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研究透镜》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研究透镜》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3.研究镜头教学目标:1.知道当光从一种透明材料进入另一种透明材料时,传播方向将在界面处弯曲;2.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特点和功能;3.通过制作简单的望远镜,我们可以提出更多关于透镜的问题,供我们自己研究。

4.了解镜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困难:制作简单的望远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镜、装水的玻璃杯、铅笔、折视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令人兴奋的介绍,揭示光的折射。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里的筷子吗?它有什么变化?(弯了)在什么地方弯了?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亲自观察,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学生尝试解释。

3、讲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打开书第23页画出来)二、玩水上游戏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1)用滴管在报纸上的字上滴一滴水。

通过水滴读单词有什么变化?(2)透过装满水的杯子,报纸上的文字有什么变化?(3)、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在游戏中交流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5.问题: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3、密切接触,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看、摸等方法。

4.学生报告他们的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

6.出示近视镜,让学生摸一摸和放大镜有什么不同?7.了解凹透镜:中薄边厚边近视的透明透镜称为凹透镜。

4、亲自实践并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问题:你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吗?2.学生讨论并报告。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 光与色彩《研究透镜》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 光与色彩《研究透镜》教案
8、近视眼镜和放大镜正好相反,中间薄边缘厚。
9、缩小、不聚光、正像。
10、学生进行操作。
11、望远镜、显微镜等。
《研究透镜》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3. 研究透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安排了教学内容有:一、通过观察水中吸管的弯折现象,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二、研究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三、自制望远镜。通过本课学习,旨在让学生能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
预期教学效果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
5、引导玩放大镜。清同学说说放大镜的玩法有哪些?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7、组织汇报,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8、师及时表扬,并进行板书。
9、出示近视眼镜,引导学生观察。
10、鼓励学生对近视眼镜的特点做出猜测?
11、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
12、组织汇报。
13、师小结:其实准确的说像放大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凸透镜,像近视眼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凹透镜。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镜、烧杯、近视眼镜等
学生准备:涂黑的纸条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14、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15、鼓励课后尝试。
1、说说看到的现象,
2、联系生活说说以前见到的类似现象:水中鱼等。
3、联系生活说说光线还有可能从哪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研究透镜-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研究透镜-苏教版

研究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和聚焦的性质;3.、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二、方法与过程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能简单描述光的行进路线。

2、观察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尝试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原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了解了光的直线行进和反射现象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

他们对凸透镜和凹透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乐于操作。

但逻辑思维一般,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理解较困难。

因此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储备要在课堂上转化到实践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孩子们玩发现烧杯里的水和放大镜都能让字变大,猜测被放大的原因。

2、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书上的字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光透过烧杯里的水和放大镜还是沿直线传播吗?二、新课1、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它的行进路线是怎样的呢?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当它碰到水的时候,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小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3、举例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4、观察烧杯中的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展示常见的折射现象。

6、放大镜也能让光产生折射。

7、观察放大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就叫做凸透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

8、大家也来玩一玩凸透镜,怎样使用让字又大又清晰,学生交流自己使用放大镜的发现。

9、凸透镜还有什么玩法?太阳光从空气中射入凸透镜后,发生折射现象,凸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起,形成一个温度很高的光点,可以点燃火柴。

五年级上册科学 《 研究透镜 》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 研究透镜 》教案

3、研究透镜教学目标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吗?请你们现在把一支铅笔插入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铅笔,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动手操作,并且仔细观察,思考问题。

3、教师小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这里的透明物体,一般就是指水或者空气。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1、出示一些近视眼镜、放大镜。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去摸一摸,看看他们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然后交流。

3、教师小结: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统称为透镜。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1、大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2、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一: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察物体实验二:尝试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纸屏上成像实验三:尝试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聚光。

3、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4、教师提醒学生,如果实验有困难,可以参照课本第24页上的实验。

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止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5、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四、制作望远镜1、同学们,我们刚才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做了一些小实验,大家有没有想过,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2、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

