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热传导方程

合集下载

钢丝加热时间计算

钢丝加热时间计算

钢丝加热时间计算钢丝加热时间计算是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知道钢丝加热到一定温度所需的时间,以便进行生产计划和工艺设计。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钢丝加热时间,并讨论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

1. 钢丝加热过程钢丝加热过程是一个热传导的过程。

当钢丝受到外界热源的加热时,热量会从外层逐渐传导到内层,使钢丝温度逐渐升高。

加热时间取决于钢丝的热导率、热容和质量,以及外界热源的温度和功率。

2.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描述了钢丝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变化。

一维热传导方程可以表达为:∂T/∂t = α * ∂²T/∂x²其中,T是钢丝的温度,t是时间,x是钢丝的位置,α是热扩散系数。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得到钢丝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温度分布。

3. 加热时间计算要计算钢丝加热到一定温度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确定加热条件和要求温度。

根据具体的加热设备和工艺要求,确定外界热源的温度和功率,并确定钢丝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

步骤2:估计初始温度。

钢丝加热过程中的初始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来确定钢丝的初始温度。

步骤3:建立数值模型。

根据钢丝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参数,建立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模型。

可以使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元等方法进行离散和数值求解。

步骤4:求解热传导方程。

使用数值方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钢丝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温度分布。

步骤5:判断是否达到目标温度。

根据模拟结果,判断钢丝是否达到了目标温度。

如果达到了目标温度,则记录下加热时间;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温度,则继续模拟并记录下时间。

步骤6:优化计算结果。

可以通过调整加热条件和材料参数,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

例如增加外界热源的功率、改变材料的热导率等。

4. 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钢丝加热时间的计算结果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4.1 钢丝的材料参数:钢丝的热导率和热容是影响加热时间的重要因素。

热导率越大,热量传导越快,加热时间越短;热容越大,钢丝的温度上升越慢,加热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张朝阳的物理课》介绍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求解

《张朝阳的物理课》介绍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求解

《张朝阳的物理课》介绍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求解张朝阳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他曾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在互联网领域有着非常成功的经历。

他在其著名的《张朝阳的物理课》中,向我们介绍了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

在物理学中,热传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过程,它是由于物质内部的分子不断地碰撞而产生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对热传导进行建模和求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质的热传导行为。

一维热传导方程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模型,它描述了一维情况下物质内部的热传导过程。

该方程可以用下面的形式表示:u/t = k u/x其中,u(x,t)表示在时刻t和位置x处的温度,k是热传导系数。

这个方程的意义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等于热传导系数乘以温度在空间上的二阶导数。

这个方程的求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内部的热传导行为。

张朝阳在他的物理课中,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方法,即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通过离散化空间和时间来近似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在有限差分法中,我们将时间和空间都离散化为有限个点,然后用差分近似微分,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差分方程,最后通过求解差分方程得到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计算机求解,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化的数据。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空间离散化为一些点,例如在区间[0,L]上取N个点,分别为x0,x1,...,xN,其中x0=0,xN=L。

我们将时间也离散化为一些点,例如取M个时间点,分别为t0,t1,...,tM。

然后,我们可以用u(i,j)表示在第i个空间点和第j个时间点处的温度。

根据一维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差分方程:(u(i,j+1) - u(i,j))/Δt = k(u(i+1,j) - 2u(i,j) + u(i-1,j))/Δx其中,Δt和Δx分别表示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步长。

这个差分方程可以通过迭代求解得到u(i,j)的近似解。

一维热传导方程数值解法及matlab实现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数值解法及matlab实现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数值解法及matlab实现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一维热传导方程的Matlab解法: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

问题描述:本实验旨在利用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解决热传导方程问题,并使用Matlab进行建模,构建图形,研究不同情况下采用何种方法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热量分布与时间、空间分布关系。

实验原理:分离变量法:利用分离变量法,将热传导方程分解为两个方程,分别只包含变量x和变量t,然后将它们相乘并求和,得到一个无穷级数的解。

通过截取该级数的前n项,可以得到近似解。

有限差分法:利用有限差分法,将空间和时间分别离散化,将偏导数用差分代替,得到一个差分方程组。

通过迭代求解该方程组,可以得到近似解。

分离变量法实验:采用Matlab编写代码,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热传导方程。

首先设定x和t的范围,然后计算无穷级数的前n项,并将其绘制成三维图形。

代码如下:matlabx = 0:0.1*pi:pi;y = 0:0.04:1;x。

t] = meshgrid(x。

y);s = 0;m = length(j);for i = 1:ms = s + (200*(1-(-1)^i))/(i*pi)*(sin(i*x).*exp(-i^2*t));endsurf(x。

t。

s);xlabel('x')。

XXX('t')。

zlabel('T');title('分离变量法(无穷)');axis([0 pi 0 1 0 100]);得到的三维热传导图形如下:有限差分法实验:采用Matlab编写代码,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热传导方程。

首先初始化一个矩阵,用于存储时间t和变量x。

然后计算稳定性系数S,并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迭代求解差分方程组,并将其绘制成三维图形。

代码如下:matlabu = zeros(10.25);s = (1/25)/(pi/10)^2;fprintf('稳定性系数S为:\n');disp(s);for i = 2:9u(i。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我们从建立描述热能传递的热流方程开始。

热能是由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产生的。

在热能流动中有两种基本过程:传导和对流。

传导由相邻分子的碰撞产生,一个分子的振动动能被传送到其最近的分子。

这种传导导致了热能的传播,即便分子本身的位置没有什么移动,热能也传播了。

此外,如果振动的分子从一个区域运动到另一个区域,它会带走其热能。

这种类型的热能运动称为对流。

为了从相对简单的问题开始讨论,这里仅研究热流,在热流中,传导比对流显著得多。

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固体中的热流,当然,若流体(液体和气体)的速度充分小,流体的热传递也是以传导为主。

模型建立一维杆中热传导方程的推导热能密度 考虑一根具有定横截面积A 的杆,其方向为x 轴的方向(由x=0至x=L ),如图1所示。

设单位体积的热能量为未知变量,叫做热能密度:e(x,t)≡热能密度假设通过截面的热量是恒定的,杆是一维的。

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杆的侧面完全绝热,这样热能就不能通过杆的侧面扩散出去。

对x 和t 的依赖对应于杆受热不均匀的情形;热能密度由一个截面到另一个截面是变化的。

图1 热能从薄片流入和流出的一维杆热能考察杆介于x 和x x +∆之间的薄片,如图1所示。

若热能密度在薄片内是常数,则薄片内的总能量是热能密度和体积的乘积。

一般来说,能量密度不是常数,不过x ∆非常小时,e(x,t)在薄片内可以近似为常数,这样由薄片体积为A x ∆,热能=(,)e x t A x ∆热能守恒在x 和x x +∆之间的热能随时间的变化都是由流过薄片两端(x 和x x +∆)的热能和内部(正的或负的热源)产生的热能引起。

