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师口语》第七章 幼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师口语》第七章 幼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5f95c353783e0912a2162af6.png)
(二)适应语境表达的技巧
要解决语境适应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学会 认真聆听辨析,掌握对语境适应性表达的有关 技巧。这方面的技巧很多,主要是:语脉接引、 顺承转接、避实就虚和谐趣岔答等四种。
把握对方前言后语所显示 的意思,接过来顺着往下 说,在相辅相成的配合中 形成趋于一致的认识。
【示例3】 幼儿:老师,我感冒了,嗓子疼。 老师:你知道你怎么感冒的吗?昨天玩捉迷藏, 你又随便脱衣服,着凉啦! 幼儿:老师,我以后不随便脱衣服了。
二、语汇方面的问题与纠正
(一)使用没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汇 (二)使用不规则的语气词 (三)误用词的重叠形式 (四)滥用副词 (五)使用成语失误 (六)忽略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语法方面的问题与纠正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说话要一句一句地说,每 句话都有一定的结构,每句话李词语怎样搭配,怎 样排列,都有遵循一定的规则。
普通话里,b、p、m、f不与ong相拼,可 以与eng相拼,
3、单韵母与复韵母混淆
单韵母发音无动程(舌位的运动变化过 程),复韵母的发音有动程,这是它们在 发音上的主要差别。
4、卷舌韵母er发不准确
普绝通大e话多r 中数有方卷 言舌没韵有母这个er,韵但母在,湖,南所方以言方区言 区的而人今必须而加且强练儿习女,儿才戏能真儿正化发儿好歌这个 带有卷舌色彩的元音。发er音的要领是在 发e的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
【评析】
在这段对话中,甲选择双方都 感兴趣的“年龄”话题主动接 近,用对对方适度肯定和称赞 推动交谈,用趋势问询拨动对 方的“兴奋点”,使话题展开。 甲用切境的表达技巧,几分钟 就交了个朋友,旅途也就不寂 寞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口语交际的主要对象 是学生,教师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长期处于主导地 位,因而有些教师更容易把自己定位于“教育者”这 样一个话语角色。而在教育、教学以外的交际场合中, 面对社会各界不同的角色的人,如果我们教师不及时 转换话语角色,仍旧把自己定位在“教育者”的位置 上,对非教育对象采用“上对下”的职业习惯性语言 表达方式,会让交际对象产生不悦,使交际失败。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https://img.taocdn.com/s3/m/7d5726fa4693daef5ff73d02.png)
生紧张心理 , 一紧张便避免不 了慌乱 , 一慌乱便使 思维混乱 , 心跳加速 , 或战战兢兢 , 脸色苍 白; 或手 忙脚 乱 , 冷汗 渗 出 。 维不能 正 常进行 , 思 大脑 一 片空 白 , 学 口语 便 出现 混乱 , 教 或结 结 巴 巴 , 语无 伦次 ; 或词不达意 , 不知所措 , 有的甚至僵立在讲台上。 能引起人的心理紧张的因素是很多的 , 归纳起 来主要 有 以下几 方 面 : 1 . 自卑心理 。有 自卑心理的人 , 虽然有强烈的 交际欲 望 ,但 又不敢 大 大方方 地 与人 平等 交 往 , 担 心受到 别人 的冷 落 和嘲笑 。在 语 言交 际时 , 常 常 也 会 情 不 自禁 地 出现 脸 红心 跳 、 无 伦 次 、 足无 措 语 手 等现象 。如此多次反复 , 便逐渐强化了懦弱感与 自 卑心理 。有的幼儿教师缺乏 自信 , 总觉得 自己不如 别人专业知识学得好 , 不如别人表达能力强 , 不如 别人善于组织等等。总之 , 上课时想的总是不如人 的地方 , 这样的心理暗示 , 难免产生紧张情绪 , 越想 越怕 , 怕 出错 往 往就 越 出错 。 越 2陌生 感 。运 动员 在 自己经 常训 练 的场 地 就能 . 发挥 自 , 如 到陌生 的地方比赛 , 就往往不适应 , 这就 是 陌生感 。有 的幼 儿教 师怯 场也 是 因为陌 生感 。比
题:
一
的“ 怯场” 都属于这一类。可见 , 心理紧张等 因素影 响记忆 , 造成暂时性遗忘。 心理学家还发现 , 遗忘与 所记材料的性质有关 , 一般说来 , 熟练的动作 、 形象 的材料不容易遗忘 ; 相反 , 枯燥无味、 内容抽象 的材 料不易保持 , 忘得较快。 幼儿 教师容 易 遗忘 的多 半是 那些 枯燥 无 味 的 、 内容 抽 象 的 大段 语 言 材料 , 怎样 演 示教 具 、 范 而 示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473da9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a.png)
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口语提升方面的自我发展规划
持续学习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 口语表达能力。
实践探索
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 己的口语表达。
合作交流
与同事、专家等保持密切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升口语 表达能力。
对未来幼儿教育的期待与建议
心理紧张与焦虑
面对幼儿时,部分教师可能由于心理紧张或焦虑而无法自如地运用语言,导致口语表达不流畅、不自 然。
PART 04
纠正策略与方法
提高发音准确性
音标学习
模仿练习
通过系统学习国际音标,掌握正确发 音方法。
多听、多模仿标准发音,形成正确的 语音习惯。
音韵辨别
加强音韵辨别训练,提高对相似音的 区分能力。
语言环境与经验缺乏
语言环境单一
部分幼儿教师长期在单一的语言环境 中工作,缺乏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交 流的机会,容易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受 限。
教学经验不足
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可能由于缺乏教学 经验,在处理幼儿口语问题时感到无 所适从,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个人习惯与心理因素
口语习惯不佳
一些幼儿教师可能由于个人口语习惯不佳,如发音不准确、语调不自然等,从而在幼儿面前产生不良 的示范作用。
效途径。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分享内容回顾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
01
分析了幼儿教师在口语表达中常见的发音、语调、语速、词汇
及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性纠正方法
02
介绍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纠正方法,如模仿练习、语音训练、
语境创设等。
实践案例分享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c286ddb67ec102de3bd8967.png)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教师口语表达就是指在幼儿园里工作的教师口头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是所有幼儿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幼儿教师是幼儿接受集体教育的启蒙教师,其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幼儿接受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一、幼儿教师口语正确表达的重要性幼儿教师通过语意清楚、用词准确、合乎语法规范的口语表达,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幼儿,对幼儿及自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是幼儿学习正确口语表达的示1范。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和游戏都是和幼儿园教师在一起,在习得口语、提升表达能力时,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贯穿于幼儿园的各个领域,对幼儿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幼儿通过口语交流获取信息时,也在发展着个体的人际交往,以及理解他人的能力。
