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783f0fee009581b6bd9ebdc.png)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1、散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元旦试笔》、《上下身》、《鸟声》、《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乌篷船》、《教训之无用》、《诗的效用》、《谈龙集》《谈虎集》自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海气》、《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燕知草》跋、《三礼赞》、《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小引》、《枣》和《桥》的序、《国庆日颂》、《闭户读书论》、《苦茶随笔》小引、《志摩纪念》、《知堂文集》序、《爆竹》、《杀奸》、《鬼怒川事件》、《孔德学校纪念日的旧话》、《重刊袁中郎集序》、《蛙》的教训、《苦茶随笔》后记、《日本的衣食住》、《关于英雄崇拜》、《自己的文章》、《结缘豆》、《赋得猫》、《苦口甘口》、《俞理初的谈谐》、《怀废名》、《两个鬼的文章》、《石板路》(二)、《杂拌儿》跋、《立春以前》后记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二、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
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
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三味书屋”读书,1901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24ec3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e.png)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哎,说起周作人的散文,那可是咱们文化里的一股清流,读起来就像是夏日里的一杯凉茶,解渴又提神。
他写的文章,就像老朋友坐在你对面,不紧不慢地跟你聊着天,说的都是些家常话,但里头藏着的那份韵味,你得细细品。
他的文字,就像是村口老槐树下乘凉的老大爷,手里摇着蒲扇,嘴里说着古往今来。
没有啥华丽辞藻,就是那么朴实无华,却总能让人心里头一暖,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比如他写春天,不会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是会说“这春天啊,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就把花儿都给逗笑了”。
你看,这多亲切,多生动!周作人散文里的情感,那可是细腻得能掐出水来。
他写人,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都能让你感受到那份真挚和温情。
就像他写自己家的老猫,那猫儿的一举一动,在他笔下都活灵活现的,好像那猫儿就蹲在你脚边,眯着眼睛晒太阳呢。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入微,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且啊,周作人的散文里还常常夹杂着一些日常俚语和成语俗语,读起来既亲切又有趣。
比如他说某个人“马大哈”,那意思就是这个人粗心大意,不拘小节。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接地气又富有生活气息,让人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
他的句式结构也是变化多端,有时候长句短句交错使用,有时候又喜欢用排比句来增强气势。
但不管怎么变,都能让人感受到他那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文风。
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在厨房里游刃有余地翻炒着各种食材,最后端出来的是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最让我感动的是,周作人的散文里总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他写时代变迁、人情冷暖,总是能触动人的心弦。
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文字就像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在迷茫和困惑中找到一丝希望和温暖。
总之啊,周作人的散文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跟你聊天,说的都是家常话,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情感。
读他的散文,就像是在品味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儿。
如果你还没读过他的散文作品的话,那可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啊!赶紧找几篇来读读吧,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受的。
第十二章_周作人的散文
![第十二章_周作人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efc005cc17552707220815.png)
四,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
对自己的人格矛盾,周作人用"两个鬼"来加以描述: 对自己的人格矛盾,周作人用"两个鬼"来加以描述: "这两个是什么呢?其一是绅士鬼,其二是流氓鬼. 这两个是什么呢?其一是绅士鬼,其二是流氓鬼. 据王学的朋友说人是有良知的,教士说有灵魂, 据王学的朋友说人是有良知的,教士说有灵魂,维持 公理的学者们也说凭着良心, 公理的学者们也说凭着良心,但我觉得似乎都没有道 有的只是两个鬼,在那里指挥我的一切实行. 理,有的只是两个鬼,在那里指挥我的一切实行.这 是一种双头政治,而两个执政还是意见不甚协和的, 是一种双头政治,而两个执政还是意见不甚协和的, 我都像一个钟摆在这中间摇着.有时候流氓占了优势, 我都像一个钟摆在这中间摇着.有时候流氓占了优势, 我便跟了他去彷徨, 我便跟了他去彷徨,什么大街小巷的一切隐密无不知 酗酒,斗殴,辱骂,都不是做不出来的, 悉,酗酒,斗殴,辱骂,都不是做不出来的,我
参考一白桦派
白桦派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白桦派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它因杂志《白桦》而得名.1910-1923是白桦派 它因杂志《白桦》而得名.1910-1923是白桦派 及其刊物《白桦》存在和活动的时期,代表人物 及其刊物《白桦》存在和活动的时期, 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 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被日 本评论界称为一支" 本评论界称为一支"大正文学中浩大的水 ""近代日本文学的精髓 近代日本文学的精髓" 脉""近代日本文学的精髓","一个蓬勃向上 的团体" 的团体".
