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对中整平方法改进[论文]

合集下载

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

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

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摘要]随着矿资源的不断开采,井下测量则成为一个比较细致严谨的工作。

在测量的过程中,数据的及时、准确是矿山开采正常运行基础保障,本文简要对井下测量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井下测量;错误分析;措施一、前言井下测量工作是一项重要而严谨的工作,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井下测量是一个不能够缺少的很重要的基础工作。

任何地方出现测量错误不但会导致井巷工程的报废甚至会导致很多事故,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要重视对矿山的测量工作,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对我们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井下测量的特点井下测量与地面测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环境对其具有较大的影响,以下是它的几个主要特点:1、井下测量其实就是对巷道的测量,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是对巷道,回采工作面位置与高程的确定,为采矿工程的开展提供相关数据与资料。

2、井下测量一般采取导线测量方式,布线方式分为三种: 闭合导线、符合导线以及支导线,在井下测量的施工过程当中,通常采用的是支导线分布形式,闭合导线与符合导线是在巷道贯通之后的联测过程中才会实施的。

3、井下测量的工作环境光线不足、空间狭小、潮湿,加上巷道内夹杂着行人、车辆以及各种管道,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工作会受到以上这些因素的制约。

4、井下测量在精确度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巷道贯通与平面控制测量过程中,巷道的贯通。

新旧巷道之间的关系都与导线测量精确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煤矿工程施工安全。

三、井下测量中常见的问题1、下井前所带工具、给线数据不全测量人员往往到了工作地点才发现没有带齐工具或者给线所需要的数据没有抄全。

比如忘记带笔、钢尺、垂球、锤子、凿子、记录本、起始资料等等,虽然这都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再准备齐,就得上井去取,既费工费时又影响了施工单位的施工。

2、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用错导线点。

由于前视人员、后视人员、仪器操作人员不精心用错了导线点,造成测量数据错误。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井下测量是矿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井下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会增加矿井管理的难度。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测量仪器的不稳定性现在的测量仪器多采用电子技术,但是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测量仪器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稳定。

因此,在井下测量中,需要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二、仪器使用和操作不规范在井下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往往不能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容易出现误操作、摆放不当等情况,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针对不同测量仪器,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矿井结构变形在井下测量中,矿井结构的变形也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在矿井深部,随着采掘压力的增加,矿井可能会发生塌陷、变形等情况,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定期对矿井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矿井变形的问题。

四、测量方法选择不当在井下测量中,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应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如果选择不当,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从而影响矿井管理和生产。

因此,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不到位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如果数据处理和分析不到位,也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数据处理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六、人为因素在井下测量中,人为因素也是容易造成测量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马虎等问题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较大。

因此,在井下测量中,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测量操作。

综上所述,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与消除[精品文档]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与消除[精品文档]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一、角度测量的误差角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人为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认真分析这些误差,找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从而提高观测精度。

由于竖直角主要用于三角高程测量和视距测量,在测量竖直角时,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采用测回法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测得的竖直角既能满足对高程和水平距离的计算。

故而,我们只分析水平角的测量误差。

(一)仪器误差1.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如照准部偏心误差、度盘分划误差等。

经纬仪照准部旋转中心应与水平度盘中心重合,如果两者不重合,即存在照准部偏心差,在水平角测量中,此项误差影响也可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加以消除。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一般较小,当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各测回间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方法进行观测,以减弱这一项误差影响。

2.仪器校正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如望远镜视准轴不严格垂直于横轴、横轴不严格垂直于竖轴所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的方法来消除,而竖轴不垂直于水准管轴所引起的误差则不能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或其他观测方法来消除,因此,必须认真做好仪器此项检验、校正。

(二)观测误差1.对中误差仪器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偏离测站中心的位移叫偏心距,偏心距将使所观测的水平角值不是大就是小。

经研究已经知道,对中引起的水平角观测误差与偏心距成正比,并与测站到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因此,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仪器的对中误差不应超出相应规范规定的范围。

2.整平误差若仪器未能精确整平或在观测过程中气泡不再居中,竖轴就会偏离铅直位置。

整平误差不能用观测方法来消除,此项误差的影响与观测目标时视线竖直角的大小有关,当观测目标与仪器视线大致同高时,影响较小;当观测目标时,视线竖直角较大,则整平误差的影响明显增大,此时,应特别注意认真整平仪器。

当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零点超过一格以上时,应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在井下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时的误差分析

