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绪言
21
四 针灸推拿学的主要内容
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经络学 腧穴学 刺法灸法学 针灸治疗学 推拿学的主要内容: 推拿学的主要内容: 推拿基础知识 推拿手法学 推拿治疗学 推拿保健
22
22
五 学习针灸推拿的要求与方法
(一)牢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 (二)刻苦进行功法锻炼和手法学习
4
4
二 .针灸学发展简史 (一)远古时期(起源)
推拿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产生。各国传 统文化中均有推拿的史迹。推拿比针灸更早,称为“元老 医术” 《史记》:“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 酒,(而以)镵石、跷引、案杌、毒熨。” 《素问 异法方宜论》:“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8
8
(三)魏晋隋唐时期(发展时期)
唐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存最早的一 部骨伤科专著,对骨伤推拿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提出了小儿推拿保健方法, 推动了膏摩的迅速发展
9
9
二 .针灸学发展简史 (四)宋金元时期(完善时期)
宋 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 穴,刻于石碑供人拓印。以后又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 ,供学习和考试。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 学的发展。 南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又重 实践经验,包括民间经验。 元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 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10
10
(三)宋金元时期(完善时期)
《宋史》记载名医庞安按摩催产。 金代 张从正《儒门事亲》:提出按摩具有汗、吐、 下三法的作用。 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创用患者自身重量牵 引整复代替拔伸手法。
11
经络腧穴学(168页)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 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3: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 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共同点——腰骶病:
不同点——长强治肠腑病
腰阳关 命门妇科病,Fra bibliotek科病特殊点——长强癫狂痫等神志病
命门又名精宫,位于两肾之间,肾藏精,为生命之根 先天之本,有壮阳益肾之功,主治肾阳不足之证,多 用于男性科。
(三)郄穴 郄---空隙之意
1 、定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矫、阳矫、阴维、阳维 脉之 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共16个。 2、分布: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除胃经以外) 3、应用:可治本经及本经所属脏腑的急症、重证、痛证、顽
固性疾病
(四)背俞穴、募穴
1、含义: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操作】:
长强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分布在督脉上的腧穴均为向上斜刺0 . 5—1寸。
4:至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 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 病。② 咳嗽,气喘 。③腰背疼痛。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11:15:0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第二章 腧 穴 总 论
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分类 2.掌握腧穴的治疗作用 3.掌握特定穴的意义 4.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5.了解腧穴的发展和命名
第二章 腧穴概述--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二章腧穴概述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
《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
《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
《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
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一、腧穴的分类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
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经络腧穴学
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
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深层走向浅层),4、向上进入拇长伸肌腱和拇短
伸肌腱之间(阳溪),5、沿着前臂上缘(阳溪穴
与曲池穴连线上)
(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6、进入
肘外侧缘(肘髎穴),7、向上沿着上臂前线(曲
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手五里、臂臑)。
8、从肱骨头前缘出来(肩髃、巨骨),9、(向
后上、向内)从脊柱大椎(诸阳之会)穴出来,
阳
胸
手三阴
手三阴交给手三阳
足三阴
足三阳交给足三阴
足
足三阴交给手三阴
三、
十
二
正
经
交
接
规
律
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阳
足三阴
十二正经交接
手三阳:手
足三阳:头
足三阴:足
手三阴:胸
手太阴
手阳明:商阳
手少阴
手太阳:少泽
手厥阴
手少阳:关冲
手阳明
足阳明:迎香
手太阳
足太阳:晴明
手少阳
足少阳:丝竹空
足阳明
足太阴:隐白
足太阳
经络腧穴学
第
经
一
章
络 总 论
第一节
概
念
运行气血,联结脏腑肢节,沟通上下、表里、内外的通