精品课件 周作人散文
![精品课件 周作人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23636f7cd184254b353590.png)
1967年5月,周作人病逝于北京,走 完了他83年的生命历程。
从青年时代参加文学革命成为封建阶级 的叛徒,
到20年代中期躲进“苦雨斋”当隐士。 抗战期间“变节附逆” 再到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做人,是苦涩而
又复杂的一生。
辛亥革命前夕,返回家乡。出版了第一本 评论文集《异域文谈》。
新文化运动发轫时期,积极倡导新文化运 动,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 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有广泛影 响的文章。
1920年末,周作人与沈雁冰、郑振铎等 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1年夏秋,周作人因肋膜炎在碧云寺 养病,思想和艺术情趣发生转变,创作了 一些叙事抒情性的小品,山居杂诗,杂信
沦陷期间:
《秉烛谈》《秉烛后谈》《药堂语录》《药 味集》《药堂杂文》《苦口甘口》《书房一 角》《立春之前》
散文风格
浮躁凌厉: 五四前后及20年谈时事的战斗的杂
文 平和冲淡: 五四时期的杂感、读书、随笔及20 年代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 文
周作人散文之三味
周作人的独特的精神构筑和艺术、 生活审美情趣才构成了周作人散文中 耐人寻味的辛辣、苦涩、清淡三味。
如何看待其汉奸行为
散文创作和汉奸行为应一分为二 知识分子应具有民族承担意识 个人的享受不能违背民族主义
五四到1927年,创作的鼎盛时期: 《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 《谈虎集》上下册《谈龙集》
1928年到七七事变前:
《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 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
1923年,听信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的谗言, 与鲁迅断交。同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的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7d0ee861a417866fb84a8e3d.png)
周作人作品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1a59bf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c.png)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散文是偏重于抒写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的内在线索之一,它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抒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周作人经典散文作品推荐:生活之艺术契河夫(Tshekhob)书简集中有一节道,(那时他在爱珲附近旅行,)“我请一个中国人到酒店里喝烧酒,他在未饮之前举杯向着我和酒店主人及伙计们,说道“请。
”这是中国的礼节。
他并不像我们那样的一饮而尽,却是一口一口的吸,每吸一口,吃一点东西;随后给我几个中国铜钱,表示感谢之意。
这是一种怪有礼的民族……”一口一口的吸,这的确是中国仅存的饮酒的艺术:干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
中国人对于饮食还知道一点享用之术,但是一般的生活之艺术却早已失传了。
中国生活的方式现在只是两个极端,非禁欲即是纵欲,非连酒字都不准说即是浸身在酒槽里,二者互相反动,各益增长,而其结果则是同样的污糟。
动物的生活本有自然的调节,中国在千年以前文化发达,一时颇有臻于灵肉一致之象,后来为禁欲思想所战胜,变成现在这样的生活,无自由、无节制,一切在礼教的面具底下实行迫压与放恣,实在所谓礼者早已消灭无存了。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
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二者之外别无道路,有之则是禽兽之下的乱调的生活了。
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
蔼理斯对于这个问题很有精到的意见,他排斥宗教的禁欲主义,但以为禁欲亦是人性的一面,欢乐与节制二者并存,且不相反而实相成。
人有禁欲的倾向,即所以防欢乐的过量,并即以增欢乐的程度。
他在《圣芳济与其他》一篇论文中曾说道,“有人以此二者(即禁欲与耽溺)之一为其生活之唯一目的者,其人将在尚未生活之前早已死了。
有人先将其一(耽溺)推至极端,再转而之他,其人才真能了解人生是什么,日后将被记念为模范的高僧。
大学语文:《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大学语文:《故乡的野菜》周作人](https://img.taocdn.com/s3/m/ed49235f5acfa1c7aa00cc2d.png)
作者从这些野菜身上看到了自己家乡 的人情风俗,更看到了家乡的环境打在 他身上的烙印。 这正是作者行文的风格特色:冲淡平和, 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谈中表达无限的深 意。
2.《故乡的野菜》写故乡的风俗时引 述的童谣,使得文章野趣十足; 引用了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顾 禄的《清嘉录》,是以古证今,从历 史纵向的角度把浙东的民俗推广到深 厚的文化背景里去;
1.这一片段中,作者表现的是 什么?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流露出 来的“失望”感?