在井下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时的误差分析
t y,b cl s h y v re t h i ee ta g e—me u i g meh d e A e t e ai swi te d f r n l t u h n s a rn t o s;t e t i r lO ̄ c u e y e m a o d t n ,s c s u d r r u d h mi i h h r a e eT l a s d b  ̄c l c n ii s u h a n eg o n u d t d o y。
来源一是仪器误差, 这个是 由 仪器制造本身 的误差; 二是测角方法误差 , 由于瞄准和读 数不正确所产生 的误差, 是 因为瞄准和读 数随测角方法
不 同而不同; 三是外界条件所造成的误差, 如井下湿度、 温度、 矿尘量、 照明度和风速 等变化 因素。
关键词 经纬仪 角度测量 仪器误差 A 测 角 方 法误 差 误 差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T 18 D 7 文 献 标识 码
W a gJ n—w iL u u n n u e,i Xig a
Ab ta t Th rcso fte ag lrmes rme ti emantc n lg d xo eq ai n e oma c fh h o oi n das h otn sr c ep eiino h n ua aue n st i e h oo yi e ft u lt a dp r r n eo eted lt h n h y f t e.a lotei mp r t a
1 井 下 经 纬 仪 测 角 的 误 差 来 源
在井下用经纬仪进行 角度 测量 的误 差来 源 : 1 () 仪器误差 , 这个 是由仪 器本 身制造的误差造成 的; 2 () 测角方法误差 , 由于 瞄准和读数不正确 所产生 的误 是 差, 因为瞄准和读数 随测角方法不 同而不 同; 3 外 界 () 条件所造 成 的误差 。如井 下 湿度 、 温度、 尘量 和 风 矿 速、 照明度和风速等变化因素。 1 1 仪器 误 差对经纬仪 测量水平 角 的影响 .

井下经纬仪测角的对中讨论

井下经纬仪测角的对中讨论

井下经纬仪测角的对中讨论英岗岭矿务局东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作者凌楠彭宏亮焦宗祥摘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联座位置法”,通过改变基座方向进行测回观测,可消除仪器对中偏差,提高导线的测角精度,是井下导线测角中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对中联座法测角在井下导线测量水平角的观测中,角度观测的方法有:复测法和测回法两种。

而由于井下地形的影响,仪器对中的时间约占测量时间的一半,特别是井下各种条件困难,造成仪器对中偏差较大,可见仪器对中对井下观测是很重要的。

井下观测水平角时,经纬仪的旋转轴(仪器的竖轴)旋转中心和仪器上的对中器光轴中心不在一条铅垂线上,产生了一个偏差,这个偏差称为仪器对中残差。

一般有两点:第一,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仪器光学中心与光学对光轴中心的偏差。

第二,用悬挂垂球对中时垂线中心的偏差。

受井下条件的限制,加上多角、短边,其中最大偏差是1.0mm,最小为0.6mm,平均为0.8mm。

这就造成了仪器的竖轴和测点中心产生了一个偏差,称为偏距e值,必须进行归心改正才能满足《煤矿测量规程》要求。

由于井下导线短边、多角这一特点,仪器对中偏差对水平角测量影响是一个重要环节。

当边长长度短于10~20米时,按复测法和测回法观测时,如不加任何措施很难消除仪器对中的残差。

《煤矿测量规程》要求井下7〃级导线边长小于15M时,采用测回法至少三次对中观测,15〃级导线采用测回法或复测法至少二次对中观测。

下面我介绍一下联座法测角是如何消除对中误差。

所谓联座位置测角法就是在观测中,当脚架大致按平后,仪器上基座的三个安平螺旋包含于脚架头上三角形位置上,垂球挂好在顶板上的测点,每一次对中直接将基座旋转120o ,观测一测回,观测前应将度盘位置变换为为测回数)n n (180︒,由一个测回转到下一个测回,仪器变换度盘按'10180+︒n用固定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点和镜头中心进行点上对中,每次对中也将基座旋转120o ,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转换n︒360。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摘要】本文就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

以便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矿山测量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矿山;井下测量;常见问题;措施引言矿山井下测量工作在矿山开采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矿山开采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均需要测量工作的技术支持。

在矿山井下,空间通常比较狭小,对矿井进行施工通常会受到空间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误差的不断出现和积累,会对矿山井下的开采和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矿产企业的经济安全。

因此,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避免误差的出现,有效的提高测量的效率。

一、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测量工具不够齐全、在矿山井下测量的工作中,测量人员通常会忘记带全相关的工具和设备,通常在实际工作地点后才发觉。

另外,有的测量人员没有记录全所需要的数据,这些问题均是由于测量工作人员粗心引起的,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忘记带测量的原始数据、记录本、锤子、固定架的螺丝等,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比较小,但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测量工作的质量,容易出现误差,从而使得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现场测量时导线测量方面出现差错首先,在导线测量的过程中,会出现角度读数错误和仪器模式设置错误,尤其是在使用全站仪测量的时候,由于显示屏的数值比较小,容易将小数点读错,从而使得读数出现错误。

另外,由于测量模式设置错误也会使得读数出现误差或者记录单位出现偏差。

在测量距离的时候,如果仪器设置出现误差,就会使得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其次,在测量的时候,如果站点、测点以及后视点受到各种设备或者光线的影响,也会出现对中误差和观测误差。

人为因素造成方位角推算出错由于矿山测量工作是在井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在现场施工中标志好施工的中平线。

