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核心素养浅谈古典诗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核心素养浅谈古典诗歌教学

(一)核心素养

首先我们先说说核心素养。(1)2014年教育部文件就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里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名次。(2)2016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明确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3)和我们语文学科真正相关的是在“总体框架”出台之后,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高中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且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三个层级:积累与感悟、认知与逻辑、运用表达创造。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关系。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简单地说,四个词:语言、思维、文化、审美。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自己的言语经验,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这是《课程标准》对四句话内涵的阐述,总体来看四个核心素养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完成的。那么我们在把这四句话连起来看呢,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是三个核心素养的基础,换一句话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所以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之核心;这里的“思维”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思维,而应是语言的思维——语言活动、语言作品所体现的思维;这里的“文化”应是语言的文化——由语言和言语所承载、体现的文化;这里的“审美”应是语言的审美——不同于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审美。

(三)报告的总体架构

基于以上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我把今天报告的确定为四个方面:1、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2、诗歌语言活动及作品本身体现的独特思维,3、诗歌语言和言语所承载的文化,4、对诗歌语言艺术的审美与创造。

说实在的,这四点实在是太粗了,单独哪一点拿出来都有好多的东西可以研究,比如说是个诗歌语言的特点与规律,就可以分不同时期、不同诗人、不同题材、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不同形式的语言特点和规律,要挖下去不得了,不是几十分钟就能讲清楚的。好在,我把向各位先生们汇报的基点定位在透过核心素养这个新名词(这个窗户)看诗词的大概,只求点到为止,不求精益求精,只是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就好了,因为关于核心素养在个学科中的探索与实践才刚刚开始。

(一)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

我们先举个例子。有一天一位大才女就问苏大学士一个问题:要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大学士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想想这也不错么,符合常理,结果这根本没入大才女的法眼,说这是“下品”。大学士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我们和上边两句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两句非常的生动,但是这位才女又说了“虽好,但仍不属上品。”这下子急了,你说不好,那你天两句。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我们看看“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而下句更是意境杳然,恬静的月亮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黯然失色,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换两个字诗的意境已经截然不同。

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诗人会通过特殊的语言表达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思考,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诗,首先就要读懂是的语言,就要知道诗歌语言的使用规律。

总体而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这就是诗歌语言的总体特点。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

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语言变式”就是诗歌在使用语言层面最主要的一个规律。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看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这种锤字炼句的例子在整个诗词里随处可见,再比如下面一首。

这是《哀江南》里的一部分,是苏昆生在游历了南京孝陵、秦淮河以后在说到秦淮河上长桥的一段唱词“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剩”有一种被动的,“残存”,“残余”的,被抛弃的感觉;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一下子就把战争过后的惨败景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然人顿生国破家亡,物非、人非历史变迁的惨痛之情,所以苏昆生又在后面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孔尚任是清朝的,《桃花扇》属于曲,所以诗词语言中的“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是不受时代、形式的限制的。

再如下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诗词语言的使用规律:语言的变式。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

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老”、“肥”“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