1、借回味儿时吃过的故乡的野菜表现 对故乡的思念。 2、作者现在异地吃到用野菜做成的 “草饼”,感觉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 糕了,不免有些失望。这种“失望”之 情中恰恰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眷 念。也隐含了作者对某种已逝去的文化 形态的追忆,隐含了他的启蒙救国愿望 失落之后的反思与伤感。
散文集:
《自己的园地》 《雨天的书》 《苦茶随笔》 等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合影, 左一为羽太信子,左二为周作 人。
“两个鬼”
周作人曾用“两个鬼”来比拟自己的人 格矛盾,一个是“流氓鬼”,一个是 “绅士鬼”,也可以称为“叛徒”与 “隐士”
文学特色
1.散文成就与风格 周作人散文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 了“平和冲淡”这种独特的散文艺术风 格。影响所及,形成了与鲁迅为代表的 战斗杂文相对峙的另一散文流派。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由北京的现实生活情境转 入对故乡的回忆,引子是什么?
2.这篇散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作者在文中想起了哪些野菜?
1.由妻子买菜买回荠菜引入家乡吃 荠菜的风俗. 2.通过对家乡野菜的描写,勾勒了 一幅幅浙东古朴清纯的民俗画卷, 流露出品花赏草的闲适情趣,也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周作人《乌篷船》赏析
![周作人《乌篷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35e67de80d4d8d15a4ffc.png)
周作人《乌篷船》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周作人《乌篷船》赏析《乌篷船》是周作人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周作人是一位在我国现代散文创作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不仅数量相当多,而且独具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按体裁划分,大致有三类:一是杂感,二是小品文,三是书牍札记。
杂感,多是作者在“五四”潮流涌动下创作的。
这类作品,尤其是作者的早期杂感,取材广泛,思想锐利,能抨击时弊,其中代表作有《祖先崇拜》、《沉默》、《碰伤》等。
周作人一生创作的小品文数量相当多,而且最能代表他散文的独有风格。
他的这类作品,虽然着意于琐细而又不惹人注目的草木虫鱼之类的小题材,但是作者却能够全神贯注于对象之中,并细致入微地表现它们,从而使这类文章具有幽隽淡远的特有意趣。
平和闲雅的情趣是周作人这类散文所表现的中心,广征博引,知识丰厚,语言朴实无华,不重藻饰,构成了他此类作品的重要特色。
他的这类散文密切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乌篷船》、《故乡的野菜》、《苦雨》等。
周作人的书犊札记写得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我的杂学》等。
周作人创作的散文,无论是读书札记、文艺评论,还是以草木虫鱼、风俗人情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品文,都能把自己的个性精神溶入作品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周作人重要的散文集有《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等。
《乌篷船》是一篇以书信形式写的别具一格的小品文。
友人要到作者的故乡浙江绍兴去,作者在信中开篇告诉朋友,故乡最有特色的风物便是船。
于是,作者便开始向朋友介绍船的种类、形状、材料、结构和用途。
在介绍乌篷船时,作者详尽介绍了“三明瓦”的好处,并对其作了非常具体细致的描述,然后,又写了怎样坐船以及“到乡下去看戏”等种种的“理想的行乐法”。
在谈到游历家乡景色时,作者特别强调要耐着性子,从容不迫,“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
走近周作人
![走近周作人](https://img.taocdn.com/s3/m/afd59a0eb52acfc789ebc925.png)
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这一理论范畴得到了 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这一理论范畴得
充分的展开。 到了充分的展开。 1918年周作人连续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918年周作人连续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 等几篇文章。 学》等几篇文章。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念包含的基本因素: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念包含的基本因素:
(1)灵肉一致的进化人性观 (1)灵肉一致的进化人性观 (2)个性主义 (2)个性主义 (3)博爱型人道主义 (3)博爱型人道主义
(4)新村主义 (4)新村主义
周作人思想的发展,是以他对‚人‛的认识的变化为 五四以后:周作人尽管在留日时期就接触到蔼理斯的
标志的。在留日时期,他所谓的‚人‛是指明民族, 著作,但真正对他的思想发生影响是在1921—1924年 在五四时期,他所谓的‚人‛是个人与人类的统一, 间,这也是周的思想发生根本转变时期。