讲解步骤:一:把凹透镜用一小块橡皮泥固定在尺的零刻度位置。

二:把凹透镜放在眼前,再把凸透镜放在凹镜前观察远方的物体,移动凸透镜,直到影像清楚为止。

3、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动手做一做。

4、拿做好的东西来观察观察物体,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没有?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

《研究透镜》的教学设计1.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怎样行进的呢?(直线传播)2. 师:若是光行进过程中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反射)那么光射到透明物体上呢?(会穿透透明物体)3.师出示:在盛水的烧杯中放入铅笔,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路线改变了)再看老师这有两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有什么变化呢?想研究吗?(想)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透镜。

板书:(研究透镜)课前准备:透镜,烧杯,吸管,尺子,铅笔,试验记录单,手电筒实验一: 1 师:下面请每组同学拿到你们桌上的两种镜片,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出示探究提示。

)摸一摸强调:(1)研究是可以用手摸,因为是光学仪器,后面还要用它做研究,所以不能直接用手摸,可以隔着餐巾纸摸一摸。

(2)透镜是用玻璃做成的,使用时不要相互碰撞,更不能在桌子上敲击。

小组讨论,观察,汇报,记录实验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看一看翻开课本23页,有两只小老鼠小组讨论,观察,汇报,记录实验三: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聚光共同研究1.师:(鼓励)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还想继续研究吗?我们共同来探究好吗?2.师演示:手电筒照射在黑板上的光线,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光线穿过凸透镜观察有什么现象?再让光线穿过凹透镜观察有什么变化?2.凸透镜应用老花镜,凹透镜近视镜,画出光线分布图小组讨论,观察,汇报,记录3.实验四: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纸屏上成像师; 刚才咱们观察的很仔细。

现在老师教你们一种新的玩法。

用凸透镜和一张白纸,调节透镜和白纸的距离,成像,凸透镜是倒立缩小的像,凹透镜是正立放大的1 你们想没想过,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2 动手试一试,制作望远镜。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透镜的研究,知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处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

3 《研究透镜》实验记录单姓名:班级:。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物体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分类和基本性质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透镜成像的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透镜成像的规律。

2.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透镜、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报告模板。

一、透镜的分类和基本性质: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透镜等。

2. 透镜的基本性质:焦距、折射率、光心等。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构造:物镜、目镜、台架等。

2.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观察、调节等。

三、透镜成像的规律: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性质等。

2. 凹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性质等。

四、实验与观察:1. 透镜成像实验:利用透镜观察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2. 显微镜观察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

五、小组讨论与汇报:1. 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探讨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小组汇报: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发现和心得。

六、透镜的应用:1. 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2. 透镜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医疗透镜、望远镜等。

七、显微镜的进阶使用:1. 显微镜的调焦方法:粗调、细调等。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调节:目镜、物镜的更换等。

八、物像的观察与分析:1. 观察不同物体的成像特点:实像、虚像等。

2. 分析物像的性质:大小、方向、位置等。

九、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索:1. 实验探究:通过改变物距和像距,观察成像的变化。

