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FV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407a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png)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较多,为了研究它们之间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 错误;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D正确。
故选AD。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静止的火车与高速运动的汽车惯性可能相同,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即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不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故B错误;C.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仍存在惯性,故D错误。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2d40a8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d.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将物理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素养?第四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你如何设计一堂以“能量转化与守恒”为主题的实验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物理概念?第五题题目: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第六题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你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比如有学生突然生病或者有学生因为家庭问题情绪波动较大,影响了课堂纪律和教学进度?第七题题目:请描述一次你在教学中成功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并分析你当时是如何应对的。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九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初中物理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你发现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频繁走神,虽然多次提醒,但学生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
课后,你得知该学生最近家庭情况出现了变故,情绪波动较大。
请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节初中物理实验课《摩擦力的测量》的教学方案。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节以“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主题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
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一节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物理招聘试题
![物理招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eda4e8551810a6f52486e3.png)
教师招聘中学物理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小题3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0瓦则它可能是( )A 空调器。
B 白炽灯。
C 洗衣机。
D 语言复读机。
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 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 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 )A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4.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5.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电键K 后,灯L1、 L2都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 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灯L1断路。
B 灯L2断路。
C 灯L1短路。
D 灯L2短路。
6.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 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R A :R B =4:1; V A :V B =1:2 B.R A :R B =4:1; V A :V B =2:1 C.R A :R B =1:4; V A :V B =1:2 D.R A :R B =1:4; V A :V B =2:17.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并发生碰撞,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的速率互相分开B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的速率同向而行C .若两球质量不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的速率互相分开D .若两球质量不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的速率同向而行 8.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作功为W1,阻力对物体作功为W2,其他力对物体作功为W3,则( ) A .物体的动能为W1+W2+W3 B .物体重力势能为W1 C .物体机械能为W2+W3 D .物体机械能为W1+W2+W39.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是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OA 上套有小环P ,OB 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O 杆对P 的支持力F N 和细绳上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N 不变,F 变大 B .F N 不变,F 变小 C .F N 变大,F 变大 D .F N 变大,F 变小10. 一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 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 /2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 ) A .小球线速度没有变化B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D .悬线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绝缘的弹簧振子,小球带负电,在振动过程中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突然加上一个沿水平向左的恒定的匀强电场,此后: ( ) A .振子的振幅将增大 B .振子的振幅将减小 C .振子的振幅将不变D .因不知道电场强度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振幅的变化 12. 如图所示,PQ 是匀强磁场中的一片薄金属片,其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一个α粒子从某点以与PQ 垂直的速度v 射出,动能是E ,射出后α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今测得它在金属片两边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0:9,若在穿越板的过程中粒子受到的阻力大小及电量恒定,则:( )姓名: 班级: 考号:A .α粒子每穿过一次金属片,速度减小了mE 2101B .α粒子每穿过一次金属片,动能减少了0.19EC .α粒子穿过5次后陷在金属片里D .α粒子穿过9次后陷在金属片里1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AB 的总阻值与图中电阻R 的阻值相等,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当滑动触头C 从右端A 点开始一直滑到B 点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增大B .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减小C .电流表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到原值D .电流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到原值14.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A 、146C 01e + 145B × × × ×B 、146C42He + 104Be ×C 、146C 21H+145B ×D 、146C01-e +147N ×15.由折射率为2的材料构成的半圆柱的主截面如图,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的光线a射到圆柱的平面后,光线b 和c 分别是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3e83b7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e.