《经络腧穴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经络腧穴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常用症状对症取穴举例:-发热:大椎、曲池、合谷昏迷:人中、十宣、涌泉 -虚脱:百会、神阙、关元、气海多汗:合谷(泻)、复溜(补)-盗汗:后溪、复溜、阴郄失眠:神门、三阴交、太溪、安眠-多梦:心俞、肝俞、神门、太冲恶心呕吐:公孙、内关、足三里、中脘 -呃逆:膈俞、内关、中脘、劳宫腹胀:天枢、内关、气海、足三里 - 胁肋痛:支沟、阳陵泉、内关、二白宿食:足三里、公孙、内关、中脘 -遗精阳痿:关元、三阴交、肾俞、命门尿失禁:曲骨、关元、三阴交-流涎:人中、颊车、承浆、夹承浆、合谷心悸:内关、神门、阴郄、-胸痹:膻中、公孙、内关、巨阙崩漏:隐白、大敦(灸)、气海、足三里-泄泻: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噎膈:天突、内关、膈俞-便秘:天枢、支沟、承山、上巨虚大肠俞脱肛:长强、承山、百会、气海、三阴交-腓肠肌痉挛:承山、阳陵泉、承筋、飞扬皮肤瘙痒:曲池、血海、三阴交、合谷-痰饮:丰隆、脾俞、阴陵泉面瘫:地仓、颊车、阳白、颧髎、阿是穴-鼻渊:迎香、印堂、通天、头临泣、合谷近视:睛明、承泣、光明、肝俞、三阴交-牙痛:颊车、阿是穴、颧髎、下关、合谷痛经:三阴交、地机、关元、合谷、气海-缺乳:少泽、乳根、膻中、足三里、肩井咽喉肿痛:鱼际、少商、商阳、尺泽-落枕:阿是穴、大椎、后溪、落枕穴、养老腰痛:阿是穴、肾俞、命门、委中-膝关节痛:犊鼻、阳陵泉、阴陵泉、委中小儿疳积:四缝、鱼际- 消渴:膏肓、三阴交、胰俞、胰岛、腕骨哮喘:天突、中府、膻中、定喘-1/6页咳嗽:列缺、中府、太渊、肺俞咯血、呕血:孔最、阴郄、郄门- 踝关节扭伤:丘墟、解溪、商丘、中封、昆仑、太溪、阿是穴、公孙、然谷、金门-肩周炎: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大椎、后溪(条口透承山)-失音:天突、通里、廉泉、金津、玉液、哑门、合谷-尿闭: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三焦俞、肾俞、合谷、复溜、中极、石门(灸)-临床经验随症取穴总结:-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经验穴歌:-胸胁支沟取,心胸内关谋,两臂曲池妙,两腿肩井搜。
经络概论--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经,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含义,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深而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学说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是针灸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况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将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外行支脉。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分布和作用的经脉。
止匕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部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现将经络系统的内容逐一介绍如下。
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按其流注次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被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
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
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经络腧穴学
一)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遏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外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四)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五)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六)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七)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经络腧穴学
名词解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输穴:五腧穴中第三个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我没找到那个简体的字...||)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
气街:腹股沟动脉部,穴名气冲。
肺系:指气管、喉咙。
系,系带、悬系的意思。
一源三歧: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一源三歧”。
一夫法: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六合:“合”指经别与经脉在头面部相合,阳经经别合入原经脉,阴经经别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
经络腧穴学-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一、单项选择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A、《素问》B、《灵枢》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逢源》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A、刘渡舟B、杨继洲C、孙思邈D、《内经》E、滑伯仁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A、唐代孙思邈B、北宋王惟一C、晋代皇甫谧D、明代杨继洲E、元代渭伯仁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二、多项选择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素问》B、《灵枢》C、《足臂十一脉灸经》D、《脉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四、判断题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 对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
(错)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错)第一章经络总论一、单项选择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7、有调节、总任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8、有调节、总任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9、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11、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13、经络系统中能加强表里经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14、经脉在复部分布由内侧到外侧的排列顺序是:( )A、任脉、肾经、胃经、脾经B、任脉、胃经、肾经、脾经C、任脉、肾经、脾经、胃经D、任脉、脾经、胃经、肾经E、任脉、脾经、胃经、胆经15、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BA、奇经八脉B、络脉C、皮部D、经筋E、气街16、足少阳胆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A17、足厥阴肝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B18、心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B19、胸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C20、鼻旁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A21、四肢内侧和胸腹分布有( )A、手三阴经B、足三阳经C、属六脏的阴经D、手三阳经E、足三阴经答:C22、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答:D23、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