由于假设侧面是绝热的,所以在侧面上没有热能变化。

基本的热流过程可由文字方程表述为热能瞬时变化率=单位时间流过边界的热能+单位时间内部产生的热能 这称作热能守恒。

对小薄片,热能的变化率是[(,)]e x t A x t ∂∆∂,其中使用偏导数t∂∂是由于x 为固定的。

热通量在一维杆中,热能的流向向右或向左。

热学方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热学方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热学方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在热学中,热传导方程是一个重要的方程,用于描述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过程。

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是指能够用解析表达式准确描述热传导过程的解。

热传导方程一般形式为:$$\frac{{\partial T}}{{\partial t}} = a \cdot \nabla^2 T$$其中,$\frac{{\partial T}}{{\partial t}}$表示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率,$a$是热扩散系数,$\nabla^2 T$表示温度$T$的拉普拉斯算子。

为了求解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我们需要考虑不同情况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1.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首先,考虑一维情况下的热传导方程。

假设热传导发生在长度为$L$的直杆上,且直杆的两端保持温度固定,即边界条件为$T(0, t) = T_1$和$T(L, t) = T_2$,其中$T_1$和$T_2$为已知常数。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分离变量法来求解热传导方程。

假设解为$T(x, t) = X(x) \cdot T(t)$,将其代入热传导方程得到两个常微分方程:$$\frac{{1}}{{aX}} \frac{{d^2X}}{{dx^2}} = \frac{{1}}{{T}}\frac{{dT}}{{dt}} = -\lambda^2$$其中,$\lambda$为常数。

将得到的两个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解析解为:$$T(x, t) = \sum_{n=1}^{\infty} C_n \cdot e^{-a \lambda_n^2 t} \cdot\sin(\lambda_n x)$$其中,$C_n$为系数,和边界条件相关。

对于给定的边界条件$T(0, t) = T_1$和$T(L, t) = T_2$,可以确定系数$C_n$的值。

2.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接下来,考虑二维情况下的热传导方程。

假设热传导发生在一个矩形区域内,且边界上的温度已知。

一维热传导方程分离变量法与差分法Mb解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分离变量法与差分法Mb解法
x=0:0.1*pi:pi; y=0:0.4:10; [x,t]=meshgrid(x,y); u=for i=0:m
u=u+8*(-1)^i/(pi*(2*i+1)^2)*(sin((2*i+1)/2*x).*exp(-(2*i+1)^2/4*t)); end; surf(x,t,u); xlabel('x'),ylabel('t'),zlabel('T'); title(' 分离变量法(无穷)'); disp(u);
结论:
比较可得由以上两种方法作出的三维图形基本相同,符合热传导的热量分布 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第四题完成
u(1,j)=0; end
for j=1:99 for i=2:19 u(i,j+1)=s*u(i+1,j)+(1-2*s)*u(i,j)+s*u(i-1,j); end
end for j=1:100
u(20,j)=u(19,j); end; disp(u); [x,t]=meshgrid(1:100,1:20); surf(x,t,u); xlabel('t'),ylabel('x'),zlabel('T'); title(' 有限差分法解'); 我们得到如图所示的热传导方程:
得到如图所示的热传导方程:
有限差分法
u=zeros(20,100); %t=1 x=pi 20 行 100 列 横坐标为 x 纵坐标为 t s=(1/100)/(pi/20)^2; fprintf('稳定性系数 S 为:\n'); disp(s); for i=1:20

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与应用热传导是研究热传输过程的一种方法,它基于物质的热运动,描述了热能在空间中沿着温度梯度传导的过程。

在现实世界中,热传导的应用广泛,例如工程传热、地质传热等。

本文将介绍热传导的数学研究领域及其在应用中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一、一维热传导的数学模型考虑一根长为L的均匀导热杆,其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描述为以下偏微分方程:$$\frac{\partial u}{\partial t}=k\frac{\partial^2 u}{\partial x^2}$$其中,u表示温度,k是杆的热导率。

这个方程是著名的热传导方程,它描述了热传导现象的基本规律。

对于一维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边界条件来求解这个方程。

例如,假设杆的两端分别接触两个热库,温度分别为$u_0$和$u_L$,则可以给出如下的边界条件:$$u(0,t)=u_0,\quad u(L,t)=u_L$$此外,还需确定初始条件,即$t=0$时的温度分布:$$u(x,0)=f(x)$$为了求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变量分离法或者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求解上述偏微分方程,进而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这个问题在工程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热传导计算、材料热处理等。

二、二维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对于二维的情况,即热传导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时,我们需要引入两个空间变量$x,y$,此时热传导方程变为:$$\frac{\partial u}{\partial t}=k\left(\frac{\partial^2 u}{\partialx^2}+\frac{\partial^2 u}{\partial y^2}\right)$$同样地,我们还需要给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例如,假设平面上存在一个温度分布为$u(x,y,0)=f(x,y)$的初始温度分布,则边界条件可以取如下形式:$$u(x,0,t)=u(x,L,t)=u(0,y,t)=u(W,y,t)=0$$其中,L和W分别表示平面的长度和宽度。

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

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

由上两式有:
xe xe xe
e
P
E
(5)
此式即为界面上的当量导热系数调和平均公式,
它可以看成是串联过程中热阻叠加原则的反映。
当网格划分为均匀网格时
e

2P E P E
(4)
6.3 两种方法的比较
1)当λ E 0时,由4式λe 0,说明在一个绝热层
界面)
4)把物性阶跃面设置成一个节点的位置比作为控 制容积分界面,使计算结果会更加精确。(由于此种情
况阶跃面两侧温度梯度不同,如按3处理,相当于用平均值来代替,采用此种方法处理 时,物性阶跃面两侧温度梯度单独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
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的离散形式可表示成:
aP T PaE T Ea W T W b
的表面上qe=0,合乎实际;但 3 式 λe 0;
2)如 P
分时, e
E
P
2
,按算术平均法,当网格为均匀划
E
P
2
则P,E间的导热阻力为
2

x
e
P
,说明P,E间的导
热热阻由导热系数大的决定 ,这是不对的。
若按调和平均法计算,由5式则导热热阻为
xe xexexe
w
TPxTwW

整理得:
TExT PTPxT WxSCSPTP0
e
w
e
w
TPxee xwwSpxTExeeTWxwwScx
简化成 aP T PaE T Ea W T W b (2)
§6 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数 值解法及其应用
6.1 一维稳态导热的通用控制方程
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离散化、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 理及非线性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等对对流问题数 值解也适用。 一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通用形式为

matlab ode解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

matlab ode解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

matlab ode解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是在众多领域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方程,如何用数值方法求解这个方程一直是数学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Matlab的Ode求解器,介绍如何使用Matlab 来解决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形式。

一维热传导方程如下所示:ut = kuxx其中,u表示温度,t表示时间,k是热传导系数,x是空间坐标。

该方程描述了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Matlab Ode求解器来解决这个方程。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将一维热传导方程转换为一个ODE系统。

这可以通过离散化方法来实现。

我们可以将空间x离散为N个点,用差分来近似求解uxx,进而得到一个差分方程组。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中心差分来近似求解uxx,得到如下方程组:u0 = uN = 0ui,j+1 –ui,j = (kΔt/Δx^2)*(ui+1,j –2ui,j + ui-1,j)其中,ui,j 表示在时间j和位置 i 处的温度,Δx是网格宽度,Δt是时间步长。

