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兵装、中石化改革案例分析

中粮、兵装、中石化改革案例分析
中粮、兵装、中石化改革案例分析

中粮、兵装、中石化改革案例分析

李锦解读国资新闻中粮、兵装、中石化改革案例分析在顶层设计出台后,媒体分别采访中粮、中石化、兵装改革问题,我对案例做了分析,表明个人观点。文件29条,提出宣传改革的典型经验与案例的任务。案例之一:中粮全产业链重组,实际是在解决“三个一批”的问题----答《经济观察报》记者问经济观察报: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之后,业内对如何理解“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还存在诸多疑惑,到现在中粮集团(简称“中粮”)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两家试点企业,对制定的试点改革方案也处于保密状态,请问,你对意见中的相关内容有什么样的解读?李锦:《指导意见》中提出“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把国企改革与调结构、转方式结合到一起。这意味着国企改革重组的大政方针已定。不仅国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加速,多项政策倾斜将助力国有企业海外布局大踏步推进。《指导意见》提出“三个一批”的意图很明确。退出一批是包括商业竞争类中“淘汰过剩产能”的、扭亏无望的,重组整合一批强强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在外向型国企重组上,包括“一带一路走出去”和“高端装备走出去”两项战略下的央企兼并重组;创新发展一批科技带头企业,

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以中粮为例,中粮现在的产业链建设实际上就是在做这“三个一批”的事。下一步,在中粮的几个全产业链条整合中,可能会有公司进行重新组合、可能会有新成立的公司,也会清退一些严重亏损差的企业,或者将这些厂子卖出去,然后再建新厂。以市场公有的价格处理国有资产,将厂子卖掉了,钱就可以用来建立新厂了。经济观察报:下一步,成立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将会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业内有担心,在出资人的问题、项目审批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还是会存在应对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多方面的矛盾。李锦:在成立投资经营公司过程中,会存在多个部门都是投资方、多个部门都是出资人的矛盾,出资人以谁为主?还有出资人向投资经营公司的权力是否能真正下放。简单来说,第一是权力下放移交的矛盾;第二是企业之间权力的平衡;第三是调整重组中的矛盾,也就是企业整合。这些矛盾都是要在成立投资经营公司过程中要解决的。成立投资经营公司就是要把矛盾捋清楚,解决的方案提出来了,思路清晰了,那么投资经营公司才能顺利成立起来。投资经营公司是一个“十月怀胎”的过程。假如中粮要投资项目,不仅存在国资委批准的问题,可能涉及到财政部出钱,国家发改委批项目,还是离不开这些部委。上面多部委对的是国有投资经营公司一家。投资经营公司面对的这么多矛盾,如何平衡/?现在出台的意见还没明确,预计

在以后相继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将会讲清楚。大家都在等待相关文件出台。经济观察报:据说,中粮在上半年就完成了改革方案的制定,但现在还是迟迟未对外公布。您认为,在经过这次试点改革后,中粮集团的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架构,会有很大变化吗?李锦:投资公司的成立,将改变原有的国企管理框架,商业性企业大体上由两级框架转为三级框架。公司内部,投资、经营业务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经济观察报:中粮2014年收购“尼德拉”和“香港来宝农业”之前,实际上当时已经成立了中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专门搞国际农业投资的,这个投资公司和你讲的投资经营公司有什么区别?李锦:按我的分析,去年中粮成立的这个投资公司,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投资业务。下一步,经过试点改革后,整个公司的企业架构,可能会以一个新的模式出现。经济观察报:中粮的全产业链模式,最近几年在经营方面有些企业效益较差,你认为其中有什么问题?李锦:中粮的个别企业亏损确实严重,未来的投资经营公司能不能搞好,减少亏损还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通过这次改革解决中粮个别企业的亏损问题,将会提振人们对改革的信心。打造全产业链会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希望成熟的过程尽量缩短,希望通过这次改革,最终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观察报:中粮打造全产业链已经6年多,之前和中粮的管理人员聊,对方说搞全产业链与现在中粮的亏损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

