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32
5HT拮抗/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推荐剂量:睡前8 mg
特点:吸收快(0.75~0.94 h),半寿期短(1.3 h);对认知影响小、反弹性失眠和滥用少
※用于入睡困难者
Mayer G, et at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month nightly ramelte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s with
24
non-BZRAs
扎来普隆、唑吡坦、唑吡坦 CR 和Indiplon选择性激活含 1亚单位的GABA-A受体, 但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没 有这种选择性
平滑的边缘表示不使受 体发生适应性改变
主要优势:对1作用有选择性,故副作用少。但是,不能消除苯二氮卓样副作用: 耐受、依赖、跌到、认知损害、白天功能损害、睡行症状、交通事故增加、疗效 逐时下降…….管理同苯二氮卓类
① 疲乏或无精力 ② 日间困倦 ③ 认知损害(例如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④ 情绪不稳(例如易激惹、烦躁) ⑤ 儿童行为问题(多动、冲动、侵略性等) ⑥ 职业功能受损 ⑦ 人际/社会功能受损 ⑧ 学习能力受损(儿童) ⑨ 对看护者或家庭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儿童)
14
※失眠障碍诊断标准( DSM-V )
Sullivan SS. Insomnia pharmacology. Med Clin N Am 2010, 94:563–580.
28
新型抗抑郁药(欧盟批准,FDA尚待批准) 兴奋ML1和ML2,拮抗5-TH2C 对急慢性抑郁性失眠者的睡眠均有促进,加速入睡、
减少觉醒、增加SWS睡眠
※优点:无宿醉、不加重白天抑郁
Neuropsiquiat r 2010; 68(4): 666-675.

失眠障碍治疗最新欧洲指南2024总结

失眠障碍治疗最新欧洲指南2024总结

失眠障碍治疗最新欧洲指南2024总结近日,journa1ofs1eepresearch发表了《2023欧洲失眠指南: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更新版)》,其中关于失眠障碍的治疗部分,本文摘要如下。

治疗注意事项1 .一旦出现失眠障碍就应该积极治疗(AX2 .在存在合并症的情况下川缶床判断应决定先治疗失眠或合并症还是同时治疗(AI认知行为疗法(CBT-I)1 .无论是否有合并症,CBT-I都应作为任何年龄成人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A\2 .CBT-I可以亲自或以数字方式交付(A\3 .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是CBT-I最有效的成分(BX药物干预1 .如果CBT-I无效,可以提出药物干预(AX2 .苯二氮草类和苯二氮草类受体激动剂可用于短期治疗失眠(≤4周XA13 .苯二氮革类和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的长期治疗(标签外使用),每日或最好是间歇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开始,利弊需要在个人基础上讨论(BX4 .在失眠的短期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的镇静抗抑郁药(标签外使用),必须仔细考虑禁忌证(BX5 .长期治疗失眠症(无合并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开始使用低剂量镇静抗抑郁药,其利弊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讨论(B16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失眠长达3个月(Ah7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进行失眠障碍的长期治疗,其利弊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讨论(AX8 .由于证据不足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抗组胺药不推荐用于失眠治疗(AX9 .由于证据不足,并且考虑到它们的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不推荐用于治疗失眠(A\10 .如果不涉及昼夜节律因素,褪黑素(快速释放,非处方药或处方药)通常对治疗失眠无效(AI11 .长期使用缓释褪黑素治疗失眠症(患者>55岁)在某些情况下长达3个月可能有效(B\其他治疗12 由于证据不足,不推荐草药/植物疗法用于治疗失眠(AI13 光疗法和运动疗法可能是CBT-I的辅助疗法(BX注:A:非常强烈的推荐;B:强烈的推荐;C:弱;D:非常弱的建议指南建议所有失眠患者,无论是否有其他医学问题或精神健康问题,都可以将CBT-I作为他们的初始治疗。

失眠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失眠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症状。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本病多由五志过极、劳逸失调、素质不强、病后体虚及饮食不节引起。

病位在心,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

病理变化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虚者多为心失所养,实者多为邪扰心神。

包括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脑动脉硬化、慢性中毒、精神分裂症早期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诊断】1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3.实验室检查排除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辨证应审其邪正虚实。