相关记录人员就要及时对水平角和倾角进行推算和坐标计算以及测量反算等,还需要对本站的方位角、标志好的水平角以及贯通巷道中的倾角等进行推算,如果现场的中腰线标志出现差错,就会导致方位角推算出现误差。

探讨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探讨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探讨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是矿产行业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井下测量工作不但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求为我国的矿山井下测量工作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标签:矿山井下测量存在问题改善对策1引言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是为了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也起到平衡平衡和达到采矿一线服务的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采矿工艺以及生产技术都应用到当前的矿井测量工作中,这一方面为我国的矿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却使得整个工程的建设项目大为的增加,也使得开采的内容日趋的繁琐。

因此,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意义重大。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是整个矿山生产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测量人员应该对各个检测环节都给予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才能为我国的矿产事业发展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

2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特点矿山井下测量工作是当前矿山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矿产企业的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决定着矿产企业的生产建设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包含两个重要因素,地面测量控制系统和井下测量控制系统,这两种数据的建立能够为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生产依据。

对于地面控制系统而言,就需要相关的矿山企业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于地面的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测量;对于井下测量系统来说,就需要矿产企业对于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测绘资料,有效的解决矿产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而且还需为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测,从而为矿产灾害救助提供充分的相关资料,建立和矿山所在地的地质、岩层、建筑等有关的观测站,便于分析矿井的地质情况,完善矿井的地面测量工作。

井下测量精确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井下测量精确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差。
由于在井底 测量 的现场 施工过 程 中一 定要有标定施工的中平线 。因此 , 相关记录 定要进行水平角以及倾角的推算 ,同时 , 还要推算 出本站的方位角 、标定水平角 、贯

通巷 道的倾角 , 现场 中腰线 的标定也有 可能 出错 。上井后 ,如果不及 时对原始记录进行 检查 、各项标定数据进行核算 , 就难 以及时 发现测量错误以及标定数据的错误。例如 , 在 现场计 算标定 中腰线 时算错 了上 山的倾 角, 造成 透点的坐标及贯通 的坡度错算 , 最后
( 四) 不 良习惯和人员缺少导致导线复 测不及时 规程规定基本控制导线每 3 0 0 ~ 5 0 0 m、 采 区控制导线每 3 0 — 1 0 0 m必须进行复测, 但 有 时认 为距离 远点没有 问题或 者人员 不够 应付 生产以后再测 , 等复测时, 导线误差增大, 迎头方位发生很大偏差 。 ( 五) 施工现场的记 录不全 井下作 业, 由于测量时间有 限, 有 时测量 人 员容易急躁, 未将测量数据记 录完全, 如仪 器 高、战标高、测点的左右帮数等 。特别在 施 工现场测量 最后一站 的前 视点的高程 时, 由于急着标定 , 往往忘记 记录新测点 的各 项 数据 , 上井后, 整理资料时, 无法推算 出最后一 个测点 的高程 。 ( 六) 人为因素引起 的方位角推算的错 ’
关键词 :井底测量;精 确度 ;分析


井 下测量 精确 度现状
虽然我国的测量技术得到 了显著提升 , 然而 ,同发达国家相 比还存在显著差距 ,同 时,井底技术应用水平也较低 。 第一, 我国 井底测量工作者的专业 素质相对较低 , 部分 井底工作者不熟悉井底测量操作规范 , 更有 甚者 , 直接凭借个人 的主观意识对其进行判 断。 这是影响我 国井底测量精确度 的最为 主 要 的主观因素 。 加之 , 随着 生活水平 的提高 , 越来越 少地人愿 意从事 这种枯燥 高危 险性 的工作 。 这更加剧了井底测量技术人员的缺 乏。第二 , 我 国进行的井底研发工作力度不 够, 这就需要加大相关技术 的研发 以及引进 工作 。

矿山井下测量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矿山井下测量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矿山井下测量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高文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是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矿山的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生产管理和闭矿的全过程。

矿山测量通常分为地上测量和井下测量两个部分。

其中,井下测量是矿山建设和开采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也是施工阶段最重要的技术资料。

由于矿山的开拓、采准和回采是经常进行的作业,矿山巷道不断延伸,采场不断扩大,作业面的空间位置不断改变。

因此,对矿山测量成果的及时性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矿山井下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及误差处理原则(一)误差的主要来源1、仪器误差---仪器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主要表现为三轴误差,即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和竖轴倾斜误差。

2、测角方法误差---瞄准和读数所产生的误差;3、对中误差---觇标和仪器的中心与测点中心没有在同一铅垂线上所产生的误差。

(二)误差处理原则1、系统误差找出发生规律,用观测方法和加改正值等方法抵消。

2、偶然误差用多余观测减少其影响,利用几何条件检核,用“限差”来限制。

3、粗差细心观测,用多余观测和几何条来件来发现,将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剔除,同时要加强测量团队建设,提高协同配合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 井下测角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各部件加工制造的公差及装配校准不完善、 仪器结构的几何关系不正确和仪器的稳定性不良所引起的。