与经济大环境和国家政策环境有关,比如,最近几年,国内整个粮油加工市场就不大景气,国内粮价高出国际粮价一大截,这都是大环境的问题。李锦: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粮企,国家一方面要求企业要赚钱盈利,另一方面又要维持粮食市场的稳定。有的本来是经营性的业务,但却要背着公益性的包袱,让国企背着包袱闯市场是不公平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造成尴尬,所以中粮集团本身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应该及早分开,这是分类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改革必然会遇到分拆的矛盾,分拆成功将决定重组的成功与否。((2015-09-18 ) 记者降蕴彰冯建岚)案例之二:兵装央企刚兑金身已破天威集团无力偿债拟破产重组·----答《每日经济新闻报》记者问(2015-09-21 ) 9月15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重重装)因无法清偿债务被债权人向法律提请了重整申请。9月17日,兵装集团下属的天威集团发布公告,由于公司及3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申请破产重组。此前天威集团为债券违约成为首例国企违约债权案例,而二重重装亦被市场认为将是债券市场迎来的第二起国字头债券违约。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记者表示,在当前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天威集团进入破产重组释放的是积极信号,国企改革正在朝着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行进。央企刚

兑“金身”已破二重重装在9月15日发布的公告称,由于公司收到债权人的重整申请,其公司债“08二重债”可能无法按期支付本息。二重重装表示,如果法院在债券到期日之前受理重整申请,二重重装将进入重整的司法程序。“08二重债”将在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时视为到期,公司依法将不能按期向“08 二重债”持有人支付到期本息。早在今年4月,天威集团公告称,无法按期兑付“11天威MTN2”债券本年利息,成为首例国企违约债权。中投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在天威集团逾期付息事件后,央企刚兑金身已被打破,信用市场“正常化”正在加速,未来更多的信用风险事件需走完从违约-维权-回收三个完整的信用事件处理流程。在市场化和国企改革加速的背景下,企业属性对信用品质影响下降是大势所趋。9月18日,天威集团发布公告,根据《破产法》相关规定,天威集团及旗下3家子公司已具备破产重整的条件,经上级批准,拟申请破产重整,确定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保变电气上周日下午公告称,天威集团及3家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保变电气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兵装集团,天威集团持有公司22.9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保变电气表示,公司与天威集团同是隶属兵装集团的独立法人,天威集团拟申请破产重组的三家子公司与公司也无股权和隶属关系,故天威集团及部分子公司拟申请破产重整不会影响兵装集团第

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位,兵装集团的持股情况保证了公司股权的稳定性。保变电气强调,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运营资金充足,同时输变电主业发展战略清晰、明确,且兵装集团公开承诺支持公司的发展,公司是兵装集团唯一的输变电业务平台,其将通过资产重组、注入资本金等方式持续支持公司输变电业务的发展。国企改革摸索清退路径在李锦看来,天威集团进入破产重组程序,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大环境下的一种积极信号。天威集团此前为国内变压器行业的龙头企业,2005年提出同时发展新能源的“双主业”,随后兵装集团入主天威。2014年末,天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保变电气向兵装集团非公开发行1.6亿股,兵装集团对保变电气的持股比例达到33.47%。此后,天威集团不再是保变电气第一大股东,且对其不再具有管理权。

兵装集团拥有保变电气的管理权后,在其主导下,保变电气已陆续将旗下亏损的新能源相关资产置换给天威集团,2013年末保变电气合并范围内已无新能源类子公司,重新成为输变电设备生产商。李锦认为,在同一集团下的资产置换,并不能用国有资产流失来概括。把优质资产集中于上市公司,将劣质资产进行破产重组,基本上符合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应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

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李锦认为,“清理、重组、整合”这三个一批,是国企改革下一步重点要做的事情,也是资本市场尤其关注的事情。二重重装以及天威集团的案例说明,目前国企改革正在探索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作为国企的历史资产可以破产,而当前不少国企的整合运作也正在进行。“相对于国企资产的外部重组,内部重组可能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兵装集团现在的做法,对于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来说或许代表了一定的趋向性:劣质资产让感兴趣的资本重组,而国企需要甩下包袱大步前行。”李锦告诉记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师烨东)