迅合译《域外小说集》。辛亥革命前夕除在杭州、绍 五四前后加入《新青年》、在《新青年》、《每周评 兴教育界任职外,继续翻译与创作,出版了介绍希腊 论》等杂志上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文学的《异域文谈》,创作短篇小说《江村夜话》, 《思想革命》等论文,把文学革命由形式的改革转向 研究儿童文学。五四前后加入《新青年》、在《新青 内容的革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 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上发表《人的文学》、 1920年加入新潮社。同年,筹办文学研究会,起草文 《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论文,把文学革命由 学研究会宣言,宣称‚文学是……于人生很切要的工 形式的改革转向内容的革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深 作‛,揭起了‚为人生‛的文学旗帜。 入发展。1920年加入新潮社。同年,筹办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 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宣称‚文学是 ……于人生很切 要的工作‛,揭起了‚为人生‛的文学旗帜。1924年 与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五四前20年代,他
周作人简介及作品
![周作人简介及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795ec2e1f61fb7360b4c65ab.png)
周作人(1885.1.16—1967.5.6)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1901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6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曾与鲁迅共同翻译《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1911年返回绍兴,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第五中学英语教员。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文科教瘦兼国史编译处?辑员。
新文学运动发韧时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新文学运动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文章,产生过广泛影响。
1920年参加新潮社,被推选为该社主任编辑,并负责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并起草宣言。
五西前后除继续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外,还发表大量白话诗文?击封建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之一。
1922年7月起兼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
1923年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问世。
1924年11月发起组织语丝社,并成为《语丝》的实际主编。
后来的创作逐渐转为恰谈、闲寄韵味的随笔小品,曾提出“复兴千年的旧文明”的口号。
这时期作品结为《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
孤儿记(文言小说)1906,小说林社异域文谈(评论集)1915,墨润堂书坊欧洲文学史(理论)1918,商务自己的园地(散文集)1923,北京尘报社雨天的书(散文集)1925,北新泽泻集(散文集)1927,北新谈龙集(散文集)1927,开明谈虎集(散文集)1928,北新永日集(散文集)1929,北新过去的生命(诗集)1929,北新艺术与生活(译论集)1931,群益儿童文学小论(评论集)1932,上海儿童书局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理论)1932,北京人文书店看云集(散文集)1932,开明知堂文集(自选散文集)1933,天马周作人书信(书信集)1933,上海青光书局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1934,天马夜读抄(散文集)1934,北新哭茶随笔(散文集)1935,北新苦竹杂记(散文集)1936,良龙风雨谈(撒文集)1936,北新瓜斗集(散文集)1937,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1940,北新药堂语录(散文集)1941,天津庸报社日本之在认识1941,国际文化振兴会药味集(散文集)1942,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散文集)1944,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1944,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1945,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家(研究资料)1953,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研究资料)1954,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1957,中青过去的工作(散文集)1959,澳门大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1961,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书信集)1972,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周曹通信集(共2辑)1973,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儿童杂事诗1973,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回忆录)1973,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知堂杂诗抄(诗集)1987,岳?