因此,(转自:wWw.bdFqy. 千叶帆文摘:幼儿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习和模仿幼儿园教师口语表达是幼儿口语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场所。
笔者通过多年的幼儿园管理、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教师口语表达的清晰性、准确性及吸引性,即幼儿教师口语表达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学习和一日生活的质量,以及直接影响幼儿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
表明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对幼儿有着直接指导、提示和教育的示范作用,是幼儿学习正确口语表达的重要示范和推动力。
2.是建立良性师幼关系的重要前提。
良性师幼关系是建立在幼儿与教师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准确、清晰、富于启发性、趣味性、亲和力时,幼儿在心理上会消除对教师的畏惧感、陌生感,在交流中能回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行为上能主动向教师靠拢并参加班级内各类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建立良性的师幼关系,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3.对教师嗓音的保护及个人魅力的提升。
通过对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历年工作调查结果进行分析^p ,屡次发现孩子们喜欢某位教师就是因为其说话声音动听悦耳,上课有激情、富于吸引力等特征,而这些都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同体现;调查结果还显示,当教师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使自己的声音保持清晰、响亮、音色圆润时,可以对教师的嗓音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第六章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第六章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318f2d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9.png)
第六章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学习要求能了解、分析幼儿教师口语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能根据幼儿教师在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及肢体语言交流中常见问题的各种表现,探讨存在的原因,提出纠正的办法,并进行分类纠正和克服的训练,使幼师的口语更加完美。
学习重点、难点单向交流、双向交流中常见问题与纠正的方法。
学习内容第一节单向交流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一、特定语境影响下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一)较普遍的“女国音”1、女国音:是指在一些年轻的女性中,在把声母舌面音j、q、x在与齐齿呼(i及以i开头的韵母)、撮口呼(以ü和以ü开头的韵母)韵母相拼时,发音部位前移,发成近似于舌间前音zi、ci、si,或非常靠前的ji、qi、xi的现象,即所谓的“尖音”。
2、产生原因:这种“女国音”一般出现在15岁到30多岁的有文化的女性口中。
她们或许受潜意识支配,认为这种发音习惯显得娇气好听,认为女孩子说话温柔才合乎身份。
幼儿教师的年龄多数在35岁以下,性别多为女性,她们喜欢追求时尚,模仿能力又强,加上工作对象是3—6岁的幼儿,职业要求她们必须使用儿童化语言跟幼儿对话。
幼儿语言发音部位是靠前的,语气是天真稚气的。
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也促成了幼儿教师“尖音”的形成。
3、纠正方法:舌面前音j、q、x只与齐齿呼(以i和以i开头的韵母)、撮口呼(以ü和以ü开头的韵母)韵母相拼,舌尖前音z、c、s不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凡是声母z、c、s在与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时,一律改为j、q、x即可。
发音时虽然是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成阻,但要注意:第一,舌尖要抵下齿背;第二,舌面不能接触上齿背及上齿龈。
只要反复有意识地练习,就一定能纠正尖音,改善语音面貌,提高普通话水平。
(二)由识字量低而出现的错误发音如果自身识字量不高,就会出现错别字发音。
这些说错或读错的字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生僻字,而常是一些常用字。
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7b22ca650e52ea54189815.png)
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幼儿在进行口语学习时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的口语表现力对幼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所以,幼儿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口语表现力,从而促进幼儿口语的健康发展,提升幼儿口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在口语表现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口语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幼儿口语发展又是极为重要的。
文章分析了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更加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措施,以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表现力。
标签: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问题;策略一、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主要问题1.幼儿教师对口语表现力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有诸多的幼儿教师对教师口语表现力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教师口语表现力应与广播电台与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表现力相对应,用浮夸的表演方式来打动幼儿。
但是这种理解方式是不正确的,因为教师口语表现力应由幼儿教师发自内心,并体现出教师对幼儿爱的一种言语表达方式,这种体现爱的表达方式才最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学生,而并不是利用浮夸的表演来感染幼儿。
当前,我国有许多家长与幼儿教师对教师口语表现力的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与问题,因此,教师与家长应深入了解口语表现力中的真正内涵。
2.部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略有不足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教师口语表现力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一位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时,那么其在教学中无法真正体现出对自身职业与教育对象的爱,而幼儿最为关注的点则是爱的体现,因此幼儿教师无法用自己的言语来感染幼儿,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所以,幼儿教师应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教育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够感染幼儿,从而实现预期内的教学效果。
