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最新2018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
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12(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Ⅰ卷(共20分)3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45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6A.荣膺. (yīng) 泥泞.(níng ) 高屋建瓴.(líng)呱.呱坠地( guā)B.巉.岩 (chán ) 荫.庇( yìn ) 龙吟凤哕.(huì)怏.怏不乐(yàng)78C. 褴褛.(lǚ)殷.红(yīn)转弯抹.角(mǒ)周道如砥.(dǐ)9D. 拽.出(zuài)筵.席(yàn)差.强人意(chā)引颈受戮.(l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011A.旖旎虬须略胜一筹一泄千里 B.恻隐脏物如法泡制斩钉截铁C.聒躁告磬相得益章红妆素裹 D.惬意棘手叱咤风云妇孺皆知121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4A.二三线城市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积极寻求解决人才之“高级”需求的有效举措,为留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挥.而就15..。
16B.无论在哪个领域,一次或几次挫折,绝不等于满盘皆输。
痛定思痛,以过为师,厉兵秣马17....,继续前行,才可能笑到最后。
C.五年来,反腐败保持雷霆万钧18....之势,在官场作风改善、重塑政治生态等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清障”作用。
191D.“佛系青年”,冠之以“佛”,是心无旁骛20....深谙“舍得”之道的表现。
2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2A.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因此,增强贫困地区教育体系,完善贫困地区教育供给,23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
24B.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功。
这就是历史镜鉴。
25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26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27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D2.C3.C4.A5.B6.A7.D8.B9.C 10.A二、积累与运用(共10分,每句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11.(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深在最高层(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12.毋敛中学举办魅力方言汇演活动毋敛魅力方言上舞台(2分)三、阅读(共42分)13.(每空1分)倦闻说也拟14.(2分)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写出愁思之浓重;运用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承载的具体重量,形象写出作者内心愁思之浓重15.(每空1分)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3.攻打;4.为人所信服16. (每空0.5分) (1)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2)古义:案件今义:监狱17.(4分,每句2分)(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才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共3分,评价1分,取胜原因2分,一点一分)曹刿是一个有远见、有谋略、以国事为重的人。
打胜仗的根本原因是取信于民,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19.(3分,论点1分,阐述2分)宁“罔”而毋“殆”;在治学和生活中,要把握好“罔”与“殆”的平衡,要多一份取舍思考,不能迷茫,更不能妄言。
20.(4分,每点2分)文章开头引用《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是是全文结构严密,以此句总领全文后,引出下文“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两个方面的论述;二是用自己的读书经历来切入,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1.(5分,答对一点1分,分析2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论证观点;举例论证,“网络上似乎就更多了:虽然懒得了解但什么都想评价一下‥‥”论证了“思而不学”的危害对比论证,如将“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来论证论点;比喻论证,如“罔”与“殆”之间走好钢丝”来强调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22.(2分,解释才能得分)不同意,因为这一段既照应开头引用的孔子名言,又含蓄地强调要真正理解其精髓,否则将“殆矣”。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 窈.窕(yǎo)顷.刻(qǐng)亘.古(gèn)奄.奄一息(yān)B 差.使(chāi)名讳.(huì)鞭挞.(tà)相形见绌.(chù)C 勾.当(gōu)酷肖.(xiào)和煦.(xù)鳞次栉.比(zhì)D阔绰.(chuō)陨.落(yǔn)污秽.(suì)玲珑剔.透(tī)2. 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一项( D )A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帐,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B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这个洞认劳认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C )A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B这两兄弟虽然是一对双胞胎,出生只相差几分钟,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C中国美术博物馆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说话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教师,能不使学生陶醉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吗?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D )A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我们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掌握网信事业发展。
B我们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原因,是因为这将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C专家指出,九年级学生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能否对考过的模拟试卷进行分析、反思、总结。
D. 那些只关注票房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将严重污染整个文化生态环境。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1、本卷共3个大题,含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书写(填涂)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祛.除(qū)峰峦.(luán) 砭.骨(biǎn)浑身解.(xiâ)数B.缜.密(zhěn)解剖.(pōu)怪癖.(pǐ)如法炮.(páo)制C.忿懑. (mân)锃.亮(châng)名讳.(huì) 恪.(kâ)尽职守D.蓓.(bâi)蕾蜷.伏(j uán)酗.(xù)酒叱诧.(zhà)风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B.在平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遣词造句,一定不犯他那样的错。