苦茶庵笑话选编,1937,北新明清笑话四种校订,1959,人文[翻译书目]侠女奴(民间故事)阿拉伯,1905,女子世界社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翔鸾社红星佚史(小说)英国哈葛德·安特路郎著,与鲁迅合译,1907,商务匈奴七十录(小说)匈牙利育河摩耳著,1908,商务域外小说集(1、2集)与鲁迅?译,1909,东经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波兰显克微支筑,1914,北京文明书局点滴(短篇小说集,此书后改名《空·打鼓》)俄国、波兰等,1920,北京大学出版部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周建人合译,1922,商务陀螺(诗歌小品集)希腊等国,1925,新潮社狂言十番日本,1926,北新冥土旅行(散文集)希腊、法国等,1927,北新黄蔷薇(小说)匈牙利育珂摩耳著,1927,商务两条血痕(短篇小说集)日本石川啄木著,1927,开明玛加尔的梦(小说)俄国科罗连科著,1929,北新儿童剧(剧本集)日本、美国,便宜,1932,上海儿童书局希腊拟曲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列多思著,1934,商务希腊的神与英雄(神话集)英国劳斯著,1950,文生希腊女诗人萨波(传记)英国丰格尔著,1951,上海出版公司俄罗斯民间故事英国培因编译,1952,香港大公书局乌克兰民间故事英国培因编译,1953,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希腊,与罗念合译,1954,人文伊索语言希腊,1955,人文日本狂言选1955,人文欧里敝德斯悲剧集(1—3集)希腊,与罗念生同译,1957—1958,人文浮世澡堂(小说)日本式亭三马著,1958,人文希腊神话故事英国劳斯著,1958,天津人民石川啄木诗歌集日本,与卞立强合译,1962,人文古事记(历史小说)日本安万侣著,1963,人文平家物语(历史演义小说)日本,与申非合译,1984,人文[研究资料书目]周作人(陶明志编,1934,北新周作人先生纪事(方纪生编)1944,日本光风馆周作人(美国恩斯特·沃尔夫)1971,纽约Twayne书局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本山英雄)1978,日本筑摩书房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1985,南开大学出版社周作人研究资料(上下册,张菊香、张铁荣编)1986,天津人民周作人概观(舒芜)1986,湖南人民鲁迅周作人比较论(李影彬)1987,南开大学出版社。
周作人其人及其作概述
![周作人其人及其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f8384577232f60ddcca1a3.png)
【周作人其人及其作概述】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1906年赴日本留学,开始学建筑,后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11年回国,曾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浙江第五中学教员。
1917年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文科教授,兼任燕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1920年底参与筹组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
1921年后写了许多针砭时弊、批判封建文化的散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后任日伪政权的国府委员等职,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监禁在南京。
新中国诞生后,家居从事翻译与写作。
周作人的早期散文有《苦茶随笔》、《苦竹杂记》和《风雨谈》等专集。
自选的文集有《知堂文集》。
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299f2a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7.png)
周作人(1898-1973),原名周景涛,号迳庵。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故都的秋》、《散纸癖》等闻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散文大家”。
一、婉约清丽、温润典雅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清丽温润,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婉约的笔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生活的细腻之美。
他的散文笔触轻柔温润,充满着文人的风雅情怀,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二、隽永含蓄、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隽永含蓄,情感真挚。
在作品中,他常常通过对生活中细微、平凡之事的刻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常常富有深情之笔,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品格。
三、用典传神,富有比兴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兴手法。
他擅长通过典故和比兴来传神,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通过对古人的才情风采的赞颂和传承,周作人不但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四、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
他擅长用简洁清新的句式,清丽澄澈的文字,流畅优美的篇章,展现出大家风范。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作品往往富有真挚、深情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和触动。
