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参赛教案
牛顿 教学设计
![牛顿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24f5d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44.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牛顿的科技成就和影响,培养归纳掌握史料的能力。
2、认识牛顿成就的取得是综合多种社会和时代背景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编制表格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牛顿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特殊时代“宗教与科技”关系。
理解牛顿成就对社会发展产生对等方面影响。
4、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5、用课件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锻炼学生使用PPT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对关系。
即社会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科技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2、理解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永远是处于“进行时”,“在路上”的状态。
3、培养学生树立为科学真理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探讨牛顿取得发明发现的诸多因素;2、难点是特定时代下科技与宗教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开放聚焦1.分组,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自愿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组长,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围绕“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这个主题,各小组分别讨论研究内容。
比如研究有关牛顿的小故事,或者牛顿物理学成就,再或是牛顿的天文学成就,数学方面的成就、牛顿的生平,牛顿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等。
(二)、制定计划,合理分工(温馨提示:获取信息途径,从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向老师或家长咨询等方法。
信息呈现方式:课件、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实验方案、合理分工。
(三)、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四)、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
1.调查结束后,将搜集的信息填入表格2.整理小组内信息3.将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或者文档(五)、制作作品、不断完善(六)、公开展示、评价建议并总结1.让孩子自己主持并且小组有序探讨补充。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e154df01dc281e53af071.png)
专题七第四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导入新课】:师: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
首先请同学们来关注一则新闻。
出示材料: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巨星陨落,中国上下举国哀悼,中国科协将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钱学森师:对,他就是我国科技界的巨星钱学森同志。
随着钱学森的去世,他生前提出的一个问题,迅速成为现在网络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史称“钱学森之问”。
有人知道,钱学森的问题是什么吗?出示材料: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现在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之一。
生:不知道(我估计他们不知道)师:大家大概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太清楚,那老师来告诉同学们,钱学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屏幕上打出来),关于这个问题,现在网络已经有很多各种角度的答案,其实,我想我们不防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孕育出许多杰出人才?”(屏幕打出来)。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上的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那么,今天,我们仅以牛顿一课为例,针对钱老的问题,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讲授新课】师:探究1:怎样理解牛顿是“近代科学之父”?同学们想想看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生:牛顿的科技成就师:完全正确,我们进入第一篇章:牛顿之牛——科学成就篇。
出示邮票的图片:注:图片有点模糊,可以让学生看书本131页。
师:从邮票中同学能发现哪些牛顿的科学成就呢?生:苹果——万有引力师:是的,大家都知道苹果的故事。
对于科学家而言,牛顿家乡的那棵苹果树,也许是世间最神圣的树了。
(出现图片和这行字)其实,同学想想看,神奇的是那棵树吗?”(不是),真正神奇的应该是(牛顿那颗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脑袋),还有呢?我想仅仅靠一棵苹果是砸不出万有引力的。
完整word版,《科学之父 牛顿》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科学之父 牛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0e1666c281e53a5802ffde.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了解牛顿的科技成就和影响,培养归纳掌握史料的能力。
2、认识牛顿成就的取得是综合多种社会和时代背景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编制表格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牛顿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特殊时代“宗教与科技”关系。
理解牛顿成就对社会发展产生对等方面影响。
4、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对关系。
即社会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科技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2、理解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永远是处于“进行时”,“在路上”的状态。
3、培养学生树立为科学真理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探讨牛顿取得发明发现的诸多因素;2、难点是特定时代下科技与宗教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顿头像。
并出示: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亚历山大•蒲伯教师提问:牛顿又在哪些领域做出了重大科学贡献?教师出示:教师小结:概括地说,牛顿最主要的科学贡献就是发现了自然规律,并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既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
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任何人想要了解一个物体如何运动,将会落向何方,只要测量一下物体的质量、方向、加速度和作用力,把这些数据填人牛顿的数学方程式,答案就跃于眼前。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新的科学家不断打造出更加详细准确的宇宙图像。
比如海王星的发现和彗星再来的时间。
材料一: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材料二:l 8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各类工匠具有惊人的理论知识。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岳麓版选修4).docx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岳麓版选修4).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727ed6e02d276a201292e06.png)
•新课导入 牛顿自小是个孤儿,爱好单调,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工作有偏执狂倾向。
他在科学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做的极不好:一牛没有 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一生没有结婚。
牛顿一直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可能 只有在教堂里同上帝对话才能使自己心理得到一些宽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 人类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此导入新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 顿。
•教法案例1・“成长的足迹”一目在教学中要抓住四个要点:(1)童年时代;(2)中学时 光;⑶大学时代;(4)乡下两年。
教授时建议教师提问:“牛顿因为受到苹果落 地的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的确给这一重大发现蒙上了一层神秘与 浪漫的色彩,似乎得來全不费工夫。
暂且不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你认为牛顿真 的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吗?他在成长中是否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困境?他又是 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或者困境的?你觉得牛顿成长过程中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 什么? ”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有理即应肯定。
