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为依托,从学生熟悉的半个苹果、半个蛋糕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进而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成功之处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始,我以分苹果、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 直观演示,突破难点在教学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认识时,我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如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一份,引导学生说出这一份是这个圆形纸片的二分之一。
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3. 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多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如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找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
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后,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或者评价不够准确,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
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时,我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没有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出发,深入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及反思(大全五篇)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及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及反思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李玲玲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教学准备:12根小棒、水彩笔一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蛋糕图并讲述:同学们,猴山上有4只小猴,猴妈妈为他们过生日,准备了好吃的蛋糕,你们知道怎么分最公平吗?生: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师:那你们知道要平均分成几份吗?生:平均分成4份。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
课件出示分蛋糕过程。
【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去看猴妈妈分桃的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看分蛋糕的过程,使得学生学会与图形文本对话,从中获取数学知识。
】师:那你们知道每只小猴分得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生:1。
4师:对,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又表示什么呢?生:这里的4表示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1表示每份也就是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蛋糕。
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这里的一个物体指的是一块蛋糕。
二、揭题:今天就继续来认识几分之一。
三、教学例题1.认识四分之一师:蛋糕吃完了,可小猴们又觉得渴了,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了一盘水果,猜猜是什么?生:桃子。
师:真聪明,猜对了。
想想不管有几个桃,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怎么分?每只小猴可分得多少呢?生: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桃子。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9月21日、22日我参加了我市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我执教的是《认识几分之一》一课。
本节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本节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再一次的成长,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就本节课反思如下。
本课教学中的成功之处:首先,精心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在课的一开始,创设简单的分卡片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
当学生把剩余的卡片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
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个卡片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让学生在平均分中初步感受从自然数到分数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课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几分之一,在亲身经历中建构几分之一的概念。
再通过具体的图形、线段反复练习,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其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数学”、“听数学”,更要“做数学”,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认识过程。
在本堂课中,无论是折纸、创作几分之一等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展示学生折的作品时,如果能用投影展示,后边的学生会看的更加清晰。
2、分组动手操作折1/4,我只展示了我参与小组的作品,其他学生的折法没能展示。
如果,让其他同种折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折法就更好了。
3、课上我发现,当我布置完任务后,有的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我反思,可能是学生没注意听,更主要的是我的语速过快,有的孩子没听懂。
所以,今后的教学我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进一步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和学生一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2《认识几分之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试教之后,顿感教材简单而寓意精深,立足生活,而视野博大,它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11月24日我参与了学校举行的公开课试讲,本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认识几分之一》一课。
本节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本节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再一次的成长,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就本节课反思如下:本课教学中的成功之处:首先,精心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在课的一开始,创设简单的中秋节分月饼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
当学生把手中的卡片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时,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让学生在平均分中初步感受从自然数到分数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课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几分之一,在亲身经历中建构几分之一的概念。
再通过具体的图形、线段反复练习,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其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数学”、“听数学”,更要“做数学”,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认识过程。
在本堂课中,无论是折纸、创作几分之一等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展示学生折的.作品时,如果能用投影展示,后边的学生会看的更加清晰。
2、分组动手操作折1/4,我只展示了我参与小组的作品,其他学生的折法没能展示。
如果,让其他不同种折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折法就更好了。
3、课上我发现,当我布置完任务后,有的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我反思,可能是学生没注意听,更主要的是我的语速过快,有的孩子没听懂。
4、我过于依赖课件,以至于我的思维完全受到课件的影响,不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思维。
5、我上课时用的折纸没有针对性,反复使用同一张纸,对学生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所以,今后的教学我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进一步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认识几分之一微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微反思第一篇:认识几分之一微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因为是首次接触微课,所以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下面,我就这次微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
然后再用不同的图形创造二分之一,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
接着,通过用正方形纸创造不同方法的四分之一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在学生反馈和动态生成中我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在出示1/2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的意义太过仓促。
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分数的一样,比如结合图形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就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的意义。
在练习设计中虽然有层次性,但还缺少趣味性和创造性,应该再多动点脑筋。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也殷切希望专家能给我提宝贵意见。
第二篇:《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8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8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欲望本节课我在课堂上调查同学们最爱吃的水果,选用了学生喜欢的话题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来了,打算分给上课表现最优秀的两位同学,大家观察老师是如何分的,并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认识几分之一。
