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合集下载

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奴隶主依靠剥削收入,过着奢侈的生活。由于奴隶劳动所创造的比较充裕的剩余产品,有可能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依靠剩余产品过活,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以及进行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由于这时国家已经产生,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活动也日益增多,这样又使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分离,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对以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一)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在氏族部门共同体和后来的家庭内部纯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础上,随着共同体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氏族之间交往的发展,这种分工的范围也扩大了。另一方面,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并使其产品变成了商品,这样就使具有不同生产条件的氏族从事活动的不同生产领域,逐渐变成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某种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出现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即社会分工由此开始产生。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社会分工只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还不是商品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仅有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决定了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各个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产品。这样便必然表现为商品。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伴随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归属于不同的私有者,非所有者不能直接占有它,而所有者又有权支配它,这才使交换成为可能。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产品所有权的转移。由此可见,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劳动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才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47
2、经济形式本身发展有其规律性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之间,客观 上存在着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时序性。 商品经济用广泛的联系和频繁的交换否定了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充分发展又为自身的消亡 与产品经济形态的产生准备着客观条件。在这个 否定之否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是衔接 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中间阶段,处于承上启下 的地位,起着瓦解自然经济,萌发产品经济的作 用。没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产品经济形态就 不可能产生。
答案:B
60
练习题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D
61
练习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 和区别的论断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应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 C.市场经济可以脱离商品经济而存在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E.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发展 的程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3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4
1、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 经济形式。
25
社会经济形态
❖“三大社会经济形态”之 商品经济
资本——技术密集型
交 换
26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27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自然经济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
剩余产品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
私有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人阶层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商人阶层
28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精心整理考试大纲第一部二步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是否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能够掌握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考试内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以程、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否掌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是否了解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流通的基本过程。

考试内容一、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存在的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的价值形式,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剩余价值分割的实质,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式。

六、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资本循环的阶段、形式和应具备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及其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产生根源。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是否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是否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和特点,是否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径。

考试内容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社会主义市场规则与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的中介组织。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

初级经济基础完整重点笔记(自整理)

第一部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人的劳动: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劳动对象:生产工具3、劳动资料:物质资料(二)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生产方式决定适应反作用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三)社会经济规律客观性:建立在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赖以生存的条件分: 在人类社会各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原始社会:最初时候制度,石器生产工具,2、奴隶社会:铁器出现3、封建社会:出现商品经济4、资本主义社会:蒸汽机出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

内燃机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自由竞争趋向垄断5、社会主义社会: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特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自足(二)商品经济特征:以交换为目的的时候经济形态形成条件:社会分工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从畜牧业中分离第三次分工:商人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四、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

狭义:交换的场所广义: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作用联系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劳动力、房地产、信息技术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以下功能:提高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相互作用。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们交换其活动的关系来看,经历着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

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以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一)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在自然经济中,生产者的直接目的是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奴隶主、封建主庄园)的消费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自然经济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已出现了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仍处于从属地位,而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

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地土崩瓦解,并最后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

自然经济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在自然经济中,生产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异常薄弱,甚至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自然经济形式下,每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利用自身的条件,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

这种排斥社会分工的“小而全”的经济形式,使生产力被封闭在一个个零散的独立的家庭或经济单位。

他们虽然也有分工,但都是家庭成员或经济单位成员之间内部的劳动分工。

中国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就是这种分工的真实写照。

第二,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前提。

自然经济不仅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也阻碍了产业体系的完善。

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部门占绝对优势,然后才是手工业部门,而其他部门都是这两个部门的补充。

即使在农业部门和手工业部门之间,手工业部门也仅仅是农业部门的补充形式。

因为,农业劳动受自然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生产者在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从事手工劳动为主的各种副业。

这种农业和手工业在家庭这一经济单位内部有机结合的基本形式,为自然经济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条件。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要素:A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B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生产起决定作用。

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3.社会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三类:①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生的规律②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③只在一个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等。

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解读

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解读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一、自然分工
(一)概念
结果:
劳动生产率获得某种程度的提
高局限性?
生理分工,即按性别和年龄,在纯生理 基础上的分工。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男子:打 猎、捕鱼。女子:采集果实等。
地域分工,即以地域资源的差异为基础。
各部落所处地域不同,对应的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产品都有差别。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本章 要点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思考:
原因
1、个人能否依靠自己的能力满 Nhomakorabea不 同
足自身的全部需要?
历 史

