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费者反悔权

合集下载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可以无理由退货、换货或者退款的权利。

这种权利的存在,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保障,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购物后有一段时间来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商品,或者是否选择错误,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进行退货。

消费者后悔权的时间上的适用也是比较宽泛的,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商品和不同的销售渠道来具体适用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与商品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对于耐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来说,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可以相对较长。

因为这类商品一般是长期使用,消费者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考虑和使用,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这个商品。

比如家电、家具、衣物等耐用品,消费者可能会在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内才能确定是否满意。

而对于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食品、化妆品、文具等,消费者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使用和检验,才能确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与销售渠道有关。

一般来说,商场、超市等实体店在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上会相对较短,一般是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换货。

而线上购物平台,一般会给予消费者更长的时间考虑,比如30天无理由退货。

这是因为线上购物平台相对于实体店来说,商品无法亲自检验,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基于图片和描述,因此给予更长的退货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

一些定制商品、特殊商品等,可能会有特别的退货政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也与消费者的行为有关。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商品或者使用过长时间之后再提出退货,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消费者后悔权的存在是对于商品未使用过程中的退货保障,而非使用过程中的损坏赔偿。

消费者在使用前仔细检查商品,确认无误后再开始使用,这样才能确保在后悔权的适用时间内提出退货。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也与法律规定有关。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对于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是7天或者30天。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如果觉得不满意或者后悔,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退货或者退款的权利。

消费者后悔权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加放心。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都有所不同。

那么,消费者后悔权适用的时间应该如何确定呢?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的确定应该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宗旨。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往往受到各种促销活动和广告诱导,有时候购买之后才发现商品并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或者服务质量并不如预期。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适用消费者后悔权的时间上应该倾向于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保护。

适用时间长度应该设置得足够长,能够让消费者有充分的时间来检验所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与性能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的确定也要考虑到商家方面的利益。

如果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设置得过长,可能会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和商品管理。

在确定适用时间时,也要考虑到商家的利益,在给予消费者后悔权的也要保证商家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退货和退款事务,避免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的确定还应该考虑商品或服务的特殊性。

不同类型的商品或服务,对于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都有所不同。

一些易腐坏的食品或者易变质的商品,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可能需要设置得更短一些;而一些大件家电或者高价值商品,适用时间可能需要设置得更长一些,因为这些商品购买后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检验其性能和质量。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时间的确定还要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文化和法律法规。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文化和法律法规都有所不同,对于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规定。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将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纳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并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而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还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及其适用

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及其适用

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及其适用反悔权;消费者;网络购物;冷却期2013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做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

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反悔权制度做为一项新的制度设计,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

1消费者反悔权概述1.1概念界定消费者反悔权是指经营者釆用网络、电话、电视、邮购等非传统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在收到货物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符合规定的完好的商品享有的无需说明理由即可善意地予以退货并获得退款且无需承担责任的一种合同解除权。

1. 2反悔权的特点(1)单方性。

它只能由消费者单方行使,经营者没有反悔权。

(2)无因性。

消费者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形式反悔权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也不必因此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3)期限性。

消费者的反悔权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这也是为了维护交易的稳定性,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经营者的权利。

(4)有限性。

反悔权的行使的范围是有限且特定的,仅适用于网购等非传统消费方式。

(5)直接性。

与传统的可撤销合同相比,消费者取消合同是直接的,无需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

1. 3反悔权的性质消费者反悔权不属于撤销权,因为行使反悔权并不需要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而且反悔权可直接行使,无需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反悔权应当属于法定合同解除权。

《合同法》第94条第5款有个兜底性条款,即“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将无理由退货纳入到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是恰当的。

浅议消费者反悔权

浅议消费者反悔权

浅议消费者反悔权[摘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遇到其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诉求手段,或者是有很多的消费者本身怕麻烦,所以随意放弃了对于权力的诉求,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只会使得那些商家的不法行为更加猖狂。

消费者反悔权如果能够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文规定,那么将使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反悔权如果实施,也会存在有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才能够使反悔权发挥得恰到好处,不会对正常的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作用,这是文章所要重点进行论述的。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反悔权;法律体系;电子商务一、消费者反悔权概述(一)消费者反悔权概念消费者反悔权,就是指消费者在反悔权所规定的适用范围内,遵循一定的时间要求,对已经完成的合同进行撤销。