C.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考试一、积累运用(3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隐匿.(nì)惩.戒(chéng)剽.悍(piāo)转弯抹.角(mò)B.潜.伏(qián)缄.默(jiān)绮.丽(qǐ)盛气凌.人(líng)C.冗.杂(rǒng)胆怯.(qiè)徘徊.(huái)越俎.代庖(zǔ)D.涟漪.(yī)汲.取(xī)褴褛.(lǚ)吹毛求疵.(cī)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A.葱茏犀利脸颊鸦雀无声B.拮责璀璨肿胀八面玲珑C.馈赠推崇阔绰锋芒毕露D.蝼蚁沉湎喧嚣不容置疑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3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犮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3分)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162个。
5.古诗文默写(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人生自古谁无死,。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词人竭尽全力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4)“故人”即老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
迎来送往,“故人”一词蕴含的情谊出现在“,”的诗句里。
6.综合性学习(5分)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
(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专业知识整理分享2018 年 初 中 升 学 模 拟 考 试(一)九 年 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温馨提示:请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妥贴.(ti ě) 捷径.(j ìng )撼.卫(h àn ) 万象.更新(xi àng ) B .羞怯.(qi è) 哺.育(f ǔ) 契.机(q ì)别出心裁.(c ái) C .绵延.(y án) 心弦.(xi án)频.危(b īn) 望洋兴.叹(x īng ) D .芯.片(x īn ) 澄.清(ch éng ) 吮.吸(sh ǔn ) 眼花缭.乱(li áo)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
它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
它是一本历书,从天演而来,从太阳_________万物的目光中提炼出秘笈,为地气所用,为物候贴上标签,由此,天人合一,万物_________,大地井然有序;它承载着稻香谷黄,引导着蛙鸣蝉唱,它演示着_________,沉淀出蜜甜酒香,它浸润着淳朴农人的丰收之梦,也_________着知性文人的跳跃诗行.A .俯瞰 欣欣向荣 叶落花黄 润泽B .仰望 欣欣向荣 落叶黄花 润湿C .俯瞰 蒸蒸日上 叶落花黄 浸湿D .仰望 蒸蒸日上 落叶黄花 浸透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C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共7套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禁锢.(gù)脚踝.(huái)越俎代庖.(pó)B.汲.水(jí)牟.取(móu)鳞次栉.比(zhì)C.发怵.(chù)执拗.(niù)良莠.不齐(xiù)D.炽.痛(zhì) 狡黠.(xiá)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慰籍一片狼藉坠毁腐化堕落B.旁鹜趋之若骛文盲病入膏肓C.名誉莫名其妙返工举一反三D.潦草眼花缭乱暇疵闻名遐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5月5日,中国驻圣卢西亚大使古华明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圣卢西亚的外交关系。
②五角大楼高级官员透露,在经过长达19年,耗资750亿美元的研究和开发后,美国的第一个导弹拦截系统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
③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推行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精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他们的行为的确是。
A.中止启用不孚众望B.终止起用不孚众望C.中止起用不负众望 D.终止启用不负众望4.填入下面文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这些蝴蝶大多数属于一种,翅膀的背面是嫩绿色的,①;翅膀的正面却是金黄色的,②。
A.①停在地面时,就像是朵朵金花②上面带着一些花纹,飞动时就像是一片绿草B.①就像是一片绿草,停在地面时②飞动时就像是朵朵金花,上面带着一些花纹,C.①停在地面时,就像是一片绿草②上面带着一些花纹,飞动时就像是朵朵金花D.①上面带着一些花纹,飞动时就像是朵朵金花②停在地面时,就像是一片绿草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庭暴力主要包括人身伤害、精神摧残、以暴力相威胁、限制他人行动自由等。
2018河南专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刹.那∕刹.车可恶.∕恶.贯满盈车载斗.量∕气冲斗.牛B郊.游∕皎.洁孪.生∕重峦.叠嶂不屑.一顾∕惟妙惟肖.C.埋.怨∕埋.没贝壳.∕金蝉脱壳.退避三舍.∕舍.己为人D.忸怩.∕泥.泞胳.膊∕恪.尽职守讳疾.忌医∕疾.恶如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抉别遥控器因地制宜能言善辩B.震撼户口薄袖手旁观浮想联翩C脉搏嘉奖令盛气凌人鳞次栉比D.撤销报不平独树一帜不求甚解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分)关于校园安全的各项规定已经相对完善,①。
落实的深度,要求建立起切实完备的校园安全责任落实机制,不能等事故发生后才追究责任,而应建立事前防范机制,以事后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落实的速度,要求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置。
彻底改变校园安全责任高举轻放、安全意识“举重若轻”现象,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②,要用行动去落实。
4.名著阅读。
(4分)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希望乃生命的灵魂,心神的灯塔,成功的指导者。
”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具体的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祥子(《骆驼祥子》)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③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古诗文默写。
(共8分)(1),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4)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6.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8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在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礼佛般虔.(▲)诚的情结。
我们会忽略端午的粽子飘香,会忘记欣赏七夕的璀càn(▲)星辰,甚至不记得咬一口香甜的中秋月饼。
可是岁末一到,即使离家千里万里,思乡的人也会冒着风雪,怀着那份chōng(▲)憬,一路颠簸.(▲)地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
因为,过年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最近日本首相安倍到处大放厥词,诋毁中国,其实都是些不刊之论....。