2•“万有引力定律” 一冃在教学中要抓住两个要点:(1)研究万有引力;(2) 建立力学体系。
教授时建议教师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前人的贡献主要 是指开普勒和伽利略。
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花了整整6年时间,对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进行了繁复的计算,其中经历了无数 次的失败,终于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90页文字阅读 框的内容以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建议教 师引导学生分析牛顿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意义,可根据教材 加以总结。
为了加深学牛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还应该补充一些内容来证明新 理论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普遍性法则。
3•“晩年的困惑”一冃在教学中要抓住两个要点:(1)表现;(2)原因。
教授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牛顿晚年困惑的表现,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牛顿在科学领 域取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敖歩方案设计損方略漁程细解用"敎*■”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牛顿晚年困惑的原因又是什么?”提示: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要鼓励学生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归纳原因,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教学设计2: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教学设计2: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8556f240c844768eaee6f.png)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课程目标: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
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过程上帝给了人类三个苹果,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三个苹果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从夏娃摘下苹果哪一刻开始,驱动她的只是人类永恒的好奇心,让人类有了道德和欲望。
第二个苹果击中了人类最具智慧的头脑,从牛顿得到这个苹果开始,在人类探索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笔,让人类有了科学。
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掌握,让人们为这个苹果疯狂,已成为当今世界创新的代名词。
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童年时代:1642年牛顿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名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在他出生时父亲已去世,3岁时,母亲也改嫁了。
他的童年时代是和外婆一起生活的。
牛顿从小就爱思考,他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再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1642年,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挑起内战的那一年,也是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年,牛顿出生在英国北部一个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
他的父亲继承祖产,是当地一个有钱人。
他的母亲汉娜是一个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有教养的大家闺秀。
牛顿快要出生的时候,36岁的父亲突然病逝。
据说牛顿出生的时候身体很弱,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被雇来帮助牛顿母亲汉娜的两个女佣,被差遣去一个夫人家里拿药;很显然牛顿太孱弱了,这两个女佣取到药回来时,她们以为来不及了,那孩子必定已经死了,就坐在台阶前休息。
”牛顿3岁的时候,母亲汉娜改嫁,牛顿的童年时代是和外婆一起生活的,一直到11岁母亲因第二位丈夫去世重新回到牛顿身边。
自童年时代起,牛顿就从事发明活动。
还在五六岁时,他就用木工工具制作了一架木质四轮车,来帮助外婆运送东西。
少年时家里没有钟表,牛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块圆石凿成一个日晷仪,用以计时。
人教版历史选修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6632af705cc1754270959.png)
人教版历史选修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word教案导入新课:请看导言:要紧介绍了牛顿墓碑上的文字,和牛顿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摸索:什么缘故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制造1、童年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善于观看2、中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科学观看与实验 P233参考书3、大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的初步运算4、1665—1666年:黄金时代A、光学领域: 1)发明折射望远镜:用途: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意义:奠定光谱学的基础;P235页参考书2)创“微粒说”意义: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光的两大差不多理论;B、天文学领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途: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意义:对天体观看进入新时期;二、发觉万有引力定律1、缘故:略见书从中我们得到如何样的认识?生答:科学的进展是经历了一辈又一辈科学家努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牛顿最重要的科学成确实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2、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发表1)内容: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b。
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2)意义:a形成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b标志近代科学形成;c推动工业革命进程三、取得成就的缘故1、勤奋的探究精神;2、科学的研究方法;3、注重实验,实行“归纳——演绎”法4、善于借鉴吸取并大胆创新四、评判牛顿1、成就: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天文学:反射望远镜,研究潮汐现象,语言地球不是正球体;物理学:力学:经典力学理论;光学:日光原理、微粒说;数学: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运算2、地位:诸多成就,专门经典力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人教版选修四)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人教版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c1a8822da8114431b90dd8d9.png)
6.4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课标要求]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基本目标是掌握牛顿早期的科学发明与创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是通过这些活动和成就了解牛顿的科学精神和对世界科技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考查的重点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与爱因斯坦的成就进行比较命题。
【教材梳理】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求学生涯:(1)自幼好学:童年时代就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2)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试验。
(3)大学时代:中学毕业后考入剑桥大学,接触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
除师从巴罗教授学习外,悉心钻研笛卡儿等人的数学,将牛顿引导到当时数学的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方面。
2.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大学毕业前: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黄金岁月:1665-1666年,英国爆发了一场可怕的鼠疫,牛顿回到乡下。
在乡下的两年是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3)光学研究:①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色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光谱学的基础。