如果不能够满足上面的一系列条件,就不能再行使这项权利。

(二)消费者反悔权制定的重要性虽然现在消费者可以在许多的卖家中进行选择,但是毕竟是一个对商品信息了解甚少的个体,所以处于弱势地位。

在当前对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的各项法律规定或者法律条规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的不足。

例如李某某在某小家电的专卖店购买了一台电风扇,但是由于商家经营方面的不正规,只开具了收据,并且在收据上备注退换货时间是三天。

但是李某某在实际使用了之后,到了第五天才发现有问题,这时他返回到这家小家电的专卖店,却被告知无法再进行退货,经过协商之后卖家才允许换货,还必须是同一款的。

李某某在经过此事件之后,并不想再换货了,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地解决办法,只能按照卖家的解决方式进行了换货。

商家的不规范经营,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如果消费者反悔权可以行使,那么这一问题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在法定的时间内,进行合同的撤销,就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消费者反悔权的建立本身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出现的,但是如果消费者的反悔权运用到所有的合同情况中,那么将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而不惜损害卖家的利益,这样的行为会严重扰乱买方以及卖方市场,所以要针对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进行规定。

论消费者的反悔权(经济法论文)

论消费者的反悔权(经济法论文)

消费者反悔权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部法律,与中国普通百姓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从1993年出台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断得到修改,日益完善。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

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刘俊海教授提出了消费者反悔权。

但是,对于反悔权的设置到底有没有必要,其利弊如何,人们仍有着很大的争议。

本文认为反悔权的建立有很大的必要,并将将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一、反悔权制度的产生所谓反悔权,又称为冷静期制度,就是指在一定的合理期限内,消费者有权无条件退货并收取全部退款。

反悔权制度最初起源于“无因退货”这一商家相互竞争的现代营销手段。

是经营者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一种营销策略。

无因退货权源于商家的承诺,它是经营者承诺给予消费者在合同履行完毕后一定时期内对合同无条件反悔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权利。

此种无偿解约权对消费者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经营者也可借此承诺提高商业信誉,增强竞争力。

从历史上看,反悔权制度初期主要是针对直销企业,因为直销企业并没有固定的店铺,主要靠推销员通过拜访等方式向消费者推销商品,而推销员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往往会夸大商品的功能,想方设法避免商品的缺点,通过各种的花言巧语哄骗消费者进行购买,故适用后悔权。

随后,一些信誉良好的商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实践,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可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把商品无条件地退回给经营者,并不承担任何费用。

因而,消费者反悔权其实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延伸,但又独立于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一种新的权利。

这样既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的博弈力量和强有力的维权依仗,也能够维护市场的公平和交易的稳定。

二、我国反悔权制度建设的动力机制反悔权制度虽然起源于国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建设该制度也具有紧迫性,因此需要分析反悔权制度在我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便我国可以将其进行法律移植,通过制度建设使它与我国的法制体系兼容,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一般都是经过认真考虑和比较后做出的决定,但是有时候消费者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反悔。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反悔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者法律保护的法规中,重要的一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下文将围绕此条法规来分析消费者反悔权。

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合理期限内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退货、换货或者修理等,且不需承担无理由的费用。

这就是消费者反悔权的重要法律保障。

而所谓“合理期限”,是指卖家和买家在交易时就协商确定的,或者根据商品使用和服务性质、性能等确定的退换货期限。

以往消费者反悔通常是极为困难的,很多企业不仅不提供退换服务,还会以各种方式拖延退换货时间甚至直接拒绝消费者的申请。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下面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首先,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反悔案例——“七天无理由退货”。

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七天内可以退货的保障条款。

如果消费者接收到商品后七天内,觉得自己不需要此商品或者不想购买了,可以申请无理由退货。

这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有些商家会明示退换费用由消费者自行承担,但这是不合法的。

例如,一位消费者在收到一个衣服后发现尺码不合适,想要退货。

但是她的退货申请被商家拒绝了,并且告知她退货要承担相关费用。

消费者经过咨询后了解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合理期限内有权对商品进行退货、换货或者修理等,且不需承担无理由的费用。

因此,商家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制定退换货政策。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电子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反悔案例。

一位消费者买了一部手机,但使用不到一个月出现了闪退问题,于是带着手机去了售后。

售后确认了问题后表示需要修理,并且需要两周时间。

消费者7日后悔权的法律探究

消费者7日后悔权的法律探究

消费者7日后悔权的法律探究消费者7日后悔权是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后的7个自然日内无条件地退货。