虚证以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和心胆气虚证为多,实证有心火炽盛证、肝郁化火证和痰热内扰证。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以安心神为原则。

虚者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实者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虚实夹杂者,又应补泻兼顾。

1心火炽盛证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

方药举例:朱砂安神丸加减。

黄连5g,生地12g,桅子:10g,黄苓Iog,连翘10g,当归10g,朱砂(冲服)Igo加减:胸中懊恢,胸闷泛恶者,加淡豆豉10g,竹茹6g。

便秘漫赤,加大黄6g,淡竹叶10g,琥珀(冲服)2go2 .肝郁化火证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澳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柴胡6g,黄苓10g,木通6g,⅛g子IOg,泽泻10g,车前子(布包)10g,当归10g,生地黄10g,龙骨(先煎)25g,牡砺(先煎)25go加减: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10g,郁金10g。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睡眠是人体必要的生理需求之一,良好的睡眠质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受到睡眠障碍困扰,因此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并探讨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常见睡眠障碍及其特点1. 失眠症失眠症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睡眠障碍,其特点是难以入睡、入睡后易醒或者早醒,并伴有白天明显的倦怠感。

失眠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压力、焦虑、抑郁等。

长期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以及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特点是呼吸暂停和氧气供应不足。

这导致患者在夜间多次中断和短暂醒来,影响了深度睡眠。

主要症状包括沉重的打鼾声、口干咽燥、白天过度嗜睡等。

3. 噩梦与梦魇噩梦与梦魇是一些人在睡眠中经历的令人不愉快的梦境体验。

这些恶梦可能引发剧烈的恐惧感、焦虑或夜惊。

长期遭受噩梦困扰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二、诊断睡眠障碍的方法1. 睡眠记录对于诊断和评估睡眠障碍,医生通常建议进行睡眠记录。

通过让患者记录每晚的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和任何觉得重要的事件,如打呼噜、作恶梦等,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睡眠模式和问题。

2. 多导睡眠监测(PSG)多导睡眠监测是一种专业的检测手段,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睡眠状态。

在实验室设置中,医生会将多个传感器连接到患者身上,通过记录和分析大脑活动、呼吸、心率等数据,从而得出睡眠质量及其可能的异常。

3. 睡眠问卷睡眠问卷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通过询问患者关于他们的睡眠习惯、噪音、环境以及特定症状等信息,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作出进一步判断。

三、治疗方法1. 行为治疗对于失眠症等轻度睡眠障碍,行为治疗通常是首选。

它包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避免午睡和限制床上其他活动(如看电视或使用手机),以及采用放松技巧如温暖浴缸泡脚或深度呼吸来帮助入睡。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同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

为了规范失眠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失眠诊疗共识专家组于2004年起草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历经多次修订,于2006年正式发表。

该共识对于规范失眠的临床诊治已经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参考近年来失眠诊疗领域相关的进展资料,结合我国国情,经多次讨论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规范化的成人失眠诊疗框架。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时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治疗方案推荐强度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对治疗方案进行推荐时主要参考已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兼顾周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对于国内常用但未通过有效循证医学模式验证的治疗方法,参照其疗效评估、风险估计、经济负担和实用性等多有面因素,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进行推荐。

推荐的强度分为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若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Ⅱ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Ⅲ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可在与患者讨论后采用;Ⅳ级推荐:可选择性方案,需告知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不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

二、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表现为人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和管理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并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

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二、推荐等级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级别以及推荐等级即“标准(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临床建议(Option)”。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定义、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等资料也作为“标准”来推荐。

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在既往文献中可能找不到依据,或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

慢性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7、最后,全面了解药物及物质使用情况(包括处方药 与非处方药)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情况
• 临床症状; • 睡眠习惯(患者本人及配偶); •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专项睡眠情况
• 睡眠日记、睡眠问卷、视觉类比量表(VAS) 等;
• 睡眠多导仪; • 多次睡眠潜伏试验(MSLT); • 体动记录仪(Actigraph); • 催眠药物使用情况; • 其他。
上海 2% 5%
31%
8%
32%
13% 8%
北京 1% 8%
33%
6%
29%
11% 12%
广州 4% 7% 南京 5% 5% 天津 3% 10% 杭州 5% 6%
43% 40% 32% 36%
7% 6% 7% 9%
28% 32% 31% 24%
6% 6% 4% 8% 11% 6% 10% 10%
0%
失眠的诊断程序
失眠的分类

