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专题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20121108

合集下载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社会发展代价的制约因素与消减途径
THANKS 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目录
contents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趋势 社会发展的代价
01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总结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矛盾和冲突会加剧,甚至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02
社会发展的动力
03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01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02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
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克服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导致经济危机频发。
4. 文化引导
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政策法规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规范社会发展行为,减少社会代价。
2. 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

第七讲 社会规律论和历史主体论

第七讲 社会规律论和历史主体论

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 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基本适合 基本不适合 基本适合
(形式) 形式)
上层建筑
适应
阻碍
滞后
不适应
变革 发展
上层建筑
适应
经济基础
(内容) 内容)
经济基础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 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 规律。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 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 状况的规律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状况的规律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适应——不适应 不适应——适应 适应 不适应 适应
(形式) 形式)
生产关系
适应
阻碍
滞后
不适应
变革 发展
生产关系
适应
生产力
(内容) 内容)
生产力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即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决定 状况(性质、 状况(性质、水 发展要求) 平、发展要求) 上层建筑 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 反作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推动 阻碍 Nhomakorabea适合 不适合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3

社会发展的规律 ppt课件3

社会发展的规律 ppt课件3

(4)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4)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 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五种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以生产力、科学技术、产业结构为标志: 以生产力、科学技术、产业结构为标志:三种形态 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二、
首先, 首先,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它促成新 的社会形态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 的社会形态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 其次, 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其次, 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它使反动统治 阶级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 阶级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地位和作用不同: 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 更为根本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 反过来又制约 系的矛盾。 系的矛盾。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生 产 力 变 化 状况 生产力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性质 生 产 关 系 的 变 革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阶级的实质与阶级划分的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技革命的两重性。

三、教学时数:7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让学生观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气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就是此理。

其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积极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二是阻碍作用(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发展时)。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情况极为复杂。

总体起推动作用,个别环节有缺陷;总体起阻碍作用,调整、改革后有某些刺激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川流不息、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1、内容: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确立,以此规律为依据。

第二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二. 重点、难点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3.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具体内容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组成。

前三单元重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而本单元则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起到概括和总结全书的作用。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4)人民群众的含义(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二)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划分为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和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两大部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03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
2
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情况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情况
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02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他们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社会发展的导向,社会发展必须反映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03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一些杰出的个人通过他们的思想、发明、领导等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可以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目录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道路
01
CHAPTER
社会发展的规律
01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0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否则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奴隶制社会
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为基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的演进
中级阶段
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基础更加雄厚条件下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经过的阶段。
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条件下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经过的阶段。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阶级的实质与阶级划分的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技革命的两重性。

三、教学时数:7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让学生观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内容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气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就是此理。

其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积极作用。

二是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情况极为复杂。

总体起推动作用,个别环节有缺陷;总体起阻碍作用,调整、改革后有某些刺激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川流不息、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内容: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确立,以此规律为依据。

第二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案

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案

《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第十一课第一框)编写:审核:班级: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含义,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教学重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自学填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辨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人们的社会意识。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的反映。

(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的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性。

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的。

马克思主义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人们在这一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在生产方式中,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当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关系的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和的矛盾,和的矛盾,是观察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一定要适合状况的规律,一定要适合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揭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发展的过程是。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 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 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决定
经济基础
反作用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 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 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 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 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 ,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 的客观要求。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 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 无论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它 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 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 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不断改革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 东西,而应当和任何 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 和改革的社会”。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巨大杠杆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科学技 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社会的 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而且推动社 会观念形态的变革。考察科学技术的 本质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 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 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的形 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 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 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主 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 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 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6.社会革命胜利的首要和基本的标志是: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 阶级手里。
7.社会革命爆发和胜利的条件是:客观前 提和主观条件。
8.社会革命的形式有:暴力革命的形式和 和平方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 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马
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了解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 解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的意义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一方面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另一方面又与那些 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 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一方面“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排除异己”。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3)生产方式 :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证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最终决定 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 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方式内 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的关系
中国要把“蛋糕”做大,即要把经济搞上
去,否则无以民富国强。但“做大蛋糕”还不
够,还要清楚应该怎么切,怎样把蛋糕分配好。 为什么“做大蛋糕”还不够,还要把蛋糕 分配好?把蛋糕分配好对“做大蛋糕”有什么 影响?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4、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 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基本规律在社会中
的地位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个矛盾和规
结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 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 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 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束缚生产力的发 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 社会发展 基本矛盾
改革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探究活动(二):