C24、沿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A25、行于下肢外侧前线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答:D26、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中线C、外侧后缘D、内侧前缘E、外侧中线答:E27、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A、下肢外侧后缘B、上肢内侧中线C、下肢外侧前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内侧后缘答:E28、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B、六腑的经脉C、督、带脉D、循行胸腹经脉E、循行背部经脉答:A29、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A、阴阳,五行,脏腑三方面的内容B、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C、阴阳,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D、五行,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E、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答:C30、足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胸走手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足走胸答:D31、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E、足少阳胆经答:C32、脾之大络分出的部位的穴位是()A、丰隆B、内关C、大包D、公孙E、支正答:C33、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脉E、十二皮部答:C34、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络,加:()A、阴维络、阳维络、脾之大络B、阴跷络、阳跷络、脾之大络C、任脉络、督脉络、冲脉络D、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E、任脉络、督脉络、胃之大络答:D35、络脉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C36、络脉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B37、络脉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A38、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分出A、络穴B、俞穴C、募穴D、原穴E、郗穴答:A39、奇经八脉有"一源三歧"现象。
绪言--经络腧穴学电子书(十一五)(整理版) 建议您去除文档标题中的无意义字符
绪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
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
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
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
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
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
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
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
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
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
经络腧穴学 绪言
• 葛洪撰《肘后备急方》,
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 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 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
• 孙思邈绘制了"明堂三人图 "
• 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 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 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
➢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 针灸图经》和设计了两具 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
➢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著 《备急灸法》,王执中撰 《针灸资生经》等
➢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 注针法,提倡按时取穴法
附:针灸铜人
1.“天圣铜人”:王惟一所铸造的铜人, 是已知中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两具铜人, —具放在翰林医官院,一具放在大相国寺 。一具据说至明正统年间被
毁,一具据说于北宋亡时被 相国寺僧人藏匿,至今仍埋 在开封地下。
2.“明正统铜人”:明正统八
年,明英宗因天圣铜人年代久远 ,“错暗而难辨”,命令重新制 模,仿前重作,制造出“明正统 仿宋天圣针灸铜人”,是现存最 古老的针灸铜人。八国联军时, 明正统铜人遭到俄军劫去,后辗 转流传回俄国,现存于圣彼德堡 艾米塔吉博物馆
• 3、重视针刺手法的探讨,最早记录了 针刺提插补泻,以及五腧穴的补泻法。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 东汉到三国时期:东汉初期,涪翁著《针 经》(已佚) ;汉末名医华佗,并著《 枕中灸刺经》(已佚) ;张仲景的《伤 寒杂病论》
• 魏晋的医家皇甫谧将著《针灸甲乙经》 (简称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 专著,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 一次总结。
3.“光绪铜人”:为弥 补明正统铜人被劫带
来的诸多弊端,清光 绪二十八年(1902年) ,又仿明正统铜人铸
造了一座针灸铜人,
即光绪铜人,太医院 监制/紫铜/高 182cm/中国历史博 物馆藏。
经络腧穴学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1.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
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点和功能。
5.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特点和功能6.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与四海的意义。
7,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8,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9,厂解经络气街的意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现将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列表 (表 1—1)并分别论述如下。
1.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2.掌握十四经脉 138 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 * 作;掌握 12 个奇穴的定位、主治和 * 作。