3.幼儿教师口语模糊不清、语速失调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存在口语模糊不清、语速失调等问题,其中幼儿教师口语模糊不清将会使幼儿大脑造成混乱,使幼儿无法听懂教师所表达的意思,无法发挥出口语教学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反效果,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
幼儿园口语表达教研案例分析
![幼儿园口语表达教研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4d34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幼儿园口语表达教研案例分析1. 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口语表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孩子们通过口语表达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然而,幼儿园口语表达教学在实践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研案例来深入探讨幼儿园口语表达教学,分析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教研案例分析2.1 案例背景这个教研案例发生在某市的一所幼儿园。
该幼儿园主要面对3-6岁的幼儿,其中包括一些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学生。
在平时的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不足、语音语调不清晰等问题。
2.2 问题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幼儿园口语表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2.2.1 词汇量有限部分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2.2 表达能力不足学生们在口语表达时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能力不足。
2.2.3 语音语调不清晰一些学生的语音语调不清晰,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效果。
2.3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2.3.1 丰富词汇量通过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词汇,拓展他们的词汇量。
2.3.2 训练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3.3 语音训练通过语音模仿、歌曲欣赏等活动,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的清晰度和地道度。
3. 教学效果评估在实施了以上解决方案后,教师们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词汇量逐渐增加,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语音语调也得到了改善。
教师们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改善感到非常满意。
4.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口语表达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教学效果。
通过教研案例的分享,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出可行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对口语表达教学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14e82f07f78a6529647d531a.png)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论文关键词:教师口语词汇语法论文摘要:幼儿教师口语是教师口语的分支,它既有一般教师口语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
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教师口语中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纠正的办法,以便根除这些表达上的毛病。
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语言范例,幼儿的语言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
可见,幼儿教师的语言水平对幼儿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在语言这个有机体中,语音、词汇、语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部分又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规范。
口语表达过程是一个从生活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口语的双重转化过程,是对说话人多方面素养和潜能的综合调动。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参与,也同时受到说话人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因此,口语的问题远远比书而语的问题更复杂、更普遍。
那么,幼儿教师在口语运用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一、词汇方面(一)生造叹词现代汉语常用的叹词,足以表达说话时的惊讶、感叹、赞美等强烈的感情以及表示招呼、应答等意思。
可是受港台语言的影响,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口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时髦的叹词,如:“哇”、“哇噬”、“哇靠”、“靠”、“耶”等等。
如果这些叹词出现在课堂上,势必对幼儿产生影响。
如“哇靠”一词,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叹词,而是一句非常粗俗、下流的脏话。
如果这样的叹词频繁出现在年轻的女幼儿教师的口中,那对人们的听觉环境简直是一种严重污染,也必将大大影响幼儿语言的“纯洁性”。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5330ac3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3.png)
GUANDIANLINGHANG观点领航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创设积极导向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
幼儿语言发展并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而是通过有效交流、对话和倾听形成语言习惯。
幼儿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强,而教师恰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注意口语问题,正确使用词汇、语调和语法等,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部分幼儿教师易受地方口音影响,如说话带儿化音、地方口音等,幼儿有样学样,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
鉴于此,本文就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纠正口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幼儿教师口语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一)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幼儿时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生活占据幼儿一日活动的大部分空间,通过幼儿园学习、游戏和生活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6岁的幼儿模仿力和想象力非常强,善于自主观察和模仿,常通过观看动画片、绘本,观察模仿周边的人事物积累经验,发展认知能力。