案例之三:中石化

中石化引入职业经理人一年人事制度瓶颈获突破----答《证券日报》记者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更是让市场兴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行,预示着国企国资在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早在一年前,探索混改的中石化就已经在销售公司引入了9名职业经理人,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和薪酬待遇市场化运作。同时,中石化销售公司还宣布建立董事会:包括三名股东代表、三名独立董事、三名中石化管理层以及一名职工代表,将在今年内完成组建。有业内人士表示,引入外部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搅动国企经营的一潭死水确实是一件

好事,但是,毕竟文化理念差距很大,需要一个融入和改造的过程,实际效果也有待观察。国企或迎大批职业经理人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目前,国企中市场化选聘的高管占比还非常小。有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央企公示的高管人选中,来自于本系统内部的占42%,来自具有国资背景的占47%,只有11%左右的人选来自于外部。这也是国企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对人事制度动刀的原因所在。国资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行,预示着国企国资在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一旦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现有的国资监管、考核、聘用、薪酬、激励等众多受现行体制限制的改革瓶颈,都将迎来市场化的革命性突破。李锦认为,要力争通过3到5年的时间,使绝大部分国企都按照职业经理人制度选聘负责人,用市场化的考核来制定相应的薪酬。但不得不提的是,不少国企现有的顽疾已久,引入新的形式并非易事。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设计思路是好的,引入外部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搅动国企经营的一潭死水。但实际效果还很难说,以往国

内民企引入外资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大多因为文化理念差异而半途而废,国企内部的文化更加根深蒂固且有自己独特的因素,所以职业经理人进入国企的门槛和待下去的难度会更大。“公益性企业不进入。商业性可以进入,商业类核心业务也可以进入,但要有序、逐步进入。先试点,再扩大范围,一步步进入,这是个过程。”李锦还指出。中石化引入职业经理人一周年实际上,作为混改的“领头羊”中石化,在去年就已经引入了职业经理人。2014年9月份,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非油业务职业经理人9名。这是中石化首次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待遇将与市场价位接轨,并实行“协商保密工资制度”。据了解,此次招聘的岗位包括:易捷公司副总经理、门店运营总监、物流总监、电子商务项目经理、金融业务项目经理、饮用水项目经理、汽服业务项目经理、快餐业务项目经理、广告业务项目经理等9个职业经理人岗位。中石化销售公司表示,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和薪酬待遇市场化运作,体现了公司用人、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新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将为公司从油品经销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中石化销售公司非油品业务快速发展。李锦认为,不知道中石化引入这9名职业经理人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实现重要

突破,肯定对中石化是有帮助的。因为他们混改动作大,经营权没有放开。需要一提的是,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中石化正在推行的油品销售板块混改的重要一环。同时,中石化还在着手成立销售公司的董事会,但进展缓慢。在今年年初,中石化销售公司宣布引资完成,当时的董事长傅成玉表示,接下来将筹备公司董事会。但是,5月初,中石化董事长突然遭到调整。对于销售公司的改革进展,中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引资完成后,正在筹建董事会,至于销售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则由未来的董事会商量决定。按照原本的计划,销售公司的董事会将包括三名股东代表、三名独立董事、三名中石化管理层以及一名职工代表,将在今年内完成组建。(2015-09-18)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2009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 核心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集团并购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与并购背景 1.1 企业背景 1.1.1 中粮集团企业背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拥有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产业链及所占比重 1.1.2蒙牛集团的企业背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和林格尔县,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成产能力达5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据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蒙牛乳业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令据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蒙牛乳业集团跻身第237位,比上年度提高了50个位次。 1.2并购背景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行业地震和特仑苏造骨蛋白风波的阵痛之后,中国乳业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1.2 主并方二:厚朴基金 厚朴基金(HOPUUSD Master Fund I,L.P)酝酿于2003年,2007年水到渠成,由高盛集团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这家在海外设立、专注于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25亿美元,完全以国际标准的合伙制模式打造,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大型机构投资者。2009年1月,厚朴基金曾以6.5亿美元的总价接手苏格兰皇家银行配售的中行H股股份。2009年5月,厚朴基金牵头的财团以每股4.2港元全数接手了美国银行出售的135亿股建行H股。 1.3 目标公司:蒙牛乳业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最初为完全由自然人发起的民营企业,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公司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公司液态奶市场占有率