这一权利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被法律明确保护。

在中国,消费者7日后悔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的。

该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七日内,可以无理由退货或者取消服务合同,而卖方应当承担相应的退货费用。

然而,此法律规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一些商家并未遵守相关规定,而消费者则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

下面是一些关于消费者7日后悔权的案例。

案例1:2018年,北京市市民吕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手机。

当她签收手机后,发现手机存在问题并要求退货,但是卖家拒绝了她的请求。

吕女士于是向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申请维权,最终在该委员会的协调下,卖家同意退款并赔偿吕女士的邮费和交通费。

案例2: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一名消费者在某家服装店购买了一件衬衫。

当她回家后试穿发现不合适,于是在七日内携带衣服的发票到店里退货。

但出乎意料的是,店方拒绝了她的请求,理由是衣服已经被试穿过。

消费者在遭到拒绝的情况下,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并要求维权。

该委员会经过调解后,最终促使店家履行了退货的义务。

案例3:2020年,上海市一名消费者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电动牙刷。

但是,当他接到快递后发现快递里面的货物并不是他要求的那种规格的牙刷,他于是联系卖家进行退换货,但是卖家拒绝了他的请求。

消费者随即向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报。

该局在调查核实后要求卖家退还货款并赔偿相关费用。

综上,消费者7日后悔权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商家故意规避和违法行为的情况。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合法依靠相关法规维权,加强执法和监管是必要的。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情况,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行使7日后悔权时遭遇的其他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商家故意让消费者难以行使退货权,例如不提供退货地址或联系方式,或者要求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寄回商品等等。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有一定时间可以撤销交易或退货退款的权利。

在实际消费中,消费者后悔的情况时常发生,有时是因为商品不符合预期,有时是因为服务不如预期,有时则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的变化需求。

消费者后悔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公平合理的消费环境。

我们需要明确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后七天内享有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这七天的时间是合理的,可以给消费者足够的时间了解和试用商品或服务,检验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和需求。

对于一些大件商品或持久性服务,如家电、汽车、住宿等,还可以根据商家的售后政策延长退货的时间。

这样的规定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一时冲动或受到不正当的销售手段影响而损失利益。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应有一定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范围应考虑到商品的使用状况和服务的特性,以及消费者自身的行为对商品或服务产生的影响。

如果商品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或出现了损坏、破坏等情况,消费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不能无限制地要求退货。

对于一些特殊的定制商品、个人卫生用品等,由于其特殊性,不适应无理由退货的要求。

如果消费者明知商品存在一定的瑕疵或缺陷,而仍然购买,后悔时也不能无条件要求退货。

对于线上购物和实体店购物的不同情况,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对于线上购物来说,由于消费者无法亲自试用商品,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等信息来了解商品,可能存在信息不准确或误导等问题。

在线上购物中,应更加注重消费者后悔权的保护,可以适当延长退货的时间,并对商家提供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和监管,减少虚假宣传等不正当行为。

而对于实体店购物来说,消费者可以亲自试用商品,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商品的特性和质量,后悔权的适用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应建立在公平和诚信的基础上。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商家为了规避消费者后悔权,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或拒绝退货退款,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后,因为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使用效果等方面未达到预期,或者因为商家的误导、虚假宣传等原因感到遗憾和后悔时,可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商家退货、换货或者要求赔偿的一项权利。

消费者后悔权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法律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购物后感到后悔的经历,比如买了商品后发现质量不好,或者在享受服务时感到被欺骗等情况。

对于这些情况,消费者后悔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后,可以主张后悔权的时间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退货换货时间、服务质量问题引起的追究责任时间和虚假宣传引起的维权时间。

首先是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退货换货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要求退货,且商品未经破损也未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换货。

这个时间范围内,商家应当在消费者提出退货、换货要求时予以支持和积极配合,并不得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

消费者在这七日时间内可以在保持商品原有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商品的退货和换货,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服务质量问题引起的追究责任时间。

在享受服务时,如果出现了服务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感到不满意或者遭受损失,消费者可以持有相关证据向商家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追究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受服务后遭受损失,可以向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消费者在享受服务后,如果发现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应当及时采取行动,保存相关证据,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最后是虚假宣传引起的维权时间。