现在,我们已经将一维热传导方程转换为一个差分方程组,可以使用Matlab的Ode求解器来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将差分方程组转换为ODE向量形式。

将所有的ui,j都展开成一个向量u,然后将等式转化为一个向量形式。

我们可以将每一个方程表示为:ui,j+1 – ui,j = F(ui,j)其中,F(ui,j) 表示u的时间导数在i, j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个ODE系统输入到Matlab Ode求解器中。

可以使用ODE45或ODE23等求解器解决。

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包含所有ODE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向量u和时间t作为输入,并返回u 的时间导数。

然后,需要指定初始条件 u0 和时间范围。

最后,调用ode45或ode23等求解器,将ODE函数传递给求解器,并得到解。

在得到解之后,可以将解绘制成一维热传导的温度分布图。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热传导偏微分方程是描述热传导现象的数学模型。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热量的传递过程,当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受热时,热量会通过热传导方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直到达到热平衡。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热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

假设热传导过程在一个一维材料中进行,我们可以使用一维热传导方程来描述这个过程。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形式如下:∂u/∂t = α (∂²u/∂x²)其中,u是温度关于时间和位置的函数,t是时间,x是位置,α是热扩散系数。

这个方程表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热扩散系数乘以温度在空间上的二阶导数。

通过求解这个偏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热传导过程中温度的分布情况。

为了求解这个方程,我们需要给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可以是材料的两端保持恒定温度,也可以是一端保持恒定温度,另一端保持绝热。

初始条件是指在初始时刻材料各点的温度分布情况。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数值方法或解析方法求得。

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通过离散化空间和时间,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

解析方法则利用数学分析技巧,直接求解偏微分方程。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不仅可以用来研究材料中的热传导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工程中可以用来分析热传导引起的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在地球科学中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的演化;在物理学中可以用来研究热传导对电子、声波等的影响。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是描述热传导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了解热传导过程中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其对材料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应用广泛,不仅在材料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Q=c p u ( x, t ) AV ( 2 - 2 )
C [  ̄ z U - ( b , £ ) _ a u ( n , £ ) I s
b d
( 2 - 9 )
如果我们对 ( 2 — 9 ) 式应 用微分 基本定 理 , 可以得 到:
d Q


O us ) 出
由于我们考 虑的是单一物质组成 、 有 固定 的横截面积 的细杆 , 我们 可 以说 C、 S 是常数 。于是表达式可 以改写为 :


( 2 - 1 o )
3 . 比较两种方法
现在我们有两个等式来表示进 出区域 U热量的流速。
图 1长为 L 的均匀细杆 现在考 虑细杆的一小段区域 u , 如 图2 。从 x = a , 到x = b 的间隔段 。
方法一 :

£ c p 出 S

图 2 区域 U 其横截 面积 记作 s , 长度元记作 , 如图 3 。得 到 : A V= S A x。

但是 , 只有 当被积 函数等 于零 时积分才恒等于零 。于是有 :
c 一 鲁= o
等式两边 同时 除以 c p 得:

ⅡZ
f 。 d z S
口 f
( 2 - 5 )
2 . 2 方法二 我们 研究热 量随时 问变 化 的第 二种方法也 是根据 实验 的, 考 虑跟 方法 一 中类 似的细杆 。通过 u的热 流速度 跟 U的长度成 反 比, 而 与其 横截面积成 正 比。这是合理 的 , 因为杆越长 , 热量通过它所 花的时间就 越长 。如果 你有两根细杆 , 一 根直 径大 , 另一根直径较小 。热量通过较 大直径 的细杆所 花 的时间 比通过直 径较小 来自杆所花 的时间要小 , 对于

一维热传导方程

一维热传导方程

一维热传导方程一. 问题介绍考虑一维热传导方程: (1),0),(22T t x f xu atu ≤<+∂∂=∂∂其中a 是正常数,)(x f 是给定的连续函数。

按照定解条件的不同给法,可将方程(1)的定解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初值问题(也称Cauthy 问题):求具有所需次数偏微商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x )和初始条件: (2)),()0,(x x u ϕ= ∞<<∞-x第二类、初边值问题(也称混合问题):求具有所需次数偏微商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l x <<0)和初始条件: (3)),()0,(x x u ϕ=l x <<0及边值条件 (4).0),(),0(==t l u t u T t ≤≤0假定)(x ϕ在相应区域光滑,并且在l x ,0=满足相容条件,使上述问题有唯一充分光滑的解。

二. 区域剖分考虑边值问题(1),(4)的差分逼近。

去空间步长N l h /=和时间步长M T /=τ,其中N,M 都是正整数。

用两族平行直线:),,1,0(N j jh x x j ===),,1,0(M k k t t k ===τ将矩形域}0;0{T t l x G ≤≤≤≤=分割成矩形网格,网格节点为),(k j t x 。

以h G 表示网格内点集合,即位于开矩形G 的网点集合;h G 表示所有位于闭矩形G 的网点集合;h Γ=h G --h G 是网格界点集合。

三. 离散格式第k+1层值通过第k 层值明显表示出来,无需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这样的格式称为显格式。

第k+1层值不能通过第k 层值明显表示出来,而由线性代数方程组确定,这样的格式称为隐格式。

1. 向前差分格式 (5) ,22111j kj k j k j kjk jf hu u u au u ++-=--++τ)(j j x f f =,)(0j j j x u ϕϕ==, 00==kN k u u ,其中j = 1,2,…,N-1,k = 1,2,…,M-1。

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

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
aP T PaE T Ea W T W b
具体步骤如下:(1)先假设一个温度分布初值;
(2)计算相应函数b, a n b 及 a p
(3)求解线性离散方程组; (4)由新的温度再计算函数(改进系数);
(5)返回2后,再重复计算T,直到 104 为止。
其中
Tn1 Tn
Tn
设初值为T*,迭代后新的温度分布为T,
例如在热传导问题中SP为正值,意味着TP增加,源项热源也增加,如果这时没有有效的散热机构,可能会反 过来导致温度的升高,如此反复下去,造成温度飞升的不稳定现象。
为了保证代数方程迭代求解的收敛。Δν为控制容积的体积, 线性代数方程迭代求解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对角占优,即
ap anbSPV
ap anb
,这里A是控制体积界面的面积,这里取1,于是ΔV= ΔX
从而有
d dT x e d dT x w xSCSP T P0
对扩散项T 随x 呈分段线性分布得:
dT dx
e
e
TExTeP理得:
TExT ePTPxT w WxSCSPTP0
e
w
TPxee xwwSpxTExeeTWxwwScx
1) S c =4 S p=-5
2) S c =4-5Tp* S p=0
3) S c =4+7Tp* S p=-12
2)中将S作为常数(以上一次迭代计算的T*计算S)处理,使源项相对于T永远有一 个滞后;1)中Tp是迭代计算当前值使S能更快跟上Tp的变化;3)比实际的S~ T 关系更陡的曲线,使迭代收敛速度减慢,相当于欠松弛。
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的离散形式可表示成:
aP T PaE T Ea W T W b
1
aE

