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徐志摩_我眼中的徐志摩作文800字
作文范文之写徐志摩的作文
写徐志摩的作文【篇一:徐志摩人物素材】徐志摩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
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
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贡献建树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评价1. 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般人的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
志摩的诗,魄力甚好,而情调则处处趋向一个毁灭的结局。
看他《自剖》里的散文,《飞》等等,仿佛就是他将死未绝时的情感,诗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预兆,是说他十年来心里的酝酿,与无形中心灵的绝望与寂寞,所形成的必然的结果!人死了什么话都太晚,他生前我对他没有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他对我说的:“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我没说什么,我和他从来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怜惜他了,他真辜负了他的一股子劲!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
我眼中的徐志摩先生
我眼中的徐志摩先生摘要:岁月蹉跎,历史舞动,牵动着泱泱大中国的发展进步的脚步里,现代文学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串串足迹。
当我们翘首现代文学,细数文人大家,研究文学财富中的瑰丽价值,徐志摩是一位不得不让我们侃侃而谈的现代文学诗人,一位曾经风华正茂的文人大家。
他的创作给予了我们唯美的康桥视觉盛宴,让我们渴望可爱精灵般的动人雪花的快乐无邪,使我们也可以在偶然中感受柔丽清爽的美感······在100年的时间流逝之后,徐志摩的诗仍然在我们学习文学时候所需要学习鉴赏的,影响着我们对所谓文学历史的探究,对未来我们创造新式文学的鼓舞与借鉴。
他的一生正如苏雪林那样评价:“徐志摩,这位才气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这位活动文坛,不过十年,竟留下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果实的诗人;这位性情特别温厚,所到处,人们便被他吸引、胶固、凝结在一起,像一块大引铁磁石的诗人,竟于民国20年11月间,以所乘飞机失事,横死于泰山南面开山的高峰下,享年不过36岁。
”虽然没有大量的阅读深深研究徐志摩,但是也看过些许有关他的书籍或者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徐志摩是我崇拜的一位诗人,我喜欢他的才华,喜欢那种空前绝有的华丽辞藻的自如运用,喜欢那种任性的自由思想,喜欢他的·······为了表明我的尊敬,我称他为先生。
希望我的读到的徐志摩先生有我自己的味道。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新月”,节奏,音步,韵律,诗行,红尘绝恋引言:如果将徐志摩的所有作品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透过这个生命体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串沿着血脉经络延伸进身体深处的脚印,这是西方文化一步步踏入他心里的脚印。
而他的诗歌,无疑是脚印最深的那一部分。
他不是第一个向西方诗歌学习的人,但是确实受到西方诗歌影响最深的诗人之一,以其为首的新格律诗创作,是对中国新形式影响至深的重要尝试。
我眼中的徐志摩作文
我眼中的徐志摩作文英文回答:In my eyes, Xu Zhimo is a renowned Chinese poet who ha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His poems are filled with emotion and passion, and they often speak to the human experience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with me. One of his most famous works,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is a poignant reflection on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bittersweet nature of parting. This poem has always strucka chord with me, as it captures the universal feeling of nostalgia and longing for the past.Xu Zhimo's use of language is also incredibly evocative, and his imagery is vivid and powerful. For example, in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he writes,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is line not only paints a beautiful picture in my mind, but it also conveys a sense of transience and the fleeting nature of life.中文回答:在我眼中,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中国诗人,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品味徐志摩作文