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度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千米每小时(km/h)B、力的单位是牛顿(N),牛顿的第二公式是 F=maC、功率的单位是千瓦(kW),千瓦的符号为kWD、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fais(s)是焦耳的符号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属于对物理现象定量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测量B、实验推理C、实验分析D、实验模拟3、题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势能”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实验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实验法4、题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浮力”时存在理解困难,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A. 强调理论讲解,减少实验操作B. 多次重复讲解,增加学生练习C.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原理D. 仅通过多媒体展示浮力的动画效果5、在物理教学中,哪一项教学方法最适合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A、实验法B、问答法C、讲授法D、讨论法6、当学生对某一物理概念理解有误时,作为教师,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直接给出正确答案B、忽略错误,继续进行教学C、通过讨论和互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D、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学生练习7、在下列哪个物理实验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实验B. 摩擦起电实验C. 万有引力实验D. 欧姆定律实验8、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简谐运动是指对象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B. 简谐运动的周期只与系统的固有性质有关,而与外界因素无关。
C. 简谐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D. 简谐运动的能量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进行周期性转换。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物理试题(含教育学、心理学)8套
![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物理试题(含教育学、心理学)8套](https://img.taocdn.com/s3/m/07fffe0527d3240c8447efef.png)
中学物理教师招聘统一考试试题(一)物理试题说明:1.本考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全部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知识,30分;第二部分为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35分;第三部分为学科知识能力,35分。
全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公共知识(30分)说明:本部分共三大题,17小题,所有考生必答一、判断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6分。
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打“√”,认为不正确的打“×”)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2. 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知识授受关系。
()3. 讲授法并不只是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独有教学方法。
()4. 把阅读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其记忆效果要优于反复阅读。
()5. “触类旁通”反映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负迁移。
()6.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单选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
每小题2分,本题共18分。
下列各小题中分别有四个选项,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把答案序号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7.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老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个生字抄写10遍B.小明上课随意讲话,老师令其抄写课文5遍C.小明上自习课经常大声讲话,老师令其写出书面检讨D.小明上体育课的动作不规范,体育老师令其反复练习4次8. 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作是()A.《理想国》B.《论语》C.《大教学论》D.《学记》9. 教学质量检测中的学科考试命题依据是()A.国家认可的正规教材B.正规的教材说明C.国家课程标准D.考试指南10. 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领域。
下列四个领域中,不属于布卢姆分类领域的是()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领域D.应用领域11.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内涵,下列说法欠妥当的是CA.重视学习者的先前经验B.尊重学习者的自主体验C.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D.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12.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A.学习需要B.学习目的C.学习成绩D.学习态度1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不包括()A.问题情境B.动机和情绪C.定势D.自然条件14. 教师在面对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突然变化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是()A.教育观察力B.教育机智C.适应环境D.因材施教15. 对于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学生,有利于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做法是把失败归因于()A.智力低下B.能力不够C.努力不够D.运气差三、多选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
初中物理老师招聘试题
![初中物理老师招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a2984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1.png)
初中物理老师招聘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下列关于力学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在受力不平衡时才会发生加速度C. 物体的质量是其惯性大小的量度D. 以上说法均正确2. 光的折射定律中,描述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入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为常数C. 不同介质中光速相同D.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 电流的基本概念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B. 电流强度由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决定C.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D. 电流可以通过导体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动4. 以下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它与外界交换的热量D. 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它对外做的功5.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A. 音调、响度和音色B. 音调、响度和音量C. 音调、音量和音色D. 响度、音量和音色6. 电磁感应现象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B.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7. 物质的三种状态转变中,属于相变的是:A. 固体加热变成液体B. 液体放热后变成固体C. 液体吸热后变成气体D. 所有上述情况8. 以下关于浮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B.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C. 浮力只存在于液体中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9. 光学中,关于全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B. 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C. 全反射只发生在光密介质中D. 全反射时,反射光的强度比折射光强10. 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在原子核外按照一定的轨道运动D. 所有上述情况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初中物理教研员招聘试题(3篇)
![初中物理教研员招聘试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d225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d.png)