一维复合介质热传导方程

一维复合介质热传导方程

一维复合介质热传导方程一维复合介质热传导方程描述了复合介质中热量的传导过程。

复合介质是由不同材料层状排列组成的材料,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热导率。

该方程常用于描述墙体、管道、绝缘材料等多层热传导问题。

我们考虑一维情况下的复合介质热传导方程。

设复合介质的总厚度为L,其中第i层的厚度为Δxi,热导率为λi,温度为Ti。

假设热传导仅在x方向发生,不考虑其他热源和热辐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每一层的热传导方程。

对于第i层介质,在该层内部以及与相邻层之间的界面,热量的传导满足以下方程:$\frac{{\partial}}{{\partial t}}(ρc_i A_i \Delta x_i T_i) = λ_i A_i\frac{{T_{i-1} - T_i}}{{\Delta x_{i-1}}} - λ_i A_i \frac{{T_i -T_{i+1}}}{{\Delta x_i}}$其中,ρ是介质的密度,c_i是该层介质的比热容,A_i是单位截面积,T_i是第i层介质的温度。

根据上述方程,我们可以看出,第i层内部的热传导项是由该层与前一层之间的热传导、以及该层与后一层之间的热传导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热传导分别由温度梯度决定。

当相邻层之间的温度差越大时,热传导的强度越大。

在每一层介质的边界条件中,我们通常可以假设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传导非常小,可以忽略。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边界条件:$\frac{{T_1 - T_0}}{{\Delta x_0}} = 0, \quad \frac{{T_{n+1} - T_n}}{{\Delta x_n}} = 0$其中,T_0和T_{n+1}表示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与外部环境的温度,Δx_0和Δx_n表示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与外部环境的厚度。

此外,还需要给出初始条件,即$t = 0$时刻各层介质的初始温度分布:$T_i(x, 0) = T_{i0}(x) \quad (0 \leq x \leq \sum_{i=1}^n \Deltax_i)$其中,T_{i0}(x)表示初始时刻第i层介质的温度分布。

一维热传导方程

一维热传导方程

一维热传导方程一维热传导方程是热传导理论的建立者热传导学家康山托洛夫斯基于热传导现象提出的一个基本的数学方程,它是研究热传导现象的基础。

一维热传导方程描述热传导现象及相关物理参数,并建立了热传导原理。

一维热传导方程可用来建模多种物理系统,如热源传播、传热材料的性能分析、热传感器的设计等。

它可以精确地表示各种物理现象,并反映热传导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动态特征及热量流动的速度及方向。

一维热传导方程表达式如下:$$frac{partial u}{partial t} = -Kfrac{partial^2u}{partial x^2} + q(x,t)$$其中,$u$表示温度场,$t$表示时间,$x$表示空间变量,$K$表示传热系数,$q$表示热源。

在一维情景中,传热系数是一个常数,其值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温度、电导率、导热系数等。

同时,q的值取决于热源的性质,如火焰、太阳辐射、电动能等。

一维热传导方程完全可以用数学工具分析和解决,它的解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有关。

在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可以使用数值分析方法以及特殊函数求解该方程,得到具体的温度分布,从而确定热量的分布特征及传递特性。

当计算的边界条件是恒温时,一般采用Fourier积分,即Fourier热传导方程,其根据它的数学特性,将温度分布近似地表示为一个正弦函数级数,其收敛速度较快,可以较为准确地求解温度场。

此外,还可以使用正弦正切法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正弦正切法是将热量传导运动划分为正弦正切步伐,在每个步伐中求解积分,然后将步伐积分求得的结果以向量方式累加,从而求出恒定边界条件的解析解。

总的来说,一维热传导方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能够精确描述热量运动的过程,满足各种应用场景。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热传导原理,还可以在工程上提供有效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通过离散化处理将连续的热传导方程转化为离散的计算形式,包括显式差分法、隐式差分法和Crank-Nicolson方法。

这些方法在计算热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稳定性分析部分,讨论了各种差分方法的稳定性条件,以保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在热传导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前景。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为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提供了重要的数值计算手段,为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一维热传导方程、差分法、离散化处理、显式差分法、隐式差分法、Crank-Nicolson方法、稳定性分析、热传导、热传导方程、数值模拟、数值计算、实际应用、稳定性、研究意义、展望未来、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维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方程可以研究材料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热传导方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材料热处理、地热能利用、气候变化模拟等领域。

背景介绍:热传导方程最初由法拉第提出,是研究热传导现象最基本的方程之一。

热传导方程的一维形式可以表示为:\frac{\partial u(x,t)}{\partial t} = \alpha \frac{\partial^2u(x,t)}{\partial x^2}u(x,t)表示位置x处在时间t时的温度分布,\alpha为热传导系数。

通过求解这个偏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材料内部温度分布对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差分法对一维热传导方程进行数值求解。

差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离散化处理方程后,将时间和空间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差分格式来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通过显式差分法、隐式差分法和Crank-Nicolson方法的分析,我们将探讨这些方法在解决一维热传导方程中的应用和稳定性分析。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1. 引言1.1 介绍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一维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差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解法,通过将时间和空间进行离散化,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

在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中,我们通常将时间和空间分别进行离散化,将连续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离散的温度值。

通过迭代计算,可以得到物体内各个离散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差分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好地模拟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变化,同时可以较快地得到数值解,对于复杂的边界条件和非线性问题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通过研究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数值模拟手段。

同时也可以探讨数值解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不断改进差分法的算法和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物体内部温度变化,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背景一维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量在一维空间内传递和分布的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和物理学中。

研究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中复杂边界条件和非线性情况下的热传导问题,以及对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热传导问题经常出现在各种材料的传热过程中,例如石油钻井中地下油层的温度分布、金属材料的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

研究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热传导过程,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还可以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数值计算方法。

在地质学中用于模拟地热传导过程、在气象学中用于模拟大气环流等。

深入研究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其在实际工程和科学问题中的应用潜力。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和解决一维热传导问题,为实际问题的数值模拟提供理论基础。

一维热传导方程求数值解

一维热传导方程求数值解

⼀维热传导⽅程求数值解⼀维热传到⽅程求数值解本⽂主要利⽤泰勒展开将⽅程中的⼀阶还有⼆阶偏导数进⾏离散化,推导出⼀种可以⽤程序求解的形式求解原理⼀维热传导⽅程\begin{align} \begin{cases} \frac{\partial u}{\partial x} \left ( x,t \right ) &=a^{2} \frac{\partial^{2}u}{\partial x^2}u(x,t)+f(x,t)\\ u(x,0)&=\varphi({x})\\u(a,t)&=\gamma_{1}(t)\\ u(b,t)&=\gamma_2(t) \end{cases} \end{align}由于热传导⽅程较为复杂,只能将⽅程中的⼀阶和⼆阶偏导进⾏离散化。