在仪器的几何关系中,“三轴” 的相互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如右图.1所示。

三轴之间的正确关系是:视准轴应垂直于水平轴(横轴),水平轴应垂直于竖轴(纵轴),竖轴应居于铅直位置。

1. 视准轴误差:水平轴不与视准轴垂直产生的误差称为视准轴误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安置不正确;➢望远镜调焦镜运行时晃动;➢气温变化引起仪器部件的胀缩,特别是仪器受热不均匀使视准轴位置变化。

如右图 .2 所示,视准轴偏离了与水平轴H-H"正交的方向而产生视准轴误差C ,规定视准轴偏向垂直度盘一侧时,C 为正值;反之,C 为负值。

煤矿井下测量易出现的偏差及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易出现的偏差及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易出现的偏差及防范措施【摘要】煤矿井下测量煤矿井下作业与井下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煤矿井下生产效率有着直接性影响。

结合煤矿井下测量实际,本文对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并再此基础上给出几点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煤矿;井下测量;测量偏差;防范措施为了搞好煤矿井下生产,最大化提高煤矿生产建设效益,不必须做好煤矿井下作业中的每一项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质量与生产安全。

井下测量作为井下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开展的基础,它的测量质量对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有着直接性影响。

因此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中,一定要充分做好井下测量,确保井下测量质量,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下面,笔者对煤矿井下测量作业中的常见偏差问题及防范措施加以论述。

一、煤矿井下测量的重要性煤矿井下测量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技术,是煤矿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

考虑到煤矿测量工作质量会对煤矿生产效率与生产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国家规定,在煤矿生产中,无论新矿井还是老矿井,都必须按照矿井生产技术规定做好严格的井下测量,全面确保煤矿井下测量精度,确保测量工作质量。

需要清楚的是,以往发生的大部分井下安全事故中,很多起事故均是由于测量工作不到位引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所以,相关测量人员在实施井下测量工作时,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全方位的井下测量,保证测量精度,避免因测量操作不当、技术不精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给煤矿企业带来大量的社会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煤矿井下测量是极具重要性的,它要求测量人员保持严谨、专注、慎重的工作作风。

二、煤矿井下测量的任务就我国目前的煤矿井下测量工作而言,测量主要任务包括:一,分别在地面与井下建立测量控制系统,利用控制系统来探测测量情况,为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起算数据;二,发挥地面控制系统的功能。

建立在地面上的系统在应用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客观测量地面设施,收集各类设施的建设情况;三,要在测量工作中建立一个地表、岩层和建筑物变形观测站,对矿井附近的地质,地形情况及时进行了解;四,参与“三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对于井下系统,在煤矿生产的每一个井下环节,对井下的环节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监督;五,利用测绘资料,解决在煤矿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六,要测绘各种煤矿井下相关测量图,满足煤矿企业在井下的生产需要;七,根据矿区的地表状况,设计和修改各类煤柱,并且要参与煤矿企业的长久生产发展的工作制定。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煤矿井下导线测量是控制测量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

文章对井下导线的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各种误差采取了相应的减小或消除对策,以便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煤炭生产服务。

标签:煤矿测量;导线测量;误差分析;精度控制1 井下导线测量误差原因分析1.1 仪表误差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仪器制造方面的,仪器各部件的公差不正确,稳定性不良和仪器结构的几何关系不正确而引起;如度盘分划和仪器偏心误差。

其次仪器本身校验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再次仪器整置不正确或因外界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仪器竖轴倾斜所产生的误差,这不仅和观测方向的倾角有关,而且还和观测方向与竖轴倾斜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

1.2 使用者读数误差由于不同的人感觉器官辨别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仪器的安置、瞄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如安置仪器造成仪器的移动,造成偏心误差,瞄准目标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十字丝的结构、人眼视力的临界角、觇标的形状颜色及其照明度、视线长度以及空气的透明度等,使望眼镜不能精确地瞄准觇标,因而造成瞄准误差。

1.3 仪器对中误差和觇标对中误差觇标对中误差是指觇标中心与测点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角误差,觇标对中误差与两个对中线量误差eA和eB成正比,与所测角度的两边长成反比,而与角度本身大小无关。

仪器对中误差是指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不重合所引起的测角误差,仪表对中误差与其线量对中误差成正比,与所测角的两边长度成反比,并且与所测角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测角在0°-180°时,仪器对中误差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以上分析可见:①仪器对中误差对于测角误差的影响与测角的度数有关,180°时最大,并与所构成角的各边的长度成反比;②觇标对中误差对于测角误差的影响与测角的度数大小没有关系,但与构成角度的各边的长度成反比;③仪器对中误差与觇标对中误差和所测角的边长长度成正比关系。