品味徐志摩作文作为一名深爱着文学的少女,我最爱的诗人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的一生十分短暂,但却特别让人羡慕。
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会想着徐志摩的人生。
开始知道他就是因为《再别康桥》,因为课文里面有。
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诗人很有才情,很有故事。
后来看了白落梅的《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才知道,原来他是那么优秀,那么执着。
白落梅说他是“貌似潘安,情如宋玉,才胜子健。
”我觉得这是很高的评价。
我一直很羡慕徐志摩的爱情,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每个都是优秀的女子,但每个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张幼仪,在不知什么为爱情的年龄嫁给了徐志摩。
很可惜,她与徐志摩有缘无份,最终不过一纸离婚协议。
她晚年说“你们都说我爱徐志摩,我从来没对别人说过爱。
如果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和他算是爱的话,那我爱他。
说不定在他那么多女人里,我最爱他。
”很多人怒骂徐志摩,抛弃了一个那么爱他的女人,可,真的怪他吗?不,不是这样。
徐志摩的命运注定不凡,他对于爱情的执着更是别人比不上的。
徐志摩没有错,张幼仪更没有错,错的是时间,错的是相遇。
对于他们,放手才是正确的。
林徽因,*时期的女神,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纯洁的'白莲花。
在康桥与徐志摩的相遇,可能是她不曾想到的事情。
在徐志摩与她表明心意的时候,她乱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心里是有徐志摩的,同时她又害怕着。
在纠结中,她选择了回国,选择了梁思成。
纵然徐志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她也不会回头了。
她想要的始终不过是一个相依相伴。
陆小曼,一个与徐志摩相伴五年的女人,一个陪徐志摩走完生命的女人。
很多人把徐志摩的死归罪与陆小曼,说她是“红颜祸水”。
可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是徐志摩最快乐的时候。
而且,在徐志摩出事后,那失事的飞机就像是一扇门,关闭了未来陆小曼与外界的交往,她为了徐志摩一直孤独到去世。
很多人觉得徐志摩很不值得,他本来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有似锦前程,却为了女人葬送了一切。
其实不然,白落梅的书中写到“他这一生只为风月情长。
我了解的徐志摩作文
我了解的徐志摩作文
我了解的徐志摩作文
我对徐志摩的了解并不算多,可我就是爱极了他写下的《再别康桥》。
听老师谈话时提起他坎坷不平的爱情道路,爱上了谁,又因为谁做了什么。
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好诗人。
也许是因为常年在国外接受教育,也许是因为那几段脍炙人口令人艳羡的爱情,才让他写下如此优美的诗句,成为一个出名的'现代诗人。
每每谈到徐志摩逝去的事情,老师总会淡淡的叹气,说他英年早逝。
我也隐约明白了些,徐志摩是在飞机遇难时死在了泰山脚下的。
但他的灵魂终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故土。
在早读时捧着书念着这首凝结着他的智慧与思念的诗,我竟觉得自己的心与徐志摩是离得那样近。
他在诗句里融入了他满腔的柔情。
我常常读着读着就醉了,像是品味着甘甜的美酒,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头上打转,久久也不散。
在我第一次与这首诗相遇时,我还不像现在一样痴迷于它,我甚至嫌弃它太长嫌弃它要全文背诵。
但它像酒,入口苦涩回味起来却甘甜清新。
每读一遍,我对徐志摩的敬佩也就多一分,我赞美他,我敬佩他。
老师们对于他的评价都是风流才子,而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寂寞多情的绅士。
他的诗句徘徊在我的脑海里,他骨子里的柔情与不舍,也一同徘徊在我的脑海里。
我读过太多诗,却没有一首让我震撼而久久不忘,这首诗却是例外。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徐志摩的欣赏
对徐志摩的欣赏一点点天真,一点点庄严,就是徐志摩的特点,也是我对徐志摩的欣赏。
我欣赏徐志摩的才情和他那带有淡淡忧郁的气质。
徐志摩,一个真正的东方之子,一个单纯的文人。
我欣赏徐志摩的信仰。
胡适说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人,就是:爱,自由,美。
确实,这三个信仰正好符合徐志摩的特点,并且他也努力地追求那个——“爱,自由,美”的单纯。
志摩经历过重重苦难,为三个单纯的信仰努力着,追寻着,从不曾放弃,不曾退却。
他对生的热爱极其强烈,为——爱,自由,美!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
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女人,爱和婚姻都是有取舍的。
要么像胡适那样隐忍而行,要么像鲁迅那样追求并得到真爱。
很多人都说志摩是浪子。
诚然,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他和张幼仪,是没办法的包办婚姻。
没有爱的婚姻又怎能持久?志摩并没有抛弃过她,离婚后,他们不是也和谐相处,成为朋友了吗?很多人说幼仪是强忍着的,我觉得不然,张幼仪是一个很洒脱、很坚强的人,所以,在徐志摩空难死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女子服装公司,女子银行,开了女性风气之先。
他和林徽因,是对方的退却,志摩不可能也没理由永远为她停伫。