蒙牛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蒙牛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一、确定并购交易结构 1、案例简介 2013年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230.HK)(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 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张氏国际”) 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CA Dairy”)接受要 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蒙牛方面表示,此次是蒙牛独家投资,融资方面将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不会引入合作伙伴。“雅士利的团队在婴幼儿奶粉行业有着非常丰富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并购后我们将保留雅士利的独立运营平台,使其保持作为从事奶粉业务的专业公 司。”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表示。 这是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 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交易金额: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雅士利的股东将可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 (1)每股3.50港币的现金; (2)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蒙牛国际的股票。张氏国际承诺接受“现 金加蒙牛国际股票”的方案。 资金来源:据华尔街日报称,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或将为该交易提供全部融资。 蒙牛此前刚宣布以25亿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2、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蒙牛乳业:蒙牛乳业始建于1999年8月,创始人牛根生,企业声誉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遭受重挫,2009年中粮入主,创业元老相继退出。 被并购方——雅士利:创办于198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领导企业,旗下完达山和施恩两大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同。 3、并购信息对比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第一章 《中国粮油集团及其发展战略》案例要点提示: 1.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了解中国粮油集团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并画出截止目前的中国粮油集团组织框架图。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中粮围绕于客户和社会需求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建立起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延伸至生物质能源发展、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领域,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大与全球客户在农产品原料、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乃至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持久地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以此回报股东和所有权益相关者。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 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的前身——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在天津成立,内外贸兼营。1949 年9 月,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分设华北粮食公司、华北油脂公司、华北蛋品公司、华北猪鬃公司、华北皮毛公司、华北土产公司等专业公司。 现在的中粮集团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 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 (000031 )和丰原生化(000930)3 家内地上市公司。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 、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目前,中粮旗下的部分品牌有:葡萄酒(长城)、粮油面粉(福临门、香雪)、巧克力(金帝)、方便面(五谷道场)、茶与饮料(中茶、悦活)、乳制品(蒙牛)、罐头食品(梅林)、肉食产品(万威客、家佳康)、电子商务(我买网)、地产(大悦城)等等,其组织框架图如下: 2.分析中国粮油集团的战略定位,并回答什么是“相关多元化”及其可能的好处。从中国粮油集团的发展及业务范围看,中国粮油集团的战略定位主要是多元化和集团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是指所涉及产业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企业集团。如房地产企业集团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同时,还从事酒店服务业。煤炭企业在从事煤炭采掘、煤炭深加工、煤炭销售、煤炭机械制造等同时,还从事铁矿石的采掘、加工与生产等等。“相关性”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相关性” 意味着资源共享性以及由此而产生协同效应与经营管理优势。由此可见,相关多元化可能的好处主要表现为: (1)优势转换。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从而共享优势; ( 2 )降低成本。将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从而降低成本; (3)共享品牌。新的经营业务借用公司原有业务的品牌与信誉,从而共享资源价值。 3.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粮油集团“从田间到餐桌”这一业务战略的?

中粮并购蒙牛

暨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学院:管理学院 学系:会计系 专业: MPAcc 课程名称:资本运营 学生姓名:冯征宇 1236151002 李奕 1236151004 牛怡然1236151011 张燕玲1236151014 张萍 1236151016 叶敏仪 1236151017 耿彪 1236151041 刘铮阳 1236154057 杨晨 123615???? 指导教师:宋献中 2013年 6月 24日