在购买商品或者享受服务之前,商家可能会使用虚假宣传手段来吸引消费者,从而造成消费者后悔的情况。

消费者反悔权

消费者反悔权

价值: 反悔权制度是实现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重要保障。知情权是消费 者的一项基础性权利,是行使自主选择权等其他权利的前提。而消费者和经营者 在销售活动中始终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地位,消费者更加难以确认经营者所发布 信息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反悔权制度赋予消费者在一定期限内检验信息准确性的 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减信息不对称,保障知情权的充分实现,进而确保消费 者自主选择权的真正实现。 反悔权制度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维权途径。实践中,消费者通过提起诉 讼或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要承担举证责任,要经过较为繁琐的程序,最终所获 得的补偿与付出的成本通常极不相称。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消费者基于对举证障 碍的顾虑和沉重的争议解决成本而不得不放弃保障其权益的机会。冷静期制度较 好地克服了现行法律制度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局限性,直接赋予消费者单方 以反悔权,为消费者提供了迅捷而低成本的维权途径。 反悔权制度是一个“多赢”的制度。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消费越来 越趋于个性化和自由化,承诺给予消费者反悔权已成为经营者的一种有效竞争手 段。反悔权制度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易环境,构建起一种激励机制,将大大 减少消费者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者交易的信心,将直接为经营者带来正面 效应,从而构建和谐消费关系,促进商业繁荣,提高社会福利化水平。反悔权制 度决非是仅仅对消费者有利的制度,对经营者、社会来说同样有利,是一个“多 赢”的制度。
我国反悔权制度立法现状 我国1995年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都没有就反悔权制 度做出专门规定。最早制定类似反悔权条款的是1996 年辽宁省实施的《关于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规定消费者对购买的整件商品(不含食品、药品、化妆品) 保持原样的,可以在 7 日内提出退货;经营者应当退回全部货款,不得收取任何费 用。但该《规定》作为地方法规效力层级较低,实践中执行的效果甚微,后修订时 删除了这一条款。2000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 定非因质量问题且尚未使用过的商品,消费者可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更换或退 货,更换或退货中发生的运输、包装、邮寄等有关费用由消费者承担。这是构建反 悔权制度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但该《办法》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规范北京市行 政区域内进行的网上交易活动。基于直销的特殊性,为了规范直销市场经营秩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05年国务院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在直销领域对反悔权制 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构建。该《条例》规定消费者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 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换货和退货;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自消费者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 7 日内,按 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这是目前构建反悔权制度立法效 力层级最高的一个法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后,地方也出台了一些构建反悔权 制度的规定、办法,遗憾的是都没有新的突破。 虽然反悔权制度已在我国一些特殊的消费领域开始构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但这些办法或条例毕竟立法效力层级较低,发生效力的范围有限,内容又缺乏系统 性和具体可操作性,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反悔权制度立法比较差距较大,难以真正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加以完善。

消费者后悔权探析

消费者后悔权探析

消费者后悔权探析【摘要】现代消费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为商品交易另辟蹊径,在打破商品传统交易模式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权益的实质保护带来新威胁。

遵循原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无法应对新威胁的危害,2013年消法修正案将后悔权纳入修改内容实属必要。

本文拟结合修正案中后悔权的内容,对后悔权进行探究。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后悔权一、后悔权的概述消费者反悔权源于经营者的营销手段——“无因退货”,这是指经营者承诺,消费者在支付价款取得商品之后,在一定期限内可无条件退货,经营者返还价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经营者经济地位,商品信息等在交易中固有的优势,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因退货”经历了从营销手段到商事习惯再到法定权利的演变。

消费者“反悔权”是指消费者在商品交易合同成立生效、支付价款取得商品后,依法或依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无偿且无条件解除合同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1]笔者认为“后悔权”并非严谨的法律概念,而是大众化的通俗说法。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契约严守原则,消费者本应严格履行自己与经营者签订的消费合同。

倘若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消费者在缔约时受到欺诈或胁迫或存在重大误解,消费者固可依据《合同法》第54条行使撤销权。

但撤销权制度无法取代后悔权制度。

严格说来,后悔权可称为消费者单方合同解除权,系诚实信用原则和契约严守原则的补充。

反悔权制度有如下特点:1.其基本目标在于保护消费者一方的权益。

2.反悔权赋予消费者单方面取消合同的权利,销售者(或经营者)不享有这种权利。

3.消费者取消合同的权利是无条件的,不必因此承担违约责任。

4.消费者取消合同的权利不是没有限制的,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

二、后悔权的立法历程后悔权的前身“无因退货”曾现《辽宁省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草案)》,该草案规定,经营者出售的整件商品,消费者保持原样并在7日内提出退货要求的,经营者应当予以退货。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消费者反悔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有权在一定时限内取消购买或解除合同的权利。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了消费者反悔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本文将以该条为视角,浅析消费者反悔权的相关情况,并根据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首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后七日内可无理由要求退货或解除合同,但以下商品或者服务除外:一次性消耗品、定制商品、不可退货的商品、过期或者易失效的商品、开封后影响商品质量或者卫生的商品、食品或者药品等。

