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物流金融是指以物流为基础,利用金融手段解决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中所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题和风险管控问题,有效改善物流企业的资金运作水平和运营效率。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创新,物流金融正逐渐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由于物流金融的特殊性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物流金融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1. 物流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由于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融资成本高、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导致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
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缺少抵押品和信用等问题,获得融资渠道有限,导致生产经营受限。
物流金融产品单一,服务功能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物流企业的需求。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金融机构在物流行业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模型。
这些问题制约了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
2. 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完善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
未来,物流金融将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多元化金融产品、智能化服务”等发展趋势。
物流企业将通过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技术获得更好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将为物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
1. 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物流金融市场需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其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机构应当主动了解物流企业的需求,提供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和信用风险。
2. 引入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品质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机构作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桥梁,可以更好地满足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
我国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1.国内物流发展现状物流业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例如,从铁路运输网络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密度等指标来看,中国铁路网络整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国土面积计算,中国路网密度为81.2 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的路网密度为0。
6 公里/万人。
不但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印度等国家.从机场数量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用机场数量少、密度低。
目前中国每万平方公里只有0。
23个民用机场。
美国为5。
98 个。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机场密度也大于中国,如巴西为1.06 个,印度为0.72 个,巴基斯坦为0.43 个。
全国公共通用仓库中,1980 年以前建造的占45%,20世纪80、90 年代建造的占30%,2000年以来新建的仅占25%。
从仓库结构看,小型平房仓库约占70%,楼房仓库约占20%,高站台库与立体库约占5% 左右。
相当一部分20 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仓库“带病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物流要素供给不足.专业化技能型、管理型物流人才、先进的软硬件物流技术、物流组织、物流信息等还比较缺乏,这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物流业结构的升级慢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物流需求;综合物流能力形成的严重滞后。
多数物流企业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社会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弱.加之流通体制改革及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的渐进性,使跨部门跨地区物流能力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效形成。
“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物品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的物流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应急物流极为薄弱。
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实现应急物资的保障,因应急物资保障延误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
物流业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渐次得到发展.这种物流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与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物流需求不平衡密切相关.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物流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物流运作水平则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物流率先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逐步出现一批物流功能集聚区。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物流金融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壮大和完善。
本文将对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于物流行业的了解和支持程度有限,对物流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没有相关经验。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营和管理上,对金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这也制约了物流金融的发展。
第一,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减少物流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服务。
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对物流行业的研究力度,提高对物流企业的了解和支持。
开设专门的物流金融部门,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咨询、风险评估、融资创新等。
推动物流企业的金融能力提升。
物流企业应提高自身的金融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
可以培训物流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引进专业的金融顾问,提供金融咨询和指导,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促进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
可以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
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物流金融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发展跨境电商物流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物流方面的融资和支付需求。
第五,加强物流金融的合作与联动。
物流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电商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的联动机制,共同发展物流金融。
可以通过共享数据、资源整合、业务协作等方式,提高物流金融的效能和效益。
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要推动物流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既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也需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推动物流企业的金融能力提升、促进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加强物流金融的合作与联动,可以推动物流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物流金融需求浅析
我国物流金融需求浅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物流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本文从总体经济、融资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对物流金融的需求情况。
[关键词]物流金融需求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6981亿元,同比增长约两成,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6.9%,比2006年上升0.2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个百分点。
从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2007年运输费用为247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2006年提高 4.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4%;2007年保管费用为14943亿元,同比增长21.2%;2007年管理费用为5755亿元,同比增长13.6%。
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相应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总量巨大的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仅中小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便超过6.3万亿元,而同期基于物流的融资总额不超过3000亿元。