专题七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历史主体

专题七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历史主体
(2)整个社会经济基础领域与上层建筑领域之 间的矛盾
(3) 历史进程:基本适合与基本不适合之间的 矛盾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 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 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 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统一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即统一性,指各国历史发 展过程所具有的一般性、共同性和普遍性。 (1)纵向:无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各国家和民族都将 自然地依次经历由低到高的各种社会形态。 (2)横向: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 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和普遍性。
2、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舞蹈诗《云南映象》荣获:
第四届中国舞蹈最高奖 “荷花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编导奖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从过程上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表现为:
基本适合 基本不适合 新的基本适合……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基本 不适合
生产关系 (新) 新生产力
基本 不适合 生产关系
最佳服装设计奖 优秀表演奖
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 宋代科学家沈括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
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
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它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 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并从根本上 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015-7-24
7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
史观的基本问题。
决 定
唯心 史观
社会存在 决 定
社会意识
唯物 史观
2015-7-24
8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 的性质
“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
的存在” ——马克思
2015-7-24
9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015-7-24
12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其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 不平衡性。
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
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梁思成的“新北京论”,马寅初的
“人口理论”
2015-7-24 13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 量。
(2 )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经济
社会基本结构
基础和上层建筑
这一社会基本矛 盾实际上也就是 社会基本结构要 素之间的矛盾。
经济 结构
政治 结构
观念 结构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生产力是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
橙汁河
无家可归的孩子
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如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贫困;世界霸权主 义者开发杀人武器。)
怎样解 决“全球 问题”? 同学们献 计献策
六、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015-7-24
65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
出发,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抽象
(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 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 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
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 的脉搏。
(3)阶级分析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制定正确路线、方
针、政策和策略的 重要依据。
(4)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用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实际情 况的科学判断。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事物往往遭遇种种挫折。
戊 戌 变 法 北宋庆历新政
2015-7-24
30

历史的反复
复 辟 小 丑 张 勋 袁 世 凯
2015-7-24
31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5-7-24
20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决定
状况(性质、水平、 发展要求)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发展变化及其变革 反作用
推动 阻碍
适合 不适合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2015-7-24
21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 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
(2) 社会革命根 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的尖锐化。它是在 一定的革命形势下 发生的,它的爆发 需要具备一定的主 客观条件。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 的强大推动力。”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 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 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 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015-7-24
22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015-7-24
23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一般过程)
共产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 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 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 论缩小或夸大,两者都要犯严 重错误。”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 社会革命 是阶级斗争的最 高形式,是社会 形态的质变。其 实质是革命阶级 推翻反动阶级的 统 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 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生产资料 的所有制 关系
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
产品的 分配关系
2015-7-24
17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状况(性质、水 平、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 反作用
生产关系
推动 阻碍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2015-7-24
18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
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
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
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法 国 大 革 命
广州起义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 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坚持阶级分析方 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 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 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 业结构发生变革。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信息 时代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 双刃剑,既能造福于 人类,同时也可能对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 来消极后果。但积极 作用是主要的、基本 的方面。
(四)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
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 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 取的革新举措。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 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五)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跨越式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2.多样性
(具体过程)
跃迁式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2.多样性 (具体过程)
交叉渗透式 (现实资本主义)
封 建 社 会
资 本社 主会 义
2.多样性
(具体过程)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 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 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 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 的。”

2015-7-24
32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
2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 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 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 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 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问题”!
能 源 和 资 源 枯 竭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
科学技术 会产生消极作 用的原因及其 主要情形: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 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 制手段而产生的。(如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
第七专题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2015-7-24
1
分析历史
解释现实
构建未来
2015-7-24
2
问题一:分析历史、解释现实时是
否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如果有,是 什么?
2015-7-24
3
◆我国的法定婚龄是男22岁,女20岁;俄罗 斯则是18岁,特殊情况可允许16岁结婚。 2002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部关于婚
姻法的修正案,规定俄罗斯人只要年满14
岁,并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可以结婚。 思考:中国与俄罗斯在法律思想 上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015-7-24
4
俄罗斯
国土面积 现有人口 1707万平方公里 1.42亿
中国
960万平方公里 13.4亿
人口密度
8.3人/平方公里
130人/平方公里
+7390万
人口增长 -340万 (近十年)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