由此可见,消费者反悔权并非适用于全部商品或服务,而是有所限制。

具体而言,消费者反悔权适用于以下情形:1、如果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可以在七日内无条件要求退货;2、如果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可以无条件要求退货;3、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服务是一项合同,则可以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进行退货;4、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周期性提供的服务,可以从最后一次提供之日算起七日内无条件解除合同。

对于这些情形,对于消费者都有相应的保护。

其次,以下是几个关于消费者反悔权案例的说明:案例一:小李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但收到后觉得尺码不合适,于是在收到商品之日起的第二天联系卖家申请退货。

但卖家告知,超过了七日内的退款时限,无法给予退款。

分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小李在接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有权要求退货,该卖家拒绝小李的退款请求,是侵害了小李的消费者权益。

因此,小李可以通过维权的方式,要求卖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小张购买了一款电动车,当天就想退货,但卖家告知产品已经被拆封,无法进行退货操作。

分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开封后影响商品质量或者卫生的商品”不在无理由退货范围内。

因此,如果一旦购买的商品被拆封,就不能要求无条件退货了。

案例三:小王在商场购买了一瓶葡萄酒,事后发现酒质有问题,于是想要求退货。

论消费者反悔权

论消费者反悔权

论消费者反悔权摘要: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使虚拟化交易增多, 电子商务、远程邮购、电话电视直销、网络购物等交易方式由于其销售形式的特殊性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信息越来越有限,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不断增多,但是可以寻求的救济方式却仅限于合同的解除权及撤销权,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极为不利。

我国现行立法对其规定甚少,甚至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如何将从国外的“冷却期”制度中“舶来”的反悔权“本土化”,明确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行使方式、法律效力以及滥用消费者反悔权的法律规制,为消费者寻求救济途径,维护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反悔权;适用范围;行使方式;法律效力;法律规制现如今,越来越发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带来了消费者权益损害现象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虚拟交易的增多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了解的弱势地位。

消费者的权益如何进一步得到保护,我国立法将如何运用法律加以保障,本文将作如下探讨。

一.消费者反悔权的概念解读何为消费者的反悔权,按照国际上公认的说法,就是消费者在商品买卖和接受服务等消费活动中,在一个确定的期间内,有单方面撤销消费合同的权利,无条件退还所购商品【i】。

反悔权是一项十分特殊的权利,与民法或经济法上的相关概念都有区别,正因为它的特殊性,目前我国法律上的相关规定都无法规制它,必须另外立法确认消费者该种权利的存在。

(一)与合同撤销权的区别在合同法中,撤销权有两种,一个是依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的可撤销合同的情形。

即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情形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另一个是撤销权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恶意逃避债务行为。

二者区别在于:第一,行使方式上: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申请法院执行,而反悔权依据当事人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实现。

第二,行使条件上:撤销权的行使是有法定情形的,而反悔权的行使是无因的,无需经营者的任何过错。

试论消费者反悔制度

试论消费者反悔制度

试论消费者反悔制度摘要:反悔权制度既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挑战也是对其传统保护交易理念的发展。

该制度不同于合同撤销权、“三包”制度及试用合同制度,而是一种更大强度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

其理论基础不仅源于弱者保护理念,遏制商家不法行为理念,更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关键词:消费者反悔权;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公平交易;信息公开义务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传统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已经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一些随着科技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型交易方式,如远程销售、电子商务等,使得消费者在合同中的弱势地位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便随之运用而生。

经营者告知信息义务与反悔制度是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两大支柱。

一般而言,信息义务原则在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有所体现,而反悔制度却迟迟难以出台。

目前学界对该制度的研究尚处于初期,目前存在的与之相类似的制度主要有合同法解除权制度、产品“三包”制度、产品试用制度等。

传统观点将消费者视为弱者,因此保护弱者和信息对称原则成为这一口号强有力的理论后盾。

但这是否能真正确保反悔制度设立之正当性值得商榷,这也决定了反悔制度的适用领域以及适用交易类型。

针对上述症结,文章首先阐述了消费者反悔权及相关概念,继而简要介绍了域外相关制度规定,最后重点分析了反悔制度构建合理性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及反悔权(一)合同撤销权此处的撤销权指广义上的撤销权,既包括法定撤销权也包括约定撤销权。