和欧拉法采⽤相同的思路,下⾯进⾏推导:将x与t分别在横坐标与纵坐标上进⾏划分x步长: \Delta{x}= \frac{b-a}{N},得到关于x_j与t_n的表达式:\begin{aligned} x_j &= a + (j-1)\Delta{x} \\ t_n &= 0 + (n-1)\Delta{t} \\ \end{aligned}将函数进⾏近似替换u_j^n\approx u(x_j,t_n)根据泰勒展开将公式进⾏代换对于任意⼀个x_j对t进⾏展开:u(x_j,t_n+\Delta{t})=u(x_j,t_n)+\frac{\partial u}{\partial t} (x_j,t_n)\Delta{t}+···由于很难求出函数的偏导,所以需要将其所有偏导形式转换成容易求解出来的离散形式⾸先⽤⼀维热传导⽅程进⾏替换\frac{\partial u}{\partial t} (x_j,t_n) = a^2 \frac{\partial^{2}u}{\partial x^2}(x_j,t_n)+f(x_j,t_n)利⽤上式联⽴下⾯两个式⼦\begin{aligned} u(x_j+\Delta{x},t_n) &= u(x_j,t_n)+\frac{\partial u}{\partial x} (x_j,t_n)\Delta{x}+1/2\frac{\partial^{2}u}{\partial x^2}(x_j,t_n)\Delta{x}^2+···\\u(x_j-\Delta{x},t_n) &= u(x_j,t_n)-\frac{\partial u}{\partial x} (x_j,t_n)\Delta{x}+1/2\frac{\partial^{2}u}{\partial x^2}(x_j,t_n)\Delta{x}^2-··· \\ \frac{\partial^{2}u} {\partial x^2}(x_j,t_n) &\approx \frac{u_{j+1}^n+u_{j-1}^n-2u_j^n}{\Delta{x}^2} \end{aligned}最后得到递推关系式u_j^{n+1}=u_j^n+[a^2\frac{u_{j+1}^n+u_{j-1}^n-2u_j^n}{\Delta{x}^2}+f_j^n]\Delta{t}化成易于⽤程序求解的形式在时间维度上进⾏递推⾸先设置两个时间向量,将所有的位置包括其中u^n= \begin{pmatrix}u_1^n \\\vdots \\\vdots \\u_{N+1}^n \end{pmatrix}\qquad u^{n+1}= \begin{pmatrix}u_1^{n+1} \\\vdots \\\vdots \\u_{N+1}^{n+1}\end{pmatrix}建⽴系数矩阵\begin{pmatrix} \phi \\ 第⼀取值 \\ \vdots \\ 第N取值 \\ \phi \end{pmatrix}= \begin{pmatrix}-2\quad1\quad0\quad0\quad··· \\1\quad-2\quad1\quad0\quad···\\\vdots \\···\quad0\quad1\quad-2\quad1 \\···\quad0\quad0\quad1\quad-2 \end{pmatrix} \begin{pmatrix}u_1^n \\u_2^n \\\vdots \\\vdots \\u_{N+1}^n\end{pmatrix}为何矩阵要这么建⽴,系数矩阵A的第⼆⾏为例,与右边的列向量相乘得到结果u_1^n - 2u_2^n + u_3^n将结果表⽰成以下列向量。

数值pde实例

数值pde实例

数值pde实例1. 热传导方程实例:考虑一个一维热传导问题,其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热传导方程可以表示为:∂u/∂t = α * ∂²u/∂x²其中,u是温度,t是时间,x是空间,α是热传导系数。

可以考虑一个杆的情况,杆的一端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而另一端维持无温度梯度的绝热条件。

初始条件为整个杆的温度分布。

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

将空间和时间的区域划分为离散的点,并使用差分近似来近似求解这个方程。

可以得到一个差分方程,然后使用迭代方法计算每个时间步的温度分布。

最终可以获得整个杆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分布。

2. 平流扩散方程实例:平流扩散方程是描述颗粒或物质在流体中的输运过程。

在一维情况下,可以表示为:∂c/∂t + u * ∂c/∂x = D * ∂²c/∂x²其中,c是物质的浓度,t是时间,x是空间,u是流体的速度,D是扩散系数。

考虑一个河流中的污染物传输问题,其中河流的流速在空间中是变化的。

初始条件可以是河流中某一段的污染物浓度分布,边界条件可以是河流的入口和出口。

可以使用数值方法(如有限体积法)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化,并进行时间步进求解。

从而可以得到河流上不同位置和时间上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3. 扩散–反应方程实例:扩散–反应方程是描述物质在流体中扩散和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一维情况下,可以表示为:∂c/∂t = D * ∂²c/∂x² - k * c其中,c是物质的浓度,t是时间,x是空间,D是扩散系数,k是反应速率常数。

考虑一个室内空气中揮发性化合物的传输和降解过程。

初始条件可以是室内空气中揮发性化合物的初始浓度分布,边界条件可以是室内的通风情况。

使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法)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化,并进行时间步进求解,可以获得室内空气中揮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维热传导方程一. 问题介绍考虑一维热传导方程: (1),0),(22T t x f xu atu ≤<+∂∂=∂∂其中a 是正常数,)(x f 是给定的连续函数。

按照定解条件的不同给法,可将方程(1)的定解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初值问题(也称Cauthy 问题):求具有所需次数偏微商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x )和初始条件: (2)),()0,(x x u ϕ= ∞<<∞-x第二类、初边值问题(也称混合问题):求具有所需次数偏微商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l x <<0)和初始条件: (3)),()0,(x x u ϕ=l x <<0及边值条件 (4).0),(),0(==t l u t u T t ≤≤0假定)(x ϕ在相应区域光滑,并且在l x ,0=满足相容条件,使上述问题有唯一充分光滑的解。

二. 区域剖分考虑边值问题(1),(4)的差分逼近。

去空间步长N l h /=和时间步长M T /=τ,其中N,M 都是正整数。

用两族平行直线:),,1,0(N j jh x x j ===),,1,0(M k k t t k ===τ将矩形域}0;0{T t l x G ≤≤≤≤=分割成矩形网格,网格节点为),(k j t x 。

以h G 表示网格内点集合,即位于开矩形G 的网点集合;h G 表示所有位于闭矩形G 的网点集合;h Γ=h G --h G 是网格界点集合。

三. 离散格式第k+1层值通过第k 层值明显表示出来,无需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这样的格式称为显格式。

第k+1层值不能通过第k 层值明显表示出来,而由线性代数方程组确定,这样的格式称为隐格式。

1. 向前差分格式 (5) ,22111j kj k j k j kjk jf hu u u au u ++-=--++τ)(j j x f f =,)(0j j j x u ϕϕ==, 00==kN k u u ,其中j = 1,2,…,N-1,k = 1,2,…,M-1。

以2/h a r τ=表示网比。

则方程(5)可以改写为:j k j kj kj k jf ruu r ruu τ++-+=-++111)21(易知向前差分格式是显格式。

2. 向后差分格式 (6) ,11111)21(j kj k j k jk j f u ruu u ruτ+=-++-+-+++)(0j j j x u ϕϕ==, 00==kN ku u ,其中j = 1,2,…,N-1,k = 1,2,…,M-1,易知向前差分格式是显格式。