这表明,未来我国物流金融业务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和物流发展对物流金融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迁移,中国的国民经济稳健发展,自“十五”规划至今,GDP平均每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2007年我国GDP达246619亿元,增长11.4%。
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2007年我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
自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
浅谈物流金融
浅谈物流金融作者:傅雨凝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物流产业的繁荣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快了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物流金融发展尚不成熟,蕴含着巨大风险。
文章对物流金融产生背景、现状、基本模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相应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物流金融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风险防范一、物流金融背景随着物流金融附属行业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逐渐彰显,人们对于物流金融行业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
新型的物流金融行业不仅集合了金融行业与物流行业的特点,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体制创新,在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物流金融指的是一系列组织内部资金调度,在新型金融理财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
物流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融合消费者提供的资金,从而维持物流行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最终目标仍然在于实现金融行业、物流行业以及具体用户三方的互利共赢。
二、中国的物流金融的发展由于我国物流金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健全完善的职能管理体系,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途径。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物流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就从物流金融行业单独第三方来讲,国内大多数物流金融行业的单独第三方都是物流公司,而国外大多都是由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
作为物流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除了需要维持发展之外,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协同银行组织,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方机构的价值就在于保障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信息一致,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使得大量社会资金闲置在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不仅会给供应链运转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再加上物流成本的逐渐提升,物流、资金流、商流以及信息流一体化的目标始终无法实现,进而使得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物流金融产生背景
近年来,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等金融风暴的袭击之后,世界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全球流动性持续过生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强劲,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
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加之持续的通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用工本高等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不断加剧。
这些困境的叠加效应直接催生了更大的融资需求,使原本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更加困窘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对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显然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有利于从事供应链管理的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了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情况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业不仅需要支撑经济总量持续稳健增长的需要,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物流业引领产业升级在于提升效率,而创新就是效率提升的核心推动力2、成本上涨和盈利薄弱的双重挑战.近10年来,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发展严重依赖于大规模扩张,依赖于我们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
因此成本上涨与盈利能力低下的双重挑战将逆向推动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服务创新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货嘀嘀嘀物流金融的产生不仅能够有效融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创新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地区间的合作力度。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路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的门槛,对我国经济繁荣状态的维持作用较大。
本文研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于其存在的信息开放程度低、法律体系不完善、风控机制效能差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资金;业务种类我国供应链金融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呈现出金融主体与服务种类多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时间尚短的原因,没有建立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于金融类服务风险管控不足,可能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供应链金融企业受到波及,对整体供应链的企业均会形成影响。
因此,当下应该寻找推动供应链金融稳步发展的策略。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一)供应链金融主体类型增长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供应链中的主体变多,主要为供应链中金融资金方、核心企业、金融科技赋能企业、金融平台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现供应链中不同金融主体的数量均出现一定的增长,其中金融科技运营平台的增长数量最为疯狂,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等主体紧追其后。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供应链金融主体变多,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不同主体的优势均得到发挥[1]。
(二)涉及业务种类变多分析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的业务发展情况,发现被调研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处于较高水平,供应链金融在企业经营中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预付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其中应收账款融资融资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占据的比例较高。
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对于预付款融资、存贷质押等业务,均给出一定的要求,这与相关业务需要进行监管相关。
供应链服务企业在物流监控中,出于工作高效推进需求,还会做好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实施的调控,在其以某种形式整合后,满足对物流全程监控的需求。
二、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开放程度低供应链金融的构建以信息作为基石,在供应链中的各项活动均建立在信息良性交互的基础上。
当前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中的风险控制及需求探析
当前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中的风险控制及需求探析【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作为物流业重要支撑的物流金融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一些学者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不过,随着物流业的继续发展和物流金融服务需求的逐渐扩大,物流金融风险控制问题会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物流金融的涵义和兴起原因出发,探讨物流金融需求及各种风险的产生由来,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控制应办法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控制,金融创新一、物流金融的涵义及兴起的原因分析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互渗透发展,形成了物流金融。
从本质上讲,物流金融即包含了金融服务功能在内的物流服务。
尤其在物流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服务角色,他们能够提供金融与物流集成服务,涵盖了流通加工、监管、融资、评估和资产处理等内容。
物流金融的产生,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物流加工服务,另一方面则向受众提供各种间接或直接金融服务,对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绩效、促进客户经营效率提升等有重要意义。
物流金融,具体来说包括了物流过程中的保险、贷款、租赁、结算、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等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活动,都能形成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
物流金融兴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了物流金融的诞生。