第1篇一、笔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m/s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单位是NC. 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单位是JD.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单位是W2. 下列实验中,不属于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是()A.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B.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D.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B. 凝华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C.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D.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且吸热5.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 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 凹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6.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B.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C. 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能D. 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7.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 磁体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铁磁性物质C.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D.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8. 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等引起的C. 随机误差是由于操作者主观因素引起的D.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9.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科学探究是一个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B. 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C. 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D. 科学探究的结果可以完全重复10. 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B. 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C. 教学评价要注重结果性评价D. 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教师公开招考试题(物理)
![初中教师公开招考试题(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d58cd9aef8941ea76e05f6.png)
初中教师公开招考试题(物理)初中教师公开招考试题(物理)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初中物理试题本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请将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后面答题卷规定的答题栏内)1.在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时,所说的教学效果好,重点体现在A. 教师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亲切等方面B. 学生思维空间大, 学生参与度高,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等方面C. 教师表述准确,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等方面D. 教师授课纲目清楚,设计合理,画图准确等方面2. 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和记录,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是A. 探究式学习 B(自主式学习C(实践学习 D(接受式学习3. “说课”是河南省新乡市1987年推出的一项教改实验活动,这项活动操作性强,实效明显,十多年来在全国普遍推广,得到了广大教研工作者、中小学教师的认可.说课的内容通常是:A.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说教学过程B. 说备课,说评课, 说德育渗透及素质教育C. 说知识点和知识结构,说智能培养、训练,说效果捡验D. 说教学目的,说重点难点,说教具使用4.在复习机械运动时通常采用如下形式的知识结构:匀速变速机械运动曲线运动这种方法属于:A. 类比法B. 分类法C.控制变量法D. 转换法5(新的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和理解,正确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简称“双基” D(“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第二部分:物理知识与技能(90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答题卷规定的答题栏内)1.如图所示,要使导体ab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后,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前运动B(闭合开关后,让导体ab在磁场中竖直向上运动C(断开开关后,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后运动 D(断开开关后,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下运动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路可逆3.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有好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B.它的表南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4.有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一种燃气打火机,就是应用了该元件的压电效应制成的.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C(光能转化为内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体积较大6.下列知识结构有错误的是A.B.C.D.7.下面是小宇和他们班中的几位同学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连线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8. —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9.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B、?、?C、?、?D、?、?10.用滑轮组以不同速度匀速提升重物A,作用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均为F,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拉力F的功率为P1时,重物A以速度v1匀速上升h所用的时间为t1;当拉力F的功率为P2时,重物A以速度v2匀速上升h所用的时间为t2;当拉力F的功率为P1,时,重物A以速度v3匀速上升h所用的时间为A( t1,t2 B(C(t1, t2 D(11.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电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B(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C(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L2亮灯报警 D(温度升高至78?时,12.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初中物理答题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19 20 21 22第一部分: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题次 1 2 3 4 5 总分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资料库——火箭发动机它是喷气发动机的一种,自带燃料和氧化剂,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点火后,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混合燃烧,向后喷出强大的气流,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火箭前进.长征二号F火箭的发动机是一种二级火箭发动机.13.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1)长征二号F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能;(2)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飞船提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3)飞船的运行过程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势能 . (4)返回大气层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此过程是将转化为内能.1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效益.2003年6月,三峡工程提前实现蓄水目标,展现出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今年汛后,库区蓄水深度将达到156m,可拥有1.1×1010m3的防洪库容,长江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库区蓄水深度达到156m时,水对库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__Pa.