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
《必修五》理解性名句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认识到现在是对的而以前是错的。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万物恰逢繁荣生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结束。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8.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到尽头。
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滕王阁序》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雨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雨过天晴,天空晴朗,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老但志气更加坚定,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志向?陷入困境但节操应更加坚定,不放弃凌云壮志。
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6.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只不过由于君子能够预知事物的动向,通达事理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逍遥游》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迁徙到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凭借六月大风离开北海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宋荣子,全世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全世的人都责备他,他也并不因此感到沮丧。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PPT文档共27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1.《归去来兮辞》诗中“皆口腹自役”的小序与诗歌正文“一别家山十二年,……不复少年之时”的意境相呼应。
2.《归去来兮辞》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对过去的否定,而“今之从政者,言必称其利”则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肯定了现在而否定了过去。
4.《归去来兮辞》中通过“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绝”表现了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表现出美丽的田园景象。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出门俯咸京,茫茫赋所成”和“行迈青云步,归卧白云旁”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XXX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万物恃其成,而况以人乎?”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XXX用“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人生若寄,无根无蒂”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中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3.《滕王阁序》中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及宏伟气势,“百丈余落之望,……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饯送之筵,赋诗云集,……凡所瞻听,填词赋颂,载之舆图,礼之所至,咸称善言令色”。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秋水共长天一色,……孤舟蓑笠翁,独钓XXX”写出了XXX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滕王阁序》中“鹤鸣九皋,飞戾天曲,……人与XXX相映,而百感自集”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高中语文必修5(直接+理解)默写[有配套的word]
陈情表 (之二)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之三)
,
。”
3、李密《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
“ 但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 , 。”
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
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 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 ,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着 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 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 。
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 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 起的动人画面。
5、《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
世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 , 。 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6.王勃《滕王阁序》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 的句子 是:
闾阎扑地,钟鸣 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 ;
,
青雀黄龙之舳
。
7、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 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 。写来宾驾着名车
必修5理解性默写(精选校对打印版)
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默写答案:1. 既自以心为形役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人教版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一、《逍遥游》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这些均源自《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等内容。
2、《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鹏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8 、《逍遥游》中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写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的两句是:“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着羊角旋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必修五答案版理解性默写
《回去来兮辞》1.陶渊明《回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回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神往。
2.我们常常用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行挽回,将来则可掌握。
3.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从前路,恨晨曦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曦轻微,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不时抬头眺望,畅享自然景色。
5.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服从愿望而行?6.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回首当初为了糊口而出仕,现在感觉悲痛,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难过而独悲?7.陶渊明在《回去来兮辞》中以为自己走着迷路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路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回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挣脱约束,重返自然的高兴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回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漫步,情况交融,作者似已悠闲与自然融为一体,悠闲地享受涉及庭园的乐趣。
10.《回去来兮辞》中“云没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没心,现在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1.《回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气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肯离开,12.《回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
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表现游览经过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曲折而经丘。
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3.《回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何心神不宁,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苛求荣华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荣华非吾愿,帝乡不行期。
14《. 回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爬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15.《回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数复奚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试卷、答案
《归去来兮辞》情景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离骚》1.《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德当做常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表现作者只求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归去来兮辞》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7.《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
8.《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9.《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0.《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1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滕王阁序》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编)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3、“____________ 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
5、《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6、《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7、《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9、《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10、《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____________ ,”1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1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13、《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14、《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15、《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____________ __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五篇模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五篇模版)第一篇: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归去来兮辞》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既自以心为形役”。
7.《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8.《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9.《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0.《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归去来兮辞》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6.既自以心为形役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8.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9.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10.三径就荒,松菊犹存1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1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滕王阁序》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8.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9.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0.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6.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8.至微至陋,过蒙拔擢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10.母孙二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1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1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1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逍遥游》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2.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3.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15.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16.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1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8.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7、王勃借用汉武帝宣室召见贾谊得典故,表达自己怀才 不遇得两句就是:“ _______,________”借用冯唐、 李广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得两句就 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盛况就是:“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王勃也记叙了滕王阁集会得盛 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屈原采用由浅入深得方式,借世间常理表明自身
对理想志向得坚定态度。表明保持洁净之身得句子就是安 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表明保持高洁品质句子 就是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3、渔父具有灵活得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醉时, 她得观点就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借水得清浊表达灵活处世得语句就 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9、当瞧到大鹏经过一系列得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 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与休息得样子来嘲笑 大鹏鸟得句子就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
《兰亭集序》
1、王羲之得《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得句子就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气候宜人得 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 焉。
4、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6、《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8、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 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名句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和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含义相同的两句诗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4.《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描写,且表现陶渊明高洁情趣的句子是,。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表现他精神上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清贫,表现其淡泊明志的句子“,。
”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7.《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9.《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0.《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的两句“,1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2.《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流连忘返,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妻子没有出来迎接,但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14.《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15.《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16.《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被称为“写尽九月之景”。
17.《滕王阁序》中写描写当地繁华富庶,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8.《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19《滕王阁序》中“,。
,。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且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20、《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21、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22、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23、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24、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25、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
26、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
27、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
28、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29.《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30.《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31.《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的两句是“,。
”32.《逍遥游》中“,”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3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3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荣辱不惊,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
”3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36.《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37.《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
”38.《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3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40.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
41.体现斥鴳见识短浅的句子:,。
42.《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43.《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44.《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5.《陈情表》用“,。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6.《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47《陈情表》中作者用“,,,。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48.《陈情表》用“,。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4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50.《陈情表》中用“,”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5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52.《陈情表》的典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两句是“,。
”5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5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答案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和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含义相同的句子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4.《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表现陶渊明高洁情趣的句子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5《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表现陶渊明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淡泊明志的句子是倚南窗以自傲,审容膝之易安。
6.《归去来兮辞》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7.《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9.《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归心似箭的两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1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2.《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流连忘返,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3.《归去来兮辞》中“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14.《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5.《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16.《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被称为“写尽九月之景”。
17.《滕王阁序》中写描写当地繁华富庶,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18.《滕王阁序》中作者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19《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20、《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1、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22、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23、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4、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25、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6、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28、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9.《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0.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31.《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两句是“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2《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3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6《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7《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8.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40.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1.体现斥鴳见识短浅的句子: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42《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