当前,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商业活动中,一种商品从原材料制造加工到流动、直到最终纳入消费者手的过程中,实际上面临着流动产品和原材料大量占用资金的问题,容易造成库存过多和相应资金成本增多问题。
而存货则会造成大量资金占用,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会发生。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金融服务应运而生,它能够解决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更能帮助企业将其有限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扩张,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物流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寻求利润增长点的结果。
近几年,物流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原本的物流服务利润逐年下降。
浅析我国物流金融脱媒化发展
一、引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的主要原则,深化改革,整合资源。
深化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分割,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二、融通仓金融脱媒分析1.参与融通仓各方相互关系及运作模式在学术界融通仓这一概念最早由复旦大学朱道立,罗齐等学者创新性的提出,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上游企业将原材料货权转移给银行,银行将货款的大部分比例直接向发货人付清。
提货人在规定时间内向银行偿清一次性或多次偿清货款。
银行对第三方物流或仓储单位发放放货指示,分批或一次性对下游企业放货。
2.融通仓金融脱媒优点融通仓业务中的支付清算绕过银行系统,直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
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带来了更多更稳定的客户。
这样避免了原有模式下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和信用情况对其进行授信。
省去了银行与物流企业签订信贷协议和承担无限责任合同等步骤。
规避了第三方物流与融资企业合谋骗贷的风险。
实现了物流,资金流相结合的高效率运作流程。
三、保兑仓金融脱媒分析1.参与保兑仓各方相互关系及运作模式保兑仓业务处理中,由供应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银行四方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
经销商向银行缴存一定比例的承兑保证金,银行签发以供应商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
经销商将银行承兑汇票交付供应商,要求提货。
供应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仓储企业发货。
银行根据经销商缴纳的保证金的一定比例签发提货单。
物流或仓储单位根据提货单向供应商发货。
买方实现销售后,再缴存保证金,重复以上流程。
汇票到期后,买方承担承兑汇票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部分。
2.保兑仓的金融脱媒方式保兑仓业务中的金融脱媒处理中,经销商将直接与物流银行签订协议,物流银行将直接掌握货物的销售及库存情况,由物流银行直接签发对制造商的承兑汇票,经销商直接向物流银行提交保证金,并由物流银行直接向买方发货。
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探讨
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探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而在物流行业中,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的结合,促进了货物流通的顺畅,利用金融手段推动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一、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在传统的物流业务中,对于货物运输的资金流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跨国货物运输的资金结算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货物运输的融资、融资盘转账、风险控制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应用,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运作方式,使得物流业务的资金流动更加灵活高效,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1. 供应链融资:传统的物流业务中,货物运输的资金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结算周期。
而供应链金融通过将金融服务与物流服务有机结合,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
通过供应链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灵活的资金支持,使得货物运输的资金流动更加顺畅。
2. 融资盘转账:在物流业务中,货物的运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转运和中转,这就需要进行多次的资金结算。
而供应链金融通过建立融资盘转账系统,实现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资金结算的便捷化和高效化,降低了货物运输的资金风险。
3. 风险控制: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货物运输的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对货物运输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运用,供应链金融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运作方式,促进了货物运输的顺畅,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风险控制手段,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关键词:物流业,现状及,我国,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本文简介:第三章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下我国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电子商务诞生于科技时代,是互联网创新技术的一大产物。
信息化、网络化普遍集中化深入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时代不断被激发和挖掘大众的诉求,人们越发倾向于以最简单的方式和路径获我国物流业发展大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文内容:第三章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下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电子商务诞生于信息时代,是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一大产物。
信息化、网络化广泛深入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互联网时代不断被激发和挖掘大众的诉求,人们的倾向于以最简单便捷越发这种方式和路径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网络信息带动着末端消费的井喷,并科技人才使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的实现成为可能。
如果说虚拟的互联网无限放大了采购、消费主体对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商品和相关服务的需求,那么,物流则是这一需求最终得以实现和满足的重要一环。
因此,物流作为电子商务时代虚拟电子与实物的重要纽带,面临巨量的物流需求。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物流业虽然健康发展起步较晚,但总体发展迅猛,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物流业发展得到国家层面、各级政府层面的积极支持,全国性的物流战略规划以及重大物流工程、重点项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纷纷出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21 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物流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地位,提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进入"十二五",国务院于 2021 年又编制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21 年)》 ,规划启动数项重点物流工程。
伴随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继续推进,将对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转变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物流金融这一领域的投资和合作。
首先,我国物流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物流金融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加大物流金融业务的布局,物流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选择从金融机构获得运营资金。
其次,物流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金融产品逐渐向线上转型。
比如,供应链金融、物流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创新产品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
再次,物流金融合作模式多样化。
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合作成立物流金融公司、设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
这些合作模式既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物流企业,也能够帮助物流企业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此外,监管政策的支持也是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逐渐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框架,加强对物流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这为物流金融的稳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物流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物流企业信用较差,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
其次,物流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较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最后,物流金融产品和服务仍有待创新和完善,以满足物流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我国物流金融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信用建设、完善监管政策,以促进物流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
