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古代计时法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古代的主要估测天文仪器: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汉语时间表述 正、过、差、刻
汉语时间表述正、过、差、刻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
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二、刻:古代使用漏壶计时。
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
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
古代形容时间的单位
古代形容时间的单位
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时、刻、更、鼓、点。
1、时:指时辰。
古时,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个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
子时:夜半,23点至1点;
丑时:鸡鸣,1点至3点;
寅时:平旦,3点至5点;
卯时:日出,5点至7点;
辰时:食时,7点至9点;
巳时:隅中,9点至11点;
午时:日中,11点至13点;
未时:日映,13点至15点;
申时:哺时,13点至15点;
酉时:日入,17点至19点;
戌时:黄昏,19点至21点;
亥时:人定,21点至23点。
2、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
现代生活中,人们习惯把15分钟当作一刻钟。
3、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一更天:19点至21点;
二更天:21点至23点;
三更天:23点至1点;
四更天:1点至3点;
五更天:3点至5点。
4、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鼓成了更的代称。
5、点:古代用铜壶滴漏(水或沙)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一点合现在24分钟。
古人是怎么定义“一刻”时间的
古人是怎么定义“一刻”时间的在古代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犯人“斩首”是监斩官说:“午时三刻已到,行刑!”,究竟午时三刻是是多少点,一刻代表多长时间,以下就随本人一起来看一下古代是怎么定义“一刻”时间的。
看法一以漏壶计时,一天为一百刻,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
约等于十五分钟。
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每天有十二个时辰,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在时间的十五分钟。
但古时候各地计算时间的方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则把一年定为十二个月,每月有五周,每周有六日,每日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四刻,每刻有三盏茶,每盏茶有两柱香,每柱香有五分,每分有六弹指,每弹指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现在的一秒钟。
古时计时的香是有固定标准的,“一柱香”时间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钟,“一盏茶”的时间,大约是现在的10分钟左右。
看法二我国古代没有钟表,人们靠“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这种用来计时的铜壶叫漏壶。
漏壶的底部有个孔。
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
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100刻度的水。
到了清朝,钟表从国外传入我国,计时方法为一天24小时。
人们根据漏壶一天漏掉的100刻度的水,计算出箭上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60×24÷100=14.4(分)14.4分接近15分,所以,人们就把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定为15分。
就这样,“刻”成了计算时间的单位,即一刻等于15分。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2个小时,但古代的一刻是现在的15分钟吗?“三更夜半”是现在的几点?“弹指”、“瞬息”、“一念”、“刹那”,它们之间如何换算?来,涨知识,收藏吧!看法三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
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古代计时的词语
古代计时的词语古代记时,常用十二辰纪时法,即将一昼夜等分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故又称地支纪时法。
每天的23点至次日1点为子时,凌晨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以此类推。
例如《水浒传》中有“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一句。
“巳、午、未三个时辰”指的是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之间;《三国演义》中有“魏兵自辰时困至戍时”一句,“自辰时至戍时”即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
古人纪时,也采用十三时辰名称,即将一天分为十三时段,每一时段都有其名称:“夜半”犹言半夜,零点之后。
柳宗元《童区寄传》:“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又称为“夜分”。
“夜阑”则是指夜残,夜将尽时。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鸡鸣”,指拂晓之前。
司马光《李雪夜袭蔡州》:“鸡鸣,雷止。
”“昧旦”指天将亮而未亮之时,破晓。
《诗经・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又称作“昧爽”。
《孔子家语・五仪》:“昧爽夙兴,正其衣冠。
”《尚书・牧哲》“时甲子昧爽”句陆德明释:“昧爽,谓早旦也。
”“平旦”,指拂晓,天己亮。
刘向《新序》:“君昧爽而栉冠,平旦而听朝。
”“食日”也指拂晓。
《左传・昭公五年》杨伯峻注:“盖日上其中者,日由地中上,鸡初鸣也;食日者,昧爽也。
”又称为“平明”。
卢纶《塞下曲》:“平明寻白羽,没在石中。
”《仪礼・少牢馈食礼》“旦明行事”,郑玄注:“旦明,旦日质明。
”又称“旦”。
苏轼《登州谢上表》;“日将旦而四海明。
”又称作“朝”。
欧阳修《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又作“早”。
蒲松龄《促织》;“成然之,早出暮归。
”“日出”,太阳升起,天亮了。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食时”,指早餐的时刻,相当于每天早上7―9时。
《诗经・》:“崇朝其雨。
”毛传:“崇,终也。
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又称“早食”。
“隅中”,临近中午的时候。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呢?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是用日晷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日晷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日晷的作用
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
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日晷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