教学设计1:研究透镜

教学设计1:研究透镜
教后反思:
三、亲手实践,
认识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凹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想通过动手动脑来研究它们吗?
(友情提示: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1.学生讨论、汇报。
2.学生分组实验(可从下列实验中选1~2个):
⑴用特透镜看物体;
⑵尝试用透镜在纸上屏上成像;
⑶尝试用透镜聚光;
3.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四、联系生活,
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的凸透镜、凹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
1.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观看资料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出示望远镜:认识它吗?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玩玩吗?
2.讲解制作望远镜的方法。
1.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望远镜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2.3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1.知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通过研究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学实验盒,制作材料,课件资料等。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亲密接触,
认识透镜,并研究
其特点
1.谈话: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下面我们来通过用手摸眼看的形式来了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好吗?
2.讲述什么叫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就是透明)
1.学生用看、摸等方法观察凸透镜片、凹透镜并做好记录。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研究透镜》教案-最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研究透镜》教案-最新
反思
本课最大的失败就是透镜成像实验,孩子们不知道怎样移动才能成像,以至于实验混乱,导致的结果也不科学,以后应多注意实验前的充分引导。
提醒学生:千万不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四、制作望远镜
1.谈话: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知道学生制作望远镜。
学生观察并交流探究
观察凸透镜的镜片,说说镜片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透镜实验并做记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
研究透镜
第( 二)单元 第_3课
课题
3.研究透镜
作课时间
10月20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中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处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放入有关透镜的问题。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具
学具
烧杯、吸管、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镜、凸透镜、凹透镜
板书
设计
3.研究透镜
折射→光进入两种不同透明物体→交界面弯折
凸透镜凹透镜形状特点
作用
作业
设计
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各有什么特点?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物体是否有放大作用?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吗?
2.活动:学生把铅笔放进水杯,观察现象。
3.提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在什么地方弯了?为什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电子备课教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 主备人:李明审核人:组长2021年月日课题研究透镜来自课型新授课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过程与方法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学习重点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放大镜的作用。
本节课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三、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研究放大镜的性质,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4.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五、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六、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六、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下
1.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学习
难点
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
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总结反馈
学习内容
一、上网搜索望远镜的发明史。
二、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共3篇)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共3篇)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研究透镜教学设计研究透镜教学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39中物理组:孙岩教学目的一、知识技能目的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方法过程目的1.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能简单描绘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别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

揭秘“小水珠”并进展设问:你玩过这个游戏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老师:我们如今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箭头,就用我们的小水珠先离得近一些来观察箭头,然后逐渐分开,注意你在挪动过程中,你看到的像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一开场我看到正立的、放大的箭头,后来我把凸透镜向上移,看到箭头变小了,而且是倒像。

老师:其实小水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就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像,但凸透镜总能成放大的像吗?学生:不是的。

老师:确实通过上节的学习和我们刚刚的小游戏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有时成倒立的像,有时成正立的像。

那么凸透镜的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系呢?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一〕提出问题老师: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猜猜看:这些结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二)猜测老师:问题提出来了,我们想想看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间隔。

老师:凸透镜到箭头的间隔在变,结果看到的像就不一样。

老师:同学把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并排放着,分别通过两个凸透镜来看箭头,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学生:一开场我挪动凸透镜看到两个箭头一起放大,再挪动,小口径的凸透镜里的像是放大、倒立的,而大口径的凸透镜里的像仍然是放大、正立的。

老师: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使你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这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索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 透镜的成像规律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5. 思考题和讨论题的设计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3. 提供思考题和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透镜模型和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思考题和讨论题,以及相关的解答和反馈。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讲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透镜的成像情况。

4. 思考与讨论:学生回答思考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

2. 评估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思考题和讨论题,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透镜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索透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光学仪器、摄像机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2. 提供实验器材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和观察。

十、教学计划1.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时分配、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等。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透镜的光学性质4. 透镜的应用实例5. 透镜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透镜的光学性质。

2. 教学难点:透镜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透镜的概念。

2. 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讲解透镜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3. 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利用实物和图片,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光学性质。

4. 讲解透镜的光学性质:讲解焦距、折射率、透镜公式等概念。

5.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相机、投影仪等。

6. 透镜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透镜的光学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的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特点的掌握、透镜光学性质的应用。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小组讨论。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正确完成实验,提交规范的实验报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研究透镜》教材。

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刻度尺、光源等。

3. 多媒体课件:透镜图片、动画、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安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3. 反思对象:学生反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4.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研究透镜》教案瑞文教育文库

《研究透镜》教案瑞文教育文库

《研究透镜》教案《研究透镜》教案成为会员免券下载立即下载1下载券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需要1下载券立即下载成为会员,免券下载《研究透镜》教案 3 、研究透镜教学目标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科学知识: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应用的图片;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打火机学生——凸透镜,水杯,白纸,尺子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喜欢玩吗?会玩吗?其实会玩的同学在玩中也会有许多收获。

今天,就请你们玩一滴水,有兴趣吗?二、利用水,形成放大镜 1 、活动一:用滴管(或吸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把载玻片放在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并观察水滴的形状。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2 、活动二:把书放在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3 、活动三:往培养皿(或烧杯中)放一些水,再把培养皿放在有字的书上,从上向下看,观察字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4、提问:这三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学生讨论交流。