她毅然选择了事业,最终和梁思成在建筑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日后成为国徽的设计者之一。
林徽因虽然退却,但她和志摩都选择了举起祭刀,以最圣洁的方式与以往诀别。
他们,虽然没有结局,但毕竟都是爱过的……他和她,都有常人所缺的一种决绝之美!再来看看他和陆小曼,两人真心相爱,冲破重重阻碍,从不曾放弃过,不曾退却过,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
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爱情一定会被我们所接纳。
只是很遗憾,他和小曼的爱在那个时代被扣上了“反礼教”的帽子,大家都不认可……为什么只有志摩给人以浪子的形象?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
无论从哪方面,他都是一个专一的情人。
只要对方拿爱与他回应,他就会坚持到底,专一到底。
志摩的坚韧,有几人能做到?又有几人能创造?我欣赏徐志摩的功勋。
徐志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很多的贡献,单从他翻译的诗来说,有六十多首外国诗,被他用优美的语句翻译出来。
我最喜欢的诗人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诗人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徐志摩,他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
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在《锦瑟》,《卜算子》,《春晓》等传世之作中,徐志摩表达了他深深的情感和思想。
徐志摩出生于广东广州,1943年考入清华大学,开始他渴望
学术成就的学习生涯,受到洪志道、郑燮的指导,受他们的影响,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非常有特色。
受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影响,他对当时的社会抱有强烈的理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创造出许多历久弥新的名作。
徐志摩的诗歌不仅流淌着清新的诗情,而且有大量的社会性内容,他博大的诗意和广阔的思想力量,常常让人深思。
《锦瑟》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反映了无数改革者对改变这个世界的渴望;《春晓》描绘了农民朝气蓬勃的精神; 《卜算子》
抒发了正义受挫的情感。
徐志摩还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他善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哲理和故事情节。
他的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更有哲理道德价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徐志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潜伏的情感,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的作品也得到了未来时代的接续与发掘。
我认为徐志摩生前的作品已经成为永
恒的珍宝,他的诗歌将永远流传下去,永远激励着我们。
我心中的徐志摩
我心中的徐志摩姓名:火苗学号:2009125110在现代诸多文人中,对于徐志摩,我是很热爱和欣赏的。
在我心中,他那天才的抒情气质,至情至性的灵魂,以及率真纯洁的人生格调,都让我非常的着迷和沉醉。
我热爱和欣赏他,不仅是他的诗文,还有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情,那种情致,绝非偶然,而是心灵深处自由的释放,他是浪漫的,对生命的理解也很特别。
喜欢读他的诗,喜欢在文字中领受他的浪漫与孤独,敬佩他的至情至性,这位真正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奋斗者,用自己所有的岁月都在超越世俗,他不仅有才,而且有情。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自由,美。
”他,为诗歌而生,为爱情而活!在中国的二三十年代,他曾惬意遨游在诗文的海洋中,写下了中国近代最优美的诗句,读他的诗文,才领受了文字诞生的真正意义,那深邃的,睿智的,飘逸的诗句,是我为之倾倒,使我留恋往返。
其实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爱情,对爱与自由的信仰就注定了他会有悲剧的人生。
在他25岁的时候,在剑桥,遇见并相识了林徽因,真正的爱情来了,他为爱而痴狂。
于是,他有了“完全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一个受双语(中文、英文)文化教育的女子,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以徐志摩的生命中只有: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然而,在他的真实生活中,他却早早地失去了自由,驾驭自我灵魂的自由。
他在20岁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婚姻,他对生命中的一些具体的抗争也就开始了。
如果,这时的他,还没有,婚姻,那么,他的心,会更加纯净和剔透,会更加富有灵感,让他和她有更多的沉静和美的交互。
但是,林徽因的整个生命并不是完全针对文学而生的,虽然,她有着一个诗人的心灵。
所以最后对于徐志摩来说,可惜她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是让他终生魂牵梦绕的行者。
他们仅仅拥有了一段美好的人间四月天的传奇!多情的诗人写下着名的诗文:“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是互放的光芒。
”超凡的女子则呢喃道:“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我眼中的徐志摩