五、独特的叙述手法,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他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
他善于通过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散文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深度观察和细致描绘,周作人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塑造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的人物形象。
六、文学批评眼光独到除了自己的散文作品外,周作人还在文学批评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曾撰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有着深刻的研究,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瑰宝,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作人作品
![周作人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cc78d05cc7931b765ce15d7.png)
《西潮》《新潮》《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周作人日记》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阿里斯托芬作)、《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翻译);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日文《浮世风吕》)和《浮世理发馆》(日文《浮世床》)等。
著作日语译本1936年山本书店《北京の果子》1938年改造社《周作人随笔集》1939年文求堂《中国新文学の源流》1940年冨山房《周作人文芸随笔抄》1940年创元社《瓜豆集》1944年実业之日本社《结縁豆》1955年筑摩书房《鲁迅の故家》1973年筑摩书房《日本文化を语る》1998年骏河台出版社《水の中のもの―周作人散文选》2002年平凡社《日本谈义》2002年新风舎《鲁迅小说のなかの人物》其他译本日语《现代小说译丛》《黄蔷薇》《陀螺》《现代日本小说集》《乌克兰民间故事集》《古事记》《狂言选》《枕草子》《浮世澡堂》(日本语《浮世风吕》)《浮世理发馆》(日本语《浮世床》)《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作)《如梦记》《石川啄木诗歌集》《两条血痕》古希腊语《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希腊拟曲》《财神》(古希腊喜剧)《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英语《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红星佚史》《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作品一览《欧洲文学史》《近代欧洲文学史》《谈龙集》《艺术与生活》《雨天的书》《儿童文学小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谈虎集》《鲁迅的故家》《夜读抄》《知堂回想录》《自己的园地》《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瓜豆集》《周作人书信》《苦竹杂记》《书房一角》《老虎桥杂诗》《鲁迅的青年时代》《永日集》《药堂杂文》《苦茶随笔》《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周作人文类编》《木片集》《苦口甘口》《秉烛谈》《风雨谈》《药味集》《周作人散文全集》《看云集》《知堂书话》《立春以前》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文集》。
故乡的野菜——散文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散文 周作人](https://img.taocdn.com/s3/m/aff5b0a265ce0508763213a4.png)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齐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故乡的野菜——散文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是中国现代散文家周作人的作品。《故乡的野莱》,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民俗童趣在平淡中娓娓道来,其语言平和冲淡、淡雅悠远。其文风飘逸潇洒、雅趣盎然,堪称一幅淡雅悠远的风俗画。
《故乡的野菜》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菜是最被贱视的,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1777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c.png)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1我们时常为自己还能够热情拥抱青春年华而暗自庆幸,然而对于处在这个时期让我们颤动,心跳,兴奋不已的爱情,仿佛不能抓住它的真谛,读了周作人先生的《初恋》我或许读懂了他一点,以及对于爱情有了些许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傅老师的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课上,我对周作人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多数人应该都为周作人在文学上主张散文个性化而显示出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为散文的个性发展不仅提出了理论,而且自己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践行者。