目录 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3)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3) 1.2 主并方二:厚朴基金 (3) 1.3 目标公司:蒙牛乳业 (4) 1.4 并购经过 (4) 2.中粮并购蒙牛的动因分析 (6) 2.1中粮的战略规划 (6) 2.1.1业务多元化发展 (6) 2.1.2乳业上市公司机会多 (6) 2.1.3全产业链野心 (7) 2.2厚朴的美羮 (7) 2.3蒙牛的忧虑 (8) 2.3.1股权分散,恶意收购者虎视眈眈 (8) 2.3.2选靠山,重理念 (9) 2.3.3求发展,缺现金 (10) 2.4政府的考虑 (10) 3 中粮并购蒙牛交易方式 (11) 3.1 杠杆收购 (11) 3.2 现金支付 (12) 4 中粮并购蒙牛财务分析 (12) 4.1 杜邦分析 (12) 4.2 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分析 (14) 4.3并购后续情况分析 (15) 4.4蒙牛乳业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17) 4.5基于财务视角的综合分析 (19) 5.并购后的效果 (20) 5.1并购对中粮集团的影响 (20) 5.1.1并购蒙牛有助于中粮集团“全产业链”宏伟计划的实现 (20) 5.1.2蒙牛质量问题给中粮带来困境 (20) 5.2并购对蒙牛的影响 (21) 5.2.1蒙牛已彻底告别“牛根生时代” (21) 5.2.2蒙牛的经营状况逐渐走出低谷 (21) 5.2.3借助中粮,蒙牛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22) 5.3并购对中国乳业发展的影响 (23) 5.3.1 有利于行业恢复及市场环境的改善 (23) 5.3.2有利于提高我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5.3.3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23) 5.4“国进民退”的弊端分析 (24) 5.4.1国企效率低下的弊端 (24) 5.4.2对中国乳业竞争性的阻碍 (25) 参考文献: (25)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研究分析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刘美娟、李赛、高贵枝、刘雅婷、苏倩楠、刘天元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刘美娟、李赛、高贵枝、刘雅婷、苏倩楠、刘天元一、案例背景 (一)案例简介 2013年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230.HK)(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张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CA Dairy”)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本次交易金额为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该交易提供全部融资。蒙牛此前刚宣布以25亿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雅士利的股东将可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1)每股3.50港币的现金;(2)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蒙牛国际的股票。张氏国际承诺接受“现金加蒙牛国际股票”的方案。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二)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蒙牛乳业:蒙牛乳业始建于1999年8月,创始人牛根生,企业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第一章 《中国粮油集团及其发展战略》案例要点提示: 1. 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了解中国粮油集团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并画出截止目前的中国粮油集团组织框架图。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中粮围绕于客户和社会需求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建立起相关多 元化的发展模式,延伸至生物质能源发展、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领域,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大与全球客户在农产品原料、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乃至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持久地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以此回报股东和所 有权益相关者。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 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的前身一一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在天津成立,内外贸兼营。1949年9月,华北对外 贸易公司分设华北粮食公司、华北油脂公司、华北蛋品公司、华北猪鬃公司、华北皮毛公司、华北土产公司等专业公司。 现在的中粮集团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 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 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 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3家内地上市公司。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 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 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 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目前,中粮旗下的部分品牌有:葡萄酒(长城)、粮油面粉(福临门、香雪)、巧克力(金帝)、方便面(五谷道场)、茶与饮料(中茶、悦活)、乳制品(蒙牛)、罐头食品(梅林)、肉食产品(万威客、家佳康)、电子商务(我买网)、地产(大悦城)等等,其组织框架图如下:

中粮屯河财务案例解析(doc 43页)

中粮屯河财务案例解析(doc 43页)

中粮屯河财务案例解析(doc 43页)

中粮屯河财务案例分析 目录

1.0战略分析 案例背景资料 公司历史 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屯河”)前身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新疆屯河集团等五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于1993年9月18日正式成立,此时的屯河是新疆第二大水泥企业,1996年屯河投资挂牌上市。同年,德隆受让部分集体股,以第四大股东进入屯河。1998年,德隆控股屯河股份的母公司,成为屯河的大股东。1999年,屯河与同样经营水泥的新疆天山股份(亦德隆控股)进行重组,把水泥业务全部转让,转向经营番茄。 随后屯河按照德隆的战略规划开始整合。首先整合加工环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低成本收购了新疆原有十几家番茄酱厂,生产能力迅速达到亚洲第一。随后整合市场。屯河收购了具有20多年经营资历的美国番茄酱销售商新瑞公司和意大利甘多弗公司,并与世界知名食品品牌———亨氏建立合作关系,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屯河于2001年以合资组建方式控股北