6、谈话:你知道什么工具会把物体放大?对,是放大镜,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放大镜。

(板书课题)三、研究放大镜的作用 1 、了解放大镜的镜片特点。

( 1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作用,那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 )学生感知,交流。

(可请学生画出放大镜镜片的侧面图)( 3 )、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2 、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

( 1 )提问:凸透镜除了具有放大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2 )学生交流,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形状和材料。

2. 透镜的特性:焦距、焦点、放大倍数、成像规律。

3.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眼镜、相机、投影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特性、透镜在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难点: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的应用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透镜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透镜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透镜现象,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3. 演示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亲身感受透镜的特性。

4. 讲解透镜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相机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透镜知识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透镜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和特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透镜应用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学生,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5. 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透镜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镜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等。

【导入】(简洁导入,引出本节课主题)【新课导入】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透镜的定义(2)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1)凸透镜:会聚光线、成正立放大虚像(2)凹透镜:发散光线、成倒立缩小虚像【实验演示】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标本2.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会聚光线(2)凹透镜:发散光线【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透镜的认识。

2. 拓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册相关内容。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过程:【课堂讲解】1. 讲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折射和透镜的聚焦作用。

2. 通过示例,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成像特点。

【互动环节】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关于透镜的疑问。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研究透镜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研究透镜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特点2、尝试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原理二、科学知识:1、知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体时会改变行进的方向。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4、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的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4、养成理性的探究意识,在探究和试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课前老师带来了一杯水,我们来观察一下水中的铅笔等有怎样的现象发生?2、活动:教师把铅笔放进烧杯。

3、学生观察4、提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么样了(弯折了)?在什么地方弯了?(边缘处)为什么会这样?(水的关系)5、提问:我们用别的水也会形成这样的现象么?!6、学生猜想。

7、教师实验(醋,酱油,牛奶,米,沙)8、学生总结:只有透明的才能看到弯折。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1、出示课题。

谈话: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代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透镜,现在老师不告诉你们方法,请你们给这些透镜分类,然后请几位同学告诉我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来分类的。

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3、教师小结: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它们的共同点是透明。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1、提问:我们知道了两种透镜的外部特征,那么它们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用实验来看看。

2、学生讨论。

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并画图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并尝试用纸蒙住再试一次)实验3:尝试用透镜聚光。

提醒学生:千万不能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讨论:为什么透镜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注意认知: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四、了解望远镜的结构1、我们知道透镜的特征,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透镜吗?2、学生交流回答:眼睛,放大镜、望远镜。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研究透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三课,重点是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也就是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

五年级的学生对近视镜和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知道近视镜和放大镜对光的偏折现象,更不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无色透明杯子、放大镜、水。

学生准备:直的长彩条吸管、花镜、近视镜、玻璃片、餐巾纸、透明直尺。

(注意:千万不要用花镜看太阳,以免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学生好奇心强,拿着透镜一定会看这看那,一定在布置课前准备时强调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望远镜。

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光的折射现象1、导入:把吸管插入水中,观察水面处吸管,有什么发现?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建议:a、水要放大半杯。

b、把吸管斜插入水中。

也可再选一些细长并直的物体反复实验观察。

c、要从多角度观察。

(对学生提出建议,提示学生观察要细,要边观察边思考。

防止学生只看热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探究。

(1)把看到的吸管样子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2)试着解释看到的现象。

(3)自学教材第23页上半部内容,解释看到的现象。

(4)说说什么是光的折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对折射现象有了印象,通过自学可以上升到对理论的理解。

)二、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与作用。

1、教师引导探究,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透镜分别有什么特点?形状相同吗?作用一样吗?(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引领学生探究要深入思考。

)教师提示:a、透镜是光学仪器,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可以隔着餐巾纸摸一摸。

b、注意不要把透镜弄坏,以免划伤手指。

2、学生自主探究(1)参考教材第23页下半部和第24页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案