(取g,10N/kg)(2)其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转开关可以改变1、2、3、4四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如下图(乙)中的A、B、C所示.,15.家用电熨斗为了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需要,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档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电熨斗达到需要的低温、中温或高温.下图(甲)是电熨斗的电路图,图中电热丝R1=R2=110问:?图(乙)中的________图表示电熨斗处于中温档;?电熨斗在低温档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P低,________W;.,?电熨斗在高温档工作时的等效电阻R高,________</P< p>,17小题4分,18题6分.共12分) 三.作图与探究实验题(16小题2分16.在图所示电路图的圆圈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保证两灯并联在电路中.17.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I、L2的发光情况是 ; (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将改动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18.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 80 64 55 50 41 … 21 20棉絮组水温T2/? 80 56 43 32 28 … 20 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__?.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四.综合运用题(19题7分, 20题10分,21、22题每题8分,共33分.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只有结果不给分)19.如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该地区空气密度为1.3?/m3,一.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台风车的轮叶转动时可以形成面积为100m2的圆面一台风车获得的能量.平均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1s内获得的能量(×104J) 4 8 12 16 20 24 (1)若某时间内风速为10 m/s,一台风车工作1小时所产生的电能供10只“220V 100W”灯泡正常工作8h,求这台风车发电的效率.(2)若此地年平均风速为15 m/s,100台这样的风车一年(工作时间按4000h计算)获得的风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为3×107J/?) (3)若风速为10 m/s,则1分钟内有多少千克的空气流冲击风车轮叶转动形成的圆面,20.一个地质勘探小分队,在野外河边休息时发现了一种矿石,他们非常想尽快知道这种矿石的密度大约是多少,但是手中只有皮尺、直木棍和针线包中缝衣服用的针和细线,请你帮助他们利用现场可利用的物品,设计一个测定矿石密度的方案,并推导出计算矿石密度的表达式.21.某城市高架桥工程建设,为兼顾城市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将一栋古建筑平移(在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先在古建筑四周深挖,把古建筑连同地基挖起(然后在地基下铺设平行轨道,如图所示(再用四个推力均为8 ×105N的千斤顶同时推动古建筑沿轨道缓慢滑动50m,在新地点安放、固定、复原(若古建筑连同地基的总重量为1.5×107N,铺设轨道的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5×105Pa.问:(1)为防止移动过程中轨道下陷,轨道对地面压力的作用面积至少是多大, (2)在古建筑的整个平移过程中,四个千斤顶对古建筑做的功是多少, (3)若使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移动古建筑,已知电动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80k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古建筑移动的速度是多大,22. 有一种半导体,其电阻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利用这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叫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且反应快,精度高.某同学想用热敏电阻设计一个电路, 来检测他家蔬菜大棚内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买来了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他.请你利用这些器又到实验室给老师借来了一块电流表、一个开关和6V的电源材帮他设计一个能直接观察大棚气温变化的电路.(1)请你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2)若将电流表刻度盘上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这样电流表就改造成了气温表.若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请你计算说明改造成的气温表的0?应与电流表刻度盘的什么刻度对应?该气温表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3)当大棚内的温度为28?时,该电路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3aa7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0.png)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B. 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选项,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
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振幅无关。
故A错误。
B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正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故B正确。
C选项,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它仍然需要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没有介质,声波无法传播。
故C错误。
D选项,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D错误。
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取暖B.用暖水袋暖手C.晒太阳取暖D.向手``呵气’’取暖答案:A解析:A选项,搓手取暖时,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A正确。
B选项,用暖水袋暖手时,暖水袋的温度较高,与手发生热传递,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B错误。
C选项,晒太阳取暖时,太阳放出热量,人吸收热量,使得人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C错误。
D选项,向手“呵气”取暖时,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与手发生热传递,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D错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先把凸透镜、发光体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进行实验。
他们让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用刻度尺量出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v,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u,记录多组数据后,他们发现当u>2f时,v在f和2f之间,且像的大小比发光体小;当f<u<2f时,v大于2f,且像的大小比发光体大;当u=f时,他们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当u<f时,光屏上也得不到像,但透过凸透镜却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3d6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牛顿(N)B、千克(kg)C、克(g)D、千克米(kg·m)3、在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4、以下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实验误差B、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器材的准确性C、实验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归位并整理实验环境5、在物理学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取决于力的大小。
B. 力的单位是千克。
C.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6、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B. 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只能静止不动。