3. 六点对称格式(Grank-Nicolson 格式)将向前差分格式和向后差分格式作算术平均,即得到六点对称格式:(7) 111112)1(2+-+++-++-k j k jk j ur ur ur=j k j kj kj f ur u r u rτ++-+-+112)1(2利用0j u 和边值便可逐层求到kj u 。

六点对称格式是隐格式,由第k 层计算第k+1层时需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因系数矩阵严格对角占优,方程组可唯一求解)。

将其截断误差)(x R kj 于),(21+k j tx (21+k t=τ)21(+k )展开,则得)(x R k j =)(22h O +τ。

4. Richardson 格式 (8) τ211-+-k j k ju u j kj k j k j f hu u u a++-=-+2112,或(9)j k jk j k j k j k jf u u u u r u τ2)2(21111+++-=--++。

这是三层显示差分格式。

截断误差阶为)(22h O +τ。

为了使计算能够逐层进行,除初值0ju外,还要用到1j u ,这可以用前述二层差分格式计算(为保证精度,可将[0,τ]分成若干等份)。

四.格式稳定性通过误差估计方程1111)2(2--++++-=k jkj kj kj k je e e e r e(1) 可知对任意的r ,Richardson 格式都不稳定,所以Richardson 格式绝对不稳定。

(2) 当210≤<r 时,向前差分格式趋于稳定;当21>r 时,向前差分格式的误差无限增长。

因此向前差分格式是条件稳定。

(3) 向后差分格式和六点对称格式都绝对稳定,且各自的截断误差阶分别为)(2h O +τ和)(22h O +τ。

五. 数值例子例1 令f ( x ) = 0和a = 1,可求得u (x,t )一个解析解为u ( x , t ) =exp ( x + t )。

1. 用向前差分格式验证得数值结果如下: 请输入n 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 2请输入m 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17xj tk 真实值x[i][k] 近似值u[i][k] 误差err[i][k] 0.333333 0.055556 1.475341 1.473867 0.001474 0.666667 0.055556 2.059004 2.056947 0.002057 0.333333 0.111111 1.559623 1.557037 0.002586 0.666667 0.111111 2.176630 2.173719 0.002911 0.333333 0.166667 1.648721 1.645619 0.003102 0.666667 0.166667 2.300976 2.297385 0.003591 0.333333 0.222222 1.742909 1.739373 0.003536 0.666667 0.222222 2.432425 2.428445 0.003981 0.333333 0.277778 1.842477 1.838647 0.003831 0.666667 0.277778 2.571384 2.567048 0.004337 0.333333 0.333333 1.947734 1.943620 0.004114 0.666667 0.333333 2.718282 2.713651 0.004630 0.333333 0.388889 2.059004 2.054632 0.004372 0.666667 0.388889 2.873571 2.868644 0.004927 0.333333 0.444444 2.176630 2.171992 0.004638 0.666667 0.444444 3.037732 3.032512 0.0052200.333333 0.500000 2.300976 2.296068 0.004908 0.666667 0.500000 3.211271 3.205744 0.005526 0.333333 0.555556 2.432425 2.427233 0.005193 0.666667 0.555556 3.394723 3.388878 0.005845 0.333333 0.611111 2.571384 2.565894 0.005491 0.666667 0.611111 3.588656 3.582475 0.006181 0.333333 0.666667 2.718282 2.712476 0.005805 0.666667 0.666667 3.793668 3.787133 0.006535 0.333333 0.722222 2.873571 2.867434 0.006137 0.666667 0.722222 4.010392 4.003483 0.006908 0.333333 0.777778 3.037732 3.031243 0.006488 0.666667 0.777778 4.239496 4.232193 0.007303 0.333333 0.833333 3.211271 3.204411 0.006859 0.666667 0.833333 4.481689 4.473969 0.007721 0.333333 0.888889 3.394723 3.387472 0.007251 0.666667 0.888889 4.737718 4.729556 0.008162 0.333333 0.944444 3.588656 3.580991 0.007665 0.666667 0.944444 5.008373 4.999745 0.008628 当n等于2和m等于17时最大误差为0.008628其中r = 1/2,格式是稳定的。