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在不同季节,太阳的出没方位和正午高度不同,并有周期变化的规律。
于露天将圭平置于表北面,根据圭上表影,测量、比较和标定日影的周日、周年变化,可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
所以圭表测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观测手段之一。
一更几个小时
一更几个小时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的计时方式完全是根据工作安排与生活需要而衍生出来的。
中国先人的计时方法,主要包括十六时辰制、十二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等。
而人们计时的工具主要有日晷、漏壶、浑天仪、圭表、更漏等。
而古代计时单位也与现代有所不同,主要时、刻、更等。
那么古代的一个时辰是现代的几个小时呢?一更几个小时 1在传统中国我们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半”一词常被古代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以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等。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即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
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
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风雨》)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交接之际,即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在《史记·李将军传》中,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即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不少,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
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
-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制度-现代“一刻钟”时间概念的由来一袋烟的工夫,一顿饭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长短的词句,那么在古代中国,时间到底是怎么被记录计算的呢?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古代中国的时间制度,与对时间的认识过程和定时器的使用有关。
古中国的计时单位是年、月、日、时、刻,时和刻是一日中的基本单位,时是指时辰,刻是漏壶的箭尺上的分度。
古代中国早期对一日时段的划分并不统一,即使在西汉之后,仍并行着3种时制,即十时制的更点制度、十二时制及漏刻制,且各朝代的时刻划分也有所不同,其中,更点制只用在夜间的记时。
下面就十二时制、漏刻制与其变迁做一探究与考证。
---唐代以前,十二时制的最小单位就已经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十二时制(唐代时辰制已经细分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古人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天象运行的规律,观测日月的方位,了解星辰的摆阵,便可向天问时。
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所谓“方位”,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天文历算学家为了研究的需要,把天穹以北极为中心划分的十二方位,分别以十二辰表示,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旋转一周,依次经过天穹上的十二个方位,因而这十二辰便成为划分一日时段的单位,以太阳所经天穹的方位来计时。
--这十二辰也等同于后来浑天论者把天球沿天赤道划分的十二等分的天区,称为十二星次,其计时方式从原先称日加某方位或时加某方位(例如日加卯或时加卯),最后简称某时(卯时),这种计时方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的文献,如《周髀算经》言日加酉之时、日加卯之时;《汉书·翼奉传》言日加申,又言时加卯;而《吴越春秋》亦云“今日甲子,时加于巳”,至《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性,后来更精细的二十四方位制也用来表示时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经常使用。
如《晋书·律历志》记载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乃描述月食时间在二十三点左右,且日、月所在方位相对。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以下是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1.铜壶滴漏:古代使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漏箭随铜壶滴水而移动,以指示时间。
2.百刻制:将一天一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约为14.4分钟。
3.十二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4.十六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六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半小时。
5.随朝定舍:唐代制度规定黎明鸡鸣时报晓,认为五更三点为随朝时分。
6.更点制:一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二更相当于9点到11点,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旬、朔、望、晦等时间单位,分别表示十日、月中、月中、月末等时间节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使用其他的时间称谓,如“光阴”、“岁月”、“年轮”等。
最新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
关于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关于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1.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
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
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2.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3.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
“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
”这“五更将近的时候”,就是将近早上5点钟的时候。
再说“点”。
“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
“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形状颇似小铜钟。
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
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
古代时长的叫法
古代时长的叫法
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时间单位来表示时间的长短。
以下是一些古代时长的常见叫法:
1.刻:古代中国时间单位之一,每天分为100刻,一刻相当于现代
的15分钟左右。
2.时辰:古代中国时间单位之一,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
相当于现代的2小时。
3.日:古代中国时间单位之一,即一天的时间。
4.晷:古代中国时间单位之一,一天被分为10个晷,每个晷相当于
现代的2小时。
5.刻漏:古代中国用来测量时间流逝的设备,通常由水流或沙子流
过一定的孔洞来计时,每刻漏相当于现代的15分钟左右。
小时在文言文中的表达
小时在文言文中的表达
古代的时间表达方式有很多,其中“小时”一般用“顷”来表示。
“顷”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一会儿,表示时间非常短。
例如,《庄子·知北游》:“日入三舍,一舍大雨,暮而归,及夫三舍。
”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这里的“一舍”就是“顷”。
另外,“顷”还可以表示很短的时间,如“顷刻”、“有顷”、“俄顷”、“少顷”等。
古代的时间表达方式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表示小时的表达方式:
1. 日:在古代,一个“日”通常指一天一夜,也就是24个小时。
2. 刻:古代的计时系统中有“刻”这个单位,一刻通常表示15分钟。
3. 时:在古代,一个“时”通常指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
4. 刻时:刻时合在一起表示现代时间中的一小时,如“巳时”表示现代时间中的9时到11时。
5. 初初、初三、初五、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三十等:这些是古代的“十时辰制”表示方式,每个时辰分为初、中、末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初、中、末三个小刻度,共九个小刻度。
因此,“初初”表示刚刚进入该时辰的初刻度,“初三”表示进入了该时辰的第三个刻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可能存在差
异,因此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古代对时间的计量单位
古代对时间的计量单位古代的时间计量单位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手表、没有手机,时间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让人捉摸不定。
人们用什么来衡量时间呢?嘿,你知道吗?最常用的就是“日”和“月”。
没错,古人用太阳和月亮来标记时间,这感觉就像在和大自然做朋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直接,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真让人怀念那种生活节奏。
说到“日”,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字。
古人一大早就得起床,吃完早饭,太阳刚冒出头,工作就开始了。
然后,到了傍晚,太阳落下去,才算一天的结束。
这就像我们现在的上班时间一样,早九晚五,不过那时候可没有加班的烦恼!所以说,日子的长短就成了生活的节奏,反正每天都是这样,简单又规律,心里也踏实。
再说说“月”,这玩意儿可更有意思了。
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安排农事、祭祀,月亮像个神秘的女神,时不时给你发点灵感。
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月亮最亮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嘿,这不就是我们的中秋节吗?而且古代的“月”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朔”、“望”,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文化感?想象一下,围着火堆,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哇,真是太美好了!还有一个有趣的单位就是“年”。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古人用它来记录时间的流逝。
每到春天,大家就开始忙着种地,到了秋天,忙着收获。
你说,这种一轮回的节奏,像不像一场盛大的派对?每年都有不同的庆祝,真是热闹得很。
古人把这叫做“岁”,而且岁数也就这样慢慢增长,大家都期待着自己又老了一岁,真是妙趣横生。
古代还有一些更小的单位,比如“刻”。
这个概念就像我们现在的“分钟”。
古人会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成若干个刻。
你可以想象一下,古人手里没表,心里却能把时间算得清清楚楚。
那种专注和对时间的敏感,真让人佩服,感觉他们和时间是老朋友了。
更搞笑的是,古人还有个“豆”字,专门用来形容时间。
嘿,没听过吧?“豆”原本是指一种小小的东西,后来就用来形容一段短短的时间。
听说有时候人们就用“豆”来约时间,比如说“等我豆儿就到”。
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在有记载的我国4000多年的历史中,现代钟表的出现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那么,过去的数千年中,我们祖先是用什么方法计时的呢?许多文学作品都描述了古代计算时间的方式。
如京剧《逼上梁山冲,林冲唱道;“听樵楼它把三更打”;民歌《叹五更》中“一呀一更里,月牙正偏西.....”这说明古代我国人民不是用小时、分、秒来计时,而另有计时单位,这就是时辰与五更。
时辰: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十二时辰用天干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子今23点到第二天1点钟。
余类推。
古代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两个小时,古人又把一个时辰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
时初4刻、时正4刻。
这样一个时辰8刻,一昼夜就是96刻了。
清代的皇家对时间的规定更为详细.《大清会典》中写道:“凡候时,皆准以昼夜。
周日十二时。
时八刻。
刻十五分。
分六十秒, ....合昼夜皆九十六刻。
析之为一千四百四十分。
又析之为八万六千四百秒。
”这样一来,1刻为15分,8刻就是120分,也就是两小时,这完全和今天的24小时制相同了。
五更:五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因为夜有长有短,所以,作为夜间的计时单位,也就随之而变化了。
但无论怎样变,作为夜半的三更天,永远是五更的中段,也就是俗话说的“子夜”、“三更半夜”,相当于夜23点至明晨1点。
而“初更”正是“月芽儿正偏西”、“五更”天也就是拂晓时分,也就是俗话说的“鸡鸣五更”。
更鼓楼:古代使用漏刻这样的计时器来计时,一直使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刻漏又称铜壶滴漏,是利用一定容积铜壶内的水漏出的量来计时的。
因为漏壶较为笨重和复杂,要设置专门的更鼓楼来陈置和使用,只是宫廷和官府才有。
北京故宫的神武门就是紫禁城中的更鼓楼,黄昏后钟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
开始了五更中的初更,这时就按更敲钟,按点敲鼓。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子时也(晚上11 时正至凌晨1 时正),鸡鸣者丑也(凌晨1 时正至凌晨3 时正),平旦者寅也(凌晨3 时正至早上5 时正),日出者卯也(早上5 时正至早上7 时正),食时者辰也(早上7 时正至上午9 时正),隅中者巳也(上午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下午1 时正至下午3 时正),哺时者申也(下午3 时正至下午5 时正),日入者酉也(下午5 时正至晚上7 时正),黄昏者戌也(晚上7 时正至晚上9 时正),人定者亥也(晚上9 时正至晚上11 时正)。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
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
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沉箭式漏壶浮箭式漏壶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