矿井测量误差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矿井测量误差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矿井测量误差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摘要:在煤矿开采环节中,应用科学的测量方式,属于一项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若工作人员疏忽大意,极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偏差,致使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不断下降,进而对煤矿的开采和生产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对煤矿井下实施测量工作的时候,需要先组织测量人员加入培训活动中,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采取合理有效的测量手段,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并借助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误差问题彻底解决,以此来推动矿井测量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矿井测量;误差问题;解决措施1矿井测量容易产生的误差问题1.1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齐矿井地质测量的精密度所产生的误差,其中就包括人为因素。

在矿井测量工作中,很多测量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

由于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同,对矿井测量能力也不同。

而有些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不足,很容易在矿井地质测量中产生失误,从而导致最终测量结果不准确。

例如,工作人员通过水准仪进行矿井测量,由于没有掌握好测量位置,无法让测量标尺与底部保持垂直的状态,这样就会产生偏差。

另外,长时间由于在野外进行测量,工作人员很容易因为过度疲劳、任务繁重,难以确保测量位置的准确性。

1.2安全器械的携带和使用问题在一些比较大型的矿井测量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在井下活动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就会给测量仪器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工作人员在器械携带过程中,不可以坐到测量仪器的箱子上面,这样很容易对仪器造成不良影响,使测量仪器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1.3方位推算存在误差在进行矿井测量工作的过程当中,记录人员在做好记录的同时,还要对其中的水平角和斜角及该地区的方位角和现场的标定角进行推算。

这些推算对于矿井测量工作有重大的影响,但由于记录人员的计算量比较大,就很容易出现推算失误的情况,从而让现场的标定产生误差。

另外,在升井以后,记录人员也没有及时对不同的角度进行计算和检查,给矿井测量工作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误差成因及优化

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误差成因及优化

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误差成因及优化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持,经济的发展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产资源的开采一般都是在矿山上进行的,所以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大就要求矿山井下的测量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本身矿山井下的测量环境就比较的差,而且测量时工作面非常的窄,再加上精度比较低,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开展,这项工作也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引进能够提升矿山井下导线测量工作的精准度,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差需要不断地去优化。

本文就对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误差的成因,并提出相关措施进行优化,提升测量的精确性。

关键词: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误差;优化引言:井下导线测量相较于地面测量来说,难度更大,影响因素更多,井下的环境比较恶劣,潮湿又阴暗,这样在测量的过程中,采光条件就会非常的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导线测量的精确度降低,所以在测量的过程中,经常把检测的位置设在坑道的顶部,并且要摆放成长短不一的高度,这样检测精度能够有所提升,其次坑道的通光条件和工作面的不断变化,使得测量的点位误差也会随着坑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井下导线测量的形式会受到井下施工面积以及通视情况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导线测量时一定要按照顺序开展,从低级导线到高级导线,按顺序布设。

一、全站仪在井下导线测量中的实践应用全站仪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经纬仪相似,它是由处理器自动控制行测角和距离的,从而有效地探测到被测点的坐标、水平距离等,并且全站仪还可以将探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方便快捷,与普通的测量仪相比,全站仪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第一,在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度的时候,只需要用一次反射棱镜,就可以进行高程和平面坐标的计算,而且能够自动记录数据,非常的方便;其次,全站仪在数据传输上非常的方面,能够通过一些通讯接口,连接其他的测量仪器或者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测量技术,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全站测量仪还能够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进行施工放样和导线测量的工作;最后,就是全站仪的双轴补偿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进行自动测量和自动修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确性。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和石油开采的不断发展,井下测量技术作为石油勘探和开采的重要手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工作中,井下测量也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对整个勘探开发项目的进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精度不高井下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勘探和开采工作的效果,然而目前井下测量的精度并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主要是因为井下环境复杂,地质构造复杂,井下测量设备受到的干扰较大,导致测量数据的精度不够高。

2. 测量成本高昂井下测量设备和工具的成本高昂,加上井下环境恶劣,导致井下测量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对勘探开发企业而言是一大负担,也限制了井下测量的应用。

3. 测量数据丢失在井下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测量数据可能会丢失,这给勘探和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丢失的测量数据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

二、解决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1. 提高测量设备的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井下测量设备和技术,提高井下测量的精度,减小测量误差。

可以引进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提高井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井下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在井下测量的过程中,加强对测量数据的备份和保护,减少数据丢失对项目进展的不利影响,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降低井下测量的成本,减少对勘探开发企业的负担,提高测量的经济效益。

对井下测量常见错误的探讨

对井下测量常见错误的探讨

对井下测量常见错误的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井下测量需注意的问题,然后探讨了井下测量的常见错误,最后阐述了应对井下测量错误的措施。

关键词:井下测量;错误;应对措施1井下测量时需注意的问题1.1温度的测定井下通风一般为人工通风,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别较大,因此测量过程中需时刻注意温度的改变,以方便随时更改测量过程。