我眼中的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普通却又特别的文字饱含了作者的依惜与不舍之情,让读到这句诗的人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我想,这正是徐志摩诗作的独特魅力。
也正因为是这句诗,让我认识了他——徐志摩。
徐志摩本来与诗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
那么他在大学的“康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想以这段时间谈谈我眼中的徐志摩。
浪漫风格——在康桥留学期间,他深受英国文学艺术的熏陶,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作品并为之痴迷。
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因此便形成了他浪漫柔情的风格。
除此之外,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
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
这里的康桥,不仅实指诗人生活过、求学过的地方,它更是作为在“楼高车快”的现代生活之外的一块精神净土而存在于诗人心中,它就是大自然,就是美和爱,就是和谐。
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情圣——他浪漫的写作风格,除了在康桥受到文化的熏陶之外,我认为更多的是因为他与林徽因的爱情。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音,并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甚至有论婚嫁之意。
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的一种理想的人生。
他说过:“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见他被林徽因的魅力深深吸引,并为其开始创作诗篇。
作文范文之写徐志摩的作文
写徐志摩的作文【篇一:徐志摩人物素材】徐志摩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
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
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贡献建树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评价1. 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般人的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
志摩的诗,魄力甚好,而情调则处处趋向一个毁灭的结局。
看他《自剖》里的散文,《飞》等等,仿佛就是他将死未绝时的情感,诗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预兆,是说他十年来心里的酝酿,与无形中心灵的绝望与寂寞,所形成的必然的结果!人死了什么话都太晚,他生前我对他没有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他对我说的:“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我没说什么,我和他从来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怜惜他了,他真辜负了他的一股子劲!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
我心目中的徐志摩
我心目中的徐志摩可以这么说,我身上的理想主义因素是志教给我的,其中影响我最深的是他的爱情观——理想主义者的爱情观。
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
我钦佩他的才,却更看重他的情。
他有才,而且这样的才子是现代社会为数不多的。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他领衔的新月派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明珠,《再别康桥》更是这颗明珠中的钻石。
著名的印度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来中国讲学,点名要他陪伴,这是对他才气的肯定。
他也爱国。
他那番对自由和民主的热情,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误解。
的确,他向往的是英国式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可能被认为是要象鲁迅那样笔杆犀利,像革命家那样投身战场。
这些都是偏义的。
单从他和闻一多发起的新月派,对中国的诗歌界产生的影响绝对不亚于一场革命,他革的是人们的思想,是旧的封建制度。
他更有情。
他曾经说过,在自己的生命里没有了爱情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他就是这样一个真正尊重感情,尊重生命的人。
说起他的感情,就不能不提到林因,这个影响她一生的女人。
她集美貌和才智于一生,正是志心中的理想伴侣。
为了她,志可以放弃追求心爱的哲学,跟随她回国;为了她,志打破了世俗的束缚,毅然与张幼仪离婚,甘当中国离婚的`第一人;为了她,志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要不是为了去北京见她,志也不可能英年早逝。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最终志和陆小曼走到了一起,我才有些读懂他了。
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和林因走在一起,于是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出现了。