京汇源集团从而赢得汇源成熟的销售网络。 这番动作下来,屯河的番茄酱产量已占到国内市场的85%,全球市场的10%。2000年,新疆屯河番茄酱加工生产能力达24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近1/5,居全球第二。 德隆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屯河公司由水泥生产向番茄加工业、糖业、果蔬加工业的转换,并成为以番茄加工、果蔬加工和制糖为主的一家综合性农产品加工企业,2002、2003年两年净利润过亿元,入选上证180指数,一度成为新疆最优良的上市公司之一。 然而,德隆系公司在对新疆屯河成功实施产业转型的同时,在幕后也展开了要求新疆屯河为其提供抵押、担保和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的行为。2004年4月中旬,德隆系终于由于信用危机引发资金危机全面爆发,受德隆系控制的上市公司

中粮-行动学习案例

讲述人: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部总经理李金鑫 中粮集团采取行动学习实际上跟中粮的战略转型有关。中粮集团内部将行动学习称之为“团队学习”,强调团队组织的学习。 过去中粮是一家外贸公司,业务完全垄断。上世纪90年代,中粮跟中国大多数国企一样,什么赚钱投资什么,整个公司的管理复杂而混乱。2005年,宁高宁加盟中粮集团后,开始将中粮集团向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转型。此前贸易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抓机会但没战略,宁高宁所做的就是要将一家机会型的贸易公司转型成为战略清晰的产业化经营公司。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后,更进一步地提出“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将业务再进一步整合,以此确定“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涉及业务调整,还有整个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的调整,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企业文化都将面临巨大的转变,要让这样的一艘巨型航母转身,难度巨大。 宁高宁是个有商业思想的人,他最大的优势在于思想引领,落实到方法就是把培训作为推动整个企业转型的最好切入点,以此形成中粮团队学习的大背景。宁高宁所强调的培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他将培训当成一种工作方法,意在培训团队的决策方法和团队建设的方法。 培训工作在统一逻辑结构和思维框架下,通过激发团队成员的智慧,转变心智模式来达成共识,意在解决团队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升团队能力,实现团队融合,塑造团队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团队学习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如图1)

团队学习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逻辑。团队成员一起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订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然后实施,这一过程遵循的就是这个基本规律。基于这一逻辑,中粮培训采用“结构化会议”的方式,即将培训和会议结合在一起,分阶段进行。(如图2) 在热身阶段过后的导入阶段,导入的内容可谓多种多样,可以是理论理念、领导讲话、方法工具、经验教识等等。研讨阶段整个团队必须在一起,研讨是行动学习的催化剂,通过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共识来提升认识水平,领导则对研讨起催化作用。研讨中,大家需要根据现象找出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认识问题,在经历改变思维模式、创新/收获的阶段后,要有一个反思整合,并且提交下一步的行动 计划。 这一工作流程的实质还是从问题出发,集体研讨,制订解决方案,落实方案。结构化会议实际是研讨工作的过程。以训带会,既是一个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粮很多的培训、会议甚至于很多研究工作都采用这一结构。中粮在会议中还引入一些重要的行动学习的工具,比如头脑风暴、活动挂图法、团队列名法、鱼骨图、结构树、帕累托分析、系统思考等。参与者的角色也进行了划分: 组长(催化师) 明确团队工作目标,保证全体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引导研讨 过程; 纠偏员纠正研讨会跑题,协助组长控制议程和方向,提醒使用工具; 书记员记录团队研讨的过程和成果; 时间控制员协助组长分配研讨时间; 陈述人如实向大会陈述集体研讨的结论及理由。

人力资源课后案例分析

第一章 一、中粮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特点? 答:1、注重校园招聘,培养内部人才。集团强调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集团的招聘重点仍然放在校园招聘上,大约80%的知识型人才都是通过校园招聘的。这样的定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同时也相对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才配比结构。 (1)集团总部集中招聘,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2)宣传重于招聘本身,高校选择有的放矢 (3)笔试重在综合素质,面试追求高效公平 2、KAAPP评价体系,锤炼职业经理人 (1)KAAPP:全面的评价指标:集团最初对于经理人的评价完全依据业绩,更重视结果。由于业绩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影响,因而无法完全用业绩反映一名经理人的贡献。后来集团采用了“KAAPP体系”。K指知识(Knowledge),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第一个A指能力(Ability),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A指态度(Attitude),是否愿意投入并认真对待工作;第一个P指个性(Personality),对待工作中的挑战和职业生涯能够成熟地面对;第二个P指代业绩(Performance),工作所应该达到的阶段性成果。 (2)科学的评价操作程序 (3)评价与经理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3、让培训成为员工发展的核动力 (1)培训,重在统一思想、融炼团队