所谓法定撤销权是指法律规定的在何种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如《合同法》54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合同法》第94条:合同当事人的单方解除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网购中的消费者反悔权

网购中的消费者反悔权

浅谈网购中的消费者反悔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生活当中的交易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网上购物。

随着抽象、虚拟化的交易的增多,侵犯消费者的权益的行为也不断上涨。

消费者受损事件的增多,无形中增大经济活动的不稳定因素。

消费者反悔权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旨在了解网络购物环境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表现,提出网购反悔权的保障措施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字:反悔权;网购;消费者权益一、消费者反悔权的基本理论1、消费者反悔权的含义消费者反悔权是指消费者在商品交易合同成立生效、支付价款取得商品后,依法或依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无偿且无条件解除合同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在各式各样的消费合同中消费者反悔权并不能完全的适用,一般情况下是消费者受到引诱时作出的消费行为才适用消费者反悔权,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不受到损害。

2、消费者反悔权有别于产品”三包规定”我国《消法》第45 条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

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

”国家《新三包规定》( 1995)第 8 条至第11条都对产品在规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后进行退货、换货及修理的规定。

“三包制度”在我国已建立起合理的退换货制度和赔偿制度。

然而这些制度仍然属于有因退货。

只有在产品有瑕疵、安全隐患等情况下才能进行退货。

而消费者反悔权是赋予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的权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无条件退货。

3、消费者反悔权对民事权利的突破第一,消费者反悔权不同于民事主体享有的撤销权,撤销权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错误、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原因而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消费者反悔权的行使无须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只要消费者自己直接发出撤回意思表示即可生效,但是在这里消费者反悔权要限制在一定的期限内,这样才能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时不伤害销售者。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

浅议消费者后悔权时间上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因为一些原因而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产生后悔,希望可以取消合同或要求退货、退款的权利。

消费者后悔权是消费者保护的一项重要权益,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国内,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上主要有两种情况,即法定后悔权和合同约定的后悔权。

其次是合同约定的后悔权。

在一些特殊的交易中,双方在合同中可以自由约定后悔权的适用时间。

在一些大件商品(如家电、家具等)的销售合同中,可约定消费者在购买后的一定时间内享有后悔权,该时间通常为7天至30天不等。

合同约定的后悔权适用时间较长,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商品后的后悔需求。

无论是法定后悔权还是合同约定的后悔权,消费者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行使后悔权,逾期将丧失此权利。

消费者在行使后悔权之前应积极与销售者沟通,确保符合退货退款的条件,包括商品的完好性、防伪标识完好等。

在合同约定的后悔权中,消费者还需要留意是否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或承担退货的相关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后悔权并非一切情况下都适用。

定制商品、个性化服务等特殊商品与服务,在购买后通常不享有后悔权。

对于一些消耗性商品(如食品、药品等)和一些服务(如旅游、演出等)来讲,消费者常常无法行使后悔权,因为一旦购买后就无法退还或更改。

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时间上主要有法定后悔权和合同约定的后悔权。

法定后悔权适用于商品购买和服务接受后的7天内,无需提供理由。

合同约定的后悔权则根据双方约定的时间范围进行行使。

消费者在行使后悔权时需留意是否满足退货退款的条件,并注意相关费用和违约金的支付。

消费者后悔权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某些特殊商品与服务可能无法行使后悔权。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消费者反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在一定期限内犹豫、后悔并决定取消交易,获得退货、退款的权利。

消费者反悔权在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了消费者反悔权,明确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7日内可要求商家退货、退款的情况。

消费者反悔权的保护旨在避免因商家欺骗、偷梁换柱等行为所导致的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少数消费者恶意利用反悔权,无缘无故地要求退货退款,对商家造成经济损失和负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也需要合理拒绝消费者的要求,并在具体操作时权衡好消费者权益和自身利益。

下面结合案例来分析消费者反悔权和商家权益的具体操作和权衡。

案例一:小李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手机,但收到手机后发现手机性能不如心中所愿,于是向商家提出退货。

但商家表示该手机属于换货保修范畴,只能提供维修服务,小李不满意商家的回复,便要求进行退款手续。

对于该案例,商家可以先了解小李出现退货要求的原因,是否出现了商品质量问题。

如果属于商家的责任范畴导致退货,商家应该提供退货服务。

如果是小李个例的原因,商家可进行退货处理,但也可建议小李先使用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需要退货。

