与其组织的活动;与中国建交并保持着密切的经贸文化交流;当美国在菲律宾的海空军基地被收回后,主动邀请美国驻防其樟宜军事基地……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则刻意塑造大国势力均衡的格局,并不断巩固其在东南亚外交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新加坡高调配合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表态,一方面是势出必然,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却是惺惺作态,实质有限。
决定了它不能根本性改变大国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和本地区的战略格局。
事实上,新加坡左右逢源的国际战略,是与其中立化弹丸城市岛国的地位相对应的。
良机错失的越南中越关系与中新关系截然不同。
越南长期以来与中国有着极其密切的文化与政治联系。
两国在近代史上曾经共命运、同患难,最终两国都接受了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是真正的“同志加兄弟”关系。
但是作为唯一与中国在陆地、海洋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两国间遗留的地缘纠纷也最多。
而且由于对中南半岛战略格局问题完全不同的理解,两国的利益取向也产生了重大偏差。
因此,中越两国的关系相对而言最为微妙,曾经爆发的矛盾与争端也最为激烈。
越南的国际处境,总体说来相当优越。
如果越南能在统一后像新加坡一样长袖善舞,它本可以在中苏之间,以及在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和外向型发展的日本之间左右逢源,尽收多国之金。
但自1946年越南独立战争爆发以来,直到1989年中越两国初步和解,数十年来,越南几乎都在战火之中,其耽误的机会成本难以估量。
在越战结束和全国统一后,越南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大任务,需要休兵养民,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可惜的是,当时的越南政府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思路,错误地采取了武力扩张的周边政策。
此外,越南对法、对美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苏两大国的全力支援,因此越南在战后需要继续与两大国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但越南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战略考量。
由于上述原因,越南在国际政策制定中一度脱离实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血的代价,丧失了一段宝贵的发展机遇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中越南沙争端问题上,如果越南以租借军港等危险手段为诱饵,指望引进外来大国势力的干涉,无异于为他人火中取栗,又一次重复历史教训罢了。
最近,越南领导人关于金兰湾基地的表态,表明越南决策层还是在尽力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夹缝生存的缅甸缅甸与中印两个大国都接壤,美日英欧4大力量也对其非常感兴趣。
英国殖民者当初把缅甸强行并入英属印度的范围内,并刻意将传统缅甸领土的一部分强行划给了印度,就是为了在将来可能出现的印缅争端中埋下伏笔,用心极其险恶。
与之相关的,上个世纪中叶的中缅边界问题,其实质也是英国殖民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在中缅边界的延伸,因为当时缅甸是属于印度的一部分而同为英国的殖民地。
但中国政府并没有在这个问题坠入圈套,而是按照互谅互让的原则合情合理地划分了边界。
中国对缅甸的边境划界政策,是中国政府坚持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典范。
在地缘格局上,缅甸不仅是东南亚国家,而且还是印度洋国家,濒临印度。
在一些西方人的眼里,缅甸对中国走向印度洋,牵制与平衡印度十分重要,其战略地位甚至超过了越南;从历史上看,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胞波”关系,与越南相比,更难以为西方所利用;因此,让缅甸四分五裂,永无宁日,丝毫无损于西方势力的利益,而对中国则是大大的不利。
这也正是缅甸遭受以美国为首西方势力长期围攻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