教师的口语表达贯穿于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其口语表达习惯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语言习惯。
同时,教师口语表达质量还直接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所以,幼儿教师口语的规范使用在幼儿形成良好语言习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为幼儿建立良性的语言环境师幼关系也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常常错误使用口语,如增加儿化音、叠词等使用频率,以幼态的用语与幼儿进行沟通。
虽然这样的语言表达与幼儿语言表达习惯相近,能够拉近师幼关系,减少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养成。
幼儿教师不应片面追求亲和力和趣味性,而忽略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正确的教师口语表达应以流利、清晰、准确、富有趣味等为主,为幼儿建立良性的语言环境,从而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教师口语表达中的问题分析(一)发音问题有的幼儿教师受地方方言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通话逐渐变了味,导致口语发音不标准。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826aca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2.png)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教师语言表达不规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甚至出现方言现象。
这容易导致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产生偏差。
2.教学内容单一一些教师在语言教育中,过分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这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兴趣和积极性。
3.忽视个体差异在语言教育中,教师往往关注整体教学效果,忽视幼儿个体差异。
这导致部分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语言教育方面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
5.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在语言教育中,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使得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解决对策1.提高教师语言素养教师应注重自身语言素养的提升,规范语言表达,避免方言现象。
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语言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歌曲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语言教育中取得进步。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学校应与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教育。
教师可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发展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评估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评价方式可包括观察、测试、作品分析等,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具体实施1.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可包括语言规范化、教学方法创新、个体差异关注等方面。
2.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学校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如语言角、阅读区等,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3df4eeba77232f60dccca18d.png)
2021/6/19
7
• 一、身姿手势 • 二、表情 • 三、眼神
2021/6/19
8
教你写字
•
• 下面是赠送的PPT模板不需要朋友可以 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21/6/19
9
感恩 父母
2021/6/19
10
天 冷 时 , 是 他 们 给 你 送 来 温 暖
2021/6/19
11
有时,他们会对 我们发火
19
感恩 父母
2021/6/19
20
天 冷 时 , 是 他 们 给 你 送 来 温 暖
2021/6/19
21
有时,他们会对 我们发火
2021/6/19
22
感恩父母 感谢你们 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感谢你们 给了我自由的空气 感谢你们 谆谆的教导 殷殷的嘱托 我长大了 而你们却老了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我会向你们献上一片诚挚 的孝心 祝你们永远健康
2021/6/19
23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 永远健康快乐!
2021/6/19
24
对部门及岗位职责的理解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 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 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 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 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五、职业发展规划
第 二 阶 段
第 一 阶 段
第
三
阶
•成为一名优秀的集成项目
段
管理工程师
• 相关证件的考取 •项目管理流程的学习
•低姿态起步、踏实做事 •虚心请教,加强相关产品学习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总结范文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f391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0.png)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效果。
一、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 语音语调不够准确:部分幼儿教师在讲解时,语音语调变化过小,缺乏生动性,导致孩子们难以理解。
2. 表达能力不足:有些幼儿教师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缺陷,或者说话过快,孩子们跟不上;或者表达不清楚,容易引起误解。
3. 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教师以简单的复述、机械的模仿等方式进行口语教学,忽视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提高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方法1. 加强语音语调训练:在幼儿教师培训中,应加强语音语调训练。
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尽可能还原标准语音语调,不断锤炼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互动、唱歌和音乐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