3、研究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2、尝试制作望远镜;科学知识:1、知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体时会改变行进的方向;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4、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偏着现象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学习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交流法、实验法教学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小烧杯、载玻片、滴管、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前面的课上我们一起研究了光,谁来说一说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怎样行进的2、师: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光行进的路线PPT演示:光沿直线行进的图若是光行进过程中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PPT演示:反射现象的图3、师: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体上呢出示PPT演示:光照在水里的折射现象,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4、PPT演示光的折射教师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5、PPT出示插着铅笔装满水的玻璃杯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现象二、新授课一、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1、谈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两块透明的镜片,我们可以叫它透镜;我现在用一个手电筒来作光源,我要让电筒的光通过第一块透镜;教师演示,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2、提问:说明光穿透它时会怎样3、提问:如果照在这块透镜上呢换凹透镜,按同样方法演示,反复几次,让学生观察比较4、提问:这次看到的现象与刚才看到的现象一样吗5、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现象呢想知道原因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透镜;PPT演示板书课题:3、研究透镜6、谈话:下面每组会拿到两块我这样的透镜,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像这样用手摸摸它们,师示范用手摸透镜比较这两块透镜有什么不同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要用它相互敲击或是敲桌子;学生观察透镜组7、提问:谁来描述一下这两块透镜各是什么样子的8、教师小结:观察的真仔细,大的透镜中间比较厚越到边缘越薄,如果把它从上到下切开,看剖面的话,是不是这样的师用手势表示凸透镜中间比较凸,那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种透镜;画图示意由于它的样子是中间凸边缘薄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凸透镜;板书:凸透镜9、提问:而另一块中间比较薄越到边缘越厚,如果从上到下切开看剖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像老师这样用个示意图来表示这种透镜指名画凹透镜示意图;你们看看这个透镜的样子能不能给它也起个名字其他同学画在记录纸上;10、谈话:刚才我们是通过用手摸来观察它们的,因为这些透镜就是为我们上课研究用的可以用手来摸,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光学仪器上的透镜不能直接用手去摸,因为那些镜片都是很精密的,用手摸会容易损坏镜片,影响了仪器的正常使用;11、提问:现在老师这张图上有几种透镜,请你根据它们的样子来判断一下那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12、提问:谁来说说图上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13、教师小结:由于生活中某些仪器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但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反之就是凹透镜;三、研究凸透镜的放大、聚光、成像作用;1、谈话:请大家先把凹透镜收起来,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凸透镜;在研究之前,我们来玩一玩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教师讲解玩水的游戏方法实物投影:△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把载玻片放在书中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并观察水滴的形状;△把书放在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4.提问:通过刚才的几个游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5.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6.提问:这三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7.谈话:你知道什么工具会把物体放大对,是放大镜;8:提问:放大镜属于什么透镜9、谈话:对,就是凸透镜;凸透镜最常见的一大本领就是它的放大作用,板书:放大因此它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名字是放大镜,凸透镜只是它的学名;它还有别的玩法吗PPT出示凸透镜折射光线图教师讲解:光穿过凸透镜时并没有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行进,而是向中间发生了偏折,使得光能汇聚到一点上,而正好在这点上有黑板、地面或是其它不透明的物体挡着,于是就在这些物体上留下了一个亮点;我们把凸透镜这样的作用叫做聚光作用;板书:聚光四、探究凸透镜的成像作用;1、谈话:今天大家观察的都很认真,研究时也很动脑筋,那老师再出一题难一难你们,马上每组都将拿到一根蜡烛,点燃蜡烛后,把蜡烛固定在桌子的一边,用我们的书封底当作一个白屏,放到桌子的另一边,谁能有办法利用你手上的凸透镜将蜡烛的烛火清晰的像投到白色的屏幕上注意是要在这本书的上面看到,而不是从凸透镜里看到;有办法吗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2、谈话:你们看到什么现象有没有做到在白屏上呈现出蜡烛的样子我们可以称为蜡烛的像;3、提问:那你们看到的这个像是什么样子的4、提问:不管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但都是倒的,烛光射到凸透镜上为什么会在另一边的白屏上出现蜡烛的样子5、教师讲解光路图:我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就像刚才老师用手电筒实验那样,当蜡烛的上的任一束光穿过凸透镜后也会聚集在一起,将板图手电筒换成蜡烛但这个聚点这里并没有不透明的物体档着,所以就会继续沿着直线的方向行进,当后面某一个位置放上白屏后,光线还能不能穿过去了于是就会投射在白屏上,形成了倒立的像;6、教师小结:我们把凸透镜的这种作用叫做成像作用;板书:成像五、总结凸透镜的应用,布置作业;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两种透镜,研究了凸透镜,知道它有放大、聚光、成像的本领,在我们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里用到了凸透镜是利用了凸透镜的哪一个本领2、提问:这是用了凸透镜的哪一个本领3、谈话:非常好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照相机4、提问:这里有凸透镜吗哪有5、谈话:对,就是照相机的镜头;大家会去还可以利用凸透镜自己制作一个出示自制照相机;师演示自制照相机成像给学生看6、教师小结: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透镜,了解凹透镜的本领,甚至可以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合在一起研究,比比将是谁的发现最多,研究的好课后反思:研究透镜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与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我首先直接切入本课研究主题;复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反射回来等知识,提出光遇到透明的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孩子可能会猜到会穿透过去,哪光的行进路线会改变吗从而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本课的一开始就是一杯水里面放了一根吸管的图片,在书上写道“当你注视水中的吸管,你会发现吸管好像弯折了,这说明了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会改变它的行进方式;”按这样教学孩子不太容易理解这些内容,而只能记忆了,而我直接出示本课要研究的主角“凸透镜和凹透镜”,通过电筒光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会改变它的行进方式这一事实;我用一段视频向学生解释了光的折射,是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光的折射的含义,尤其是什么是“交界面”;孩子对凸透镜能放大和聚光能够很轻松的的发现,但对凸透镜成像这一现象却不能直接发现,而是通过看远处能看到物体倒像间接发现,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这是凸透镜成像这一现象,我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孩子们,使她们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察和实验当中去,通过实验孩子发现了她原来不知道事情,他们在课堂上就有了惊奇的发现,凸透镜竟然能把烛光搬到白屏上,孩子由此对于研究凸透镜就更为有兴趣了,也产生更多的问题;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要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教师,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尽情地研究科学,即使需要我们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出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只要能用我们的艰辛换取学生成功的笑容,也是值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库伦旗回民小学杨洪波
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和聚焦的性质;
3. 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水杯、筷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仔细观察过放在水杯中的筷子吗?
2.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怎么了?在什么地方弯曲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师: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这里就是空气和水),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即这里的水面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叫光的折射。