D. 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要求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B、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C、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D、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放回原处8、在以下教学情境中,最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是:A、教师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学生跟随笔记B、教师演示静电现象,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C、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斜面的滑块运动D、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招聘初中物理教研员试题(3篇)
![招聘初中物理教研员试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7f458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f.png)
第1篇一、试卷说明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个部分,共100分。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试题内容涉及初中物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
4.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B. 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 生动活泼、启发式教学原则2. 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规律的方法属于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案例分析法3. 物理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B.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C. 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D.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教材分析的内容?()A. 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B. 教材的编写意图C. 教材的教学目标D. 教材的习题设计5. 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理论思维能力B. 实验探究能力C. 创新能力D. 交流合作能力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教育政策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C. 《教师法》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 物理教研员在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A.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B.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C.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改进D.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A. 教学内容的创新B. 教学方法的改进C. 教学评价的优化D. 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9. 物理教研员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A. 确保备课内容的完整性B. 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C. 提高备课效率D. 严格控制备课时间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教研员的工作职责?()A. 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B. 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C.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a34a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5.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变大了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弯折了D、海市蜃楼2、题干: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损失B、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所有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D、能量不能在物体间传递,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3、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C、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不发生折射D、光的折射现象只会发生在同种透明介质之间4、关于物体受力平衡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受到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非匀速运动状态5、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符号为gB、时间的单位是秒(s),符号为minC、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符号为km/hD、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kg6、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热现象的是()A、冰融化成水B、电饭煲煮饭C、空调制冷D、电风扇吹风7、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B. 惯性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C. 电流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D. 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8、在以下实验中,能够证明“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是()A. 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B.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C.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不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D. 将两个质量不同的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该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582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f.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影像B. 钓鱼时看到水中的鱼C. 彩虹D. 遮住眼睛看不到物体2.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水银B. 铅C. 酒精D. 氧气3.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核能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扩散?A. 烧开水冒出的水蒸气B. 满屋子的饭菜香味C. 水往低处流D. 磁铁吸引铁钉5. 下列哪种物理现象与静电有关?A. 摩擦起电B. 磁铁吸引铁钉C. 热胀冷缩D. 光的反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4.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______。
3. 力的单位是______。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5.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 简述杠杆的原理。
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4.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5. 简述欧姆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以1m/s²的加速度减速,求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已知下落时间为5秒,求物体下落的距离。
4. 一个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入射角为30°,求反射角。