若无法达成协议,商家也可以拒绝退货要求并给出合理解释。

案例二:小张在商场购买了一件衣服后试穿后决定退货。

但由于标签已经拆掉,商家拒绝了小张的退货要求。

对于该案例,商家需要在售前告知消费者货物退换规则,例如无法退换的商品种类、售后时间等。

如果小张在退货时沟通不畅,可以要求小张提供购买凭据,查看是否有效,也可对退货的产品进行细致的检查,防止恶意换货行为发生。

此外,消费者也应此说明晰明,避免过于任性和随意的退款。

案例三:小王在网上订购了鲜花,但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快递延迟了送达时间,小王决定取消订购。

对于该案例,小王的退货要求似乎没有货物质量上的问题,而是出现了快递递送问题。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

浅析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为视角《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依照规定享有反悔权。

消费者反悔权的具体规定及其实践中的实际效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的角度,对消费者反悔权进行浅析,并通过三个案例说明消费者反悔权的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法律问题。

首先,消费者反悔权是一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安排。

该制度规定,只要在特定的时限内,消费者可以无需任何理由或额外成本就取消或终止购物或服务的合同。

这一规定在保障消费者基本权益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纠纷。

其次,消费者反悔权的实施需要注意一些法律要求。

例如,消费者反悔权适用的时间限制不能过长,否则可能会给商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会妨碍市场的正常运转。

此外,消费者反悔权仅适用于未使用或完好无损的商品,因此消费者在使用该权利时也需要注意对商品的保护。

最后,我们来看几个实际的案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反悔权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小明在一家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手机,当他收到商品后,发现该手机与商家宣传的有明显差异,于是他决定行使消费者反悔权。

小明将商品寄回商家,并要求退款。

商家在确认商品无损后,将退款金额返还给了小明。

案例二:小刚在一家线下商店购买了一款家电产品。

当他回到家后,发现该产品已经有明显磨损痕迹,而商家却告诉他,产品已经出现过多次交易,所以不予退换。

小刚不服,向消费者协会申请帮助。

经协调,商家同意将产品退回并退款。

案例三:小红在线上购买了一件衣服,当她试穿后发现尺码不合适,于是向商家申请退货并行使消费者反悔权。

但经商家检查后发现该商品已经因小红在试穿过程中而导致脱色和破损,因此不予退款和退货。

总的来说,消费者反悔权制度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保障措施,也是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

在实践中,消费者应该注意消费者反悔权的具体适用条件,同时也需要有理性行使该权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消费者反悔权
思想政治教育2008171113 陈冰聪
【摘要】: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

此举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形势下,修改《消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其中,是否将反悔权写进《消法》的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对此,本文着重论述了《消法》设立反悔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消费者、反悔权、立法
冷却期制度是指,在交易合同成立后,作为买方的消费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无条件地取消合同,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

由于消费者常因销售者采取的销售攻势造成被迫屈服或受诱惑而订立合同,结果受到损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对严格遵守合同的原则进行修正补充,于是立法者便设定一个对于消费者来说使之头脑冷静再考虑的期间,这个期间就是冷却期,也可以称为反悔期。

【1】冷却期制度是对交易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的消费者提供的一种特别保护方法,在很多国家的立法里都有规定。

美国《消费信用保护法》第125 条规定,在交易成立之日,债权者即信用供给人要明确告知消费者拥有可以取消交易的权利,期限是从交付记载着这一事项的书面文件之日开始,到第三个交易日的午夜为止;消费者行使解除权时,没有交付费用的义务,债权者在受领解除通知书后10 日内必须返还从债务者处接受的头金,债务者则要全部返还接受的商品。

德国《分期付款买卖法》给予此种买卖的买受人于缔约后一个星期内以书面撤销契约之权利。

日本1976 年的《访问贩卖法》第6 条规定,贩卖人在营业所等地以外的场所,对特定商品接受买卖合同条款的购买人,或贩卖人在营业所等地以外的场所,就该特定商品签订买卖合同时的购买人,可以书面申请该买卖合同的撤回,或解除该买卖合同,在此情形下,贩卖者不能请求购买者赔偿因撤回合同而受的损害或支付违约金;但自贩卖者告知日起算已过4 天的不能撤回或解除。

