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我的说课分为七步: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板书、说预设。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的第二篇,也是历年中考必考文言文之一。
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陋室铭》,它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语句上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有启下的作用。
(二)文本分析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首先是哲学家,其次才是文学家;他笔下的“莲”被“文学化”,也被“哲学化”了。周敦颐并没有工笔细描莲花的“形”,而是以哲学家的眼光打量莲之“形”,摄取莲之“神”,赋予莲花以人格特征。周敦颐是托“莲”以言己志。三种花就是三种人格特征,在曲折的比较中,《爱莲说》标举的是“莲花人格”—既不消极避世,亦不追名逐利,身处污浊世间,独立不迁,品行高洁。于莲之形中读出莲花的品格,于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的比较中读出周敦颐的人格理想,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掌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志趣和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感悟“莲”的美丽形象,体会作者的志趣和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把理解并运用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说学情:
八年级的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多数同学在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因此,我将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化朗读指导和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积累,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学有所获。
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提问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突出诵读并不是一味地读来读去,而是要注重指导诵读的方法,突出层次,由易到难诵读全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显示莲花图片)同学们, 莲花的美令人赞叹,唐代诗人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人王昌龄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应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外形美,其实真正值得赞叹的还是他的内在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莲内在品质、显示作者高尚情操的精美散文《爱莲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莲的品格,以便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研读文本
(一)认识“爱莲”人
1、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
理。《爱莲说》就是谈谈爱好莲花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呢?”这也就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主问题。
2、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故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周元公集》。
3、背景助读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周敦颐擢升为南康军(现江西省星子县)郡守,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了解创作背景。)
(二)诵读“爱莲”文
1、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提示学生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并划分朗读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语气和节奏。
3、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4、积累文言字词。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特殊句式
(设计意图:依据课标对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上四步诵读训练,来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感悟“爱莲”情
学生默读课文,多媒体出示下列问题:
1、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2、学生齐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从哪几个角度描绘莲花的形象?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莲花高洁正直的品质,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体会“爱莲”法
合作探究:
1、“菊”和“牡丹”,它们分别代表什么人?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写它们?
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这种借赞花赞人的写作手法叫什么?
3、文章结尾的三句话分别用了哪三个不同的句式,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