5. 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100μF,两端电压为10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二套)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二套)](https://img.taocdn.com/s3/m/17ed2508d15abe23492f4d3b.png)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图1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① ② ③④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2.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凝华,后升华D 、先升华,后凝华3.在图2四幅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4.在去年年底“海啸”灾难救援工作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升高音调B 、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C 、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D 、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5.王博在10月的某日早晨,他搭车去省城,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属于 ( )A 、小镇上空尘埃稀少B 、地球近年升温C 、温室气体排放过多D 、小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6. 用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能测木块的体积B 、只能测木块的浮力C .锯木材锯子发烫D .钻木取火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烧水时水温升高图1图2图5 C 、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密度 D 、木块的体积、密度、质量、浮力都能测7. 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当在a 、b 两点间接入一个“2.5V 0.5A ”的小灯泡时,恰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2.5V 0.6A ”的小灯泡,则这个小灯泡 ( )A 、比正常发光暗些B 、比正常发光亮些C 、仍能正常发光D 、灯丝将会烧断8. 小欣同学尝到了知识归纳整理的甜头,学习物理后,对知识归纳如下,错误的是) A 能量转化⎪⎪⎩⎪⎪⎨⎧光和热能白炽电灯:电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械能发电机:电能转化成机能热机:热能转化成机械转化成动能机械手表:B 各类仪器的原理⎪⎪⎩⎪⎪⎨⎧于重力密度计:漂浮,浮力等排斥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液体温度计:热胀冷缩天平:等臂杠杆C 生活工具原理⎪⎪⎩⎪⎪⎨⎧茶壶:连通器原理扳手:省力杠杆水泵;利用大气压工作照相机:凸透镜成像D 物理量单位⎪⎪⎩⎪⎪⎨⎧机械效率没有单位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是压强的单位是电功的单位J2N/m KWh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22年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选调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选调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c359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5.png)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选调考试试题(1)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选取题(每题3分,共30分)1.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揭幕. 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门票,门票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知识产权芯片——“世博芯”,它记录着参观者资料,并能以无线方式与遍及世博园区传感器互换信息. 在互换信息时,应用了大量物理知识,下列知识得到应用是A. 回声B. 电流热效应C. 电磁感应D. 光反射2. 下列几种状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是3. “呼麦”是蒙古族一种高超演唱形式. 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剧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本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一人同步唱出高音和低音现象. 下列说法对的是A. “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响度B. “呼麦”中声音是振动产生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等4. 我们学过许多成语包括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影”哪个是由光反射形成A. 杯弓蛇影B. 形影不离C. 形单影只D. 立竿见影5.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朴机械匀速提高同一物体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是6. 下列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变化和雨滴受到浮力),对的是A. 雨滴受到平衡力作用B. 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 雨滴受到重力不不大于它受到阻力D. 雨滴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7. 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 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作用. 下列说法对的是A. “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B.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C. 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 房间里清香四溢阐明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力8. 昔日高档小轿车,今朝进入百姓家. 下列关于小轿车说法对的是A. 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B. 轿车在水平路面加速行驶时,使轿车迈进力是路面施加,C. 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故空气对小车向下压强不不大于向上压强D. 人用力推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但未推动,是由于人对车推力不大于路面对车摩擦力9. 右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R变化灯泡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图象是10. 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长量定义为加速度. 根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长到V2,则加速度为. 既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速度为A. 0B. 2 m/sC. 3m/sD. 6m/s二、填空与作图(11~14题每空2分,15题、16题各3分,共38分)11. 右图是某商场自动扶梯。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78ec669bcf84b9d529ea7ac0.png)
得 分评卷人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一)注意事项: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区县、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00分。
4.本卷取g =10N/kg 。
5.答卷时间: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上午9:30----11:10 题 型 选择 填空 简答与实验 计算 总分 题号 1—6 7—11 12 13 14 15 16分 数 评卷人1.如图,温度计上标记了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刻度,如果气温是30℃,则相当于( )A.62℉B.86℉C.54℉D.68℉ 1.B. 详解:℉32℉3212℉2℃0℃30℃0℃100--=--t 解得℉86=t2.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
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A .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 .焦距较大的凹透镜C .焦距较小的凸透镜D .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2. C详解:用普通照相机拍照,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距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即调焦,调整暗箱的长度),但在用“傻瓜”相机照相时,却不需要“调焦”,即不论物距如何变化,只要镜头对准要拍的人或景物,就可拍得清晰的照片。
这是什么原理呢?根据透镜成像公式:1/u +1/v =1/f 可得,v =uf /(u -f ),令u /f =n ,即u =n f ,则v =nf /(n -1),当u >>f (n 很大)时,v ≈f 。
“傻瓜”相机焦距都很小(一般f =35mm ),同时要求所摄景物在3m 以外(满足u >>f )。