测量温度时,导线两端同时进行,取其平均值。

1.2大气压的测定目前普通气压计的最大量程是106.66 kPa,无法测量井下大气压,因此常采用公式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lgP = 2.88081-0.000054H1 + 0.0037t式中: H 为测站与镜站的平均高程; t 为井下测站处的温度。

井下进行人工通风时,采用公式换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有很大差异。

为进行准确测量井下的气压值,可通过拨针来扩大量程,此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测量精度满足井下测量的要求。

1.3机电设备的影响为校验机电设备对测距的影响,需对井下的绞车、推车机、通风机以及水泵等进行测量影响的试验。

在进行测量时,全站仪与设备距离在0.8~1 m间。

经过系列试验可发现,机电设备开动与否,其测量值差别不大,可以认为井下机电设备对井下测量几乎无影响。

1.4全站仪的使用测量精度的高低可能造成矿井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同时也会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全站仪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并且全站仪价格昂贵,在井下进行测量时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过程要轻拿轻放,进行测量时对仪器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导线点也要尽可能地设在没有水的地方。

2井下测量常见的错误及采取的措施2.1常见错误。

2.1.1方位角推算错误由于是在井下作业、现场标定,所以记录人员要在记录的空隙进行水平角、倾角的推算,还要推算出本站的方位角、现场标定角等。

一旦推错了方位、水平角,现场标定同时也就标错了。

上井后,若不及时计算检查,对工程造成的损害将更加严重,有时甚至造成误透老巷等重大事故。

2.1.2井下紧张造成观测者测量时读错数观测者是测量工作的关键,一定要细心。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井下测量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的井下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误差大、脏乱差、测量方法不合理、缺乏技术支持等方面。

在此,将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浅谈井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误差大问题误差大是井下测量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仪器和设备也是引起误差大的原因之一。

井下环境恶劣,仪器设备容易受到振动、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对策:提高人员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设备,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2.脏乱差问题井下环境复杂,空气污浊,场地狭窄,加之现场测量时必须受到矿井各种条件的制约,一些脏乱差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测量的结果。

对策:应引进新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尽量减少人工操作,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有效地解决脏乱差问题。

3.测量方法不合理井下测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矿井环境和实际需求,如果选择不当,将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对策:根据实际需求和不同的矿井环境,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对于新型的测量方法,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实践,以确保准确性和精度。

4.缺乏技术支持井下测量往往需要依靠高科技手段,例如:激光测量、gps定位等,在应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研究和验证。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往往由于条件限制和其他原因,缺乏充分的技术支持。

对策: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支持,加强矿井技术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实际能力。

总之,井下测量是矿井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我们需要加强人员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通过技术支持和合作来提高技术水平和实际能力。

煤矿井下测量中的误差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中的误差与控制措施分析

Coal Mining Technology︱340︱华东科技煤矿井下测量中的误差与控制措施分析煤矿井下测量中的误差与控制措施分析张 艺(中煤矿建二十九工程处,安徽 宿州)【摘 要】煤矿井下测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综合测量方式,在测量过程中极易出现偏差,例如选错导线点、测定数值不准确、重复测量不及时以及数据记录不完整等问题,所以,在测量时要针对煤矿井下测量的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探析,根据有关规范,推进现代化技术的总体应用,必能收效良多。

本文将以现今煤矿井下测量中通常出现的问题为中心着重分析,采取更有成效的应对措施,发挥其技术优越性。

【关键词】井下测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测量方法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工作,假如在容易忽视的小事情处理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测量精度偏差,会对煤矿的生产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所以,在煤矿井下测量时,要对测量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确立岗位职责,培养细致的测量方式,降低人为原因出现误差的概率,并采用有效的对策。

1 井下测量的重要性煤矿井下测量是煤炭生产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技术,是无法替代的部分。

由于煤矿井下测量工作质量会对煤矿生产效率与生产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国家规定,在煤矿生产中,不管新老矿井,都一定遵照矿井生产技术规范做好细致的井下测量工作,全方位保证煤矿井下测量的精确,保证矿井测量工作高标准高效率的完成。

更要明确的是,之前发生的大多数矿井安全事故,许多事故都是因为井下测量工作出现疏漏,导致了大量矿工的伤亡。

因此,有关测量人员在进行煤矿井下测量时,务必要有严格谨慎的测量态度,全面完成煤矿的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准确,杜绝因为井下测量操作失误、测量技术缺乏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上述可知,煤矿井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谨慎、专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 井下测量经常出现的问题2.1 安全器械的携带和运用问题在某些大型的煤矿井下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在井下剧烈跑动的时候中会形成强烈震动,就会给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造成的各种危害。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对中整平方法改进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对中整平方法改进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对中整平方法改进【摘要】在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中误差是井下导线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掌握快速精确的仪器对中整平方法,对提高对中精度及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本文总结出了井下快速对中整平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井下测角精度对中误差操作对于井下控制测量,受巷道条件的限制,只能布设成导线形式,而在导线测量中,对于测角仪器操作的基础是对中整平。