(2)《企业忠良》和“忠良书院”:集团有一本非常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这本内刊也可以说是集团的一种独特培训方式。集团的各种培训,员工的思想活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看法,都会在内刊上有所展现。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董事长对内刊格外重视,甚至在内刊开设了专栏,每期都会抽出时间来写文章。他的文章语言平实,往往从生活小事说起,但最后都会落到跟集团发展相关的问题上,折射出深刻的管理哲学。依托于这本刊物,集团的培训达到了课堂培训方式起不到的效果。集团正在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忠良书院”,目前已经在集团原来的培训中心建立了具有深厚集团文化特色的校区。 4、薪酬绩效逐步与市场接轨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注重公平 (1)以岗定薪,按绩取薪,注重公平。 (2)业绩评价纵横兼顾 5、充满阳光的企业文化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1)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2)客户导向,追求完美 二、中粮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1、可以注重校园招聘,提升员工素质,用笔试和面试来选拔人才,培养内部人才。 采用KAAPP的体系,来锻炼职业经理人。 培训员工 薪酬要与市场接轨 要结合自己企业的文化 第二章

正式稿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叶长燮 2010-12-9 一、 宏观背景、乳业的状况 图1城镇居民基本情况 ■从图1可知,城镇居民的收入和食品支出在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不断由低档商品向中高档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2008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了3000美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2牛奶人均消费量对比 图3奶类人均年消费量 ■从图2可知,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7.2公斤,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20%。然而,滞后中蕴藏着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乳制品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之中。从图3可知,世界人均年消费奶类93公斤,而我国只有7.2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180个国家的排名中排在100位之后。从图2、图3对比可知,就固态、液态奶而言,液态牛奶更具有市场潜力。(事实是,蒙牛起来后,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第一,20.8%,而固态奶类制品由伊利长期占据第一。) 20 40 6080 100 世界人均亚洲人均中 国人均

图4奶牛的生产和消费 图5蒙牛成立初的乳业企业状况 ■从图4可知,乳品生产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图5也可以看出,乳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图5中看出,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有接近1/3的乳业企业亏损)。 二、蒙牛简介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他东拼西筹了900万,成立蒙牛,蒙牛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友情和信任。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但是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牛根生团队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7.24 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 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仍以28%的年增长率在不断成长。 三、蒙牛融资背景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十分渴求,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在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刘美娟、李赛、高贵枝、刘雅婷、苏倩楠、刘天元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刘美娟、李赛、高贵枝、刘雅婷、苏倩楠、刘天元一、案例背景 (一)案例简介 2013年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230.HK)(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张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CA Dairy”)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本次交易金额为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该交易提供全部融资。蒙牛此前刚宣布以25亿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雅士利的股东将可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1)每股3.50港币的现金;(2)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蒙牛国际的股票。张氏国际承诺接受“现金加蒙牛国际股票”的方案。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二)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蒙牛乳业:蒙牛乳业始建于1999年8月,创始人牛根生,企业声誉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遭受重挫,2009年中粮入主,创业元老相继退出。 被并购方——雅士利:创办于198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领导企业,旗下完达山和施恩两大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同。 (三)并购信息对比

中粮我买网案例分析报告

一、网站基本情况介绍:.......................................................................................................... - 2 - 1、网站简介:.................................................................................................................... - 2 - 2、主营产品:.................................................................................................................... - 2 - 3、网站规划:.................................................................................................................... - 2 - 4、目标定位........................................................................................................................ - 3 - 5、服务范围........................................................................................................................ - 3 - 6、消费群体........................................................................................................................ - 3 - 7、主要竞争对手:............................................................................................................ - 3 - 二、网站建设分析 ..................................................................................................................... - 4 - 1、外观:............................................................................................................................ - 4 - 2、访问速度:.................................................................................................................... - 4 - 3、内容:............................................................................................................................ - 4 - 4、易用性:........................................................................................................................ - 4 - 三、我买网SWOT分析 ............................................................................................................... - 4 - 四、网络营销分析 ..................................................................................................................... - 4 - 1、创新的营销推广............................................................................................................ - 4 - 2、营销方针........................................................................................................................ - 5 - 3、营销策略组合.............................................................................................................. - 5 - 4、互动营销:.................................................................................................................... - 6 - 5、网络硬广........................................................................................................................ - 6 - 6、市场份额预测................................................................................................................ - 7 - 五、网站购物流程分析: ................................................. - 7 - 六、其他方面........................................................... - 7 - 1、物流与服务.................................................................................................................... - 7 - 2、仓储配送...................................................................................................................... - 8 - 3、支付方式:.................................................................................................................... - 8 - 七、小结:............................................................. - 8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考试案例分析(课后案例)