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当物距u =3.5m(n=100)时,则像距v ≈35.35mm ,成像离焦点很近;当物距为7m时(n=200),像距v’≈35.18mm,即物距从3.5m增大到7m时(n从100增至200),两次成像仅相差0.17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陶铸中学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择正确得2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如图“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漫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平面镜成像3.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个面积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 】 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4.如图2所示,电源电动势保持不变且有内阻时,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过程中 【 】 A .电压表V 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1示数变小 C .电流表A2示数不变 D .电流表A2示数变大5.“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 【 】 A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6.下列实验仪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电流表 B .电压表 C .发电机 D .电动机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 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 l和R2的阻值分别是【】A.6Ω2ΩB.6Ω3ΩC.4Ω2ΩD.4Ω3Ω11.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12.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水平,张力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F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13.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115小时3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约为340km 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因受空气阻力、地球引力及光压等因素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正常运行,神舟六号飞船进入第30圈时,于10月14日早晨5时56分,首次启动船载发动机,工作6.5s,成功地进行了高精度的轨道维持。
在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尾部喷出桔黄色火焰,飞船加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因受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其轨道半径会减少。
B.飞船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加速,会导致其轨道半径减小。
C.飞船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加速,会导致其轨道半径增大。
D.飞船轨道维持后,飞船的运行周期会增大。
14.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持有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 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 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静止,d1=d2B.木块静止,d1<d2C.木块向右运动,d1<d2D.木块向左运动,d1=d215.如图半圆形光滑凹槽静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从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经最低点B,又向上到达另一侧最高点C。
把从A点到B点称为过程I,从B点到C点称为过程Ⅱ,则【】A.过程I中小球减少的势能等于凹槽增加的动能B .过程I 中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C .过程I 和过程Ⅱ中小球所受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 .过程Ⅱ中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凹槽动能的减少量二、探究、填空题(共26分,每空2分)16.甲图中物体A 的长度是 ( ) cm .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 ℃。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 )的性质工作的.17.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 ) (用字母表示),且处于( )(填“空气”或“水”)中,反射角等于 ( ) 。
18.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侧,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在调好的天平左盘放金属块,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 g .把金属块放人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 kg /m 3.17题图18题图19.下面是小明同学完成实验后所写的一份实验报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U/I【实验器材】请你在虚线框内用规定的电路器件符号画出所需器材(温馨提示:不需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略)【实验数据】请设计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拓展】本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小明同学选取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右表为所测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空白处补充填写完整,并说明填写的依据 。
三、计算题(共29分,第20、21小题各6分,第21题8分、 第22题9分)20.(6分)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 ,物体在5s 内匀速上升lm .求: (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21.荣荣同学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晴天可利用太阳能集热,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铭牌如下,求:(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20℃升高到5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用电加热时,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有多大?(3)贮满水的热水器,阴天里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50℃,其中55%的热量是由电来辅助提供的,则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需加热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22.如图所示,滑块在恒定外力F=2mg的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求AB段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23.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 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ghv3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D.(不计空气阻力)(1)求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求出O、D间的距离.永州陶铸中学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择正确得2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二、探究、填空题(共26分,每空2分)16、 3.05(3.03~3.07) -6.0 热胀冷缩 17、 OG 30 空气 18、 左 27.42.74×103 19、【实验器材】【实验数据】【实验拓展】0 因小灯泡两端电压远大于它的额定电压,灯已烧坏,所以此时电流为零. 三、计算题(共29分,第20、21小题各6分,第21题8分、 第22题9分) 20、21、解:(1)m=ρV =1.0×103㎏/m 3×100×10-3m 3=100㎏Q 吸=cm(t-t 0)=4.2×103J/(㎏·℃)×100㎏×(50-20)℃=1.26×107J (2)I=P/U=1650W/220V=7.5A(3)t=W /P=55%Q 吸/P =55%×1.26×107J/1650W=4.2×103s22、设圆周的半径为R ,则在C 点:mg =m RvC 2①离开C 点,滑块做平抛运动,则2R =gt 2/2 ② V 0t =s AB ③由B 到C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 C 2/2+2mgR =mv B 2/2 ④ 由A 到B 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1)(B AB mv s mg F =-μ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联立得到:75.0=μ23、(1)由2012mgh mv =得, 0v = (2)平抛运动时间为t ,0l t v == 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t ,水平位移为12,物体抛出的速度012v v ==. 由动能定理220111222l mgmv mv μ=-.得 32hlμ=.(3)因传送带速度v >,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做一段匀加速运动,设物体加速到速度gh v 3=时,通过的距离为x 有:2022121mv mv mgx -=μ,解得:l x 31= 因x<l /2即物体尚未到达传送带右端,速度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此后物体将做匀速运动,而后以速度v 离开传送带.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ghl t 2=OD 间的距离 2)61()2(lvt l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