2. 用向后差分格式验证得数值结果如下: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6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6xj 真实值x[i] 近似值u[i] 误差err[i]第1层结果时间节点Tk=0.1428570.142857 1.330712 1.335002 0.0042890.285714 1.535063 1.542358 0.0072950.428571 1.770795 1.779949 0.0091540.571429 2.042727 2.052524 0.0097970.714286 2.356418 2.365346 0.0089270.857143 2.718282 2.724256 0.005974第1层的最大误差是0.009797第2层结果时间节点Tk=0.2857140.142857 1.535063 1.541797 0.0067340.285714 1.770795 1.782424 0.0116290.428571 2.042727 2.057345 0.0146180.571429 2.356418 2.371895 0.0154770.714286 2.718282 2.732070 0.0137880.857143 3.135715 3.144633 0.008919第2层的最大误差是0.015477第3层结果时间节点Tk=0.4285710.285714 2.042727 2.057518 0.014791 0.428571 2.356418 2.375010 0.018592 0.571429 2.718282 2.737884 0.019602 0.714286 3.135715 3.153041 0.017326 0.857143 3.617251 3.628337 0.011086 第3层的最大误差是0.019602第4层结果时间节点Tk=0.571429 0.142857 2.042727 2.052888 0.010161 0.285714 2.356418 2.374062 0.017644 0.428571 2.718282 2.740457 0.022175 0.571429 3.135715 3.159058 0.023343 0.714286 3.617251 3.637827 0.020576 0.857143 4.172734 4.185851 0.013117 第4层的最大误差是0.023343第5层结果时间节点Tk=0.714286 0.142857 2.356418 2.368276 0.011857 0.285714 2.718282 2.738880 0.020598 0.428571 3.135715 3.161600 0.025886 0.571429 3.617251 3.644485 0.027234 0.714286 4.172734 4.196716 0.023982 0.857143 4.813520 4.828788 0.015268 第5层的最大误差是0.027234第6层结果时间节点Tk=0.857143 0.142857 2.718282 2.732017 0.013735 0.285714 3.135715 3.159578 0.023864 0.428571 3.617251 3.647240 0.029989 0.571429 4.172734 4.204278 0.031544 0.714286 4.813520 4.841287 0.027767 0.857143 5.552708 5.570378 0.017670 第6层的最大误差是0.031544当n等于6时最大误差为0.0315443. 用六点对称格式验证数值结果如下: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6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6xj 真实值x[i] 近似值u[i] 误差err[i] 第1层结果时间节点Tk=0.142857 0.142857 1.330712 1.330988 0.000276 0.285714 1.535063 1.535522 0.000459 0.428571 1.770795 1.771368 0.000573 0.571429 2.042727 2.043350 0.0006230.857143 2.718282 2.718692 0.000410 第1层的最大误差是0.000623第2层结果时间节点Tk=0.285714 0.142857 1.535063 1.535424 0.000361 0.285714 1.770795 1.771435 0.000640 0.428571 2.042727 2.043538 0.000810 0.571429 2.356418 2.357268 0.000849 0.714286 2.718282 2.719016 0.000734 0.857143 3.135715 3.136162 0.000447 第2层的最大误差是0.000849第3层结果时间节点Tk=0.428571 0.142857 1.770795 1.771233 0.000438 0.285714 2.042727 2.043476 0.000749 0.428571 2.356418 2.357355 0.000937 0.571429 2.718282 2.719268 0.000986 0.714286 3.135715 3.136592 0.000877 0.857143 3.617251 3.617825 0.000574 第3层的最大误差是0.000986第4层结果时间节点Tk=0.571429 0.142857 2.042727 2.043222 0.000495 0.285714 2.356418 2.357287 0.000869 0.428571 2.718282 2.719377 0.001095 0.571429 3.135715 3.136867 0.001153 0.714286 3.617251 3.618261 0.001010 0.857143 4.172734 4.173365 0.000631 第4层的最大误差是0.001153第5层结果时间节点Tk=0.714286 0.142857 2.356418 2.356999 0.000581 0.285714 2.718282 2.719284 0.001003 0.428571 3.135715 3.136973 0.001258 0.571429 3.617251 3.618573 0.001322 0.714286 4.172734 4.173900 0.001166 0.857143 4.813520 4.814271 0.000751 第5层的最大误差是0.001322第6层结果时间节点Tk=0.857143 0.142857 2.718282 2.718945 0.000663 0.285714 3.135715 3.136871 0.001157 0.428571 3.617251 3.618705 0.001455 0.571429 4.172734 4.174265 0.001531 0.714286 4.813520 4.814867 0.001347 0.857143 5.552708 5.553559 0.000851 第6层的最大误差是0.001531当n等于6时最大误差为0.0015314.用Richardson格式验证数值结果如下: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5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5xj tk 真实值x[i][k] 近似值u[i][k] 误差err[i][k]0.166667 0.166667 1.395612 1.396080 0.0004680.333333 0.166667 1.648721 1.649481 0.0007600.500000 0.166667 1.947734 1.948649 0.0009150.666667 0.166667 2.300976 2.301888 0.0009120.833333 0.166667 2.718282 2.718949 0.0006670.166667 0.333333 1.648721 1.645540 0.0031820.333333 0.333333 1.947734 1.944806 0.0029280.500000 0.333333 2.300976 2.297583 0.0033930.666667 0.333333 2.718282 2.713600 0.0046820.833333 0.333333 3.211271 3.204099 0.0071710.166667 0.500000 1.947734 1.988145 0.0404110.333333 0.500000 2.300976 2.291621 0.0093550.500000 0.500000 2.718282 2.707514 0.0107680.666667 0.500000 3.211271 3.195685 0.0155860.833333 0.500000 3.793668 3.907779 0.1141110.166667 0.666667 2.300976 1.214156 1.0868200.333333 0.666667 2.718282 3.293822 0.5755410.500000 0.666667 3.211271 3.164907 0.0463640.666667 0.666667 3.793668 5.400692 1.6070240.833333 0.666667 4.481689 1.545878 2.9358110.166667 0.833333 2.718282 35.747074 33.0287920.333333 0.833333 3.211271 -24.211361 27.4226310.500000 0.833333 3.793668 31.083927 27.2902590.666667 0.833333 4.481689 -69.891509 74.3731980.833333 0.833333 5.294490 95.148891 89.854401附录1#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define Max_N 1000double u[Max_N][Max_N],b[Max_N],a[Max_N],c[Max_N],f[Max_N],err[Max_N][Max_N],x[Max_N][Max_N],y[Max_N],beta[Max_N],Err[Max_N]; int n,m; //将空间区间【0,1】分为n等份;时间区间【0,1】分为m等份void catchup(){int i;beta[1]=c[1]/b[1];for(i=2;i<n;i++)beta[i]=c[i]/(b[i]-a[i]*beta[i-1]);y[1]=f[1]/b[1];for(i=2;i<=n;i++)y[i]=(f[i]-a[i]*y[i-1])/(b[i]-a[i]*beta[i-1]);u[n][1]=y[n];for(i=n-1;i>0;i--)u[i][1]=y[i]-beta[i]*u[i+1][1];}int main()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向前差分格式{int k,i;double h,t,r;double pi=3.1415627;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while(scanf("%d",&m)&&m&&n) //u(x,t)=exp(x+t),u(x,0)=exp(x),f(x)=0,x属于[0,1],t属于[0,1],a=1.