三、反思自己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1.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这时候就应该以唱歌来教授口语知识。
2. 增强互动性:在口语教学中,应当加强和孩子的互动。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能避免孩子们的注意力分散。
3. 更高的教学标准: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教学标准,不断挑战自己,对自己提高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孩子,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在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地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9d53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6.png)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日常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学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幼儿探索世界的工具,更是建立师生情感桥梁的关键。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语言过于书面化有些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使用一些书面化的语言,比如“请你配合我完成这个任务”,“请你遵守课堂纪律”等。
这些语言虽然规范,但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过于生硬,难以理解。
2.语言缺乏情感幼儿的世界是充满情感的,他们需要教师的关爱和陪伴。
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过于冷静,缺乏情感,这会让幼儿感到孤独和冷漠。
3.语言缺乏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幼儿的互动,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单向。
4.语言过于严厉有些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可能会过于严厉地批评他们,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应对策略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幼儿的世界是直观的、形象的,他们更容易理解具体、生动的事物。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如“请你把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游戏”,“请你看看这个可爱的玩具,它叫什么名字”等。
2.注重情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可以通过微笑、拥抱、鼓励等非语言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3.增加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增加与幼儿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适度表扬,避免严厉批评当幼儿犯错时,教师应适度表扬他们的努力,避免严厉批评。
可以通过说“你很棒,只是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语言,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5.注重语言修养作为幼儿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教师口语教程第五章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教师口语教程第五章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b8d689bde009581b6bd9ebec.png)
第五章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 第一节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概说 • 第二节 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
问题 • 第二节 言语编码发送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
问题
第五章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第一节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概说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时会因违反相关的 语言规范而产生语病,如语音不准、词义不明、 不合语法等。 仅仅从语言构成要素本身来分析语病显然是 不够的,还应从语言运用这个角度来分析口语活 动中存在的“语病”——口语病。
(二)纠正训练 1.训练目标
(1)思维到语音的转化能力训练,训练 口语表达的敏捷性。
(2)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品质与水平训练,训练口语 表达的条理性。
第二节 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2.训练内容 (1)思维敏捷性训练
① 针对一个指定的话题,写出自己的想 法,然后流畅的说出其中的内容。
② 读一篇文字材料,然后要求准确、流 畅地说出其中的内容。
(5)拿自己开涮,开自己一个玩笑。 (6)上台讲故事或笑话、发布新闻、朗读
朗诵。 (7)到车站、广场或其他公共场合做一些
有益的宣传活动。
第二节 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四、情绪不佳导致的教师口语常见问题 (一)问题类型
1.焦躁愤怒 2.职业倦怠 (二)纠正训练 1.训练目标 (1)调整良好的教育教学心态,以轻松、
第二节 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2.思维与口语表达不同步 (1)思维超前。思维跳跃与超前,口语活 动却相对滞后,形成话语语义的大幅度省略, 使口语出现不连贯、表述不清等毛病。 (2)思维滞后。思维的缓慢甚至呆滞,形 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续、语义中断、语速过 慢、插入过多等凌乱现象。
论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239a3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e.png)
论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问题描述1. 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不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口语表现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出色,无法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甚至会造成幼儿学习情绪的波动。
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更是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挑战。
2. 口语表现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从问题的根源来看,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部分幼儿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语音语调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做到言传身教。
(2)缺乏相关培训。