2、如果不能,会借助于什么?
段 上

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
产 力
分和独立化。包括自然分工、
发 展
社会分工。
的 结

企业内部的不同工种间的个别分工
社会主义社会?
(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偶然的 交换,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分 工的发展,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 的商品生产,交换逐渐经常化, 便出现了货币,商品经济随之产 生。
1、社会分工(重要条件)
交换的必要性
没有社会分工,人们就无需 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也就不存 在商品经济。
仅有社会分工,能否决定相 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用商品形式?
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
二、自然经济
(一)概念
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 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村 庄、奴隶主庄园、封建主庄园等) 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原始社会自然经济的含义
一是相当一部分产品是从自然 界直接获取的;

马哲第四章重点知识点

马哲第四章重点知识点

第四章1、简述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及其产生条件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条件:(1)生产规模狭小(2)社会分工低下(3)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简述价值规律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受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1节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第1节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 为特征的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 下,生产者为获得供自己消费的 使用价值而生产,即使是奴隶主、 封建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要受 到剩余劳动实物形式的限制,生 产基本上是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 上维持的,即使生产规模有所扩 大,也是异常缓慢地进行的。
2015-2-2
16
二、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ຫໍສະໝຸດ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社会分工造成了不同的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造成了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性,使商 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形式。
联系的必要性,成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
2015-2-2 7

一、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生产的闭塞性造成了生产者的孤陋寡闻、因循守旧、
易于满足和不思进取,必然阻碍和影响先进技术的传
播、应用和发展,使社会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 停滞状态。
2015-2-2
8
一、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2015-2-2
17
二、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 同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都要通过市场 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 市场交换来实现。

2015-2-2
2015-2-2 20
二、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
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 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自然经济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自然经济

2012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考试内容:熟悉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才趋于瓦解。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考试内容:熟悉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基本过程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例题1.单选题」()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 社会分工C. 生产资料私有制D. 市场经济[答案]A「例题2.单选题」()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 社会分工C. 生产资料私有制D. 市场经济[答案]B「例题3.多选题」(2008年)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三色笔记,高频考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三色笔记,高频考点总结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高频考点: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1.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自给自足3.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

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才趋于瓦解。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2.经济条件(1)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社会分工(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3.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高频考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高频考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人们需要对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保障稀缺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获得最优的效率。

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计划方式有两种: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直接配置)和指导性计划(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间接配置)。

计划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体制基本功能: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3.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经济是指涉及生产和消耗的人和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

自然经济包括收获农产品、捕捞水产品、养殖家畜、训练宠物、营造林地、收集果树的等等事务。

自然经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保护,并将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以保护和发展人类。

商品经济是指通过购买和出售商品,使用货币和债务来调节市场供需,以获取更大收益的经济活动。

商品经济增加了购买力,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全球化。

有人认为,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能互相促进并能维持可持续发展。

自然经济提供了许多原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采矿,为商品经济创造了良好的起点,同时也使商品经济受益于自然经济生产的有用物质。

另外,自然经济还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以及改善生态系统的技术,这些政策和技术可以帮助商品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自然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改善自然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此外,政府经常使用商品经济来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帮助和投资支持,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总之,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不仅能互相促进发展,而且还能为社会及环境创造良好的机遇和效益。

只有我们能够把握好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第一章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商品经济概念
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 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产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社会生产力的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实质上是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分散生产、互不 往来,因循守旧、 自我封闭,束缚 技术进步和生产 的发展
互相依赖、密 切联系,具有 开放性、竞争 性特征,促进 生产力迅速发 展
二、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逾越资本主义充分 发展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而决不可逾越商品经济 充分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建立在社会化 大生产基础上, 生产和交换目 的是为了获取 更多的价值。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济
品 经 济 的
限于社会分工, 排斥社会分工和 协作,限制和延 缓生产力的发展
以社会分工为前 提,促进社会分 工的发展,有利 生产力大发展

史 进 步 性
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二、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起源萌芽 小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
原始部落之间以 物物交换为特征 的经济联系
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在小范 围内以货币为 媒介,为满足 自己使用价值 需要为目的进 行交换。
自然分工首先是反映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在纯生理的 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它是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
(1)概念: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基本特征:自给自足。

商品经济:
(1)概念: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2)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①社会分工(一般基础);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根本条件),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2、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2)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第三次: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3、社会主义社会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原因
在现阶段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还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014年真题·单选题】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

A.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社会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