B.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C.事情的发生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定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设下了圈套。
D.项王故里景区对外开放后,游客们纷纷从各地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3.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5.古诗文默写。
(10分)(1)▲ ,一览众山小。
(《望岳》)(2)▲,志在千里。
2018年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年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运用(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大自然永远是一幅“清新的华丽的图景”,使人在观赏之余流连忘返,进而xiá思无限。
此刻,人的心灵飞起出尘世,不再受任何jī绊,而与冥冥中的宇宙的奥秘qì合了。
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但只有对自然抱有热chén的态度才可能体验得到。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法]卢梭2.默写(6分)(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盖竹柏影也。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2分)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你对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有何看法?(要求:结合具体内容,有理有据)4.在下面两个句子后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一个文气连贯、句式一致的完整句子。
(2分)没有月亮的皎洁可以有星星的璀璨,没有大海的静谧可以有海鸥的徘徊,,。
5.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有语病。
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4分)换用号:调位号:①又是一个宁静的清辰,阳光洒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儿子。
②一阵风吹来,凝聚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我贪婪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舒畅。
③我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看着优美的环境,心中涌起种种欣喜和妖傲,为自己、为母校。
④请让我带着你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绕着校园走一圈。
(1)第①③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句②③④有语言表达的错误,请选择三处在文中修改。
6.阅读下面文字和材料,按要求答题。
(3分)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播音员吐字的清晰度要求高,不能有“磊块”,不能“蹦字”,字音要流畅过渡,听来如潺潺溪水,迂回向前,生动活泼。
播音员的形象要求也非常严格,端庄、大气、沉稳、自然是基本的形象要求。
2018年贵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2018年贵州中考模拟卷(一) 时间:150卷Ⅰ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咫.尺(zhǐ)车辙.(zhé)叫嚣.(xiāo)雾凇沆.砀(hàng)B.发酵.(jiào) 名讳.(wěi) 纤.细(xiān) 装模.作样(mú)C.呵.斥(hē) 瓦砾.(lì) 憎恶.(è) 拈.弓搭箭(niān)D.匿.名(nì) 丘壑.(hè) 震悚.(sǒng) 廓.然无累(guò)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肴野蔌精疲立竭闷闷不乐眼花缭乱B.人迹罕至岸芷汀兰截然不同惴惴不安C.中流砥柱龙吟凤秽唾手可得朝服衣冠D.恰如其份和谐共处博学多识斤斤计较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赏花过后,一些公园内留下许多白色垃圾,相关部门呼吁大家要爱护公共卫生,不让景点藏污纳垢....。
B.2017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
这让我们再次回望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风雨路,去追寻这支军队从新生到命名的建军史。
C.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D.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开启,那些极具创新意识的企业,很有可能成为智能化时代发展潮流里的中流砥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C.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D.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日,喷射在海拔5300米唐古拉山巅的晨曦,是不是地球上的第一缕霞光,我没有考证过,________,唐古拉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________是地球上最高昂的地带之一。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3.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35分)1.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___归来。
④以中有足乐者,斯人不可无。
⑤山水之乐,竟陵霄汉,悠悠我心。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⑦月落乌啼霜满天,___渔火对愁眠。
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默写___《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四句诗(4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璀(cuǐ)璨(càn)心弦(xián)徜(cáng)徉(yáng)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璀璨”,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璀璨”。
(2分)3)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邃”的部首是“辶”,它在文中的意思是“深远”。
(2分)抱着奶奶飞走的小女孩甲】她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乙】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生活并非安逸/它是思念和希冀/死亡并非哀歌/它是失望与憔悴/智者不在言词/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斜体的字注音。
(2分)藏nì( ) 不屑()(2)文中的错别字是“”,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A.使积水流出去B.舒散C.泄露(4)诗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分)2.书法鉴赏(共4分)(1)欣赏下面两幅书法作品,请用楷书把作品内容准确地抄写在相应的方格内。
(2分)(2)某同学的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你会用下面的哪一幅对联赞美他?()(2分)A.劲竹真君子,幽兰绝美人 B.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C.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鲜 D.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
也是,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4.某班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4分)(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