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的问题


身体疾患引起的睡眠障碍
Company Logo
2006年中国6城市普通人群睡眠问题调查。TNS(中国)调研公司。2006年1月。
失眠的构成
精神疾病 50%
以心境障碍为主,常由抑郁、 焦虑、兴奋的情绪引起
其它躯体疾病, 药物等 25%
其它睡眠相关疾病 10%
原发性失眠 15%
Ford DE, Kamerow DB. JAMA. 1989(Sept);262(11):1479-1484
环境原因性失眠 躯体原因性失眠
躯体原因性失眠
躯体疾病: 甲亢、哮喘、COPD、高血压、糖尿病、慢性
疼痛等躯体疾病
失眠的诊断程序
失眠的分类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辅助检查
睡眠脑电图检查
多导睡眠监测
神经影像学检查
生化检查
诊断标准
睡眠时间不足: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睡眠质量差:睡眠过程中醒来次数多,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白天疲劳感: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嗜睡等 情绪问题: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等
失眠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 类:包括苯二 氮卓类药物、 非苯二氮卓类 药物、抗抑郁
睡眠卫生教育: 提供关于睡眠习 惯和环境的建议, 以帮助改善失眠 症状
心理教育:提供 关于失眠原因和 管理的信息,以 帮助患者理解和 应对失眠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 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失眠的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放松心情:学会放松心情,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草、咖啡因等,以免影响睡眠。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深入研究失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加强失眠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 推动失眠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合作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失眠的临床表现
症状描述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睡眠质 量差、夜间醒来次数多等
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注意 力不集中等
身体症状:疲劳、头痛、肌肉 疼痛等
日常生活影响:工作能力下降、 学习能力下降、社交能力下降 等
伴随症状
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心 悸、胸闷等身体不适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药物治疗
• 基本原则:在病因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酌 情给予催眠药物。
• 个体化:小剂量开始 • 给药原则:按需、间断、足量。每周服药3-5天。需长期药物治疗
的患者宜“按需服药”,即预期入睡困难时,在上床前5-10分钟服 用镇静催眠药物;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服用;比通常起床时 间提前≥5小时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短半衰期药物;当第2 天有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可睡前服用;抗抑郁药不能采用间歇疗程 的方法。
• 疗程:短于4周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的药物干预需 每个月定期评估,适时采用间的次序: • 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如雷美替胺); • 其他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
平),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的失眠患者; • 联合使用BzRAs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 • 处方药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不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 巴比妥类药物、水合氯醛、抗组胺药等临床上不推荐使用;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中的苏沃雷生已被FDA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分类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s):对睡觉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及 总睡眠时间等睡眠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大多不能优化睡眠 结构(右佐匹克隆除外)。包括苯二氮卓类(BZDs)和非苯二氮卓 类药物(NBZDs)。
• 妊娠期妇女 • 老年人群 • 儿童人群
特殊人群失眠症的特点及诊治
特殊人群失眠症的特点及诊治
研究发现42%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报告至少出现一种睡眠相关问题, 其中23-34%有失眠症状,7-15%有清晨醒后未恢复感;睡眠相关主 诉与呼吸道症状、躯体疾病、非处方药物、抑郁症状和自我健康感差 有关。 针对老年失眠患者,首选心理和行为干预治疗,其次考虑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循证证实有效的方法:睡眠限制-睡眠压缩治疗、多组分 心理行为治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中国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中国