②167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年递交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在以后的两个世纪统领西方世界,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4)天体研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基础: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方法:反复试验验证。
(3)内容:宇宙间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
(4)意义:后来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b9c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a.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识记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数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光学:光学分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顿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数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光学:光学分析。
教学难点:牛顿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方法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图片展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吗?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也是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牛顿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牛顿在力学、光学方面有哪些成就?牛顿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方法是什么?牛顿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回答这些问题。
牛顿在力学方面有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力和运动规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牛顿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方法是从两端向中间凿进。
牛顿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不仅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还开创了新的施工方法。
三、巩固练习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他在哪些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牛顿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方法是什么?牛顿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独立完成,认真思考,互相交流)教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牛顿的故事,认识了牛顿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成就和思想对我们有很多启示,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学生:(1)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2)我们要发扬中医药学的优良传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3)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两者的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c9e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f.png)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其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牛顿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教学难点】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
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
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24年的终身会长,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
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特教堂,这是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
牛顿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
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流传于世,而且由于后继大师们的发展,他的思想观念长期统率着科学战线上的士卒。
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学生必修的功课。
然而他却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今天我们来剖析牛顿的生涯,寻觅伟大科学家行程的足迹,揭示这位智慧巨匠崇高的人格魅力,将是我们对这位近代科学体系奠基人的最好的纪念。
一.成长的足迹(提出问题):A.你认为牛顿真的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吗?B.他在成长中是否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困境?c.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或者困境的?D.你觉得牛顿成长过程中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活动)、幼年的牛顿:牛顿SirIsaacNewton(1643—1727)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他出生于林肯郡伍尔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恰与伽利略的去世是同年。
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
牛顿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出生时体重只有3磅,差点夭折。
他两岁时母亲改嫁,靠外祖母抚养。
牛顿小学时期,体弱多病,性格腼腆,生性孱弱,有些迟钝,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而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他学习成绩不佳但意志坚强,有不服输的劲头。
教室资格考试备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教室资格考试备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dcd79e53a580217fcfe2c.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目标:了解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理解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及其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编制表格,归纳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通过小组商量,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学习探究的力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看法与勤奋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牛顿的科学成就。
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谈话法、小组谈论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以"三个苹果转变世界'导入新课。
老师用PPT展现三个苹果的故事:"苹果'的诱惑亚当夏娃,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使人类有了才智;"苹果'的思索牛顿,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使人类有了近代科学;"苹果'的魅力乔布斯,第三个苹果,成就了乔布斯,使人类有了精彩生活,并提出问题:同学第壹页们知道这三个苹果的故事吗?同学主动共享三个苹果的故事,老师连续提问:为什么说牛顿使人类有了近代科学呢?牛顿对近代科学又做出了哪些贡献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时代背景过渡:我们都知道牛顿是近代学科之父,但是牛顿在取得成就之前的人生是有些凄惨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历史纵横,介绍牛顿的人生经受。
老师展现相关材料,请同学阅读归纳牛顿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同学阅读思索回答,老师小结:政治经济方面,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展,需要世界市场;思想文化方面,1417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富强;自然科学方面,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但对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熟悉仍旧不完整。
总而言之,牛顿所处的时代,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当时的英国已经具备孕育杰出科学家的丰厚土壤。