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一、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物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金融手段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金融需求2.1 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种运输方式全面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水运等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运输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2.2 交通运输业的金融需求交通运输业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的财政资金难以满足需求,需要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2.运输企业运营资金需求:交通运输企业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运输成本、购买燃料、维修设备等费用3.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资金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三、物流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功能3.1 物流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物流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供应链为基础,通过金融手段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金融服务模式其运作模式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保理、仓单质押、信用证等3.2 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功能1.融资功能: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风险管理功能:物流供应链金融通过金融工具,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3.优化供应链运作效率:物流供应链金融通过金融手段,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四、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结合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协同发展1.交通运输为物流供应链金融提供载体:交通运输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为物流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实施的载体2.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交通运输提供资金支持: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其发展3.两者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提升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五、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挑战与机遇5.1 挑战1.融资难题: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限制了其发展2.信用风险: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复杂,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一大挑战3.信息技术的不完善: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5.2 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2.金融科技的创新:金融科技的创新,如区块链、大数据、等,为物流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3.市场需求的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六、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策略6.1 完善融资体系1.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参与2.创新融资工具:开发适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工具,如专项债券、产业基金等6.2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1.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降低信用风险2.优化金融服务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6.3 推动金融科技应用1.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加大投入,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推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6.4 加强监管合作1.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2.加强监管合作:加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防范系统性风险七、结语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应对,创新思路,推动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八、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8.1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1.成熟的融资体系: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融资体系,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2.高效的金融服务: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3.先进的金融科技:发达国家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提升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如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8.2 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1.融资难题: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信用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复杂,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一大挑战3.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动物流供应链金融的金融科技的创新九、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探索9.1 完善融资体系1.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参与2.创新融资工具:开发适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工具,如专项债券、产业基金等9.2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1.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降低信用风险2.优化金融服务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9.3 推动金融科技应用1.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加大投入,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推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9.4 加强监管合作1.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2.加强监管合作:加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十、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智能化:未来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功能2.绿色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支持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和物流方式3.国际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开放,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将更加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4.金融科技创新:未来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将继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十一、结语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应对,创新思路,推动交通运输与物流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物流金融发展历程
物流金融发展历程1999 年,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国储运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始向客户提供简单的质押融资业务。
2000 年,复旦大学朱道立教授主持广东顺德物流基地项目时首次提出了“融通仓”的概念,并组织人员开始相关理论的研究。
2001 年,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通过向全国销售商提供大部分运营资金,成功地在短期内取得全国手机销量第一的业绩。
同年,UPS 完成对FirstInternational 的并购,开始提供融通仓式的服务。
除传统包裹和企业物流业务外,UPS推出了包括代开信用证、兑付出口票据、代理海关业务、提供货款融资等服务。
2003 年,UPS的金融物流集成服务成功地解决了WALMART和东南亚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和付款拖欠太久的问题。
2004年,NOKIA 在广州使用类似TCL的融通仓模式抢占手机市场份额;DHL 在上海为客户提供物流和关税融资服务;中国储运集团提供仓单质押贷款业务,规模超过人民币40 亿元。
由此可见,融通仓服务的实践发展很快,而理论研究相对较慢。
物流金融的功能融通仓的目的是用资金流盘活物流,或用物流拉动资金流。
所以参与的物流、生产、中介和金融企业都可以通过融通仓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融通仓的产生将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新的解决办法;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有效化解结构性风险;将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1)融通仓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差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前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自身规模等原因,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诸多瓶颈。
尤其是资金短缺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道路中的主要障碍。