Index.ISI);
(3)PSQI;(4)Beck抑郁量表;(5)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6)疲劳严重程度量表
(Fatigue Severity Scale);(7)生活质量问卷(SF-36);(8)睡 眠信念和态度问卷(Dy’sfuncfional
Sleep Questionnaire)。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3.客观评估:与健康人相比,失眠患者由于神经心理或 认知行为方面的改变【4“,对睡眠状况的自我评估更容易出 现偏差【6J。必要时需采取客观评估手段进行甄别。整夜多导 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 别诊断。对慢性失眠患者鉴别诊断时可以进行PSG评 估|7…。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for therapy
insomnia,CBT.1)。目前围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々
万方数据
虫垡擅丝赴盘盔垫!;生!旦笙笪鲞笠2朔£b地』盟!!翌!;』!k垫12:!Q!:箜:塑堡Z 2.量表测评:包括自评与他评失眠相关测评量表:(1) ESs;(2)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 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o Js.J7l。传统中医学 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 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 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 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三)失眠的药物治疗 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 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

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6年形成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该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加全面、规范,更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失眠相关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了调整,新型治疗药物上市,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这些变化促成了本次修订工作。

本修订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组,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

修订说明和适用范围专家组参考国际失眠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标准,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新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前版指南使用经验和当前具体国情,依照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意见。

作为2012版指南的替代更新版本,本指南主要的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分类和诊断标准;(2)新增临床评估相关推荐意见;(3)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体的干预推荐意见;(4)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的临床医师,旨在提供易于临床操作且符合国情的中国成人失眠诊疗规范。

指南是针对临床特定问题进行广泛医疗实践后的总结,即使是较低级别的推荐,所涉及的临床实践仍强于单一的个人经验,理应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

医师参照本指南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潜在风险,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学诊疗。

推荐等级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等级划分方法,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评估,确定证据等级,兼顾国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经专家讨论给出相应的推荐意见。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地诊断失眠至关重要。

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症状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的。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失眠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睡眠困难,患者需要在入睡、睡眠中或清晨早醒时经历睡眠困难。

这种困难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频繁醒来或者清晨醒来后无法再入睡。

2. 频繁发生,睡眠困难需要在一周内至少发生三次,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3. 影响日常功能,失眠症状需要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例如影响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庭生活等方面。

4. 其他症状,除了睡眠困难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

在进行失眠的诊断时,医生通常会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同时可能会进行睡眠日记、睡眠监测等辅助检查。

此外,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例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等。

除了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来诊断失眠外,医生还需要对失眠进行分级。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失眠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失眠通常表现为睡眠困难发生频率较低,对日常功能影响较小;中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频繁发生,对日常功能有一定影响;重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功能。

总之,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困难症状、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的。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

只有准确地诊断了失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睡眠。

失眠诊断与治疗

失眠诊断与治疗
通过问诊或借助量表工具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 针对日间思睡患者行Epworth思睡量表评估,结合问诊筛查睡眠 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的临床评估
2、量表测评: Epworth思睡量表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Beck抑郁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生活质量问卷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 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
二、正常睡眠结构
NREM睡眠与REM睡眠交替出现, 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此两种 时相循环往复,每夜通常有 4-6个睡 眠周期。 NREM睡眠:75%-80%(90 min) REM睡眠:20%-25%(10-30 min)
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
婴儿 幼儿
学童 成年人
老年人
24小时 9-12小时
中国成人失眠诊 断与治疗指南
睡眠生理
睡眠生理
一、睡眠分期:两个时相
1、非快 速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促进生长、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大部分脑区神经元活动↓ 呼吸平稳、心率↓ 、血压及体温↓ 肌张力降低(但仍能保持一定姿势) 无眼球运动 1期(入睡期):EEGα波波幅普遍降低;θ波增加 2期(浅睡期):出现12-14Hz睡眠纺锤波,K-F波,顶尖波, 出现慢波 3期(中度睡眠期):睡眠纺锤波为主,δ波出现(20-50%) 4期(深度睡眠期): δ波> 50%
失眠的临床评估
1、病史采集:包括具体睡眠情况、用药史、可能存在 的物质依赖、体格检查、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系统回顾明确有无存在内科系统疾病及其他躯体症状如瘙痒等
通过问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 其他精神障碍
回顾药物或物质应用史
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 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可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等量表工具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对个体和社会均构成严重负担。

国内外曾发表多项失眠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但时间相对陈旧,涵盖人群和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有限。