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它们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
(1)划线句语序不合理,应调整为。
(2分)(2)班级采风小组到王岭村搜集歇后语。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2分)5.根据下面材料,给“搭棚的”下定义。
(2分)拿建筑行当里专搭脚手架的架子工来说,这在旧时的北京可是出名的行当。
那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
办红白喜事要搭。
那可真是套本事!拉来几车杉篙、几车绳子和席子,把式们上去用不了半天工夫,四合院就覆盖上了。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5分)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休养丁原,为美色而刺,投刘备而夺其,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曹操虽厚待关羽,但关羽不忘桃园结义之情,在斩颜良、诛文丑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于古城与刘备相会……赤壁一战,曹操败走,关羽念其旧恩,放操一条生路,留下千秋义名。
(1)请你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为上文空白处选择相应的人名或地名。
(3分)A.华容B.徐州C.董卓(2)从上面两段文字来看,吕布与关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你的启示是什么?(2分)7. 古诗文填空(8分)(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3),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5)《论语》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是“,。
”(6)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3题。
(17分)向日葵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
我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刺骨的寒风夺命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③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
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④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耶!⑤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⑥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
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⑦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⑧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
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
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
”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⑨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
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⑩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
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⑾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⑿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8.文中的“向日葵”有什么含义?作者以它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答:9.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表现“我”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3分)→冷淡心痛→→10.品味赏析文章第③节画横线的句子。
(3分)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
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11.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着过生日事件的发生。
请你找出两处。
(2分)12.文中第⑤节和第⑧节都出现了“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这句话,试分析有何不同。
(3分)13.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眶却都是泪?试分析原因。
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共12分)茱萸之谜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 ā)又欲充夫佩帷。
”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
榝就是茱萸。
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
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
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
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
《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
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
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
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
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
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
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
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
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
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ì)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
⑤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
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
⑥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
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
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
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
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⑦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
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
14.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
(答出3个方面即可)(3分)15.文段⑥为了说明茱萸辟邪除害的医学根据,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