中国粮油集团及其发展战略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 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中粮集团于2007年4月10日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粮集团实施重组、改制、上市的发展战略。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建立全球视野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通过重组、改制,集团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组建了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主营粮油糖政策性贸易业务)、“中粮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主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业务)、“鹏利国际”(主营地产投资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粮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非上市业务)和“中粮金融”(主营人寿保险、保险经纪、期货等业务)5大经营中心。其中,“中粮国际”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渠道。 2.集团战略: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有限度;集团今后不过度多元化,第一要 务是发展好主营业务。相关多元化:是指集团的业务虽然有分类和多元,但行业之间一定要具备相关性、协同性,要有逻辑关系,能互相支持,形成专业化的业务单元。“相关系”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相关性”意味着资源共享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与经营管理优势,主要表现为:(1)优势转换。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从而共享优势。(2)降低成本。将不同经营业务的活动合并在一起,从而降低成本。(3)共享品牌。新的经营业务借用公司原有业务的品牌与信誉,从而共享资源价值。 3.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集团,中粮近年开始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致力于从源头到终端对 产品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健康、丰富的食品。按照打造食品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中粮集团目前积极督促和指导各下属单位构建从农场(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体系,辨识和控制包括从种植、养殖到原料进厂,从生产加工到出厂检验,从销售到流通等各个环节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一、背景知识 (一)并购动机与方式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又称为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从兼并和收购的含义来看,它们具有细微的差别,但在实际中,我们通常不做这种区分,二将两者统一称为并购。 1、并购动机 从理论上总结企业进行并购活动的动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获取协同效应。从效率上来讲,并购可以获得管理、经营以及财务上的协同效应。 (2)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开收购或代理权争夺而造成的接管,将会改选现任经理和董事会成员,从而作为最后的外部控制机制解决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 (3)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并购两种途径实现,但在多数情况下,并购途径更为有利。 (4)获得特殊资产。企图获取某项特殊资产往往是并购的重要动因。特殊资产可能是写一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专门资产,如土地、有效管理队伍、优秀研发人员或专门人才以及专有技术、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 2、并购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并购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1)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并购可分为:①横向并购。当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同一行业、生产或经营同一产品,并购使资本在同一市场领域或部门集中时,则称之为横向并购。②纵向并购。它是对生产工艺或经营方式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进行的并购,是生产、销售的连续性过程中互为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企业之间的并购。③混合并购。它是对处于不同产业领域、产品属于不同市场,且与其产业部门之间不存在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进行并购。 (2)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并购可分为:①现金购买式并购。其又包含两种情况:第一,并购方筹集足额的现金购买被并购方全部资产,使被并购方除现金外没有持续经营的物质基础,成为有资本结构而无生产资源的空壳,不得不从法律意义上消失;第二,并购方以现金通过市场、柜台或协商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股权,一旦拥有其大部分或全部股本,目标公司就被并购了。②股份交易式并购。其中又包含两种情况:第一,以股权换股权。这是指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自己公司的股票,以换取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第二,以股权换资产。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并购公司自己的股票,以换取目标公司的资产,并购公司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承担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责任。目标公司也要把拥有的并购公司的股票分给自己的股东。 (二)并购中支付方式的选择 在并购手段中,合并是以联合成立的新公司的股份来交换原来各公司的股份,通常只涉及股票兑换方式。但兼并和取得控制股权涉及较多的支付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现金收购。它是指兼并方向目标公司的股东支付现金以取得目标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