中国睡眠研究会(CSRS)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国内睡眠医学领域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实用的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充分论证,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证据,历时1年,完成《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撰写。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睡眠医学领域人员提供规范化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框架,主要特点是:(1)基于最新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标准。

(2)依据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3)贴近临床实际,强调失眠障碍共病观点,提出失眠障碍的疗程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不再强调镇静催眠药的治疗时限。

(4)增加或丰富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和老年人失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5)强调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失眠障碍治疗中的地位,增加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本文拟对指南的编制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一、指南的编制1. 制定还是改编编制指南之初,首先考虑是“制定”全新指南,还是“改编”现有指南。

改编的前提是既往有一个或多个高质量指南。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国外指南是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制定的《成人慢性失眠评价和管理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2008)],并发表一系列临床研究,即针对失眠每项具体临床问题的指导性文献,因此,AASM指南(2008)是在持续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质量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指南。

最具代表性的国内指南是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与AASM指南(2008)相吻合。

此外,根据《指南研究和评估第2版(AGREE II)》,AASM指南(2008)严谨性和透明性均较高,因此将该指南作为改编范本,但仍需大幅度修订、更新和补充:(1)为回顾性文献报道,一项指南平均3.60年后内容陈旧,应予以更新。

失眠诊疗方案

失眠诊疗方案
2.药物治疗: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首选,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适用于长期治疗。
-苯二氮卓类药物:短期使用,仅用于严重失眠或作为过渡性治疗,注意监控滥用和依赖风险。
3.补充与替代疗法:
-心理咨询: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短期使用可缓解失眠症状,但需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扎来普隆、艾司唑仑等,具有较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长期治疗。
(3)中药治疗: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安神、养心、补益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3.综合治疗:
4.睡眠监测:对于疑似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以确定睡眠结构和潜在问题。
三、治疗规划
1.教育与行为疗法:
-睡眠卫生教育:向患者传授关于睡眠的基本知识,指导其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认知行为疗法(CBT-I):针对失眠的认知因素,通过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睡眠效率。
-放松训练:指导患者使用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技巧,减轻睡前紧张和焦虑。
二、诊断策略
1.病史收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包括失眠的起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睡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信息。
2.临床评估:通过临床面谈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失眠的医学问题。
3.睡眠评估工具:应用标准化睡眠评估工具,如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等,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量化评估。
失眠诊疗方案
第1篇
失眠诊疗方案
一、项目背景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扰。为帮助失眠患者解除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失眠诊疗方案。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sleep latency
test,
要包括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pinereceptor
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刺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 郁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 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 作为失眠常规用药”“。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1.BZRAs:分为传统的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s)和新型非苯二氮革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 drugs,non—BZDs)。BzD8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可非 选择性激动Y氨基丁酸受体A(GABA。)上不同的a亚基, 具有镇静、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 始,以唑毗坦(zolpidem)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应用于失眠 的临床治疗。由于它们对GABA.上的al亚基更具选择性, 主要发挥催眠作用。(1)BZDs: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 (estazolam)、氟西泮(flurazepam)、夸两泮(qllllzepam)、替马 西泮(temazepam)、三唑仑(triazolam)、阿普唑仑 (alprazolam)、氯氮革(ehlordiazepoxide)、地西泮(diazepam)、 劳拉两泮(10razepam)、咪哒唑仑(midazolam),前5种药物获 美国FDA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需要注意,在国内三唑仑 属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不推荐用于失眠的治疗。其他所列 BZDs均纳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这些BZDs可以缩短失眠 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 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9’…。老年患者 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使用中一短效 BZDs治疗失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持续使用BZDs 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 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BZDs禁用于妊娠 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2)non—BZDs:包括唑 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右 佐匹克隆(eszopiclone)和扎来普隆(zaleplon),具有与BZDs 类似的催眠疗效Ⅲ“】。由于non.BZDs半衰期短。次日残余 效应被最大程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口间困倦,产生药物依 赖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长期使用无 显著药物不良反应陋“,但有可能会在突然停药后发生一 过性的失眠反弹Ⅲ】。部分BZRAs药物安全性评估见表l。 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 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变化引起的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 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蒯性睡眠障碍,但由于临床应用尚无一致 性结论ⅢJ。故不建议将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来使用。褪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诊断与治疗