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对旧知的回顾,并诱发学生产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热情,消除对新知的陌生感、焦虑感、恐惧感。
也能通过奖励促进同学们在接下来上课环节认真听讲,积极表现。
教学中我利借助本校特色的爱心传递活动,平均分配六盆花,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几分之一,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让学生动手分各种实物,不只是对几分之一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意义。
由于学生对、已经充分掌握,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我就放手让同学们自己研究。
这在教学中收放自如,基础知识既能讲透,又能放手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交流、分工、合作自主研究其它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还能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师生共同探讨部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摸底。
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几分之一的含义的基础上,我巧妙地设计了有趣的“闯关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
总之,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方法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分数的基本概念,也是学生理解分数运算和应用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学习的效果。
以下是我对“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设定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等目标。
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目标设置过于抽象,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组织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尝试将抽象的分数概念与具体的物品联系起来,比如使用苹果、饼干等学生熟悉的物品来引入分数。
但是,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于分数的分割和组合理解不够灵活,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和变式训练。
教学方法的选择我采用了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小组分工不明确或者合作任务设计不够合理。
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我在教学中尝试关注每个学生的反应,但有时仍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例如,有的学生对于分数的直观理解较快,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教学评价的实施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依赖于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是,这种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
未来,我计划引入更多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以获得更全面的反馈。
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我发现传统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具等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概念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我计划引入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教学反思的深入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9到40页的内容,关于几分之一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找准数学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分数起于分,引起我为学生设计了接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如何合理的分配准备好的东西,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悟到“平均分”是分数的根本特征,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到,由于总数的变化,而使分到的个数由整数2个到1个,再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一过程,从而自然的引出“分数”这一概念。
第二,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势,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用各种形状的纸片怎样折出1/2这一理论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发现感受到,对于同一图形由于折出的每一局部都是这同一张纸片的一半,所以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对于不同图形,由于整体的大小不同,所以他们的1/2的大小是不同的。
但每一个整体的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老表示。
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操作活动来进展数学的考虑和比拟,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第三,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资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以此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到达开展个性的目的。
为了打破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我主要让学生结合操作,并且指导先判断是否平分,然后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示出几分之一,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其他伙伴们的肯定,因此而感到快乐。
从而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2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开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这节课分为五个局部:第一局部是创设情境,产生冲突。
首先老师从旅游准备食物出发,出示图片,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公平的分给两个小朋友,学生自然想到要平均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学生很容易分好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半个,老师提问:半个能有什么数表示呢?学生就产生疑问了,这时就说明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揭题:认识分数(几分之一)。
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在教学中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在教学的.开始先让学生分一分4个苹果和2个梨子,学生很顺利地分完了,然后提问只有1个苹果要怎么分才能让他们满意?学生就回答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样分会满意?由此强调分数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均分。
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半个。
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需要创造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半个”,由此引出部分学生可能口头上知道的“二分之一”。
如何来写这个“二分之一”?我又再一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我和学生一起自然地揭开了分数的面纱。
教学反思2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几分之一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此次教学中,主要通过直观展示“是什么”帮助同学们理解“为什么这样比”实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要使学生学的扎实牢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学习体会,才能稳扎稳打。
2、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中的例题和“想一想”,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和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和1/2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认识。
经过施教,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创设情景,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优秀11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优秀11篇)幼儿园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活动名称:幼儿园里好事多二、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要什么有什么,家里人对孩子是千依百顺,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感恩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能感知到帮助他的人快乐,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三、活动目标:1、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讲评自己周围的好事,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2、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做事,会使别人快乐的道理。
四、活动准备:1、将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绘制成若干张图片(内容为:扫地、擦墙、大姐姐帮小弟弟系鞋带、关水龙头等)。
2、用纸盒自制“电视屏幕”。
3、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4、木偶小猴子一只。
五、活动过程:(一)、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师生一起进行即兴的歌表演,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
(二)、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诉幼儿,小猴今天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说的`是小朋友们的事情,请大家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用评价的方法识别好事。
(1)片中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2)他(她)做得是好事吗?(3)为什么说是好事?(好事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使人满意的事情)。
2、播放幼儿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况的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好事的理解。