英国1966 年的《购买租赁法》第4 条规定,买受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随时以书面文书通知解除合同,而将物品返还。

法国1988年7 月6 日法律第1 条规定“, 远程买受人”有权在收到其订货后7 天内,将其购买的商品退还给出卖人并要求退还货款。

欧盟《关于远距离销售的指令》第6 条规定,自接到货物之后7 天之内或服务协议签订之后7 天之内,消费者有权行使反悔权无偿退回商品。

【2】
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市场秩序不甚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更不成熟,其弱者地位更加明显,更容易受到经营者的欺诈和损害。

其次,我国的很多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已经在实践中实行了类似于冷却期制度的无条件退货制度,这为在我国实施冷却期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再次,我国目前市场上的欺诈现象还比较严重,经营者通常会利用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误导、欺骗消费者,而受害消费者往往因苦于无法举证或难以承受繁琐的诉讼程序的负担而对自己的损害无能为力。

冷却期制度的引进可以消除消费者的这种烦恼。

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梅权源于“无因退货”这一现代营销手段的出现。

无因退货,指消费者就某商品的交易和经营者达成书面或口头的协议,约定在向经营者交付价款并取得商品后,有权进行一段时间的考虑,若作出取消交易的决定,可退回商品,经营者则将价款返还给消费者。

退货是消费者实现反悔权的方式,
而无因表明了消费者取消合同的无条件性。

对于中国国民,首次接触无因退货是通过美国安利公司,其“无因退货”的服务承诺给中国的市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也使消费者享尽其利。

之后,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的商家也逐渐开始实行无因退货。

2001 年4 月,安徽奇瑞轿车在全国首次实行轿车的无因退货;同年,云南的旅游定点商店向旅游者表示,凡属黄金周期间所购商品,三个月内可以无理由退回;2002 年3 月,松下空调在广告中承诺给予消费者69 日的后悔期。

就这样,“无因退货”作为现代营销用语逐渐为中国消费者所知悉。

如今,在要不要设立反悔权的问题上,大众与法律学者们的观点存在着较为根本的分歧。

多数消费者赞同赋予其反悔权,而法学界更多的人则表达了“后悔入权”之后的担忧:在一个本来就缺乏诚信的社会里,反悔权无疑将造成更多的诚信缺失。

在对待次问题上,笔者认为不能在所有的市场交易上赋予消费者反悔权,例如,食品、内衣等。

同样,也不能说对于同一类的交易,也不能绝对,需要视情况而定,例如,汽车、电脑等。

因此,在市场交易上,应设置部分限制性反悔权、完全限制性反悔权、非限制性反悔权。

【3】
由于消费者反悔权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限制经营者的欺诈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关系的实质公平有重要意义,要想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需要通过法律制度设计。

但是消费者反悔权制度毕竟是“舶来品”,其移植到中国后的“本土化”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它必须与中国的现实土壤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5 年8 月10 日国务院通过的《直销管理条例》第25 条第2 款规定:消费者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 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退货和换货。

该行政法规只适用于直销产品,范围未免狭窄。

笔者建议消费者反悔权的法定化首先要提高立法位阶,该制度应该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面;其次适当扩大适用范围。

未来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应规定消费者反悔权。

其适用范围可作列举式规定,行使期限可作统一规定,但也给其他特别立法留下立法空间。

建议可作下列表述:基于电子商务、上门推销、远程邮购、电视直销等形式订立的消费合同,在合同履行后7 日内,消费者有权不附加理由主张撤销合同。

对由此给经营者造成的损失,消费者除非具有恶意或重大过失,不负赔偿责任。

经营者应该接受消费者的退货并无条件退还价款。

但如果消费者已经使用商品或造成商品损害影响商品再销售的不在此限。

其他法律对消费者的反悔权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另外,冷却期制度即反悔权,赋予消费者单方面撤销合同的权利,经营者不享有此权利;消费者撤销合同是无条件的,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消费者行使反悔权受限制,即必须是在订立消费合同后一定期限内行使;消费者取消合同是直接针对经营者的,无需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制度设计的目标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4】
反悔权制度的确立,一方面以权威性的法律规定为这些行为确定了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打击那些利用“无条件退货”等口号诱导消费者的经营者。

【参考文献】:
【1】《冷却期制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董新凯1 ,夏瑜2;收稿日期:2004212206 作者简介:董新凯(19682) ,男,江苏洪泽人,南京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法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夏瑜(19802)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理工大学助教。

(1.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