一些幼儿教师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存在空白,对于口语表达技巧和方法的了解不够充分,无法应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3)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施教条件、教学资源等,也会对口语表现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策略针对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质量。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口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教师自身素质入手。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使其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
2. 加强口语表达技巧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口语表现力,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的口语表达技巧培训班,定期邀请专业的口语训练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鲜活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
3. 搭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创设更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口语表达优势,激发教学热情,提高口语表现力。
4. 加强教师团队的沟通交流教师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口语表现力的提升也非常关键。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座谈会、教学观摩活动等,让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9a6f221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e.png)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幼儿教师的发音准确性对于幼儿的语言模仿和发音习惯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自我评估。
幼儿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客观评估,找出自己的发音弱点,并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
其次,系统学习。
参加普通话培训班或自学普通话教程,系统学习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和技巧,尤其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再次,模仿与练习。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尤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央视新闻联播的发音,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以纠正发音错误,提高发音准确性。
最后,持续监控与反馈。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监控自己的发音,并及时向同事、学生或专业人士寻求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控制语速,确保幼儿能够理解语速过快是幼儿教师口语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控制语速,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幼儿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适当调整语速。
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自己的语速,使之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匹配。
其次,注重语调变化。
通过适当的语调变化,如提高音调、放慢语速等,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最后,与幼儿互动。
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保持积极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表达意见,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使用简单、生动的词汇,贴近幼儿生活词汇的选择对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使用简单、生动的词汇,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避免使用复杂或抽象的词汇。
幼儿教师的词汇选择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使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词汇来解释概念和现象。
其次,运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通过比喻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如将“月亮”比喻为“大大的银盘”。
最后,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词汇和话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9c5d9d2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3.png)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一首《苦吟》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全唐诗》中有无名氏诗云:“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唐代诗圣杜甫有两句著名的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古人对表达的稳妥与否如此地看重,足以让后人惭愧。
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说:“语言的含混不清,是澄清理论讨论的一种障碍。
”当我们懂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后,当我们了解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来之不易后,当我们知道语病给我们带来的交流障碍后,我们还有理由不重视纠正口语表达的缺陷吗?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语音、词汇、语法各成体系,又各自有着严格的规范。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时会因违反相关的语言规范而产生语病,如语音不准、词义不明、不合语法等,这些,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很多的论述。
在把语言变成口语活动即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语病还不仅仅是表现在运用语音、词汇、语法本身的层面上,而且是表现在更多层面上了。
它往往是一个人的个性性格、说话习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综合反映。
所以,仅仅从语言构成要素本身来分析语病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从语言运用这个角度来分析口语活动中存在的“口语病”。
教师口语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教师口语中常常也会出现一些“口语病”。
分析问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正缺点,使得我们的职业语言——教师口语更加规范,更加符合职业的要求。
一、口语表达原理的语言学阐释语言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结构组织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集合体。
系统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是: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和系统外部功能的整体性。