3.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及主治概要。
4.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意义。
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一定的循行、分布和功能意义及病候。
其中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官窍的属络规律与该经腧穴主治作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所以,掌握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络属,对于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腧穴主治范围与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远治作用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合称“十四经穴”;冲、带、矫、维六脉的腧穴均交会、附寄于十二经。
腧穴是针灸治病的特定部位,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 * 作,才能为针灸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经络腧穴学绪论
汇报人: 2024-11-17
目录 CONTENTS
• 针灸学起源与发展 • 针灸起源 • 理论形成 • 学术发展 • 复习思考题
01
针灸学起源与发展
CHAPTER
针灸学起源与发展
针灸学基础理论 0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 ,针灸学是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
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太素》与《类 成》
唐时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之外 ,又将《内经》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的内容汇合编成《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十三卷,即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 脉合一卷,现仅存第一卷。
宋、金时期具体发展
01
02
03
宋朝的编纂
宋代王朝注重对医书的编纂和校正,早期组织人员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其第九十九卷称《针经》,第一百卷称《明堂》,后人称之为《明 堂上经》和《明堂下经》,其中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
金末元初发展
窦默与针经指南
窦默(字汉卿)著有《针经指南》一书,内载《标幽赋》《通玄指要赋》及流注八穴、十四手法等内容,并 对络脉提出新的观点。
钱雷与人镜经附录
明代钱雷《人镜经附录》对络脉也有新的认识,认为十二经脉生出十五络,络再生出百余系络,系络生出百 余缠络,缠络生出三万四千孙络。
喻嘉言与络脉论
《伤寒论》
八会穴与原穴
《难经》还首先提出“八会穴”的 名称,并具体记载了人体气、血、 筋、脉、骨、髓、脏、腑八者与八
穴的关系。
《内经》与《难经》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但《
难经》对《内经》进行了补充和阐
01
发,特别是对奇经八脉、经脉病候
、十五络脉等方面。
五输穴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
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
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
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
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
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
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
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
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
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
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很可能是可烧灼、烫、熨的各种树枝,后来才发现用艾叶做成的艾绒易于引火缓燃而不起火焰,更适用于灸,遂使艾灸世代相传,沿用至今。
经络的概念来源于医疗实践,与我国针灸、按摩、气功等独特医疗保健方法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经络主运行血气。
“血气”一词,除《内经》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少非医学著作中也有提到,说明那时人们对血气的概念已有较普遍的认识。
古文献有关血气的论述常涉及“脉”的概念。
脉,本义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袤(斜)行体者”。
脉,原写作“脈”,又作“衇”。
从“脉”字的字形构造可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是对“脉”的概念的进一步的认识。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来的。
初期的针灸治疗是没有确定的腧穴的,只是在病痛局部作砭刺、叩击、按摩、针刺或火灸等治疗,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以痛为输(腧穴)”。
有时人们还在无意识中偶然地发现了腧穴,如误伤或按压肢体某一部位而在局部出现疼痛或舒适感觉后,远离部位的脏器病痛得到缓解或随之消失。
当再出现这种病痛时,人们就有意识地刺灸这些部位来进行治疗。
《内经》中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等。
随着对体表刺激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不断观察,对腧穴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便开始对腧穴进行定位和命名。
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古医家对腧穴主治进行分析和归类,并结合经络理论,将某些主治作用相似、感传路线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经,现在所谓的经穴,就是指这类腧穴。
二、理论形成针灸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发展到金属针具,特别是九针的出现更扩大了针灸实践范围,促进了针灸学术发展,针灸理论也不断得以升华。
现存的经络文献原以《内经》为最早,但近年出土的古代文物表明,在《内经》之前已有各种较为原始的文字记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载有“十一脉”的内容;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同样的记载,且名之为《脉书》。
这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文献,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
《脉书》这一名称与《史记仓公列传》所说的仓公淳于意受其师阳庆传授“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说相符。