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
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
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四、点: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
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
”“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一天开始的历史变化一天十二个时辰,24个小时,究竟以哪一个时刻为新旧交替的时刻?新年到来的具体时刻在历史上也存在变化。
夏代以平旦(实指黎明的寅时,3点至5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商代以鸡鸣时(实指丑时,1点至3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周代以夜半(实指子时,23点至1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
此后主要沿用周代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时为准。
新年来临被称为“交子时”,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时刚刚到来的子初(23点)时刻作为新年的开始时刻。
不过,也有人把子正(0点)时刻当做新年开始时刻。
现代实行公历以后,我们以零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
所以,人们通常在半夜开始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1.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
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2.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3.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
“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再说“点”。
“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
“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形状颇似小铜钟。
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
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
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4.漏刻计时法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
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
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一炷香的时间古人计时需要借用日晷、漏壶等工具,燃香计时是比较简单而常用的计时方法。
由于环境、风力、香的长短、香料干湿等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约为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古人说时间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古人计时工具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
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见图)、机械计时器等。
圭表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
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
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
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
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
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
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
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
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
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
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
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
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最早的计时器滴漏远古时期,人们已知以年为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周的时间,而春、夏、秋、冬四季也很分明,又知月有越历可知为月历,也质易太阳及日历可知日历,而时辰计算虽然以可知,却难于精算精细的时间。
于是,先贤者计时心思打动,便仔细的观察器岩洞水落滴石之道理来了。
久而久之,名为计时的先贤,观察出岩洞水落滴石似又分明的节奏,便反复以一容器蓄水,下设一孔,令水滴下,寻找出其规律,以漏滴三下为一秒,以漏滴每六十秒共一百八十次为一分,有计算每六十分共一万零八百次为一时,每二时位滴漏二万一千六百次为一个时辰,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黄帝的臣子计时,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苦苦钻研了一十五年,终于发明成功了滴漏器皿,这样就能非常准确非常精确的以分秒计算秒、酚、时、辰并计日为钟,至此,大可司天象,又可以计算出十年、百年、千年、万年、万万年,为小可计分、秒,从此,所有人都可见微,也都可知著。
先民们便都可以充分的把握好时间,循时而作任何社会发展的任何事务从此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这才彻底打破了先民们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糊做事的概念,也从而可以精细打算到每日、每时、每分、每秒之工作了。
而根据水滴的规律而制造的计时装置,也就被命名为“滴漏”。
这也是最早的计时器。
概括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有太阳钟和机械钟两类。
太阳钟是以太阳的投影和方位来计时,分别以土圭、圭表、日晷为代表。
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倾角的影响,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是不一致的,机械钟应运而生,代表有水钟、香篆钟、沙漏。
古人对计时探索的价值我国古代,先民以太阳东升西落确定一天的时间,单位是日;以月亮的隐现圆缺定一月的时间,单位是月;以寒来暑往及草木禾稼的荣枯定一年的时间,单位是年。
远古时代人们的时间计量单位之所以仍有作用。
今天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活动,就在于完全符合人类对时间计量方法的基本要求:既承认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又以有规律的、匀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作为计量标准。
这种从不间断的、匀速的、重复出现的物质运动形式,在人们的周围是存在着的,这就是日月星辰的出没所组成的若干天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