(三)、教师以小猴子的口吻说: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兴。
我们一起演唱《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吧。
表扬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儿再次体验到做好事的愉悦,初步体验到别人快乐我才快乐的美好情感。
(四)、鼓励小朋友多做使别人快乐的好事。
说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好事。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2活动目标:1、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数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课前创设情境铺垫,从生日聚会这个话题进入新课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上,我先引导学生认识1/2,再认识1/4和其他的几个几分之一,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上完这节课,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
1.课堂语言不够简练,有待加强。
一个很明显的错误是把几分之一的分读成份了。
2.在折几分之一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短,以至于只有少数学生完成。
3.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上课形式比较传统,没有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4.在课堂上缺少小组讨论学习,问题提问的有效性也不是很高。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需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才能上出真正高效的数学课。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出点评和建议。
认识几分之一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认识几分之一课后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几分之一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几分之一课后教学反思19月21日、22日我参加了我市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我执教的是《认识几分之一》一课。
本节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本节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再一次的成长,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就本节课反思如下。
本课教学中的成功之处:首先,精心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在课的一开始,创设简单的分卡片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
当学生把剩余的卡片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
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个卡片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让学生在平均分中初步感受从自然数到分数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课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几分之一,在亲身经历中建构几分之一的概念。
再通过具体的图形、线段反复练习,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其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数学”、“听数学”,更要“做数学”,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认识过程。
在本堂课中,无论是折纸、创作几分之一等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展示学生折的作品时,如果能用投影展示,后边的学生会看的更加清晰。
2、分组动手操作折1/4,我只展示了我参与小组的作品,其他学生的折法没能展示。
如果,让其他同种折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折法就更好了。
3、课上我发现,当我布置完任务后,有的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我反思,可能是学生没注意听,更主要的是我的语速过快,有的孩子没听懂。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日前,上了一节公开课《认识几分之一》。
文秘写作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变化。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
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
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
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
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
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word版)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641字)分数是一个内涵复杂、形式多样的数学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认识,学生的认识难免肤浅,因此。
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力争找准学生已有的认识框架和分数复杂意义的结合点,也就是直观模型。
基于上述想法,我在做教学设计时力图体现以下三点:一、让学生更系统的认识分数。
本节课的导入是从学生刚刚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进入的,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过去除法中出现剩余的时候我们用余数来表示,而今天的学习我们则可以把剩余的部分继续平均分,这就产生了分数,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
二、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分数。
本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模型,除了教材的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面积模型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例,特别是还提供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生活实例。
于是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就更加全面。
三、力争凸显帮助学生发展的理念。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力图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活动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但课堂教学的实施总是和预设的理想化状态有一定的偏差,主要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2(1095字)本课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1.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变化。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
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
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
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
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
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
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 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
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 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
教育机智有待加强。
在认识二分之一的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有个同学说到皮球,把皮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皮球的二分之一,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以后,其实学生还不够理解
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平均分。
我没有及时的指出这个学生的错误,应该抓住这个问题,试问学生,如果把这个皮球平均分了,这个球还能玩吗?适时地给学生指导具体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什么样的分不得。
在之后就不会再出现
分冰箱、钟表的问题了。
或者即使出现了,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
可能要比老师强调的要好。
学生会更清楚。
知识的延伸、拓展不够. 比如在教学二分之一的含义的时候,指出了分数家族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分数,但学生说的都是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我应该加以拓展延伸,指出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让学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并不局限于分母是10以内的分数。
或是举例,比如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了二十三份。
进而强化了学生对平均分的份数的理解。
小组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节课我本设计两个动手的环节,一个是折纸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说一说四分之一的含义。
另一个是用圆形纸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
通过学生创造的不同的分数,进而引到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上都没有实施起来。
也是这节课最遗憾的地方。
评价语言不够, 在问到“一半”如何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尽管也是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我忽视了对她的夸奖,仅是说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数是我们还没有学过的知识。
倘若这时我问下学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奖她好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但是我却忽略了,这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没有联系到生活的分数。
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 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
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讲这节课,我会把这些不足弥补过来,并在环节的衔接上仔细斟酌,让教学的时候环节更加的紧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