(2017版指南)
寇耀時
2018.6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 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并将每年的3月21 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1)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睡眠异常症状(患者自述,或者照 料者观察到):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障碍 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 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觉 (2)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患者自述, 或者照料者观察到):
失眠的诊断标准
疲劳或全身不适 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 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 日间思睡 行为问题(比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 精力和体力下降 易发生错误与事故
无法获取其他方案时的替代方案
失眠的定义
❖ 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 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 的一种主观体验
❖ 失眠的临床表现 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 )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 于6.5 h ) 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 本指南涵盖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失眠的临床评估、失眠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失眠的治疗等内容。
引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 5 ): 324-335.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5.002
失眠治疗的总体原则
❖短期失眠患者无法完成CBT-I时应及时选择 药物治疗(Ⅱ级推荐)
❖慢性失眠患者无法完成CBT-I,或者CBT-I无 效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长期给药应参照药 物治疗推荐意见个体化实施(Ⅲ级推荐)
❖物理治疗可以做为补充和替代干预方案(Ⅳ 级推荐)
失眠治疗流程图
BZDAs: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non-BZDs: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 失眠患者伴随日间过度思睡,特别是在需要鉴别发作性睡病 时,应当同时进行PSG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检查(Ⅱ级推荐)
❖ 失眠患者接受合理干预后疗效反应不理想时,应进行PSG检 查排除其他类型睡眠障碍(Ⅱ级推荐)
失眠的诊断标准
一、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6项标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注:a妊娠分级:C:可能有害,D:孕妇慎用,X:孕妇禁用;b哺乳分级:L2:较安全;L3:中等安全:L5,禁用;FDA: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A:不可用/不适用
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
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来解释。
失眠的诊断标准
(4)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 周出现3次 。
(5)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 少3个月。
(6)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 障碍更好地解释。
失眠的诊断标准
二、短期失眠的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失眠第1~3、6条标准,但病程不足
3个月和(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 3次。
失眠的鉴别诊断
❖失眠需要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药物或物 质滥用,以及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相鉴别。 需要鉴别的其他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呼吸相关 性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 动障碍、CRSWDs(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 障碍)、环境性睡眠困难、睡眠不足综合征 、短睡眠者等。确定失眠诊断时还应针对可 以确定的精神或躯体障碍给予相应的诊断。
推荐等级的划分标准
推荐等级共分为4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 I级推荐:若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 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 ❖II级推荐: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 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 ❖III级推荐:可在与患者讨论后采用 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 ❖IV级推荐:不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 基于4级证据或多数专家认可的实践经验、补充方案或者是
引言
❖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 ❖ 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
的失眠 。
❖ 2006年出版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 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制定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 近年来,失眠相关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了调整,新型 治疗药物上市,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地积 累和丰富,这些变化促成了本次修订工作。
失眠治疗的总体原则
❖失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 疗原发或伴发疾病(Ⅰ级推荐)
❖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失眠患者存在的睡眠卫生 不良,给予正确的睡眠卫生教育,并在此基 础上给予其他干预方式(Ⅰ级推荐)
❖CBT-I是治疗成人(包括老年人)失眠的首选 方案之一,即使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失 眠患者,也应当辅以失眠(病程<3个月)
❖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
按病因划分(2012版)
❖原发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最为常见,其特征为过度关注自身的睡眠问题,易觉
醒,由此导致失眠及日间功能障碍)
特发性失眠(仅见于儿童,无其他诱因,呈隐匿发病且失眠症状持续存在,
伴日间功能损害)
主观性失眠
(患者主观存在严重的失眠体验,在排除睡眠呼吸紊乱疾病的情况下,
却无与之相对应的日间功能损害)
❖继发性失眠
临床评估和诊断推荐意见
❖如有可能,在 首次系统评估前 最好记录睡眠日 记(Ⅰ级推荐)
临床评估和诊断推荐意见
❖ 诊断失眠时应关注共存的其他疾病和症状,并给予相应的诊 断(Ⅰ级推荐)
❖ 鉴别其他睡眠障碍如呼吸性睡眠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时应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检查(Ⅰ级推 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