他一直用自己的笔在与千千万万个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他的深挚的情感,独到的见解与感悟全部都用最平常,甚至“俗不可耐”的词语表达,没有钱钟书《围城》中精辟的比喻和戏谑的调侃,也没有郭沫若《凤凰涅槃》中的热烈奔放的激情与火花,他用文字的水滴汇聚出一股涓涓溪流,读者只要轻轻尝一口,心田立刻就会得到滋润,有种莫名的,无法言表的感动。
在作品《初恋》中,周作人写自己初恋的姑娘,没有用太多的优美的辞藻来点缀他心仪的姑娘,甚至“也不曾看过她的容貌与姿态”但作者却明白三姑娘是单纯的,善良的,热情的,于是他用最常见的人情世故淡淡几笔做了一个对比,就让我们明白三姑娘在作者眼中是特别的,文中写道“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仍旧推进门来游嬉。
”同样,周作人在写自己对三姑娘的感觉时,仿佛是在等令自己心潮澎湃的情感冷却之后,向一个知己在说说生活,拉拉家常中娓娓道来一样,没有任何激动之情,仍旧让他那个性的溪水在流淌着,淌进每一个读者的情感深处,文中写到“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十三岁罢。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到:‘她如果真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以及末段“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到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作者惜墨如金,了了几笔,却让我们感到了她至深的初恋,要不他不会那么清晰地记住当年自己十四岁,也许在作者今后的人生的很多时候,他都会回忆十四岁那单纯的萌动;要不他也不会有奋不顾身的救她的冲动,更不会在听到一个人死于霍乱而去想象那悲惨的死相,因为如果三姑娘不能牵绕作者的心,作者就不会联想太多,只会一听而过而已;另外,正因为有现在的心里的大石头放下的感觉才能让读者体会到,这么多年虽然作者辗转异地,但心中是多么牵挂一个人,而且分量还如大石头般沉重 ......这样朴素的家常话语却又那么真切,深刻。
周作人经典散文
![周作人经典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ea42f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周作人经典散文关于周作人经典散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多多少少都会阅读到一些散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周作人经典散文三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乡的野菜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眼太太教唆鲁迅偷钱的启示
![眼太太教唆鲁迅偷钱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cad0a8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1.png)
眼太太教唆鲁迅偷钱的启示
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也十分讨厌衍太太,周作人先生晚年写了一部散文集《知堂回想录》,不但写了周家的家事,还把鲁迅散文中的很多人和事详细说了出处。
衍太太不但挑拨鲁迅和家里的关系,也挑拨周作人和家里的关系。
她告诉周作人,你小时候很可怜,什么好吃的都吃不上,就在我们家窗户底下被保姆喂一碗咸鸭蛋拌饭。
这话说得好像周作人的母亲虐待童年周作人一样。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童年的周作人肠胃有病,不能吃别的东西,只能吃咸鸭蛋拌饭。
周作人写《知堂回想录》时,他已经是一个老年人,此时衍太太已经病故多年。
所以周作人在散文里大胆揭发了衍太太的丑事。
衍太太为什么叫衍太太?她的丈夫并不姓衍。
她的丈夫名叫周子传,是周作人和鲁迅的远房堂叔祖父。
衍太太在丈夫周子传病故后,她就和丈夫的堂侄衍生同居,所以族人戏称她为衍太太。
衍生按辈数应该叫衍太太堂婶,虽然他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太远了。
但是那时还是清朝末期,衍太太和衍生公开同居,却不是夫妻关系。
衍太太始终没有嫁给衍生,她还是周子传的太太,衍生的堂婶。
我们经常在古代小说里,看到不守妇道的女人被沉猪笼。
而衍太太这
种跟丈夫堂侄同居的事也应该叫私通,而且不是暗地私通,是公开同居。
为什么他们有被沉猪笼?难道清朝末期已经社会风气开放?在清朝末期,寡妇就可以随意和人同居吗?
鲁迅先生始终没有说明衍太太的丑事,他还称衍生和衍太太是一对夫妻。
衍生和衍太太曾经一起看尺度很大的的图画,被少年鲁迅看到,还故意戏弄鲁迅,让鲁迅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苦雨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谈酒 周作人:鸟声 周作人:两株树 周作人:喝茶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谈策论 周作人:梦想之一 周作人:谈养鸟 周作人:金鱼 周作人:苍蝇 周作人:虱子 周作人:苋菜梗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周作人作品 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谈油炸鬼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关于雷公 周作人:结缘豆 周作人:卖糖 周作人:雨的感想 周作人:不倒翁 周作人:窝窝头的历史 周作人:羊肝饼 周作人:水乡怀旧 周作人:麟凤龟龙 周作人:猫打架 周作人:关于苦茶 周作人:买墨小记 周作人:吃茶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骨董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