(二)创造制造第贰页过渡:牛顿所处的时代虽然自然科学开头兴起,但是人民对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熟悉仍旧不完整。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人教版选修4)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4552e22fe4733687e21aabd.png)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人教版选修4)一、教学目标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牛顿早期的科学发明与创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牛顿一生的伟大科学发现和创造,说明牛顿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另一方面介绍了牛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研究方法,说明牛顿为什么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
内容涉及到牛顿的童年、中学时代、大学生活、艰苦的研究生活和勤奋的探索精神等。
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漫画、实物和文字资料非常丰富。
建议教学中进行适当拓展,增加学生对牛顿和牛顿科学成就的进一步了解。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
文字简单介绍了牛顿墓碑上的文字(也就是英国诗人对牛顿的歌颂),然后介绍了牛顿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插图描绘的是牛顿坐在桌前的画像。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观察插图。
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早期的科学发明和创造”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牛顿童年、中学和大学时代的生活学习以及早期的发明、创造和科学发现。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适当补充材料,说明牛顿的学习、生活和早期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更真实、更生活化的牛顿,从而使学生走近伟人,感悟其品质和精神。
(1)牛顿的童年牛顿生活的年代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早期,正是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伟大时代。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有所突破,思想文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1642年,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挑起内战的那一年,也是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年,牛顿出生在英国北部一个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
【知识学习】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
![【知识学习】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1a0bed5022aaea998f0fde.png)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其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牛顿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教学难点】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
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
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24年的终身会长,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
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特教堂,这是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
牛顿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
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流传于世,而且由于后继大师们的发展,他的思想观念长期统率着科学战线上的士卒。
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学生必修的功课。
然而他却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今天我们来剖析牛顿的生涯,寻觅伟大科学家行程的足迹,揭示这位智慧巨匠崇高的人格魅力,将是我们对这位近代科学体系奠基人的最好的纪念。
一.成长的足迹(提出问题):A.你认为牛顿真的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吗?B.他在成长中是否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困境?c.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或者困境的?D.你觉得牛顿成长过程中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活动)、幼年的牛顿:牛顿SirIsaacNewton(1643—1727)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他出生于林肯郡伍尔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恰与伽利略的去世是同年。
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
牛顿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出生时体重只有3磅,差点夭折。
他两岁时母亲改嫁,靠外祖母抚养。
牛顿小学时期,体弱多病,性格腼腆,生性孱弱,有些迟钝,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而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他学习成绩不佳但意志坚强,有不服输的劲头。
据说,一次班上功课第一的“小霸王”欺侮他,踢了他的肚子一脚。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bb2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5.png)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人教版选修4的第4课,讲述的是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牛顿对科学的贡献及其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
2.理解牛顿的成就对当代科学的影响。
3.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方法。
4.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
2.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牛顿及其对科学的贡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讲解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包括牛顿的三大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讨论每个历史人物的有关事迹和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第四步:汇报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评价的历史人物及其优秀品质,其他小组进行听取,并在评价其他历史人物时互动交流。
第五步:总结总结牛顿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的贡献,同时总结每个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其体现方式,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品质怎样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作用。
五、教学评估针对学习目标,设计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评价能力的测试和评价方式,例如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课堂讨论、评价表等等。
六、课后拓展让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优秀品质,并将其分享给班级。
七、教学反思针对此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反思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dfce64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c.png)
4. 反思与评价提升自我认知: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教学内容与过程细致严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细致严谨,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辅导到位,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牛顿的生平、科学研究和成就。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 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寻找答案。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和推理等方法,自行解决问题和验证答案。
3. 引导学生关注牛顿科学研究中的困惑和挑战,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如共同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4. 鼓励学生进行跨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高中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2)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2)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73def5add3383c4ba4cd256.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学目标:1、识记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体会牛顿成就对科学、思想、工业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2、感受牛顿出生、成长的时代脉络,认识到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时代,为牛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知道牛顿也有一定的缺陷,对人物要辩证的认识,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思维。