语言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其内部因素(语言单位)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构成了语言的层级结构系统,它又可分成四个大的子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
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充分体现了语言这个复杂的符号系统的特殊性;语言系统还有自己的特殊的外部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语言系统的这种传递信息的整体功能又取决于语言的不同层面:语音层面、语义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每一层面的不同或变化都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https://img.taocdn.com/s3/m/b1f012fca8114431b80dd8e6.png)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之四)论文关键词:生理心理情绪思维语言论文摘要:幼儿教师口语是教师口语的分支,它既有一般教师口语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主要探讨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即:或由于心理紧张导致思维短暂空白或内容遗忘;或由于・c.:JE或生理状态不佳而导致的情绪不佳、语言失控等问题。
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纠正的办法,以避免这些毛病的产生。
并希望给其他阅读者提供一面镜子,检查自己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语言的交际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输出与输人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一一传送―输人―解码几个阶段。
作为输出的一方,要经过信息编码、发送和传送。
在编码阶段,要求有丰富的词汇量,以便选择和使用,这是编码的必备材料;还要懂得语法、语义(包括词义)和修辞规则,考虑怎样使编码正确和便于发送,并且有利于接收。
在编码形成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贫乏、思维不畅,还是心理紧张或情绪不佳,都会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口语问题。
在前文(之三)已经谈了由于知识贫乏、词汇单调和由于思维混乱、逻辑性差而导致的一些口语问题,本文主要讲下列问题:一、因心理紧张导致思维短暂空白或内容遗忘一般情况下,人的语言表达会伴随着思维连续不断,尤其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话语的连续性会保持得更好。
但是,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又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受到的影响会有不同。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发现,有些人平时口语表达能力并不差,有的还词汇丰富,妙语连珠。
可是一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参加较大规模的演讲比赛,或上观摩课,或有关部门领导、家长听课等,面对大庭广众,便会出现表达不畅,手足无措,面部表情僵硬、不自然的情况,哪怕是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中途卡壳、丢三落四、语无伦次,根本看不出平时的风采。
原因何在?就是由于心理过度紧张而导致的“暂时性遗忘”。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当被老师叫到台前背诵时,往往会背不下来,而回到座位上就又想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与纠正论文关键词:教师口语词汇语法论文摘要:幼儿教师口语是教师口语地分支,它既有一般教师口语地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鲜明地个性•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教师口语中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地一些问题,试图分析其形成地原因,提出纠正地办法,以便根除这些表达上地毛病.b5E2RGbCAP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地影响•幼儿地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地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地,如果没有语言范例,幼儿地语言不可能得到正常地发展•在幼儿园,教师地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地对象、学习地范例,幼儿对老师地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地交往中,还是在正式地教育教案活动中,教师使用地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地作用•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地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地想法和内心感受•可见,幼儿教师地语言水平对幼儿地影响是重大而深远地.plEanqFDPw在语言这个有机体中,语音、词汇、语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部分又自成体系,有自己地规范.口语表达过程是一个从生活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口语地双重转化过程,是对说话人多方面素养和潜能地综合调动.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地参与,也同时受到说话人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地制约. 因此,口语地问题远远比书而语地问题更复杂、更普遍.那么,幼儿教师在口语运用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呢?DXDiTa9E3d一、词汇方面(一>生造叹词现代汉语常用地叹词,足以表达说话时地惊讶、感叹、赞美等强烈地感情以及表示招呼、应答等意思.可是受港台语言地影响,在一些年轻教师地口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时髦地叹词,如:“哇”、“哇噬”、“哇靠”、“靠”、“耶”等等.如果这些叹词出现在课堂上,势必对幼儿产生影响.如“哇靠”一词,它不是一个普通地叹词,而是一句非常粗俗、下流地脏话.如果这样地叹词频繁出现在年轻地女幼儿教师地口中,那对人们地听觉环境简直是一种严重污染, 也必将大大影响幼儿语言地“纯洁性”.RTCrpUDGiT(二> 副词滥用现代汉语常用地副词有“最”、“很”、“非常”、“不”等,副词地特点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是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地,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5PCzVD7HxA有些人受港台语言和网络语言地影响,不顾副词地使用规范,人云亦云,滥用副词,造出了许多病句.这种现象在幼儿教师地口头语言中也时有出现.如把“非常”滥用为形容词.台湾卫视有个娱乐节目叫“非常男女”,也许是受其影响,我们便有了“非常话题”、“非常中国”地说法,有地幼儿教师称自己班里地幼儿为“非常神童”,称“六一节”为“非常节日”等.jLBHrnAlLg还有地幼儿教师滥用否定副词,造成说地和想地意思相反.如:①小朋友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就可以防止感冒病毒不再侵害我们.②为了防止你地孩子不走失,园里要求每个家长必须亲自接送.③为了培养孩子地环保意识,原则上不使用环保材料制作服装.还有地用副词修饰代词,如:“曾经地我什么也不会,通过参加培训,才知道什么是蒙氏教法.”等等.(三> 叠音词滥用由两个相同地音节重叠而成地单纯词叫叠音词.如:猩猩、姥姥、悄悄、纷纷、潺潺、翩翩、匆匆、孜孜等•叠音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纯词,一种是合成词地重叠式,二者地区别主要是前者一般不能分开来用,如:“猩猩”、“纷纷”、“翩翩”等。