融通仓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一方面,企业在货发以后就可以直接拿到相当大比例的货款,大大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那些从事高附加价值产品、供应链内部联系相当密切、发货频率很高的产业而言(例如,电脑、手机、家用电器),融通仓带来的收益就特别可观。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中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
这就是物流金融的作用,它包括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的有机结合,为物流领域提供资金筹集、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和物流配套金融等方面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市场饱和度低尽管物流金融作为物流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市场饱和度还比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门槛高、客户群体多元化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2. 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待拓展目前物流金融的主要服务领域是供应链金融。
但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用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
3. 技术创新力度不足尽管物流金融是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但是它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
目前,物流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比较有限。
二、物流金融的未来趋势1. 供应链金融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也将跟随其脚步,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 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物流金融的客户将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等,还包括更多的新兴企业和创业公司等。
3. 技术创新将推升物流金融发展物流行业仍有技术创新的空间。
在物流金融领域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物流行业将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1. 加强市场监管物流金融仍面临着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问题。
应加大对物流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
2. 促进市场参与应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供应链各方和其他参与者,积极参与物流金融市场,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动力。
3. 加强技术投入物流金融的顺利发展需要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应加强技术投入,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
4. 减小信用风险物流金融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应加强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用评估,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作者:司鸣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
摘要:物流金融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业务,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并分析其目前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物流金融概念发展现状问题
一、物流金融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但中小企业的银行借贷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小企业比大企业相对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弱。
而传统的信贷技术难以有效地克服该问题,这是造成中小企业借贷难的根源。
因此,物流金融应运而生。
物流金融目前在国内来讲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广义上说,就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从狭义上说,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即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
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
目前,典型的物流金融服务有代客结算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三种。
物流金融之所以能助力中小企业,是因为物流企业通过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可以掌握库存变动,掌握充分的企业信息,一定程度弥补银行的不足,因此,由物流供应商作为监管方和银行的代理人,展开货押授信是可行的。
物流金融服务不仅可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也降低了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
因此,由物流公司输出监管的货押业务模式自深发展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推出后,迅速成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黏结剂”,而且,已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业务模式。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也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金融与物流的业务整合,也成为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共同关注的新兴领域。
我国的经济体系正迅速建立起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
我国物流业存在着巨大的赢利空间,对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物流区域市场看,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已成为区域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基地。
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
流企业发展迅猛。
从物流细分市场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的“第三方物流”。
上述两部分企业需求将成为支撑我国物流产业发育与发展的主要市场基础。
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目前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16.7%,远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 物流产业呼唤强劲的金融支持。
加快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提高物流金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物流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物流金融也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已开展了物流金融业务,但与国外相比,不同区域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程度与水平却有很大差别。
国内的商业银行尚缺乏对物流金融产品系统化的设计,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的能力也有限,实际的业务开展还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所以,商业银行如何采取措施面对这些挑战,将直接决定物流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水平。
第一,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例如仓单质押业务有五种潜在风险:一是客户资信风险;二是仓单风险;三是质押品种要有选择;四是提单风险;最后弄一点是内部操作风险。
物流金融业务中的许多风险来源于银行、客户和物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推动国内物流金融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首先要解决监管信息的透明化问题。
目前, 在国内部分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要求下,中外运、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已开始着手开发质押监管信息系统。
通过为银行与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操作信息, 进而建立起物流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
第二,物流金融服务效率不高。
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之间,银行与保险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套。
质押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长,无疑降低了资金流的周转速度,并且增加了仓单质押的风险,所以物流企业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使仓单质押变成一种简便、可控性好的融资模式,是物流企业今后开展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第三,中国物流企业发展虽快但很不规范,缺乏行业监管,不少物流公司没有资质。
且业务流程缺乏全国统一的规范。
第四,社会各界重视不够。
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许多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降低银行呆坏帐的政策,但未出台鼓励发展仓单质押的融资政策。
目前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多以中小商业银行和分支机构为主,国有商业银行参与不够,资金供给能力不足。
三、总结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供应链的进程不会改变,物流金融将会保持平稳较高增长。
我国现行物流金融方案将长期存在,并向更高、更广、
更深层次发展。
同时,在诚信机制的不完善、而融资却供需双方两旺等因素决定下,随着银行及担保机构的操作越来越市场化,物流金融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将会更加完善。
“新形势、新合作、新发展”是金融物流战略
合作的目标,其核心目标乃是银行与物流双方进一步深化物流监管、货押授信的合作模式,面向全体供应链企业搭建供应链“金融—物流”一体化平台,筹划银行、物流、企业无缝对接、信息联通的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文姬,顾幼瑾.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讲坛.2008(01).
[2]梁虹龙,欧俊松.物流金融初探. [J]物流技术.2004(9).
[3]黄湘明,陈雪松.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实践.[J]权威.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