那就是陆小。
这是志追求的另一种理想。
因为他的梦想仍然存在,而陆小曼恰恰又在那个时候出现了。
他们一见钟情,志又激起生活的理想。
虽然婚后,陆小曼的恶习另他很累,理想的志陷入世俗的生活中去了,但是可以看得出他仍然有理想。
“请听我悲哽的声音,祈求于我爱的神;人间哪一个身上,不带些创伤!”(志的《一个祈》)尽管他身心疲惫,可爱的信念却永不熄灭。
写我所知道的徐志摩散文
写我所知道的徐志摩散文写我所知道的徐志摩散文像我这样一个满脑子梦幻的傻女孩,是不该去玩弄诗词文章的,更不该把徐志摩捧若神明。
笨啊,喜爱诗的能不知道徐志摩?知道徐志摩的又有谁不为之崇拜至极、佩服至极?我敢说,这位新月派诗人的才华、思想、浪漫是没有哪一个文人能够相比的。
但是,崇拜徐志摩不比崇拜小燕子赵薇,可以看她在荧幕上蹦蹦跳跳,我只能望着眼前的《徐志摩文集》发呆痴。
初中时就对他的一些名诗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那时的我纯粹单纯的留恋;而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开播,让我看到了他短暂而浪漫的一生。
读他的作品,得到的是更多的感动,“沉醉不知归路”不知不觉的,我嫉妒他的诗情与孩子般的纯真。
三十年代与现在的年代相距有多远,我不想知道;而我与志摩的一些相同的见解又让我觉得他似乎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充当着良师、益友的角色。
我说,崇拜一个人并拿他当偶像时,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否则,任何一种不成功的语言都将成为亵渎;志摩却说,但一个人要写他心爱的对象,不论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你怕描坏了它,你怕说过分恼了它,你怕说太谨慎辜负了它;我梦想中的乐园,有柔和的阳光与绿荫,有幽静的盛开鲜花的小径;志摩却说,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飞鸟与走兽,快上这轻快地小艇,去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当我为现实所苦而去设想另一个世界时,志摩又像是告诫似的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欺骗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
”即使不去理会他的诗篇,也无法难忘他古怪的神秘,他永远精灵似的思想。
他是大自然的孩子,尤其是对春的向往与热忱。
他的心比少女更柔情,他的情比少女更细腻。
曾经有多少个清晨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的是听鸟语,盼朝阳。
啊,那里是新来的画眉在调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这里又是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地面!朋友,我们也同样属于大自然的,可谁会有这份痴?闭着眼,想象当年的徐志摩西装革履,戴一副斯文的镜片,绅士般“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那气质,那风度,何等的浪漫潇洒!倦了时,他竟孩子一样仰卧着望天上的云,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
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
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第一篇: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现代文学作家、作品鉴赏-----------我眼中的徐志摩想了好久,决定还是写徐志摩。
并不是因为他好写或什么,而是我对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微妙,却不知道是怎样一种感觉,所以,我想靠文字来描述,描述我心中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因为我记得有人曾说过:说不出的东西,就用文字去记录吧。
好,闲话少说,现在入正题!第一次接触徐志摩应该可以追述到小学,我记得当时有位老师曾给我们念过这位诗人的《再别康桥》,我记得真切,确实是这首诗,却始终记不起是哪位老师教我们的。
不过,我也不想去深究这个,小学时,记这个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为了讨老师欢心,想再考试中拿个好成绩罢了,其他什么想法就没有了,就是我有什么其它的想法,估计当时也是没那个能力·······再后来到了初中,语文要求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意境,我依稀记得有道作业是鉴赏徐志摩的《毒药》,当时看到作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作者我认识,是写那个《再别康桥》的·······为此,当时还差了不少资料,也算第一次和徐志摩有个亲密的“接触”吧。
徐志摩是位理想主义诗人,《毒药》一文写出了这位对立的两面:一面是敏锐激烈的批判。
“在人道污浊的涧水里,浮荇似的,五具残缺的尸体,它们是仁义礼智善,向着时间无尽的海澜里流去”;一面则是倾心倾情的赞美。
作为一个充满诗性,信仰单纯的诗人,徐志摩是爱、美和自由的歌手,他至死也不是一个冷嘲式的人物,一个社会革命的斗士。
他宁愿幻想着那种美好的生活,也不愿随波逐流。
再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接触徐志摩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徐志摩的了解越来越多。
当时有一种感觉,大家好像都喜欢背《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很多人说不出原因,说是觉得朗朗上口。
走近徐志摩初中作文(精选)
走近徐志摩初中作文对徐志摩的诗歌,最早接触的是《偶然》,源于上学期写作课上语文老师的引用。