后者单独拿出来仍是词如:“刚刚”、“星星”、“哥哥”、“偏偏”等.XHAQX74J0X社会上滥用叠音词是指以音节重叠地方式构成地词,即合成词地重叠形式•叠音词在网络里似乎特别受欢迎,很多人在网络里滥用叠音词,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年轻地幼儿教师,她们顺应幼儿地表达习惯,把许多词(名词居多>随意重叠,创造了许多新地“叠音词” .LDAYtRyKfE 如:“漂漂”一漂亮,“片片”一卡片,“屁屁”一屁股,“饭饭,一吃饭,“觉觉’一睡觉,“香香’,一化妆品,“饺饺”一饺子•此外还有:包包、摸摸、嘴嘴、手手、脚脚、腿腿、棍棍、袜袜、本儿本儿、孩儿孩儿等等,好像所有地名词都能重叠似地•这些叠音词都是不合乎现代汉语规范地,也不利于幼儿语言地发展.Zzz6ZB2Ltk二、语法方面不仅在语音、词汇方面,在语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常见地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一>连词误用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地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地词•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并且”、“而”、“而且”、“或”、“或者”等,还有一些成对配合使用地关联词语•连词使用常见地错误主要表现在关联词语地使用不当上•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个使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地规则•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造成关联词语地滥用、误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该用不用等问题,带来语法、逻辑上地混乱•关联词语在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dvzfvkwMIl1•滥用关联词语不该使用时使用,就是滥用•滥用会使句子显得生硬、拗口•例1:“有些幼儿不爱吃饭地原因,是因为他们太挑食,只喜欢吃合乎自己口味地食物•”(“原因”、“因为”重复,应去掉一个>rqyn14ZNXI例2。
“这门课我一直非常喜欢,可是对它地领悟,却是不久前地事•” ( “可是”与“却”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EmxvxOtOco例3: “一方面谦虚使人进步,一方面骄傲使人落后•”(两个“一方面”纯属多余>2•误用关联词语该使用甲关联词语却使用了乙,就是误用•例1: “有些小朋友只知道自己喜欢玩某个玩具,为了玩球,就把一个与他争抢地小朋友地脸给挠破了•” ( “为了”应改为“因为” >SixE2yXPq5例2:“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学好钢琴•” ( “尽管”是转折连词,此分句是条件关系,使用它不恰当,应改为“不管,,>6ewMyirQFL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哪个关联词语与哪个关联词语搭配,是有一定规律地,如果搭配不当,就造成表意地混乱•例1:“在与幼儿地接触中,我们发现,即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地个性,但同样家庭背景地孩子,总还会有某些共同地特点• ”( “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这句是转折关系应将“即使”改为“虽然”,才能与“但”搭配>kavU42VRUs例2:“关心幼儿地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和教师地事情,还是全社会地事情•” ( “不仅”应该与“也”搭配,表示递进关系,用“还”搭配不当>y6v3ALoS89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关联词语地位置是有规则地:各分句地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地后面。
各分句地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地前面•如果位置不当,就影响意思地表达.M2ub6vSTnP 例1:“尽管她身体很不舒服,却还仍然坚持工作•”(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尽管”应放在主语“她”地后面>例2:'她虽然已经尽力了,但是家长还是不理解•”(两个分句地主语不同,“虽然”应放在主语“她”地前面>OYujCfmUCw5•缺少关联词语许多复句地关联词语是必不可少地,否则分句之间地结构关系就不明确,意思表达也不清楚甚至无法理解•例I:“有地幼儿看起来高高大大地,谁能保证他没有潜在疾病呢?”(后一个分句开头应加上“但是”,或在前一个分句“看”之前加上“虽然”以表示转折关系>eUts8ZQVRd 例2:“网络游戏对成年人都有吸引力,对孩子地吸引力会更大• ”(应在“游戏”后加上“既然”,下一个分句前应加上“那么”表示并列关系>sQsAEJkW5T在人们地口语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地情况,不仅仅表现在幼儿教师身上■(二> 语流中地吃字现象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口齿清晰,吐字准确,如果平时口腔控制练习不够,说话时舌位动程不圆满,就易出现吐字归音不到位或某个音节地含糊不清,造成吃字现象.GMslasNXkA 吃字现象表现程度不同,有地含糊一些,如:“有地家长太霸道.”其中地“霸道”听感上好象是“ ba da",有地过于含糊,如“根据幼教专家们分析,这些口误可能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地.”是,'J 口理”还是“ xi 1T” ,让人分辨不清.有地走成另一个音,或干脆“吃”掉了某个音节,在上下文地交流中引起一定地误解.TIrRGchYzg例如:“通过集体研讨、录像分析完善各环节方案设计.”其中地“方案”一词听起来近似“翻”.吃字走音地现象,已有专家进行过专门地研究.细分起来,主要存在以下情况:1、声母问题其一,送气不送气相混.由于这类声母发音时舌位接近,容易造成声母混淆.女口:j 一q这一届一这一切,基础一凄楚,集合一-齐合zh-ch宣传一宣专,质量一斥量,储存一主存。
g-k建功一见空,牙关一牙宽,赶决一赶怪。
d-t那天一那颠,天地一天替,代替一代地。
n-1远离一远泥,拿来一拉来,南方一蓝方.纠正训练绕口令练习:《稀奇》(纠正j-q,zh-ch相混>稀奇稀奇真稀奇,鸡主想出好主意.鸡猪同住猪圈里,减轻主人清除力.猪吃鸡粪长得壮,猪壮鸡长人称奇.鸡在楼上猪在下,立体养殖创奇迹.《老虎堂上一面鼓》(纠正g-k相混>老虎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奶奶和来来》(纠正n-1相混>奶奶拿来牛奶来,来来拉来奶牛来.来来来拿奶牛地奶,奶奶拿来牛奶卖.奶奶落下奶牛地奶,来来拿来落下地奶.拉着奶牛来卖奶,牛奶桶里奶变坏•((短刀》(纠正d-t相混>断头台倒吊短单刀,歹徒登台偷短刀.断头台塌盗跌倒,双对短刀叮当掉.其二,声母脱落.有人发音吐字不清,造成声母含糊不清,好像没有声母一样.如:“自己”听起来虽然也是两个音节,但可能说成“ zlyi”,后一个音节地声母“ j”被吃掉了.“太阳”读成近似于"t } i fi ng",还有“幸福”一“幸无”、“九人”一“有人’八“清闲”一“清言”等.7EqZcWLZNX其三,声母同化.就是后一个声母受前一个音节影响而发成同一个声母如:“风化”一“风发”、“腐化”一“俯珐”、“附会’,一“付费”、“发昏”一“发分”等(南方有些地区地f.h不分不在此列>.lzq7IGfO2E纠正训练绕口令练习《画凤凰》(纠正声母f-h同化>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绿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2.韵母问题其一,单韵母元音脱落:表现为某一词语地后一个音节地单元音韵母在发音过程中被吃掉了发成了一个近似地宝匕zvpgeqJ1hk曰0如:“近日',---刁 3 n r, “盲目” --mfing m, “麻木”一m fi m , “游戏”一y8u x, “油漆” —y8u q 等.NrpoJac3v1其二,齐齿呼与撮口呼互易.如:“活动区”一“活动期”,“继续”一“纪系”,“根据”一“根记”,“区域”一“区易”等.纠正训练绕口令练习((吃革莽》(纠正齐齿呼与撮口呼互混>革莽有皮,皮上有泥.洗掉革莽皮上地泥,削去革莽外面地皮,小丽小季和小齐,欢欢喜喜吃革莽.其三,复韵母以及复合元音鼻韵母,其中地复合元音舌位动程不到位,造成吃字走音.如:“建设性”近似于“进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