《脉书》有属于黄帝的,也有属于扁鹊的,可知有不同的本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几种文本:一种内容较简,按先“足三阳三阴脉”后“臂二阴三阳脉”排列,因称“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内容较详,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因称“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
“阴阳本”在帛书中又有甲、乙两写本;又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本。
可见其传抄较多,影响更广。
帛书的记载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和《五十二病方》书中。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籍中尚有《脉法》一书。
此书虽主要论述脉法,但有多处提到用灸法和砭法治疗疾病的内容,如“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等。
所载砭灸部位虽无规范的名称,但已具备了腧穴的某些特点。
《五十二病方》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腧穴的具体名称和部位,但有几处描述的施灸部位已明显缩小,从书中“灸泰阴”、“久(灸)左”、“久(灸)足中指”等有关施灸部位的记载看,其施灸范围由大到小,由某一条脉到某一个部位,最后接近腧穴点的范围,说明当时已初步形成了腧穴概念。
此外,战国初期医家秦越人(扁鹊)曾“刺三阳五会(输)”救治虢太子尸厥;西汉初期医家淳于意(仓公)称针灸的部位为“俞”(“论俞所居”)和“砭灸处”。
这些都是有关腧穴早期临床应用的文献记载。
排《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部,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
《内经》的面世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从整体观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
《汉书·艺文志》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据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所说,就是指现存的《素问》九卷和《针经》九卷。
《针经》古称《九卷》,唐以后称为《灵枢》。
《素问》与《灵枢》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灵枢》写作在先,《素问》在后。
《灵枢》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经络的记载,以《灵枢》为最详,如《经脉》、《经别》、《脉度》、《根结》等篇;《素问》侧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发和讨论,故多以“论”或“解”为名,如《脉解篇》、《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
但《素问》所引古文献并不完全与现存的《灵枢》相同,如《脉解》所载经脉文字不同于《灵枢·经脉》,却接近于帛书的记载,这当是古《脉书》的另一传本。
凡名为“解”者自然是晚于原书的解释性著述。
《内经》对人体腧穴的认识,已经到了从医疗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阶段。
书中所载,有的有名称有定位,有的有定位无名称,还提出了“以痛为输”的取穴形式,除穴名和位置外,其内容涉及到与经络的关系、主治病症、刺灸方法及其禁忌等。
《内经》对部分腧穴已进行了分类,如各经的“脉气所发”,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等,并作了简要的论述,反映了腧穴理论的早期面貌。
略晚于《内经》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为早期有关腧穴理论的总结性著作,可惜早已散佚,其内容保留于《针灸甲乙经》中。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原称《黄帝八十一难》,以阐明《内经》为要旨,是继《内经》以后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书中就《内经》等古经提出81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有关经络的问题特别注重寸口脉诊、原气、奇经八脉以及对“是动”、“所生病”的解释。
《难经》首先提出“奇经八脉”这一名称,并对奇经八脉内容作了集中的论述,补充《内经》之不足。
《难经》对经络理论的补充、阐发主要体现在奇经八脉、经脉病候、十五络脉等方面,对腧穴理论则主要体现在八会穴、原穴及五输穴的五行配属和治疗作用等方面。
《难经》还首先提出“八会穴”的名称,并具体记载了人体气、血、筋、脉、骨、髓、脏、腑八者与八穴的关系。
《难经》阐述了原气通过三焦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提出“原穴”是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并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心经原穴,使原穴趋于完整。
《难经》完善了各经五输穴的五行配属关系,并以刚柔相济理论作了解释,同时对其临床应用加以阐发,使之成为后世子午流注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和“泻南补北”理论,对针灸和中医临床各科均启示意义。
总之,从战国至西汉及东汉时期,是《内经》和《难经》的著作年代,也是针灸理论的形成和奠基时期。
《内经》、《难经》同属于针灸基础理论的早期文献,都属医学经典。
魏晋时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足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和经穴专著,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甲乙经》是汇集《素问》、《针经》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并加以分类整理而成的。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称《黄帝明堂》,原有书有图,自皇甫谧把它编入《甲乙经》后,原书渐散佚。
“明堂”这一名称,原意是指国君议政的场所。
《内经》中假设黄帝坐明堂之上与雷公等臣子讨论医道,后来便称经穴之学为“明堂”。
这方面的书称“明堂经”,图称“明堂图”。
《黄帝明堂》是《内经》之后的经穴专著,约成书于东汉时,现只能从《甲乙经》中间接了解其内容。
经络所属穴和交会穴均详见于该书。
书中所载各经穴名共349个,其中有交会关系者84穴。
各经都有所属专穴,有些穴为几条经所交会则称交会穴。
从交会穴可以看出各、经之间的重合关系。
经络循行和经络图的绘制自然离不开所属专穴和交会穴。
《甲乙经》以“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排列形式,对十四经穴进行整理和归类,将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内容集合成古代针灸学专著。
这是皇甫谧对针灸学的重大贡献。
《甲乙经》于公元6世纪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是针灸走向世界的先导。
东汉末,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杂病论》(《伤寒论》),说明《伤寒论》一书运用六经辨证,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应用。
三、学术发展魏晋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对经络腧穴理论的贡献已在上节介绍。
晋时以炼丹闻名的葛洪所著《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肘后方》)中均提到《明堂流注偃侧图》,这是指关于经穴的前、侧、后图形,简称“明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