后来从同学那里借到《徐志摩诗文集》,翻着翻着,爱不释手,就拐带到寝室,有空时就读读。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一方面是诗歌本身,另一方面是诗歌后面带有欣赏文章,解决了我的阅读障碍,使我的以了解他的诗歌特征和生平轶事。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读《雪花的快乐》,很容易联想到他的《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在感受柔美、朦胧的旋律和格调的同时,似乎还能感受诗人自由、坚定和执著的灵魂,那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让我们沐浴美的清香。
读《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能让我感受诗人的现实处境和内心挣扎。
现实是黑夜,我是骑手,而我的坐骑是一匹拐腿的瞎马,即便环境如此恶劣,我仍不断加鞭,因为我有一个恋爱,对象是天上的明星。
晶莹的星光照亮了诗人的灰色人生,也照亮了诗人的人生追求。
他和陆晓曼的故事是我这个年龄所无法理解的,但他对于爱的追求,如同在黑夜里对星光的追求一样。
读《沪杭车中》,总忍不住把它和朱自清的《匆匆》进行比较。
朱自清用富有画面感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徐志摩却用简洁的文字再现匆匆时光的身姿。
从中可以体会到徐志摩诗歌简约的特征。
徐志摩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一生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
他往往能在幻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翱翔。
他的诗,静,息人烦嚣;美,如啜佳酿;实,人人明白;韵,回环往复。
他细腻地刻记着自然界最细微的美,让我的眼前不断闪现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或许,我对徐志摩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但我相信我们对爱、自由、美的追求是相同的。
【走近徐志摩初中作文】。
写写我心中的“徐志摩”
写写我⼼中的“徐志摩”此志摩⾮彼志摩也。
志摩本姓徐,后易名为志摩。
我和志摩是有缘份的,我始终相信。
有⼤概三年的时间,我们每天⼀起吃饭;⼤概两年的时间,我们头对着头睡觉。
我对志摩的最初印象,是从恶作剧开始的,在她那场有名的恶作剧⾥,我成为受害者,⽽snow则被⽆辜地诬陷了。
当我和baby⾯⾯相觑的时候,只有志摩⼀个⼈哈哈⼤笑,那是在四年前的初秋,⼀个⼲燥⽽炎热的⽇⼦,我和志摩的初识。
我曾⽆数次提起过这场有名的恶作剧,当然,有名只是对我⽽⾔,今天还要再提起,虽然每次志摩都会忘记。
志摩就快要⼆⼗岁了。
⼆⼗岁和之前每⼀年都不⼀样了,原因呢,⼤家都知道了,不是秘密的秘密,不就是张宝嘛,连jay都没有位置了,alas最初的时候,志摩会笑话我呆呆地坐在⼩院⼦⾥;⽽当我们将要分别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她⼀个⼈时常到外⾯的平台上,望向远⽅。
所有可以登⾼的地⽅都是我们的领地,这使得没能爬上图书馆顶成为我⾼中三年最⼤的遗憾,05年的那次运动会,本来是有机会上去的,爬到⼀半的时候感觉太陡峭,就和⼤蝗⾍⼀起半途⽽废了,之后⼀群⼈是被保安的追杀,四散⽽逃。
春天的⽓息,来得那么突然,让我想起119窗下的迎春花。
某⼀个周⼀的早晨,它们簇拥着,躲在枝条上静静开放。
我说“迎春花开了”的时候,⽆⼈理睬。
若⼲⽇⼦过去之后,志摩⼤喊⼀声“看哪!迎春花开了!”引得路⼈纷纷驻⾜。
然后,我的“你才看到啊?”就永远成为了被攻击的⽬标。
志摩最让我感动的是直率,直率得和baby的含蓄形成鲜明的反差,现在想想,竟也对⾃⼰可以忍受这样的两个⼈如此之久产⽣了敬意。
根据倩⽒定理,内部⼤战爆发周期为10个星期。
据此定理进⾏的预测从未失效过,对此深深表⽰⾃豪。
我和志摩也有过⽆数次的意见不合,虽然今天看来都是笔鸡⽑蒜⽪还⼩1000倍的⼩⼩事,当初却让我们的情感世界丰富了1000倍。
当然,⾖⾖在天津得⽔痘的⽇⼦⾥那次⽭盾是最为棘⼿的,因为没有⼤⾖了,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
我所了解的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作文
我所了解的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作文
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我所了解的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作文”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我们置身于徐志摩笔下康桥的诗意画卷时,便能深切体会到诗人笔下的美好意境。
闭上双眼,眼前浮现康河两岸碧绿的垂柳在徐徐微风中轻拂,发出沙沙声响,宛如天籁之音传入耳中。
柳枝轻触水面,激起层层涟漪,荡漾在清澈的河水中,呈现出迷人的波光粼粼。
漫步河畔,淡淡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混杂着青草的芬芳和柳叶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行走间,脚下的青石板光滑细腻,传递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
再别康桥,顾名思义,徐志摩对康桥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在这方天地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在诗中也流露出他对康桥的情真意切。
康桥的景,美不胜收;康桥的意,深远绵长。
徐志摩以感性的笔触将康桥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与不舍。
因此,当我们再次漫步康桥,不应只是欣赏沿途的美景,更应细品徐志摩诗中蕴含的情感,用心去感受康桥的魅力,体味诗人笔下的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