{h=1.0/(n+1);t=1.0/(m+1);r=t/(h*h);for(i=0;i<=n+1;i++)//初值条件{u[i][0]=exp(i*h);}for(k=0;k<=m+1;k++)//边值条件{u[0][k]=exp(k*t);u[n+1][k]=exp((n+1)*h+k*t);}printf("xj tk 真实值x[i][k] 近似值u[i][k] 误差err[i][k]\n");for(k=1;k<=m;k++){for(int j=1;j<=n;j++){u[j][k]=r*u[j+1][k-1]+(1-2*r)*u[j][k-1]+r*u[j-1][k-1];}}double T=0;for(k=1;k<=m;k++){for(i=1;i<=n;i++){x[i][k]=exp(i*h+k*t);err[i][k]=x[i][k]>u[i][k]?x[i][k]-u[i][k]:u[i][k]-x[i][k];printf("%lf %lf %lf %lf %lf\n",i*h,k*t,x[i][k],u[i][k],err[i][k]);if(err[i][k]>T) T=err[i][k];}}printf("当n等于%d和m等于%d时最大误差为%lf\n",n,m,T);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system("PASUE");return 0;}附录2#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define Max_N 1000double u[Max_N],b[Max_N],a[Max_N],c[Max_N],f[Max_N],err[Max_N],x[Max_N],y[Max_N],beta[Max_N],Err[Max_N];int n,m; //将空间区间【0,1】分为n等份;时间区间【0,1】分为m等份void catchup(){int i;beta[1]=c[1]/b[1];for(i=2;i<n;i++)beta[i]=c[i]/(b[i]-a[i]*beta[i-1]);y[1]=f[1]/b[1];for(i=2;i<=n;i++)y[i]=(f[i]-a[i]*y[i-1])/(b[i]-a[i]*beta[i-1]);u[n]=y[n];for(i=n-1;i>0;i--)u[i]=y[i]-beta[i]*u[i+1];}int main()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六点对称格式{int k,i;double h,t,r;//int j=0;double pi=3.1415627;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while(scanf("%d",&m)&&m&&n) //u(x,t)=exp(x+t),u(x,0)=exp(x),f(x)=0,x属于[0,1],t属于[0,1],a=1.{h=1.0/(n+1);t=1.0/(m+1);r=t/(h*h);printf("xj 真实值x[i] 近似值u[i] 误差err[i]\n");double M=0;//double temp=0;for(k=1;k<=m;k++){b[1]=1+2*r;c[1]=-r;a[n]=-r;b[n]=1+2*r;if(k==1){f[1]=exp(h)+r*exp(t);f[n]=exp(n*h)+r*exp((n+1)*h+t);}else{f[1]=u[1]+r*exp(k*t);f[n]=u[n]+r*exp((n+1)*h+k*t);}for(i=2;i<n;i++){b[i]=1+2*r;a[i]=-r;c[i]=-r;if(k==1) f[i]=exp(i*h);else f[i]=u[i];}catchup();printf("第%d层结果时间节点Tk=%lf\n",k,k*t);double T=0;//double tem=0;for(i=1;i<=n;i++){x[i]=exp(i*h+k*t);err[i]=x[i]>u[i]?x[i]-u[i]:u[i]-x[i];printf("%lf %lf %lf %lf\n",i*h,x[i],u[i],err[i]);if(err[i]>T) T=err[i];//tem=tem+err[i]*err[i]*h;}printf("第%d层的最大误差是%lf\n",k,T);if(T>M) M=T;//temp=temp+tem;}printf("\n");//Err[j]=temp;printf("当n等于%d时最大误差为%lf\n",n,M);//printf("当n等于%d时其二范数为%lf\n",n,Err[j]);//if(j!=0) printf("log(Err[j-1]/Err[j])=%lf\n\n",log(Err[j-1]/Err[j]));//j++;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system("PASUE");return 0;}附录3#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define Max_N 1000double u[Max_N],b[Max_N],a[Max_N],c[Max_N],f[Max_N],err[Max_N], x[Max_N],y[Max_N],beta[Max_N],Err[Max_N];int n,m; //将空间区间【0,1】分为n等份;时间区间【0,1】分为m等份void catchup(){int i;beta[1]=c[1]/b[1];for(i=2;i<n;i++)beta[i]=c[i]/(b[i]-a[i]*beta[i-1]);y[1]=f[1]/b[1];for(i=2;i<=n;i++)y[i]=(f[i]-a[i]*y[i-1])/(b[i]-a[i]*beta[i-1]);u[n]=y[n];for(i=n-1;i>0;i--)u[i]=y[i]-beta[i]*u[i+1];}int main()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六点对称格式{int k,i;double h,t,r;//int j=0;double pi=3.1415627;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while(scanf("%d",&m)&&m&&n) //u(x,t)=exp(x+t),u(x,0)=exp(x),f(x)=0,x属于[0,1],t属于[0,1],a=1.{h=1.0/(n+1);t=1.0/(m+1);r=t/(h*h);printf("xj 真实值x[i] 近似值u[i] 误差err[i]\n");double M=0;//double temp=0;for(k=1;k<=m;k++){b[1]=1+r;c[1]=-r/2;a[n]=-r/2;b[n]=1+r;if(k==1){f[1]=r/2*exp(2*h)+(1-r)*exp(h)+r/2+r/2*exp(t);f[n]=r/2*exp((n+1)*h)+(1-r)*exp(n*h)+r/2*exp((n-1)*h)+r/2*exp((n+1)*h+t);}else{f[1]=r/2*u[2]+(1-r)*u[1]+r/2*exp((k-1)*t)+r/2*exp(k*t);f[n]=r/2*u[n-1]+(1-r)*u[n]+r/2*exp((n+1)*h+(k-1)*t)+r/2*exp((n+1)*h+k*t);}for(i=2;i<n;i++){b[i]=1+r;a[i]=-r/2;c[i]=-r/2;if(k==1) f[i]=r/2*exp((i+1)*h)+(1-r)*exp(i*h)+r/2*exp((i-1)*h);else f[i]=r/2*u[i+1]+(1-r)*u[i]+r/2*u[i-1];}catchup();printf("第%d层结果时间节点Tk=%lf\n",k,k*t);double T=0;double tem=0;for(i=1;i<=n;i++){x[i]=exp(i*h+k*t);err[i]=x[i]>u[i]?x[i]-u[i]:u[i]-x[i];printf("%lf %lf %lf %lf\n",i*h,x[i],u[i],err[i]);if(err[i]>T) T=err[i];//tem=tem+err[i]*err[i]*h;}printf("第%d层的最大误差是%lf\n",k,T);if(T>M) M=T;//temp=temp+tem;}printf("\n");//Err[j]=temp;printf("当n等于%d时最大误差为%lf\n",n,M);//printf("当n等于%d时其二范数为%lf\n",n,Err[j]);//if(j!=0) printf("log(Err[j-1]/Err[j])=%lf\n\n",log(Err[j-1]/Err[j]));//j++;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system("PASUE");return 0;}附录4#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define Max_N 1000double u[Max_N][Max_N],b[Max_N],a[Max_N],c[Max_N],f[Max_N],err[Max_N][Max_N],x[Max_N][Max_N],y[Max_N],beta[Max_N],Err[Max_N]; int n,m; //将空间区间【0,1】分为n等份;时间区间【0,1】分为m等份void catchup(){int i;beta[1]=c[1]/b[1];for(i=2;i<n;i++)beta[i]=c[i]/(b[i]-a[i]*beta[i-1]);y[1]=f[1]/b[1];for(i=2;i<=n;i++)y[i]=(f[i]-a[i]*y[i-1])/(b[i]-a[i]*beta[i-1]);u[n][1]=y[n];for(i=n-1;i>0;i--)u[i][1]=y[i]-beta[i]*u[i+1][1];}int main()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Richardson格式{int k,i;double h,t,r;double pi=3.1415627;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n");while(scanf("%d",&m)&&m&&n) //u(x,t)=exp(x+t),u(x,0)=exp(x),f(x)=0,x属于[0,1],t属于[0,1],a=1.{h=1.0/(n+1);t=1.0/(m+1);r=t/(h*h);for(i=0;i<=n+1;i++)//初值条件{u[i][0]=exp(i*h);}for(k=0;k<=m+1;k++)//边值条件{u[0][k]=exp(k*t);u[n+1][k]=exp((n+1)*h+k*t);}printf("xj tk 真实值x[i][k] 近似值u[i][k] 误差err[i][k]\n");b[1]=1+r;c[1]=-r/2;a[n]=-r/2;b[n]=1+r;f[1]=r/2*u[2][0]+(1-r)*u[1][0]+r/2+r/2*u[0][1];f[n]=r/2*u[n+1][0]+(1-r)*u[n][0]+r/2*u[n-1][0]+r/2*u[n+1][1];for(i=2;i<n;i++){b[i]=1+r;a[i]=-r/2;c[i]=-r/2;f[i]=r/2*u[i+1][0]+(1-r)*u[i][0]+r/2*u[i-1][0];}catchup();for(k=2;k<=m;k++){for(int j=1;j<=n;j++){u[j][k]=2*r*(u[j+1][k-1]-2*u[j][k-1]+u[j-1][k-1])+u[j][k-2];}}for(k=1;k<=m;k++){for(i=1;i<=n;i++){x[i][k]=exp(i*h+k*t);err[i][k]=x[i][k]>u[i][k]?x[i][k]-u[i][k]:u[i][k]-x[i][k];printf("%lf %lf %lf%lf %lf\n",i*h,k*t,x[i][k],u[i][k],err[i][k]);}}printf("请输入n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if(scanf("%d",&n)) printf("请输入m的值(输入0结束程序):");}system("PASUE");return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