教学重点:牛顿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17世纪科学革命.教学难点:对牛顿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结合时事,2018年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去世,他是-—霍金,他将被葬在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第一个被安葬于此的科学家是牛顿,1727年,牛顿被安葬于此,他受到了英国皇室的重视,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之牛师:根据书本、图片,概括牛顿有哪些科学成就?牛顿“牛”在何处?生:数学:微积分、二项式定理;光学:光谱学奠基、提出光微粒说;天文学:制作反射望远镜;物理学:经典力学体系。
师:牛顿被称为科学之父、理性时代的代言人,但是上世纪中期,凯恩斯收到一个装满牛顿手稿的皮包,但他并不想公布其中的内容,因为他认为这些手稿会影响大众对牛顿的认识。
后来这些手稿面世以后,有人称牛顿是“最后的魔法师”“上帝的使者”,这些称号与那个科学之父的牛顿想去甚远,他就是一个“谜”一样的人,让我们一起去解密牛顿.解密1:牛顿为什么会被苹果砸中?(牛顿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师:与牛顿一样有着聪明智慧的人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在牛顿前的200年就有这么一位,他曾研究过人的骨骼、设计过飞机,想象过潜水艇等,但当时的人对他的了解仅仅是个画家,他是?他的科技成就为什么秘而不宣?生:达芬奇生活在宗教压迫的时代,宗教思想压抑人的自由,他的科学研究很多挑战的传统的思想,不为当时接受,所以只能秘而不宣。
师:那牛顿前的100年呢?举例:布鲁诺、伽利略等被宗教法庭迫害.师:出示材料:17世纪,两位科学家师问:培根、笛卡尔为什么能高声呼喊“知识就是力量”?17世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学设计(共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921ca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1.png)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科基础上,学生对科学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牛顿的具体成就及科学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此外,高中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逐渐成熟,他们对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具有较强的兴趣和热情。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牛顿的画像和一些关于牛顿的名言,引导学生对牛顿产生初步的兴趣。
“同学们,这位科学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发现和理论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2.提问学生对牛顿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知道的信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牛顿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牛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假设和验证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牛顿的科学成就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牛顿的科学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牛顿的科学成就,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如数学、物理学或天文学,撰写一篇短文,阐述牛顿在该领域的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影响。(字数500字左右)
2.牛顿的科学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牛顿的科学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谈谈你的体会。(字数400字左右)
(二)讲授新知(500字)
1.牛顿的科学成就
(1)数学:讲解牛顿在数学领域的重要贡献,如发明微积分,并通过实例说明微积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导学案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fc83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4.png)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的生平经历及其在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2、理解牛顿的科学成就对近代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3、学习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牛顿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如微积分的创立。
2、难点(1)对牛顿科学成就的深入理解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2)领悟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知识链接1、 17 世纪欧洲的科学背景在 17 世纪,欧洲经历了科学革命,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工作为牛顿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2、牛顿之前的力学研究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牛顿的力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牛顿的生平1、早年生活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小村庄,自幼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
2、求学经历牛顿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数学和物理学天赋。
3、重要成就(1)在光学方面,牛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光的本质和颜色的组成。
(2)在数学领域,牛顿创立了微积分,为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五、牛顿的科学成就1、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微积分的创立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为解决物理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数学手段。
六、牛顿科学成就的影响1、对物理学的影响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参赛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请看导言:主要介绍了牛顿墓碑上的文字,和牛顿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思考:为什么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1、童年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善于观察
2、中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科学观察与实验
P233参考书
3、大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二项式定理、微积分
的初步计算
4、1665—1666年:黄金时代
A、光学领域: 1)发明折射望远镜:
用途: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意义:奠定光谱学的基础;P235页参考书
2)创“微粒说”
意义: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B、天文学领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用途: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意义:对天体观察进入新阶段;
1、原因:略见书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认识?
生答: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一辈又一辈科学家努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牛顿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2、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
发表
1)内容: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
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
2)意义:
a形成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 b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c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1、勤奋的探索精神;
2、科学的研究方法;
3、注重实验,实行“归纳——演绎”法
4、善于借鉴吸收并大胆创新
1、成就:许多划时代的发明
天文学:反射望远镜,研究潮汐现象,语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物理学:力学:经典力学理论;光学:日光原理、微粒说;
数学: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计算
2、地位:诸多成就,尤其经典力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