在这里,光的行进路线改变了,也就是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水中筷子看着像变弯了。

根据这种原理,人们制成了透镜。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透镜。

(板书:研究透镜)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两块不同的透镜,再加上你们自己准备的放大镜、老花镜和近视镜,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目测和手摸,仔细观察比较它们的镜片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并试着画出它们的侧面图。

(师表演)用手摸时,因它们是光学仪器,后面我们又要用它做实验,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摸它们,应隔着餐巾纸摸一摸它。

同时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要用它相互敲击或是敲桌子,以免损坏和划伤手指。

2.学生小组实验,感知,交流,记录。

3.学生汇报,小结:分为两大类,一种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像放大镜、老花镜;一种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像近视镜。

4.师: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形状为它们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
5.师总结:(接着学生的回答)
对,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

根据生活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

(师板书:凸透镜,凹透镜)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
1. 提问:你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 学生讨论、汇报。

3.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聚光。

实验3: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提问:现在,你知道透镜有哪些作用?(教师板书)
6.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透镜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呢?
7.师生共同总结: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

8.师:通过以上实验,你能解释老师为什么不让你们用放大镜看太阳吗?戴老花镜呢?
四、拓展活动:制作望远镜
1.谈话:大家见过望远镜吗?它为什么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引发学生思考)现在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看远处的物体会有什么效果?由此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操作实验,交流。

3.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望远镜。

4.学生制作望远镜。

5.学生作品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