我眼中的徐志摩 (2)
书香经管阅读人生征文我眼中的徐志摩姓名:张庆慧系别:文法系班级:11新闻一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如此动人心弦的诗句,如此轻灵飘逸的文字,散发出作者的依惜与不舍,很普通,但又很特别,他的浪漫是多少对爱情向往的少男少女们所争相推崇的方向。
其实他的文字并没有多华丽,但细细品味后总能感受出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独特魅力。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徐志摩。
曾经在周黎明所著的《徐志摩图传》看到过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装笔挺,衣领雪白,颈下的领带都那样骄傲地突显着,此时的志摩是一副才子的模样。
后来又陆续拜读了有关他的文字,也相信了胡适先生对他的评价:“他有着‘单纯的信仰’:爱、自由、美。
”其实,我想,志摩的生活用一个“理想”足矣。
徐志摩的一生是热烈而又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诗文中最脍炙人口的还是那些歌颂理想和爱情的。
尤其是爱情,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爱情放在复杂的现实中并且不顾一切地执着追求,不惜承受世俗的压力。
离婚,在当时是要受到众人唾弃的行为,为此他和梁启超师生关系僵化,为此他的父母曾与他断绝关系,在给梁启超的最后回信中,他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然而,诗人始终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灵魂伴侣,康桥美丽的初恋随着林徽因嫁给梁思成而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后来又有陆小曼不懂珍惜闹出的绯闻让诗人愁肠百结。
在人间追寻理想屡遭挫折的诗人,最终孤独地死在了天上,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归宿。
这让我想起在一篇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理想主义者就是让自己过得最不理想的人。
”或许在志摩的心中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坚决抵制别人强塞给他的爱,比如张幼仪;他放恣地追寻过自己的爱,比如陆小曼;他始终忘不掉自己内心的爱,比如林徽音。
他自始至终都不吝啬自己的爱,因为他浪漫。
从你的诗里,我看见了你,活在动荡的年代,可生活的窘迫并没有摧残你对诗的固执,就像那清风残月,也溟灭不了那熊熊燃烧的爱的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
谈徐志摩_我眼中的徐志摩作文800字
说到一代诗人——徐志摩,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吧?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等。
我眼中的徐志摩,是一个酷爱书籍的人。
诗人徐志摩的父亲是实业家,他的家庭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他从小就过着舒适、优裕的生活。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富裕而沾沾自喜,而是努力学习,奋斗向上,他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爱好文学,善于写作,曾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
他对科学也深感兴趣,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我眼中的徐志摩,是一个爱国诗人。
诗人徐志摩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他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
因此,他决心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
我眼中的徐志摩,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他的创作、他的诗、他的文学都与新月派密不可分。
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大约十年,诗人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一些人称诗人徐志摩为新月派的“盟主”了。
我眼中的徐志摩,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这可能正跟他的学习经历有关。
诗人徐志摩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他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读了经济系。
他还到英国去接受教育。
这一系列的出国留学,使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从而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和思想。
这一点,从徐志摩的诗就足可见一斑了。
另外,从他个人的爱情观,从他不顾一切,追求婚姻恋爱自由,也可以看出诗人徐志摩是一个绝对的浪漫主义者!
徐志摩从小酷爱书籍,爱好文学,善于写作、创作诗词。
他所创作的诗在我国的诗词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他又是一个爱国诗人——这就是我眼中的徐志摩。
他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将永远为后人所歌颂,他将永远活在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