由于井下测量的特殊环境,如何快速对中整平,并减弱仪器的对中误差对于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精度及效率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矿山测量的特点,总结出了井下快速对中整平的操作方法及分析了影响井下角度测量误差的因素,希望能够对提高井下导向测量工作效率提供帮助。

1 井下角度测量特点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条件,而使井下测角与地面测角具有以下不同点:(1)井下测点多设于巷道顶板上,因此经纬仪要在测点下对中;(2)由于井下环境黑暗,在观测过程中要求提供仪器密封性好,有良好的防暴照明设备;(3)由于受巷道条件限制,井下导线主要以短边导线为主,且多数布设成直伸型导线。

2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来源及分析井下测角误差,按其来源主要分为:第一类是由于采用的仪器不完善而产生的仪器误差;第二类是由于瞄准和读数不精确所引起的测角方法误差,以及由于觇标和仪器的中心与测站中心没有在同一铅锤线上所产生的觇标和仪器的对中误差,及前后视边长变化产生调焦镜运行误差,即作业方法误差;第三类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因素引起的误差。

一般来讲,由于仪器不完善所产生的测角误差,一般可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到最低限度,而外界条件的影响目前尚难用数学公式加以估算,且相对其他两项误差而言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因此,井下水平角观测主要误差来自于测角方法误差及对中误差,即在直伸型导线中,接近180°,因此由对中不精确引起的测角误差可达到相当大的数值,当a=18m,b=25m,=0.001m,=0.002m,=173°时,目前的测绘仪器水平下,测角方法误差一般不超过±6″,且随着测回数的增加可降低。

浅谈如何提高井下测量精度

浅谈如何提高井下测量精度

浅谈如何提高井下测量精度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在矿山井下测量中已广泛使用。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严重影响导线测量精度。

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现对如何提高井下测量精度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

标签:全站仪;测量精度;误差1 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全站仪的使用已经代替了传统测量中使用经纬仪、钢尺丈量距离进行导线测量。

全站仪测距、测角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测量精度,测角中误差精度已达到±2″。

全站仪是一个集经纬仪、水准仪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能同时测量水平角、竖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工具。

因此,全站仪在地面及井下测量中应用都非常广泛,并且技术已非常成熟。

但是,由于井下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影响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外部因素较多,如淋水潮湿、能见度低、巷道起伏较大等因素。

在井下巷道施工中,遇到很多超过3000m以上的大型贯通工程,对巷道贯通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不沿煤层掘进的联络巷、运输、回风等大巷距离超过3000m的贯通,根据实际工作中对提高测量精度的理解,进一步总结分析全站仪测量时的规律。

2 井下全站仪测量的特点井下测量受作业环境的影响,不同于地面测量。

主要特点有:2.1 由于井下导线测量受巷道条件的制约,井下导线点随巷道掘进进行逐步敷设,不像地面测量那样可以有GPS网、交会法等多种方法。

由于巷道通视条件差,行人、车辆来往频繁干扰大,导线点一般布设在巷道顶板上。

测量时需进行点下对中,边长距离长短不一。

布设导线点时,保证在两点通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边长越长,这点提高精度很关键。

2.2 全站仪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由于井下测量放线时,一般情况巷道迎头进行掘进,巷道内粉尘比较大、能见度低,迎头掘进停了才能进行测量放线。

全站仪自带激光测距装置,测距时使用全站仪测量可节约很多时间,在井下通视的情况下,全站仪至少可测400m,尽可能减少对巷道掘进时间的影响。

浅谈对中误差对井下测角精度的影响

浅谈对中误差对井下测角精度的影响

浅谈对中误差对井下测角精度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12-29T10:19:39.3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梁洪涛[导读] 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测量中平面控制中此内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三山岛金矿山东莱州 261400 摘要:煤矿井下测量是煤矿前期建设和后期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就是指对煤矿的前期的的建设规划、中期的矿区建设以及后期的生产经营等过程进行的测量工作,其目的在于,为煤矿的井下施工作业建立一个准确系统的体系作为基础。

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因技术或者操作造成的问题,所以这项工作的安全实施必须的到更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测量中平面控制中此内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问题;技术措施探讨引言作为整个煤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煤矿测量工作包括地面上的测量工作以及地下的测量工作,其中占更多比重就是地下测量,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为测量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又由于这项工作对之后的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数据参考作用,测量工作中出现的一点细小的错误甚至疏忽都会对煤矿的生产工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致使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事故,所以一定要重视煤矿井下测量工作,及时解决煤矿井下测量中平面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井下平面控制测量需要满足的条件在煤矿的测量工作中,使用到的一个重要的测量方法就是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所谓的井下平面控制测量需要建立成一个包括井下的巷道、硐室等平面位置的信息数据网,而且还需要满足贯通测量的普遍要求,但是由于煤矿井下复杂环境的影响,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由于地下巷道的限制,致使地下的导线不能像地面上那样自由布置,而是只能根据巷道的分布进行布置,通常情况下,井下的平面控制可以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取控制这两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控制方法,其煤矿井下的导线布置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而且导线的布设还应该设成闭合式导线或复测支导线,另外,在具体的操作布设过程中,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的布设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首先是两者的测角精度不同,其次就是基本控制导线是沿着主巷道进行布设,而采区控制导线是沿着煤矿采区的次要巷道进行布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对中整平方法改进
【摘要】在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中误差是井下导线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掌握快速精确的仪器对中整平方法,对提高对中精度及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本文总结出了井下快速对中整平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井下测角精度对中误差操作
对于井下控制测量,受巷道条件的限制,只能布设成导线形式,而在导线测量中,对于测角仪器操作的基础是对中整平。

由于井下测量的特殊环境,如何快速对中整平,并减弱仪器的对中误差对于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精度及效率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矿山测量的特点,总结出了井下快速对中整平的操作方法及分析了影响井下角度测量误差的因素,希望能够对提高井下导向测量工作效率提供帮助。

1 井下角度测量特点
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条件,而使井下测角与地面测角具有以下不同点:(1)井下测点多设于巷道顶板上,因此经纬仪要在测点下对中;(2)由于井下环境黑暗,在观测过程中要求提供仪器密封性好,有良好的防暴照明设备;(3)由于受巷道条件限制,井下导线主要以短边导线为主,且多数布设成直伸型导线。

2 井下角度测量误差来源及分析
井下测角误差,按其来源主要分为:第一类是由于采用的仪器不完善而产生的仪器误差;第二类是由于瞄准和读数不精确所引起的
测角方法误差,以及由于觇标和仪器的中心与测站中心没有在同一铅锤线上所产生的觇标和仪器的对中误差,及前后视边长变化产生调焦镜运行误差,即作业方法误差;第三类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因素引起的误差。

一般来讲,由于仪器不完善所产生的测角误差,一般可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到最低限度,而外界条件的影响目前尚难用数学公式加以估算,且相对其他两项误差而言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因此,井下水平角观测主要误差来自于测角方法误差及对中误差,即
在直伸型导线中,接近180°,因此由对中不精确引起的测角误差可达到相当大的数值,当a=18m,b=25m,=0.001m,=0.002m,=173°时,
目前的测绘仪器水平下,测角方法误差一般不超过±6″,且随着测回数的增加可降低。

显然,在短边导线中,对中误差是井下水平角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且大小与所测角度的两边长度成反比。

所以,在井下角度测量中,如何快速的实现对中整平,且尽可能减弱仪器的对中误差,对于提高测角质量有很大意义。

3 井下角度测量对中整平方法
3.1 对中整平的实质
在测绘工作中,水平角观测的目的是将地面标志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而在实际的外业观测过程中,就是需要将地面标志中心,沿仪器的竖轴投影得到水平度盘上,同时保证仪器竖轴和铅垂
线重合,水平度盘和水平面平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对仪器进行对中整平。

3.2 对中整平的快速操作方法
(1)在巷道顶板测量标志点悬挂能自由伸缩的垂球,为了减弱巷道风速对垂球的影响,可适当增加垂球质量或者加遮风罩;(2)将脚架伸缩到合适高度,脚架伸缩高度以方便观测为原则,然后将脚架安置在测量标志点下方,松开垂球线使垂球自由下垂,垂球中心指向脚架架头中心,同时伸缩架退使架头大致水平。

(3)将仪器的三个脚螺旋回到中间位置并将仪器与架头用连接螺旋拧紧,同时将望远镜调水平,由于受观测角度及巷道几何条件的限制,此时垂球中心和仪器的镜上中心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尤其以倾斜的次要巷道最为明显。

(4)通过伸缩架腿,使垂球尖严格指向仪器镜上中心;
(5)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园水准气泡居中,在调节脚螺旋过程中,气泡高的一边需逆时针调整,气泡低的一边需顺时针旋转,切记不可只调节一个脚螺旋,防止出现其中某个脚螺旋无法继续调节;
(6)转动照准部,使长水准管轴和一组脚螺旋连线平行,调节该组脚螺旋,使长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转动照准部90°,使长水准管轴和脚螺旋连线垂直,调节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严格居中,检查照准部在度盘的各个位置,使长水准管轴在各位置均严格居中。

(7)检查仪器对中情况,如果对中位置有偏离,松开照准部连
接螺旋,水平或垂直移动照准部,使仪器严格对中。

最好再调节脚螺旋,使仪器精平。

4 结语
在以短边导线为主的井下导线测量中,对中误差是井下水平角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按上述操作方法,首先通过伸缩架腿强制是仪器对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仪器达到精平,可极大的提高井下仪器操作的效率和仪器对中偏差,从而提高测角精度。

参考文献:
[1]朱红侠.矿山测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徕卡tcra1102全站仪使用说明书(英文).
[3]张国良.矿山测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4]于成洁.论测量仪器的精密整平及对中技术u.测绘科学,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